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胸膜炎的42例临床诊治体会

合集下载

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护理体会

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护理体会
( 3 ) : 7 1 2 .
以向患者提供阴式手术 与开腹手术 的优缺点 ,供 患者参 照选
择。经 阴道子宫肌瘤切除术具有创伤小 、 恢 复快 、 住 院时 间短 、 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 能够满 足越来越 多的患者 想保 留子宫的
愿望 , 是 目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嘲 。
【 3 】 张瑛 . 腹腔镜子 宫肌瘤剔除术 围手术 期护理体会 们. 基层 医学论 坛
符合结核陛胸膜炎诊断标准。 其中男 5 6 例, 女4 4 例; 年龄 1 8 岁~
7 4岁 , 平均年龄( 4 5 . 1 6 ±6 . 7 7 ) 岁 。按照就诊时间将 1 0 0 例患者
平均分为 A 、 B 2 组, 每组 5 0 例 。2 组 患者年龄 、 性 别等一般资
2组 。 给予 A组 患者常规护理措施 , 给 予 B组患者整 体护理措
施 。对 比 2组 患者 的 临床 治 疗效 果 及 满 意 度 。结 果 2组 患者
1 . 1 一般资料
1 0 0 例患者均为我院 2 0 1 0 年1 月—2 0 1 3 年
7月期 间收治的结核 性胸 膜炎患者 ,所有 患者经相关检查 , 均
麻醉 , 回病房后应去枕平 卧 6 h , 不 能过早头部运 动 , 严 密观察
会产生恐惧 、 忧虑情结 。 洗澡 、 备皮 、 消毒外 阴等 阴道准备 , 让患
生命体征 ,术后 6 h 协助 翻身 , 1 2 h 后可半 卧位 ,预防压疮发
生; 做好尿道 口护理 , 对 留置 的尿管严格 外部消毒 预防对 阴道 内伤 口观察 用来压迫止血的无 菌纱 布有 无渗血或感染 , 及时处理 ; 术后 6 h 进饮 食 , 以流食 、 少食多餐 为主 , 逐渐 过渡 为软食 及粗纤 维蔬

结核性胸膜炎诊治体会

结核性胸膜炎诊治体会
【 中图分类号】 R 5 6 3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1 0 0 6- 6 5 8 6 ( 2 0 1 5 ) 0 7- 0 3 8 4- 0 1
感染组( n = 3 9 ) 未感染组( n = 1 2 7 ) 统计值 2 7 . 5± 2 . 4 2 6 . 2± 2 . 7 t = 1 . 9 7 3
3讨论 产褥感染的影响因素众多, 本文调查分析结果显示产程时间延长、 剖腹产、 合并生 殖道炎症及侵入性操作是产褥期感染更具独立作用的高危因素, 此调查结果提示应从 以上几方面入手制定更具针对性的临床预防措施, 主要措施包括加强产前健康教育, 如 孕期保健、 产前避免盆浴、 性生活等, 积极治疗产前基础病和调整饮食, 如治疗高血压、 生殖道感染等疾病, 同时还应做好产前检查, 对于可能存在产程延长的产妇应提前介入 干预措施, 另外, 分娩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无菌制度, 产后为产妇准备干净的床单、 被褥,
2 . 2产褥感染单因素分析结果 将产褥感染影响因素进行赋值, 具体赋值单因素包 括年龄、 产次、 孕次、 孕周、 分娩方式、 合并基础病、 侵入性操作及产前预防性应用抗菌药 。 物等, 单因素赋值完成后对单因素进行一般性描述, 统计分析结果见表 2 表2 单因素一般统计分析结果[ n , ( %) ] 自变量 年龄( 岁) 分娩方式 阴道分娩 剖宫产 分娩中侵入性操作 胎膜早破 合并基础病 产前预防性应用抗菌药 产前合并生殖道感染 卧床时间≥5 d 住院时间≥1 0 d 平均孕周( 周) 初产妇 平均产次( 次) 产程延长 5 3 . 8 ( 2 1 / 3 9 ) 4 6 . 2 ( 1 8 / 3 9 ) 5 1 . 3 ( 2 0 / 3 9 ) 5 5 . 1 ( 7 / 3 9 ) 2 5 . 6 ( 1 0 / 3 9 ) 7 1 . 8 ( 2 8 / 3 9 ) 2 3 . 1 ( 9 / 3 9 ) 4 3 . 6 ( 1 7 / 3 9 ) 4 1 . 0 ( 1 6 / 3 9 ) 4 0 . 2± 0 . 7 3 0 . 8 ( 1 2 / 3 9 ) 1 . 7± 0 . 5 3 3 . 3 ( 1 3 / 3 9 )

