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最新】加蓬有什么风俗礼仪-word范文模板 (3页)
非洲各国的部落节庆习俗

非洲各国的部落节庆习俗非洲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大陆,各个国家和地区拥有丰富多样的部落节庆习俗。
这些节庆活动不仅是人们表达欢乐和庆祝的方式,也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下面将介绍几个非洲各国常见的部落节庆习俗。
1. 尼日尔的图阿雷格音乐节尼日尔是非洲西部的一个国家,图阿雷格音乐节是该国最具代表性的节庆活动之一。
每年三月,来自不同部落的人们聚集在尼亚美市参加这个音乐节。
在音乐与舞蹈的演出中,人们可以欣赏到传统乐器如铃鼓、法拉、胡卜拉等的悠扬旋律。
此外,音乐节还设有手工艺品展示和文化交流活动,游客们可以感受到尼日尔的独特魅力。
2. 肯尼亚的马赛人传统婚礼肯尼亚的马赛人婚礼是非洲部落间最具特色的庆典之一。
在这个节庆活动中,新娘会穿上传统的蓬松婚纱,新郎则身着豪华的袍服。
礼仪过程中,人们跳舞、唱歌,演奏传统乐器。
同时,祝福、颂扬和回顾也是这个庆典不可或缺的环节。
这种婚礼习俗的传承,体现了马赛人对于婚姻和家庭的重视。
3. 阿尔及利亚的图儿古神秘之旅图儿古是阿尔及利亚的一个小镇,每年一月,当地会举行神秘之旅庆典吸引游客。
这个节庆活动以图儿古玛ud(崇拜自然或宇宙的信仰体系)为背景,人们会进行一系列祈祷仪式、祭祀和舞蹈演出。
同时,游客们也可以参与到这个节庆中,领略到阿尔及利亚的民俗传统和宗教文化。
4. 南非的狮子舞南非的狮子舞是当地宣布新年到来的传统仪式。
这个仪式开始于十九世纪,如今已经演变成为了一项非常盛大的节庆活动。
表演者们身穿狮子装,手持五彩缤纷的饰品,伴随着鼓乐、舞蹈和歌唱队伍游行。
狮子舞象征着丰收、好运和繁荣,它是南非人民迎接新年的重要方式。
5. 尚比亚的恩格米王国庆祝尚比亚的恩格米王国是该国最大的王国之一,每年的恩格米庆祝活动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这个庆祝活动是为了纪念恩格米国王的登基,以及感谢土地的丰收和祈福未来。
人们在这个节庆中会表演传统舞蹈,穿着华丽的服饰,还会进行特殊的宗教仪式和庆祝游行,为恩格米王国的繁荣富裕祈福。
非洲国家习俗礼仪

非洲国家习俗礼仪1.埃及埃及地跨非、亚两洲。
埃及伊斯兰教是国教。
埃及人正直、爽朗、宽容、好客。
他们往往以幽默的心情来应付严酷的现实生活。
晚餐在日落以后和家人一起共享,所以在这段时间内,有约会是失礼的。
埃及伊斯兰教徒有个绝不可少的习惯:一天之内祈祷数次。
埃及人通常以“耶素”(就是不发酵的平圆形埃及面包)为主食,进餐时与“富尔”(煮豆)、“克布奈”(白乳酪)、“摩酪赫亚”(汤类)一并食用。
他们喜食羊肉、鸡、鸭、鸡蛋以及豌豆、洋葱、南瓜、茄子、胡萝卜、土豆等。
在口味上,一般要求清淡、甜、香、不油腻。
串烤全羊、烤全羊是他们的佳肴。
他们习惯用自制的甜点招待客人,客人如果是谢绝一点也不吃,会让主人失望也失敬于人。
埃及人在正式用餐时,忌讳交谈,否则会被认为是对神的亵渎行为。
埃及人一般都遵守伊斯兰教教规,忌讳喝酒,喜欢喝红茶。
他们有饭后洗手,饮茶聊天的习惯。
忌吃猪、狗肉,也忌谈猪、狗。
不吃虾、蟹等海味、动物内脏(除肝外)、鳝鱼、甲鱼等怪状的鱼。
男士不要主动和妇女攀谈;不要夸人身材苗条;不要称道埃及人家里的东西,否则会认为你在向他索要;不要和埃及谈论宗教纠纷,中东政局及男女关系。
