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分析案例版整理
药物分析药物不良反应案例分析-”欣弗“事件

P果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安徽省有 关部门根据药品管理法和有关法规,对造成 “欣弗”不良事件的安徽华源生物药业有限 公司和相关责任人作出处理:
∎一、由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没收该 企业2006年6月以来生产已销售“欣弗”药 品的违法所得,并处以2倍罚款;
PART ONE
04 思考与总结
思考与总结
∎ 有关部门重把“出生关”,轻把“监护关” ,重发证,轻管理,是主要原因。如此 ,不少GMP企业生产的药品事实上成了“ 免检产品”,一些企业“按规矩办事”的意 识因此变得麻痹,致使GMP这一原本具 有较强“质量自律”功能的规范,丧失了“ 保安”效能。
∎ “欣弗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事实证明 ,药品的安全性不在药价高低,而在于生 产者和使用者是否严格按照规定流程生产 和使用。“欣弗事件”的警示意义在于: 当我们注意了医药领域销售环节的不正之 风之后,决不能忽略了药品生产者这一药 品安全性的最基础环节。
——以上信息源自新华网2008年对“欣弗”事件的回顾
PART ONE
02 “欣弗”事故原因分析
原因——①
TEXT
∎10月16日上午,安徽省通报了欣弗不良事件的处理结果,并
TEXT
详细描述了“欣弗”事件的过程。
TEXT
TEXT
∎安徽省通报:由于安徽华源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在生产克林霉
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欣弗)过程中,未按批准的工艺参数
“欣弗”事件
01 “欣弗”事件概述 02 “欣弗”事故原因分析 03 “欣弗”处理结果 04 思考与总结
PART ONE
01 “欣弗”事件概述
诚实做人,诚信做事
欣弗注射液
名称: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10813 性状:无色或几乎无色的澄明液体
药剂分析案例

药剂分析案例药剂分析是药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它涉及到药物的成分分析、质量评价、药效研究等多个方面。
在医药领域,药剂分析的结果直接关系到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因此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个药剂分析案例来介绍药剂分析的一般流程和方法。
在某药企研发新药时,需要对药物的成分进行分析,以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
我们选取了一种抗癌药物作为案例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从药物样品中提取出活性成分,并进行初步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分析。
通过对样品的外观、溶解性、熔点、红外光谱等方面的测试,我们得到了初步的物性和化性数据。
接下来,我们将对药物样品进行定量分析。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等分析方法,我们可以准确地测定药物中各种成分的含量,并确定其相对分子质量。
同时,我们还需要进行对照实验,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除了成分分析,药剂分析还需要对药物的质量进行评价。
我们对药物样品进行了稳定性测试、溶解度测试、杂质测试等一系列质量评价试验。
通过这些试验,我们可以全面了解药物的质量状况,为后续的临床研究和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在药剂分析中,仪器的选择和操作技术也至关重要。
我们需要根据分析的具体要求,选择适合的分析仪器,并进行严格的操作和管理。
只有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灵敏度,才能得到可靠的分析结果。
总的来说,药剂分析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它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技术。
