中科大考博辅导班:2019中科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中科院考博辅导-国科大考研辅导盛世清北中国科学院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学院考博考研-专业及考试科目

中国科学院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学院专业及考试科目计算机与控制学院是在原中国科学院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基础上组建的学院,凝聚了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等国内外享有声誉的中国科学院培养单位的导师资源,进行硕士研究生集中课程教学,以及本学院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
学院具备规范的研究生课程体系和优良的科研环境,有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
计算机与控制学院是以多媒体信息处理、数据挖掘、信息安全、模式识别、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科学与应用研究为主,集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创新研究为一体的计算机与控制科学高级科技人才培养基地。
先后承担了数十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项目、国家973课题、国家基础条件平台项目等科研任务。
计算机与控制学院招收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注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全面实行“研究助理”、“教学助理”、“管理助理”及奖学金制度,为学生提供了优异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欢迎有志献身祖国信息科学事业的青年报考!计算机与控制学院今年预计招收硕士研究生29人,其中含代招单位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招收硕士研究生12人。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模式识别、生物特征处理。
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或857自动控制理论或862计算机软件基础。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智能Web算法、大规模系统性能优化。
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
计算机应用技术:多媒体技术、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数据挖掘、并行计算,信息检索、社会计算、商业智能、云计算,视频图像处理与通信,智能信息处理,数字图像与视频处理,移动互联网与传感器网络,图像图形处理,数据挖掘,数据库技术、数据挖掘、网络服务与网络社区,数据挖掘、网络心理与行为分析。
人大考博辅导班:2019中国人民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人大考博辅导班:2019中国人民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最新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可知,在2018-2019年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考研学校排名中,排名第一的是清华大学,排名第二的是上海交通大学,排名第三的是北京大学。
作为中国人民大学实施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学科,中国人民大学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一级学科在历次全国学科评估中均名列第二十四。
下面是启道考博整理的关于中国人民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考博相关内容。
一、专业介绍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主要包括软件设计、开发、维护和使用过程中涉及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探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的研究范围十分广泛,包括系统软件、软件自动化、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系统、软件工程与软件复用技术、并行处理与高性能计算、智能软件、理论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等。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主要研究软件开发(生产)、维护以及使用过程中所涉及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探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发展的理论基础。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考试科目08120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考试科目:①②③申请审核制跨一级学科考生复试笔试加试科目:④离散数学⑤计算机软件基础(程序设计、编译原理、操作系统)同等学力考生复试笔试加试科目:④离散数学⑤计算机软件基础(程序设计、编译原理、操作系统)⑥政治理论此专业实行申请考核制。
