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专利的技术领域的分类整理

合集下载

最新专利的技术领域的分类整理

最新专利的技术领域的分类整理

最新专利的技术领域的分类整理
对专利按技术领域分类一般采用国际专利分类表(IPC ——International Patent Classification )。

除非一项发明的应用本身能决定它的技术特征,通常是依据功能和内在性质对发明进行分
类。

IPC 是一个功能和应用相结合、以功能为主的分类体系。

IPC 把全部技术分为部、大类、中类、大组和小组,每个小组还可以细分。

IPC 共有64000 多个条目,每个条目的符号由字母和数字组成,表示这个分类表中各个等级的分类。

表 4 国际专利分类表的结构
标题名称标题数量代码代码标识
部8 G 物理
分部20 G0 仪器
大类118 G06 计算、推算、计数
小类616 G 06F 数字计算机
大组6871 G 06F -009/000 程序控制装置
小组57324 G 06F -009/046 多重编程
国际专利分类表中8 个部类分别是:
人类生活必需;
作业、运输;
化学、冶金;
纺织、造纸;
固定建筑物;
机械工程;
物理;
电学。

国际专利分类表

国际专利分类表

国际专利分类表
国际专利分类表(International Patent Classification,IPC)是一个用于分类专利文献的国际标准。

它是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开发和维护的。

国际专利分类表根据发明的技术领域将专利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和子类别。

它旨在提供一个统一的分类系统,使人们能够更容易地搜索、检索和比较专利文献。

该分类表涵盖了几乎所有的技术领域,包括机械工程、化学、电子、生物医学等。

国际专利分类表使用一系列的数字和字母来表示不同的技术领域。

每个分类代码都包含一个主类号和一个子类号,用于精确描述专利的技术领域。

例如,主类号F表示机械工程,子类号02表示液压系统。

国际专利分类表是专利检索和分析的重要工具。

它可以帮助专利检索员快速定位和搜索相关的专利文献,为专利申请人提供参考和比较的技术领域。

国际专利分类表不断进行更新和修订,以适应新的技术发展和创新。

最新版本的国际专利分类表可以从WIPO的官方网站上获得。

专利分类 c12q

专利分类 c12q

专利分类c12q摘要:1.专利分类c12q 的概述2.c12q 分类的主要应用领域3.我国在c12q 分类的发展和应用4.c12q 分类的重要性5.c12q 分类的未来发展趋势正文:一、专利分类c12q 的概述专利分类c12q 是国际专利分类(IPC)中的一个大类,主要涉及生物技术领域。

具体来说,它涵盖了微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和生物技术等方面的发明。

c12q 分类对于了解生物技术领域的专利状况、分析技术发展趋势以及进行专利检索具有重要意义。

二、c12q 分类的主要应用领域c12q 分类涵盖了生物技术领域的诸多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微生物学:涉及微生物的培养、筛选、鉴定、保藏等方面的技术。

2.遗传学:包括基因克隆、基因编辑、基因表达调控等方面的研究。

3.生物化学:涉及生物大分子的研究,如蛋白质、核酸、多糖等。

4.生物技术:涵盖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等方面的应用。

三、我国在c12q 分类的发展和应用我国在生物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逐年增长,c12q 分类的专利申请也呈现出活跃态势。

我国政府对生物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不断加大,推动了该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

四、c12q 分类的重要性c12q 分类对于生物技术领域的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通过专利分类可以了解该领域的技术发展状况和趋势,为科研人员和企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其次,专利分类有助于提高专利检索的效率和准确性,降低知识产权风险。

最后,c12q 分类可以为政府部门制定产业政策、资金支持等提供参考依据。

五、c12q 分类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c12q 分类也将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未来,生物技术领域将更加注重创新和应用,c12q 分类将更加细化和完善,以适应技术发展的需要。

此外,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专利分类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也将不断提高。

