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场建筑设计要点
剧场建筑设计要点

4.0.5 剧场设吸烟室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有池座和楼座时应分层设置。 2 室内装修天棚应为A 级材料,墙面和地面不 得低于B1 级材料,并应符合本规范第8.4.1 条 的规定。 4.0.6 剧场应设观众使用的厕所,厕所应设前 室。厕所门不得开向观众厅。男女厕所厕位 数比率为1:1,卫生器具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男厕:应按每100 座设一个大便器,每40 座 设一个小便器或0.60m 长小便槽,每150 座设 一个洗手盆; 2 女厕:应按每25 座设一个大便器,每150 座 设一个洗手盆; 3 男女厕均应设残疾人专用蹲位
观 众 厅-座 席
5.2.1 观众厅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甲等剧场不应小于0.80m2/座; 2 乙等剧场不应小于0.70m2/座; 3 丙等剧场不应小于0.60m2/座。 注:大台唇式、伸出式、岛式舞台剧场不计舞台 面积。 5.2.2 剧场均应设置有靠背的固定座椅,小包厢 座位不超过12 个时可设活动座椅。 5.2.3 座椅扶手中距,硬椅不应小于0.50m;软椅 不应小于0.55m。
中剧场
小剧场
5.2.4 座席排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短排法:硬椅不应小于0.80m,软椅不应小于0.90m, 台阶式地面排距应适当增大,椅背到后面一排最突出 部分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30m; 2 长排法:硬椅不应小于1.00m;软椅不应小于1.10m。 台阶式地面排距应适当增大,椅背到后面一排最突出 部分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0m; 3 靠后墙设置座位时,楼座及池座最后一排座位排距 应至少增大0.12m。 5.2.5 每排座位排列数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短排法:双侧有走道时不应超过22 座,单侧有走道 时不应超过11 座;超过限额时,每增加一座位,排距 增大25mm; 2 长排法:双侧有走道时不应超过50 座,单侧有走道 时不应超过25 座。 5.2.6 观众席应预留残疾人轮椅座席,座席深应为 1.10m,宽为0.80m,位置应方便残疾人入席及疏散, 并应设置国际通用标志。
论剧场的建筑及室内设计要点

论剧场的建筑及室内设计要点【摘要】本文在介绍深圳市中小学艺术教育基地建筑、室内设计的同时,从剧场定位、建筑声学、设计思想等方面探讨了剧场设计过程需要注意的地方。
【关键字】剧场,建筑,室内设计【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d in middle and primary school education base in shenzhen city art architecture, interior design, at the same time from the theatre localization, the architectural acoustics and the design idea,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theatre design process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place.【key words 】theatre, architecture, interior design前言剧场,有时又称剧院,意指特定的、由永久性的建筑体构成的表演场所,亦可作为表演场所的总称。