二、考试内容中国人民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博士研究生招生为资格审查加综合考核形式,由笔试+专业面试构成。
其中,综合考核内容为:1.笔试科目:(1)专业课笔试(150分)(150分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数学、基础数学专业:“数学分析和高等代数”(50分),实变函数(50分)、概率论(50分)。
●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信息安全专业:“数据结构”(50分),“数据库”或“操作系统”(任选其一,50分),“程序设计上机操作”(C或C++,50分)(2)各专业外语笔试(50分)(30分钟)2.专业面试和综合素质面试(满分100分)●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
中科大考博辅导班:2019中科大数学科学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中科大考博辅导班:2019中科大数学科学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中国科学院大学2019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统一实行网上报名。
报考者须符合《中国科学院大学2019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章》规定的报考条件。
考生在报考前请联系所报考的研究所(指招收博士生的中科院各研究院、所、中心、园、台、站)或校部相关院系,了解具体的报考规定。
下面是启道考博辅导班整理的关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考博相关内容。
一、院系简介数学科学学院的前身数学系于1958年由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亲自主持创办并任首任系主任,关肇直、吴文俊、冯康、龚昇、王元、万哲先、陆启铿、石钟慈、林群、张景中、陈希孺等一大批知名专家曾在此任教。
2011年5月,数学科学学院正式挂牌成立,首任院长为马志明院士。
本院为首批全国理科人才培养基地、中国科学院博士生重点培养基地、长江学者特聘岗位设置学科,并获得首批数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涵盖数学所有博士点),2007年获首批一级重点学科,是教育部985、211工程、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建设学科。
为吸引高水平的学者来我院讲学,学校为本院设立了“华罗庚大师讲席”及“吴文俊大师讲席”。
二、招生信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博士招生专业有1个:070100数学研究方向:随机分析与数理金融.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计算机图形学.应用逼近论、并行计算.组合优化.李代数及相关理论.微分几何.可积系统与子流形.几何分析.Ads/ds 空间的几何.可积系统.代数表示论.微分几何.非线性演化方程.可积系统.一维动力系统.材料科学与结构分析的计算方法研究.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计算机图形学.应用逼近.密码学.李代数及相关理.组合数学.信息安全.编码理论.无穷维系统控制.复杂系统控制及系统可靠.几何拓扑.拓扑量子场.动力系统.遍历理论.拓扑.图论.代数组合.偏微分方程.几何分析.亚纯函数值分布相关理论.一维动力系统.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计算机图形学.应用逼近论.生物数学.抛物方程动力学.应用分析.计算机图形学.图像处理.微分几何.离散几何分析.偏微分方程.几何分析.大范围分析.极值组合.图论.概率方法.组合优化.偏微分方程.算术代数几何.代数数论.函数空间与算子理论.Clifford分析.哈密尔顿系统.动力系统.遍历理论.拓扑学.一维动力系统.代数几何.微分方程动力系统.生物数学.几何分析.微分几何.代数群与量子群.算术代数几何.概率论与随机分析.偏微分方程数值方法.数据科学.最优化计算方.计算几何(三维打印的优化设计).黎曼几何.动力系统.遍历理论.拓扑学.代数表示论.量子群与张量范畴.弦理论.共形场.最优化计算方法.随机优化.偏微分方程数值方法理论及应用.李代数与量子群.随机分析.微分几何.几何分析.组合设计与编码.宇宙学.偏微分方程数值解.可积系统三、报考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学风端正,无任何考试作弊、学术剽窃及其它违法违纪行为;(2)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心理正常;(3)申请者原则上应来自国内重点院校或所在高校学习专业为重点学科;(4)专业基础好、科研能力强,在某一领域或某些方面有特殊学术专长及突出学术成果;(5)对学术研究有浓厚的兴趣,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6)申请者的学位必须符合下述条件之一:应届硕士毕业生须在博士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或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在境外获得学位的考生,须凭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书报名;(7)具有较强的语言能力,外语(限本单位招生专业目录中公布的语种)水平较高。
