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_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修改)

合集下载

世界人口增长与人口增长模式

世界人口增长与人口增长模式

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和人口容量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及地区分布第1课时世界人口增长与人口增长模式【.自主探究】1.世界人口发展历史的总趋势是。

工业革命使欧美发达国家首先出现人口持续增长的局面。

二战结束后,广大亚非拉发展中国家进入阶段。

2.世界各国人口的变动主要是人口的和变化的结果。

3.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主要是从的下降开始的,人口增长模式大致经历了“”模式→“高低高”模式→“”模式的过程。

『思考』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与哪些因素有关?【合作探究】知识点一世界人口的增长〖探究活动1〗读图1-1-2(世界人口增长),探讨问题。

(1)世界人口增长的总趋势是,根本原因是。

(2)按时间顺序可分成明显的个阶段?各阶段人口增长的特点是什么?(3)世界人口增长的“拐点”出现在什么时间?为什么?知识点二人口增长模式〖探究活动2〗读图1-1-3、图1-1-6、图1-1-7、图1-1-8及下图,探讨问题。

(1)人口增长模式是由(指标)决定,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2)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主要是从的下降开始的,人口增长模式大致经历了哪几个阶段?(3)“高高低”模式和“低低低”模式中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都很低,其差异是什么?。

【总结拓展】 知识点一2历史时期世界人口增长特点:知识点二 三类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4..人口年龄构成不同,对人口再生产、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负担以及军事力量等都有不同的影响。

【反馈测评】1.③与①相比死亡率高的原因是( )A.战争B.疾病C.生活水平差D.老年人口多2.与②人口增长模式相对应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是( )A B C D深圳市1980年建立经济特区以后,城市经济发展迅速,现已成为以工业为主、工贸结合、旅游和农业并举的外向型综合性港口城市。

据此回答3--4题。

3.当分析深圳市人口数量的变化时,应重点分析其( )A .人口迁移B .人口的自然增长C .人口的出生率D .人口的死亡率 4.通过人口普查发现,深圳市人口的死亡率低于全国城市平均水平,其主要原因是( ) A .人民的生活水平高,营养好 B .人口结构年轻 C .女性比例高,寿命长 D .人们的文化教育水平高右图为三个区域的人口统计图。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人口增长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在一定时期内的增长趋势。

人口增长模式在不同的地区存在差异,主要受到经济、社会、文化、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以全球范围内的人口增长模式和地区分布进行分析和探讨。

自然增长是指通过生育率高于死亡率,使得人口数量增加的现象。

这种增长模式通常在发展中国家和部分欧洲国家中比较常见。

例如,非洲一些国家的生育率非常高,导致人口呈快速增长的态势。

人口红利是指通过大量青年劳动力的进入,推动经济的发展和人口数量的增长的现象。

这种增长模式通常出现在发展中国家和一些亚洲国家,如印度和中国。

人口红利可以为国家提供充足的劳动力资源,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也需要相应的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的支持。

移民增长是指通过国际移民流动而带来的人口增加的现象。

这种增长模式常见于欧洲和北美洲等发达国家,这些国家通常对外国移民持开放态度,吸收大量移民进入。

移民增长可以促进劳动力市场的活跃,提升经济的竞争力和创新力,但同时也会带来文化冲突和社会问题。

在全球范围内,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主要集中在非洲和亚洲。

非洲大陆的人口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其他地区,尤其是撒哈拉以南地区的国家,如尼日利亚、刚果民主共和国等。

亚洲地区的人口增长主要集中在印度和中国,这两个国家人口数量庞大,并且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另外,一些地区由于人口老龄化和生育率下降而面临人口增长放缓的问题。

欧洲和北美洲是人口增长较缓慢的地区,这主要受到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福利制度和生育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此外,一些国家和地区也面临人口减少的问题。

日本、韩国和部分欧洲国家的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导致人口减少和老龄化问题。

这些国家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来应对人口减少带来的挑战,如提供更好的生育福利和老年护理制度。

总结起来,人口增长模式和地区分布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综合地分析经济、社会、文化和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未来,全球人口将继续增长,人口结构也将发生变化,国家和地区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来应对人口增长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PPT 演示文稿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PPT 演示文稿

