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分析_以山西为例_杨俊仙
我国制造业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研究

我国制造业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研究作者:韩文颢来源:《商情》2017年第01期【摘要】FDI技术是指投资者直接运用资金开设经营厂,也可以采取入股的方式,购买与企业数量相等的股份。
我国制造业,FDI技术运用很明显,研究好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明确FDI技术溢出效应中影响因素对制造业的作用。
本文以我国的制造业为研究背景,分析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制造业;FDI技术;溢出效应;影响因素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我国的制造业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
制造业比较关注投资的效益,在采取FDI技术的同时,研究溢出效应,明确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以免出现闲置的资金,最主要的是促使FDI的溢出效应,能够符合制造业的市场环境,推进制作业朝向经济性的方向发展。
一、我国制造业FDI技术溢出效应的现状分析分析我国制造业FDI技术溢出效应的现状,如:我国的制造业领域,是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区域,外资投资时,根据制造业的FDI技术溢出效应进行分析,选择合适的投资对象,近几年,制造业的投资比例明显下降,FDI溢出效应的现状,表现为制造业区域分布不均衡和比重下降两个方面,不利于制造业的发展,FDI溢出效应受到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与外商的期许值,发生了很大的技术差距,无法衡量出制造业的生产效率,致使制造业的FDI技术溢出效应得不到提高。
二、我国制造业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一)技术因素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中,技术因素比较明显。
制造业中,各个公司的技术明显不同,促使生产水平有差异,进而影响了FDI技术溢出效应,如果技术水平差距非常大,就会降低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此时FDI技术溢出效应没有任何优势。
我国制造业的FDI技术溢出效应,受到技术因素的干扰,积极引入新的技术,逐步具备了吸收新技术的能力,打开制造业的市场,通过市场获取先进的技术。
制造业运营中,要注重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由此获取FDI技术的支持,促使FDI技术的溢出效应,得到最大化的发展,再利用FDI技术,吸引更多的新技术,体现出技术因素与制造业FDI技术溢出效应的良性循环。
山西省FDI技术溢出效应研究

可 以促进东 道国的技术进步 。借 鉴菲德 尔模 型 ( ee) Fd r 和柯 布一 道格拉 斯 ( — D) c 生产 函数 , 建立 了衡 量
技术溢 出效应 的 回归模型 , 取山西省 19 20 选 95~ 0 6年 的数据对该省 F I D 的技术溢 出效 应进行 了实证分析 。
结论是 : 山西省 F I D 技术 溢出效应为正 , 但是溢 出效应较小 。对 此 , 章从 山西 F I的来 源 国结 构 、 文 D 产业 分
截 面或 面板 数据 , 研究 对 象 涉 及 澳 大 利 亚 、 西 哥 、 墨
欧共 体 的 美 国 和 英 国 等 国 家 。另 一 方 面,
Had d ar o ( 9 3 A te & ar o ( 9 9 和 d a &H r sn 1 9 )、 i n H r sn 1 9 ) i k i
论 FI D 引起 的技 术溢 出效 应 。
(05 和张海洋 (05 得到 的结论却是 F I 东 20 ) 20 ) D对 道 国 的技 术 溢 出效 应 不 明显 , 至 存 在 负 的溢 出效 甚
应。
1 国内外 关于 F I 术 溢 出效 应 的实 证 研 D技
究
最早 涉 及 F I 术 溢 出效 应 的 研 究 可 追 溯 到 D技 2 0世纪 6 代初 , c ogl 19 ) 分析 F I 0年 MaD ual 96 在 ( D 对 东道 国经 济影 响时 , 次 明确 提 出 了 F I 术 溢 出 首 D技 效应 问题 。此后 , 多 学 者 从 理 论 上 研 究 了 F I 许 D 技 术 溢 出机 理 。学 者们 普遍 认 同 F I 术溢 出效 应 的 D技
来 代表 。
FDI技术溢出效应的作用机理与影响因素分析-关联效应

祁 仁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摘要:FDI溢出效应可分为行业内和行业间两种溢出途径,二者均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相对于行业内溢出效应在早前便得到了很多学术研究而言,学术界对于行业间溢出效应特别是关联溢出效应的研究相对较少。
