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河北省农民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合集下载

河北省农民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河北省农民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河北省农民收入影响因素分析作者:王艺洁陈荟羽来源:《粮食科技与经济》2020年第03期[摘要]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2019—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三农”领域有不少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不动摇。

而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民收入是河北省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首先通过观察2003—2018年河北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状况,收集基本数据,确定城镇化水平、农产品人均占有量、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和农村人均消费支出四个影响因素;其次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和Eviews8.0软件进行分析和检验;最后根据拟合后的计量模型,得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人均消费支出和城镇化水平两个指标都成明显正相关关系:在其他指标不变时,农村人均消费支出每增加1元、城镇化水平每提升8%,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就分别增加0.88元和129.11元。

本文根据所得结论提出了对策及建议,并结合实际为河北省农民增收探索新途径。

[关键词]河北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计量分析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65/431252ts.202003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到2019—2020年是全面性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三农”领域有许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复杂形势下,做好“三农”指导工作具有特殊必要性。

必须坚持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不动摇,应巩固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发挥“三农”压舱石作用,为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赢得主动,为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基础。

新时期,河北省肩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任,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在于解决好“三农”问题,解决好“三农”问题的一个关键着力点在于增加农民收入。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农业是关键,农村是重点,农民是难点。

增加农民收入是河北省经济发展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且意义重大。

《2024年河北省农村致贫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范文

《2024年河北省农村致贫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范文

《河北省农村致贫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篇一一、引言河北省农村地区的贫困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深入探讨其致贫因素并寻找有效的扶贫对策,本文将对河北省农村的致贫因素进行详细分析,以期为相关扶贫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二、河北省农村致贫因素分析1. 自然环境因素河北省农村地区自然环境差异较大,部分地区地势陡峭、土地贫瘠,水资源短缺,导致农业生产困难,农民收入低下。

此外,自然灾害如洪涝、干旱、冰雹等也频繁发生,给农民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2. 经济发展水平低河北省部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产业结构单一,主要以农业为主,缺乏其他产业支撑。

同时,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缺乏技能和知识,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

3. 基础设施落后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落后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

交通不便、通信设施不完善、供电供水设施缺乏等问题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生活,制约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4. 社会服务不完善农村地区社会服务水平较低,医疗、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不足,导致农民在享受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存在困难。

此外,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贫困家庭在面对疾病、灾害等风险时难以应对。

三、对策研究1. 加强自然环境治理与保护针对自然环境因素导致的贫困,应加强农村环境治理与保护,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例如,实施水土保持、荒漠化治理等工程,提高土地肥力和水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建立健全自然灾害预防和应对机制,减少灾害损失。

2. 推动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产业,提高农村经济多元化程度。

通过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培育农村创业创新人才,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此外,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和就业能力。

3. 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改善交通、通信、供电、供水等设施条件。

特别是要加强农村公路建设,提高农村地区通行能力。

同时,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提高农村地区的信息获取和传播能力。

4. 完善社会服务与保障制度提高农村地区医疗、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满足农民的基本需求。

制约河北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分析与对策

制约河北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分析与对策

制约河北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分析与对策摘要河北农民消费水平偏低,而农民消费问题的关键是提高农民收入。

文章深入分析了制约河北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提出了河北农民收入增长的对策。

关键词河北农民收入制约因素对策河北省是一个重要的农业大省,农业人口约占全省人口总数的80%,高于全国农业人口的比重。

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河北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整体不断提高,但总体来说农民消费水平偏低,而农民消费问题的关键是提高农民收入。

因此,河北农民收入增长成为河北农村经济发展的头等大事。

推动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它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目标的实现。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河北农民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

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114.06元增长到2009年的5149元,年均增长近13%,总体上保持了增长的势头。

但河北农民的收入相对于江浙和广东等经济发达省份而言还是比较低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比较大,而且缺乏一个稳定、长效的农民收入增长机制。

一、制约河北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分析(一)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尽管我国农村产业结构和农业结构进行了一些调整,但由于长期以来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单一,农村二、三产业不发达的状况未得到根本的改变,农村第一产业中种植业比重大,使得农民收入结构不合理。