低出生率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拓展练习:
1、下图中黑线代表人口死亡率,红线代表了人口出生率,则中间阴影部分代表 ______ 2、(1)阶段,人口出生率____,人口死亡率_____,人口自然增长率_____, 这属于_______人口增长模式。 3、(5)阶段,人口增长模式为______,人口年龄结构呈现___型,我国的上海 就属于这种类型。 4、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大力开展______工作,目前已基本实现了人口增长 模式_____向___的转变。
“高-低-高”模式(工业革命)
“高-低-高”
粮食生产和人口增长之间是什 么关系?
人首先要解决吃饭问题。从二十世纪五十 年代起。 此类模式出现在什么国家? 为什么? 非洲人口受什么因素影响? 这又从反面说明了什么?
赤脚医生
“低-低-低”
• “高-低-高”型
过渡

“三低”型
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 一、人口增长 1、人口增长历程 2、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 3、影响人口增长因素 二、人口增长模式 1、高-高-低模式 2、高-低-高模式 3、低-低-低模式 三、我国的人口增长和人口政策 1、我国正由高-低-高向低-低低-的现代模式转化 2、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请大家计算上面表格所给出的两个国家 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并比较哪个国家的人口增 长得更快一些?
影响一定区域人口自然增长速 度快慢的因素有哪些?
练习 :下面图形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 率,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
年份 人口数 (亿 )
公元初 1750 1830 1930 1960 1974 1986 年 2 7.5 4.4 10 5 20 30 40 50

高三人文地理 第一章

高三人文地理 第一章

总51-55课时第二部分人文地理1.1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教学目的]:使学生能够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重点难点]:1、什么是人口增长模式,世界上有哪几种主要的增长模式,这是前提2、将不同的增长模式进行比较,通过比较获得各种人口增长模式特点3、分析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在世界上的分布[讲授过程]:导入:必修二介绍:我国人文地理学的奠基人李旭旦教授认为:人文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分布、变化和扩散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空间结构的一门科学。

必修二主要介绍四个主题:人口、聚落中的城市、生产活动以及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理论。

人口问题是一切人文地理学习内容的核心,城市的发展与人口发展、人类居住地形态和人口迁移都有直接关系。

产业活动、不论是工业、农业、商业还是交通,也都与人类居住地有关,非凡是与城市的发展有关。

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容更综合了其它三个主题,同时也贯穿于三个主题的学习之中。

人口:主要介绍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1、1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一、人口增长模式P4读图1-1-2,[问题]从图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1、世界人口增长总趋势:人口不断增长。

2、按时间分成明显的几个阶段:缓慢增长阶段、加速阶段、快速增长阶段。

描述人口增长的快与慢一般用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来表示: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问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三个比率分别呈现什么样的特点?——人口发展的共同点:人口增长的变化具一定规律性:低高低——高低高——低低低的过程。

人口增长的阶段:阅读材料中的上图:分析几个阶段中: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特点。

图1-1-3,用人口金字塔来表示世界人口增长阶段。

人口金字塔介绍:坐标:横坐标:比率,纵坐标:年龄。

不同人口金字塔表示了不同的出生率与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让学生说出其对应关系]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三种人口增长的模式:高低高模式、三低模式和高低高向“三低”过渡模式。

1.1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学案)

1.1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学案)

学案(1课时)【目标解读:】1.基础要求:了解世界人口增长饿趋势和地区差异2.核心要求:三种人口增长模式,而人口“三率”又是判断人口增长模式的关键。

这两个知识点要重点理解并掌握。

3.能力要求:学会结合某一个区域的人口统计数据,对其进行人口增长模式类型的判断,并分析其原因。

【课前自主学习】一、基础概览1.世界人口发展的总趋势是人口不断①, 20世纪以来是人口阶段。

2.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人口和共同决定的。

3.人口的发展经历了、、三种模式。

4.目前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是,中国的人口增长模式是。

5.目前人口数量最多的大洲是,人口最少的是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年增长人口数量最多的是洲。

二、预习思考(1)下图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读后回答①-③题。

①.图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A.① B.② C.③ D.④②.四个国家中,最有可能位于欧洲的国家是()A.① B.② C.③ D.④③.四个国家中,人口增长模式处于过渡模式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人口年龄结构指一定时间、一定地区各年龄组(通常以5岁为一组)人口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