FDI关联溢出效应的重要性近年来日趋显著,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
本文将主要从溢出动力、溢出条件、溢出途径以及影响因素几方面探讨分析FDI关联溢出效应的溢出机理,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关键词:FDI;关联溢出效应;溢出机理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0-000128-02一、关联效应的概念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发生遵循一定的路径和机制,关联效应是发生在不同产业之间的一个重要的技术溢出渠道,是基于产业链所发生的纵向联系效应。
发生主体分别指东道国本土企业与跨国公司。
根据外资企业相对东道国本土企业在产业链中所处的不同位置,行业间的溢出效应可分为前向关联溢出效应和后向关联溢出效应两种。
后向关联技术溢出效应是指东道国企业通过向外资企业提供生产所需的原材料、零部件及其他服务,建立起一种长期稳定的配套关系,从而提高东道国配套企业的生产效率,并使东道国的现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前向关联技术溢出效应是指东道国企业通过向外资企业提供成品市场营销服务和半成品、零部件或原材料的再加工等服务,从而提高自身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及售后服务的质量,从而对东道国经销商和下游产业的技术水平的提高产生积极的影响作用,并能促进相关技术向东道国企业的转移。
二、溢出动力所谓溢出动力,是指技术溢出方和技术接受方彼此都拥有与对方建立关联的动机。
即只有东道国本土企业与跨国公司达到双赢状态时,技术溢出才有产生的可能性。
1.东道国企业建立关联的动力东道国建立关联的动力的关键因素在于跨国公司的子公司在与东道国企业建立关联时,能够在自身获益的同时,对东道国企业产生正的外部性,在就业、产量等方面帮助到东道国企业,通过关联渠道来促进知识和技能的传送。
FDI对中国技术溢出效应的制约因素

中国利用外资前沿问题:“只要市场开放了,技术也会随之而来,通过招商引资,可以引进大批技术。
”自上世纪80年代起,中国已经奉行“市场换技术”的战略方针长达近30年。
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世界各大汽车跨国公司开始在中国合资设厂进行本土化生产。
目前国内汽车市场上,以日系、德系、美系为主的合资品牌已经占据了主要的市场份额。
与此相对的,是“以市场换技术究竟成功与否”的争论在最近十年之中多次出现,并有愈演愈烈的势头。
答案是中国市场虽然开放了,但是并未换来真正的核心技术,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FDI对中国的技术溢出存在很多制约因素。
主题:FDI对中国技术溢出效应的制约因素一、中国利用FDI的发展与现状(一)中国利用FDI的发展特点1.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来自欧共体、日本和美国三种经济体的FDI占中国FDI总量的不到10%,而香港、中国台北从1993年到1996年在中国的FDI超过全球的1/10。
新加坡占全部中国定向FDI超过1/2。
2.投资方式发生转变中外合资——随着市场环境的改善,外商独资企业迅速发展起来,到了2005年,便达到了1459.09亿美元,占利用外资总额的七成以上,成为最活跃的投资方式。
3.投资区域分布不均在地域分布上,FDI主要集中在东部,但中西部地区投资在逐渐加大。
4.投资来源日趋多样化除了传统的外资来源地亚洲、欧盟以及美国和加拿大对我国的持续投资外,其他国家和地区,如俄罗斯等,对我国的投资热情也不断高涨。
其他国家和地区对中国的投资占全部FDI的比重达到了20%以上,显示出中国的外资来源趋于多元化。
(二)中国利用FDI的现状1.我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从外国直接投资的行业结构来看,我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在制造业,而服务行业,尤其是金融业,所吸引的投资远远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
2.我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中国较早些时候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
随着近期沿海地区劳动力工资的增长和房地产价格的急剧上涨,一些外商将他们的投资转向了内陆地区。
资源型经济地区FDI技术溢出效应的限制因素分析——以山西省为例

