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场建筑设计要点
二建建筑的剧院与音乐厅

二建建筑的剧院与音乐厅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们对文化娱乐需求的增加,剧院与音乐厅成为城市建设中的热点项目。
作为建筑师,设计一座符合功能需要、具有艺术魅力的剧院与音乐厅是一项挑战。
本文将介绍二建建筑中剧院与音乐厅设计的要点与技巧。
一、剧院设计要点1.功能布局:剧院作为表演场所,应包括舞台、观众席、后台和艺术家休息区等功能区域。
在设计中,需要合理布置各个区域的位置与面积,确保观众能够获得最佳的视听体验,演员和工作人员也能够顺利进行表演和后台工作。
2.舞台设计:舞台是剧院的核心部分,设计时需要考虑舞台的大小、形状和灯光音响设备的布置。
合理的舞台设计可以提供更多的表演空间和更好的视觉效果,同时也要注意考虑观众席的视线情况,确保每个座位都能够观看到舞台上的表演。
3.观众席设计:观众席的设计需要考虑人体工程学和观看效果。
合理的座位布局和高度差可以提供不同角度的观看体验,同时还需要考虑舒适度和安全性,确保观众在观看演出时能够有良好的体验。
4.声学设计:剧院作为表演场所,声学效果是至关重要的。
在设计中,需要考虑声音反射、吸声和扩散等问题,选择合适的材料和结构设计,保证观众能够听到清晰、逼真的声音,营造良好的听觉体验。
二、音乐厅设计要点1.音质分析:音乐厅作为演奏和听音的场所,设计时需要进行音质分析。
通过考虑声学反射、吸声、扩散和混响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材料和结构,确保音乐在演奏和传播过程中能够保持高质量的音质。
2.场地选择:音乐厅的选择需要考虑周围环境的噪音、震动和振动等因素。
避免选址在交通繁忙或噪音污染较大的地区,以免影响音乐的演奏和听觉效果。
3.座位设计:音乐厅的座位设计需要考虑观众的视听体验和舒适度。
合理的座位布局和高度差可以提供不同角度的观看和听音效果,同时还需要考虑人体工程学,确保观众在音乐会期间能够获得舒适的坐姿和空间。
4.灯光设计:音乐厅的灯光设计需要考虑舞台照明和观众席照明,确保观众能够清晰地看到表演者和乐器,同时也需要避免灯光对观众眼睛的刺激,保护观众的视觉健康。
剧场建筑设计规范

剧场建筑设计规范剧场建筑设计规范剧场建筑设计规范 1 总则1.0.2 本规范适⽤于剧场建筑的新建、改建和扩建设计。
不适⽤于观众厅⾯2积不超过200m 或观众容量不⾜300 座的剧场建筑。
1.0.3 剧场建筑根据使⽤性质及观演条件可分为歌舞、话剧、戏曲三类。
剧场为多功能时,其技术规定应按其主要使⽤性质确定,其他⽤途应适当兼顾。
1.0.4 剧场建筑规模按观众容量可分为:特⼤型 1601 座以上; ⼤型 1201,1600 座;中型 801,1200 座; ⼩型 300,800 座。
话剧、戏曲剧场不宜超过1200 座。
歌舞剧场不宜超过1800 座。
1.0.5 剧场建筑的等级可分为特、甲、⼄、丙四个等级。
特等剧场的技术要求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甲、⼄、丙等剧场应符合下列规定:主体结构耐久年限:甲等100 年以上,⼄等51,100 年,丙等25,50 年;5 观众厅5.1 视线设计5.1.1 视线设计应使观众能看到舞台⾯表演区的全部。