剧场建筑是技术较为复杂的建筑,不同于常规的建筑工程,涉及除常规专业以外,还包括视线分析、建筑声学、声学装修、舞台机械、舞台灯光、音视频、转播系统等专业和要求,只有各专业紧密配合,才能较好的完成剧场的设计。
1剧场的定位和布局、造型剧场设计的第一步就是确定功能,确定规模。
建设的剧场是“出租制”的剧场,还是“场团合一制”剧场?是建1800座以上的大规模,还是1200座的中等规模?是甲等、乙等还是丙等?是纯粹的歌舞剧演出功能,还是兼有音乐会、综艺演出以及会议的多功能剧场?舞台设备的档次如何定位?计划在基础、土建安装、室内装饰、舞台机械、舞台专业灯光、专业音响、室外工程、外线等项目的资金分配等等。
上述涉及到的定位问题主要如下三个方面:种类、标准、级别。
简述剧院建筑结构设计要点及方法

简述剧院建筑结构设计要点及方法摘要:剧院类建筑通常具有造型复杂、大空间、大跨度、大悬挑等特点,故在建筑结构设计上也较为复杂。
文章介绍了某剧院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主要内容,包括工程概况、结构选型与布置、上部结构设计要点以及基础设计等,可为类似剧院建筑工程提供了结构设计方面的一些设计要点及方法。
关键词:剧院;框架剪力墙结构;钢结构屋盖;基础1工程概况某剧院建筑工程总建筑面积约2.74万㎡,地下建筑面积约为1.25万㎡,地上建筑面积约为1.49万㎡。
本工程地上部分由剧院(主楼)和文史博物馆(辅楼)两个功能独立的单体组成,两个单体之间设置一道防震缝分开。
主楼地上4层,平面尺寸约为70.8m×86.4m,结构主屋面高度为20.5m,舞台局部区域屋面由于功能需要抬升至32.35m,抬升屋面面积占主屋面面积的12.2%。
主楼主要功能为舞台、观众厅、观众休息厅以及其他配套用房;辅楼地上2层,结构高度为12.30m,主要功能为展览厅以及配套用房。
主楼剧院的剖面图。
主楼和辅楼共用一层整体地下室,平面尺寸约为105m×104m,局部台仓范围为三层地下室,平面尺寸32m×26.8m。
地下一层层高为4.8m,台仓部分地下二、三层层高分别为6.2m、4.5m。
地下室主要功能为地下车库和配套附属用房,地下车库兼战时人防功能,地下室整体不设缝。
2结构选型与布置2.1抗侧力体系剧院建筑功能复杂,内部空旷,内部楼层存在多处大开洞等楼面削弱情况[1,2]。
本工程结合建筑的内部功能分布,主体结构采用框架—剪力墙体系。
由于本项目内部舞台及观众厅区域为大空间,结构布置空间有限,结合建筑平面布置特点,在舞台及观众厅周边布置框架,典型框架柱尺寸为800×800mm,框架梁尺寸为400×700mm。
由于内部空间大开洞、建筑平面布置不规则,为控制整个结构的扭转效应并进一步提高结构的抗侧刚度,在舞台北侧角部及观众厅南侧等位置共设置了7道剪力墙,剪力墙厚度为300~350mm。
剧场建筑设计要点

剧场建筑设计要点剧场是一种供观众观赏演出的场所,其建筑设计需要考虑观众的视觉和听觉体验,以及演员的舞台表演需求。
以下是剧场建筑设计的一些要点:1. 建筑布局:剧场建筑需要考虑观众席、舞台、舞台后台、观众进出通道等区域的合理布局。
观众席和舞台之间的距离和角度应该适当,以保证观众在观看演出时能够获得良好的视觉效果。
2. 观众席设计:观众席的设计应考虑观众的舒适度和视线问题。
座椅应舒适且排布合理,确保观众能够清晰地看到舞台上的演员。
此外,座位的倾斜角度和高度也需要根据剧院的大小和观众座位排布进行合理调整。
3. 舞台设计:舞台是演员表演的核心区域,因此其设计需要兼顾功能性和美观性。
舞台的尺寸应能容纳不同规模的演出,同时还要考虑演员的灵活性和表演要求。
舞台背景的设计宜简洁大方,以使演员和故事情节成为焦点。
4. 后台区域:后台区域包括演员更衣室、化妆间、排练室等,应设计规划合理,便于演员的使用和活动。
还需考虑通风、采光和安全等方面的问题。
5. 声学设计:剧场建筑的声学设计对于演出的效果和观众体验至关重要。
应考虑音频设备的布置和回音控制,以保证声音能够均匀地传播到观众席上,同时避免过多的回音和噪音。