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临床应用体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临床应用体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临床应用体会宋娟【摘要】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reatment of tuberculous exudative pleurisy. Methods 82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41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antituberculosis therapy, treatment group was add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based on Western medicine; the two groups were treated for 4 weeks after the benchmark. Results 41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18 cases were cured, 18 cases effective, 5 cases ineffective,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0%. Combine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group of 41 cases, 27 cases were cured, 12 cases effective, 2 cases ineffective, the total efficiency of 95.1%;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group is better than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reatment of tuberculous exudative pleurisy better conclusion combin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low recurrence rate,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临床疗效。

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治疗分析

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治疗分析

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治疗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结核性胸膜炎临床治疗措施及疗效。

方法:我院收治61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本组患者痊愈43例、有效16例、无效2例。

结论:结核性胸膜炎早期采用合理综合治疗方案能够有效提高治愈率,减少后遗症发生,改善预后。

【关键词】结核性胸膜炎;治疗;结核性胸膜炎是指机体感染结核杆菌后胸膜出现的充血、增生、纤维化等疾病,其可以引起胸膜腔积液,是我国最重要的呼吸系统疾病。

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伴病侧胸痛、气急等。

以渗出性胸膜炎为最多见,此外还包括叶间胸膜炎、包裹性积液、纵膈胸膜炎和肺底积液等[1-2]。

在全部胸腔积液患者中,约有半数以上患者均有结核性胸腔积液,如不加以治疗,则65%左右的患者的病情将转变为活动性结核病[3]。

其在临床上常常造成患者严重的呼吸困难和循环障碍,影响患者的预后。

在治疗中,腔内进行治疗得到了广泛应用[4]。

我科于2014年1月~2017年11月共对61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进行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61例,其中男34例,女27例;年龄38~77岁,平均52.5岁;病程最短5个月,最长11年,平均4.6年;患者均为肺结核,经过体征、X线、胸水检查后确定为结核性胸膜炎;其中胸腔大量积液为11例,中等积液50例。

1.2治疗方法⑴所有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入术,患者取坐位,常规消毒铺巾,2%利多卡因浸润麻醉,以中心静脉导的套管针穿刺,从针管后端的小孔送入导丝,拔出穿刺针,插入扩张器扩张,拔出扩张器,然后将导丝引导置入胸腔,拔出导丝,外留导管用无菌贴膜或缝针固定。

均常规消毒肝素锁,连接50mL注射器,缓慢抽吸胸水。

给予药物尿激酶10万U、异烟肼0.1 mg、利福平0.1 mg、地塞米松1 mg 胸腔内注射,引流胸腔积液的量以完全引流充分为原则,关闭引流管,常规抗感染;⑵化疗方案:均采用全身化疗方案2HRZE/4HR;⑶用糖皮质激素:常用泼尼松15-30mg/d,分3次口服;或泼尼松龙20mg/d,分4次口服。

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核性胸膜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核性胸膜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核性胸膜炎更新日期:2009-06-05 点击:石君华周惠香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结核性胸膜炎4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为住院病人,其中男41例,女4例;年龄19~61岁,平均37.2岁;发病5~18天。

全部病例均符合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除共有胸胁胀痛,咳嗽,气短外,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者30例;合并腹膜炎者5例;患有慢性乙型肝炎者8例。

