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三力与曲线运动教学案
2020版高考物理大二轮复习专题一第3讲力与物体的曲线运动讲义(最新整理)

(京津鲁琼专用)2020版高考物理大二轮复习专题一第3讲力与物体的曲线运动讲义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京津鲁琼专用)2020版高考物理大二轮复习专题一第3讲力与物体的曲线运动讲义)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京津鲁琼专用)2020版高考物理大二轮复习专题一第3讲力与物体的曲线运动讲义的全部内容。
第3讲力与物体的曲线运动真题再现考情分析1.(多选)(2019·高考全国卷Ⅱ)如图(a),在跳台滑雪比赛中,运动员在空中滑翔时身体的姿态会影响其下落的速度和滑翔的距离.某运动员先后两次从同一跳台起跳,每次都从离开跳台开始计时,用v表示他在竖直方向的速度,其v-t图象如图(b)所示,t和t2是他落在倾斜雪道上的时刻.则1( )A。
第二次滑翔过程中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比第一次的小B。
第二次滑翔过程中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比第一次的大C。
第二次滑翔过程中在竖直方向上的平均加速度比第一次的大D.竖直方向速度大小为v1时,第二次滑翔在竖直方向上所受阻力比第一次顶端,将甲、乙两个小球分别以v和错误!的速度沿同一方向水平抛出,两球都落在该斜面上.甲球落至斜面时的速率是乙球落至斜面时速率的( )A。
2倍解析:选A.甲、乙两球都落在同一斜面上,则隐含做平抛运动的甲、乙的最终位移方向相同,根据位移方向与末速度方向的关系,即末速度与水平方向夹角的正切值是位移与水平方向夹角的正切值的2倍,可得它们的末速度方向也相同,在速度矢量三角形中,末速度比值等于初速度比值,故A 正确.同一高度向正前方依次水平射出两个速度不同的乒乓球(忽略空气的影响).速度较大的球越过球网,速度较小的球没有越过球网;其原因是( )A.速度较小的球下降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多B。
物理课高中曲线运动教案

物理课高中曲线运动教案
课题:曲线运动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曲线运动的基本概念,能够应用运动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曲线运动的定义和特点,曲线运动的加速度和速度关系,曲线运动中的力分析。
教学难点:曲线运动中的向心力和离心力的理解及应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与导入(5分钟)
1. 回顾直线运动的知识,引入曲线运动的概念;
2. 提出问题:为什么汽车在弯道行驶时会有偏离惯性的情况出现?
二、讲解曲线运动的基本概念(15分钟)
1.定义:瞬时速度,瞬时加速度,向心加速度等;
2. 特点:速度方向和大小不断变化,加速度方向和大小不断变化;
3. 曲线运动中的力分析。
三、分组讨论实例分析(20分钟)
1. 讲解一个实际例子,例如:车辆在直线和曲线道路上的移动;
2. 学生分组讨论并解决实际问题:当车辆在弯道行驶时,如何调整速度和方向。
四、练习与拓展(15分钟)
1. 练习题:车辆在半径为100米的圆弧上匀速行驶,速度为20m/s,求向心力的大小;
2. 拓展题:如何计算车辆在不同曲线道路半径上需要的速度大小。
五、总结与评价(5分钟)
1. 总结课程内容,强调曲线运动的重要性;
2. 每位学生做一次简单的练习,检验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实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曲线运动的
概念和应用。
同时,通过练习题和拓展题的设置,提高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高考物理第二轮复习专题三力与曲线运动课件 新课标 人教版

M
600 d
B
S
Vcos600=2ω.op=4ωd,所以V=8ωd. =2ω.op=4ωd,所以 所以V=8ωd.