6. 照明设计:照明设计是剧场建筑中重要的一部分。
适当的照明可以提升观众的观赏体验和演员的表演效果。
应注意舞台上的主要照明和周边区域的照明,以及各种灯光效果的灵活调整。
7. 空调与通风:剧场建筑通常需要容纳大量的观众,因此空调和通风系统的设计应该考虑大量人员的热量和氧气需求,以保证观众的舒适度。
8. 安全设计:剧场建筑应考虑观众的安全问题,包括适当的疏散通道、防火设施和应急救援系统等。
还需考虑观众和演员的安全出入口,以及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以上是剧场建筑设计的一些要点和相关参考内容。
通过合理、美观的建筑设计,剧场可以为观众提供良好的观赏体验,并为演员提供舒适、实用的表演空间。
影剧院设计综合规范

影剧院设计综合规范影剧院作为一个专门用于放映电影和表演戏剧的建筑,它的设计和规范对于提供观影体验和舞台表演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综合分析影剧院设计的各个方面,包括建筑结构、座位布局、音响设备、舞台设计等,为影剧院设计提供一套综合规范。
建筑结构影剧院建筑的结构设计应该考虑观众坐席的视野以及舒适性。
首先,影剧院的观众席应该呈现斜坡式设计,以保证每个座位都能够有良好的视野,并且不会被前排观众遮挡。
其次,观众席的布局应该符合人体工程学,确保每个座位都有足够的腿部和躯干空间,同时方便人们进出座位。
座位布局在座位布局方面,应该考虑观众的视野和听觉体验。
首先,座位应该围绕舞台或屏幕呈现半圆形或梯形布局,以便观众都能有良好的视野。
其次,在座位的设置上应该保证观众之间的距离不会太过密集,以免造成拥挤和不舒适感。
最后,需要设置一定数量的包括残疾人座位在内的无障碍座位,以供有特殊需求的观众使用。
音响设备音响设备是影剧院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其设计原则是在舞台或屏幕的前方设置一到多个音箱,以确保音频能够清晰地传输到观众的耳朵中。
此外,对于大型影剧院,还需要设置适当数量的环绕音响,以提供更加立体和逼真的观影效果。
音响设备的放置应该避免遮挡观众视线,并且能够调整音量和音质以适应不同的剧目和影片放映。
舞台设计对于剧院而言,舞台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舞台的大小和高度应该能够容纳各种类型和规模的表演,包括舞蹈、歌剧、戏剧等。
舞台的背景幕布应该简洁大气,并且能够方便更换和调整,以适应不同的剧目和舞台效果的要求。
此外,舞台上的灯光设备和音响设备也应该与舞台设计相匹配,以保证良好的表演效果。
安全与服务设施在影剧院的设计中,安全和服务设施也是不可忽视的。
影剧院应该设置有明显的出口标识和疏散通道,并且配备适当的疏散设备,如灭火器、疏散门等。
此外,影剧院还应该具备舒适的观众休息区、洗手间、售票窗口等服务设施,以便观众能够享受到完整的观影体验。
剧场打造计划书

剧场打造计划书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详细的剧场打造计划,从概念到实施的各个阶段进行说明。
剧场是一个重要的文化和娱乐场所,它为人们提供了观赏各种表演和演出的机会。
剧场打造计划不仅涉及到建筑设计和装潢,还需要考虑到舞台设备、灯光音响等各方面的要素。
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我们的目标是创建一个舒适、功能齐全的剧场,为观众提供优质的演出体验。
2. 概念阶段在概念阶段,我们需要明确剧场的定位和设计理念。
以下是一些需要考虑的要素:•场地选择:选择一个合适的场地,考虑到场地的大小、位置和交通便利性。
•定位和目标受众:明确剧场的定位和目标受众是什么,比如是专门用于音乐演出还是多功能剧场等。
•设计理念:确定剧场的设计风格、舞台设备和座位布局。
3. 设计阶段3.1 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阶段,我们需要考虑以下方面:•剧场布局:设计一个合理的剧场布局,包括正厅、舞台、观众席、舞台设备区等。