在埃及,一到了下午3至5点之后,人们大都忌讳针。
商人决不卖针,人们也不买针,即使有人愿出10倍的价钱买针,店主也会婉言谢绝,绝不出售。
在埃及,进伊斯兰教清真寺时,务必脱鞋。
埃及人爱绿色、红色、橙色,忌蓝色和黄色,认为蓝色是恶魔,黄色是不幸的象征,遇丧事都穿黄衣服。
也忌熊猫,因它的形体近似肥猪。
喜欢金字塔型莲花图案。
禁穿有星星图案的衣服,除了衣服,有星星图案的包装纸也不受欢迎,禁忌猪、狗、猫、熊。
3、5、7、9是人们喜爱的数字,忌讳13,认为它是消极的。
吃饭时要用右手抓食,不能用左手。
不论送给别人礼物,或是接受别人礼物时,要用双手或者右手,千万别用左手。
出国旅游必须了解的国外习俗作者:|2005年05月18日10:57 |原始出处:2.南非南非位于非洲大陆的最南端。
非洲人的风俗习惯

非洲人的风俗习惯刚果人见到外国客人,总是显得彬彬有礼,先是热情打招呼问候,然后握手致意,有的甚至还要拥抱亲吻表示友好感情。
刚果人同客人交谈时,习惯于用手或头作出各式各样的动作,以烘托自己语言所表达的含义,从而加深宾主之间的感情交流。
外来客人如果能够熟悉并掌握当地一些加深感情交流的动作,即使不懂当地的民族语言,也能够同当地人进行简单的思想上的沟通与交流,向当地朋友表达见面时的诚挚问候。
刚果人见到外来客人时经常使用的动作主要有这样几种:手势问候:将两手举至与肩平齐,来回翻动手掌和手心,或者将右手举至与肩平齐的高度,前后轻轻摇动,是表示对初次见面客人的问候;见到久别重逢的至爱亲朋,则不停地用右手轻轻拍打对方的手掌,是表示感情深厚、关系亲密的问候。
挥手致意:举起右手,捏成拳头,伸出大拇指,不停地挥动,是表示对客人的极大尊敬,通常用来表示对那些有身份、有地位的客人的致敬。
举手敬礼:见到客人,身体端正,双脚并拢,收腹挺胸,举起右手,手心向外,左手垂放,紧贴裤缝,大喊一声“玛斯德”(意为主人),是表示对自己崇敬客人的最高问候礼仪。
晃拳助兴:同客人谈话时,伸出双手,捏成拳头,来回晃动,是表示对所谈论的话题非常感兴趣。
弹指称好:边谈话边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有节奏地弹出“达、达”的响声,是表示相互谈话十分投机,觉得客人所谈的内容好极啦。
摇头赞美:头部上下轻轻摇动,是表示对客人的谈话感到异常惊奇的赞美之情。
刚果人殷勤好客,同外来客人交谈几句,便视为朋友甚至兄弟,盛情地邀请到家中做客,倾其家中所藏招待。
客人进门,先用咖啡、茶水、矿泉水、水果等招待,热情交谈一会儿后便请客人入席,品尝富于传统风味的饭菜。
刚果人的主食有大米、玉米、大麦、木薯和各种豆类;副食有猪肉(穆斯林禁食)、牛肉、羊肉、鸡、鱼、土豆、蔬菜等等。
当地通常用于招待宾客的主食主要有:肉汁浇米饭、鸡蛋炒米饭、木薯馒头、木薯蒸糕以及各种甜食等。
当地招待客人的副食品主要有:香煎肉排、咖哩牛肉、串烤羊肉、清炖整鸡、红烧鱼块、鱼香肉丝、土豆烧肉等。
不同国家的风俗礼仪

• 绝大多数英国人嗜茶如命,所喝的茶是红 茶。在英国,喝“下午茶”既是午餐与晚 餐之间的一顿小吃,而且也是“以茶会友” 的一种社交方式。 • 英国苏格兰生产的威士忌,曾与法国的干 邑白兰地、中国的茅台酒并列为世界三大 名酒。英国人除以威士忌佐餐外,还喜欢 净饮。
(三) 、节庆习俗
• 英国除了宗教节日外还有不少全国性和地方性的 节日。 • 在全国性的节日中,国庆和除夕之夜是最热闹的。 除夕之夜必须瓶中有酒,盘中有肉,象征来年富 裕有余。丈夫在除夕还赠给妻子一笔钱,作为新 的一年缝制衣物的针线钱,以表示在新的一年里 能得到家庭温暖。 • 在苏格兰,人们提一块煤炭去拜年,把煤块放在 亲友家的炉子里,并说一些吉利话。
(四) 、禁忌