总之,专利分类c12q 在生物技术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助于我们了解该领域的技术发展状况、分析未来趋势以及进行专利检索。

ipc专利分类法

ipc专利分类法

ipc专利分类法
IPC(国际专利分类)是一种标准化的分类系统,用于对专利申请和授予的技术领域进行分类。

IPC分类法是根据专利申请中所涉及的技术内容对专利进行分类和编码的方法。

IPC分类法分为八个主要部分,每个部分又分为多个领域和子领域。

这些部分包括:
1. A部分:人类生活的必需品
2. B部分:工作技术领域
3. C部分:化学科学和冶金领域
4. D部分:纺织和造纸领域
5. E部分:固定建筑物领域
6. F部分:机械工程和照明领域
7. G部分:物理学领域
8. H部分:电学领域
每个IPC分类都由一个字母和一个数位组成。

字母表示该分类所属的部分,数位表示该分类的具体领域和子领域。

IPC分类法的使用有助于对专利技术进行集中和系统化的管理和检索,方便技术人员和专利申请人查找相关技术领域的专利信息。

同时,IPC分类法也被用于专利统计、技术趋势分析和专利文献的组织和索引。

专利分类 c12q

专利分类 c12q

专利分类c12q摘要:一、介绍专利分类C12Q1.概念与作用2.涉及领域二、C12Q 的具体内容1.主要技术领域2.子领域划分3.与其他分类的关联三、C12Q 在我国的应用1.专利申请与审查2.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3.助力企业与研究机构四、C12Q 在全球的发展趋势1.技术创新驱动力2.各国研究热点3.对我国的影响与启示正文:一、介绍专利分类C12Q专利分类C12Q,是指国际专利分类(IPC)中的一个分类,主要涉及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医疗技术等领域。

C12Q 作为专利分类的一种,有助于对相关领域的技术发展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为科研人员、企业、政府部门等提供有益的信息参考。

二、C12Q 的具体内容1.主要技术领域C12Q 包括的主要技术领域有: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生物组织培养、生物制药、药物输送系统、生物传感器、生物芯片、医疗仪器等。

2.子领域划分C12Q 进一步细分为多个子领域,如C12Q001(基因工程)、C12Q002(细胞工程)、C12Q003(蛋白质工程)等,共计25 个子领域。

3.与其他分类的关联C12Q 与其他专利分类如C07(有机化学)、C11(药物化学)、C13(微生物学)等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

这有助于更全面地把握相关技术领域的专利分布和发展趋势。

三、C12Q 在我国的应用1.专利申请与审查在我国,C12Q 作为生物技术领域的一个重要分类,对于相关专利的申请和审查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C12Q 的指引,可以更好地对生物技术领域的创新成果进行保护和激励。

2.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C12Q 为我国生物技术产业提供了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的指导方向。

通过分析C12Q 的专利数据,可以发现技术创新的热点领域和产业发展趋势,为政府和企业制定相应的科技政策和产业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3.助力企业与研究机构C12Q 为我国企业和研究机构在生物技术领域的研究和创新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了解C12Q 的专利分布,有助于企业寻找合作伙伴、拓展市场,以及研究机构确定研究方向、提高研发水平。

专利技术领域

专利技术领域

专利技术领域对专利按技术领域分类一般采用国际专利分类表(IPC —— International Patent Classification )。

除非一项发明的应用本身能决定它的技术特征,通常是依据功能和内在性质对发明进行分类。

IPC 是一个功能和应用相结合、以功能为主的分类体系。

IPC 把全部技术分为部、大类、中类、大组和小组,每个小组还可以细分。

IPC 共有64000 多个条目,每个条目的符号由字母和数字组成,表示这个分类表中各个等级的分类。

表4 国际专利分类表的结构标题名称标题数量代码代码标识部8 G 物理分部20 G0 仪器大类118 G06 计算、推算、计数小类616 G 06F 数字计算机大组6871 G 06F -009/000 程序控制装置小组57324 G 06F -009/046 多重编程国际专利分类表中8 个部类分别是:• 人类生活必需;• 作业、运输;• 化学、冶金;• 纺织、造纸;• 固定建筑物;• 机械工程;• 物理;• 电学。