资源型经济地区FDI技术溢出效应的限制因素分析——以山西省为例孟慧霞【摘要】文章通过对我国八个代表性地区FDI相关数据的比较,从经济的开放度、FDI输入的数量、技术水平差距、产业结构、股权结构分析了以山西省为代表的资源型经济省份FDI技术溢出正效应小的原因,提出区位劣势与产业结构的特殊性是深层次的制约因素.【期刊名称】《生产力研究》【年(卷),期】2010(000)004【总页数】4页(P124-126,150)【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资源型经济地区;产业结构【作者】孟慧霞【作者单位】山西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山西,太原,030006;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上海,2004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30.59;F127.25一、问题的提出(一)FDI的技术溢出技术创新能力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外商直接投资(FDI)对各地技术创新的作用日渐受到重视。
其中,技术外溢,即由于FDI输入从而引起的东道国技术或生产力的进步,而跨国公司无法获取其中的全部收益的一种外部效应,尤其引人关注。
但无论是国外学者对澳大利亚、墨西哥、摩洛哥、乌拉圭、委内瑞拉、加拿大、英国、印度尼西亚、希腊等国的研究,还是国内学者对中国FDI的实证研究,都未得到一致结论。
这表明,虽然在理论上通过逻辑推理来证明FDI技术外溢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是由于影响FDI技术外溢的因素具有多元性,因此在实证研究中,对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并无定论。
(二)资源型地区的界定在我国,内蒙古、贵州、黑龙江、新疆、辽宁、甘肃、青海、山西八省均是依托资源开发而兴建或者发展起来的地区。
目前这些省份都对FDI持积极引进态度,但是“以市场换技术”的初衷能否实现,却因这些地区特有的经济结构而分歧颇大。
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山西省已发现的地下矿种达120多种,煤、铝矾土、珍珠岩、镓、沸石的储量居全国之首,为此,也成为全国资源型城市最多的省份。
OFDI反向技术外溢效应及影响因素

OFDI反向技术外溢效应及影响因素OFDI(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是指企业从本国投资到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行为。
OFDI反向技术外溢效应是指投资企业通过对外投资,引入本国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市场知识和先进生产工艺等,并在外国市场展示、运用和传播这些技术和知识,从而促进和提高了投资目标国或地区的技术水平、创新能力、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
1.技术转移:投资企业将本国先进的技术引入到目标国或地区,帮助目标国或地区提高技术水平、创新能力和生产效率。
投资企业通过对目标国或地区市场的调研和分析,将具有竞争优势的技术和知识进行引入,并与本地企业进行合作,从而促进了技术的合作开发和转移。
2.管理经验传播:投资企业的管理经验和组织架构也会通过OFDI向目标国或地区传播。
这些管理经验包括先进的营销策略、人力资源管理、生产流程优化等。
目标国或地区的企业可以借鉴这些管理经验,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组织能力。
3.市场知识共享:投资企业将在本国市场积累的市场知识和经验分享给目标国或地区的企业。
包括市场调研、市场开拓和市场拓展等方面的知识和经验。
这些信息的共享有助于目标国或地区的企业更好地了解本地市场,制定有效的市场策略。
OFDI的反向技术外溢效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投资企业的技术实力:投资企业的技术实力是影响OFDI反向技术外溢效应的关键因素之一、只有技术实力雄厚的企业才能在对外投资过程中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知识。
2.投资企业的合作模式:OFDI的反向技术外溢效应受到投资企业的合作模式的影响。
如果投资企业选择了与目标国或地区的企业进行合作,开展技术转让和共同研发等合作项目,反向技术外溢的效应将更加明显。
3.目标国或地区的技术基础和创新环境:目标国或地区的技术基础和创新环境也会影响OFDI的反向技术外溢效应。
如果目标国或地区的技术基础较差,创新环境不利于技术引进和创新,那么OFDI的反向技术外溢效应可能会受到限制。
浅析影响FDI技术转移与溢出效应的因素
浅析影响FDI技术转移与溢出效应的因素现代技术创新是全球性的,任何国家的科学技术活动都是以世界上现有的科技成果为基础的。
许多国家在利用外商直接投资(FDI)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忽视了FDI在东道国经济发展中所具有的技术变革和技术进步的功能,因此本文就FDI与东道国技术进步关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分析。
