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型剧场类建筑在防火设计审核中的几点建议
ktv消防设计审查注意要点

ktv消防设计审查注意要点摘要:一、引言二、KTV消防设计审查的基本要求1.符合国家消防法规2.确保建筑物的防火性能3.合理配置消防设施4.保障人员疏散安全三、KTV消防设计审查的注意要点1.防火分区设计2.防火墙与防火门的设置3.室内装修材料的选用4.电气设备的安全5.消防水源的保障6.消防报警系统的完善7.灭火器的配置四、总结正文:一、引言KTV作为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其消防安全至关重要。
在进行KTV消防设计审查时,需要充分考虑各种消防安全因素,以确保场所的安全。
本文将对KTV消防设计审查的基本要求和注意要点进行详细阐述,以供参考。
二、KTV消防设计审查的基本要求1.符合国家消防法规在进行KTV消防设计时,首先要遵循国家消防法规的相关规定,包括但不限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消防设施工程设计标准》等。
设计人员需严格按照法规要求进行设计,以确保建筑物的消防安全。
2.确保建筑物的防火性能KTV建筑物的防火性能是消防设计审查的重点。
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建筑物的耐火等级、防火间距、防火分区等因素,确保建筑物的整体防火性能。
3.合理配置消防设施消防设施是遏制火灾蔓延、减少火灾损失的关键。
KTV消防设计应合理配置消防水系统、火灾报警系统、灭火器等消防设施,提高场所的消防安全水平。
4.保障人员疏散安全KTV消防设计还需重视人员疏散安全。
设计时要合理规划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并确保疏散通道的畅通,以便在火灾发生时,人员能够迅速、安全地撤离。
三、KTV消防设计审查的注意要点1.防火分区设计KTV防火分区设计至关重要。
合理的防火分区能够有效遏制火灾蔓延,为人员疏散提供宝贵的时间。
设计时要注意防火分区的划分,确保各区域之间的火灾风险不会相互影响。
2.防火墙与防火门的设置KTV建筑物的防火墙和防火门设置要符合相关规定。
防火墙要具有足够的耐火极限,防火门要具备良好的密闭性能,以防止火灾蔓延。
3.室内装修材料的选用KTV室内装修材料应选择防火性能优良的产品。
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查工作的几点思考

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查工作的几点思考消防设计审查工作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的作用在于保障建筑物及其内部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工作的质量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需要认真分析和思考一些问题,以提高消防设计审查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分析。
一、加强消防安全风险评估和预警消防安全风险评估和预警是消防设计审查的重要组成部分。
评估可以帮助我们评估建筑工程的消防安全风险,确定适当的防火措施和优化方案,预警可以帮助我们及时掌握建筑工程的消防安全状况,防止事故发生。
因此,我们需要关注建筑工程的消防安全风险评估和预警制度的完备性和有效性,加强相关技术的学习和应用。
二、提高消防工程设计专业化消防工程设计专业化是消防设计审查的重要保障,它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我们需要培养和加强设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素养,形成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消防工程设计团队,并为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培训,以不断提升消防设计的技术水平和质量。
三、加强消防设计审查标准化消防设计审查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和规范,包括消防设计审查技术标准、消防安全技术标准和建筑工程设计规范等。
标准化有利于保障消防设计审查的质量和可靠性,防止人为因素引发的安全事故。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消防设计审查标准的学习和应用,推广标准化理念,以提高消防设计审查的标准化程度和可操作性。
四、优化消防设计审查流程和管理消防设计审查工作需要遵循一定的流程和步骤,包括资料审核、现场勘察、会审、出具意见等环节。
我们需要对消防设计审查流程和管理进行合理优化,建立科学、高效和可行的管理体系,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够顺畅衔接,依法依规开展消防设计审查工作。
总之,消防设计审查是建筑工程消防安全的重要保障,需要我们关注和加强。
