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现代生物技术概论》期末试卷
《现代生物学概论》期末考试试题(2002-2003,B卷)

dan《普通生物学A》练习题(2004-2005,第一学期)答案:一、填空(每空0.5分,共35分)1.我们能以淀粉为食,却无法利用纤维素,是因为我们消化道内的_淀粉___酶仅能水解_α糖苷__键,而无法水解__β糖苷_键。
构成淀粉和纤维素的单体都是_葡萄糖__,另一种类似的大分子是__糖原__ 。
2.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指_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_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的基本单元包括__α螺旋__ 和__β折叠__;而__血红蛋白_ 是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举一例即可)。
3.根据是否有细胞核膜来区分,细胞分为_原核_ 细胞和真核_ 细胞,前者如_细菌_,后者如_动物__。
细胞骨架包括__微丝__ 、__微管_ 以及_中间纤维__ 三种成分。
其中:有丝分裂时,形成纺锤丝的是_微管_ ,与肌肉收缩有关的是微丝__ 。
4.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是多层次的:基因重排是_DNA_水平的调控,如__抗体__.的重排;甲基化是__转录_水平的调控,RNA可变剪切是___转录后__水平的调控;转铁蛋白的表达主要靠__翻译__水平的调控;胰岛素的激活是__翻译后_水平的调控。
5.DNA的复制是_半保留_ 方式,即两条DNA链解开,分别以各自为__模板_ ,按照__碱基互补配对_原则,合成其互补链。
复制所需要的酶主要是__DNA 聚合酶_;复制无法从头开始,需要__引物__ ,它的成分是____RNA___。
新链的延伸方向是__5’到3’___,因此一条链连续复制,称为__先导链__ ,另一条链复制不连续,称为__后滞链__,不连续的DNA片段叫做__岗崎片段_ 。
6.PCR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技术,它的全称是_聚合酶链反应__ ,它的每一循环,由_变性__ 、___退火__和__延伸__三步组成。
7.基因工程中最主要的酶是___限制性内切酶__ ,它可以识别特异的核苷酸序列,这些序列一般有__回文_结构。
切割产生的末端有_粘性_ 末端和__平__ 末端,而__粘性末端对连接更有利。
生物技术概论试题部分

生物技术概论试题部分第一部分分类练习一、名词解释生物技术、细胞工程、基因工程、酶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人类基因组计划、蛋白质组学、组织培养、生长因子、人工种子、连续培育、细胞分化、愈伤组织、分批发酵、肝细胞、TE细胞、酶分子修饰、酶反应器、生物传感器、生物芯片、细胞融合、细胞培育、无菌操作、组织培养、单倍体、花药培养、花粉培养、胚珠培养、单克隆抗体、体细胞克隆、受体细胞、载体、PCR、限制性内切酶、目的基因、转化子、花粉管通道法、报告基因、重组子、转基因技术、动物反应器、基因治疗、离子交换、吸附、超临界流体萃取、固定化细胞、外植体、继代培养、悬浮培养、固定化培养、转基因植物、蛋白质功能改性、细胞融合、DNA粘性末端、重组质粒二、简答题1、细胞全能性学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2、植物材料与细胞全能性表达有何关系?对培养中的选材有何指导意义?3、细胞脱分化在细胞结构上有何变化?4、细胞周期的调控在细胞脱分化中有何作用?5、细胞分化有什么基本特征?6、蔗糖在组织培养过程中的功能是什么?7、与器官发生形成个体相比体细胞胚形成个体有哪些特点?8、如何理解体细胞胚的遗传稳定性和变异性?9、离体培养物的遗传变异机理是什么?10、哪些因素会影响培养物的遗传变异?11、从体细胞变异的分子基础分析体细胞变异的外遗传变异,实践中如何应用这些外遗传变异?12、总体上讲离体培养的条件主要有哪些?13、为什么茎尖分生组织培养能够除去植物病毒?14、花药培养过程中花药为什么要经过低温处理?15、花药培养中再生植株的形成途径与再生植株倍性有何关系?16、用于建立悬浮细胞系的愈伤组织有何要求?17、一个好的悬浮细胞系有哪些特征?18、悬浮细胞系在继代培养中其群体生长有何规律?19、哪些因素会影响原生质体培养?20、原生质体融合要经过哪些过程?21、对称融合与非对称融合的细胞杂种有何异同?22、胚乳培养有何意义?23、同是薄壁细胞为什么胚乳薄壁细胞培养比较困难?24、细胞工程对实验室的基本要求有哪些?25、为什么胚乳培养物及其再生植株的倍性常发生紊乱?26、何为正选择?何为负选择?27、人工种子利用有何优点?28、用于制备人工种子的繁殖体主要有那些?29、为什么说微型变态器官是最有可能作为人工种子的繁殖体?30、同游离酶相比,固定化酶的性质改变主要有哪些?31、固定化操作对酶反应系统的影响主要有哪些?32、固定化酶有何性质?33、固定化酶有哪些指标?34、酶反应器有哪些基本类型?描述其特点?35、酶反应器有何设计原则?36、传感器的有哪些类型?各有何特点?37、蛋白质工程为什么又称为第二代基因工程?二者有何联系与区别?38、简述氨基酸的基本理化性质?39、蛋白质的基本组件有哪些?40、什么是蛋白质组学?研究细胞内所有蛋白质的组成及其动态变化规律的科学,它从更深一个层次—蛋白质组层次上揭示生命活动的本质及其规律。