2 治疗方法基本方:柴胡、枳实、甘草、黄芩、葶苈子、杏仁、法夏各10g,全瓜蒌、茯苓各15g,赤芍12g,苡仁20g,桂枝6g。

加减:高热者,黄芩加量至15g,加桑白皮15g;胸痛重者,加玄胡20g,香附10g;腹胀者,加大腹皮15g,桑白皮10g。

配合常规穿刺抽液、抗痨治疗。

3 治疗结果临床痊愈(4周内胸液完全吸收,症状消失)者41例;好转(过4周胸液少量包裹未吸收,症状明显减轻)者4例。

4 病案举例杨某,男,21岁,1995年4月住院。

以发热胸痛5天入院,现午后热甚,汗出,右胸胁胀痛,咳嗽,痰少,短气,纳少,乏力,大便干,小便黄。

体检:体温39.5°C,脉搏120次/min,呼吸30次/min,血压14.6/9.3kPa,面色潮红,右胸胁间饱满,语颤减低,叩诊浊音,呼吸音明显减低至消失,舌红苔白,脉弦数。

X线胸片报告:右侧胸腔积液;“B”超提示:右侧胸腔第6后肋以下积液;胸腔穿刺抽液检查:胸液褐黄色,比重1.11,李凡他:阳性,细胞数4.5×109/L,分类:淋巴细胞90%;血沉:108mm/h;乙肝标志物:HBsAg(+),HBeAb(+),HBcAb(+),肝功能:ALT64U/L,AST80U/L。

常规抗炎、抗痨;中医证属饮停胸胁,气滞络阻,治以泻肺逐饮,和解清热,利气通络。

处方:柴胡、枳实、甘草、葶苈子、杏仁、法夏各10g,黄芩、桑白皮、全瓜蒌、茯苓各15g,赤芍12g,苡仁20g,桂枝6g。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临床分析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临床分析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临床分析结核性胸膜炎是胸膜对结核菌高度变态反应时产生的胸膜炎症,为最常见的一种胸膜炎。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于儿童和青少年。

结核性胸膜炎的发生是很复杂的,目前比较多的意见认为与下列因素有着重要的关系。

即结核菌及其代谢产物的刺激、以及机体对于结核菌及其代谢产物的敏感性增高,二者是缺一不可的。

一结核菌及其代谢产物到达胸膜腔的途径(1)局部播散。

肺表面的结核病灶可直接累及脏层胸膜,引起胸膜炎症与粘连,肺表面的干酪病灶破溃进入胸膜腔时可携带大量结核菌,引起胸膜炎;另外,胸壁结核、脊柱结核,腹腔结核等疾患都可可波及胸膜,引起胸膜炎的发生。

(2)淋巴播散。

肺门及纵隔淋巴结结核时能影响淋巴管引流,造成淋巴的逆流,使得肺门及纵隔淋巴结中的结核菌或结核菌的代谢产物逆至胸膜。

(3)血行播散。

结核菌由胸膜腔经淋巴血行进入血液循环造成血行播散引起全身结核的结果。

二人体的反应性(1)免疫力。

人体对结核菌的免疫力有二种,一是先天性免疫力,属于非特异性;另一种是后天性,具有特异性,一般人初次感染结核菌后,大多数由于免疫力的保护作用而不发展成为结核病。

(2)变态反应。

(过敏反应),结核菌侵入人体后4~8周身体组织对结核菌及其代谢产物所发生的过敏反应称为变态反应。

具有过敏反应的病人再以接触结核菌时,使局部组织反应强烈而产生炎症,甚至坏死,由此而灭菌合用细菌局限化,达到防御作用。

(3)变态反应与免疫力的关系。

人体感染结核菌后是否发病或发病程度较轻,反之如果机体免疫力低下,虽然结核菌入侵数量不多,毒力不大也可发生结核病。

三主要诊断依据1.病史午后低热、消瘦、乏力、食欲不振、失眠与盗汗等,此外尚有胸膜改变所造成的一系列症状。

2.症状(1)发热。

表现不一,发病缓慢的胸膜炎可无发热,而干性胸膜炎,从发病至引起胸膜腔产生渗液后,以及一般性渗出胸膜炎和包裹性胸膜炎,都可出现发热,有的资料统计在80%以上,热型包括不规则热,弛张热、稽留热,有的体温达39~40℃,这种病人随着抗结核药物及激素类药物的使用,以及胸腹腔抽液后,体温会逐渐下降,短者3~5d内即可达到正常。