中科大考博辅导班:2019中科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中科大考博辅导班:2019中科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中国科学院大学2019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统一实行网上报名。
报考者须符合《中国科学院大学2019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章》规定的报考条件。
考生在报考前请联系所报考的研究所(指招收博士生的中科院各研究院、所、中心、园、台、站)或校部相关院系,了解具体的报考规定。
下面是启道考博辅导班整理的关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考博相关内容。
一、院系简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是应国民经济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求于1987年成立。
(其中高分子化学与高分子物理二个专业于1996年分出组建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
材料科学与工程是伴随新技术、新材料飞速发展而诞生的一门新兴学科,主要研究材料的合成、制备技术、组成、结构、性能和应用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和变化规率。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按材料物理和材料化学两个专业组织本科教学,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包括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和材料加工工程3个博士点,同时还招收无机(固体)化学、凝聚态物理博士生。
本系含中科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固体内耗与缺陷开放实验室、固体化学与无机膜研究所以及材料化学青年实验室。
教研队伍共46人,其中教授35人(含兼职15人),副教授4人,副研究员3人。
近五年来,共承担国家和部委的科研项目25项,约1000余万人民币。
在光电功能材料、纳米材料、高温超导材料及相关体系、氧分离膜及反应器技术、中温燃料电池、以及量子力学理论等方面的研究中均取得了重要成果。
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科院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国家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
二、招生信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招生专业有5个:080501材料物理与化学研究方向:1.界面原子电子结构与材料物性、共格析出强化的先进结构钢计算设计与实验验证、金属形变与相变机制的定量电子显微学研究、低维材料中量子相变和器件研究、新型高温结构材料精细结构研究、先进钛合金力学性质的第一原理研究、磁性纳米材料的电磁性能、非贵金属等离子体辅助效应光催化材料研究.微电子互联材料/非贵金属环境催化材料研究、薄膜中的交换耦合、磁电耦合及其输运性质、梯度纳米结构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与机制、基于像差校正电子显微分析的材料基础科学问题研究、纳米碳基材料催化.纳米碳基能源催化材料设计与制备、金属材料界面质量输运动力学问题计算模拟研究、拓扑绝缘体纳米结构的制备和输运性质、钛合金高温变形及组织模拟、置换原子引起点阵畸变与物理性能的关联、小尺度材料高温服役性能与可靠性.纳米层状材料力学行为及机制、材料疲劳与断裂.生物力学与仿生材料设计.材料变形断裂机制计算模拟、磁性相变的中子散射研究.铁电薄膜和器件的制备与评价、材料界面效应的原位电子显微学研究、铁电薄膜功能界面的构筑及像差校正电子显微学080502材料学研究方向:功能特种炭材料的研究与应用、纳米炭复合材料的界面调控及功能特性、储氢合金及应用、镁合金铸造缺陷控制工艺及机理、新型碳结构探索、变形高温合金组织设计与控制、燃气轮机叶片液滴冲蚀的损伤机制、高强韧多功能医用钛合金可逆变形机制、高强韧多功能医用钛合金可逆变形机制、纳米多孔金属变形与表面效应、深海用高强钛合金韧化研究、新型能源材料.能源材料原位电镜研究、核级锆合金低维晶体缺陷研究.单晶高温合金先进制备技术、抗超高温氧化防护涂层.迈科烯(MXene)二维功能陶瓷材料.构筑材料.非晶合金.碳纳米管的制备与性能.碳纳米材料性质与器件的原位TEM研究、太阳能光催化材料.互连焊点空间环境下的服役行为研究.抗热腐蚀铸造高温合金.极限尺寸纳米金属的制备(I).极限尺寸纳米金属的制备(II).极限尺寸纳米金属的结构研究.纳米金属材料的变形与力学行为.