其类型有年轻型、成年型和老年型三种。

通常把少年儿童(15岁以下)占总人口的40%以上的年龄结构称为年轻型,而把老年人(65岁以上)占总人口的7%以上的年龄结构称为老年型。

(2)根据以上资料结合课本P5图1-1-4第一个人口金字塔图,判断该图属于型年龄结构,导致此种年龄结构的原因是,该种年龄结构会带来什么社会问题?【课堂合作探究】一、世界人口增长1、特点:不匀速增长二、人口增长模式(P5阅读资料及P6-P7正文)特别提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开始于死亡率的下降,结束于出生率的下降。

※技巧点拔: 1、高高低模式中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在40‰左右,而三低模式中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在10‰左右,据此可将三种模式区别开。

恶战地理模块考

恶战地理模块考

恶战模块考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复习提纲狄峂伟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一节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1、世界人口增长特点总趋势:持续增长特点:阶段性,工业革命以前:缓慢增长;工业革命以后:增长加速;二战后:快速增长人口高速增长阶段(1961-1970年):经济水平高,补偿性生育人口减速增长阶段(1970-1980年):计划生育人口波动增长阶段(1980-1991年):人口滞后效应人口低速增长阶段(1992-至今):三低模式,我国自然增长率下降依赖于出生率的下降(计划生育)第二节人口的迁移1、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跨越行政区域界线),改变定居地的行为人口移动(空间上位置改变)包括:①人口流动:暂时离开常住地(例旅游、出差)②人口迁移2、分类:按照人口迁移的范围是否跨越国界分为:国内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按迁移方向分为:农村向城市迁移(发达国家历史上,发展中国家当前)和城市向农村迁移(发达国家新趋势);发达向不发达地区迁移:国际难民(包括环境难民)数量增加,持续时间长;发展中国家优秀人才移民3、特点国际:①新大陆发现前:迁移集中在旧大陆,跨国迁移多,跨洲迁移少②新大陆发现后:跨洲迁移,从旧大陆亚洲、欧洲、非洲迁往新大陆南、北美洲、大洋洲③二战后,外籍工人(劳务输出)成为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人口迁移流向,欧洲:迁出变为迁入;拉丁美洲:迁入变为迁出;北美洲、大洋洲:一直是迁入;亚洲、非洲:一直是迁出国内:迁移的最直接原因是:移民支边、战争和自然灾害清以前:由黄河流域迁往珠江、长江流域,原因是战争清——新中国:闯关东、走西口,原因是经济建国后、改革开放前:响应国家号召,开发新疆等,迁移少,原因是计划经济,严格户籍管理改革开放后:从落后地区迁往发达地区,人口流动频繁,规模加大4、原因:经济原因(主要因素):例如,三峡移民(开发性移民)政治因素:政治迫害(乌干达)、战争(巴以战争)、国家有组织移民(移民戍边)社会文化:宗教迫害(印巴分治)、民族歧视(印第安人)、文化传统(中国叶落归根)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差异、环境恶化(爱尔兰水灾移民)其他:家庭、婚姻:男女婚嫁、两地分居5、性别、年龄:男性比女性易迁移,年轻人比儿童、老人易迁移第三节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①定义:养活的最大人口数(生存)②影响因素:资源(主要因素,由最短缺的资源决定,木桶效应)、经济等③特点: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

第一节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教学设计(第1课时)一、教案背景此教学设计为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模块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中的第一节“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的内容,本节内容的学习建立在高一学生有了必修一自然地理知识和初步掌握了地理技能的基础上。

本节内容的教学分2课时,第1课时学习人口增长模式及特点,第2课时学习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二、教材分析人口发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人口数量的变化、人口素质的提高和人口结构的改变。

其中人口增长是人口发展的基本内容,而出生率、死亡率及由二者决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人口问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影响出生率、死亡率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生产力,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口增长模式也在发生着转变。

本节包括“世界人口增长”、“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三部分内容。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特点(2)了解了解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转变规律及地区分布2、过程与方法(1)学会阅读人口增长模式的相关图表,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并探究原因。