当受条件限制时,也应使视觉质量不良的座席的观众能看到80%表演区。
5.1.2 视点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 镜框式台⼝剧场宜选在舞台⾯台⼝线中⼼台⾯处;2 ⼤台唇式、伸出式舞台剧场应按实际需要,将设计视点相应适当外移;3 岛式舞台视点应选在表演区的边缘;4 当受条件限制时,设计视点可适当提⾼,但不得超过舞台⾯0.30m;向⼤幕投影线或表演区边缘后移,不应⼤于1.00m。
5.1.3 视线升⾼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视线升⾼差“c”值应取0.12m;2 隔排计算视线升⾼值时,座席排列应错排布置,保证视线直接看到视点;3 ⼉童剧场、伸出式、岛式舞台剧场、露天剧场视线升⾼值可提⾼⼀些要求;4 为满⾜较⾼⾳质要求,视线升⾼值设计宜采⽤较⾼要求。
5.1.4 舞台⾯距第⼀排座席地⾯的⾼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 镜框式舞台⾯,不应⼩于0.60m,且不应⼤于1.10m;2 伸出式舞台⾯,宜为0.30,0.60m,附有镜框式舞台的突出式舞台,可与主台齐平。
剧场建筑设计

剧院建筑设计剧院建筑设计是公共建筑比较复杂的项目之一,类型比较多,功能、技术、艺术要求比较高。
设计人员需要掌握多方面知识才能做好设计。
剧院组成主要包括五部分,即观众厅、观众附属用房、舞台、演员排练化妆用房和机电设备用房。
其中观众厅和舞台是设计的重点,本文仅对舞台部分提供一些资料供大家参考,希望大家不断积累经验,进行补充修正。
一个完善的舞台应包括:主台、侧台,有些机械化舞台在主台后面还加设一个后舞台。
如天津大剧院、国家大剧院、德国科隆市立剧院、朝鲜平壤大剧场等都是比较典型的机械化舞台,其核心是主舞台也称基本台(图1-5)。
图1 天津大剧院二层平面图2 德国科隆市立剧场二层平面图3 国家大剧院中区一层平面图4 平壤大剧场局部平面图5 天津大剧院剖面由于不同剧种演出对舞台要求差别很大,大体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写意,另一种是写实。
我国传统京剧为代表的地方戏,是写意派表演的典型,一般没有布景,只用一桌几椅,一块儿“帷帐”,表演简练而夸张,以鞭示马,持浆当舟,通过演员细腻的唱念做打,将剧情、环境、气氛刻画的淋漓尽致,这类演出对舞台要求并不高。
另一种是写实派,如歌剧、舞剧、话剧,演员与场景同等重要,场景要求尽量逼真,要有纵深感。
因而硬景、软景、灯光颇多,形成了舞台比较大。
从演出工艺分析,演出时舞台被划为三部分,一是演员表演区,二是布景区,三是天幕灯光区。
不同剧种各有特点,要求也大不相同。
下面着重分析几个代表剧种对舞台的要求。
一、主舞台(基本台)1、主舞台进深我国60年代以前建造的剧场,只有少数舞台进深较大,如北京首都剧场20m,天津第二工人文化官17m,北京天桥剧场16. 5m,天津干部俱乐部剧场15. 5m。
在这些舞台上能满足演出话剧、京剧和一般歌剧、舞剧。
但对大型舞剧仍感进深不够。
下面按剧种进行分析:(1) 以演舞剧、歌剧为主的舞台进深舞剧主要以舞蹈和音乐来表现剧情,演员活动范围大,尤其芭蕾舞要求最大。
表演区一般为14mX14m左右,中远景区约3m,天幕灯光区约4m,主台总进深需21m。
建筑设计知识资料:电影院建筑设计有哪些要点?

建筑设计知识资料:电影院建筑设计有哪些
要点?
电影院建筑设计有哪些要点?