通过对消防安全风险评估和预警、消防工程设计专业化、消防设计审查标准化和优化消防设计审查流程和管理等方面的思考,我们能够更好地提高消防设计审查的质量和有效性,真正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对小型剧场类建筑在防火设计审核中的几点建议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对小型剧场类建筑在防火设计审核中的几点建议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3529-46 对小型剧场类建筑在防火设计审核中的几点建议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 现实工作中小型剧场的发展态势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需求的变化, 剧场、电影院、俱乐部等建筑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1. 1 数量不断增加随着改革开放, 社会文化活动的不断增加, 新兴剧场类的建筑不断增加, 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 自20 世纪80 年代至90 年代初期, 各大机关单位先后投建了礼堂, 如: 城建集团、总后、通信兵、中铁建、中央党校、中组部等, 这些礼堂规模多在1200 人至1500 人之间,多用于开大会、做报告、放电影, 也有一些文艺演出, 这些场所室内消防设施, 一般只有室内消火栓。
自90 年代以后, 国安剧场、海淀剧院、五道口工人俱乐部、海淀工人文化宫、海淀少年宫、中国剧院、八一剧场、北图放映厅、华星剧场等专业放映、演出场所不断涌现, 特别是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各大院校乃至部分中学的校内礼堂或报告厅大批增加, 其功能多是集报告、会议、演出、放映于一体, 设施先进, 规模多在600 人到1500 人之间。
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查工作的几点思考

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查工作的几点思考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查工作是确保建筑物消防安全的重要环节。
消防设计审查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消防安全性,因此在进行这项工作时需要认真对待,严格把关。
在实际工作中,有几点思考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消防设计审查工作中需要特别关注的几个重点问题。
首先是建筑物消防设施的合理布局和设计。
包括建筑物内部消防通道、疏散楼梯、消防水源、消防设备等的设置位置、数量和功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能否确保人员疏散和灭火救援的需要。
其次是消防系统的技术方案和设备选择。
包括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排烟系统、火灾报警系统、灭火器等的技术方案是否科学合理,设备品种和规格是否符合要求,是否能够满足建筑物的消防安全需求。
最后是建筑物的结构和材料消防性能。
建筑结构的防火等级、材料的燃烧性能等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能否满足建筑物的防火安全性。
消防设计审查工作需要注重与相关部门和单位的沟通和协调。
建筑物消防设计审查工作往往需要涉及到多个专业领域,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给排水设计、电气设计等,因此在进行审查工作时,需要与相关部门和单位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调,了解各个专业领域的设计方案和要求,协调解决各个专业领域之间的冲突和问题,确保整个建筑物的消防设计方案达到综合要求。
消防设计审查工作需要不断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培训。
随着建筑技术和消防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相关的法规、规范和标准也在不断修订和更新,审查人员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的审查水平和能力,适应新的技术和要求,为建筑物的消防安全保驾护航。
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查工作是确保建筑物消防安全的重要环节,审查人员需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关注审查工作中的重点问题,与相关部门和单位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调,不断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培训。
只有这样,才能做好消防设计审查工作,为建筑物的消防安全提供保障。
消防设计审核意见

消防设计审核意见
1.消防设备布置:建议在建筑物内部和外部合理布置消防设备,如灭火器、消防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并保证其易于使用和接近。
2.火灾疏散通道:确保建筑物内部设置足够的火灾疏散通道,并保证通道宽度符合相关法规要求。
同时,需要设置明显的疏散标志和指示标识,以便人员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快速疏散。
3.防烟措施:建议在建筑物内部设置有效的防烟措施,如防烟门、防烟窗等,以减少烟雾对人员逃生的影响。