(完整版)《现代生物技术概论》课程试卷-2.doc

线订装农学专业《现代生物技术概论》课程试卷-2注意事项: 1. 考生务必将自己姓名、学号、专业名称写在指定位置;间时试2. 密封线和装订线内不准答题。
考线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分数得分评卷人一、名词解释(共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号学1.发酵工程:2.基因组文库:封3.星号活性::级年、4.多克隆位点:业专5.分子杂交:密6.植物组织培养:名姓7.单倍体:8.连续发酵:9.酶分子修饰:10.蛋白质组学:得分评卷人二、填空题(共10 个空,每空 1 分,共 10 分)1.现代生物技术以20 世纪 70 年代技术的建立为标志。
2.常用的酶切方法有单酶切、双酶切和等几种。
3.由 RNA反转录合成的 DNA称为。
4. DNA重组类型有和。
5. 通过生物学、物理学和化学等方法使外源裸露DNA进入受体细胞,并在受体细胞内稳定维持和表达的过程称为。
6.组织培养中能被诱发产生无性增殖系的器官或组织切段称为。
7.是目前最好的人工种子包埋剂。
8.进行微生物深层培养的设备统称为。
9.微生物发酵过程中常用于控制发酵液pH 的生理酸性物质是。
得分评卷人三、正误判断题(认为对的,在题后括号内打“√” ;认为错的打“×”。
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几乎所有真核生物的染色体DNA都是线性 DNA。
()2.PCR扩增全过程中需在每次高温变性后添加耐热性DNA聚合酶。
()3.细胞培养中,细胞分化和次生代谢积累之间存在正相关。
()4.真核基因的重要表达调控元件有启动子、增强子、沉默子和修饰序列。
()5.微生物酶的发酵生产中,培养基中高浓度的无机盐有利于酶产量的提高。
()6.用乳糖基因插入失活法, 筛选出白色噬菌斑为重组子。
( ) 7. E.coliDNA 连接酶既可用于双链DNA 片段互补粘性末端之间的连接,也能催化双链DNA 平末端之间的连接。
( ) 8.一个生物体的蛋白质组与基因组存在一一对应关系。
(完整版)《现代生物技术概论》课程试卷-2

农学专业《现代生物技术概论》课程试卷—2注意事项:1. 考生务必将自己姓名、学号、专业名称写在指定位置;一、名词解释(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2.基因组文库:3.星号活性:4.多克隆位点:5.分子杂交:6.植物组织培养:7.单倍体:8.连续发酵:9.酶分子修饰:10.蛋白质组学:二、填空题(共10个空,每空1分,共10分)20世纪70年代技术的建立为标志.常用的酶切方法有单酶切、双酶切和等几种。
3.由RNA反转录合成的DNA称为。
4。
DNA重组类型有和。
5.通过生物学、物理学和化学等方法使外源裸露DNA进入受体细胞,并在受体细胞内稳定维持和表达的过程称为。
6.组织培养中能被诱发产生无性增殖系的器官或组织切段称为。
7.是目前最好的人工种子包埋剂。
8.进行微生物深层培养的设备统称为。
9.微生物发酵过程中常用于控制发酵液pH的生理酸性物质是 .三、正误判断题(认为对的,在题后括号内打“√”;认为错的打“×”。
每小题1分,共10分.)DNA都是线性DNA. ()2.PCR扩增全过程中需在每次高温变性后添加耐热性DNA聚合酶。
()3.细胞培养中,细胞分化和次生代谢积累之间存在正相关。
( )4.真核基因的重要表达调控元件有启动子、增强子、沉默子和修饰序列。
()5.微生物酶的发酵生产中,培养基中高浓度的无机盐有利于酶产量的提高。
()6.用乳糖基因插入失活法,筛选出白色噬菌斑为重组子。
()7.E.coliDNA连接酶既可用于双链DNA片段互补粘性末端之间的连接,也能催化双链DNA平末端之间的连接。
()8.一个生物体的蛋白质组与基因组存在一一对应关系。
()9.基因组文库大于cDNA文库. ()10.酵母菌和霉菌都喜欢生长在偏碱性的环境中。
()四、单项选择题(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填到括号内。
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采用下列那种酶能阻止线性的质粒DNA分子再环化:()A.DNA连接酶B. 碱性磷酸酯酶 C。
生物技术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生物技术概论复习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生物技术:是指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先进的工程技术手段和其他基础学科的科学原理,利用生物得体或其体系或它们的衍生物来制造人类所需要的各种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学科。