1、电影院的空间一定要广阔,在对楼盘层高的要求上,好高一些,鉴于一般的楼盘层高都不可能太高,所以这就要我们经营者提前给开发商预定,说明一下,这样在修建的时候开发商就专门给我们把层高弄高一些。
2、画面与声源固定。
银幕尺寸应占据电影厅前部几乎整个空间,使观众的视野无遮挡地全部进入银幕,而左、中、右三个主扬声器与环绕声的发声位置,也应根据电影厅的尺寸,置于规定的位置,功能设计目的十分明确。
3、座位的舒适性与观赏效果要好,排距、座距、每排视线超高值、视点高度均为影院设计重要参数。
4、电影还音应以直达声为主,而电影厅的声场又处于封闭空间,其还音声性能受建筑环境声学条件影响甚大,如混响时间、背景噪声、反射与声扩散等,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
5、电影厅银幕亮度均匀达标,画面清晰、均匀,声场内有足够的声压级、均匀的声场分布,较高的语言清晰度,较低的系统噪声,已成为每个设计者的共同追求目标。
6、如果要设定多厅模式:那么每一个电影厅均为独立封闭空间,相互间由隔墙分隔,由走廊连接,并有公共空间门厅或休息厅等。
7、电影院的设计应以人为本,放映电影的功能十分明确,观众厅内,应有很好的视听工艺,足够的声压级、较高的语言清晰度和尽可能低的噪声;观众厅外,应有宽敞的休息场所、购票、购物十分便利,影厅分布与各项设施标识明确;环境布置温馨优雅,处处体现电影氛围。
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j57-2016

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j57-2016
《剧院建筑设计规范》(JGJ 57-2016)是结合当前国家和本行业发展现状,根据建(构)筑法及其它有关法律,按照国家安全质量标准和建筑基础及装修设计的有关规定,
解决当前剧院建筑设计中建筑历史文化保护、节能、防火、无隐患、安全有序上演等问题
而制定的强制性管理性文件。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投入使用、结构改造、装修改造和维修保养的剧院建筑(包括新院线、临时性舞台)背景建筑及其他有关建筑;新建、改建、改造时,应以成套施工图纸为
基础;有条件改造、拆除时,应并套原有成套施工图纸。
本规范规定的要求包括剧院建筑的各种设计要求、设备选型方案、内部空间布置及管
理制度、维护和运行管理等,以保证剧院可以安全、舒适和有艺术表演效果的上演。
1、建筑分析和研究:应对剧院建筑进行有效的建筑分析,根据文化遗产、城市环境、文化地域特色以及地方传统建筑风格等,确定建筑结构形式和新旧建筑之间的衔接形式,
并将建筑形态、风格结合起来;
2、技术规程及材料选择:应科学选择建筑材料、安裝工艺技术,确保材料符合本规
范的要求,并符合施工工程的质量要求;
3、剧院内部设计:应重点考虑影院和舞台的设计,采用合理的室内空间布局设计,
确保使演出安全、顺利,以达到艺术效果,并考虑设置相应的演艺设备;
4、安全及消防保护:采用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使剧院无论是开院运营还是演出过
程中均具备安全;
5、维护:必须对剧院的装修、保温、排气等设备进行有效的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整体而言,《剧院建筑设计规范》(JGJ 57-2016)旨在提高剧院建筑设计质量,创
造安全、科学的剧院结构和装饰装修,造福大众,促进文化建设发展。
建筑竞赛剧场设计方案

建筑竞赛剧场设计方案
剧场是表演艺术的重要场所,它不仅要满足演出的需要,还要提供舒适的观看环境和良好的声学效果。
为了满足这些要求,我设计了一个独特的剧场方案。
首先,我将整个剧场分为三个主要区域:观众席、舞台和后台。
观众席采用半圆形设计,以保证观众从任何位置都能有较好的视野。
观众席的座椅采用可调节的设计,可以根据观众的个人需求进行调整。
此外,为了提升观众的舒适度,每个座位还配备了舒适的扶手和足部空间。
舞台方面,我设计了一个宽敞的舞台,以便演员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演技。