•空间规划:合理规划剧场的各个功能区域,包括大厅、休息区、艺术展示区等。
•入口和出口设计:确保观众方便进出剧场,并考虑紧急情况的疏散。
•建筑风格和外观设计:根据剧场的定位和设计理念确定建筑风格和外观设计。
3.2 装潢设计剧场的装潢设计是为了营造舒适和艺术氛围,需要考虑以下方面:•色彩和材质选择:选择合适的色彩和材质,以反映剧场的定位和设计理念。
•灯光和照明设计:从功能性和美学角度考虑灯光和照明的设计,以营造不同场景的氛围。
•装饰物和艺术品:选择合适的装饰物和艺术品,以增强剧场的艺术氛围。
4. 实施阶段4.1 舞台设备在实施阶段,需要考虑安装各种舞台设备:•舞台和舞台机械:确保舞台设计合理,并安装舞台机械,如背景幕布升降系统、舞台旋转台等。
•音响系统:选择适当的音响设备,并合理布局,以确保观众听到清晰、高质量的声音。
•灯光系统:安装合适的灯光设备,并进行布灯,以营造不同场景的效果。
4.2 座位布局在实施阶段,需要合理规划座位的布局:•观众席设计:考虑到视线、舒适度和安全性,合理布置观众席的位置和数量。
剧场建筑方案

剧场建筑方案剧场建筑方案剧场是一种拥有舞台和观众区域的场所,用于进行演艺表演和文化交流。
剧场建筑方案是指设计和规划剧场的整体架构和功能布局的方案。
下面将就剧场建筑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首先,剧场的整体架构应该是大气、美观、与时俱进的。
它应该吸引人们的注意并传达出一种艺术氛围。
剧场的外立面设计应该突出主题,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可以考虑使用现代材料和建筑技术,以便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其次,剧场方案涉及到舞台和观众区域的布局。
舞台是演艺表演的核心,因此应该有足够的空间容纳演员和设备。
舞台的设计应该方便灯光和音响设备的安装和使用,并提供足够的空间给演员表现创作。
观众区域是观众观看演出的场所,因此应该舒适、便利且视野良好。
座位的设计应该符合人体工程学,保证观众的舒适感和观看体验。
在座位的布置上,应该考虑到视线的阻挡,以便每个座位都能够看到舞台的全貌。
剧场的室内空间应该采用合适的材料和装饰,以提供良好的声学效果。
声学是剧场建筑中的重要因素,它对于观众听到清晰的音乐和演员的话语非常重要。
因此,在剧场方案中应该考虑到声学设计和吸音材料的使用。
此外,剧场方案还应包括舞台设备和后台空间的规划。
舞台设备包括灯光、音响和机械设备等,它们应该被合理地安装在舞台后方,以充分利用空间并方便使用。
后台空间应该有足够的面积来存放演员化妆和换装,同时也应提供足够的休息区域供演员休憩。
最后,剧场建筑方案还应考虑到安全和环保因素。
剧场是大型公共场所,必须符合消防安全和紧急疏散的要求。
同时,剧场应该采用节能环保的设计和材料,以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综上所述,剧场建筑方案涉及到整体架构、舞台和观众区域的布局、室内空间设计、声学效果、舞台设备和后台空间规划、安全和环保等方面。
一个成功的剧场建筑方案应该能够创造出舒适、美观、具有艺术氛围的空间,并提供良好的观看和表演体验。
剧场建筑设计要点

剧场建筑设计要点
1. 剧场建筑设计的首要目标是提供一个宜人的观剧环境,为观众带来高品质的艺术体验。
设计师需要考虑观众舒适度、能见度和听觉效果。
2. 剧场的整体布局应满足观众进出、座位分配、演员换装和舞台设备操作等要求。
舞台后方应设置舞台机械和背景布景管理空间,以便灵活调整舞台布景。
3. 剧场内部空间要合理划分,包括休息区、办公区、设施设备储存区等。
卫生设施和紧急出口布置也需符合相关规范。
4. 观众席位的排布需要考虑观看角度、舒适度和可视性。
座椅的设计应兼具舒适性和功能性,如提供足够的扶手和通道空间。
5. 剧场内部装饰应以简洁、雅致的风格为主,以凸显舞台作品的艺术性。
