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童声合唱训练方法
谈少儿合唱教学的方法

谈少儿合唱教学的方法少儿合唱教学是音乐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不仅可以培养孩子们的音乐素养,还可以促进孩子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正确的教学方法对于孩子们的音乐发展至关重要,下面将介绍一些关于少儿合唱教学的方法和技巧。
一、培养音乐素养少儿合唱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孩子们的音乐素养,包括音准、节奏、声音的品质等。
在每节课上,老师可以通过简单的音乐游戏来帮助孩子们感受音乐的魅力,比如通过模仿动物的叫声来练习音高,通过击掌声来学习节奏等。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孩子们的音乐水平,还能够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二、注重声乐训练在少儿合唱教学中,声乐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老师需要通过正确的唱歌姿势、呼吸方法等来帮助孩子们培养良好的唱歌习惯。
在声乐训练中,老师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练习来帮助孩子们提高声音的品质和音准,比如练习声音的模仿、练习简单的咏唱等。
老师还可以给孩子们讲解一些关于声乐的基本知识,比如什么是假音、真音,如何正确发声等。
三、注重团队合作少儿合唱是一个团队活动,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老师可以通过一些合唱练习来帮助孩子们感受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比如让他们一起练习唱和声、一起排练曲子等。
在合唱过程中,老师还可以通过一些小组比赛、团队活动等来激发孩子们的合作热情,让他们在合唱活动中享受团队合作的乐趣。
四、注重表演培训少儿合唱教学的另一个重点是表演培训。
在合唱教学中,老师不仅要注重孩子们的音乐素养,还要培养他们的表现力和舞台表演能力。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一些肢体动作训练、表情演绎等来提高孩子们的表演水平,让他们在表演中不仅能够唱出好声音,而且能够展现出自己的个性和魅力。
五、注重情感体验在少儿合唱教学中,要注重情感体验。
音乐是一种情感语言,通过唱歌可以表达出内心的情感和感受。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一些情感训练来帮助孩子们感受音乐的情感力量,让他们在唱歌中真正体验到音乐的魅力。
六、注重多样化教学在少儿合唱教学中,要注重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童声合唱训练计划(3篇)

童声合唱训练计划(3篇)
童声合唱是一种将多个童声歌手合作演唱的音乐形式。
童声合唱给人一种纯真而动人
的感觉,因此有很多人对童声合唱很感兴趣,并希望能够参与其中。
童声合唱需要一定的
技巧和训练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下面是一份童声合唱训练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提高童
声合唱的水平。
第一周:
1. 声音基础训练:每天练习发声和呼吸的基本技巧,包括喉咙和腹部的放松,深呼
吸和控制呼气等。
这些基础训练将帮助你更好地掌握童声合唱的技巧。
2. 合唱练习:和其他童声合唱歌手一起练习合唱曲目。
选择一首简单的合唱曲目,
并反复练习,注意掌握节奏、音准和声音的平衡。
3. 分声部排练:根据歌曲的需要,将童声合唱组分成高音、中音和低音声部进行排练。
每天练习自己声部的部分,然后与其他声部合并进行整体排练。
第三周:
1. 音乐理论学习:学习一些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如调式、音程和节拍等。
这些知
识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演唱合唱曲目。
2. 表演技巧训练:学习一些合唱表演的基本技巧,包括站姿、舞台动作和面部表情等。
这些技巧将帮助你更好地与观众进行互动,并提升合唱演出的效果。
3. 演出准备:准备一场小型的童声合唱演出,并将之前学习的歌曲进行彩排和演练。
注意调整和平衡声音,并与其他合唱歌手进行良好的协作。
在训练的过程中,需要保持良好的耐心和毅力。
童声合唱并不是一项容易的技能,需
要长时间的练习和坚持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份训练计划不断提升自己
的童声合唱水平,享受音乐的快乐。
童声合唱训练教学方法