通过对药物样品的成分分析和质量评价,我们可以全面了解药物的性质和特点,为药物的研发、生产和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以上就是对药剂分析案例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药剂分析的方法和技术,为药物研发和生产提供更好的支持。
谢谢!(本文参考了实际的药剂分析案例,仅供参考学习之用,不得用于其他用途。
)。
典型药物分析实例 磺胺类药物分析 (药物分析课件)

磺胺类药物磺酰胺基上的氢原子可被金属离子(银、铜、钴)取代,并 生成不同颜色的难溶性的金属盐沉淀。其中与硫酸铜的反应常用于本类药物 的鉴别。
二、鉴别
2. 芳香第一胺类的反应 凡具有芳香第一胺的药物均可用重氮化-偶合反应进行鉴别。
磺胺
磺胺吡啶
磺胺噻唑
磺胺嘧啶
磺胺类药物具有较广的抗菌谱,而且疗效确切、性质稳定、 使用简便、价格便宜,又便于长期保存,故目前仍是仅次于抗生 素的一大类药物,特别是高效、长效、广谱的新型磺胺和抗菌增 效剂合成以后,使磺胺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有了新的广阔前途。
磺胺类药物
基本结构:对氨基苯磺酰胺
取代基R的不同,构成了不同的磺胺类药物,常用的磺胺类药物多为杂
磺胺嘧啶片的溶出度检查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复方磺胺甲噁 唑片的溶出度检查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四、含量测定
凡分子结构中有芳 香第一胺或经水解后具 有芳香第一胺的磺胺类 药物均可用亚硝酸钠滴 定法测定含量。
现行版《中国药典》 规定本品《中国药典》 (现行版)中,磺胺 甲噁唑及其片剂均采 用亚硝酸钠滴定法测 定含量,永停法指示 终点。
四、含量测定
1. 测定法
取本品约0.5g,精密称定,加盐酸溶液(1→2)25ml,再加 水25ml,振摇使溶解,照永停滴定法(通则0701),用亚硝酸钠 滴定液(0.1mol/L)滴定。每1ml亚硝酸钠滴定液(0.1mol/L) 相当于25.33mg的磺胺甲噁唑(C10H11N3O3S)。
环取代
乙酰化(如磺胺醋酰钠);磺酰胺基上的氢可
被金属取代生成盐类药物(如磺胺嘧啶银)。
典型药物分析实例 盐酸麻黄碱及其制剂的分析 (药物分析课件)

有关物质限度要求
三、检查
供试品溶液的色谱图中如有杂质 峰,各杂质峰面积的和不得大于对照 溶液主峰面积的 0.5 倍(0.5%)。
四、含量测定
盐酸麻黄碱及 其制剂分析
生物碱
生物碱是指存在于生物体内的一类含 有氮原子的有机化合物,多呈碱性。
苯烃胺类 异喹啉类
托烷类 吲哚类
喹啉类 黄嘌呤类
案例
2011 年 8 月份,广西人何某、刘某 通过互联网学习了制造毒品的技术后, 利用各种手段在药店购买了大量的“新 康泰克”,从中提取麻黄碱制成冰毒, 数次向吸毒人员贩卖。
盐酸麻黄碱原料药
四、含量测定
3)含量计算公式: 含量% V F T 10 3 100 %
m
解析:生物碱类药物通常具有弱碱性,在水溶液中用酸直接滴定没有明 显的突跃, 而在非水酸性(如冰醋酸、醋酐)介质中,碱强度明显增 大,可用高氯酸滴定液直接滴定。 处理方法:滴定前加入定量的醋酸汞冰醋酸溶液,使氢卤酸形成难以解 离的卤化汞,而氢卤酸盐则变成可定量测定的醋酸盐,再用高氯酸滴定。
【性状】 【鉴别】 【检查】 【含量测定】
7
1. 性状
白色针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 在水中易溶,在乙醇中溶解,在三氯 甲烷或乙醚中不溶。 本品的熔点:为217~220℃,比旋度 为-33°至-35.5°
二、鉴别
二、鉴别
(1)双缩脲反应 取本品约 10mg,放置试管中,加水1ml 溶解后,加硫酸铜试液
盐酸麻黄碱原料药
四、含量测定
2)测定方法:取本品约 0.15g,精密称定,加冰 醋酸 10ml,加热溶解后,加醋酸汞试液 4ml 与结 晶紫指示液 1 滴,用高氯酸滴定液(0.1mol/L) 滴定至溶液显翠绿色, 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 校正。每 1ml 高氯酸滴定液(0.1mol/L)相当于 20.17mg 的盐酸麻黄碱 。
药物分析案例

案例
药检员小李准备检验一批维生素C的质量。
《中国药典》维生素C质量标准中规定:
①鉴别试验取维生素C0.2g;②含量测定取维生素C约0.2g,精密称定。
小李想了想,又算了算,决定鉴别试验用感量(分度值)为0.01g的扭力天平称量维生素C,而含
