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生猪屠宰场废水处理方案

合集下载

屠宰场废水运营方案范文

屠宰场废水运营方案范文

屠宰场废水运营方案范文一、背景分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肉类消费的增加,屠宰场的规模和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屠宰场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氮、磷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屠宰场废水处理问题已成为热点和难点问题。

解决屠宰场废水处理问题,有助于提高环境质量,确保居民健康,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屠宰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废水处理技术方案1、工艺流程在屠宰场废水处理工艺中,通常包括预处理、生化处理和后处理。

预处理主要是去除污水中的沉淀物、固体颗粒等,并采用筛网、格栅等设备进行固液分离。

生化处理主要是采用生物膜法、生物降解法等生物技术处理污水中的有机物。

后处理主要是采用膜分离、吸附、氧化等技术去除废水中的氮、磷、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2、技术选型在屠宰场废水处理技术选型中,应根据屠宰场的规模、废水水质、处理要求和经济条件等因素进行选型。

通常可采用生物膜法、生物降解法、膜分离法等技术进行废水处理。

此外,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用膜生物反应器、曝气池、活性污泥法等设备进行废水处理。

三、运营管理方案1、宣传教育为提高屠宰场员工和周边居民的环保意识,应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通过举办环保宣传活动、发放环保宣传资料、开展环境教育等方式,提高屠宰场员工和周边居民的环保意识,促进环保文明行为的形成。

2、环境监测为了掌握屠宰场废水处理效果和环境质量,应定期开展环境监测工作。

通过监测废水出水水质、周边土壤、空气和水质等环境指标,及时了解环境质量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3、定期维护为确保废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和效果,应加强设备的定期维护工作。

对废水处理设备进行定期检查、清洗、维修,并进行设备更新和改造,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保证废水处理效果。

4、政府监管在屠宰场废水处理中,政府应加强监督管理工作。

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颁布相关法规,对屠宰场的废水处理进行监督管理,加强监测力度,提高监管效果,切实维护环境质量,促进屠宰业的可持续发展。

XX生猪屠宰场废水处理方案

XX生猪屠宰场废水处理方案

XX生猪屠宰场废水处理方案随着生猪养殖和屠宰产业的快速发展,生猪屠宰场废水处理成为了现代畜禽养殖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生猪屠宰场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必须进行有效的处理才能达标排放。

本文将针对生猪屠宰场废水的特点,提出一种综合处理方案,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废水资源化利用。

一、生猪屠宰场废水的特点1.大量含有有机物:生猪屠宰场废水中含有大量的动物血液、皮肤、粪便等有机物质,有较高的有机负荷。

2.高浓度氮、磷:生猪屠宰场废水中含有大量的尿液、粪便等含氮、磷物质,容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3.酸碱度波动大:由于生猪屠宰工艺的不同,废水的酸碱度会出现较大的波动。

4.泥浆含量高:生猪屠宰场废水含有较高的悬浮固体物质,会造成水体混浊。

1.预处理阶段:首先将生猪屠宰场废水经过格栅、调节池等物理处理设备去除大颗粒的固体物质,同时通过中和池调节废水的酸碱度,使其进入后续处理工艺的适宜状态。

2.生化处理:将经过预处理的废水引入生化池中,利用好氧生物处理或厌氧生物处理的方式,利用好氧微生物将有机物质降解为可生化污泥,同时将氨氮、硝态氮、亚硝态氮等氮物质转化为稳定的氮气释放,进一步减少氮、磷物质的排放。

3.深度处理:经过生化处理后的水体中依然含有较高的含氮、磷物质,需要进一步深度处理。

可以采用气浮、膜分离、吸附等方法对水体中的悬浮物质、氮、磷等污染物进行进一步去除,确保水体的清洁。

4.膜分离:生猪屠宰场废水处理中,采用膜分离工艺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体中的微生物、有机物质、胶体颗粒、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提高水质净化的效果。

5.捕集沉淀物:废水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物,可以通过沉淀池等设备将这些固体废物捕集起来,进行资源化利用或者安全处置。