结核性胸水432例治疗体会

结核性胸水432例治疗体会

结核性胸水432例治疗体会关键词结核性胸水体会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目前已有20亿人感染结核菌,每年死于结核病的成年人,多于艾滋病、疟疾和热带病死亡人数总和[1]。

在新发肺结核患者中伴有结核性胸膜炎者占4.7%~17.6%。

全国第三次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结核性胸膜炎占结核病总数的2.5%,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占内科住院患者的3.5%[2],其中有少数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虽然经过抗结核治疗,胸水形成包裹、不吸收、胸穿排液后反复生长。

我院对排液、化疗等效果不佳的结核性胸膜炎病人,应用高聚金葡素(has)[3]胸腔内注射和(或)静脉滴注、肌肉注射,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资料与方法2002年1月~2007年1月我院收治432例结核性难治性胸水病人(经排液、化疗、激素等治疗,胸水反复生长,或形成包裹性积液而不吸收),其中男219例,女213例;年龄16~70岁,平均30岁;疗程3个月~6年,平均1.5年。

胸穿操作:①嘱患者面向椅背坐于椅上,两前臂置于椅上,前额伏于前臂上。

不能起床者可取半坐卧位,患侧前臂置于枕部。

②穿刺点的部位应在胸部叩诊实音最明显的部位进行(尽可能接近肺下缘),一般常选肩胛下角线第7~9肋间,也可选腋后线第7~9肋间、腋中线第6~7肋间或腋前线第5~6肋间(锁骨中线第2肋间或腋前线第4肋间)。