童声合唱训练教学方法童声合唱训练教学方法童声合唱的教学应该怎么训练教学呢?下面是关于童声合唱的训练方法,欢迎阅读参考!一、激发兴趣,培养乐感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它出自于好奇心,即探究新事物的需求,这种需求得到一定的满足,就会产生对有关事物的兴趣。
学生若对从事的活动感兴趣,就会导致活动动机乐趣化,活动因此成为一种积极主动的心理倾向和自觉行为,可见,兴趣爱好能激发活动的自觉性,有助于个性心理特征在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发展。
少儿对音乐的兴趣大多较高,那么让他们维持这样的心理并使其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是为下一步训练做必要的充分准备。
在训练之前,要制造出良好的歌唱环境和氛围,教师要让学生们保持愉悦的心情,对较差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鼓励,在教学形式上多样化,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唱、演、欣赏等各方面入手,扩大学生的音乐知识面,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最大的提高。
另外,对儿童的乐感培养也要重视,并且越早越好。
因为孩子的天性就是爱唱、好动,有极强的模仿能力。
在合唱训练中,教师如果注意引导,学生将终生受益。
乐感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让学生多接触、多聆听、多欣赏各类美的音乐因为音乐对人的情感影响比其它艺术影响更为迅速、更为强烈。
几个音符、几个乐句就能立即使人在生理和心理上发生变化,使学生从听音乐中感受乐曲的音准、节拍、节奏、调性、力度、速度、和声、音色等逐步领会音乐的妙处。
二、音准的训练音准问题是合唱的'首要问题,内心听觉是音准的前提。
听觉训练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可从小字一组的“do”开始,先用一组唱根音、另一组唱冠音的方法唱音程,再过渡到和声训练;起音时给出和弦音响,而不是单音,让学生在和弦音响中去练习找到自己应唱的音;先练习闭口哼唱,可以增强听音能力,便于找到高位置的声音,也有利于倾听自己与其他声部;用无伴奏练唱来训练学生的听觉和音感,可以加强听觉的有意注意,便于发现声音的优劣,是一种听清、唱好的有效办法。
浅谈如何进行童声合唱训练

浅谈如何进行童声合唱训练浅谈如何进行童声合唱训练合唱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对学生的要求较高,尤其对于儿童,训练起来难度更大。
但是,只要教师采取正确的方法,通过长期的,循序渐进的,有针对性的训练,是能使自己的学生发出和谐,优美,具有感染力的声音的。
一、合唱队的组织(一)挑选队员,划分声部合唱对学生的要求较高,就是说应在学生具备一定的识谱能力,听音能力与歌唱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所以,合唱队中所吸收的成员都应是学习成绩优良,有良好的声音,较宽的音域,音调准确,听辨能力较强,并对音乐感兴趣的学生。
变声期前的儿童一般可大致划分为童高音和童低音两个声部。
划分的方法通常是将高音区发声轻松自如,音色清亮充实的儿童划分为童声高声部,将高音区发声紧张,吃力,而低音区发声坚实,宽厚自然的儿童划分为低音部,两声部人数大致相等。
识谱,听音能力较强的儿童可适当编入低音部。
(二)队形排列和声部安排正确的队形排列,是合唱训练和演出的重要条件,合唱队全体成员应排列成一个不大的半圆形(即弧形),而不要排列成直线队形。
童高音排在左边。
童低音排在右边,身材较高的队员站在中间,身材较矮的队员站在两边,第二排应比第一排高一些,第三排应比第二排高一些,依此类推,使每一个队员都能看到乐队指挥。
二、合唱队的基础训练在进入正式的合唱教学前,首先要进行一段时间的呼吸训练与发声训练,使全体队员掌握基础知识,为合唱教学打好基础。
小学生因为年龄比较小,对他们的发声训练也必须讲究方法。
如何通过有效的发声训练,使学生尽快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用和谐、统一的声音更好地表现音乐作品呢?这是每个音乐工作者经常探索的问题。
下面,结合我平时的教学,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正确的姿势是基础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发声时,身体各部分必须互相配和,协调工作,才有利于正确发声。
因此正确的姿势是发声的基础。
正确的发声姿势是:不管坐着与站着发声,身体端正自然,两臂自然下垂,双目平视,头不要前俯或后仰,面部肌肉要自然、放松。
浅谈童声合唱的训练

浅谈童声合唱的训练
童声合唱是指一群少年儿童在一起歌唱同一首歌曲。
由于其独特的声线和和谐的唱腔,童声合唱在各类音乐表演中备受欢迎。
然而,要想让童声合唱变得完美无瑕,仅靠儿童歌者的天赋是不够的,而是需要充分的训练。
那么,该如何训练童声合唱呢?