6.回用:对经过处理的废水中的一部分清洁水可以进行循环利用,用于生产生猪养殖的生产用水,减少对地下水资源的开采压力。

7.排放:最终,处理后的清洁水可以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可以安全地排放到附近水体中,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猪场污水处理方案

猪场污水处理方案

猪场污水处理方案引言概述:猪场是一个养殖场,养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水,如果不加以处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猪场污水处理方案显得尤其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猪场污水处理方案的五个部份。

一、污水采集系统1.1 确定污水采集点:根据猪场的布局和养殖规模,确定污水采集点的位置,保证污水能够顺利流入采集系统。

1.2 安装污水采集设备:安装适当的管道和设备,确保污水能够被有效地采集和输送。

1.3 定期清理维护:定期清理污水采集设备,防止阻塞和泄漏,确保污水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

二、生物处理系统2.1 选择合适的生物处理设备:根据猪场的污水量和质量,选择适合的生物处理设备,如活性污泥法、生物滤池等。

2.2 调节水质参数:监测污水的水质参数,如pH值、溶解氧含量等,保持在适当的范围内,促进生物降解过程。

2.3 定期添加生物剂:定期添加适量的生物剂,增加有益微生物的数量,加速有机物的降解速度。

三、物理处理系统3.1 筛分固体颗粒:采用物理处理设备,如格栅、离心机等,对污水中的固体颗粒进行筛分,减少后续处理过程的负担。

3.2 沉淀澄清液体:利用沉淀池或者澄清池,让污水中的悬浮物沉降到底部,净化液体部份。

3.3 过滤净化水质:通过过滤设备,如滤网、滤布等,进一步净化污水,去除弱小颗粒和杂质。

四、化学处理系统4.1 添加化学药剂:根据污水的特性,适量添加化学药剂,如氯化铁、聚合氯化铝等,促进污水的净化和消毒。

4.2 调节水质平衡:监测污水的水质平衡,控制化学药剂的投加量,避免对水质造成过度影响。

4.3 定期清洗设备:定期清洗化学处理设备,防止结垢和阻塞,确保处理效果。

五、污水回用系统5.1 设计合理的回用方案:根据处理后的污水水质和用途需求,设计合理的污水回用方案,如灌溉、冲洗等。

5.2 安装回用设备:安装合适的回用设备,如喷灌系统、管道等,确保污水能够有效地回用。

5.3 定期检测水质:定期对回用水进行水质检测,确保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保障环境和健康安全。

养猪废水工程处理方案范本

养猪废水工程处理方案范本

养猪废水工程处理方案范本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养猪业已成为我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养猪业在一定程度上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养猪废水的处理成为当前养猪产业升级与转型的重要课题。

养猪业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主要包括猪舍冲洗水、饮水器、粪池冲洗水和生产废弃物等,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氮、磷以及微量元素等。

这些污水若直接排放或随地面径流进入水体,将对水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为了减少养猪废水对水体的污染,保护环境和水资源,本方案提出了养猪废水工程处理方案。

二、养猪废水工程处理方案1. 分离处理首先,对养猪废水进行分离处理,将猪舍冲洗水、饮水器冲洗水和粪便污水进行分离收集,采用固液分离技术将固体和液体分离,分离出的固体部分进入发酵罐进行发酵处理,液体部分进入沼液池进行进一步处理。

2. 沼液池处理沼液池采用生物膜技术进行处理,通过生物膜的附着作用,可以有效去除沼液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

处理过程中,利用好氧和厌氧水平交替作用,促进沼液中有机物的降解和转化,最终达到沼液净化和资源化利用的目的。

3. 污水处理污水处理采用生物处理技术,通过生物接触氧化池进行污水处理。

在生物接触氧化池内,通过大量微生物的活性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降解分解,使得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大幅减少,经过处理后的水体清澈透明,符合排放标准。

4. 污泥处理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通过厌氧发酵处理,将其中的有机物进行进一步分解,产生更多沼气资源,同时通过干化技术,将污泥进行干化后,达到无害化处理的目的。