(2)懂得利用互联网搜索获取有用知识和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国情、国策,逐步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四、教学重点人口增长模式及其特点五、教学难点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分布六、课型新授课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八、教学方法读图析图法、总结归纳法九、教学过程九、课后反思优点:充分利用了互联网搜索技术获取有用信息,让学生感受到互联网的实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及总结归纳能力,并能很好的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参与度比较高。

缺点: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较差,归纳总结能力不够强及表达能力欠缺,在今后的课堂上要加强这几方面的培养。

人口增长模式及地区分布(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素)

海滨浴场,海水澡堂?
如此列车,谁保安全?
群雄逐鹿,谁与争锋?
计算下列各题, 计算下列各题,依据计算结果分析世界人口 的增长取决于什么因素,还受哪些因素影响。 的增长取决于什么因素,还受哪些因素影响 人口1 亿的甲国, 出生率为30 30‰, ( 1 ) 人口 1 亿的甲国 , 出生率为 30 , 死 亡率为16 16‰,每年增长多少人? 亡率为16 ,每年增长多少人?
应用: 应用:将下面三组图一一对应起来
A B C
F D E
G
1
2
3
下图表示某地区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过程。 下图表示某地区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过程。 据此回答1 据此回答1~2题:
人口自然增长率迅速降低、 1. 与“人口自然增长率迅速降低、高龄人口比例缓慢 增加”对应的期间是( 增加”对应的期间是( C ) A .Ⅰ期 B .Ⅱ期 C .Ⅲ期 D .Ⅳ期 2 .在Ⅰ期( D ) A.人口急剧膨胀 B.人口老龄化 C.人口增长停滞 D.人口平均寿命较低
3.下图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 3.下图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 下图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 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 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 C ) A.① B.② C.③ D.④ A.① B.② C.③ D.④
约140万人
(2)人口1亿的乙国,出生率为14 ,死亡 人口1亿的乙国,出生率为14 14‰, 率为7 ,每年增长多少人? 率为7‰,每年增长多少人?
约70万人
丙国人口达13 13亿 ( 3丙国人口达13 亿,尽管近年人口增长率已 降至7 ,但丙国每年仍然净增多少人? 降至7‰,但丙国每年仍然净增多少人?
约910万人
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增长模式及地区分布_马燕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第一节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
教学设计(第1课时)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高中
2、学科:地理
3、课时:2
4、学生课前准备:
(1)预习课本,自主梳理知识要点
(2)提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特点。
(2)了解了解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转变规律及地区分布。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人口金字塔的判读”,为了突破难点,利用互联网搜索的功能帮助学生认识金字塔、判读金字塔,掌握主要的方法和步骤。
五、车,谁保安全?”“群雄逐鹿、谁与争
锋?”(见课件),三幅图片导入,图中的现象都是由于人口迅速增长,人口数量庞大引起的。
一、世界人口增长
阶段
缓慢增长阶段
快速增长阶段
急剧增长阶段
时间
原因
二、人口增长模式
模式
高高低
过渡
三低
特点
分布
成因
三、中国人口增长
1、特点
2、模式及原因
六、课堂练习
下图表示某地区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过程。据此回答1~2题:
1.与“人口自然增长率迅速降低、高龄人口比例缓慢增加”对应的期间是()
A.Ⅰ期B.Ⅱ期C.Ⅲ期D.Ⅳ期
2.在Ⅰ期()
A.人口急剧膨胀B.人口老龄化
C.人口增长停滞D.人口平均寿命
3.下图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
A.①B.②C.③D.④
七、课后反思
优点:充分利用了互联网搜索技术获取有用信息,让学生感受到互联网的实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及总结归纳能力,并能很好的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参与度比较高。

Kwhfyb高一地理必修2复习提纲(含答案).