首先,对于小孩子来说,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是最重要的。
只有当孩子感到自信时,他们才会有勇气去歌唱,而不会因为害怕被批评而害怕歌唱。
因此,教师应该在训练过程中给予孩子们足够的鼓励,以建立他们的自信心。
其次,为了让孩子们学会正确拼读歌词,教师应该选择适合他们年龄段的歌曲。
此外,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能够针对每一句歌词的语音、语调、重音等来加以解释。
再者,教师也可以利用器乐相伴演奏的方式教小孩子们。
例如,可以让孩子们在教师弹奏乐器时学习每一句歌词,这样不仅可以使孩子们更好地记住歌词,而且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节奏感和音准。
此外,教师还可以采取各种训练方式,以提高孩子们的唱功。
例如,可以要求孩子们先独唱歌词,然后再进行合唱,从而使孩子们得以熟练掌握歌词,可以更加熟练地演唱,使童声合唱更加完美。
最后,教师还可以尝试采用课堂游戏的方式,以激发孩子们对合唱的兴趣。
在上课期间,可以让孩子们成团把歌唱。
例如,孩子们可以一起站立,交叉伸手,把合唱的歌词唱出来。
这样一来,孩子们不仅可以在乐趣中学习歌唱,而且还可以提高他们的默契感和团结协作
精神。
总而言之,训练童声合唱不仅需要对音乐有较高的要求,更需要耐心、细心以及责任感。
只有在适当的教育引导下,孩子们才能得到全面发展,能够唱出完美无瑕的童声合唱。
有关童声合唱训练的方法

有关童声合唱训练的方法
童声合唱训练方法
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营造浓郁的艺术氛围,特开展童声合唱训练。
训练对象:学校合唱团成员
训练目标:
规范学生发声,培养科学的发声方法。
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表现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舞台表现能力。
训练方法:
(一)气息训练
气息是发声的基础,训练方法包括:
叹气放松练习,体会胸腹式呼吸。
打嘟噜练习,加强呼吸肌力量。
闻花香练习,改善呼吸控制。
(二)发声训练
根据学生的发声水平,进行不同的发声训练:
平稳连贯的唱法训练,提升声音稳定某。
某跳有力的唱法训练,增强声音穿透力。
(三)发音训练
注重咬字吐字清晰准确,纠正不正确的发音习惯。
结合发声训练,练习不同声母、韵母的正确口形。
朗读歌词,提高发音咬字的标准。
(四)音准训练
训练内容:排练选定曲目,如《乡间的小路》、《我爱米兰》、《共同长大》等。
训练时间:每周二、三早自习
训练原则:
循序渐进,由易到难。
注重实效,注重训练过程中的效果。
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合理安排训练计划。
营造积极向上的训练氛围,激励学生学习热情。
通过系统的训练,我们将努力提高学生的合唱水平,让孩子们那甜美、纯净的童声合唱响彻校园,为学校增添光彩。
最佳合唱训练方法「童声」

最佳合唱训练方法「童声」最佳合唱训练方法「童声」为了解决用声上的响而不躁、轻而不虚、高而不挤、低而不压、做到合唱声音上的和谐、平衡和统一,必须进行一些必要的集体训练。
这个训练范围很广,内容很丰富,必须抓住重点,分期分批地突出一个中心,解决一两个问题,集训与平时短训相结合,先从声音训练入手,然后再逐步过度到音准、节奏、扩大音域、咬字、吐字等方面的训练。
下面我将根据多年的合唱训练经验从方法和内容方面谈几点体会。
下面是介绍,欢迎阅读,仅供参考!合唱的基础在于提高声部的齐唱能力,声部的基础在于提高个人的基本功。
在声乐艺术中,独唱讲个性,合唱求共性。