舞台的后面还有一个大型幕布,可以用于投影背景或字幕等。
此外,舞台上方还设置了先进的灯光和音响设备,以确保演出的视觉和听觉效果。
在后台区域,我设计了多个功能区域,包括化妆间、换装室、排练室和演员休息区等。
这些区域都采用了开放式设计,以方便演员的日常使用。
此外,后台区域还设有一个专门的出口通道,以确保演员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
为了提供良好的声学效果,我采用了各种吸音材料和声学设计。
观众席和舞台周围都设置了吸音板,以减少反射声音。
此外,我还在天花板上设置了隔音层,以隔离外部噪音。
为了进一步增强声音效果,观众席和舞台之间还设置了一些声学分离板,以防止声音的互相干扰。
总的来说,我的剧场设计方案致力于为观众提供舒适的观看环境和良好的声学效果,同时也为演员提供了便利的后台区域。
通过合理的空间规划和先进的技术设备,我相信我的剧场设计方案能够满足各种表演艺术的需求,并提供一个令人难忘的演出体验。
民兵剧场设计方案

民兵剧场设计方案1. 背景随着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也不断加速,人们对文化活动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在这样的背景下,民兵剧场的存在就显得尤为重要。
民兵剧场是以文化教育为主要方向,以人们的文化需求为导向的综合性演艺场所。
为了满足人们对文化活动的需求,必须建立一个现代化的、高品质的民兵剧场,才能更好地推进文化事业的发展。
2. 设计方案2.1 总体设计民兵剧场建筑设计方案应当综合考虑建筑的功能性、实用性和审美性等因素。
建筑外形应该简洁大方,富有现代感和艺术感。
同时,建筑的内部结构也应该紧密配合起来,符合舞台演出的需要。
2.2 空间设计民兵剧场的空间设计应该适合舞台演出,为演员提供方便,为观众提供良好的观看体验。
首先,舞台的设计应该考虑各种演出形式,不仅能够承载歌舞、表演等节目,还能够满足各种演出环境的要求。
其次,观众席应该舒适明亮,视线良好,同时还应该配置优质的音响和灯光设备,让观众能够全身心地享受演出。
2.3 建筑材料民兵剧场的建筑材料应该符合环保要求,同时还应该具备一定的安全性和耐用性。
建筑外立面可以选用玻璃幕墙、铝板材或其他合适的建筑材料,使建筑展现出现代感和时尚感。
墙壁内部可以采用吸音材料,确保观众能够在舒适的环境中欣赏演出。
3. 设计特色为了突出民兵剧场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点,建筑设计应该具有特色性。
可以根据当地的文化、历史特色和自然环境,将剧场设计成独具一格的建筑,在视觉上大大提高建筑的辨识度,让民众对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更加深刻。
4. 总结民兵剧场的设计方案应该是根据当地的文化和艺术特色,以观众和演员的需求为出发点,保证建筑的功能性和实用性,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美学风格和时代感。
通过设计方案的完善,将会为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良好的贡献。
现代剧场的建筑设计探讨

现代剧场的建筑设计探讨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人们文化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为了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现代剧场建筑设计也应与时俱进,从功能流线、舞台及观众厅的空间布置、视线、灯光、声学、舞台机械的选型等几个方面来统筹考虑现代剧场的建筑设计。
标签:现代剧场;建筑设计1、现代剧场建筑设计要点1.1总平面布置现代剧场的人流量大且复杂。
因此在设计总平面布局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功能的入口、广场、道路、场地景观绿化及场地停车的布置。