生命是永恒不断的创造,因为在它内部蕴含着过剩的精力,它不断流溢,越出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它不停地追求,以形形色色的自我表现的形式表现出来。

--泰戈尔高一地理必修2复习提纲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一节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1、世界各国人口变动的原因:主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化的结果,即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人口增长模式:“高高低”模式:①分布:现存于少数落后生产方式的原始群体②特点: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导致低自然增长率③原因:受灾害、战争、疾病的影响;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口营养不足和医疗卫生条件落后。

“过渡”模式: ①分布:广大的发展中国家②特点:高增长阶段和增长下降阶段③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

“三低”模式:①分布:多数发达国家②特点: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③原因:主要是推迟结婚、减少生育。

3、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1)劳动力不足,影响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2)国防兵力不足;3)社会经济负担加重;4)生活保障,医疗保健,孤独等老年人本身问题增多。

4、大部分发达国家(欧、美)为“三低)模式,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为“过渡”模式,中国为“三低”模式,世界为由“过渡”模式转向“三低”模式的过渡阶段。

第二节人口的迁移1、人口迁移指_人类改变定居地的行为。

2、某一地区人口增长:取决于人口的自然增长(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和人口的机械增长(人口迁移)。

3、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1)、经济因素(主要因素):人口迁移是为了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

例如:经济收入较高的地方吸引人口迁入2)、政治因素:①战争:破坏正常的生活环境和秩序引发迁移。

例如:许多巴勒斯坦人逃离家园成为难民;②政治迫害;例如:1972年乌干达亚裔被独裁者驱赶迁往英国;③国家政策;例如:50年代黑龙江、新疆等地复原军人建设农垦兵团。

3)、社会文化因素:例如:印巴分治,1 500万穆斯林从印度迁往巴基斯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阶段 原始低速增长阶段 加速增长阶段
增长减缓阶段
低速增长阶段
模式
特征
高高低
原始型
高低高
传统型
高低高
传统型
低低低
现代型
高出生率 高死亡率 低自然增长率
生产力水平低, 丰收和平年,人 口增加;灾荒、 战争以及瘟疫流 行年,人口减少
高出生率 低死亡率 高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下降 死亡率下降 自然增长率下降
原因
讨论世 界各大 洲和地 区的人 口增长 模式。
65岁以上 15~64岁
8% 70%
22%
如何 从三角座 标中读取 数据?
0~14岁
2000年
1.我国1949年以来的人口转变过程可分为六个阶段,各阶 段的人口增长有什么特点?
加速 增长 负增 长 高速 增长 减速 增长 波动 增长 低速 增长
“大跃进” 政策失误 和自然灾 害影响
第一、二阶段
第二、三阶段
第四阶段
人口金字塔
人口增长不同阶段,人口年龄结构有什么差异?
同步P3-4
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
人口金字塔是反映人口年龄和性别结构的示意 图。横座标表示各年龄组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 百分比,中间的纵座标表示人口年龄的分组,左边 表示男性人口,右边表示女性人口。
二、人口增长的地区分布
措施 实行计划生育;进一 鼓励生育;接纳移民。
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65岁的人超过7﹪或≥60岁的人超过10﹪为老龄化,
大洲(地区) 非 洲 亚洲、拉丁美洲 欧洲、北美洲、大洋洲 世界平均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增长阶段 高增长 增长下降 低增长 增长下降 增长下降 低增长
增长模式 过 渡 过 渡 三 过 过 三 低 渡 渡 低
﹤0 人口减少
பைடு நூலகம்
人口出生率:一定时期内(通常一年),一定 地区出生的活产婴儿与该地区当年平均人 口数的比率。 出生人口 人口出生率= ×100% 总人口
人口死亡率:一定时期内(通常一年),一定 地区死亡人数与该地区当年平均人口数的 比率。 死亡人口 ×100% 人口死亡率= 总人口
2.
人口增长模式及特点
高高低模式
工业革命前
第一、二阶段
第二、三阶段
第四阶段
人口金字塔
经济、教育、就业、医疗、 住房、交通、资源、环境等压 力巨大,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和 人们生活的改善,同时也造成 巨大的人口增长惯性。 出现人口老龄 化问题:劳动力不 足、社会养老福利 保障开支增加、老 年人生活困难等。
问题与对策
资源需求大 就业困难 社会治安差 生活水平提升慢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问题 人口增长过快;
人口增长缓慢; 少年儿童比重过大。 人口老龄化。
原因 二战后民族独立,生 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人
活水平提高,医疗条 们文化素质高,已转变 件改善。 生育观念,不愿多生。 影响 会加大对经济、就业、 劳动力不足, 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导 青壮年和社会负担过重。
致经济发展缓慢、人们 生活水平低。
2.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因素有哪些?导致我国人 口变化的直接因素是 率的波动。
3.中国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始于哪年?20世纪70年 代以后出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 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现两次小的人口增长高峰 (a、b)的原因是什么? 5.中国目前属于哪一种人口增长模式?
A B a b
6.中国人口增长现状的问题有哪些?未来面临的问 题是什么?
低出生率 低死亡率 低自然增长 率
社会经济、 文化、教育 发达。
生活水平进一步 生产力极大提高, 提高,社会和家 生活水平提高, 庭观念变化、社 医疗卫生水平进 会保险、福利事 步,死亡率下降。 业的发展、国家 人口政策等
典型 极少数生产方式落 分布 后的原始群体,如 地区 热带原始森林的土 著居民。
20世纪5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大大 超过发达国家。目前,世界人口的增长95%来源 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印度的人口压力
发展中国家人口数量大、增长快,对经济发展、资源 和环境造成巨大压力。
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异:
高增长 原始低增长 增长下降
过渡模式
工业化开始