4.消防水源:确保建筑物周围有足够的消防水源,如消防水池、消防水泵等,并保证其正常运行。
5.火灾报警系统:建议在建筑物内部设置火灾报警系统,包括烟雾探测器、手动火警按钮等,以便及时发现火灾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6.电气设备安全:确保建筑物内部的电气设备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7.消防演练:建议定期组织消防演练,提高人员对火灾应急处理的能力和意识。
请注意,以上仅为一般性的消防设计审核意见,具体的审核要求还需根据具体建筑物的类型、用途和规模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查工作的几点思考

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查工作的几点思考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查工作是保障建筑物安全的重要环节,对于消防设计审查工作的完善和规范,需要不断探讨和思考。
下面就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查工作的几点思考进行讨论。
第一点,加强消防设计规范的制定和更新。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建筑技术的进步,建筑形式和功能不断更新与改变,消防设计规范应当及时更新与完善,以适应新的建筑形式和功能需求。
应当加强与消防设施设备配套的规范制定,完善与时俱进地制定完备的规范标准,加强与行业内相关方面的沟通与合作。
第二点,提高消防设计审查人员的专业素养。
消防设计审查人员是负责审核建筑消防设计方案的重要人员,其专业素养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消防安全。
要加强对消防设计审查人员的培训和考核,不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素质水平,使其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消防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建筑物消防设施与设备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第三点,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和配合。
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查工作需要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如建筑设计院、消防设施设备生产厂家、消防监督部门等。
要加强与这些部门的沟通协作,及时了解建筑设计方案的进展情况,确保设计方案符合消防安全规范和标准要求,为消防设施设备的安装和运行提供技术支持。
第四点,加强对施工过程中消防设计方案的监督检查。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消防设计方案的执行情况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消防安全。
应当加强对施工现场的消防设计方案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过程中的消防安全隐患,确保消防设计方案的真实执行和有效性。
第五点,加强对建筑物使用和维护阶段消防设施设备的检查检测。
建筑物的使用和维护阶段,消防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消防安全。
要加强对建筑物使用和维护阶段消防设施设备的检查检测,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和技术检测,确保消防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六点,加强消防设计审查工作的信息化建设。
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消防设计审查工作的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减轻审查人员的工作压力。
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查工作的几点思考

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查工作的几点思考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查是确保建筑物在发生火灾等突发事件时,能够提供安全疏散、灭火和防烟的基本保障措施。
而审查工作是评估设计图纸上消防设施的合理性、安全性和可行性,确保消防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以下是几点对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查工作的思考:1. 拥有专业知识和经验:进行消防设计审查需要具备消防工程设计和操作的专业知识,熟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行业标准。
审查人员需要了解各类建筑物的不同特点和使用需求,针对性地进行审查,确保消防系统在各种情况下能够起到应有的作用。