首先是不同入口的设置,观众与演员、工作人员、内部运输等的出入宜各自设置通道和出入口,有大型会议要求的还需要考虑贵宾车辆的出入停放和回车的可能,做到流线便捷,互不干扰。
其次考虑到观演建筑中观众流线的大量性与集中性特征。
将主要入口方向尽量朝向城市主要道路等观众主要前来的方向。
同时在观众厅和城市道路之间设置入口广场,起到引导人流、强化剧场入口位置的作用,协调剧院这类大体量建筑与周边道路的比例关系,同时满足进场和散场时大量集中人群停留和活动的疏散要求。
1.2剧场建筑功能分区剧场功能区块主要由观众使用、演出和辅助管理三个部分组成。
其中观众部分主要由门厅、观众厅、休息厅等功能组成。
而演出部分包括舞台演出部分和演出准备部分。
舞台演出部分包括了舞台、乐池、舞台机械设备及电气设备等相关用房。
演出准备部分包括化妆室、服装室、道具间、更衣间、排练用房和美工室等。
最后是辅助管理部分主要由办公、值班、售票、配电间空调机房等。
1.3剧场建筑的视线、灯光及声学设计剧场建筑的主要功能就是观众的“看”和“听”。
因此剧场的视线、灯光及声学设计是直接影响到剧场主要功能的设计因素,也是剧场建筑区别于其它类型公共建筑的主要工艺技术要求。
1.4舞台设备的选型舞台设备的选型需要根据后期剧场运营要求来配置,可以适当超前配置。
避免造成前期投入过多,后期设备利用率低甚至闲置不用的情况。
2、现代剧场建筑设计实例分析2.1实例介绍本项目基地位于平阳县昆阳镇城东新规划区域,基地用地性质为文化、展览、休闲、行政办公用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剧院建筑设计(讲义)20013.03剧院建筑属公共建筑,主要特点:☐主要使用空间高大,空间组合关系为大厅式,即以观众厅、舞台为中心,其他空间按功能分区、使用顺序围绕在周围☐使用空间大小差别大,一层主要使用空间与多层空间相联系,形成错层、夹层关系☐因视线等要求,主要使用空间的地面通常不在同一标高、同一层面上☐大空间需要大跨度结构,多种结构形式聚集☐城市文化、经济实力的代表性建筑剧院建筑设计要点▪空间组织和流线▪视线▪音质▪安全疏散▪大跨度结构▪造型▪图面应表达内容一. 空间组织和流线▪空间组成:☐演员活动区,包括舞台、演员休息、排练、化妆等☐观众活动区,包括门厅、观众厅、售票厅、休息厅、宣传展示等☐管理活动区,办公、贮藏等☐其他如贵宾用房、商业用房、设备用房、停车用房等▪流线特点:(《影剧院建筑设计图解》P127~142)o人员流线观众流线;演员流线;舞台道具、乐器流线;贵宾流线;管理人员流线……o车流观众车流;贵宾车流;演员、舞台道具、乐器车流;消防车……二. 视线设计1、视线要求:看得见、看得清、看得全、看得舒服▪看得见的视线要求☐观众之间无遮挡☐台口前缘无遮挡☐栏杆、楼座挑台无遮挡☐其他凸出物无遮挡▪看得清的视距控制☐视距是指观众眼睛到设计视点的距离。
☐一般人看得清的视角为1’(最小明视角),即能区分10mm景象的最远距离约为33.3m。
☐《剧场建筑设计规范》第5.1.5条:歌舞剧场不宜大于33m;话剧、戏剧场不宜大于28m;岛式舞台剧场不宜大于20m。
▪看得舒服的视角要求☐一般人的水平视角为30°~40 °,舒适转动眼球后为60 °,舒适转动头的视野可达120 °。
☐一般人的垂直视角30 °(俯角、仰角各15 °),转动眼球后为60 °。
☐《剧场建筑设计规范》第5.1.6条:楼座最大俯角不宜大于20 °;包厢最大俯角不宜大于35 °;岛式舞台剧场不宜大于30 °。
▪看得全的偏座控制☐《剧场建筑设计规范》第5.1.1条:视线设计应使观众能看到舞台的全部,条件限制时也应看到80%的表演区。
☐以天幕的中心与台口相切的连线的夹角来控制偏座区,应大于45 °。
▪设计视点☐《剧场建筑设计规范》第5.1.2条视点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 镜框式台口剧场宜选在舞台面台口线中心台面处;2 大台唇式、伸出式舞台剧场应按实际需要,将设计视点相应适当外移;3 岛式舞台视点应选在表演区的边缘;4 当受条件限制时,设计视点可适当提高,但不得超过舞台面0.30m;向大幕投影线或表演区边缘后移,不应大于1.00m。
2、座位排列:☐基本尺度人体肩宽约397~415,加冬衣440~460,人与人的适宜、经济距离40~50,即座距500~700。