专题聚焦 2.重力场中的平抛运动问题 2.重力场中的平抛运动问题
例3.(05江苏)A,B两小球同时从距地面高为h=15m处 (05江苏 , 两小球同时从距地面高为h=15m处 江苏)A 的同一点抛出,初速度大小均为v =10m/s.A球竖直向下抛 的同一点抛出,初速度大小均为v0=10m/s.A球竖直向下抛 出,B球水平抛出,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取g=l0m 球水平抛出,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取g=l0m (1)A球经多长时间落地 球经多长时间落地? /s2.求:(1)A球经多长时间落地? (2)A球落地时 (2)A球落地时,A,B两球间的距离是多少? 球落地时, 两球间的距离是多少? 1 2 解: (1)A球做竖直下抛运动: = v 0 t+ g t 球做竖直下抛运动: h 2 =10m/s代入 可得: 代入, 将h=15m,v0=10m/s代入,可得:t=1s A B 1 2 (2)B球做平抛运动: x = v 0 t,y = g t 球做平抛运动: 2 L 将v0=10m/s,t=1s代入,可得:x=10m,y=5m. =10m/s,t=1s代入,可得: 代入 此时A球与B球的距离L 此时A球与B球的距离L为:L = x 2 + (h - y)2 将x,y,h代入,得: 代入, L
圆周运动 变加速
描述: 描述: v.ω.T.a.n.f V=ω V=ωr T=2π T=2π/ω /r=ω a=v2ω2r =mv2/r
专题解说
1.小船渡河运动模型: 1.小船渡河运动模型: 小船渡河运动模型
分运动:即随水流的运动(水冲船的运动) 分运动:即随水流的运动(水冲船的运动) 船相对水的运动(即在静水中的船的运动) 船相对水的运动(即在静水中的船的运动) 合运动:船的实际运动 合运动: 水为水流速度,v船为船相对静水速度 为 船为船相对静水速度,θ 设v水为水流速度,v船为船相对静水速度,θ为v船与河岸的 夹角,d为河宽 为河宽. 夹角,d为河宽. 船的实际运动分解为两个方向处理: 船的实际运动分解为两个方向处理:
高中物理曲线运动教案

高中物理曲线运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曲线运动的基本概念;
2. 掌握曲线运动中的加速度、速度和位移的关系;
3. 能够利用运动方程求解曲线运动中的各种问题;
二、教学重点:
1. 曲线运动的概念及特点;
2. 曲线运动中速度、加速度和位移的关系;
3. 运动方程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
1. 曲线运动的定义及特点;
2. 曲线运动中速度、加速度和位移的关系;
3. 运动方程的推导及应用实例;
四、教学过程:
1. 引入:通过展示一段车辆在山路上下坡过程中的视频,引出曲线运动的概念;
2. 讲解:通过讲解曲线运动的特点和速度、加速度、位移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理解曲线运
动的基本原理;
3. 演练:给学生提供几道曲线运动的练习题,让他们运用运动方程解答问题;
4.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曲线运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过山车的设计、摩天轮的运行等;
5. 总结:总结曲线运动的要点,并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深入学习。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围绕曲线运动展开教学,通过引入、讲解、演练、拓展和总结的环节,帮助学
生全面理解曲线运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的实例让学生加
深对曲线运动的理解,并引导他们探索更多有趣的物理现象。
曲线运动高中物理教案

曲线运动高中物理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曲线运动的基本概念
2. 掌握曲线运动的相关公式和计算方法
3. 能够分析曲线运动中的加速度、速度、位移、力等相关物理量
教学重点:
1. 曲线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2. 曲线运动中的加速度和速度关系
3. 曲线运动中的力和位移关系
教学难点:
1. 计算曲线运动中的加速度和速度
2. 掌握曲线运动中的力和位移关系
教学过程:
一、引入
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入曲线运动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曲线运动的基本特点和定义。
二、讲解
1. 讲解曲线运动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2. 分析曲线运动中的加速度、速度、位移、力等相关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3. 介绍曲线运动的相关公式和计算方法
三、实验
进行一些曲线运动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加深对曲线运动的理解。
四、练习
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澄清学生对曲线运动的理解,提出问题,并解答学生疑惑。
六、作业
布置一些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七、课堂反馈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帮助学生及时找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八、课后拓展
推荐一些相关的拓展资料,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曲线运动及其应用领域。
教学资源:
1. 教材资料
2. 实验器材
3. 课堂练习题
4. 课后作业
教学评价:
通过讲解、实验、练习等多种方式,全面评价学生对曲线运动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及时纠正学生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020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三 力和曲线运动精品教学案

【专题三】力和曲线运动万有引力定律【考情分析】《大纲》对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线速度、向心加速度等考点为Ⅰ类要求,对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抛体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等考点均为Ⅱ类要求。