• 英国人十分忌讳被视为死亡象征的百合花 和菊花, • 不喜欢大象、孔雀与猫头鹰,厌恶黑色的 猫。 • 遇上碰撒了食盐或是打碎了玻璃一类的事 情,都是认为很倒霉的。
• 反感的色彩主要是墨绿色。 • 他们还忌用人像作商品装潢。 • 忌用大象、孔雀、猫头鹰等图案。在 握手、干杯或摆放餐具时忌讳无意之 中出现了类似十字架的图案。
• 在饮食习惯上,当地的白人平日以吃西餐为主, 经常吃牛肉、鸡肉、鸡蛋和面包。 • 并且爱喝咖啡与红茶。 • 南非黑人的主食是玉米、薯类、豆类。在肉食方 面,他们喜欢吃牛肉和羊肉。 • 但是一般不吃猪肉,也不太吃鱼。不喜欢生食。 • 信仰印度教者不吃牛肉,信仰伊斯兰教者不吃猪 肉。
(三)、节庆习俗
• 6、日本人在用筷子时,有“忌八筷”之说。 • ①舔筷; • ②迷筷,手拿筷子,拿不定吃什么,在餐 桌上四处寻游; • ③移筷,动一个菜后又动一个菜,不吃饭 光吃菜; • ④扭筷,扭转筷子,用舌头舔上面饭粒; • ⑤插筷,将筷子插在饭上; • ⑥掏筷,将菜从中间掏开,扒弄着吃; • ⑦跨筷,把筷子骑在碗、碟上面; • ⑧剔筷,将筷子当牙签剔牙。
东南亚XX的礼仪习俗

东南亚XX的礼仪习俗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礼仪习俗,就像我们自己国家一样。
如果你去了东南亚国家旅游做客,你要注意什么礼仪习俗呢?下面是第一为大家准备的东南亚国家的礼仪习俗,希望可以帮助大家!越南的春节从每年农历腊月廿三灶王节开始,过年的气氛一直延续到整个正月,用越南的民间说法就是:正月是“吃喝玩乐”的月份。
按越南民间传说,腊月廿三这一天,在地上的各路神灵都要回天上去报告这一年的情况,灶王爷是主管一家的生活之神,也要上天汇报这家一年的情况。
灶王爷一走,就没有神在家看管了,这个时候,就可以洒扫庭除,改建家里一些不敢动的地方,准备过年了。
这一天也称之为入除。
这与中国民间关于灶王爷的传说显然同源。
为了好好送灶王爷上路,让灶王爷汇报的时候高抬贵手,人们都要去放生鲤鱼———灶王爷的坐骑。
入除后就得准备年货。
从“肥肉腌荞红,蕃杆炮仗绿年粽”这句民谣里可以看出传统的年货内容。
现在生活好了,肥肉就不一定要了,但买很多肉以备过年还是必需的。
生活再怎么好,这腌制的荞头还是留在人们的餐桌上,已经成为过年的传统符号。
对联尽管还有人买,但由于汉字已不具备官方文字地位,已经不那么盛行了。
蕃杆是免除灾祸的东西,不能少。
至于放炮仗,1995年,越南政府一纸命令,废止了这个传统的过年方式。
为了保留过年的气氛,越南政府在每年除夕晚上,都会在大中城市的中心广场组织施放礼花活动。
年粽则是用于祭祖的。
越南的粽子是方形的,一只有1公斤左右,取天圆地方之意。
泰国:拜访亲戚送四个桔子泰国是东南亚地区华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由于华人占据的比例非常大,所以每年农历春节到来的时候,仿佛整个泰国都在欢庆春节。
除了各式各样热热闹闹的春节活动,泰国华人也延续了中华民族的传统,在春节期间暂停一切工作,走亲访友,互道新年祝福。
泰国东北部孔敬府的安吉拉介绍说,在泰国,农历腊月29,30以及正月初一分别都有不同的名字,人们也会相应地做不同的事。
比如,腊月29日要去市场购买春节用品,大年三十祭拜祖先,祈求新年好运,而大年初一就是走亲访友拜年的开始。
非洲国家涉外礼仪

• 主要禁忌 阿尔吉利亚有99%的人信奉伊斯兰 教,只有极少数人信奉天主教和犹太 教.他们禁吃猪肉,禁止使用猪制品, 忌讳谈论有关猪的话题,也不喜欢在谈 话中涉及政治和工来带来副作用的问题, 适宜的话题是提高工业化程度和土地改 革.