梯度纳米金属的使役行为.纳米金属材料的腐蚀行为.新型二维材料的制备与物性.多功能纳米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研究.纳米碳基电子器件.高温合金材料设计与制备.低维柔性热电换能材料与器件.梯度纳米金属的强韧化机制.非晶合金制备及成形.3D打印用非晶金属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纳米超级隔热材料.极端环境陶瓷防护涂层.先进陶瓷的高通量设计.3D打印钛合金组织调控、纳米金属材料的扩散与表面合金化、生物医用金属材料、钛合金粉末近净成形研究、变形高温合金组织控制与制备、非晶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单晶高温合金设计与制备、聚多糖纳米材料的功能化.多孔陶瓷功能构筑.聚多糖纳米材料的功能化、高分子人工心脏瓣膜制备及力学性能研、新型高温金属结构材料的制备及性能、高温合金精密铸造的缺陷控制技术080503材料加工工程研究方向:.高强高韧索具材料与制备工艺研究.稀土特殊钢研究.变形TiAl成分-组织-性能关系研究.镍基合金冶金热力学规律研究.氧化物弥散强化合金.焊接接头强韧化.焊缝金属组织稳定性研究.高熔点金属的搅拌摩擦焊接.金属基纳米复合材料.新型锻造铝合金的强韧化设计.超纯高强钢的相关性能研究.复合涂层材料与制备.高温防护涂层研究、先进动力推进系统关键材料与均质化制造.一种高温合金的纯净化熔炼工艺研究.超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快速制备技术研究.先进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科学.冷喷涂高温防护涂层研究.新型钢铁材料、生物可降解镁合金及应用、.轻质高强合金的制备与性能.铝锂合金板材高应变率变形提高成形性的物理机制.稀土铝合金凝固与制备0805Z1腐蚀科学与防护研究方向:1.海洋环境耐腐蚀材料设计.核电关键材料的腐蚀行为与评价.纳米智能防腐技.高性能防腐蚀涂层性能与机理研究.钝化膜形成和损伤机理.混合气氛高温腐蚀.材料的力学化学交互作用.材料大气环境腐蚀.材料土壤环境腐蚀.核电结构材料高温高压水腐蚀疲劳损伤行为与机理.功能涂层、应用电化学、功能聚电解质与智能控释系统.腐蚀与磨损交互作.高温防护涂层设计方法085274能源与环保研究方向:同以上各专业三、报考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学风端正,无任何考试作弊、学术剽窃及其它违法违纪行为;2、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学校规定的体检要求,心理正常;3、原则上申请者须来自国内外重点院校或所学专业为国家重点学科,专业须为材料、物理、化学、机械、力学及冶金等相关理工类学科;4、专业基础好、学习成绩优良、科研能力强,在某一领域或某些方面有特殊学术专长及突出学术成果,成果形式包括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利、获奖等,或承担过科研、技术开发项目,成果或项目至少1项;5、对学术研究有浓厚的兴趣,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6、申请者的学位必须符合下述条件之一:(1)应届硕士毕业生须在博士入学前取得理工类硕士学位;(2)已获得理工类硕士或博士学位;(3)在境外获得学位的考生,须凭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书报名;7、具有较强的语言能力,外语(限专业目录中公布的语种)水平较高。
我的考博经验-考中科院博士经验

总体说来中科院的博士比其他院校的博士要容易一些,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科院的招生指标较多,不像有些高校,招生名额有限,而且本校的学生已经占去大半的名额(因为好多本校的考生和导师都认识,有的还很熟悉,这在末各方面来讲就是很大的优势)。
第二:中科院的考试题相对来说较简单,里面的深奥的数学计算和推导占的比重很小,他的考试内容更注重基础知识的应用。
如:一些常见的分子式,一些常用的物质的性质等。
而高校的考题在这方面来说就比中科院的考题难了。
尤其对于数学功底不深的同学来说就更难了。
第三:招生相对公平,中科院的老板们招收博士生的目的是为了干活儿,出东西,他们也追求最大的剩余价值啊呵呵(这里不妨这样说),所以大多数的考生根本不认识老板,这样在考试和面试的时候大家都是站在一个起跑线上的,只要你表现的好,老板就可能要你呀!当然这里面不乏有先在实验室里干活的考生,他们基本上是内定的折就令当别论了。
从以上三点可以看出考中科院的博士较其他高校容易一些。
但这并不等于说他就多么好考。
这是相对而言的。
至于考试的准备:如:1、考试之前必须得调查一番了。
首先是和你相关专业的老板,而且在这一领域也算得上佼佼者了。
其次看谁的经费充足,因为这是很现实的问题,在科院,没有钱是万万行不通的,这也关系到将来的毕业问题呀。
再有就是看看人家有没有哪种联合培养的博士什么的,如果有那就机会小得多了。
2、准备。
准备的过程就相当的重要了,在此期间要有肯广阔的视野,包括相关领域的一些进展要了解,再有就是看一些往年的试题。
(这里介绍一个窍门,就是a 看一些科院往年的硕士考试的试题,那里面可能会有重复出现的试题。
b 就是中国科技大学的试卷也有借鉴意义的呀!!)3、考试。
这是最重要的一关了,考试要把心态放平,其实科院的英语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千万不要轻视,要多多积累,专业课其实大家都差不了多少。
但专业课是提高分数的有效手段,故也不能轻视,专业课以问答题居多,而且每题的分值较大。
中科院考博经验,超详细的,欢迎围观!!!