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环绕速度等考点均为Ⅱ类要求,对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等考点为Ⅰ类要求。
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是高中阶段学习的两种重要的运动形式,是历年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之一。
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的规律及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考查的重点和难点,万有引力定律与天体问题是历年高考必考内容。
考查形式多以选择、计算等题型出现。
本部分内容常以天体问题(如双星、黑洞、恒星的演化等)或人类航天(如卫星发射、空间站、探测器登陆等)为背景,考查向心力、万有引力、圆周运动等知识。
这类以天体运动为背景的题目,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热点,特别是近年来我们国家在航天方面的迅猛发展,更会出现各类天体运动方面的题。
【知识归纳】1.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当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合运动与分运动具有等时性、独立性和等效性.2.物体(若带电粒子)做平抛运动或类平抛运动的条件是:①有初速度;②初速度与加速度的方向垂直.3.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条件是:合外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垂直;绳固定物体通过最高点的条件是grv≥;杆固定物体通过最高点的条件是0v.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即为物体所受合外力.4.描述圆周运动的几个物理量为:角速度ω、线速度v和向心加速度,还有周期和频率,其关系为v a r2==2ωr .5.平抛(类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物体所受合力为恒力力;而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物体所受合力为变力.6.在处理天体的运动问题时,通常把天体的运动看成是匀速圆周运动运动,其所需要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其基本关系式为:222222(2)Mm v G m m r m r m f r r T r πωπ⎛⎫==== ⎪⎝⎭. 在天体表面,忽略自转的情况下有:2MmGmg R=. 7.卫星的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与轨道半径r 的关系(1)由22Mm v G m r r=,得v=_________,∴r 越大,v 越小.(2)由22MmG m r r ω=,得ω=_________,∴r 越大,ω越小.(3)由2224Mm G m r r Tπ=,得T=_________,∴r 越大,T 越大.8.三种宇宙速度(1)第一宇宙速度(环绕速度):1v =__________,是人造地球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2)第二宇宙速度(脱离速度):2v =__________,使物体挣脱地球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3)第三宇宙速度(逃逸速度):3v =__________,使物体挣脱太阳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9.天体质量M 、密度ρ的估算测出卫星绕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r 和周期T ,由2224Mm G m r r Tπ=得2324r M GT π=,3043M M V r ρπ===__________,其中r 0为天体的半径. 当卫星沿天体表面绕天体运行时,0r r =,则ρ=________.【考点例析】一、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例1】若河水的流速大小与水到河岸的距离有关,河中心水的流速最大,河岸边缘处水的流速最小.现假设河的宽度为120m ,河中心水的流速大小为4m/s ,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为3m/s ,要使船以最短时间渡河,则( )A .船渡河的最短时间是24sB .在行驶过程中,船头始终与河岸垂直C .船在河水中航行的轨迹是一条直线D .船在河水中的最大速度为5m/s解析:船头始终与河岸垂直渡河时间最短,B 正确;最短时间403120==t s ,A 错误;由于河水速度大小不断变化,船的合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断变化,船的轨迹为曲线,C 错误;船到达河中心时速度最大为5m/s ,D 正确。
物理二轮 第一部分 专题三 学案 力与物体的曲线运动

巧学妙解王荣誉出品
(3)滑动摩擦力:Ff=μmg=1.0 N x 轴物体做匀速运动:Fx=Ff×0.6
专题三 学案4
y 轴物体做匀加速运动:对物体列牛顿第二定律公式: Fy -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Ff×0.8=ma 解得:Fy=1.6 N.故 t=10 s 时刻水平外力的大小: F= Fx 2+Fy 2= 0.62+1.62 N=1.7 N
专题三 学案4
如图 1,质量 m= 2.0 kg 的物体在
水平外力的作用下在水平面上运动, 物体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μ= 0.05,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已知物体运动过程中的坐标与时间的关
x= 3.0tm 系为 2 y = 0.2 t m
图1
, g= 10 m/s2.
巧学妙解王荣誉出品
审题突破 ①画出两物体的运动示意图; ②确定两物体的位移关系; ③注意两物体的运动时间相等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专题三 学案4
解析
设 B 物体沿斜面运动的位移为 L′.
对 B:L′=v2t 1 2 对 A:(L+L′)sin 37° =2gt (L+L′)cos 37° =v1t 将题中各组数据分别代入上述三式,可知只有 C 组数据使公式 成立,所以答案选 C.