包裹性积液可结合x线或超声波检查确定具体位置。

穿刺点可用龙胆紫在皮肤上做标记。

③打开一次性浆膜腔留置分次排液(气)包,常规消毒皮肤,戴无菌手套。

覆盖消毒洞巾。

④用2%利多卡因2~4ml在肋骨上缘的穿刺点,自皮肤至胸膜壁层进行局部麻醉。

⑤医生以左手食指与中指固定穿刺部位的皮肤,右手将塞有胶栓的一次性浆膜腔留置排液(气)导管和铁针在麻醉处缓慢刺入,当针锋抵抗感突然消失时,表示已经穿过胸膜壁层。

此时,送进适当长度的“导管”(5~10cm),退出铁针,打开胶栓,用连接针头连接“导管”和注射器(50ml或100ml)进行抽液(气)。

结核性胸膜炎43例治疗体会

结核性胸膜炎43例治疗体会

腔穿 刺 留置 深 静 脉管 反 复抽 胸 水及 胸 腔 内 注药 、 腔 镜 及胸 膜 剥脱 手 术 方法 。 果 胸 结
置 管法 治 愈 率 8 % , 治性 结 核 性胸 6 难
膜 炎 外科 手 术 治愈 率 达 10 结论 0 %。
置 管 法适 于早 期 患者 , 多在 2周 内 , 积液 内无 分 隔 。 程 较 长 , 病 炎症 反 应 强 , 液 内部 积
胸膜 炎 患者 明 显增 多 . 院地 处 南郊 , 我 外来 务 工 人 员较集 中且 生活及 工作 条件 较差 , 结核 及 结核 性 肺
D > 5/; A 4u ⑤结素试验 P D 5 u 强阳性 ; B A L P (T ) ⑥T — b 阳性 ; ⑦胸液或胸膜组织抗酸杆菌涂片或结核菌培 养 阳性 ; 胸膜 组织 活检 病理 证实 结核 病变 。具 备 ③
米松 注射 液 5 g 2次/ , 4次 , m , 周 共 多数胸 水可治 愈 ,
1 - 3诊断标准 ①有典型结核性胸膜炎临床症状 、
体 征及胸 片 、T或 B超 表现 ;②抗 结 核治 疗有 效 ; C
③ 临床可排 除其 他非结 核性胸膜 炎疾患 ; 胸水 A ④ .
作 者 单位 :00 6 北 京 航 天 总 医 院胸 外 科 ( 建 伟 、 晓峰 、 10 7 边 张
大量 纤维 分 隔 患者 外 科手 术 方 法 为首 选 , 根据 具 体 情 况选 择 电视 胸 腔镜 ( A S 和 开胸 胸 膜 剥脱 术 。 再 V T)
【 键词 】 结 核性 胸 膜 炎 关
外科 治 疗
电视 胸 腔镜 ( A S 胸 膜 剥脱 术 VT)
近 年来肺 结 核发病 率呈 逐年 上 升趋 势 , 结核 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核性胸膜炎的42例临床诊治体会
发表时间:2010-06-01T08:46:17.90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3期供稿作者:郜凌云[导读] 结核性胸膜炎是胸膜对结核杆菌及其代谢产物高度变态反应时产生的胸膜炎症,为最常见的一种胸膜炎郜凌云(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胸科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56)
【中图分类号】R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03-0146-02 【关键词】结核性胸膜炎诊断治疗
结核性胸膜炎是胸膜对结核杆菌及其代谢产物高度变态反应时产生的胸膜炎症,为最常见的一种胸膜炎,可同时伴有或无明显的肺内结核病灶。

结核性胸膜炎可发生于结核病病程的任何阶段,但好发于初染结核后2~3个月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儿童或青少年。

积极治疗肺内病变,缓解胸腔积液引起的症状,防止发生并发症,预防胸膜外结核病变的进一步发展。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收集临床结核性胸膜炎患者42例,其中男28例,女14例;年龄28~44岁,平均36岁。

干性胸膜炎28例,渗出性胸膜炎8例,脓胸6例。

1.2 临床症状呼吸困难是最常见的症状,常发生于胸膜炎的早期,过一段时间后,尽管胸液仍存在,由于健肺代偿和血流反射性使不通气的肺灌流减少,而使呼吸困难也不明显。

发热很常见,为中热或高热,发热与胸液存在关系密切,抽胸液后体温常能下降,胸液再生长时体温又上升。

常伴有乏力、盗汗、食欲不振等。

胸膜性胸痛,疼痛部位限于患侧,随呼吸、咳嗽加重。

脚膜炎早期胸痛较明显,胸液增多后疼痛可缓解,抽胸液后疼痛重新出现。

80%以上多为干咳。

如同时有胸痛,则先有胸痛而后有咳嗽。

引起咳嗽的原因可能是胸膜炎刺激引起反射性咳嗽,或因胸水压迫气管、刺激气管壁而引起咳嗽。

1.3 临床体征患侧胸部饱满、肋间隙增宽、呼吸运动受限,常以腹式呼吸为主。

气管向健侧偏移,触觉震颤减弱或消失,有时在胸上部可有胸膜摩擦感,患侧叩诊为浊音或实音,纵隔向健侧移位。

浊音界腋侧最高,前后低,形成抛物线状。

听诊呼吸低或消失,有时在胸上部可闻及胸膜摩擦音和肺受压引起的捻发音。

1.4 影像检查
1.4.1 X线检查 X线检查是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重要手段。

胸腔积液少时,后前位X线上一般看不到积液现象,仅见肋膈角稍钝,在侧位片上可见后肋膈角填塞。

胸腔积液量达1000ml以上时能看到典型的胸腔积液像,即在后前位胸片上可见一密度均匀的致密阴影,从胸后逐渐以弧形向横膈下降,至横膈中间靠内时,又稍向纵隔上升,形成半圆形阴影。