三、工程实施效果分析经过养猪废水工程处理方案的实施,可以有效减少养猪废水对水体的污染,保护水环境;同时可以实现养猪废水的资源化利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和养分转化为沼气和肥料资源,实现废水的资源化利用。

同时,通过污水处理和沼气收集利用能够大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对改善地方环境气候有重大影响。

屠宰厂污水运营方案

屠宰厂污水运营方案

屠宰厂污水运营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生产和消费活动也不断增加,导致工业和农业污水的排放量不断增加。

而屠宰厂作为生产性企业之一,其污水排放量较大,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如何合理有效地处理和运营屠宰厂污水,成为当前环保领域的一大难题。

二、污水性质及排放情况屠宰厂污水主要来源于洗肉、屠宰、杀猪、冲刷、清洗等生产过程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脂肪、蛋白质等,具有较高的浓度和污染性。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屠宰厂每日污水排放量相当可观,其污染程度也属于重度污染类别。

三、污水运营方案1. 环境影响评价在屠宰厂建设初期,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评估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理和运营方案。

通过评价,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减少或降低屠宰厂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2. 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建设高效的污水处理设施是解决屠宰厂污水问题的首要任务。

包括但不限于生化池、厌氧处理设备、除油设备、过滤设备等。

在建设过程中,应选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确保污水处理的效果和质量。

3. 运营管理对污水处理设施进行科学管理和运营,保证设施的正常运行和有效处理效果。

应制定严格的污水排放标准,定期进行监测和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制定相应的污水处理工艺和操作规范,培训和管理操作人员,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和有效处理效果。

4. 污水资源化利用对经过处理的污水,可以进行资源化利用,如用于农田灌溉、工厂生产和景观水体补充等。

通过资源化利用,不仅可以减少对自然水资源的消耗,还可以降低处理成本和减少环境污染。

5. 环境监测建设环境监测系统,监测和评估屠宰厂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污染问题。

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指导屠宰厂的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工作,在规范范围内运营。

6. 宣传教育开展环境保护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员工和周边居民的环保意识,构建和谐的生态环境。

通过宣传活动,引导大家正确对待污水处理和环境保护工作,共同营造清洁、整洁的环境。

生猪屠宰场废水处理方案

生猪屠宰场废水处理方案

生猪屠宰场废水处理方案随着生产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猪肉消费水平逐年增加。

生猪屠宰场作为猪肉生产的重要环节,其规模与数量不断扩大,废水的排放与处理也成为一个重要的环节。

生猪屠宰场废水的处理方案是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该问题,本文将就生猪屠宰场废水处理方案进行阐述。

一、生猪屠宰场废水产生及环境影响生猪屠宰场废水是指在生猪屠宰过程中产生的含有脂肪、蛋白质、血液、粪便、清洗废水等猪体内有毒、有害和有机物含量较高的废水。

其主要成分为有机物质、无机盐和微生物等。

如果不进行处理直接排放,就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例如会对地下水、河流、湖泊等自然水体造成直接的污染,对周围的生态环境产生破坏,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二、当前处理方式的现状1.化学处理:化学处理方法主要采用的是加入氯化铁、硫酸铁、硫酸铝等化学药剂。

通过药剂沉淀、絮凝、去除有机物质和细菌等。

2.高浓度氧化法:高浓度氧化法主要采用是臭氧化法。

臭氧化法要求水中的COD含量较高,在这个基础上使用臭氧氧化污染物,最终达到去除有机物质和细菌的效果。

3.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方法主要采用的是接触氧化法、曝气法、活性污泥法等方法。

这些方法主要是在生物体的作用下将有机物质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等无害物质。

以上3个方法各有优势,但由于至始至终都有化学药剂或大量的电力消耗,造成了成本的加重,对环境的污染也是不可忽略的。

三、处理方案为了减少废水处理成本,降低环境污染,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处理方案,即多效自然发酵处理装置。