中科院考博经验,超详细的,欢迎围观展开全文写在前面本文适合基础不行笨鸟先飞型的学生总的说来我考博成功就是两个词:信心毅力。
很多牛人考了高分也不出来分享经验,我认为不是因为他们不想,是不会。
因为高分根本就是水到渠成,没什么感觉就成功了。
写经验贴的大部分是我这种摸爬滚打才勉强及格的,但是你按照下列方法认真复习,绝对高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无论你平时有多懒基础有多差都不是借口,决定投入的时候就要做好详细的计划并执行,这样咸鱼也能翻身,不然就真的重在参与了。
当然朝着目标前进的决心是必不可少的,可以排除万难!零我是应届的,本来想保险点打算报“少干”计划的,但是网上有说万一名额满了只能计划里调,不能调普通的,容易被刷,于是还是正常报名了。
而且只报了一个学校(硕导介绍过去的)。
只知道那个老师有一个名额,多少人竞争不了解。
考不上考不上吧,一切都是命。
说是随缘,但是还得认真看,必须认真,至少保证不会后悔。
中科院的博士不是只要考就能考上的(至少不是我这种人),还要认真复习。
需要认真看,却不需要花太多钱。
之前因为我自己的一些私事无法专心,到(2013年)2月底开学回学校了才开始正式的脱产复习(当时硕士已经毕业,2.5年学制),在家时只背了单词、看了专业课的课本,开学前都是打酱油。
一、英语和硕士入学考试题型相近,方法也差不多,主要就是阅读和写作两大块。
单词是基础。
本人的英语水平比较差,什么程度呢,不怕大家笑话,就是考研的时候四级刚过,六级至今未过。
这个基础没有吃老本的可能了,只能从头努力。
1、单词开始用的是中科院出的那本绿的单词(师兄留下的),实在太旧了,不爱~~~懒得看,网上下了几个电子版的也看着累,很快失去新鲜感。
是不是就这样荒废了呀?木有,楼主有救星。
就是鼎鼎大名的“扇贝网”。
一个在线背单词网站,自带单词书,可以按照你的要求安排每天单词学习量并复习,完了打卡。
有android版和iphone版的客户端,方便在手机上用。
中科大考博辅导班:2019中科大管理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中科大考博辅导班:2019中科大管理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中国科学院大学2019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统一实行网上报名。
报考者须符合《中国科学院大学2019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章》规定的报考条件。
考生在报考前请联系所报考的研究所(指招收博士生的中科院各研究院、所、中心、园、台、站)或校部相关院系,了解具体的报考规定。
下面是启道考博辅导班整理的关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考博相关内容。
一、院系简介管理学院遵循交流、开放和国际联合的原则办学,与北美、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及香港、台湾地区的大学与研究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和培养计划。
管理学院聘有数十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和学者作为顾问和兼职教授,他们的参与使管理学院的教学和研究与社会需要密切结合。
广泛的社会联系为高年级和研究生提供了大量的社会实践机会基础扎实、融会贯通、视野开阔、实际工作能力强是科大管理学院毕业生的特点。
管理学院有一支实力雄厚的研究与教学队伍。
十余年来,已培养了数百名中高级工商管理人才;毕业生在社会上做出了优秀的成绩,很多已成为企业、政府和金融部门的管理骨干。
管理学院本科生前两年的课程突出数理和基本技能训练,除统计专业由数学系招生并进行前期教学培养外,其他学生入学后前一年不分专业,后三年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在院内选择专业(不包括统计专业),并根据各专业的要求进行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培养。
统计分析手段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训练将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之中。
二、招生信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博士招生专业有3个:071400统计学研究方向: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与企业融资决策.金融工程.非参数统计.金融统计.极值理论.风险理论.随机比较.生存分析.复杂数据统计分析.非参数统计.生物统计.近代回归分析.机器学习.可靠性统计.信号处理.数理金融.金融工程与实务.复杂数据统计分析120100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方向:运筹.绩效评估.供应链金融.金融工程.企业智能管理.供应链管理.博弈论.行为运作及低碳运作.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管理.决策分析.供应链管理.决策分析.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管理.IT价值创造.运营管理及全渠道管理.商业模式创新1.风险与危机管理.组织声誉管理.可持续发展.金融工程.数据包络分析(DEA).博弈论.决策分析.管理科学与工程.信息资源管理.技术创新.决策理论与方法.服务运作管理120200工商管理研究方向:制度治理与领导力.企业家理论与公司治理.企业家精神与创业管理1.科技政策与管理.竞争政策与企业创新.反垄断研究1.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管理1.决策分析.供应链管理1.创新管理.产业经济.技术经济管理1.职业发展与就业管理.领导行为与领导发展.职业测评与人事选拔1.数据包络分析(DEA).博弈论.决策分析1.决策理论与方法.服务运作管理三、报考条件(英语水平,应满足如下条件之一:托福成绩不低于80分;雅思成绩不低于6.5分;GRE成绩旧题型1300分或新题型300分以上;GMAT成绩700分以上;国家英语六级考试成绩不低于425分;WSK (PETS 5)成绩不低于60分;国家英语专业四级或八级考试TEM合格;具备英语专业的学士或硕士学位证书。