量测定用含量0.1mg的分析天平称量。
分析
⑴0.2g是以为有效数字,是由最小0.15g至最大0.25g的数字按照4舍6入5留双
的规则修约而来。
即规定称重0.2g,实际称重可谓0.15~0.25g,允许有0.05g的误差(0.2-0.15=0.15)。
因此要用仪器误差小于0.05g的天平称量维生素C,如可用感量为0.01g的天平,而不能用普通托盘天平。
⑵取维生素C约0.2g,是指称样范围:0.2±0.2×10%,即称取维生素C的重量应在
0.18g~0.22g的范围内。
精密称定,是指允许误差为:0.2×1/1000=0.00002g=0.2mg
所以应该使用感量为0.1mg分析天平称取维生素C。
典型药物分析实例 布洛芬及其制剂的分析 (药物分析课件)

HPLC 测定 外标法计算
甲
醇
溶
液
过滤
(2)布洛芬片的含量测定
标示含量 (%)
CR
AX V AR W 标
D W
100 %
布洛芬结构与性质
H3C HCH2C
CH3 CHCOOH
H3C
羧基:酸性
苯环:
酸碱滴定法
紫外、红外光谱吸收
药物的鉴别或含量测定
布洛芬及其制剂分析
ChP 2020
布洛芬:片剂、缓释胶囊、颗粒、栓剂
5
布洛芬(片)
《中国药典》(2020年版)二部,布洛芬片质量标准,检查项目包括如下: 【性状】 【鉴别】 【检查】 【含量测定】
的 溶液,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通则 0401)测定,在 265 与273nm 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在245与271nm 波长处有最小 吸收,在259nm 波长处有一肩峰。
解析:布洛芬分子结构中具有取代苯环和羧基,其紫外吸 收光谱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可用于鉴别。
二、鉴别
(2)红外光谱法
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光 谱集 943 图)一致。
6
一、性状
白色结晶性粉末;稍有特异臭。 在乙醇、丙酮、三氯甲烷或乙醚中易溶, 在水中
几乎不溶;在氢氧化钠或碳酸钠试液中易溶。 本品的熔点为74.5~77.5℃。
二、鉴别
布洛芬的鉴别试验
紫外分光光度法 红外光谱法
8
二、鉴别
(1)紫外分光光度法 取本品,加 0.4%氢氧化钠溶液制成每 1ml 中含 0.25mg
解析:布洛芬分子结构中具有取代苯环和羧 基,其红外光谱中将出现相应的特征吸收峰,故 现行版《中国药典》采用红外光谱法鉴别本品。
药分案例

2
• 案例2: 某药厂检验员李某对司可巴比妥钠胶囊成 品做出厂全检,检验质量标准为《中国药典》 05版(溴量法),做含量测定时,按其药典操 作方法进行,但检测结果含量偏低,同法操作 一遍,还是偏低。 问题:A.影响含量偏低的原因? B.李某为何同法操作还是偏低? C.这个问题可以从哪几个方面 来考虑解决?
4
• 案例4 • 2006年6月-7月安徽华源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在 生产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欣弗)过程中, 违反规定生产,未按批准的工艺参数灭菌,降低灭 菌温度,缩短灭菌时间,增加灭菌柜装载量,影响 了药品质量,给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了严重威 胁,并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 问题: • 1.该公司违反生产操作规程,影响了克林霉素葡 • 萄糖注射液哪方面的质量? • 2.试讨论该“欣弗”事件说明了一些什么问题?
5
3
• 案例3 • 2006年5月1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报 了查处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齐二药) 假药案的最新进展。初步查明,齐二药购入的药用辅 料丙二醇,经检验为二甘醇。其造假成因系犯罪嫌疑 人王桂平以江苏泰兴化工总厂名义用二甘醇假冒丙二 醇销售给齐二药,齐二药违反GMP有关规定,将“二 甘醇”辅料用于生产,含有“二甘醇”的亮菌甲素注 射液是导致病人肾功能急性衰竭的直接原因。 • 问题: • 1.从药品质量角度分析二甘醇和丙二醇有哪些不同 • 之处? • 2.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来更好的控制药品质量?
