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民收入影响因素的计量经济分析

合集下载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及对策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及对策
C ● ■ O ■ ■ N ● ■ 下 ■ ■ E ● M ● ● ■ PO ■ ■ ● R ■ ■ A ■ ■ R ● ● Y ■ E ■ ● C ■ ■ O ■ ● N O # C S l ■ ● ■ ■ ● ■ ■ ■ ■ ■ _ ■ 一
【 摘要 】十八 大报 告提 出要加 大统筹城 乡发展 力度 , 增强
农村发展活力 , 逐 步缩 小城 乡差 距 , 促 进 城 乡共 同繁 荣 。本 文将
据可 以看 出我 国农业 人 口所 占比重依 旧很 大 。庞 大的农业人
口、 不断 增长 的城 乡收 入差距容易引发社会成 员对社会 的不满
情绪 , 导致社会动荡 , 影响我国的社会稳定 。
从 第 一产 业 占 GD P 比重 、我 国二 元 对 比 系数 与 农 村 居 民 家庭 人 均 工 业 纯 收 入 占 家庭 人 均 纯 收 入 比 重 等 三 个 方 面 来 探 求 影
得到发挥 , 无法产生有效需 求。
5 。
改善 。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城 乡一体化 发展 , 并提 出 : “ 要加大统
筹城 乡发展力度 , 增强 农村 发展活力 , 逐步 缩小城 乡差距 , 促进 城 乡共同繁荣 。” 同时 , 十八大报告 中明确提 出, 到2 0 2 0 年要实 现城 乡居民人均收入比 2 0 1 0年翻一番。从 中我们可以看出 , 政 府对于统筹城 乡发展的重视 , 以及缩小城 乡收入 差距对我 国的 重要意义。 图1 为2 0 0 0 -2 0 1 1 年城镇 与农村人均年收入的变化 , 从 图 中我们可以看到城 乡居民的收入呈上升趋势。但是对比城 乡居
比重 、 我国二元对比系数与农村居 民家庭人均 工业纯 收入 占家 庭 人均纯收入 比重几个方面 来探求影 响我 国城 乡收入 差距的

影响我国农民收入因素的计量分析报告

影响我国农民收入因素的计量分析报告

农民收入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内容摘要:本文选取1986-2005年相关数据,应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根据农作物播种面积、农产生产价格总指数、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的比重、农村用电量和财政支出对农业的投入等五因素对我国农民收入的影响,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检验,并对各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给出相应的政策评价和政策建议,以便各级政府制定适应我国农业长久持续健康发展的相关政策。

一、提出问题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农民收入总的来说增长缓慢。

1979-198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60.2元提高到397.6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平均每年增长15.2%。

此后农民收入增长一度陷入低迷——两次增速连续下降:一次是在1989-1991年,连续3年农民收入增长幅度下降,甚至出现了负增长,年均增长只有0.7%;另一次是在1997-2000年,连续四年农民收入增长幅度的下降。

2001-2003年增长幅度虽然超过4%,但仍是恢复性的,基础不牢固。

2004年农民纯收入增长突破2936元,实际增长6.8%,是1997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

此后,农民纯收入一直出相对较高的增长速度,平均增长速度为7.73%。

为什么在1989-1992年和1997-2000农民纯收入增长幅度会下降?为什么2004年农民纯收入增长幅度是1997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并在此后能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到底哪些因素影响农民纯收入?政府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增加农民收入?二、理论来源从经济学的学习中可以发现,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主要有:农产品价格和产量、农作物播种面积、农业从业人数和财政投入等考虑到数据获取的方便程度和模型的合理性,综合选择了一下指标作为影响农民纯收入的因素:Y: 农村居民纯收入(元);X2:农作物播种面积(千公顷);X3:农产品的生产价格总指数(%);X4: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的比重(%);X5:农村用电量(亿千瓦时);X6:财政对农业的投入(亿元)。

农民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农民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农民收入影响因素分析农民收入是农村经济中最为关键的部分,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稳定。

农民收入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自然因素、政策因素、市场因素等。

本文将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展开分析,以期更好地了解农民收入的变动规律。

自然因素是影响农民收入的重要因素之一,自然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农业产出。

气候、地理位置、水资源等自然条件的差异,对农产品的生产与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进而影响着农产品的价格和农民的收入。