应注意灯光选择和布置,以确保演员和观众在观看过程中不受到干扰。
6. 剧场的声学设计至关重要。
设计师应注重减少声音反射和扩散,确保演员的声音传达到观众的位置,并提供合适的吸音材料和设备。
7. 剧场设施设备的选购和布置需要满足舞台演出需求。
应配置合适的音响设备、灯光设备、舞台幕布和机械设备等。
8. 安全性是剧场设计的重要考量因素。
设计师需要确保适当的防火设施、疏散通道和紧急出口,以及符合相关法规的应急灯光和标识。
9. 剧场建筑设计应注重可持续性。
设计师可以考虑使用节能设备、可再生能源和可回收材料,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10. 与相关专业人员合作是剧场设计过程中的关键。
与声学师、灯光设计师和舞台设备技术员等专业人员密切合作,可确保设计的功能性和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剧院建筑设计(讲义)2009.03剧院建筑属公共建筑,主要特点:☐ 主要使用空间高大,空间组合关系为大厅式,即以观众厅、舞台为中心,其他空间按功能分区、使用顺序围绕在周围☐ 使用空间大小差别大,一层主要使用空间与多层空间相联系,形成错层、夹层关系 ☐ 因视线等要求,主要使用空间的地面通常不在同一标高、同一层面上 ☐ 大空间需要大跨度结构,多种结构形式聚集 ☐城市文化、经济实力的代表性建筑剧院建筑设计要点▪空间组织和流线 ▪ 视线 ▪ 音质 ▪ 安全疏散▪ 大跨度结构 ▪ 造型▪ 图面应表达内容一. 空间组织和流线▪ 空间组成:☐ 演员活动区,包括舞台、演员休息、排练、化妆等☐ 观众活动区,包括门厅、观众厅、售票厅、休息厅、宣传展示等 ☐ 管理活动区,办公、贮藏等☐其他如贵宾用房、商业用房、设备用房、停车用房等▪ 流线特点:(《影剧院建筑设计图解》P127~142)o 人员流线观众流线;演员流线;舞台道具、乐器流线;贵宾流线;管理人员流线……o 车流观众车流;贵宾车流;演员、舞台道具、乐器车流;消防车……二. 视线设计1、视线要求:看得见、看得清、看得全、看得舒服▪ 看得见的视线要求☐ 观众之间无遮挡 ☐ 台口前缘无遮挡☐ 栏杆、楼座挑台无遮挡 ☐其他凸出物无遮挡▪ 看得清的视距控制☐ 视距是指观众眼睛到设计视点的距离。
☐ 一般人看得清的视角为1’(最小明视角),即能区分10mm 景象的最远距离约为33.3m 。
☐《剧场建筑设计规范》第5.1.5条: 歌舞剧场不宜大于33m ;话剧、戏剧场不宜大于28m;岛式舞台剧场不宜大于20m。
▪看得舒服的视角要求☐一般人的水平视角为30°~40 °,舒适转动眼球后为60 °,舒适转动头的视野可达120 °。
☐一般人的垂直视角30 °(俯角、仰角各15 °),转动眼球后为60 °。
☐《剧场建筑设计规范》第5.1.6条:楼座最大俯角不宜大于20 °;包厢最大俯角不宜大于35 °;岛式舞台剧场不宜大于30 °。
▪看得全的偏座控制☐《剧场建筑设计规范》第5.1.1条:视线设计应使观众能看到舞台的全部,条件限制时也应看到80%的表演区。
☐以天幕的中心与台口相切的连线的夹角来控制偏座区,应大于45 °。
▪设计视点☐《剧场建筑设计规范》第5.1.2条视点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 镜框式台口剧场宜选在舞台面台口线中心台面处;2 大台唇式、伸出式舞台剧场应按实际需要,将设计视点相应适当外移;3 岛式舞台视点应选在表演区的边缘;4 当受条件限制时,设计视点可适当提高,但不得超过舞台面0.30m;向大幕投影线或表演区边缘后移,不应大于1.00m。
2、座位排列:☐基本尺度人体肩宽约397~415,加冬衣440~460,人与人的适宜、经济距离40~50,即座距500~700。
☐座位的大小与硬座软座有关、与标准有关☐排距应考虑观众走动☐排距与座位排列方式有关短排法:双侧有走道的连续座位数不超过22座;单侧有走道的连续座位数不超过11座。
长排法:双侧有走道的连续座位数不超过50座;单侧有走道的连续座位数不超过25座。