2. 注重设计合理性和灵活性:在审查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消防系统的合理性。
包括灭火器材的选型和布置是否满足建筑物的实际情况,疏散通道的安全性是否得到保障,防烟系统的设置是否能有效遏制烟雾蔓延等。
同时考虑到建筑物使用的特殊性,如高层建筑和地下建筑等,需要在灭火和疏散方面有相应的特殊设计。
3. 关注建筑物的实际使用情况:审查工作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物的实际使用情况,包括建筑物的功能和人员流量等。
这样可以更好地确定消防设施的设置位置和数量,确保消防系统能够应对可能出现的火灾风险。
4. 密切与设计单位的沟通:审查工作需要与设计单位保持密切的沟通合作。
及时了解设计单位的设计意图和考虑因素,共同查找和解决设计存在的不足之处。
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审查效率,也能够促进设计单位对消防设计的重视,确保设计方案符合消防安全要求。
5. 加强技术创新和更新:审查工作需要关注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消防设施的技术也在不断更新换代。
审查人员需要了解最新的消防设备和系统,鼓励设计单位采用更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消防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建筑物的消防安全性。
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查工作需要审查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并注重设计合理性和灵活性。
审查工作需要关注建筑物的实际使用情况,与设计单位密切沟通合作,加强技术创新和更新。
只有做到以上几点,才能有效保障建筑物的消防安全。
浅谈建筑工程设计消防审核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浅谈建筑工程设计消防审核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摘要】本文就建筑工程设计消防审核工作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从而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办法和建议,希望能够对建筑工程设计消防审核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消防设计;消防监督;消防审核引言建筑工程设计消防审核是消防监督工作的关键,主要是由公安消防机构对建筑工程项目设计阶段报送的图纸进行消防审核,以便在消防设计中所存在的消防问题进行及时纠正。
由此可见,在建筑工程设计消防审核过程中,若审核人员对审核要求没有掌握,或者对审核所支持的技术规范没有完全理解,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审核准确性。
消防设计审核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及财产安全,而建筑工程的消防设计审核是消防审核的第一道防线,对消防设计的规范性、安全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建筑工程设计消防审核,是指公安消防机构依照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对新建、扩建、改建(含室内外装修、建筑保温、用途变更)等建设工程项目的消防设计实施的技术审核。
《消防法》明确规定:“建设单位应当将建筑工程消防设计文件报送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审核;未经依法审核或者审核不合格的,负责审批该工程施工许可的部门不得给予施工许可,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不得施工”。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等多部技术规范和规定对建筑工程进行消防设计审核。
1.建筑工程平面布置设计消防审核问题1.1消防车道的设置当建筑沿街长度大于150m或总长度大于220m时,根据有关规定:街区内的道路应考虑消防车的通行,应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
当确有困难时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
另外,高层建筑的四周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有困难时可沿高层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必要时应在适中位置设置穿过建筑的消防车道。
1.2建筑中人行通道的设置有封闭内院或天井的建筑物沿街时,应设置连通街道和内院的人行通道(可利用楼梯间),其间距不宜大于80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小型剧场类建筑在防火设计审核中的几点建议1现实工作中小型剧场的发展态势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需求的变化, 剧场、电影院、俱乐部等建筑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1. 1数量不断增加随着改革开放, 社会文化活动的不断增加, 新兴剧场类的建筑不断增加, 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 自20 世纪80 年代至90 年代初期, 各大机关单位先后投建了礼堂, 如: 城建集团、总后、通信兵、中铁建、中央党校、中组部等, 这些礼堂规模多在1200 人至1500 人之间,多用于开大会、做报告、放电影, 也有一些文艺演出, 这些场所室内消防设施, 一般只有室内消火栓。
