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码器、编码器及其应用实验报告
译码器及其应用实验报告

译码器及其应用实验报告译码器是一种能够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或者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设备,它在通信、控制系统以及各种电子设备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译码器的实际操作,深入了解其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
实验一,译码器的基本原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译码器的基本原理。
译码器是一种数字电路,它能够将输入的数字信号转换为相应的模拟信号输出。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常见的二进制译码器,通过对不同的输入信号进行转换,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从而验证译码器的工作原理。
实验二,译码器的应用场景。
译码器在数字通信系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比如在调制解调器中,译码器可以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进行传输,而在接收端,又可以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进行解码。
此外,在控制系统中,译码器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能够将数字控制信号转换为模拟控制信号,实现对各种设备的精确控制。
实验三,译码器的性能评估。
在实验中,我们对译码器的性能进行了评估。
通过测量译码器的输入输出特性、信噪比、失真度等指标,我们可以全面了解译码器的性能优劣,并对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适用性进行评估。
实验四,译码器的改进与优化。
最后,我们对译码器进行了改进与优化。
通过对译码器电路的调整和优化设计,我们可以提高译码器的性能指标,使其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译码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掌握了对译码器性能进行评估和优化的方法,这对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译码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译码器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字电路设备,在通信、控制系统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我们有信心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进一步提升译码器的性能和应用水平,为数字化时代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023年译码器及其应用实验报告范文

译码器及其应用试验汇报范文5试验三译码器及其应用一、试验目旳1、掌握译码器旳测试措施。
2、理解中规模集成译码器旳功能,管脚分布,掌握其逻辑功能。
3、掌握用译码器构成组合电路旳措施。
、学习译码器旳扩展。
4二、试验设备及器件1、数字逻辑电路试验板 1块2、74HC138 3-8线译码器 2片3、74HC20 双4输入与非门 1片三、试验原理1、中规模集成译码器74HC13874HC138是集成3线,8线译码器,在数字系统中应用比较广泛。
图3,1是其引脚排列。
其中 A2 、A1 、A0为地址输入端, 0Y, 7Y为译码输出端,S1、2S、3S为使能端。
表3-1为74HC138真值表。
74HC138工作原理为:当S1=1,S2+S3=0时,电路完毕译码功能,输出低电平有效。
其中:2、译码器应用由于74HC138 三-八线译码器旳输出包括了三变量数字信号旳所有八种组合,每一种输出端表达一种最小项,因此可以运用八条输出线组合构成三变量旳任意组合电路。
四、试验内容1、译码器74HC138 逻辑功能测试(1)控制端功能测试测试电路如图3-2所示。
按表3-2所示条件输入开关状态。
观测并记录译码器输出状态。
LED指示灯亮为0,灯不亮为1。
测试成果如下:输入输出 S1 ,S2 ,S3 A2 A1 A0 Y0 Y1 Y2 Y3 Y4 Y5 Y6 Y7 1 x x x x x 1 1 1 1 1 1 1 1 1 1 0 x x x 1 1 1 1 1 1 1 1 1 0 1 x x x 1 1 1 1 1 1 1 11 1 1 x x x 1 1 1 1 1 1 1 1(2)逻辑功能测试将译码器使能端 S1、,S2、,S3地址端A2、A1、A0 分别接至逻辑电平开关输出口,八个输出端依次连接在逻辑电平显示屏旳八个输入口上,拨动逻辑电平开关,按表3, 3逐项测试74HC138旳逻辑功能。
逻辑功能测试,成果如下:输入输出 S1 ,S2+,S3 A2 A1 A0 Y0 Y1 Y2 Y3 Y4 Y5 Y6 Y7 1 0 0 0 0 0 1 1 1 1 1 1 1 1 0 0 0 1 1 0 1 1 1 1 1 1 1 0 0 1 0 1 1 0 1 1 1 1 1 1 0 0 1 1 1 1 1 0 1 1 1 1 1 0 1 0 0 1 1 1 1 0 1 1 1 1 0 1 0 1 1 1 1 1 1 0 1 1 1 0 1 1 0 1 1 1 1 1 1 0 1 1 0 1 1 1 1 1 1 1 1 1 1 0 0 x x x x 1 1 1 1 11 1 1 x 1 x x x 1 1 1 1 1 1 1 1 当时我A2A1A0旳状态是111,老师问我在发光二极管应对应哪个灯亮,我回答是八。
实验3编码器、译码器及应用电路设计