2007年河北农民家庭经营纯收入中来自第一产业的收入占76.5%,而第一产业中来自于种植业的收入比重最大,种植业已成为农民收入的最主要的来源。

(二)农村休闲旅游业发展滞后河北省一部分旅游相对落后地区比如张家口,对后发赶超缺乏信心,关键原因是在旅游资源观上存在误区。

我国旅游业发展初期,观光几乎是唯一的旅游产品模式,旅游资源指的是奇山异水、古迹名胜等狭义旅游资源。

但是现如今,旅游资源的内涵已发生巨大变化。

凡是能够吸引人们去观赏、体验、品味的、让人赏心悦目、身心愉悦的事物皆是旅游资源。

河北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

河北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

!"#$%&"’& ()’*+, -")$./0/ +# 1&, 2)30*)$ -""%)$ 4&* !"’+5& +# 6&7&0 8%,)$ 6+%/&9+$:/
E3;F F)2=*(+4! ,GH;F I2,+4=8J) % ,7/K L)=.,+4 ! ,D3; D0+4=5)2! ,MK G2+! , ’K3 ’2,+=N2+4 !
(!: K+8626)60 (. 34*25)-6)*,- H5(+(N258,/0102 35,O0NP (. 34*25)-6)*0 ,+O D(*086*P 7520+508,7J2Q2,RJ),+4# "C""C! ,SJ2+,; %: /0102 34*25)-6)*,- )+2T0*826P,U,(O2+4# "B!""! ,SJ2+,)

摘要:运用灰色系统关联分析方法,对河北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因素进行关联度分 析。结果表明,工资性收入与农村居民收入关联程度最大,其后依次为家庭第一产业收入、 家庭第三产业收入、家庭第二产业收入和财产性及转移性收入。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机 会,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水平是大幅度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的关键。 关键词:河北省;农村人口;人均指标;收入;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D!%&: %# # # 文献标识码: 3
收稿日期:%""&=!! =%" 作者简介:王桂荣( !>&? @ ) ,女,河北滦南人,副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农村经济研究。

农民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农民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农民收入影响因素分析农民收入是农村经济中最为关键的部分,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稳定。

农民收入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自然因素、政策因素、市场因素等。

本文将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展开分析,以期更好地了解农民收入的变动规律。

自然因素是影响农民收入的重要因素之一,自然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农业产出。

气候、地理位置、水资源等自然条件的差异,对农产品的生产与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进而影响着农产品的价格和农民的收入。

干旱、水灾等自然灾害会对农产品产量造成严重损失,农民收入将大幅下降。

农民的收入受自然因素的制约是不可忽视的。

政策因素也是影响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因素。

政府的农业政策直接影响着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

政府对农业补贴政策的调整、农产品价格的干预、土地承包政策等都会直接影响到农民的收入水平。

政府提高粮食价格收购政策,将会提高农民的种粮动力,增加农民的收入。

政府还对农村就业政策进行调整,鼓励农民外出务工,也对农民的收入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市场因素是影响农民收入的重要因素之一。

市场的需求和供给关系直接影响着农产品的价格。

农产品的价格下跌将直接导致农民的收入减少,而价格上涨则会增加农民的收入。

市场还会直接影响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和销售方式,进而影响着农民的收入。

农产品的销售受限于交通、市场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导致农产品销售困难,农民收入也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除了上述因素外,农村劳动力市场的情况也会影响农民收入。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加速推进和农民工的大规模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的供求关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农民外出务工的收入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降低了农产品的生产成本。

农民务工收入的增加与农产品生产与销售的关系密切相关。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水平也会对农民收入产生影响。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程度和运营状况,决定了农民生产生活的便利程度。

农村道路交通的畅通、市场信息的流通、农产品的储藏和运输等,都会对农产品的价格和农民的收入产生直接影响。

新常态经济下河北省农民收入倍增实现路径探究

新常态经济下河北省农民收入倍增实现路径探究

新常态经济下河北省农民收入倍增实现路径探究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民收入增长也由高速增长步入缓慢状态,如何增加农民收入已经成为当前的热点问题。