自90 年代以后, 国安剧场、海淀剧院、五道口工人俱乐部、海淀工人文化宫、海淀少年宫、中国剧院、八一剧场、北图放映厅、华星剧场等专业放映、演出场所不断涌现, 特别是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各大院校乃至部分中学的校内礼堂或报告厅大批增加, 其功能多是集报告、会议、演出、放映于一体, 设施先进, 规模多在600 人到1500 人之间。
据不完全统计, 海淀区共有此类建筑60多个, 在消防审验及日常管理中, 都需要比较明确的管理标准。
1.2大厅面积变小, 小厅数量大增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专业的放映、演出场所以多厅、多场次放映来适应不同观众的需求, 因此大厅变小、小厅数量增加成为新建剧场类建筑的共同特征。
以华星国际影城为例, 一个大厅容纳445 人, 四个小厅分别容纳370 人、170 人、120 人、30 人不等; 以正在建设中的海淀工人文化宫为例, 一个大厅容纳390 人, 两个小厅分别容纳60 人。
1.3商业氛围浓重, 追求豪华、舒适、多功能、品质高的演出、放映效果20 世纪90 年代后期建造的剧场类建筑, 其观众厅取消了硬板座椅, 以舒适的宽大的沙发椅替代, 设有中央空调系统, 高级音画效果, 集吃、喝、休闲、观赏影片为一体。
以华夏国际影城为例, 在首层开辟多个商业门店, 引进十佳国际品牌如:DQ 冰激淋、P izza、星踪坊咖啡厅、赛百味快餐、味多美糕点等, 五个放映厅不同影片交错放映, 从早到晚人流熙熙攘攘。
2现有规范对小型剧场的有关规定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16-87 (2001 版) (以下简称“建规”)中, 对剧场类建筑的防火分区最大允许面积、安全出口、安全疏散、舞台部分建筑构件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根据《建筑内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950045-95 中有关剧场类内装修材料的规定, 在设计和防火审核中能够找到比较明确的依据, 但在消防设施方面显得比较缺乏。
2.1“建规”中有关消防设施方面的规定我国现行行业标准《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J 57-2000) 中, 依据剧场的建筑规模对剧场分为四类, 其中观众厅容量300~800 座的为小型剧场。
“建规”第8.4.1 条规定超过800 个座位的剧院、电影院、俱乐部和超过1200 个座位的礼堂、体育馆应设室内消防给水。
换言之,少于800 座位的小型剧场类建筑可以不设室内消火栓。
“建规”第8.7.1 条规定超过1500 个座位的剧院观众厅、舞台上部(屋顶采用金属构件时)、化妆室、道具室、储藏室、贵宾室; 超过2000 个座位的会堂或礼堂的观众厅、舞台上部、储藏室、贵宾室; 超过3000 个座位的体育馆、观众厅的吊顶上部、贵宾室、器材间、运动员休息室应设闭式自动喷水灭火设备。
“建规”第8.7.2 条规定超过1500 个座位的剧院和超过2000 个座位的会堂、礼堂的舞台口, 以及与舞台相连的侧台、后台的门窗洞口应设水幕设备。
“建规”第8.7.3 条规定超过1500 个座位的剧院和超过2000 个座位的会堂舞台的葡萄架下部应设雨淋喷水灭火系统。
“建规”第10.3.1 条规定超过3000 个座位的体育馆观众厅应设火灾自动报警装置。
根据“建规”的上述要求, 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观点:(1) 800 座以下的剧院、电影院、俱乐部等可以不设室内消火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舞台及观众厅可以不做防火分隔;(2) 1500 个座位以下的剧院、电影院、俱乐部等、2000 个座位以下的会堂或礼堂、3000 个座位以下的体育馆、观众厅的吊顶上部、贵宾室、器材间、运动员休息室可以不设闭式自动喷水灭火设备, 舞台及观众厅可以不做防火分隔; 舞台的葡萄架下部可以不设雨淋喷水灭火系统。
(3) 3000 个座位以下的体育馆观众厅、剧院、电影院、俱乐部等可以不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根据上述规定, 我区绝大部分礼堂、剧院类建筑观众厅容量均在1500 座以下, 除设置室内消火栓外, 不需要其他消防设施。
而这些场所的人群密集度和总体数量均高于其他公共娱乐场所。
还有一些新兴的剧场类建筑, 按标准甚至可以不设室内消火栓。
与这类场所经营使用中的火灾危险性不相匹配。
2.2同一剧场存在着不同火灾危险性等级“建规”对大型剧场类建筑给予了充分重视, 作为重点分别规定了最低消防保护标准。
但是,“建规”对剧场类的分类只有观众座位数这一个标准。
根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附录A 的规定, 剧场的观众厅为中危险级I 级, 舞台上部为中危险级II 级, 而葡萄架下为严重危险级II 级。
可见, 同一剧场内部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火灾危险性。