南非共和国
• 一、南非概况 • 南非共和国(Republic of South Africa),南非因地处非洲南部而得名, 素有“彩虹之国”和“黄金宝石之国” 之誉。同时,南非也有以下国名,也是 正式的:Suid Africa/Sewula Africa/Afrika-Borwa/Ningizimu Afrika/Afrika Borwa/Aforika Borwa)。
非洲国家----埃及
• 社交礼仪 握手礼---禁忌是不要用左手 拥抱礼---力度适中 亲吻礼---根据交往对象不同分为: 吻面礼,一般用于亲友之间,尤其是女 性之 间。 吻手礼,向尊长表示谢意或是向恩人致 谢时使用。 飞吻礼,多见于情侣之间。
• 习俗禁忌
喜欢的颜色:绿色和白色 讨厌的颜色:黑色、蓝色 喜欢的数字:5、7
其他:
• 喜欢葱认为它代表真理;忌讳针,是骂 人的话; 要会给小费,否则寸步难行; 与人交谈注意:男士不要主动与妇女攀 谈; 不要夸人身材苗条; 不要称道埃及 人家中的物品,人家会以为你是索要此 物; 不要与埃及谈论宗教纠纷,中东政 局及男女 关系。 •
• 埃及是非洲和阿拉伯诸国中经济较为发 达的一个国家,经济一向以农业为主, 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52%. 国土面积 100.2万平方公里.人口5831.1万,阿拉 伯人占87%.阿拉伯人信奉伊斯兰教, 科普特人信奉基督教.
六、把灰尽收起来,然后撒在他家附近的地 上. 据说这个咒术非常有效.你只要按照以上 步骤来做,你的情人不单不会离开你,而且彼 此的感情更会越来越稳固呢!
【2018-2019】非洲进餐礼仪-word范文 (1页)

【2018-2019】非洲进餐礼仪-word范文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
非洲进餐礼仪
在非洲很多地方,吃饭不用桌椅,也不使刀叉,更不用筷子,而是用手抓饭。
吃饭时,大家围坐一圈,一个饭盒和一个菜盒放在中间。
每个人用左手按住饭盒或菜盒的边沿,用右手的手指抓自己面前的饭和菜,送入口中。
此时,你会无所适从,甚至抓得满手沾饭,而非洲人自己抓饭、吃饭时个个动作干净利落。
客人吃饭时应注意的是,切勿将饭菜撒在地上,这是主人所忌讳的。
饭毕,长者未离席时,晚辈要静坐等候;子女离席时,须向父母行礼致谢;客人则应等主人吃完后一道离开。
在非洲的不少地方,吃饭时有着严格的礼仪,甚至连牛羊鸡鸭的每个部位归谁吃都有规定。
如在马里,鸡大腿当年长的男人吃,鸡胸脯肉归年长妇女吃;当家的人吃鸡脖、胃和肝;鸡的头、爪和翅膀由孩子们分食。
又如在博茨瓦纳,在公众大型宴会上,宾客和男人吃牛肉,已婚的妇女吃杂碎,两者分开煮,分开食,不得混淆。
随乡入俗,须了解为宜。
世界各国礼宾礼仪及禁忌大全亚太区

世界各国礼宾礼仪及禁忌大全(亚太区)缅甸联邦一、国名渊源缅甸联邦简称“缅甸”。
“缅甸”一名,来源于占大多数人口的缅甸族的族名。
缅甸人自已认为他们的名称来源于“缅”加上表示尊敬的“后缀玛”组成。
这里有“敏捷”、“强壮”的意思,而其语源可能与婆罗门或梵文有关。
另外,缅甸人还通称自己的国家为“巴玛”。