为此,在分析河北省农民收入现状的基础上,剖析农民收入的影响因素,对河北省农民收入倍增路径进行探究,致力于揭示河北省农民增收现状、收入增长因素和探索收入倍增的途径。

标签:新常态;农民收入倍增;实现路径1河北省农民收入现状分析1.1农民收入增速逐渐放缓根据《河北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17)》的统计结果,自2010年以来在国家惠农政策的带动下,河北省农民收入连续多年快速增长,但增长速度放缓,2015年后,受国家整体经济发展下行、粮食价格下跌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全省的农民收入增速再次降低。

2010年到2013年农民纯收入由5958元增长到9102元,但是其增长速度却由15.7%降到了12.6%。

由于统计口径的变化,2014年统计的是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186元,较上年增长了10.9%,2015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51元,较上年增长了8.5%。

1.2与城镇居民收入、发达省份农民收入差距加大在2015年以前,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一直高于城镇居民收入,但2015年基本持平,从绝对数值上来看,城镇居民收入与农民收入仍然存在着较大差距,2014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比农民可支配收入高出13955元,2015年更是高出了15101元。

与国内其他省份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较慢,处于下等水平。

从绝对数值上比较,浙江、江苏、广东、山东等多省份的农民可支配收入2014年19373元、14958元、12246元、11882元而河北省为10186元,2015年的数值则为21125元、16257元、13360元、12930元而河北省为11051元,无论从增长速度还是绝对值上均高于河北省,可见与发达省份的差距仍然很大。

2河北省农民收入影响因素2.1宏观经济政策角度2.1.1国民经济的发展对农民增收有着重要影响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速回落至中高区间,根据国家统计数据,2013年我国GDP增速为77%,2014年为7.4%,2015年为6.9%,创1990年以来新低,根据中科院的预测,2016年GDP则是降低到67%左右。

报告河北农民收入

报告河北农民收入

报告河北农民收入引言河北省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大省之一,农民收入对于河北省的经济发展和农村稳定至关重要。

本报告旨在分析河北农民收入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决策者提供参考。

1. 河北农民收入的现状河北农民收入的现状是决定其生活水平、消费能力和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河北农民收入的平均增长率为X%,人均收入为X元。

1.1 农业收入农业收入是河北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是河北省的主要农业产业。

然而,由于天气、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等因素的影响,农业收入的增长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

1.2 农村非农收入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非农收入在河北农民收入中的比重逐渐增加。

农民通过务工、经商和其他非农活动获得的收入不断增加,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

1.3 政策性收入政府的政策性收入也对河北农民收入的增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农村转移支付、农业补贴和社会保障等政策措施,为农民提供了额外的收入来源,有助于稳定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2. 河北农民收入的发展趋势2.1 农业结构调整为了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河北省加大了农业结构调整的力度。

通过推动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优化农产品结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可以增加农民的农业收入。

2.2 农村产业发展河北省鼓励农村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家庭农场。

通过发展农村产业,提高农民的非农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

2.3 创新创业支持河北省积极推动创业创新,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

通过鼓励农民创办农村企业、发展农村电商和农村旅游等新兴产业,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农村发展。

3. 持续改善农民收入的政策建议3.1 加强农业科技支持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推广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帮助农民增加产量和提高产品质量,从而提高农民的农业收入。

3.2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加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设,提供贷款、保险和理财等金融服务,帮助农民规避风险,拓宽农民的经济渠道,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

河北省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河北省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一、影响河北省农民增收的因素分析(一)影响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因素分析1、经济新常态的影响。

目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速度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从而使得农民工务工数量增长的速度在减缓;在新常态下,经济结构不但优化升级,从原来的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原来的粗放型经济发展到集约型经济,在这种转变下,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而广大农民的受教育程度较低、科技水平较低,没有一技之长,所以在经济新常态下,难以找到工作,或找到工资水平较低、工作环境比较恶劣的工作。

所以在新常态下,随着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农民工就业和工资水平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2、农民工就业途径狭窄严重影响着农民工的就业。