答案 CD
巧学妙解王荣誉出品
突破练习
专题三 学案4
1.如图 2 甲所示,在杂技表演中,猴子沿竖直杆向上运动, 其 v-t 图象如图乙所示,人顶杆沿水平地面运动的 x-t 图 象如图丙所示.若以地面为参考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
)
图2
巧学妙解王荣誉出品
A.猴子的运动轨迹为直线 B.猴子在 2 s 内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C.t=0 时猴子的速度大小为 8 m/s D.t=2 s 时猴子的加速度大小为 4 m/s2
专题1力与运动第3讲 力与曲线运动新高考二轮物理复习导学案

专题一 第3讲 力与曲线运动考点一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及平抛运动考向1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典例 1 (2020·陕西宝鸡市高考模拟检测(二))如图所示的机械装置可以将圆周运动转化为直线上的往复运动.连杆AB 、OB 可绕图中A 、B 、O 三处的转轴转动,连杆OB 在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可通过连杆AB 使滑块在水平横杆上左右滑动.已知OB 杆长为L ,绕O 点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的角速度为ω,当连杆AB 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α,AB 杆与OB 杆的夹角为β时,滑块的水平速度大小为( ) A.ωL sin βsin α B.ωL cos βsin αC.ωL cos βcos αD.ωL sin βcos α1.(2020·湖南省衡阳市第二次联考)一只小船渡过两岸平行的河流,河中水流速度各处相同且恒定不变,方向平行于河岸.小船的初速度均相同,且船头方向始终垂直于河岸,小船相对于水分别做匀加速、匀减速和匀速直线运动,其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沿AC 和AD 轨迹小船都是做匀变速运动 B .AD 是匀减速运动的轨迹 C .沿AC 轨迹渡河所用时间最短D .小船沿AD 轨迹渡河,船靠岸时速度最大2.质量为m 的物体P 置于倾角为θ1的固定光滑斜面上,轻细绳跨过光滑定滑轮分别连接着P 与小车,P 与滑轮间的细绳平行于斜面,小车以速率v 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与滑轮间的细绳和水平方向成夹角θ2时(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P 的速率为vB .P 的速率为v cos θ2C .绳的拉力等于mg sin θ1D .绳的拉力小于mg sin θ1 考向2 平抛运动的规律3.(2020·河南鹤壁段考)如图所示,位于同一高度的小球A 、B 分别以v 1和v 2的速度水平抛出,都落在了倾角为30°的斜面上的C 点,小球B 恰好垂直打到斜面上,则v 1、v 2之比为( ) A .1∶1 B .2∶1 C .2∶3D .3∶24. (2020·湖南高三月考)如图所示,斜面ABC 倾角为θ,在A 点以速度v 1将小球水平抛出(小球可以看成质点),小球恰好经过斜面上的小孔E ,落在斜面底部的D 点,且D 为BC 的中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最新】精选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三力与曲线运动教学案考情分析命题解读本专题考点分为两大板块,一个是曲线运动,包括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两大曲线运动(平抛运动和圆周运动),另一个是万有引力定律及应用,皆属于高频考点。
从三年命题情况看,命题特点为:(1)注重基础知识。
如以天体运动、航天技术相关内容出题、以对抛体运动的分析等出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难度较小。
(2)注重方法与综合。
如以万有引力定律与电学知识综合、从力的角度分析带电粒子的曲线运动、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综合等考查学生的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
难度属于中等。
整体难度中等,命题指数★★★★★,复习目标是达B必会。
1.(2017·江苏省南通中学摸底)如图1所示,绳子的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拴一重物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A.转速相同时,绳短的容易断B.周期相同时,绳短的容易断C.线速度大小相等时,绳短的容易断D.线速度大小相等时,绳长的容易断解析转速相同时,根据F=mω2r=mr(2πn)2可知,绳越长,所需的向心力越大,则绳越容易断,故A项错误;周期相同时,则角速度相同,根据F=mrω2知,绳越长,所需的向心力越大,则越容易断,故B项错误;线速度相等,根据F=m知,绳越短,向心力越大,则绳越短越容易断,故C项正确,D项错误。
答案C2.(2017·××市××县、××市××县联考)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小球A、B 完全相同。
用小锤轻击弹性金属片,A球沿水平方向抛出,同时B球被松开,自由下落,实验中两球同时落地。