1、技术领域分类说明按照传统的技术领域,结合专利著录项目信息,将国际专利分类号一一确定技术领域的专利文献,具体而言:将传统技术领域(电子信息、仪器仪表、新材料、生物医药、加工工程、机械装置及运输、消费品及土木工程七大领域)细分子技术领域,然后结合国际专利分类号的具体含义,归类于相应的技术领域中。

1.1 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将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子技术领域确定为:电气设备及电气工程、声象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

具体请见下表:表1. 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及其分类表技术领域涉及分类号电子信息电气设备及电气工程F21:照明G05F: 调节电变量或磁变量的系统(4,5)H01B: 电缆;导体;绝缘体;导电、绝缘或介电材料的选择H01C: 电阻器H01F: 磁体;电感;变压器;磁性材料的选择(2)H01G: 电容器;电解型的电容器、整流器、检波器、开关器件、光敏器件或热敏器件H01H: 电开关;继电器;选择器;紧急保护装置H01J: 放电管或放电灯H01K: 白炽灯H01M: 用于直接转变化学能为电能的方法或装置,例如电池组(2)H01R: 导电连接;一组相互绝缘的电连接元件的结构组合;连接装置;集电器H01T: 火花隙;应用火花隙的过压避雷器;火花塞;电晕装置;产生被引入非密闭气体的离子H02: 发电、变电或配电H05B: 电热;其他类目不包含的电照明H05C: 为杀伤、击昏、围困或诱导生物的设备专门设计的电路或设备H05F: 静电;自然发生的电H05K: 印刷电路;电设备的外壳或结构零部件;电气元件组件的制造声象技术G09F:显示;广告;标记;标签或铭牌;印鉴G09G:对用静态方法显示可变信息的指示装置进行控制的装置或电路(3,4,5)G11B:基于记录载体和换能器之间的相对运动而实现的信息存储H03F:放大器H03G:放大的控制H03J:谐振电路的调谐;谐振电路的选择H04N:图像通信,例如电视(4)H04R:扬声器、传声器、唱机拾音器或其他声—机电传感器;助听器;扩音系统(6)H04S:立体声系统(3)通信G08C:测量值、控制信号或类似信号的传输系统(4)H01P:波导;谐振器、传输线或其他波导型器件H01Q:天线H03B:使用工作于非开关状态的有源元件电路,直接或经频率变换产生振荡;由这样的电路产生噪声H03C:调制H03D:由一个载频到另一载频对调制进行解调或变换H03H:阻抗网络,例如谐振电路;谐振器H03K:脉冲技术(4)H03L :电子振荡器或脉冲发生器的自动控制、起振、同步或稳定H03M:一般编码、译码或代码转换(4)H04B:传输(4)H04H:广播通信H04J:多路复用通信H04K:保密通信;对通信的干扰H04L:数字信息的传输,例如电报通信(4)H04M:电话通信H04Q:选择信息技术G06:计算;推算;计数G10L:语言分析或合成;语言识别(4)G11C:静态存储器1.2 仪器仪表技术领域将仪器仪表技术领域的子技术领域划分为:半导体技术、光学技术、分析及测量控制技术、医学技术、原子核工程技术,具体请见下表:表2. 