☐横排曲率:3、视线分析:(《建筑设计资料集》第4集)作用:(1)通过视线分析,获取各部分标高(2)表达视线设计的结果方法:图解法、相似三角形数解法、……☐地面升起坡度的影响因素:(1)视点越高升起越平缓(2)C 值越大升起越大,视线升高差“c”值应取0.12m(3)排距越小升起越大(4)视点至第一排观众的距离越小升起越大三. 音质设计1、音质评价的主观属性:要求听的见,听得清,听得出变化☐响度是听的见的主要因素,响度与声源功率、厅堂容积、早期反射声有关o早期反射声:50ms内的反射声,换算为声路差约为17mo离开声源10m左右的观众厅前区的早期反射声主要来自顶棚,顶棚高度不宜大于13mo矩形平面的宽度不宜大于26m☐丰满度:主要与混响时间有关,音乐厅的混响时间希望达2秒以上。
o混响时间与厅堂的体积有关一般6~8m3/座。
o软座位、人体都是很好的吸声材料,会降低混响时间,特殊的椅子、观众衣帽寄存,以保证混响时间。
o墙面声音反射和扩散,可延长混响时间。
☐扩散度:声音经多次扩散、反射,从各个方向到达听众,使听众沉浸于音乐之中的感觉。
o 声音扩散的三个途径:不规则的室形、界面上的几何体、不规则的吸声和反射构造。
o 扩散体的尺寸 o 扩散体的形状☐其他有关声音的评价属性:亲切感、空间感、融合、平衡等等2、音质缺陷的避免:☐ 观众的掠射吸收直达声o 观众厅前区的前后排高差不大时,声音通过前排听众的头部,直达声会掠射吸收,影响声音的清晰度。
o 池座前后排高差不宜小于8cm ,楼座前后排高差不宜小于10cm 。
☐回声:反射声的时间差≥50ms (声程差≥ 17m )、声音的强度又足够的话,听来就是回声。
o 对容易产生回声的部位应做吸声处理。
☐楼座下声影区:楼座挑台易对早期反射声遮挡o 控制挑台深度o 挑台和后墙适当倾斜o 观众厅顶棚纵剖面基本类型:☐噪声声源及措施o 外界环境噪声:双层墙。
o 内部观众噪声如塑料袋、迟到者、婴幼儿及其他不文明状况:设衣帽寄存、迟到者专席、婴幼儿室等o 机械噪声:空间隔离、设备减噪、管道消声等四、安全疏散1、安全疏散要求: ☐ 疏散时间疏散时间计算?☐疏散通道宽度《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5.3.10条 剧院、电影院、礼堂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观众厅的疏散内门和观众厅外的疏散外门、楼梯和走道各自总宽度,均应按不小于表5.3.10的规定计算。
☐疏散口数量:《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5.3.4条 剧院、电影院、礼堂的观众厅安全出口的数目均不应少于两个,且每个安全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应超过250人。
容纳人数超过2000人时,其超过2000人的部分,每个安全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应超过400人。
☐ 疏散口要求《剧场建筑设计规范》第8.2.2 观众厅出口门、疏散外门及后台疏散门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设双扇门,净宽不小于1.40m,向疏散方向开启;(2)紧靠门不应设门槛,设置踏步应在1.40m 以外;(3)严禁用推拉门、卷帘门、转门、折叠门、铁栅门;(4)宜采用自动门闩,门洞上方应设疏散指示标志。
☐其他疏散口要求《剧场建筑设计规范》规定:后台应有不少于两个直接通向室外的出口。
乐池和台仓出口不应少于两个。
2、观众厅内的疏散通道:o《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5.3.9条规定:观众厅内的疏散走道宽度≦0.6m /100人,且最小净宽度≦1.0m,边走道不宜小于0.8m。
o横走道之间的座位排数不宜超过20排;纵走道之间的座位数,不超过22个,排距不小于90厘米时,可增至50个,仅一侧有走道的座位减半。
o坡道的坡度大于1:6时应设台阶。