1974年1月,通过宪法规定缅甸是劳动人民主权独立的社会主义共和国;198年9月23日,改国名为“缅甸联邦”。
二、地理位置缅甸位于中南半岛西部。
北部和东北啊与我国云南为邻,西北与印度、孟加拉国接壤,东南与老挝、泰国交界。
西南濒孟加拉湾和安达曼海。
三、主要概况缅甸全国面积67.6581万平方公里。
人口3785万(1987年)。
其中缅族人约占65%,其次为克伦族、掸族等少数民族。
缅甸全国划分为7个省、7个郡和314个镇区。
首都仰光。
货币为“缅元”。
国语是缅语,少数民族有自己的语言。
四、社交习俗缅甸人社交习俗总的特点可以用这样几句话来概括:佛教之国缅甸人,崇拜乌鸦奉为神;榕树极为受宠爱,喻为佛塔民族魂;宗教习俗“右为上”,“左贱”、“女卑”根很深;“过午不食”为教规,恪守教义方为纯;国民待人讲友善,礼貌盛情心忠恳。
在生活细节上有如下特点:缅甸人历来非常尊敬僧侣,黄色的袈裟是人们心目中庄严、崇高、圣洁、不可侵犯的象征。
乘船坐车,人们见到和尚要起立让座;宴会、集会等场合,和尚都坐最好的位置;任何人,包括国王,谒见和尚教要跣足膜拜;大法师有事见缅王时,缅王要主动让开宝座,以示尊敬。
缅甸的“泼水节”是人民传统的新年佳节,于每年公历4月13日前后,一般要庆祝4天。
在“泼水节”期间,佛教徒清晨要先赶赴附近的寺院,参加浴佛仪式,念育吉祥经。
向菩萨洒香水,祈求保佑。
家家户户在门前缸桶里盛装贮满清水,泼洒来客和过往行人,以表示衷心祝愿。
人们都以被泼得多而兴奋。
因为他们把新年之水视作幸福与吉祥的象征,认为可以驱暑祛热、消灾纳福、洗刷愁苦、带来好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加蓬有什么风俗礼仪
加蓬共和国位于非洲中部西海岸,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有40多个民族。
这样的一个多民族国家有着怎样的风俗礼仪?下面跟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加蓬的习俗礼仪
加蓬风俗礼仪一:婚俗
加蓬处在传统婚姻与现代婚姻并存阶段。
农村大部为传统婚姻,而城市则
盛行现代婚姻。
加蓬的许多部族实行一夫多妻制,娶第一个妻子一般由父母做主,本人没
有选择的权利。
娶第二个和以后几个妻子,则可由本人做主。
娶妻一般要送彩礼,总额高达15至20万非洲法郎,这对于一个年收入仅8万非洲法郎的农民
来说,已是相当可观了,因此,换亲之事时有发生。
同时,婚后如女方无辜提
出离婚,她必须归还男家送的彩礼。
俾格米人与加蓬其他各部族不同,实行
一夫一妻制。
女子以嫁给猎手为荣,彩礼也特殊。
男子看上了谁家的姑娘,只
要把一张新弓,200个箭头,一杆矛,两快兽皮,一串玻璃珠子,两瓶涂箭用
的毒液和两只铁锅作为聘礼,赠送给女方的父母,便可以娶姑娘为妻。
一些母
系社会色彩浓厚的部族,按传统习惯,妻子去世后,丈夫必须娶其妻姐妹续弦,否则要将其子女送回外婆家抚养。
一些父系社会的部族还保留兄弟同妻的习俗,即使兄长健在,弟弟也可以娶其嫂为妻。
在城市一般实行现代婚姻,男女自由恋爱,结婚是要依法到政府有关部
门登记,称为公正结婚。
公正结婚后,去教堂举行宗教仪式。
凡不举行任何仪