该装置利用了微生物在有机物质作用下进行自然发酵的特点,将生猪屠宰场废水转化为无害物质。

1.处理原理:该装置利用了微生物在有机物质作用下进行自然发酵的特点,将生猪屠宰场废水转化为无害物质。

该装置分为4个部分,分别是收集池、沉淀池、厌氧池和生态池。

在收集池中将生猪屠宰场废水收集后,将废水通过出水口流入沉淀池,在经过沉淀池的澄清处理后,流入厌氧池。

在厌氧池中,好氧微生物利用有机物质进行自然发酵产生了大量的甲烷和其他气体,释放不少的热,加热了池内废水和设备。

猪场污水处理方案

猪场污水处理方案

猪场污水处理方案引言概述:猪场作为农业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份,其废水处理向来是一个重要的环保问题。

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猪场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污水处理方案。

本文将介绍猪场污水处理方案的四个主要部份,分别是预处理、生物处理、物理化学处理和后处理。

一、预处理:1.1 污水采集:猪场污水主要来自猪舍的冲洗水、饮水设备的冲洗水和猪粪尿的冲洗水。

首先,需要将这些污水进行集中采集,通过合理的管道系统将其导入处理设施。

1.2 污水固液分离:猪场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悬浮物和有机物,需要进行固液分离。

常用的方法有物理过滤、离心分离和沉淀。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将固体物质和液体分离,减少后续处理的难度。

1.3 调节水质:猪场污水的水质波动大,需要进行调节。

常用的方法有中和、氧化还原调节和调节pH值等。

通过这些调节措施,可以使污水的水质更加稳定,便于后续处理。

二、生物处理:2.1 厌氧处理:猪场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适合利用厌氧菌进行处理。

通过建立厌氧处理系统,可以有效地分解有机物,产生沼气等有价值的产物。

2.2 好氧处理:厌氧处理后的污水需要进一步进行好氧处理。

好氧处理利用好氧菌对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降解COD、BOD等污染物。

常用的方法有活性污泥法、固定化生物膜法等。

2.3 消毒处理:为了杀灭病原微生物,防止疾病传播,需要对处理后的污水进行消毒处理。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紫外线消毒、臭氧消毒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消除病原微生物,提高污水的安全性。

三、物理化学处理:3.1 混凝沉淀:猪场污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较多,需要进行混凝沉淀处理。

常用的混凝剂有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铁等。

通过加入混凝剂,可以使悬浮物和胶体物质凝结成较大的颗粒,便于沉淀分离。

3.2 活性炭吸附:猪场污水中可能含有一些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需要进行吸附处理。

活性炭是一种常用的吸附剂,可以有效地去除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

3.3 膜分离:膜分离是一种高效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可以实现微量物质的分离和浓缩。

吨养猪场屠宰废水处理方案超详细方案

吨养猪场屠宰废水处理方案超详细方案

吨养猪场屠宰废水处理方案超详细方案吨养猪场屠宰废水是指养猪场在屠宰操作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悬浮物、氮、磷等污染物。