3、公共空间(观众厅外)的疏散通道:o《剧场建筑设计规范》第8.2.3 规定:观众厅外疏散通道室内部分坡度不应大于1:8,为残疾人设置的通道坡度不应大于1:12。
o地面以上2m 内不得有任何突出物;不得设置落地镜子及装饰性假门。
4、疏散楼梯:《剧场建筑设计规范》第8.2.4规定主要疏散楼梯应符合:o踏步宽度≦0.28m,踏步高度≧0.16m,连续踏步不超过18 级,休息平台宽度≦梯段宽度,并≦ 1.10m;o不得采用螺旋楼梯,扇形梯段的踏步窄端距扶手水平距离0.25m 处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2m,宽端扶手处不应大于0.50m,休息平台窄端不小于1.20mo楼梯应设置坚固、连续的扶手,高度不应低于0.90m。
5、室外的疏散通道和集散场地:o室外疏散通道的坡度≧1:10,并应加防滑措施。
o按不小于0.20m2/座留出集散空地,室外疏散及集散广场不得兼作停车场。
o剧场基地应至少有一面临接城镇道路,或直接通向城市道路的空地。
可通行宽度不应小于剧场安全出口宽度的总和,并:800 座及以下,不应小于8m;801~1200 座,不应小于12m;1201 座以上,不应小于15m。
o疏散通道最小宽度应大于3.5m。
五. 大跨度结构☐异型桁架☐拱的受力特点☐拱的合理轴线、矢高和推力:☐拱的推力平衡方式o基础承受、边缘刚性结构集中传给拉杆、侧面框架承受、拉杆承受☐拱的形式:☐网架形式:o平板网架(正交或斜交)o壳形网架(单层;单曲或双曲)o锥体式网架☐网架单元、网架支承、网架尺寸☐悬索结构的构造组成☐悬索结构的形式☐悬索结构的垂度☐壳体结构:(薄壁空间结构)承受曲面内的轴力作用,材料强度得到充分利用,节省材料自重轻。
6m×6m的梁式结构的板厚120cm以上,35m×35m的壳体结构的壳板厚60cm。
☐壳体结构的形式:长壳;短壳o短壳由壳板、边梁和横隔构件组成。
o壳板的跨度与波长之比小于1,通常为0.5。
壳板的矢高一般不应小于波长的1/8,壳板厚可按跨度和施工条件选用。
o边梁高度为其跨度的1/10~1/15,梁宽为其高度的1/5~2/5。
o横隔间距6~12m。
☐楼座结构六. 造型七. 图面应表达内容1、舞台部分:☐舞台是剧场演出部分的总称,包括主台、侧台、后舞台、乐池、台唇、耳台、台口、台仓等。
o镜框式舞台:台口宽度、台唇、表演区、天幕、边幕、演员上下场口o岛式舞台:台唇(舞台边缘线)、表演区、演员上下场口o音乐厅舞台:表演区、合唱席、演员上下场口☐舞台周边指向舞台的空间:舞台监督、导演、乐池(音乐厅一般不设乐池)、抢妆和候场、跑场☐注意舞台、乐池和观众厅的联系(1)镜框式剧场舞台,适用大多数类型的剧场,尤其是戏剧、歌舞剧场。
(2)岛式舞台,更适用于音乐厅。
易忽略的问题:•演员上场口及通路•主要面向•背面观众席的标高、升起和视线•管风琴位置及演奏台•顶部声反射板2、观众厅部分:☐观众厅应表达:除正确画出观众厅平面图,包括座位排列、出口位置和门、高差及联系台阶、栏杆扶手等外,还应分析表达:o观众厅座位排列及曲率半径。
o平面视角分析:最大视角、最小视角、最佳视角区;偏角控制o观众厅声场分析☐观众厅周边还有指向观众厅和舞台的空间:o耳光室:一般距舞台大幕3m左右,距观众厅最低地面处4m高左右,(多在二层画出,耳光室下可做观众厅一层出入口)。
o声、光控制室:或在台唇下;或在大幕两侧;或在耳光室上下;或在观众厅后部o放映室:观众厅后部☐观众厅及舞台剖面图:o台口及大幕位置;舞台与观众厅的分隔o舞台升降和台仓o舞台上部的葡萄架、天桥、悬幕、天幕、地光槽、跑场通道(音乐厅无)o观众厅视线分析:C值、视点、视线升起;最大俯角;视线遮挡分析等o乐池指挥的视线分析o顶棚形式、观众厅净高(前厅、楼座及楼座下)o耳光、面光;放映室投光等o声场分析3、前厅及其他:☐剧场前厅一般设置有入口大厅(门厅)、小卖部、存衣、休息厅等,与前厅有密切联系的除了通向观众厅通道和楼梯外,还可能有售票处、迟到者席、展示、咖啡茶座、快餐店、商场、书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