图2中虚线1、2代表离地高度不同的两个水平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2A.A球从面1到面2的速度变化等于B球从面1到面2的速度变化B.A球从面1到面2的速度变化等于B球从面1到面2的速率变化C.A球从面1到面2的速度变化大于B球从面1到面2的速率变化D.A球从面1到面2的动能变化大于B球从面1到面2的动能变化解析球A做平抛运动,竖直方向为自由落体运动,故A球从面1到面2的速度变化等于B球从面1到面2的速度变化,选项A正确,B、C错误;由动能定理知,A 球从面1到面2的动能变化等于B球从面1到面2的动能变化,选项D错误。
答案A3.(多选)(2016·江苏单科)如图3所示,两质量相等的卫星A、B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用R、T、Ek、S分别表示卫星的轨道半径、周期、动能、与地心连线在单位时间内扫过的面积。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图3A.TA>TBB.EkA>EkBC.SA=SBD.,T)=,T)解析已知不同高度处的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RA>RB。
根据=k知,TA>TB,选项A、D正确;由G=m知,运动速率v=,由RA>RB,得vA<vB,则EkA<EkB,选项B错误;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知,同一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与地心连线在单位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对于不同卫星,SA不一定等于SB,选项C错误。
答案AD4.(2017·南师大附中、淮阴、天一、海门四校联考)如图4所示,竖直平面内光滑圆轨道外侧,一小球以某一水平速度v0从最高点A出发沿圆轨道运动,至B点时脱离轨道,最终落在水平面上的C点,不计空气阻力。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4A.在A点时,小球对圆轨道压力等于其重力B.在B点时,小球的加速度方向指向圆心C.A到B过程中,小球水平方向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D.A到C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不守恒解析在A点时,合力提供向心力,mg-FN=m,则FN<mg,A项错误;在B点时,小球与圆轨道直接接触但无力的作用,此时只受重力作用,加速度大小为g,方向竖直向下,B项错误;A到B过程中,小球受重力mg、弹力FN两个力的作用,设弹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小球水平方向的加速度为a水平,则有FNcos α=ma水平,其中α由90°逐渐减小,FN也逐渐减小到零,则水平方向的加速度a水平先增大后减小,C项正确;A到C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所以小球的机械能守恒,D项错误。
答案C运动的合成与分解1.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及特点(1)条件:F合与v的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2)特点:①F合恒定:做匀变速曲线运动;②F合不恒定:做非匀变速曲线运动;③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受的合力总是指向曲线的凹侧。
2.解决运动合成和分解的一般思路(1)明确合运动或分运动的运动性质。
(2)明确是在哪两个方向上的合成或分解。
(3)找出各个方向上已知的物理量(速度、位移、加速度)。
(4)运用力与速度的关系或矢量的运算法则进行分析求解。
【例1】(2017·江苏南通中学期中)一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3 m/s,它在一条河宽150 m、水流速度为4 m/s的河流中渡河,则该小船( )A.能到达正对岸B.渡河的时间可能少于50 sC.以最短时间渡河时,它沿水流方向的位移大小为200 mD.以最短位移渡河时,位移大小为150 m解析因为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小于河水的流速,由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合速度不可能垂直河岸,小船不可能垂直河岸到达正对岸,故A项错误;当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垂直河岸渡河时时间最短,最短时间tmin==50 s,故B项错误;船以最短时间50 s 渡河时沿河岸的位移x=vstmin=450 m=200 m,故C项正确;如图所示,由三角形的相似得最短位移为s=d=150 m=200 m,故D项错误。
答案C“三模型、两方案”解决小船渡河问题【变式1】 (多选)(2017·江苏省启东中学月考)在杂技表演中,猴子由静止开始沿竖直杆向上做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运动,同时人顶着直杆以速度v0水平匀速移动,经过时间t,猴子沿杆向上移动的高度为h,人顶杆沿水平地面移动的距离为x,如图5所示。