式的人都被称为秘密结婚,许多男子娶第二个妻子时,一般采取这种方式。
加蓬风俗礼仪二:服饰
加蓬人的服装,无论男女,均艳丽夺目。
男子服装讲求简单舒适,加蓬终
年长夏无冬,人们穿一件花衬衫,下着一条长裤,足蹬一双拖鞋,或者干脆赤足。
当然,在官方隆重的场合,西装革履,一派绅士风度者也比比皆是。
妇女们喜爱连衣裙,也有着套裙的。
但不论哪种款式,其布料均是透气吸
水性好的纯棉布。
加蓬妇女必不可少的是五颜六色的缠头巾。
缠头巾一般都是
从前额缠起,顺耳上两侧向后,有的人将它在头上绕几圈再塞进去,有的人图
省事,干脆在脑后打一个结。
加蓬妇女有头顶重物的习惯,所以她们的头巾,
既可以保护秀发,又可以维持平衡。
加蓬男子通常蓄胡须,留短发。
妇女则以长发为美,姑娘从小就将头发扎
成许多小辫。
其实,这不能成为辫子,因为它们不是编成的,而是用细黑线将
一座头发扎起来做成的,即用细线从发根绕起,一直绕到发梢。
妇女的发型很多,人们可以从他们的发行区别她们的年龄和社会地位。
因为姑娘和媳妇、未
生育和已生育妇女,甚至生双胞胎的母亲,服丧守孝的人都各有不同的发型。
加蓬妇女也喜欢佩戴首饰,一般都戴项圈,过去大多用熟铁和黄铜制成,
今天则戴金银宝石制品。
她们还双耳挂坠,手镯和脚镯则是必备饰物。
加蓬风俗礼仪三:饮食
丰富的山珍海味使加蓬居民的日常饮食显得多彩纷呈。
无论是随处可见的
蘑菇、蕨类,还是飞禽走兽以至鱼鳖虾蟹,皆可入厨。
野牛、疣猪、羚羊、猴子、大象,都能成为人们口中的美味佳肴。
国宴上的油炸青蛙腿是大受欢迎的
上等菜肴。
然而,最能反映加蓬烹饪特点的还是各式各样的汤汁:贡波树叶炖
芋头汤香甜可口;棕榈果核汤清爽淡雅,沁人肺腑;用野芒果仁做成的奥迪卡又
酷似巧克力。
芳族人喜食的纳尼汤,是用肉末、葱头、辣椒烧成的,其味道之美,足以
诱人垂涎,食之胃口大开。
吃上芭蕉叶包肉,更会使你乐不思蜀。
俾格米人的食物取自森林和湖泊。
地上走的,水中游的,天上飞的,无不
是他们的盘中菜。
加蓬风俗礼仪四:礼节
加蓬人热情好客,讲究礼节,一个人从孩童时期起就开始接受礼仪方面的
教育和培训。
在城市地区,见面礼节流行欧洲方式,大多采用握手相互问候致意,称男士为“先生”,称女性为“女士”“夫人”或“小姐”。
在农村地区,迄今仍然沿用着非洲式传统称呼,男士遇见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客人总是称兄道弟,对于年龄稍长的客人大多称为“爸爸”或“妈妈”。
遇见自己所熟悉的客人,总是主动热情地打招呼,点头躬腰致以问候。
如果客人是久别重逢的老朋友,更显得格外亲切,相互用右手搭在对方的肩上,用左手搂住对方的腰部,
从身体问到工作,从家庭问到朋友,寒暄的时间往往长达10多分钟。
加蓬的风俗禁忌
加蓬绝大部分居民信奉天主教,也有少数人信奉原始宗教。
和他们接触时,首先应注意他们的宗教禁忌。
一般来说,会客、拜访、宴请等不要选择在早晨
7点前和下午7点以后,因为那是他们同家人团聚或用于祈祷的时间。
他们忌
讳13和星期五。
在伊斯兰教徒聚居地区,不能谈论猪的话题和出现猪皮制品及标有猪的图案的物品。
加蓬人的手是有严格分工的,右手接触入口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