这阴影随胸液的增加而上升,在侧位胸片上后肋膈角消失,有一如上弦月状的致密阴影,上端向后胸壁,下端止于前胸壁,膈影不清。

1.4.2 CT扫描胸部CT扫描能准确地诊断胸腔积液,少量积液就能发现。

CT扫描尚能了解胸膜,胸膜下、肺实质、胸部骨质有无改变。

CT扫描对胸膜炎病人的孤立病灶、钙化灶、空洞的发现较X线平片清晰。

肺部X线平片检查未发现明显病变者,胸部CT扫描有近80%可发现肺部有浸润性病变或空洞。

1.4..2 超声波检查超声波检查是胸腔积液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胸腔积液早期,由于胸水透声性良好,无回声,声像图表现为两层胸膜之间液性暗区,当胸液中各种炎症物增多时,暗区中可混杂有光点、光带,甚至出现网络状。

液性暗区可随呼吸和体位改变而变动。

暗区范围随胸液量而定。

2 治疗
结核性胸膜炎的患者机体多处于高过敏状态,常有其他潜在的或可见的结核病变同时存在,应积极治疗。

若延误或处理不当,可转变为结核性脓胸或遗留胸膜增厚、粘连包裹,影响肺功能,数年后还可能发生肺内或肺外结核。

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原则:①早期正规应用抗结核药物;②积极抽液;③适当应用激素。

使其尽量减少胸膜增厚粘连,减轻肺功能损害,防止脓胸的形成,预防肺内、肺外结核病的发生。

2.1 加强化疗
应坚持早期应用有效的抗结核药物,适当使用皮质激素,尽量减少胸膜粘连或肥厚,减轻肺功能损害,防止转变成脓胸及肺结核的发生或发展。

应用2HRZE(S)/4HR,2HRZE(S)/4H3R3、9HRE等方案,其近期或远期疗效都比较满意,复发者很少。

对于少数包裹性积液可适当延长疗程。

复发病人可选用敏感的药物或二线药物治疗,疗程以8-10个月为宜。

用药期间注意对肝肾功能的影响。

2.2 胸腔穿刺抽液
凡中等量以上的积液都应进行胸膜腔穿刺抽胸水。

抽胸水可以迅速减轻中毒症状和压迫症状。

有些病人在抽液后一、二日内体温明显下降,逐渐恢复正常,也有些病人抽液后呼吸困难立即得到改善。

随着抽胸水有大量纤维素被抽出,可以减少胸膜粘连及胸膜肥厚,保障肺呼吸功能的恢复。

也有的学者认为抽出胸水后,可促进胸膜对胸水的吸收,缩短病程,提高化疗效果。

胸腔穿刺抽液,方法简单。

若在超声波定位引导下穿刺,成功率及安全性更高,引起感染、肺水肿等并发症很少见,损伤性气胸发生率约为2%。

抽液要积极,早期有规律的抽液可使胸膜上皮细胞尽快恢复,纤维蛋白沉着减少,而不易引起胸膜肥厚粘连。

2.3糖皮质激素治疗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过敏、降低机体敏感性、减少胸液渗出、促进吸收、防止胸膜粘连和减轻中毒症状等作用。

在有效的抗结核化疗基础上并用激素治疗是非常有效的。

3 讨论
结核性胸膜炎如不进行抗结核药物治疗,多数病人症状也能够自行缓解,胸水能逐渐吸收。

结核性胸膜炎化疗的预后一般较好。

只要早期合理的治疗,就可使渗液完全吸收,不发生以上的继发症。

但若诊断过晚或治疗不当,则可形成广泛的胸膜肥厚粘连,影响肺功能,或转为结核性脓胸或发生肺结核、肺外结核病等。

总之,对于渗出性胸膜炎,在合理的化疗下,应该是早期、规则、充分地采取胸穿抽液同时配合胸腔内注药的方法。

这样既可以缩短疗程,又可以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刘国华,徐翠云,张爱琴,等.新编结核病防治学.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彭卫生,王英年,肖成志.新编结核病学[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