☐座位的大小与硬座软座有关、与标准有关☐排距应考虑观众走动☐排距与座位排列方式有关短排法:双侧有走道的连续座位数不超过22座;单侧有走道的连续座位数不超过11座。
长排法:双侧有走道的连续座位数不超过50座;单侧有走道的连续座位数不超过25座。
☐横排曲率:3、视线分析:(《建筑设计资料集》第4集)作用:(1)通过视线分析,获取各部分标高(2)表达视线设计的结果方法:图解法、相似三角形数解法、……☐地面升起坡度的影响因素:(1)视点越高升起越平缓(2)C 值越大升起越大,视线升高差“c”值应取0.12m(3)排距越小升起越大(4)视点至第一排观众的距离越小升起越大三. 音质设计1、音质评价的主观属性:要求听的见,听得清,听得出变化☐响度是听的见的主要因素,响度与声源功率、厅堂容积、早期反射声有关o早期反射声:50ms内的反射声,换算为声路差约为17mo离开声源10m左右的观众厅前区的早期反射声主要来自顶棚,顶棚高度不宜大于13mo矩形平面的宽度不宜大于26m☐丰满度:主要与混响时间有关,音乐厅的混响时间希望达2秒以上。
o混响时间与厅堂的体积有关一般6~8m3/座。
o软座位、人体都是很好的吸声材料,会降低混响时间,特殊的椅子、观众衣帽寄存,以保证混响时间。
o墙面声音反射和扩散,可延长混响时间。
☐扩散度:声音经多次扩散、反射,从各个方向到达听众,使听众沉浸于音乐之中的感觉。
o 声音扩散的三个途径:不规则的室形、界面上的几何体、不规则的吸声和反射构造。
o 扩散体的尺寸 o 扩散体的形状☐其他有关声音的评价属性:亲切感、空间感、融合、平衡等等2、音质缺陷的避免:☐ 观众的掠射吸收直达声o 观众厅前区的前后排高差不大时,声音通过前排听众的头部,直达声会掠射吸收,影响声音的清晰度。
o 池座前后排高差不宜小于8cm ,楼座前后排高差不宜小于10cm 。
☐回声:反射声的时间差≥50ms (声程差≥ 17m )、声音的强度又足够的话,听来就是回声。
o 对容易产生回声的部位应做吸声处理。
☐楼座下声影区:楼座挑台易对早期反射声遮挡o 控制挑台深度o 挑台和后墙适当倾斜o 观众厅顶棚纵剖面基本类型:☐噪声声源及措施o 外界环境噪声:双层墙。
o 内部观众噪声如塑料袋、迟到者、婴幼儿及其他不文明状况:设衣帽寄存、迟到者专席、婴幼儿室等o 机械噪声:空间隔离、设备减噪、管道消声等四、安全疏散1、安全疏散要求: ☐ 疏散时间疏散时间计算?☐疏散通道宽度《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5.3.10条 剧院、电影院、礼堂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观众厅的疏散内门和观众厅外的疏散外门、楼梯和走道各自总宽度,均应按不小于表5.3.10的规定计算。
☐疏散口数量:《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5.3.4条 剧院、电影院、礼堂的观众厅安全出口的数目均不应少于两个,且每个安全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应超过250人。
容纳人数超过2000人时,其超过2000人的部分,每个安全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应超过400人。
☐ 疏散口要求《剧场建筑设计规范》第8.2.2 观众厅出口门、疏散外门及后台疏散门应符合下列规定:观众厅容量 一、二级耐火等级三级耐火等级全部 疏散时间 观众厅 疏散时间 全部 疏散时间 观众厅 疏散时间≤1200座 4 2 3 1.51201~2000 5 2.5 2001~5000 63(1)应设双扇门,净宽不小于1.40m,向疏散方向开启;(2)紧靠门不应设门槛,设置踏步应在1.40m 以外;(3)严禁用推拉门、卷帘门、转门、折叠门、铁栅门;(4)宜采用自动门闩,门洞上方应设疏散指示标志。
☐其他疏散口要求《剧场建筑设计规范》规定:后台应有不少于两个直接通向室外的出口。
乐池和台仓出口不应少于两个。
2、观众厅内的疏散通道:o《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5.3.9条规定:观众厅内的疏散走道宽度≮0.6m /100人,且最小净宽度≮1.0m,边走道不宜小于0.8m。