为了有效地处理这些废水,保护环境,以下是一个超详细的方案,包括预处理、主要处理工艺和后处理等部分。

一、预处理1.废水收集:养猪场屠宰废水收集系统要完善,确保所有的废水都能集中收集起来,避免废水的流失和污染环境。

2.大颗粒悬浮物去除:通过设置格栅,将废水中的大颗粒悬浮物拦截下来,防止对后续处理工艺造成堵塞和损坏。

3.沉淀池预处理:将经过格栅处理后的废水引入沉淀池,通过重力沉淀的方式将废水中的悬浮物和部分有机物质去除,提高后续处理工艺的效果。

二、主要处理工艺1.厌氧消化:将预处理后的废水引入厌氧消化池,通过厌氧菌的作用,分解有机物质,产生沼气。

同时,消化池中的厌氧菌还能够去除废水中的部分氮和磷等污染物。

2.好氧生物处理:将厌氧消化后的废水引入好氧生物处理池,通过好氧菌的作用进一步降解有机物质,去除废水中的氮、磷等污染物。

为了提高处理效果,可以采用曝气系统,增加溶解氧的供应。

3.植物净化:将好氧生物处理后的废水引入植物净化系统,通过植物的吸收和利用,去除废水中的营养物质和微量有机物质。

常用的植物净化方式包括人工湿地、浮床等。

三、后处理1.沉淀池处理:将植物净化后的废水引入沉淀池,通过重力沉淀的方式将废水中的悬浮物和有机物质进一步去除。

沉淀池的沉淀污泥可以通过回流系统返回到厌氧消化池进行进一步处理。

2.消毒处理:通过添加消毒剂(如次氯酸钠),对废水进行消毒处理,杀灭其中的致病微生物,确保出水符合排放标准。

3.出水处理:经过以上处理后的废水可以作为再生水或者进行进一步处理后排放。

在出水处理过程中,可以采用深度过滤、活性炭吸附等技术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细微悬浮物和有机物质,提高水质的稳定性。

以上是吨养猪场屠宰废水处理的一个超详细方案。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根据具体要求进行调整和优化,以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和经济效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生猪屠宰场屠宰废水处理设计方案XX公司X年X月公司电话:传真:联系人:手机:地址:网址:项目总体介绍项目名称:XX生猪屠宰场屠宰废水处理项目承包范围:污水处理站的设计、工艺管线及设备安装调试工程、电气及控制工程等,不包括院区或其他地方引到污水处理站的给排水管道工程、热力工程、消防工程及土建工程等公用工程。