干旱、水灾等自然灾害会对农产品产量造成严重损失,农民收入将大幅下降。

农民的收入受自然因素的制约是不可忽视的。

政策因素也是影响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因素。

政府的农业政策直接影响着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

政府对农业补贴政策的调整、农产品价格的干预、土地承包政策等都会直接影响到农民的收入水平。

政府提高粮食价格收购政策,将会提高农民的种粮动力,增加农民的收入。

政府还对农村就业政策进行调整,鼓励农民外出务工,也对农民的收入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市场因素是影响农民收入的重要因素之一。

市场的需求和供给关系直接影响着农产品的价格。

农产品的价格下跌将直接导致农民的收入减少,而价格上涨则会增加农民的收入。

市场还会直接影响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和销售方式,进而影响着农民的收入。

农产品的销售受限于交通、市场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导致农产品销售困难,农民收入也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除了上述因素外,农村劳动力市场的情况也会影响农民收入。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加速推进和农民工的大规模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的供求关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农民外出务工的收入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降低了农产品的生产成本。

农民务工收入的增加与农产品生产与销售的关系密切相关。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水平也会对农民收入产生影响。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程度和运营状况,决定了农民生产生活的便利程度。

农村道路交通的畅通、市场信息的流通、农产品的储藏和运输等,都会对农产品的价格和农民的收入产生直接影响。

农民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农民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农民收入影响因素分析农民收入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在农民收入中,土地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农民的土地面积决定了他们的种植规模和产量。

如果拥有大面积的土地,农民可以进行规模化种植,从而提高产量和收入。

土地的质量和肥力也会影响农民的产量和收入。

好的土地质量和肥力可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提高农民的收入。

农村基础设施也是农民收入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农村基础设施包括道路、水利、电力等,它们对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有重要影响。

如果农村基础设施良好,农民可以更方便地运输农产品,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收益。

好的基础设施还可以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农民的技能水平和知识水平也对其收入产生影响。

农民如果具备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知识,可以提高效益,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增加收入。

一些农民还可以通过技能培训学习其他技能,例如养殖、农产品加工等,从而拓宽收入来源。

第四,市场因素也对农民收入产生重要影响。

市场的需求和价格波动会直接影响农产品的销售和收入。

如果市场需求旺盛,价格较高,农民可以获得更高的收入。

如果市场需求下降或者价格波动较大,农民的收入可能会受到影响。

第五,政策因素也会对农民收入产生直接的影响。

政府的农业、农村发展政策可以对农民的收入产生积极影响。

政府通过补贴、减免税收等方式支持农民发展农业,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

农民收入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土地、基础设施、技能水平、市场和政策等。

为了提高农民的收入,应积极改善土地质量、改善基础设施、提高农民的技能水平、稳定市场需求,并制定有利于农民的政策。

影响我国农民收入因素的计量分析

影响我国农民收入因素的计量分析

关 于 影 响 农 民 收 入 的 因 素 , 国 内 学 者 做 了 大 量 的研 究 。
定 性 研 究 方面 , 委 倩 ( 0 0 通 过 统 计 分 析 认 为 影 响 诸 城 市 宋 2 1) 农 民 收 入 的 主 要 因 素 有 : 区 经 济 发 展 水 平 、 产 品 价 格 和 地 农 农 业生 产资料 价格 、 业 产业 结构 和经 营 水平 、 三 产业 发 农 二 展 水平 、农村 劳动 力转 移和 农 民 自身素质 技 能 。0 谢 学军 1 ( 0 0)基 于 农 民 收入 结 构 的 视 角 分 别 探 讨 了 农 民 各 项 收 入 21 的 影 响 因 素 。1 于 仅 仅 定 性 分 析 不 具 有 很 大 说 服 力 , 少 学 [ 7 由 不 者 采 用 了计 量 模 型 的 方 法 定 量 研 究 各 个 因 素 对 于 农 民增 收
《 陡譬 镅 )01 铜 院呈 2 1 年第 6 期
经 济 理 论
影 响 我 国 农 民 收 入 因 素 的 计 量 分 i I i 斤
曹 晖 董 瑞 晗
( 央 财 经 大 学 ,北 京 1 0 8 ) 中 0 0 1