中科大考博辅导班:2019中科大环境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中科大考博辅导班:2019中科大环境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中国科学院大学2019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统一实行网上报名。
报考者须符合《中国科学院大学2019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章》规定的报考条件。
考生在报考前请联系所报考的研究所(指招收博士生的中科院各研究院、所、中心、园、台、站)或校部相关院系,了解具体的报考规定。
下面是启道考博辅导班整理的关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考博相关内容。
一、院系简介中国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是中国科学院领导在践行科教结合、教育创新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寓教于研”的重要举措。
学院经中国科学院批准,由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共同筹建,由中科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为主,负责落实中国科大环境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的合作事宜。
以培养环境科学与光电技术交叉学科方面具有实际科研能力的高层次精英人才和领军人才为目标。
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与中国科大在物质科学研究领域具有深厚的基础和优势,其中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安徽光机所) 拥有大气光学、环境光学及环境遥感监测技术、激光技术等有特色、有优势的学科领域,现有国家"863"计划大气光学重点实验室、中科院通用光学辐射定标与表征技术创新重点实验室、中科院环境光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安徽省环境光学监测技术重点实验室,形成了在国内具有较鲜明特色的一流科研团队。
二、招生信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光电技术博士招生专业有2个:070200物理学研究方向:.光纤传感.高灵敏光谱检测新技术.激光技术与应用.光电信息获取与处理技.高灵敏度激光光谱技术及应用.高灵敏激光光谱.偏振遥感技术.光学环境监测技术.环境光学.光纤激光技术.微纳光子器件.定量化遥感分析与应用.可视化仿真与遥感应用.激光大气传输研究.激光大气传输研究大气辐射传输研究.大气参数测量与模式研.激光大气探测与传输.区域大气污染遥测技术及应用.痕量成分高灵敏光谱探测.光学精确测量技术.光学遥感仪器定标083000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方向:.环境监测.辐射与环境生物.环境毒理.环境光谱学及环境分析技术.大气物理化学.环境光学监测新方法三、报考条件1.普通高校学历教育本科毕业,具有学士学位;2.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合格,在研究生学习期间未受到记过以上(含记过)处分;3.原则上应达到培养方案规定的申请硕士学位所需的课程学习要求,课程考核成绩合格,基础课加权平均成绩不低于75分;4.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表现出攻读博士学位的潜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科大考博辅导班:2019中科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中国科学院大学2019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统一实行网上报名。
报考者须符合《中国科学院大学2019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章》规定的报考条件。
考生在报考前请联系所报考的研究所(指招收博士生的中科院各研究院、所、中心、园、台、站)或校部相关院系,了解具体的报考规定。
下面是启道考博辅导班整理的关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考博相关内容。
一、院系简介中国科技大学于1958年建校时就设置了计算机专业,老一辈计算机科学家夏培肃先生等亲自执教,创办之初,与中科院计算所合作自主设计并研制成功了我国第1台通用计算机--107机并于1960年安装于中国科大、1975年研制成功小型机KD-3,1983年与中科院计算所联合研制成功了功能分布式阵列处理机系统GF10系列,1983年研制成功了微型机KD-4和KD-5并于次年转让给湖北无线电二厂投入生产。
1982年成立了计算机科学技术系, 与中科院计算所联合培养了国内首批博士。