虽然发声原理是一致的,但在合唱的用声上却要受多方面的制约,既要有男、女、高、低各声部的'统一音色,又要有多声部音色组成的合唱整体。
既要有规定的气口,又要有不减低音量为原则的循环呼吸,既要有群体吐字唱词的一致性,又要有各种对比的默契感……一、歌唱的呼吸训练歌唱时应运用正确的呼吸动作并进行呼吸练习。
排练前,指挥请大家起立,每人把手放在腰围的位置上,做一个深呼吸动作,让大家一起吸气,吸后停留瞬间,用轻柔的“嘶”声有控制的慢慢呼出,指挥从听觉上检查集体气流是否平稳、均匀,从视觉上检查队员们的肺部、腹部是否扩张,进行纠正训练,由浅入深,逐渐引导学生掌握强、弱、快、慢、各种气息的运用。
二、声音的训练合唱艺术寻求共性的主要手段靠的是共鸣位置,只有解决好各声部的共鸣位置,才能取得合唱的共性。
要想找到合唱共鸣位置,首先要进行以下几方面的练习。
第一:基本母音训练:训练儿童发声时可以从a或o母音练习开始。
要求在说话状态上有意识地打开口腔。
唱a或o音时咽部好象含着一个小乒乓球似的感觉。
唱其他母音时,咽部的感觉基本保持不变,在a母音基础上调整舌部的办法形成开放式的e母音,进而在e母音上调整上、下颚形成明亮而圆润的i母音,同时要注意每个母音转换时要圆润、连贯、自如放松,不能有上下台阶的感觉。
小学合唱训练的技巧与方法

小学合唱训练的技巧与方法合唱训练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培养,它不仅可以培养孩子们的音乐素养,还可以锻炼他们的集体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下面是一些小学合唱训练的技巧与方法。
一、声音训练1.呼吸训练:合唱需要有稳定而深沉的呼吸,可以通过吹气、吹气球等方式进行呼吸训练,使孩子们学会正确的呼吸方式。
2.发声训练:通过唱出“嗯”、“啊”等音调来训练发声,使孩子们学会正确的发声方式,避免破音或拉长音的情况发生。
二、节奏训练1.节拍器训练:利用节拍器教孩子们掌握合唱乐曲的基本节奏,可以使用击打乐器、拍手、跺脚等方式,培养孩子们的节奏感。
2.合拍练习:将乐曲的节奏分为不同的小节,教孩子们分别记住每个小节的节拍与强弱,然后进行合拍练习,逐渐提高他们的协调能力。
三、和声训练1.间隔练习:合唱训练中,要求不同声部的学生能够准确地唱出自己的声部,可以进行间隔练习,即分别练习不同的声部,然后再合并在一起。
2.分组练习:将合唱成员分为不同的小组,分别演唱不同的声部,通过分组练习可以更好地协调各个声部之间的和声效果。
四、表演训练1.动作编排:合唱训练除了要关注音乐的演唱,还要注重合唱队伍的整齐划一,可以进行动作编排,让孩子们在唱歌的同时做出一致的动作。
2.舞台表演:增加合唱训练的趣味性与吸引力,可以让孩子们进行舞台表演,通过表演让他们更好地体验合唱的乐趣,提高他们的表演能力。
五、集体合作1.团队意识:合唱训练要求孩子们在一个团队中进行合作,帮助他们树立集体意识,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一个任务。
2.互相帮助:合唱训练中,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表现,可以通过互相帮助来提高整个合唱团队的实力,让他们懂得团结互助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童声合唱训练方法
童声合唱是一种高雅的音乐艺术表演形式,它愈来愈被人们所喜爱。
随着少年儿童文化生活的活跃以及美育的需要,童声合唱艺术在我国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童声合唱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和谐动听的合唱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合唱艺术的兴趣、引导学生步入丰富多彩的音响世界,而且在培养青少年学生对音乐的初步鉴赏能力、感受能力、表达能力、审美能力,进而培养良好的音乐感和高尚的艺术情操等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