实验三编码器、译码器及应用电路设计一、实验目的:1、掌握中规模集成编码器、译码器的逻辑功能测试和使用方法;2、学会编码器、译码器应用电路设计的方法;3、熟悉译码显示电路的工作原理。
二、实验原理:1、什么是编码:教材说:用文字、符号、或者数字表示特定对象的过程称为编码具体说:编码的逻辑功能是把输入的每个高、低电平信号编成对应的二进制代码2、编码器74LS147的特点及引脚排列图:74LS147是优先编码器,当输入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为低电平,它将对优先级别相对较高的优先编码。
其引脚排列图:3、什么是译码:译码是编码的逆过程,把给定的代码进行“翻译”,变成相应的状态,使输出通道中相应的一路有信号输出,译码器广泛用于代码转换、终端的数字显示、数据分配、组合控制信号等。
译码器按照功能的不同,一般分为三类:(1)变量译码器(用以表示输入变量的状态)74LS138的特点及其引脚排列图:ABC是地址输入端,Y0—Y7是输出端,G1、G2A’、G2B’为使能端,只有当G1=G2A’=G2B’=1时,译码器才工作。
(2)码制变换译码器:用于同一个数据的不同代码之间的相互转换,代表是4—10线译码器译码器74LS42的特点及其引脚排列图:译码器74LS42的功能是将8421BCD码译成10个对象其原理与74LS138类同,只不过它有四个输入端,十个输出端,4位输入代码0000—1111十六种状态组合其中有1010—1111六个没有与其对应的输出端,这六组代码叫做伪码,十个输出端均为无效状态。
(3)数码显示与七段译码驱动器:将数字、文字、符号的代码译成数字、文字、符号的电路a、七段发光二极管数码显示管的特点:(共阴极)b、七段译码驱动器:此类译码器型号有74LS247(共阳)、74LS248(共阴)、CC4511(共阴)等等,本实验采用CC4511BCD码(锁存/七段译码/驱动器)来驱动共阴数码管。
图6—5为CC4511引脚排列:4、在本数字电路实验装置上已完成了译码器74LS48和数码管之间的连接图。
编码器和译码器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编码器和译码器1. 背景在信息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编码器和译码器是两个关键的组件。
编码器将信息从一个表示形式转换成另一个表示形式,而译码器则将编码的信息还原为原始的表示形式。
编码器和译码器在各种领域中都得到广泛应用,如通信系统、数据压缩、图像处理等。
编码器和译码器可以有不同的实现方式和算法。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研究和实现一种常见的编码器和译码器:霍夫曼编码器和译码器。
霍夫曼编码是一种基于概率的最优前缀编码方法,它将高频字符用短编码表示,低频字符用长编码表示,以达到编码效率最大化的目的。
2. 分析2.1 霍夫曼编码器霍夫曼编码器的实现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统计字符出现频率:遍历待编码的文本,统计所有字符出现的频率。
2.构建霍夫曼树:根据字符频率构建霍夫曼树。
树的叶子节点代表字符,节点的权重为字符频率。
3.生成编码表:从霍夫曼树的根节点出发,遍历树的每个节点,记录每个字符对应的编码路径。
路径的左移表示0,右移表示1。
4.编码文本:遍历待编码的文本,将每个字符根据编码表进行编码,得到编码后的二进制序列。
2.2 霍夫曼译码器霍夫曼译码器的实现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构建霍夫曼树:根据编码器生成的编码表,构建霍夫曼树。
2.译码二进制序列:根据霍夫曼树和待译码的二进制序列,从根节点开始遍历每个二进制位。
当遇到叶子节点时,将对应的字符输出,并从根节点重新开始遍历。
3.重建原始文本:将译码得到的字符逐个组合,得到原始的文本。
3. 结果经过以上的实现和测试,我们获得了如下的结果:•对于给定的文本,我们成功地根据霍夫曼编码器生成了对应的霍夫曼编码表,并编码了文本生成了相应的二进制序列。
•对于给定的二进制序列,我们成功地根据霍夫曼译码器进行了译码,并将译码得到的字符逐个组合,得到了原始的文本。
实验结果显示,霍夫曼编码器和译码器能够有效地将文本进行压缩和恢复,达到了编码效率最大化和数据传输压缩的目的。
编码后的文本长度大大减小,而译码后的原始文本与编码前几乎完全一致。
编码器和译码器实验报告