o横走道之间的座位排数不宜超过20排;纵走道之间的座位数,不超过22个,排距不小于90厘米时,可增至50个,仅一侧有走道的座位减半。
o坡道的坡度大于1:6时应设台阶。
3、公共空间(观众厅外)的疏散通道:o《剧场建筑设计规范》第8.2.3 规定:观众厅外疏散通道室内部分坡度不应大于1:8,为残疾人设置的通道坡度不应大于1:12。
o地面以上2m 内不得有任何突出物;不得设置落地镜子及装饰性假门。
4、疏散楼梯:《剧场建筑设计规范》第8.2.4规定主要疏散楼梯应符合:o踏步宽度≮0.28m,踏步高度≯0.16m,连续踏步不超过18 级,休息平台宽度≮梯段宽度,并≮ 1.10m;o不得采用螺旋楼梯,扇形梯段的踏步窄端距扶手水平距离0.25m 处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2m,宽端扶手处不应大于0.50m,休息平台窄端不小于1.20mo楼梯应设置坚固、连续的扶手,高度不应低于0.90m。
5、室外的疏散通道和集散场地:o室外疏散通道的坡度≯1:10,并应加防滑措施。
o按不小于0.20m2/座留出集散空地,室外疏散及集散广场不得兼作停车场。
o剧场基地应至少有一面临接城镇道路,或直接通向城市道路的空地。
可通行宽度不应小于剧场安全出口宽度的总和,并:800 座及以下,不应小于8m;801~1200 座,不应小于12m;1201 座以上,不应小于15m。
o疏散通道最小宽度应大于3.5m。
五. 大跨度结构☐异型桁架☐拱的受力特点☐拱的合理轴线、矢高和推力:☐拱的推力平衡方式o基础承受、边缘刚性结构集中传给拉杆、侧面框架承受、拉杆承受☐拱的形式:☐网架形式:o平板网架(正交或斜交)o壳形网架(单层;单曲或双曲)o锥体式网架☐网架单元、网架支承、网架尺寸☐悬索结构的构造组成☐悬索结构的形式☐悬索结构的垂度☐壳体结构:(薄壁空间结构)承受曲面内的轴力作用,材料强度得到充分利用,节省材料自重轻。
6m×6m的梁式结构的板厚120cm以上,35m×35m的壳体结构的壳板厚60cm。
☐壳体结构的形式:长壳;短壳o短壳由壳板、边梁和横隔构件组成。
o壳板的跨度与波长之比小于1,通常为0.5。
壳板的矢高一般不应小于波长的1/8,壳板厚可按跨度和施工条件选用。
o边梁高度为其跨度的1/10~1/15,梁宽为其高度的1/5~2/5。
o横隔间距6~12m。
☐楼座结构六. 造型七. 图面应表达内容1、舞台部分:☐舞台是剧场演出部分的总称,包括主台、侧台、后舞台、乐池、台唇、耳台、台口、台仓等。
o镜框式舞台:台口宽度、台唇、表演区、天幕、边幕、演员上下场口o岛式舞台:台唇(舞台边缘线)、表演区、演员上下场口o音乐厅舞台:表演区、合唱席、演员上下场口☐舞台周边指向舞台的空间:舞台监督、导演、乐池(音乐厅一般不设乐池)、抢妆和候场、跑场☐注意舞台、乐池和观众厅的联系(1)镜框式剧场舞台,适用大多数类型的剧场,尤其是戏剧、歌舞剧场。
(2)岛式舞台,更适用于音乐厅。
易忽略的问题:•演员上场口及通路•主要面向•背面观众席的标高、升起和视线•管风琴位置及演奏台•顶部声反射板2、观众厅部分:☐观众厅应表达:除正确画出观众厅平面图,包括座位排列、出口位置和门、高差及联系台阶、栏杆扶手等外,还应分析表达:o观众厅座位排列及曲率半径。
o平面视角分析:最大视角、最小视角、最佳视角区;偏角控制o观众厅声场分析☐观众厅周边还有指向观众厅和舞台的空间:o耳光室:一般距舞台大幕3m左右,距观众厅最低地面处4m高左右,(多在二层画出,耳光室下可做观众厅一层出入口)。
o声、光控制室:或在台唇下;或在大幕两侧;或在耳光室上下;或在观众厅后部o放映室:观众厅后部☐观众厅及舞台剖面图:o台口及大幕位置;舞台与观众厅的分隔o舞台升降和台仓o舞台上部的葡萄架、天桥、悬幕、天幕、地光槽、跑场通道(音乐厅无)o观众厅视线分析:C值、视点、视线升起;最大俯角;视线遮挡分析等o乐池指挥的视线分析o顶棚形式、观众厅净高(前厅、楼座及楼座下)o耳光、面光;放映室投光等o声场分析3、前厅及其他:☐剧场前厅一般设置有入口大厅(门厅)、小卖部、存衣、休息厅等,与前厅有密切联系的除了通向观众厅通道和楼梯外,还可能有售票处、迟到者席、展示、咖啡茶座、快餐店、商场、书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