只以观众厅座位数作为设置消防设施的判定标准, 很难对剧场不同火灾危险性的区域, 是否分别设置和设置何种消防设施进行判定。
有些剧场为保障观赏效果和舒适性观众厅较小, 但舞台功能较强, 舞台部分的面积相对较大。
如: 八一剧场,归属于总政话剧团, 观众厅座位数370 座, 面积:800 m2, 舞台面积600 多m2, 辅台面积500 多m2, 后台面积300 多m2, 其舞台及后台部分面积远大于观众厅的面积, 可供演出多幕话剧, 且经常有中央军委首长观看演出。
该剧场设有室内消火栓6 个, 内部再无其他固定消防设施, 舞台与观众厅之间无防火分隔设施。
再如: 海淀工人文化宫, 观众厅390 座, 面积295 m2,而舞台部分的(包括侧台) 面积333m2。
虽然观众厅较小, 但舞台并不小, 功能较强, 火灾危险性较高。
只以观众厅座位数来判定消防设施的设置标准, 无法解决针对不同火灾危险性等级区域的消防保护问题。
3小型剧场与其他公共聚集场所消防设施保护标准与其火灾危险性不匹配2001 年以后, 随着公共娱乐场所的蓬勃发展及火灾事故的不断发生, 惨痛的教训使得社会普遍认识到公共娱乐场所的火灾危险性, 对其严格依法管理提上日程。
因此, 在2001 年规范修订中, 对此类场所的位置、结构、布局、装修材料、消防设施等都特别提出并给予明确规定。
而歌舞厅、游艺厅、网吧、桑拿浴池等公共娱乐场所无论其设置在高层、地下或多层建筑内均不能被列为严重危险级的场所, 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附录A 设置场所火灾危险等级举例表中, 将公共娱乐场所列为中危险级I 级。
与剧场类建筑比较起来, 不难看出, 容纳人群较多的观众厅和严重危险级的舞台上部, 现有“建规”的消防设施设置标准偏低。
在现实工作中, 大部分新建剧场实际均已提高了消防设施的设置标准。
如: 前文提到的海淀工人文化宫和海淀少年宫。
其中海淀少年宫它的观众厅座位数472 座, 建筑面积354m2 米, 舞台面积247m2。
这两宫都设置了火灾自动报警、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机械排烟设施。
同时, 舞台口设置了防火幕, 葡萄架下设置了雨淋灭火设施。
再如: 北大附中报告厅, 观众厅池座671座、楼座160 座; 舞台面积16714 m2。
校方采纳了消防部门的建议, 不仅设置了火灾自动报警、自动喷水火火系统, 而且在舞台口以无机复合材料的防火卷帘作为防火分隔设施, 舞台上部设置了雨淋系统。
4几点建议4.1针对剧场内不同的火灾危险性划分不同的防火分区剧场内舞台的葡萄架下为严重危险级II 级, 舞台为中危险级II 级, 观众厅部分为中危险级I 级。
因此,将舞台和观众厅部分划分为不同的防火分区是很有必要的。
“建规”第7.2.2 条规定, 剧院等建筑的舞台与观众厅之间的隔墙, 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5 h 的非燃烧体, 舞台口上部与观众厅闷顶之间的隔墙, 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5 h 非燃烧体, 隔墙上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不难理解, 这是为了分隔舞台与观众厅部分的防火分隔措施。
但是, 1500 个座位以下的剧院、2000 个座位以下的礼堂、会堂, 在舞台口不设防火分隔设施, 上述这些防火分隔就失去了分隔的意义。
可以推想, 如果克拉玛依油田礼堂的舞台口有防火幕分隔舞台与观众厅之间的话, 那场震惊全国的火灾可能是另外一种结局。
因此, 建议凡具有一定规模的舞台与观众厅之间设防火分隔设施。
4.2对于剧场不同的防火区域设置不同的消防设施的设置标准现行规范对不同剧场设置不同消防设施的分类标准是观众厅的座位数, 如:“800座以上的.....1500 座以上的....2000 座以上的....”,可否在目前以观众厅座位数为标准的前提下, 再以其他指标来补充一些分类标准。
比如: 将舞台部分与观众厅部分分别考虑。
观众厅部分以座位数作为设置消防设施的标准, 舞台部分以舞台的面积或以舞台上部的幕道数、杆数作为设置消防设施的标准。
并针对不同区域设置不同消防保护设施。
从八一剧场、海淀工人文化宫可以看出, 观众厅面积虽小, 舞台面积相对较大, 以火灾危险性较低的部分作为判断火灾危险性较高部分的消防设施设置标准, 不十分科学。
4.3工作中的感受在现实工作中, 很多设计单位在进行小型剧场类建筑设计时, 都已经自觉提高了消防设施的设置标准,比如: 前面提到的海淀文化宫、海淀少年宫、北大附中报告厅等, 在工程的初步设计申报阶段,都已经考虑了火灾自动报警、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机械排烟、室内消防给水等消防设施, 但在舞台口与观众厅的分隔方面一般较少处置。
一方面, 规范没有必须的要求, 另一方面, 在规范中只提到了防火水幕带作为分隔设施。
防火水幕带在实际工程中实施起来经常比较困难。
在实际工作中, 当我们把剧场不同区域火灾危险性向建设单位解释清楚之后, 建设单位从原则上都能认可我们的建议, 在寻找到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 如: 刚性防火幕、无机复合防火卷帘作舞台口的分隔, 在规范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 这些建设单位做了积极地尝试。
近些年来, 社会对消防安全的重视程度大有提高, 针对小型剧院类防火设计标准适当提高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 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