要 :文 章 基 于 1 8 9 6年 - 0 9年 时 间 序 列 数 据 , 用 主成 分 分 析 的 方 法 , 对 影 响 农 民 收入 因 素 分 类 的 基 础 上 , 取 了影0 5将定 性分析 和定量 分析 结合起来 , H 20 ) 先 定 性 分 析 了各 个 因 素 对 粮 食 主 产 区 农 户 收 入 影 响 的 机 理 , 再 建 立 对 数 线 性 回 归 模 型 ( 释 变 量 在 9个 以 上 , 括 农 户 从 解 包 事 农 业 劳 动 的 劳 动 时 间 、 事 非 农 业 劳 动 的 时 间 , 庭 劳 动 从 家 力数 量 , 庭 耕 地 面积 、 庭 经 营费 用 支 出 、 均 受教 育 年 家 家 平 限 、 区 特 征 、 户 家 庭 特 征 等 )研 究 各 影 响 因 素 的 贡 献 度 。 社 农 , 瞄 恩 胡 ( 0 9 则 从 中 国 转 型 期 二 元 结 构 的 角 度 , 用 VA 王 20 ) 使 R 模 型 研 究 二 元 经 济 结 构 、 会 结 构 对 农 民增 收 的影 响 。 芏 社 爱 军 、 丽 丽 ( 0 7) 用 向 量 误 差 修 正 模 型 对 我 国城 镇 化 发 展 王 20 运 与农 民收入及 其各 部分 的增长 之间 的关系进 行 了实证 分析 , 得 出我 国城镇 化 发展 与 农 民人均 纯 收入 的增长 之 间均存 在 正 向 长 期 稳 定 的协 整 关 系 , 对 纯 收 入 各 构 成 部 分 的 影 响 力 但 度不 同 , 期 内影响较 小 , 期 则逐 渐趋 于显著 和稳 定。崞 短 长 秉 强 (0 7) 影 响 居 民收 入 增 长 的 因 素 分 为 宏 观 经 济 因 素 、 20 将 微 观 经 济 因 素 和 制 度 因 素 , 使 用 混 合 估 计 模 型 和 固定 效 应 并

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来源的计量分析

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来源的计量分析

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来源的计量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来源的计量分析,探讨了农村居民收入构成、劳动收入、财产收入、转移收入以及政策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

研究发现,我国农村居民收入主要来源于劳动收入,但财产收入和转移收入也在逐渐增加。

政策对农村居民收入有着重要影响,应该采取措施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

本文总结了我国农村居民收入特点,提出了政府在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方面的建议,并指出未来研究方向。

该研究对于了解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来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也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农村居民, 收入来源, 计量分析, 农村居民收入构成分析, 劳动收入, 财产收入, 转移收入, 农村政策, 主要特点, 提高收入建议, 研究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现代社会,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来源一直备受关注,这直接关系到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稳定。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居民收入来源的结构也在不断变化。

农村居民收入来源的多元化和健康发展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近年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农民收入来源不够稳定等。

对农村居民收入来源进行计量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和政策对策,对于更好地了解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促进农村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来源的计量分析,深入探讨农村居民收入构成的特点、劳动收入、财产收入和转移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政策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最终总结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来源的主要特点,为政府提供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的建议,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1.2 研究意义农村居民收入来源的计量分析是对我国农村居民经济状况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了解农村居民收入来源的结构和变化,可以为政府制定针对性的扶贫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深入分析劳动收入、财产收入和转移收入的影响因素,可以帮助政府更好地调整政策,促进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计量经济学 综合案例1 我国农民收入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计量经济学  综合案例1  我国农民收入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综合案例1 我国农民收入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自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中国经济平均增长速度为9.5 % ,但二元经济结构给经济发展带来的问题仍然很突出。

农村人口占了中国总人口的70 %多,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不发达,以及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问题势必成为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障碍。

正确有效地解决好“三农”问题是中国经济走出困境,实现长期稳定增长的关键。

其中,农民收入增长是核心,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本文力图应用适当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有关农民收入的历史数据和现状进行分析,寻找其根源,探讨影响农民收入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增加农民收入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农民收入水平的度量,通常采用人均纯收入指标。

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结构性矛盾因素,又有体制性障碍因素。

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产品收购价格水平。

目前农业收入仍是中西部地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二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水平。

中国的农业目前仍以农户分散经营为主,农业比较效益低,尽快地把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是有效改善农民收入状况的重要因素。

三是城市化、工业化水平。

中国多数地区城市化、工业化水平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种状况极大地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四是农业产业结构状况。

农林牧渔业对农民收入增长贡献率是不同的。

随着我国“入世”后农产品市场的开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产品需求市场的改变,农业结构状况直接影响着农民收入的增长。