2、基因工程:是指在基因水平上的操作并改变生物遗传特性的技术。
即按照人们的需要,用类似工程设计的方法将不同来源的基因(DNA分子)在体外构建成杂种DNA分子,然后导入受体细胞,并在受体细胞内复制、转录和表达的操作,也称DNA重组技术。
3、细胞工程:是指在细胞为基本单位,在体外条件下进行培养、繁殖或人为地使细胞某些生物学特性按人们的意愿发生改变,从而达到改良生物品种和创造新品种的目的,加速繁育动植物个体,或获得某种有用物质的技术。
4、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的品质(色、香、味)以及有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到食品中的化学合成物或天然物质。
5、湖泊的富营养化:由于环境的污染,象农业上的化肥、工业废水等大量排放使水中含有大量的营养元素象氮磷钾等非常丰富,使微生物生长迅速,造成富营养化。
6、生物反应器(bioreactor):主要包括微生物反应器、植物细胞培养反应器,动物细胞培养反应器以及新发展起来的有活体生物反应器之称的转基因植物生物反应器,转基因动物生物反应器等。
7、转基因植物:是指通过体外重组DNA技术将外源基因转入到植物细胞或组织,从而获得新遗传特性的再生植物。
8、细胞融合:是指促融因子的作用下,将两个或多个细胞融合为一个细胞的过程。
9、抗原:凡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应答的物质均称为抗原。
10、组织培养:指在无菌和人为控制外因(营养成分、光、温、湿)的条件下,培养研究植物组织、器官,甚至进而从中分化发育出整个植株的技术。
11、原生质体培养:是关于原生质体分离,原生质体纯化、原生质体培养、原生质体胞壁再生,细胞团形成和器官发生,等技术。
12、有益微生物:指对人类有帮助,能满足人们需求的某些微生物。
《现代生物学基础》期末考试卷及答案B卷

《现代生物学基础》期末考试卷及答案(B卷)班级学号姓名出卷人审卷人评审人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细胞是由原生质构成的,原生质又分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部分。
2、植物细胞壁对细胞有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3、核酸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元素组成的。
4、调节新陈代谢各种化学反应的酶都是___________。
10、叶绿体里含有四种色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一般以________的含量最多,所以植物体呈绿色。
13、有氧呼吸是指植物细胞在________的参与下,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出__________和________,同时释放出大量_______的过程。
16、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利用_______,把________和______合成储藏________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_______的过程。
38、组成脱氧核苷酸的含氮碱基有四种,它们分别是______(A)、_______(G)______(C)、和_____(T)。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A、蛋白质和淀粉B、淀粉和脂肪C、蛋白质和葡萄糖D、蛋白质和脂类2、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A、脂类B、糖类C、核酸D、蛋白质3、生物的遗传物质是()A、核酸B、核苷酸C、蛋白质D、碱基4、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A、葡萄糖B、脂肪酸C、核苷酸D、核酸5、系列哪种物质是动物细胞不具备的()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细胞核6、一般绿色植物以哪种色素含量最多()A、叶绿素aB、叶绿素bC、胡萝卜素D、叶黄素7、在果树栽培中,常用优良品种的芽进行嫁接,这属于()A、出芽生殖B、断裂生殖C、分裂生殖D、营养生殖8、麦田中小麦与杂草之间的关系是()A、竞争B、共生C、捕食D、寄生9、为延长水果的仓贮时间,向贮仓中加入N2和CO2的目的是()。
生物技术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复习思考题第一章1.现代生物技术是一项高技术, 它具有高技术的“六高”特征是指哪“六高”?答: 高效益、高智力、高投入、高竞争、高风险、高势能。