编码器和译码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了解编码器和译码器的工作原理,掌握它们的应用方法,以及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它们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1. 编码器编码器是将输入信号转换为不同形式输出信号的电路。
常见的编码器有二进制编码器、格雷码编码器等。
其中,二进制编码器将输入信号转换为二进制数输出,而格雷码编码器则将输入信号转换为格雷码输出。
2. 译码器译码器是将输入信号转换为相应输出信号的电路。
常见的译码器有二进制译码器、BCD译码器等。
其中,二进制译码器将输入信号转换为相应位置上为1的二进制数输出,而BCD译码器则将4位二进制数转换为相应十进制数输出。
三、实验步骤1. 实验材料准备:编码开关、LED灯、电源线等。
2. 搭建编码-解码电路:将编码开关接入编码器输入端,并将LED灯接入对应位置的解码器输出端。
3. 进行测试:打开电源后,在编码开关上随意调整开关状态,观察LED灯是否能够正确显示对应的输出状态。
4. 实验记录:记录每次调整开关状态后LED灯的输出状态,以及对应的二进制数或十进制数。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 二进制编码器测试结果:编码开关状态 | 输出LED灯状态 | 二进制数---|---|---0000 | 0001 | 00000001 | 0010 | 00010010 | 0100 | 00100011 | 1000 | 00110100 | 0001 | 01000101 | 0010 | 01010110 | 0100 | 01100111 | 1000 | 0111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二进制编码器将输入的四位开关状态转换为相应的四位二进制数输出。
2. BCD译码器测试结果:编码开关状态(二进制)| 输出LED灯状态(十进制)---|---0000-1001(十进制)| 对应数字的十进制形式从上表中可以看出,BCD译码器将输入的4位二进制数转换为相应的十进制数字输出。
译码器和编码器实验报告

译码器和编码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译码器和编码器的实验操作,加深对数字通信原理中编码解码技术的理解,掌握其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
二、实验原理。
1. 译码器。
译码器是一种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或者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设备。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译码器通常用于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以便在模拟信道上传输。
在接收端,译码器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以便进行数字信号处理和解码。
2. 编码器。
编码器是一种将数字信号转换为另一种数字信号的设备。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编码器通常用于将数字信号转换为便于传输和存储的编码形式,以提高传输效率和数据安全性。
三、实验内容。
1. 实验仪器与材料。
本实验使用的仪器包括译码器、编码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
实验材料包括数字信号发生器、示波器连接线等。
2. 实验步骤。
(1)连接实验仪器,将数字信号发生器连接到编码器的输入端,将编码器的输出端连接到译码器的输入端,再将译码器的输出端连接到示波器。
(2)设置实验参数,调节数字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幅度,设置编码器和译码器的工作模式和参数。
(3)观察实验现象,通过示波器观察编码器和译码器的输入输出波形,记录实验数据。
(4)分析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分析编码器和译码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总结实验结果。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观察到了编码器和译码器的输入输出波形,并记录了相应的实验数据。
通过分析实验结果,我们深入理解了译码器和编码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对数字通信原理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五、实验总结。
本次实验通过实际操作加深了我们对译码器和编码器的理解,提高了我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译码器和编码器作为数字通信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数字信号的处理和传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进一步深入学习和掌握其原理和应用。
六、实验心得。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学习到了译码器和编码器的工作原理,还提高了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编码器、译码器的功能测试及应用

学生实验报告学院:课程名称:数字电路实验与设计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学生实验报告(一)学生姓名学号同组人: 实验项目编码器、译码器的功能测试及应用■必修□选修□演示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操作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实验地点W105 实验仪器台号指导教师实验日期及节次一、实验综述1. 实验目的:(1)了解编码器、译码器和数码管的管脚排列和管脚功能。
(2)掌握编码器、译码器和数码管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2. 实验所用仪器及元器件:(1)示波器、信号源、万用表、数字实验箱和电脑。
(2)集成电路TTL74LS147、TTL74LS148、TTL74LS47、TTL74LS04、电阻和电位器等。
3. 实验原理:(1) 10- 4线优先编码器74HC14774HC147外引线排列如图1所示,逻辑符号如图2所示。
图1 74HC147外引脚排列图图2 74HC147逻辑符号如图74HC147有9路输入信号,4位BCD码输出,因输出端带圈,所以输入输出均为低电平有效。
他将0—9十个十进制数编成4位BCD码,可把输入端的9路输入信号和隐含的不变信号按优先级进行编码,且优先级别高的排斥级别低的。
当输入端都无效时,隐含着对0路信号进行编码(输出采用反码输出)。
74HC147的功能见表1。
表1 10- 4线优先编码器74HC147输入输出I2I3I4I5I6I7I8I9I3Y2Y1Y0Y1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L L H H L×××××××L H L H H H××××××L H H H L L L×××××L H H H H L L H××××L H H H H H L H L×××L H H H H H H L H H××L H H H H H H H H L L×L H H H H H H H H H L HL H H H H H H H H H H H L (2) 8-3线优先编码器74LS14874LS148是8-3线优先编码器逻辑符号如图3,外引线排列如图4所示。
译码器、编码器及其应用实验报告