典型药物分析实例 盐酸普鲁卡因及其制剂的分析 (药物分析课件)

四、含量测定
1 含量计算公式:
式中,m 为供试品的取样量(g); V为 消耗氢氧化钠滴定液的体积(ml); T为 滴定度(mg/ml);F 为亚硝酸钠滴定液 的浓度校正因子。
四、含量测定
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的含量测定 :HPLC法
对照品溶液:0.02mg/ml对氨基苯甲酸 供试品溶液:0.02mg/ml 进样量:10μl 固定相:C18 检测波长:290nm 流动相:含0.1%庚烷磺酸钠的0.05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用 磷 酸 调 节 p H 值 至 3.0)-甲醇=68:32 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即得。
三、检查
(2)供试品、对照品制备
取本品,精密称定, 加水溶解并定量稀释 制成每毫升中含 0.2mg 的溶液,作 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对氨基苯甲酸对 照品,精密称定,加 水溶解并定量制成每 毫升中含 1μg 的溶 液。
各取 10μl, 注入液 相色谱仪,供试品溶 液色谱图中如有与对 氨基苯甲酸保留时间 一致的色谱峰,按外 标法以峰面积计算, 不得超过 0.5%。
水解反应
氢氧化钠
二、鉴别
取本品约 0.1g,加水 2ml 溶解后,加 10%氢氧化钠溶液 1ml,即 生成白色沉淀; 加热,变成油状物,继续加热,产生的蒸气能 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为蓝色;热至油状物 消失后,放冷,加盐酸酸化,即析出白色沉淀; 此沉淀可溶于过量的盐酸。
挥发性的二乙氨基乙醇
取盐酸普鲁卡 因0.1g
杂质检查
检查项目的比较
原料 药
注射 剂
无菌 粉末
酸度、溶液的澄清 度、对氨基苯甲酸、 干燥失重、炽灼残 渣、铁盐和重金属
PH值、有关物质 、 渗透压摩尔浓 度、 细菌内毒素 、其他 (应符合注射剂项 下有关的各项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常压恒温干燥法(烘箱干燥法)本法适用于对热稳定的药物,干燥温度为105℃
2、干燥剂干燥法本法适用于受热易分解或升华的药物,常用的干燥剂:硅胶,五氧化二磷及无水氧化钙。
3、减压干燥与恒温减压干燥本法适用于熔点低,对热不稳定或水难驱除的药物。温度60℃
◆水分测定法
费休法,用于测定药物中的结晶水,吸附水和游离水。适用于对热不稳定或难以用干燥失重法测。
8)试验温度除另有规定外,指在室温下,(25±2)℃
9)试验用水,除另有规定外,均指纯化水。酸碱度检查所用的水,均指新沸并放冷至室温的水。
10)酸碱检查时,如未指明用何种指示剂,均指石蕊试纸
◆国外药典缩写
美国(USP);英国(BP);日本(JP);欧洲(Ph.Eur.);国际(Ph.Int.)
◆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
测定方法:内标法,外标法
◆气相色谱法
1、对仪器的一般要求
1)载气源:通常为氮气(作为流动相)
2)进样部分:分为溶液直接进样、直接进样和顶空进样,进样口温度高于柱温30-50℃
3)色谱柱:常用填充柱和毛细管柱
4)检测器: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用氢气作为燃气)
◆样品前处理
含卤素有机药物,根据卤原子与碳原子结合的牢固程度不同,采用不同的前处理方式,如三氯叔丁醇中的氯原子与脂肪链的碳原子相连接,结合不牢固,经碱液直接回流可解离;泛影酸,碱液中加还原剂;碘苯酯,氧瓶燃烧破坏。
◆澄清度检查
浊度标准液的制备:是利用乌洛托品在偏酸性条件下水解产生甲醛,甲醛与肼缩合成不溶于水的甲醛腙白色浑浊。
判断:澄清:供试品溶液的澄清度与所用溶剂相同,或不超过0.5号浊度标准液。
几乎澄清:指供试品的浊度介于0.5-1号浊度标准液之间
◆炽灼残渣:有机药物经加硫酸,高温炽灼破坏,成为挥发性物质逸出或挥发性的无机药物挥发,遗留的非挥发无机杂质成为硫酸盐。
第一章药物分析与药品质量控制