1990年获得计算机软件博士学位点;1995年成立了我国的第1个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2000年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并建立博士后流动站,该学科是中国科学院博士生重点培养基地;2007年我系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经教育部评审为国家重点学科。
2009年3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正式成立。
本着"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校方针,我院和中国科学院计算所、软件所、沈阳自动化所对口结合。
二、招生信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招生专业有2个: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研究方向:1.机器学习与大数据分析.大数据的并行存储与处理.面向认知问题的可重构计算.并行程序设计与优化.超大规模并行计算机系.个性化推荐.社交网络分析.并行算法.高性能计算及应用.机器学习.数据挖掘.计算智能.网络通信,网络安全,计算机互连网络.并行和分布式处理,网络计算.系统与软件优化,代码优化.机器学习与大数据处理.网络科学.信息安全.高性能计算及应用.边缘计算.分布式一致性理论及其应用.大规模、实时、高可靠分布式存储系统.面向智能计算的系统软件.软件工程.分布式系统.数据共享,交易和大数据分析.无线网络及物联网.网络和信息安全.赛博经济学.网络科学.机器学习与随机建模.大规模存储系统.车联网.下一代无线网络.计算机应用技术.高可信软件.程序设计语言及编译.操作系统.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视觉.大数据管理与分析.数据库与智能信息检索.空间数据库与基于位置的服务.数据挖掘.互联网搜索.数据挖掘.人工智能.城市计算.移动计算.网络与信息安全.移动计算安全.大数据挖据与计算.并行计算与性能优化.高性能计算及应用.存储系统.物联网安全.智能感知与通信.可穿戴计算.移动计算.机器学习和大数据分析.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无线网络.智能电网.基于深度学习的大数据分析.智能处理器.可重构系统.分布式系统085271电子与信息研究方向:不区分研究方向三、报考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学风端正,无任何考试作弊、学术剽窃及其它违法违纪行为;(2)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心理正常;(3)申请者原则上应来自国内重点院校或所在高校学习专业为重点学科;(4)专业基础好、科研能力强,在某一领域或某些方面有特殊学术专长及突出学术成果;(5)对学术研究有浓厚的兴趣,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6)申请者的学位必须符合下述条件之一:应届硕士毕业生须在博士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或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在境外获得学位的考生,须凭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书报名;(7)具有较强的语言能力,外语(限本单位招生专业目录中公布的语种)水平较高。
各招生院系可在上述学校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制定本单位的报考条件,学术标准须具体可考核。
四、选拨程序一、招生方式1、直博:已被我校接收为本科毕业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本校及外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依据教育部“推荐免试服务系统”公示的报名、录取信息,无需参加本次网报。
2、硕博连读:拟申请硕转博的本校在读硕士生的网报事宜将在2019年4月前后另行通知,无需参加本次网报。
3、公开招考:按照本公告以及相关院系公告进行网报;不举行全校统一的博士生招生入学考试,由招生院系结合学校博士招生基本要求制定招生办法,采取“申请-考核制”进行。
校本部各院系:原则上仅实行硕博连读(如采取申请-考核制公开招考,须报学校审批)。
科教融合学院:研究生院科学岛分院(代码168)、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金属研究所,代码169)、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代码170)、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学院(苏州纳米所,代码173)、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代码174)、应用化学与工程学院(长春应化所,代码175)等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在硕博连读、直博外,采取“申请-考核制”的公开招考。
对口支援、联合培养等教育部专项计划:按院系招生方式进行;如有校外考生报考仅实行硕转博方式的院系,可按公开招考方式进行。
工程博士:招生办法另行公告。