关键词:技术进步FDI 影响因素外商直接投资简称FDI,不仅是资金的转移,观念、技术、管理和营销网络也随之而来,它已经成为跨国公司实施技术转移的主要形式。
FDI对东道国技术外溢效应的大小及其对东道国技术进步的作用取决于东道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吸收能力等。
东道国的经济发展水平Blomstrom认为,当一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技术的总体水平一般不高,技术的吸收能力有限;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技术水平也随之提高,这时有能力吸收较先进和复杂的技术。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一国的技术基础也得到改善,该国也具备一定的R&D能力。
在东道国经济水平比较低的时候,跨国公司局限于改造现有技术,以适应东道国市场要求。
当东道国随着经济的发展积累起相当的技术能力的时候,跨国公司开始向东道国转移较先进的技术。
随着东道国国家及地区经济水平渐次提高,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和扩散程度也不断加深。
东道国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会形成对跨国公司更具吸引力的投资环境,从而吸引跨国公司在较高产业层次进行投入,这有利于跨国公司技术在东道国的扩散,进一步提升东道国的技术水平。
因而,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推进,发展中国家会形成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技术变迁路径。
东道国的技术吸收能力技术吸收能力是东道国认识、消化所引进的技术,并将其应用的能力,它是东道国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
首先,所选择的引进技术要与现有的技术吸收能力相互匹配,便于消化,如果引进技术超过现有的技术吸收能力,则技术引进不能有效实现;其次,吸收能力是创新能力的基础。
中国零售业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零售业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研究摘要:零售业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终端产业,在一国经济格局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2004年中国零售业结束WTO保护期并迎来全面开放,众多跨国零售巨头进入中国零售市场,在业态模式、经营方式、服务理念和零售技术等方面对中国本土零售业产生了显著影响。
零售业的发展不仅与普通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更事关中国宏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而系统地分析FDI对中国本土零售业技术进步和竞争力提升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从外商直接投资的来源(欧美和港澳台)进行区分,从外商直接投资总规模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市场参与度这两个维度考察其对中国本土零售业技术溢出和竞争效应,以期对外资进入中国零售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零售业FDI;技术溢出效应;竞争效应中图分类号:F752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6X(2016)06013108一、引言国内许多学者基于流通产业在经济增长、产业协调、内需启动和民生保障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建议把流通产业定位于基础性产业、先导性产业或战略性产业[1]。
然而,在外资进入商业竞争日益加剧的新时期,这一重要的、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产业正面临潜在的安全威胁[2-3],这是大多数学者所关注的焦点。
然而,外资的大举进入对当前市场化程度仍然不高、生产效率相对低下、商务服务发展较为落后以及整体服务质量较差的中国流通业而言,引进外资学习其先进技术、市场策略和管理经验来获取FDI的技术溢出,无疑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借此提高中国流通业的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目的是“洋为中用”,“师夷长技以制夷”。
但是从已有研究来看,专门针对零售业FDI技术溢出效应进行系统性研究的文献较少,多数研究是针对服务业整体展开的。