五是农业投入水平。

农民收入与财政农业支出、农村集体投入、农户个人投入以及信贷投入都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农业投入是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保证。

但考虑到农业投入主体的多元性,既有国家、集体和农户的投入,又有银行、企业和外资的投入,考虑到复杂性和可行性,所以对农业投入与农民收入,本文暂不作讨论。

因此,以全国为例,把农民收入与各影响因素关系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并建立数学模型。

一、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一)、数据搜集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在影响农民收入因素中引入7个解释变量。

农民收入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DOC 16页)

农民收入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DOC 16页)

农民收入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摘要:农民收入问题已是当今社会的重要问题。

因此,本文从非农业影响因素和农业结构这两个角度出发,通过建立相应的计量经济学模型,以探讨其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状况,进而提出相应的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农民收入计量分析非农业影响因素农业结构Econometric analysis of factors affecting peasant incomeKey words:income of peasants;econometric analysis;non-agricultural factors;agricultural structureAbstract:The peasant income issue is an important issue in today's society. Therefore, this article starts from two angles (the non-agricultural factors and the agricultural structure). We try to explore the impact on peasant income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orresponding econometric model, and then propose some appropriate policy recommendations.引言自1978年的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无论是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还是农村中农民的生活水平,较之原来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然而,在这样形势良好的环境下,农民问题却显得越发严重。

虽然农民收入较之原来有显著的增长,但是现阶段,农民收入的增长却已远远跟不上经济增长的步伐,农村居民收入同城镇居民收入的差距,以及农村居民收入内部之间的差距都在拉大,经济发展没有使农民得到应有的实惠,甚至呈现出一种相背离的趋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农民收入影响因素的计量经济分析一、我国农民收入影响因素研究课题我国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与人均国内总产值、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乡村从业人员数和化肥施用量、国家财政支农支出的相关性研究。

二、郑重申明用于此项研究的相关数据是从国研网、国家统计局网站等可靠网站获得,数据具有权威信。

三、我国农民收入的影响因素(步骤)1、引言2、理论假说3、样本数据4、建立模型5、图形展示6、模型分析7、检验假设8、结论及政策建议四、引言农民增收作为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一直备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

它事关国家粮食的安全、社会稳定、经济的发展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既是当前紧迫而繁重的任务,也是今后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在当前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现状下,农民增收将从本质上减小差距,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五、理论假说1、其他条件不变时,随着农业劳动力的增加我国农民人均收入将下降,这是由我国农业劳动力过剩而引起的。

2、农产品生产价格总指数。

2000 年之前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指数,2000 年以后为农产品生产价格总指数。

此解释变量的数据是以1978 年为基期的定基数据。

农产品生产价格总指数是反映农产品价格的主要指标,也是影响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重要因素,其一般与农民收入呈负相关。

3、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

包括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农村救济费,等等。

从理论上讲,农业属于弱势部门,国家财政的支持有利于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4、当农产品收购价格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既定的情况下,农民对农业生产投入越多,即在化肥的边际效益还大于其边际成本时,化肥的使用量增加则农业收入越多。