2.什么是生物技术,它包括哪些基本的内容?它对人类社会将产生怎么样的影响?答: 生物技术, 也称生物工程, 是指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 结合其他基础学科的科学原理, 采用先进的工程技术手段, 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 为人类生产出所需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
生物工程主要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和蛋白质工程。
每一次重大的科学发现和科技创新, 都使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产生一次飞跃;每一次技术革命浪潮的兴起, 都使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生物技术的发展也不例外, 它的发展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经济、军事和社会发展的进程。
3.为什么说生物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它与其他学科有什么关系?答: 因为生物技术涉及到很多个方面, 有医学、林农业、食品、环境、能源、化学品等等, 不仅仅是局限于生物这一方面, 例如研究使用到高科技电子设备, 两者必须结合才能进行研究。
生物分子学也被运用到计算机的研发中去。
4.简要说明生物技术的发展史以及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生物技术的关系。
答: 传统生物技术诞生较早。
在石器时代后期, 我国人民就会利用谷物造酒, 这是最早的发酵技术。
在公元前221年周代后期, 我国人民就能制作豆腐、酱和醋, 并一直沿用至今。
公元10世纪, 我国就有了预防灭花的活疫苗。
到了明代, 就已经广泛地种植痘苗以预防天花。
16世纪, 我国的医生已经知道被疯狗咬伤可传播狂犬病。
在西方, 苏美尔人和巴比伦人在公元前6000年就已开始啤酒发酵。
埃及人则在公元前4000年就开始制作面包。
而现代生物技术是以20世纪70年代DNA重组技术的建立为标志的。
1944年Avery等阐明DNA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1953年Watson和Crick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阐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模式, 从而开辟了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新纪元。
现代生物技术试题库答案

现代生物技术试题库答案填空题1、DNA2、外源基因3、无菌条件4、制备原生质体,诱导细胞融合,筛选杂合细胞5、生产菌种的选育,发酵条件的优化与控制,反应器的设计及产物的分离,提取与精制6、作用专一性强,催化效率高7、包埋法,吸附法,交联法,共价法8、(1)纤维素酶等处理,(2)含有亲本A和亲本B两种细胞的遗传物质,兼有双亲的遗传性状,(3)细胞融合,组织培养,克服不同物种不能通过有性杂交产生杂种的困难,创造出全新的植株。
9、结构设计,功能设计1、质粒载体,病毒(噬菌体)载体2、先选择合适的产酶菌株,后采用适当的培养基和培养方式进行发酵,微生物发酵产酶,酶的分离纯化,制成酶制剂3、初级改造、高级改造、从头设计新型蛋白质4、(1)去掉细胞壁分离出有活力的原生质体,酶解法;(2)聚乙二醇(PEG),诱导不同植物体细胞的原生质融合;(3)植物组织培养,脱分化,再分化;(4)杂种植株获得双亲的遗传物质。
5、细胞6、细菌,放线菌,酵母菌,霉菌7、酶联免疫技术ELISA 8、实质等同性原则名词解释1、基因工程用人工方法把不同生物的遗传物质(基因)分离出来,在体外进行剪切、拼接、重组,形成基因重组体,然后再把重组体引入宿主细胞或个体中以得到高效表达,最终获得人们所需要的基因产物。
2、酶工程又称酶技术,是指利用酶催化的作用,在一定的生物反应器中,将相应的原料转化成所需要的产品的过程,它是酶学理论与化学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新技术。
3、细胞工程应用细胞培养、细胞融合等细胞生物学方法,以改善品种,生产生物产品及其组分的技术。
4、单克隆抗体用单个B细胞进行克隆,得到的细胞群能够分泌一种化学性质单一、特异性强的抗体,这种抗体叫做单克隆抗体。
1、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是指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其他基础学科的科学原理,采用先进的工程技术手段,按照设计改造生物体或生物原料,为人类的生产出所需要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
2、发酵工程:是指利用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化学工程的基本原理,生产各种有用物质的一种工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