关于猴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5A.相对地面的运动轨迹为直线B.相对地面做匀加速曲线运动C.t时刻猴子对地的速度大小为v0+atD.t时间内猴子对地的位移大小为x2+h2解析猴子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运动的合成,知合速度与合加速度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猴子运动的轨迹为曲线,故A项错误;猴子在水平方向上的加速度为0,在竖直方向上有恒定的加速度,根据运动的合成知,猴子做曲线运动的加速度不变,做匀变速曲线运动,故B项正确;t时刻猴子在水平方向上的速度为v0,在竖直方向上的分速度为at,所以合速度v=+(at)2),故C项错误;在t时间内猴子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位移分别为x和h,根据运动的合成知,合位移s=,故D项正确。
答案BD平抛运动的规律及分析方法【例2】 (多选)(2017·江苏省仪征中学初考)乒乓球在我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并有“国球”的美誉,里约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决赛,马龙战胜卫冕冠军张继科夺得冠军,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实现大满贯的男子选手。
现讨论乒乓球发球问题:已知球台长L、网高h,若球在球台边缘O点正上方某高度处,以一定的垂直于球网的水平速度发出,如图6所示,球恰好在最高点时刚好越过球网。
假设乒乓球反弹前后水平分速度不变,竖直分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且不考虑乒乓球的旋转和空气阻力。
则根据以上信息可以求出(设重力加速度为g)( )图6A.球的初速度大小B.发球时的高度C.球从发出到第一次落在球台上的时间D.球从发出到被对方运动员接住的时间解析球从发出到达P1点,做平抛运动,根据运动的对称性知,发球的高度等于h,根据h=gt2得,球发出到第一次落到球台的时间t=,球的初速度v0==,故A、B、C项正确;由于对方运动员接球的位置未知,无法求出球从发出到被对方运动员接住的时间,故D项错误。
答案ABC【变式2】(2017·江苏省七校联考)如图7所示,将篮球从同一位置斜向上抛出,其中有两次篮球垂直撞在竖直墙上,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7A.从抛出到撞墙,第二次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较短B.篮球两次撞墙的速度可能相等C.篮球两次抛出时速度的竖直分量可能相等D.抛出时的动能,第一次一定比第二次大解析将篮球的运动反向处理,即为平抛运动,第二次下落的高度较小,所以运动时间较短,故A项正确;水平射程相等,由x=v0t知第二次水平分速度较大,即篮球第二次撞墙的速度较大,故B项错误;由vy=gt可知,第二次抛出时速度的竖直分量较小,故C项错误;根据速度的合成可知,不能确定抛出时的速度大小,动能大小不能确定,故D项错误。
答案A圆周运动问题的分析与计算“一、二、三、四”求解圆周运动问题【例3】 (多选) (2017·无锡一模)如图8所示,粗糙水平圆盘上,质量相等的A、B两物块叠放在一起,随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
设物体间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8A.B的向心力是A的2倍B.盘对B的摩擦力是B对A的摩擦力的2倍C.A有沿半径向外滑动的趋势,B有沿半径向内滑动的趋势D.增大圆盘转速,发现A、B一起相对圆盘滑动,则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A大于B与盘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B解析根据Fn=mω2r知,A、B向心力大小相等,A项错误;A的向心力由B对A的静摩擦力提供,B的向心力由指向圆心的圆盘对B的静摩擦力和背离圆心的A对B的静摩擦力提供,B项正确;A、B若要滑动,都是有沿半径向外滑动的趋势,C项错误;A、B一起相对圆盘滑动,说明A、B间未达到最大静摩擦力,而圆盘和B之间已经达到最大静摩擦力,D项正确。
答案BD【变式3】(2017·江苏省七校联考)两根长度不同的细线下面分别悬挂着小球,细线上端固定在同一点,若两个小球以相同的角速度,绕共同的竖直轴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两个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的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正确的是( )解析如图所示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有mgtan θ=mω2Lsin θ,整理得Lcos θ=是常量,即两球处于同一高度,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
答案B曲线运动的综合问题1.抓住“两类模型”是解决问题的突破点(1)模型1——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一般由牛顿运动定律列方程求解。
(2)模型2——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绳球模型和杆球模型),通过最高点和最低点的速度常利用动能定理(或机械能守恒)来建立联系,然后结合牛顿第二定律进行动力学分析求解。
2.竖直平面内圆周运动的两种临界问题(1)绳—球模型:小球能通过最高点的条件是v≥。
(2)杆—球模型:小球能通过最高点的条件是v≥0。
3.对于平抛或类平抛运动与圆周运动组合的问题,应用合成与分解的思想分析这两种运动转折点的速度是解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