译码器、编码器及其应用实验报告实验四译码器、编码器及其应用实验人员:班号:学号:一、实验目的(1) 掌握中规模集成译码器的逻辑功能和使用方法;(2) 熟悉掌握集成译码器和编码器的应用;(3) 掌握集成译码器的扩展方法。
二、实验设备数字电路实验箱,74LS20,74LS138。
三、实验内容(1) 74LS138译码器逻辑功能的测试。
将74LS138输出接数字实验箱LED管,地址输入接实验箱开关,使能端接固定电平(或GND)。
电路图如Figure 1所示:Figure 2时,任意拨动开关,观察LED显示状态,记录观察结果。
时,按二进制顺序拨动开关,观察LED显示状态,并与功能表对照,记录观察结果。
用Multisim进行仿真,电路如Figure 3所示。
将结果与上面实验结果对照。
Figure 4(2) 利用3-8译码器74LS138和与非门74LS20实现函数:四输入与非门74LS20的管脚图如下:对函数表达式进行化简:按Figure 5所示的电路连接。
并用Multisim进行仿真,将结果对比。
Figure 6(3) 用两片74LS138组成4-16线译码器。
因为要用两片3-8实现4-16译码器,输出端子数目刚好够用。
而输入端只有三个,故要另用使能端进行片选使两片138译码器进行分时工作。
而实验台上的小灯泡不够用,故只用一个灯泡,而用连接灯泡的导线测试,在各端子上移动即可。
在multisim中仿真电路连接如Figure 7所示(实验台上的电路没有接下面的两个8灯LED):Figure 8四、实验结果(1) 74LS138译码器逻辑功能的测试。
当输入时,应该是输出低电平,故应该第一个小灯亮。
实际用实验台测试时,LE0灯显示如Figure 9所示。
当输入时,应该是输出低电平,故理论上应该第二个小灯亮。
实际用实验台测试时,LE0灯显示如Figure 6所示。
Figure 10Figure 11同理进行其他的测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igure 2
Figure 4
(2) 利用3-8译码器74LS138和与非门74LS20实现函数:
Y=AB+BC+ABC
四输入与非门74LS20的管脚图如下:
Figure 6
用两片74LS138组成4-16线译码器。
为要用两片3-8实现4-16译码器,输出端子数目8×2=
Figure 8
四、实验结果
(1) 74LS138译码器逻辑功能的测试。
当输入时,应该是输出低电平,故应该第一个小CBA=000Y0
灯亮。
实际用实验台测试时,LE0灯显示如Figure 9所示。
当输入时,应该是输出低电平,故理论上应该第二个小灯亮。
实CBA=001Y1
际用实验台测试时,LE0灯显示如Figure 6所示。
Figure 10
Figure 11
进行其他的测试。
将测试结果列为真值表,如下:G2A G2B A
B C Y0Y1Y2Y3Y4
实验台测试结果如Figure 12所示。
输入,分析知小灯应该
ABC=111
灭,测试结果如Figure 13所示。
输入,分析知小灯应该亮,
ABC=110
测试结果如Figure 14所示。
Figure 15
Figure 16
Figure 17
同理测试,得到结果列为下面的真值表:
A B C Y
在Multisim中测试,分别取和,如下
G1ABC=1100G1ABC=0111
面的所示Figure 18、Figure 19所示:
Figure 20
此仿真结果与实验台结果相一致。
Figure 21
此仿真结果与实验台结果相一致。
五、故障排除
在实验二中进行Multisim仿真的时候,二极管的方向接错了,得到了相反的结果。
反复排查之后,发现了错误,得到了预期的结果。
在进行实验三的时候,由于线比较多,所以有两个端子接错了,导致结果不正确。
在修正之后,得到了预期的结果。
六、心得体会
我一直都没搞清楚用两个3-8译码器连成4-16译码器时,哪一片是扩展高位的哪一片是低位的。
经过这次实验我懂得了,哪一片都可以最为扩展为最高位。
根据使能端片选确定先后工作的顺序,因而确定哪一位是最低位,哪一位是最高位。
并且通过本次实验,我学会了怎么将multisim中的元件的名称隐藏起来,以节省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