仪器仪表技术领域及其分类表技术领域涉及分类号仪器仪表半导体B81,:微观结构技术〔7〕H01L: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未包含的电固体器件(2)光学G02:光学G03:摄影术;电影术;利用了光波以外其他波的类似技术;电记录术;全息摄影术(4)H01S:利用受激发射的器件分析及测量控制技术G01B:长度、厚度或类似线性尺寸的计量;角度的计量;面积的计量;不规则的表面或轮廓的计量G01C:测量距离、水准或者方位;勘测;导航;陀螺仪;摄影测量学或视频测量学G01D:非专用于特定变量的测量;不包含在其他单独小类中的测量两个或多个变量的装置;计费设备;未列入其他类目的测量或测试G01F:容积、流量、质量流量或液位的测量;按容积进行测量(2,5)G01G:称量G01H:机械振动或超声波、声波或次声波的测量(4)G01J:红外光、可见光、紫外光的强度、速度、光谱成分,偏振、相位或脉冲特性的测量;比色法;辐射高温测定法(2)G01K:温度测量;热量测量;未列入其他类目的热敏元件G01L:测量力、应力、转矩、功、机械功率、机械效率或流体压力(4)G01M:机器或结构部件的静或动平衡的测试;未列入其他类目的结构部件或设备的测试G01N:借助于测定材料的化学或物理性质来测试或分析材料G01P:线速度或角速度、加速度、减速度或冲击的测量;运动的存在、不存在或方向的指示G01R:测量电变量;测量磁变量G01S:无线电定向;无线电导航;采用无线电波测距或测速;采用无线电波的反射或再辐射的定位或存在检测;采用其他波的类似装置G01V:地球物理;重力测量;物质或物体的探测;示踪物(4,6)G01W:气象学G04:测时学G05B:一般的控制或调节系统;这种系统的功能单元;用于这种系统或单元的监视或测试装置G05D:非电变量的控制或调节系统G07:核算装置G08B:信号装置或呼叫装置;指令发信装置;报警装置G08G:交通控制系统〔2〕G09B:教育或演示用具;用于教学或与盲人、聋人或哑人通信的用具;模型;天象仪;地球仪;地图;图表G09C:用于密码或涉及保密需要的其他用途的编码或译码装置G09D:铁路用或类似用途的时间表或计费表;长期使用的日历G12:仪器的零部件医学技术A61B:诊断;外科;鉴定A61C:牙科;口腔或牙齿卫生A61D:兽医用仪器、器械、工具或方法A61F:可植入血管内的滤器;假体;为人体管状结构提供开口、或防止其塌陷的装置,如支架(stents);整形外科、护理或避孕装置;热敷;眼或耳的治疗或保护;绷带、敷料或吸收垫;急救箱(6,8)A61G:专门适用于病人或残疾人的运输工具、专用运输工具或起居设施;手术台或手术椅子;牙科椅子;丧葬用具A61H:理疗装置,例如用于寻找或刺激体内反射点的装置;人工呼吸;按摩;用于特殊治疗或保健目的或人体特殊部位的洗浴装置。