在调查中发现,由于农业自动化和机械化的发展,大量的农民从农业生产中解脱出来,就是农忙时节,三两天的集中劳作后,大量农民也闲暇起来,众多农民具有从农村出来寻找工作的诉求,但是他们苦于没有门路,不知到哪儿找工作。

首先,这些农民不相信网络,认为网络是虚幻的,看不见摸不着,所以他们不敢相信网络,害怕被骗;同时,好多农民除了会网上聊天、玩微信意外,网络利用能力很差,大多数不会利用网络去寻找工作,也不知道从网上哪里能找到。

其次,对于中介介绍的工作,他们也不敢轻易相信,因为要缴纳中介费,担心鸡飞蛋打一场空,所以一般也不敢去找中介。

最后,他们最相信的是熟人介绍。

大部分农民的就业都是本村农民工出去以后,把本村关系不错的农民工带到城市去工作的,他们感觉有个熟人心里特别踏实。

或者由城市的亲戚朋友介绍,由于农民在城市中的人际关系很少,给他们介绍工作的机会也很少。

总之,农民工就业途径狭窄,严重影响了农民的就业。

3、河北农民自身素质和能力较低对就业的影响。

农民工自身素质较差。

首先,由于农民在农村生活和在农村劳作比较自由,没有规定的时间限制,这造成了农民工工作起来时间观念较差,常常迟到早退的现象影响农民工形象,影响农民工就业;其次,农民工受教育程度较低,大部分农民工受教育的水平是初中教育,没有进行中等专业或高等专业的技术学习,没有一技之长,在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大环境下,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中往往被淘汰,常常处于失业和半失业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而伴 随着 我 国 经 济转 型 期 的 到 来 , 中 国整 体 经 济 发展 进 入 新 常 态 , 从 调查 样 本 反 映 的数 据 来 看 , 仅有3 . 8 5 %的样 本 拥 有 财产 性 收 增 速放 缓 、结 构 调 整 等所 有 的 特 征 都 将 不 可避 免 地 给 河 北 省 农业 入 , 并且 这 3 . 8 5 %的 样 本 只 有部 分 年 份 能 得 到 此 项 收入 , 收 入 额 也 发展 环 境 、农 民收入 带 来 影 响 。本 文参 考 河北 省 经济 统 计 年鉴 , 主 比较 低 , 由于 样 本 数 量 很少 , 一 部 分 规律 性 特 征 不 能 得 到 很好 的反 要通 过 抽样 调 查 的 方法 在 河北 省 内多个 地 区取 得 数据 , 重 点分 析普 映 。
根 据 对 河北 省 普 通 农 户 样 本 调 查 数 据 显 示 , 农 民总 体 收入 2 0 1 0 年 平均 值 为2 9 7 6 0 . 7 7 元, 2 0 1 1 年 平均 值 为3 2 7 1 7 . 6 9 元, 2 O 1 2 年 平 均值 为 3 3 6 5 0 . 0 0 元, 2 0 1 3 f 平 均 值为 3 3 3 4 2 . 3 1 元, 2 0 1 4 年平 均 值 为3 6 7 1 8 . O 8 元, 年 平 均增 长率 为5 . 5 0 %。 数据 反 映 近五 年 来农 户 总 收 入 呈 整 体增 长态 势 , 然 而从 不 同的 收 入构 成 来 讲 , 却表 现 出不 一 样 的特 征 。