2005年3月7日10∶15
2006年2月26日8时 16分:全球人口突 破65亿 2012年10月19日4时 36分:70亿 2050年:90亿


2005年3月7日10∶16
人 口 爆 炸
人口增长快慢直接取决: 自然增长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0 人口增加 =0 人口持平
非洲东部的坦桑 尼亚、肯尼亚等, 大多数发 目前仍处于这个 展中国家。 阶段。
德、英、法 等发达国家
1.
人口增长具有阶段性
高出生、 高死亡、 低增长
高出生、 低死亡、 高增长
低出生、 低死亡、 低增长
世界人口增长打破“高位静止”均衡,使人口增长速 死亡率 率下降开始的; 出生率 度加快是从 率的下降则使这 种迅速增长的势头得以遏制,最后实现死亡率和出生率在 低(负) 增长。 “低位”的均衡,人口出现
思考:
(1)“高低高”模 式
这种人口增长模 式有什么特点?原因是 什么?
主要分布在哪些国 家和地区?
(2)“三低”模式 思考:
这种人口增长模 式有什么特点?原因是 什么?
主要分布在哪些国 家和地区?
(3)从“高低高”向“三低”过渡 模式
思考:
这种人口增长 模式有什么特点? 原因是什么? 主要分布在哪 些国家和地区?
人口增长过快
人口老龄化
劳动力不足 国防兵力不足 社会负担过重
控制人口 数量,提 高人口素 质。
人口年龄金字塔图 过渡模式(增长型) 现代模式(衰退型)
鼓励生育、 接纳外来 移民
探 2、他们面临的人口问题分别是什么?对社会发展有和影响? 究 3、分别采取什么样的人口政策?
1、分别表示什么模式?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地理 必修•第2册
中国地图出版社
SINOMAPS PRESS
人 口 的 变 化
数量变化
人口增长过程 及其地区差异 人口增长模式 及其转变 人口迁移过程 人口迁移的影 响因素
人口增长
空间变化 人口迁移
人 口 的 合 理 容 量
学习目标
1、什么是增长模式,世界上有哪几种主 要的增长模式。 2、会将不同的增长模式进行比较。 3、会分析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在世界上 是怎样分布的。
一、人口增长模式
工业革命使科 技进步,生活 水平提高,医 疗水平提高。
广大亚非拉人 民的解放
快速增长 持续增长
缓慢增长
思考: 世界人口增长的总趋势是什么? 人口不断增长 世界人口增长的“拐点”出现在什么时间?为什么? 世界人口增长每10亿所需时间是多少?
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大约经历的时间
美国人口普查局国 际项目中心推算:
水 平 国 家 行 列 。
降 到 现 在 1
人 口 少 生 了 3 8 个 左 多 右 亿 , , 进 人 入 口 到 总 低 8 和 生下生 育
育 率 从 20 世 纪 70 年 代 初 的 5 .
我 国 实 施 计 划 生 育 政 策 30 年 来 ,
.
2
2
3
3
如何从图中读取 自然增长率的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