二、公开招考(申请-考核制)报考基本要求和安排1、报考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学风端正,无任何考试作弊、学术剽窃及其它违法违纪行为;(2)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心理正常;(3)申请者原则上应来自国内重点院校或所在高校学习专业为重点学科;(4)专业基础好、科研能力强,在某一领域或某些方面有特殊学术专长及突出学术成果;(5)对学术研究有浓厚的兴趣,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6)申请者的学位必须符合下述条件之一:应届硕士毕业生须在博士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或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在境外获得学位的考生,须凭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书报名;(7)具有较强的语言能力,外语(限本单位招生专业目录中公布的语种)水平较高。
各招生院系可在上述学校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制定本单位的报考条件,学术标准须具体可考核。
2、报名(1)报名及缴费时间:2018年12月1日至2019年1月15日(因招生计划数存在不确定性,对口支援、联合培养等教育部专项计划,以及工程博士招生待教育部招生计划下达后另行通知报名,由相关单位按政策和规定执行);(2)考生均须登录我校研招管理系统学生平台()注册报名信息并在线缴费(标准:240元/人)。
系统采用身份证号码注册,请务必如实填写,并牢记密码。
考试方式须选择“公开招考”,一旦注册,不予修改。
(3)“申请-考核制”在线报名时,请选择考试科目“①1000无②2000无③3000无”。
(4)请事先仔细确认自己的报考资格,如果因为不符合报考条件或考生个人行为造成不能参加考核,报考费不予退还。
请根据系统提示仔细填报相关信息,注意维护信息合理格式和完整性,请勿使用非常规字符,因不当、不实填写信息引发的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负责。
(5)申请人务必如实填写有效的移动电话,确保联系畅通。
五、考核内容所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所综合考核工作的领导和统筹管理,组织开展综合考核各项工作,并对综合考核结果负责。
综合考核包括英语能力考核、专业能力考核和面试考核三部分,每部分成绩满分均为100分。
其中英语能力考核、专业能力考核均为笔试,笔试时间均为2小时。
面试的具体情况如下:(1)按照考生报考志愿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分组面试。
(2)面试考核小组由至少5名相关专业方向具有副研究员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专家组成,每组设组长1名。
(3)面试主要采取问答形式(考生必须使用PPT介绍个人及学术研究情况)。
根据培养要求和考生具体情况,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对本学科前沿知识及最新研究动态掌握情况、是否具备博士生培养的潜能和综合素质等,时间不少于40分钟。
六、考博分数总分=学院面试成绩×0.4+学科考核成绩×0.6七、习题解析1. In selecting a material, the engineer’s interest is in its properties whichdetermine how it will perform under the loads and condition____it is subject.A. whereB. whichC. in whichD. to which2. To meet the ever increasing demand____oil-refining equipment, the company will produce more of such equipment.A. ofB. onC. withD. for3. “The president made a brilliant decision, didn’t he?”“Yes, he did. I don’t know what I would have done if I____to make that decision.”A. wereB. had hadC. have hadD. had4. Animal mothers are devoted to their young and____ them with loveand discipline.A. mindB. watchC. helpD. tend5. The physicists propose that our attention____the use of special methods of thinking and acting.A. would be directed towardsB. should be directed towardsC. is directed towardsD. directs towards1. 答案 D【参考译文】在选择材料时,工程师感兴趣的是决定该材料在负荷及遭受某种状况时所表现的特性。
【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介词搭配题。
【详细解答】“be subject to”是固定搭配,含义为“以……为条件”,而且此处用定语从句,介词提前,所以只能选择D。
2. 答案 D【参考译文】为了满足不断提高的对炼油设备的需求,该公司将生产更多的这种设备。
【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介词搭配题。
【详细解答】在选项中,A和D都可以与“demand”搭配,但是“meet the demand of”的含义为“满足(某人等)的需要”,而“meet the demand for”的含义为“满足对……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