主要工艺:格栅+微滤机+调节+气浮+AO0+二氧化氯接触消毒验收标准:《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7-92)表3中一级标准目录一概述......................................................................................................................................... - 0 -1.1 项目概况 ...................................................................................................................... - 0 -1.2 公司简介 ...................................................................................................................... - 0 - 二设计原则................................................................................................................................. - 0 -2.1 设计原则 ...................................................................................................................... - 0 -2.2 设计依据 ...................................................................................................................... - 1 - 三设计资料................................................................................................................................. - 2 -3.1 设计水量 ...................................................................................................................... - 2 -3.2 设计进水水质............................................................................................................... - 2 -3.3 排放标准 ...................................................................................................................... - 2 -3.4 设计、施工范围及服务............................................................................................... - 3 -3.4.1设计范围........................................................................................................... - 3 -3.4.2 施工范围及服务 .............................................................................................. - 3 - 四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 - 4 -4.1污染物去除方法........................................................................................................... - 4 -4.1.1 悬浮物的去除 .................................................................................................. - 4 -4.1.2 有机物的去除 .................................................................................................. - 4 -4.1.3 N、P的去除..................................................................................................... - 6 -4.1.3 粪大肠菌的去除 .............................................................................................. - 6 -4.2 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 - 6 -4.2.1 厌氧生化法 ...................................................................................................... - 7 -4.2.2 MBR法............................................................................................................. - 8 -4.2.3生物接触氧化处理........................................................................................... - 9 -4.3 消毒方法选择............................................................................................................. - 10 -4.3.1 次氯酸钠投加法 ............................................................................................ - 10 -4.3.2液氯法............................................................................................................. - 11 -4.3.3二氧化氯法..................................................................................................... - 11 -4.4 本方案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 12 - 五工艺分析............................................................................................................................... - 12 -5.1 工艺流程简述............................................................................................................. - 12 -5.2 工艺特点 .................................................................................................................... - 13 -5.3 电气系统及自动控制系统......................................................................................... - 13 -5.4 处理效率分析............................................................................................................. - 14 - 六主要构筑物与附属设备....................................................................................................... - 15 -6.1设备选择原则............................................................................................................. - 15 -6.2主要构筑物................................................................................................................. - 15 -6.2.1 格栅渠 ............................................................................................................ - 15 -6.2.2 集水池 ............................................................................................................ - 16 -6.2.3 调节池 ............................................................................................................ - 16 -6.2.4 AOO生化池 .................................................................................................. - 16 -6.2.6 污泥池 ............................................................................................................ - 19 -6.2.7 消毒池 ............................................................................................................ - 19 -6.2.8 事故池 ............................................................................................................ - 19 -6.3 控制系统 .................................................................................................................... - 19 -6.3.1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 - 20 -6.3.2 控制要求 ........................................................................................................ - 20 - 七工程设备材料....................................................................................................................... - 20 - 八环境保护、节能、劳动保护及安全生产........................................................................... - 23 -8.1 环境保护 .................................................................................................................... - 23 -8.1.1水污染控制..................................................................................................... - 23 -8.1.2 固体废弃物 .................................................................................................... - 23 -8.1.3 噪声控制 ........................................................................................................ - 23 -8.1.4 大气污染控制 ................................................................................................ - 24 -8.2 节能措施 .................................................................................................................... - 24 -8.3 劳动保护及安全生产................................................................................................. - 25 - 九运行成本分析....................................................................................................................... - 26 -9.1 电费 ............................................................................................................................ - 26 -9.2 药剂费用 .................................................................................................................... - 26 -9.3 污泥清运费 ................................................................................................................ - 27 -9.4 人工费用 .................................................................................................................... - 27 -9.5 每吨水运行成本......................................................................................................... - 27 - 十公用设施设计....................................................................................................................... - 27 -10.1 建筑设计 .................................................................................................................. - 27 -10.1.1 设计依据 ...................................................................................................... - 27 -10.1.2 设计标准 ...................................................................................................... - 28 -10.1.3 设计内容 ...................................................................................................... - 28 -10.2 结构设计 .................................................................................................................. - 28 -10.2.1 设计依据 ...................................................................................................... - 28 -10.2.2 设计标准 ...................................................................................................... - 28 -10.2.3 设计内容 ...................................................................................................... - 29 -10.3 暖卫设计 .................................................................................................................. - 29 -10.3.1 目的 .............................................................................................................. - 29 -10.3.2 设计依据 ...................................................................................................... - 29 -10.3.3 厂区供热管网 .............................................................................................. - 29 -10.4 安全、节能及防火消防........................................................................................... - 30 -10.4.1 安全生产说明 .............................................................................................. - 30 -10.4.2 节能 .............................................................................................................. - 30 -10.4.3 防火消防 ...................................................................................................... - 30 -10.5 电气及仪表设计....................................................................................................... - 31 -10.5.1 设计范围 ...................................................................................................... - 31 -10.5.2 供电系统 ...................................................................................................... - 31 -10.5.3 线路敷设 ...................................................................................................... - 31 -10.5.4 仪表设计 ...................................................................................................... - 31 -10.5.6 接地系统 ...................................................................................................... - 32 -10.6 给排水及消防设施设计........................................................................................... - 32 -10.6.1 给水 .............................................................................................................. - 32 -10.6.2 排水 .............................................................................................................. - 32 -10.6.3 消防 .............................................................................................................. - 33 -10.7 通风设计 .................................................................................................................. - 33 -10.8 防腐设计 .................................................................................................................. - 33 -10.8.1 管道 .............................................................................................................. - 33 -10.8.2 支架 .............................................................................................................. - 33 -10.8.3 构筑物 .......................................................................................................... - 34 - 十一工程实施质量保障措施................................................................................................... - 34 -11.1 工程建设前期........................................................................................................... - 34 -11.2 工程建设期间........................................................................................................... - 34 -11.3 调试验收期............................................................................................................... - 34 - 十二售后服务........................................................................................................................... - 35 -12.1质量保证和检验、验收........................................................................................... - 35 -12.1.1 质量保证 ...................................................................................................... - 35 -12.1.2 检验和验收 .................................................................................................. - 35 -12.2 技术服务 .................................................................................................................. - 35 -12.3 销售服务承诺........................................................................................................... - 36 -12.4 售后服务承诺........................................................................................................... - 37 -12.5 售后服务承诺计划................................................................................................... - 37 -一概述1.1 项目概况本项目为XX生猪屠宰场屠宰废水处理工程,项目主要水污染源为生产冲洗废水和生活废水,废水的排放量为500m3/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