1FDI对服务业生产率的溢出效应目前,有关FDI对服务业生产率溢出的研究,按照服务业生产率空间范围来划分,可以分为三方面:第一,宏观层面对FDI对服务业整体生产率发展的时间序列研究,探求FDI 对服务业生产率的发展趋势和动力源泉[4-5]。
服务业FDI技术溢出效应影响因素分析
就只 能做必要 的决策 , 减 少做决策 的次数 , 对 于 生 活 中 那 些 细
塔勒布也 指 出, 我 们 现 在 进 入 了危 险领 域 : 大 部 分 从 事 预 测 的 专业 人 士 同 样 受 到 上 述 智 力 折 磨 。而 且 , 专 业 从 事 预 测 的 人 比 非专 业 人 士 受 到 的 影 响 程 度 更 大 。 他 为 我们 指 出 了人 类 在 预测 未 来 时 经 常 犯 的 三 种 谬 误 : 第一 , 太看重预测 , 而 不 关 心 它
业F D I 技术溢 出效应归结为示范一 模 仿效应、竞争效应和人力
资本效应 。
领域 的扩展和研 究分工 的不 断细化 , 专家在应对 一些实践性非 常 强的 问题 时,常常还不 如那些有 亲身经历 或者身处 实地 的
人。
在大数据时代 ,面对各种信 息和极为丰富 的物质世 界, 每 天人们要做 出的决策在不断增加 , 这给人类 带来的烦恼是 巨大 的, 哪怕是早餐的一杯 咖啡, 也会让你犯难 , 甚至有人 已把选择
B, 很 快 又 会 换 成 C, 这 样 的表 现 就 是 频 繁 操 作 , 不断的决策 , 面
预测效力会降低; 第三 , 对被预测变量随机性的错误认知 。 现实
往 往 会 严 重 偏 离 预 测 , 而 我 们 对 这 种 可 能 性 却 缺 乏 足 够 的 认 知 。人 们 在 最 清 醒 、 最 理 智 的 情 况 下 都 很 难 避 免 上 述 三 种“ 谬 误” , 因此要想准确预测未来 , 几乎 是 不 可 能 的 。 人 们 一 般 认 为 自 己是 基 于 理 性 客 观 分 析 的 基 础 上 得 出 的 结论 , 可 实 际上 是你 的 结 论和 观 点 来 自你 多 年 对 某 些 信 息 的 关 注, 那 些 信 息证 实 了 你相 信 的 东 西 ; 你 忽视 了 另 外 一 些 信 息 , 它 们 挑 战 了你 预 想 的观 念 。 这 种 普 遍 存 在 的 现 象 被 称 为 确 认 性 偏
FDI技术溢出对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
FDI技术溢出对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FDI技术溢出对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摘要:外商直接投资(FDI)是全球经济合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为国际技术转移和技术溢出的重要途径,对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通过对FDI技术溢出理论和影响因素的探讨,分析了FDI对我国制造业的技术溢出效应,并探讨了技术溢出对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和制约因素。
研究发现,FDI技术溢出对我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但受产业结构、产业规模、技术水平等因素制约,其效应存在差异。
关键词:FDI;技术溢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FDI日益成为国际产业竞争的主要方式之一。
我国自1978年开放以来,FDI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尤其是对制造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同时,FDI作为国际技术转移和技术溢出的重要途径,对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对FDI技术溢出影响的研究,探讨其对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和制约因素,为我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FDI技术溢出的理论与影响因素FDI技术溢出是指外资企业在国内投资经营中,将其拥有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生产标准等技术资源,逐渐传递给国内企业,提高其技术水平和综合竞争力的过程。
FDI技术溢出效应的产生与其外部性、替代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有关。
外部性是指FDI技术溢出的益处不仅在于外商直接投资企业,更在于其对国内产业的技术进步与创新发挥了积极作用。
替代性指FDI技术溢出对本国企业的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提升,可能会对本国原有技术体系带来冲击,引起技术替代效应。
影响范围则是指FDI技术溢出对于企业对外进行技术合作和密切技术交流的技术效应扩散、辐射效应和外溢效应。
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内在机制。