资性收 入 占比持 续上 升 , 此 两项 构成 农 民收入 的主 体 。然而作 为 农村 人 口大 多数 的普 通农 民收入 与整体特 征存在 定偏 差 , 我们在 调 查 中以中低 收 入普通 农 民为对 象, 以农户 为单位 , 从 经营性 收入 、工资性 收入 、财产性 收入 、
转 移 性 收 入 四 个 方 面 分 析 河 北省 农 民 收 入 与 影 响 因 素 的 变化பைடு நூலகம்。 关键 词 : 新 常态 ;农 民收入构成 ;影 响 因素
区域 经 济 I D i s t r i c t e c o n o my
新常态下河北省农民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孙 晓 然 蔡 军 苏 跃 辉 河 北 金 融学 院 0 7 1 0 5 1
课题编号 : H B 1 5 Y J 0 8 6 (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 目) , 课题 组成 员: 孙晓然、蔡军、苏跃辉、刘力欣、刘会静 、王健。 摘要 : 根据 河北省 经济 统计年 鉴的数据 , 改革 开放 以来河 北省 农 民收入 结构 中传统 农业 占比不 断呈现下 降趋 势 , 工
入 方 面提 高 潜 力 比较 大 , 需 要在 现 有政 策 基 础上 不 断提 高 宣 传 、执
行 力度 , 积 极创 造 条件 , 大 力提 高河 北 省农 民的财 产性 收入 。
( 四) 转移性 收入 变化分析
从调查样 本反映的数据来看 , 农民的转移性收入2 0 1 0 年 平 均 值为4 0 6 . 9 2 元, 2 0 1 1 年 平 均值 为 4 1 3 . 8 5 元, 2 0 1 2 年 平 均值 为 4 2 3 . 0 8
通农 民收入 构成 与 主要 影响 因素 的变 化情 况 。

但 是 从另 外 的 角度 来 看 , 一 方 面说 明 河 北省 农 民 的财 产性 收入 占 比很 低 , 农 民 的相 关 意 识还 比较 缺 乏 , 另一 方 面 也 说 明 财产 性 收

近年来 河北省 农民收入 变化分析
河 北 省 是农 业 大省 , 农 民收 入 问题 则 是 河北 省 三 农 问题 的 重点 收入 已 经是 构 成 河 北 省 农 民 收入 的 主 体 , 地位非常重要 , 占总 收 入 问题 。多 年 来 , 在 党 和 国 家 的 正确 领 导 下 , 得 益 于 我 国 良好 的 经济 的 比重 也整 体呈 现 逐步上 升 的特 征 。 发展 大 环境 , 河北 省 农 民收 入 总体 呈 现 出持 续 稳定 增 长 的局 面 。然 ( 三) 财 产性收入 变化分析
元, 2 O 1 3 年平均值为4 3 4 . 6 2 元, 2 O 1 4 f 平 均值 为 4 4 3 . 0 8 元, 平 均 增 长率 为2 . 1 5 %。总 体 来 看 , 转 移 性 收 入 占 整 体 收 入 的 比 重 为 ( 一) 经营性收入 分析 2 0 l o f 平 均 值为 1 . 3 7 %, 2 0 I 1 年 平 均值 为 1 . 2 6 %, 2 0 1 2 年 平 均值 为 从 调 查样 本 反 映 的数 据 来看 , 农 民的 经营 性 收 入主 要 来 自于 主 1 . 2 6 %, 2 0 1 3 年 平 均值 为 1 . 3 0 %, 2 0 1 4 年 平均 值为 1 . 2 1 %, 平 均增 长率 粮收入 , 样 本 中仅 有 1 1 . 5 4 %有 经 济 作 物 收入 , 有2 3 . 0 8 %有 养 殖 业 为- 2 . 9 6 %。 收入 , 反 映 出大 多数 农 民 思 想偏 于 保 守 、经 营 意 识 比较 低 。调 研 方 面 说 明河 北 省 农 民的 转移 性 收 入 占比很 低 , 补 贴力 度 还有 数 据 显 示 经营 性 收入 2 0 1 O 年平 均 值 为 8 3 7 3 . 0 8 元, 2 0 1 1 年 平 均值 为 待不断提高 , 另 一 方 面 也 说 明 转 移 性 收 入 方 面 作 为 一 项 保 障性 措 8 9 3 8 . 4 6 元, 2 0 1 2 f 平 均 值 为9 0 8 8 . 4 6 元, 2 0 1 3 年 平均 值 为 9 3 5 7 . 6 9 施, 不能 作为 提 高河 北省 农 民收入 的关键 手段 。 元, 2 0 1 4 年 平均值 为 9 4 9 8 . 0 8 元, 平均 增 长率为 3 . 2 2 %, 反 映 了经 营性 收 入 的整 体增 加态 势 , 但 是增 速 比较 低 。 二 、近年 来河北省农 民收入影 响因素变化 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