但是,如何搞好童声合唱?如何使童声合唱朝着一个正确的、科学的方向发展呢?下面从我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出发,谈谈几点童声合唱训练的方法。
1、气息训练
气息是歌唱的动力,我采取了以下几点来训练学生的气息。
一、学生感受每一个轮流把手搭在老师的腰上,通过自身的示范,让其知道气息是怎么一回事。
感受老师的气息又通过两种不同的状态时的体验,一种是老师静止时的气息状态;一种是歌唱时气息的状态。
其效果和目的是一样的,为的是让学生更加明白平时气息的锻炼和歌唱时气息的运用。
二、通过感受后请学生自己锻炼气息,同样是一个个的监督辅导。
三、加强气息的锻炼:用花式吸气;五秒钟保持气息和五秒钟吐气。
一点一点加长时间;手叉腰,嘴巴有加喊数字一、二、一、二,感受腰上振动的幅度;拿出一张纸,老师一边撕的同时要求学生一边慢慢的把气息向外“撕”出来,速度和节奏由老师控制,学生对于这个方法比较感兴趣,能很好的配合锻炼。
实践证明,不可低估小学生的气息,只要坚持训练,他们的气息会进步飞快的。
2、发声练习训练
发声练习是童声合唱训练的重要因素,每次合唱训练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发声练习,我所坚持的合唱理念是以“和”为主。
发声练习时我不要求学生唱的多响,更喜欢学生轻轻的唱,去找共鸣、找和谐的感觉。
3、和声训练
在唱歌曲之间,除了气息训练发声练习,我还会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和声训练,第一种方式是找出歌曲中两个声部较长时间对峙的两个音,由易到难的进行和声训练。
第二种方式就是用最简单的“do—mi—sol—do”四个音进行两声部的接唱,要求各声部在唱下一个音之前,始终保持着前一个音,这种简单的和声训练的目的在于:一、找音准,二找和声,共鸣的感觉,三、力求声音集中,靠拢、统一,这样的训练不但解决了歌曲的一个难点还可以让学生体会合唱的理念。
4、发声位置的训练
发声位置的训练我也运用了一个简单的方法:先说后唱,用“念”带“唱”,找明亮集中的头腔共鸣。
让学生用“打喷嚏”的感觉吸气,再用“打呵欠”的感觉唱歌,用“念”带“唱”实际上是用“假声”带“真声”达到以假声为主,真声假声柔合在一起的训练方法。
我们不需要向儿童阐述什么是“假声”,以及“假声”发声的生理状态。
只要在训练的过程中先让学生像京剧中的韵白那样“念”唱的时候轻一点、柔一点、暗一点,直一点便可。
坚定不移地要求儿童做到“轻、柔、暗、直”的歌唱。
既能保护儿童的声带不受伤,噪音不损坏,又能达到用假声获得头声歌唱的发音方法。
合唱艺术是音乐素养的综合体现、合唱魅力的背后是指挥和团员们辛勤的汗水和孜孜不断的追求、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思考;然后再实践、再学习、再思考。
一句话说的很不错:合唱团水平提高的同时,就是你个人音和修养的提高。
总之,在合唱这门丰富多彩的艺术中,有着博大精深的学问,需要我们去不断地学习、探索、研究,为学生创造一种更完美、更和谐的合唱氛围,只有这样,我们的童声合哇教学才能起到启迪少年儿童的智慧,陶冶他们的情操,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直至达到审美的目的,使合唱事业日益旺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