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具体表现包括技术创新、技术升级、技术转移、技术扩散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2
2008 年第 8 期 于不平等的地位 , 难以通过合作体中 的内在约束 要求跨国 公 司加快技术扩散的速度 , 导致本 地企业对 FDI 的技 术溢出 的 吸纳能力有限。 另外 , 新技术潜 在采用 者的 技术原 始积 累水 平越 高 , 人 力资本存量越大 , 那么就越容易学 习、 消 化和吸收创 新技术 , 而新技术的提高又 会逐步 缩小 其与创 新源 之间 的差距。 目 前 , 受山西教育和科 研基 础设施 较弱 , 缺 乏有 一定影 响力 的 知名高校、 院所等因 素的 影响 , 山西 的人 力资 本平均 水平 偏 低 , 与跨国公司的要 求还 有很大 距离 ; 而 本地 企业的 用人 机 制、 薪酬水平等方面又限制了高级人才的回流 。 四、 积极提升 FDI 的技 术溢 出效 应 , 主 动从 技术 溢出 中 受益 1.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 提高利用 外资的管理 水平 。利 用 外资质量和水平的提高是政府有效决策的 体现 , 也是政府 的 制度安排的 结果。政府 在满 足 FDI 进 入要 求而 改变 自身 运 行机制和模式的 同时 , 对 制度变 迁的 影响 也同时 展开 , 包 括 所有权制度、 分配制度及资源配置 模式等。在国 际投资呈 现 新的地理和行业格局的历史条件下 , 如何使得自 身的调节 机 制更加灵活 有效 , 也是目 前政 府部门 面临 的一项 重要 挑战。 因此 , 山西政府必须深化改革 , 转变政府职 能 , 创 造更好的 利 用外资的软硬环境。 2. 吸引高科技人才和高级管 理人才 , 为人员流 动创造 条 件 。高素质 的科技和管 理人 员是吸 收外 资技 术溢出 效应 的 最主要的人力资源群体。在政府增强教 育投入力度 的同时 , 企业要加强企业员工各项教育培训 , 形 成 干中学 的终身 受 教育的机制 。此 外 , 为了 鼓励人 员流 动 , 特 别是 管理 人员 和 技术人员的 流 动与 创 业 , 政府 应 当减 少人 员 流动 方面 的 限 制 , 同时还应该加强 风险 投资业 的发 展 , 建立 新型的 分配 制 度 , 用待遇留人、 用事业留人 , 为高素 质的科技和 管理人员 到 山西创业开辟广阔的空间。 3. 增强企业 的 技术 吸 收能 力 , 提 高 企业 的 自主 创 新 能 力 。技术吸 收能力是本 地企 业能否 与跨 国公 司子公 司建 立 关联的关键因素 , 同时还影响到本地 企业能在多 大程度上 利 用关联所提供的机 会来进 一步 改进其 技术 水平。企 业应 设 法增加 R &D 投入 , 开发新产品、 改进工 艺、 提 高产品 质量 , 提 升企业整体技术水平。应鼓励山西本地企 业与大 ( 专 ) 院校、 科研单位进行技术合作 , 激励企业建 立有效的 研发机制和 创 新机制 , 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4. 培育有 效的 竞争性 市场 环境 。为 形成 有利于 FDI 技 术溢 出的市场环境 , 以便 最大 程度 地从 FDI 中受 益 , 山西 本 地同类企业之 间应建 立技 术联盟 , 互 换技 术成果 , 充 分利 用 自身优势 , 更好地 与跨国 公司 竞争 , 加 速 FDI 的 技术 溢出 速 度。另外 , 应进一步实现从 招商引资 到 招商选资 的观 念 和政策的转变 , 数量与质量并重 , 在招商 过程中 , 把外资的 项 目和本地的经济实际结合起来 ; 同时 要制定配 套的法律法 规 约束外商的违法违规行为 , 注重对环境 的有效保护。 参考文献 : [ 1] 范爱军 , 刘 云英 韩 国在山 东省 FDI 的 技术 溢出 效应 实 证分析 [ J] 山东大学学报 , 2006, ( 4) : 127- 132 [ 2] Blomstrom M, H Persson Foreign Investment and Spillover Effi ciency in Underdeveloped Economy: Evidence from Mexica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 J] 493- 501 [ 3] Haddad M , A Harrison Are There Spillovers from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 Evidence from Panel Data for Morocco [ J]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1993, ( 42) : 51- 74 [4] Aitken B, A Harrison Do Domestic Firms Benefit from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 Evidence from Venezuela[ J] Euro Pean E conomic Review, 1999, ( 89) : 605- 618 [ 5] 秦晓钟 , 胡志宝 证分析 [ J] [ 6] 包 [ 7] 林 研究 [ J] 群 , 赖明勇 江 , 骆 俊根 外 商对 华直 接投资 技术 外溢效 应的 实 中 国外 商直 接投资 与技 术进步 的实 证 港 资对广 东技 术进 步的影 响分 析 [ J] 论 我国 外商 直接投 资的 技术溢 出效 应 江苏经济探讨 , 1998, ( 4) : 47- 49 经济评论 , 2002, ( 6) : 63- 66 Journal World Development, 1983, ( 11) :