◆药物分析定义:药物分析指运用物理、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及微生物学等方法和技术研究化学结构已经明确的合成药物或天然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药物分析的基本任务:
1、药品质量检验工作
2、药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3、药品储存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4、临床药物分析
◆国家药品标准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局颁标准》
1、取样
1)原料药,探子取样
2)当样品数≤3,每件取样
3)当样品数≤300,取样√n+1
4)当样品数>300,取样√n/2 +1
2、性状3、鉴别4、检查5、含量测定6、记录和报告
第二章药物的鉴别试验
◆物理常数的测定(熔点、吸收系数、比旋度、折光率)
1、熔点
方法:毛细管测熔点法
测量药物的熔点不仅可以鉴别药物的真伪,也可以检查药物的纯度
碘化钾和氯化亚锡还可以抑制锑化氢的形成
Ch.P.2010采用白田道夫法检查葡萄糖酸锑钠中的砷盐。原理:在盐酸中的氯化亚锡将砷盐还原成棕褐色的胶态砷。
2、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酸银(Ag-DDC)法(第二法)
原理:金属锌与酸作用产生新生态的氢,与药物中的砷盐反应为砷化氢,砷化氢还原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为红色胶态银。
注意:1)供试品有颜色,可在对照品管中加少量稀焦糖溶液
第二法:炽灼破坏后的硫代乙酰胺法(适用于含芳环,杂环,及不溶于水稀酸和醇的药物)
注意:炽灼温度500-600℃;含钠和含氟的药物炽灼时腐蚀瓷坩埚,应改为石英坩埚和铂坩埚或硬质玻璃蒸发皿。
第三法:硫化钠法(适用于溶于碱性水溶液的药物)
◆砷盐的检查
1、古蔡氏法(第一法)
第五章巴比妥类药物的分析
◆结构特征
1、母核:环状丙二酰脲结构,为巴比妥酸的衍生物
2、取代基不同,性质不同
◆主要性质
1、弱酸性
1,3-二酰亚胺基团能发生酮式-烯醇式互变异构,在水溶液中能发生二级电离
2、水解反应
环状结构在酸、氧化剂、还原剂时一般不会破裂,但与碱液共沸时酰亚胺结构水解产NH3。
3、与重金属反应
此类药物中存在活泼的氢,可与香草醛在浓硫酸存在下发生缩合,生成棕红色产物。
5、特殊元素或取代基的反应
1)司可巴比妥——含有丙烯基
可以使溴试液和碘试褪色,也可以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苯巴比妥
3)硫喷妥钠——含硫元素
在氢氧化钠溶液中与铅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加热后沉淀转变为黑色的硫化铅。]
◆鉴别试验
1、丙二酰脲类鉴别试验
2)与氯化铵镁反应得白色结晶
3)钼酸铵与硝酸,黄色沉淀
7、钠盐
燃烧:黄色火焰
试剂:与焦锑酸钾反应生成沉淀
8、钾盐
燃烧:紫色火焰
试剂:四苯硼钠与醋酸,白色沉淀
9、钙盐
燃烧:砖红色火焰
试剂:与草酸铵试液生成白色沉淀
10、铵盐
1)加氢氧化钠,加热,产生氨臭,遇水湿的红色石蕊变蓝,并可以使硝酸亚汞滤纸变黑
2)加碱性碘化汞钾试液1滴,生成红棕色沉淀
3)乙醇的百分比系指在20℃时容量的比例
4)溶液的滴,系指20℃时以1.0ml水为20滴进行换算
5)乙醇的浓度未指明时指95%的乙醇
6)精密称定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千分之一;称定指精确至百分之一;取用量为约若干时,系指取用量不得超过规定量的±10%
7)恒重系指连续两次干燥或炽灼后的称重的差异在0.3mg以下的重量
1)与银反应
在碳酸钠溶液中与硝酸银试液反应,生成可溶性的一银盐沉淀,硝酸银过量,则生成难溶性的二银盐沉淀。
2)与铜盐反应
本类药物在铜吡啶试液中形成稳定配合物,呈紫色,含硫的巴比妥呈绿色
3)与钴盐反应
在碱性溶液中与钴盐反应,生成紫堇色配合物
4)与汞盐反应