专利分类标准

专利分类标准

专利分类标准一、发明专利发明专利是一种技术创新,它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

发明专利通常包括以下几类:1.产品发明:指发明人创造出的新产品或新方法,例如机器、设备、工具、材料等。

2.方法发明:指发明人创造出的新方法或新技术,例如制造、加工、使用、销售等。

3.改进发明:指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优化的发明,例如对现有产品的结构、性能、材料等进行改进。

二、实用新型专利实用新型专利是指针对产品形状、构造或者二者结合所提出的具有实用价值的新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专利通常包括以下几类:1.新型实用工具:指具有实用价值的新的工具或装置,例如手动工具、电动工具等。

2.新型实用设备:指具有实用价值的新的设备或装置,例如机械、电器、仪器等。

3.新型建筑材料:指具有实用价值的新的建筑材料或构件,例如门窗、地板、墙板等。

三、外观设计专利外观设计专利是指针对产品的外观设计所提出的具有新颖性的技术方案。

外观设计专利通常包括以下几类:1.工业产品外观设计:指针对工业产品的外观设计所提出的具有新颖性的技术方案,例如汽车、电器等产品的外观设计。

2.包装装潢设计:指针对包装装潢的设计所提出的具有新颖性的技术方案,例如包装箱、包装袋、包装盒等的设计。

四、专利申请权专利申请权是指申请人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专利申请的权利。

在中国,专利申请权属于发明人或申请人所有。

申请人在申请专利时需提交完整的申请文件并支付相应的申请费用。

五、专利说明书专利说明书是一种详细描述发明创造的技术文档,它包括以下内容:1.标题:简明扼要地描述发明创造的主题。

2.技术领域:说明该发明创造属于哪个技术领域。

3.背景技术:介绍该领域已有的技术及其不足之处,为发明创造提供背景和依据。

4.发明内容:详细描述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及其优点和效果。

5.附图说明:如果有附图,则对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6.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实施发明创造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7.权利要求书:明确地描述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及与技术方案相关的技术特征。

专利洛迦诺分类与主要技术领域概述

专利洛迦诺分类与主要技术领域概述

专利洛迦诺分类与主要技术领域概述在现代科技发展迅猛的时代,专利成为了企业保护创新成果的重要手段。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分类专利,洛迦诺分类系统应运而生。

本文将对专利洛迦诺分类进行概述,并介绍其中的主要技术领域。

一、什么是洛迦诺分类系统洛迦诺分类系统(Locarno Classification)是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开发的一种专利分类系统。

它旨在对设计专利进行分类,以便于专利检索和管理。

洛迦诺分类系统将设计专利按照其外观特征进行分类,使得相似的设计能够被归类到同一类别中。

这种分类系统的引入,使得专利检索和研究更加方便和高效。

二、洛迦诺分类系统的结构洛迦诺分类系统由三个层次组成:主类(Class)、子类(Subclass)和组(Group)。

主类是最高层次的分类,它们根据设计的功能和用途进行划分。

子类是主类的细分,根据设计的外观特征进行划分。

组是子类的进一步细分,用于更加具体地描述设计的特征。

三、洛迦诺分类系统的应用洛迦诺分类系统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设计专利分类。

下面将介绍其中的主要技术领域。

1. 电子产品领域在电子产品领域,洛迦诺分类系统被用于对手机、电脑、平板等设备的外观设计进行分类。

通过该系统,可以方便地检索和管理不同外观特征的设计专利,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创新保护和竞争优势。

2. 汽车领域在汽车领域,洛迦诺分类系统被用于对汽车外观设计进行分类。

不同类型的汽车,如轿车、SUV、卡车等,可以被归类到不同的主类和子类中。

这有助于企业了解市场上不同类型汽车的设计趋势,并为其自身的创新设计提供参考。

3. 家居用品领域在家居用品领域,洛迦诺分类系统被用于对家具、灯具、厨具等产品的外观设计进行分类。

通过该系统,可以方便地查找和比较不同类型的家居用品设计,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市场分析和产品创新。

4. 环保领域在环保领域,洛迦诺分类系统被用于对环保设备、节能产品等的外观设计进行分类。

通过该系统,可以方便地了解不同环保产品的设计特点和创新趋势,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技术引导和市场竞争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专利按技术领域分类一般采用国际专利分类表(IPC —— International Patent Classification )。

除非一项发明的应用本身能决定它的技术特征,通常是依据功能和内在性质对发明进行分
类。

IPC 是一个功能和应用相结合、以功能为主的分类体系。

IPC 把全部技术分为部、大类、中类、大组和小组,每个小组还可以细分。

IPC 共有64000 多个条目,每个条目的符号由字母和数字组成,表示这个分类表中各个等级的分类。

表 4 国际专利分类表的结构
标题名称标题数量代码代码标识
部8 G 物理
分部20 G0 仪器
大类118 G06 计算、推算、计数
小类616 G 06F 数字计算机
大组6871 G 06F -009/000 程序控制装置
小组57324 G 06F -009/046 多重编程
国际专利分类表中8 个部类分别是:
? 人类生活必需;
? 作业、运输;
? 化学、冶金;
? 纺织、造纸;
? 固定建筑物;
? 机械工程;
? 物理;
? 电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