其 FDI 的技术溢出效应为正的结论 , 并分析了正效应力度较小的制约 因素 , 最后提出了 积极提升 山西 FDI 的 技术溢 出效应 的
20 世纪 90 年代 以来 , 随着 经济 全球 化的 发展 , 外商 直 接投资 (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简称 FDI) 作为技术国际化载 体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FDI 不仅 给东道 国带来 了资 金 , 而 且也带来了先进 的技 术手 段、 管 理经 验等 诸多无 形资 产 , 对 东道国的经济具有 重要的 影响。早 期以 新古 典主义 经济 增 长理论为基 础的研究认 为 , FDI 对东道 国经济 的影响 主要 体 现在其对东道国经 济的资 本积 累方面。 然而 内生增 长理 论 的兴起 , 使得 FDI 得到 了全 新的 评价。 根据 内生 增长 理论 , FDI 能以不同的方式促进东道国的经济增长。 一、 FDI 的技术溢出效应及其相关研究 对溢出理 论 的 讨论 最 早 可追 溯 到 20 世 纪 60 年代 初 , Macdougall 在分析 FDI 的 一般 福利 效应 时 , 首 次把 技术 溢 出 效应视为 FDI 的一个重要现 象。所谓 FDI 技术 溢出效 应 , 是 指跨国公司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简称 MNCs) 所具有的 产 品技术、 管理技术和研发能力从外商 投资企业内 部向东道 国 企业非自愿 扩散的效 益 , 促进 了当地 技术 和生产 力的 进步 , 而跨国公司又 无法 获 取其 中的 全 部收 益的 一 种外 部 效应。 此后 , 许多学者从 理论上 研究 了 FDI 的技 术溢 出机 理 , 在 理 论上学者们普遍认同 FDI 技术溢出 效应的存 在 , 但 实证研 究 得出 的 结论 却 不 一 致。 Gaves 、 Kokko、 Liu 、 Driffield、 Blomstrom 和 Presson 等 使用行业横 截面或面板 数据 , 以加拿大、 澳大 利 亚、 墨西哥、 英国等国家为研究对象 , 得出 FDI 对东 道国存 在 正技术溢出效应的结论。但是 , Barry、 Dajnkov 和 Hoekan 、 Had dad 和 Harrison 、 Aitken 和 Harrison 等分 别使 用委内 瑞拉、 摩洛 收稿日期 : 2008- 05- 29
图 1 截至 2005 年末山西 FDI 来源地结构 3. 产业的关联度 。跨国公司 所投资产业 关联度 越大 , 先 进技术的 前波 后及 作用 就越 强。就 山西 而言 , 截 至 2005 年 末 , 外商投资企业主要分布在投资 少、 见 效快、 盈利高的第 二 产业 , 项目数比例占 89 1% 。其中 , 流向 煤焦、 煤层气等能 源 行业的外资占 41 3% ; 流向金属镁、 不锈 钢、 水 泥等制造业 的 外资占 50 93% ; 在那些投资大、 资 金回收期 长的农业、 能源、 交通等基础产业和服务业等领域外商投 资企业则很 少 , 仅 占 10 9% 。 同时 , 从企业 科技活动 经费投 入来源 结构来 看 , 2003 年 山西的科技经费投入中 , 外资所占比例 为 6% , 而同期北京 高 达 46% , 上海高达 67% 。这表 明 , 进入 山西省 的 FDI 不存 在 通过科技创新来提 升市场 竞争 力的 内在动 力。这也 从另 一 个侧面证实了 FDI 进入山 西的 主要动 因是 资源 获取 而非 市 场驱动。这些 FDI 的 进入虽 然带 动了 山西 一批 配套 企业 的 加盟 , 一定程度上引 领了 产业 集群的 形成 和升级 , 但 这种 投 资的高度集中 性 , 与 山西 现有 的产业 结构 雷同 , 不利 于发 展 第三 产业 , 特别是发 展先 进服 务经济 , 起 不到 优化产 业结 构 的作 用 , 也不利于技 术自 主创 新能力 的增 强 , 导致山 西只 能 长期徘徊在产业链的低附加值环节。可 见 , 产 业流向是限 制 FDI 技术溢出的重要因素。 4. 技术吸收与 扩散 能力 。外 资能 否在 东道 国迅 速产 生 溢出 效应还要看东道国 自身 能否 对跨国 公司 的技术 快速 的 模仿、 消化和吸收 , 并在此基础上创新 , 形成对 跨国公司的 竞 争压 力 , 迫使其转让 更先 进的 技术 , 从而 形成 新一轮 的技 术 溢出。而山西现有企业的 规模、 技术、 管理水平、 产权结 构等 制约了对跨国公司溢出技术的吸收 , 部分大中 型企业目前 普 遍存在生产设 备老化、 生 产流 程僵化、 研 究与 开发能 力薄 弱 等问题 , 从而使本地企业在与跨国公 司的合作 过程中容易 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