生成白色汞盐沉淀,此沉淀可溶于氨试液
4、与香草醛反应(Vanillin)
◆现行的2010版药典英文缩写Ch.P.为第九版药典。基本内容分为:凡例、正文、附录、索引。
2010药典结构:分为一部、二部、三部。药典一部收载药材、饮片、植物油和提取物、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等;二部收载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药品及药用辅料;三部收载生物制品
◆凡例
1、项目与要求
1)遮光:指用不透光的容器包装
2)原料药的含量(%)除另有注明外,按重量计
3)未规定上限时,系指不超过101.0%
3、计量
1)药典使用的滴定液和试液的浓度,以mol/L表示,其浓度要求精密标定的滴定液用XXX滴定液YYY mol/L表示,作其他用途不需要精密标定的,用YYY mol/LXXX溶液表示。
2)温度用摄氏度表示(℃),水浴温度除另有规定外,均指98-100℃;热水指70-80℃;微温或温水指40-50℃;室温指10-30℃
正相色谱柱使用极性填充剂,常用的填充剂为硅胶
2)检测器最常用的为紫外检测器
3)流动相反相色谱首选甲醇—水系统
2、系统适用性
1)理论板数(n):用于评价分离效能
2)分离度(R):用于评价待测物与相邻共存物或者难分离物的分离程度。
3)重复性:用于评价持续进样,色谱系统响应值的重复性
4)拖尾因子:用于评价色谱峰的对称性。
Rf=从基线至展开斑点中心的距离/从基线至展开剂前沿的距离
2)气相色谱(GC)
常用的检测器:为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燃气:氢气
助燃气:空气
检测器温度高于柱温,并不得低于150℃,通常为250-350℃
3)高效液相(HPLC)
检测器:可变波长的紫外-可见光检测器
第三章药物的杂质检查
◆杂质检查方法
1)对照法
2)灵敏度法(结果不得出现阳性反应)
含金属的有机药物: 结构中金属原子不直接与碳原子相连,在水中即可解离。 金属原子直接与碳原子相连,结合较牢固,在溶液中一般不解离,需有机破坏。
湿法破坏:适用于含氮有机药物的前处理。
干法破坏:适用于含卤素、S、P等有机药物分析的前处理。
◆氮测定法又称为凯氏定氮法
原理:将含氮药物置于凯氏烧瓶中,加硫酸,硫酸盐及适当的催化剂,加热,有机药物被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有机结合的氮则转为NH3,于过量的硫酸结合为硫酸铵及硫酸氢铵,加氢氧化钠加热,NH3随水蒸气蒸出,用硼酸溶液吸收,再用酸或碱滴定。
原理:金属锌与酸作用产生新生态的氢,与药物中的砷盐反应成砷化氢,遇溴化汞试纸产生黄色到棕色的砷斑。
注意1)导气管中加入乙酸铅棉花的作用是吸收硫化氢。
2)反应中加入碘化钾和氯化亚锡的作用
五价砷还原为三价砷,加快反应
碘化钾被还原为碘,碘被氯化亚锡还原为碘离子,碘离子与锌反应成配离子,有利于砷化氢的生成
氯化亚锡与锌粒表面形成锌锡齐,使氢气不断产生,有利于砷斑形成
甲苯法(适用于颜色较深的药品的水份测定)
◆残留溶剂测定法
Ch.P.(2010)规定用气相色谱法检查残留溶剂。
第四章药物定量分析与分析方法的验证
◆常用方法:容量分析法、分光光度法和色谱分析法
◆高效液相色谱
1、对仪器的一般要求和色谱条件
1)色谱柱 反相色谱柱使用非极性填充剂,填充剂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常用
◆光谱法鉴别
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1)此类药含有共轭结构
2)200-400为紫外光区;400-760为可见光区
2、红外分光光度法
中红外区常用于药物的质量控制,波长范围为2.5-25um(按波数计为4000-400cm-1)
常用溴化钾压片,对于氯化物,常用氯化钾压片
3、色谱法
1)薄层色谱法(TLC)
3)比较法(与规定比,不得更大)
4)杂质限量的计算杂质限量=杂质的最大允许量/供试品量X100%=CV/S·100%
◆一般杂质的检查方法
1、铁盐
与硫氰酸盐作用生成红色可溶性的配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