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农民收入呈现正相关的关系。

六、样本数据obs Y X1 X2 X3 X4 X5 1996 1926.1 5845.89 104.2 45288 3827.9 700.4 1997 2090.1 6420.18 95.5 46243.3 3980.7 766.4 1998 2162 6796.03 92 46432.3 4083.7 1154.7 1999 2210.3 7158.5 87.8 46896.5 4124.32 1085.8 2000 2253.4 7857.68 96.4 47962.1 4146.41 1231.6 2001 2366.4 8621.71 103.1 48228.9 4253.76 1456.7 2002 2475.6 9398.05 99.7 48526.9 4339.39 1580.8 2003 2622.2 10541.97 104.4 48971 4411.56 1754.5 2004 2936.4 12335.58 113.1 49695.28 4636.58 2337.6 2005 3254.93 14185.36 101.4 50387.26 4766.22 2450.3 2006 3587 16499.7 101.2 49699.3 4927.69 3173 2007 4140.4 20169.46 118.49 49300 5107.83 4318.3 2008 4760.62 23707.71 114.06 48000 5239.02 5955.5 2009 5153.17 25607.53 97.6 47500.2 5404.4 6420.3 2010 5919.01 30015.05 110.94 43152.6 5561.68 7108.6 2011 6977.29 35181.24 116.45 40489.56 5704.24 7998.89 七、建立模型多变量总体回归函数:Y=B1X1+B2X2+B3X3+B4X4+B5X5+u被解释变量:Y:我国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元)解释变量:X1:人均国内总产值(元)X2: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上年=100)X3:乡村从业人员(万人)X4:化肥施用量(万吨)X5:国家财政支农支出(亿元)八、线性图九、散点图十、残差图十一、拟合残差图-200-10001002000200040006000800019961998200020022004200620082010ResidualActualFitted十二、回归结果Dependent Variable: YMethod: Least SquaresDate: 12/10/11 Time: 12:56Sample: 1996 2011Included observations: 16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X1 0.177489 0.027192 6.527367 0.0001X2 -3.807970 1.847987 -2.060605 0.0663X3 -0.034109 0.017021 -2.003997 0.0729X4 0.069981 0.294647 0.237507 0.8171X5 -0.068942 0.042116 -1.636952 0.1327C 2655.914 433.6172 6.125020 0.0001R-squared 0.999505 Mean dependent var 3427.183AdjustedR-squared 0.999257 S.D. dependent var 1539.553S.E. ofregression 41.96298 Akaike info criterion 10.59145Sum squaredresid 17608.91 Schwarz criterion 10.88117Log likelihood -78.73159 F-statistic 4036.111Durbin-Watsonstat 2.243036 Prob(F-statistic) 0.000000十三、模型分析由回归结果得回归方程:Y=2655.914+0.177489X1-3.807970X2-0.034109X3+0.069981X4-0.068942X5 R-squared=0.999505调整后的R-squared=0.999257F=4036.111十四、t检验假定有如下假设:H0:Bi=0 H1:Bi= 0(i=1,2,3,4)自由度n=16-6=10.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查t分布表得t的临界值为1.812。

变量X1,X2,X3,X4,X5对应的t的绝对值分别为t1=6.527367,t2=-2.060605,t3=-2.003997,t4=0.237507,t5=-1.636952,只有t1,t2,t3的绝对值均大于t临界值,通过了t 检验,因为X1其系数为正,所以与Y成正相关。

T4,t5虽然小于1.812,即不显著,但t5大于1,是有效的,应当保留X5,但X4变量的t统计值小于1,故是无效的。

将X4去掉以后得到回归结果:Dependent Variable: YMethod: Least SquaresDate: 12/10/12 Time: 20:48Sample: 1996 2011Included observations: 16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X1 0.183390 0.010564 17.36003 0.0000X2 -3.993884 1.600604 -2.495236 0.0298X3 -0.030239 0.004694 -6.441765 0.0000X5 -0.072028 0.038305 -1.880394 0.0868C 2738.903 245.5115 11.15590 0.0000R-squared 0.999502 Mean dependent var 3427.183Adjusted R-squared 0.999321 S.D. dependent var 1539.553S.E. of regression 40.12282 Akaike info criterion 10.47207Sum squared resid 17708.24 Schwarz criterion 10.71351Log likelihood -78.77659 F-statistic 5518.508Durbin-Watson stat 2.186176 Prob(F-statistic) 0.000000此时,在自由度为16-5=11,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查t分布表得t 的临界值为1.796,此时四个变量均显著,均通过了T检验,而且调整后的拟合优度由原先的0.999257变为了0.999321,增大了,故应当去除X4。

十四、F检验联合假设:H0:B1=B2=B3=B4=0;H1:B1、B2、B3、B4、B5不全为零。

分子自由度为4,分母自由度为16-5=11,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查F分布表可得F临界值为2.54,回归结果的F值为5518.508,通过了F检验,说明这4个变量作为整体对我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影响是显著的。

十五、多重共线性检验因为该模型的拟合优度很高,所以不存在多重共线性。

十六、结论X1与Y呈现正相关的关系,X2、X3、X5与Y呈现负相关的关系,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会带来我国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增长,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和乡村从业人员的增长会导致我国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下降,原本国家财政支农支出的增加是会导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增加,但却呈现负相关的关系,这可能是由于近几年国家财政支农支出的增长速度赶不上经济的增长速度导致的,即国家的作为落后于经济的发展导致的。

十七、政策建议1、制定惠农政策,降低农业生产需求投入品的价格,比如化肥,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降低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提高农民收入。

2、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民年平均纯收入。

3、保持经济快速发展,提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带动农民收入的增长。

4、加大对农民农村的扶持力度,提高支农支出,关键是要使支农支出增长的步伐跟上经济增长的步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