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青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高中地理 第一章 第二节 人口的迁移同步练习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

合集下载

2021-2022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第二节 人口的迁移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

2021-2022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第二节 人口的迁移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

2021年高中地理第一章第二节人口的迁移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一、单项选择题1.(xx·辽宁学业水平测试)下列属于人口迁移现象的是( )A.外出讲学 B.上街购物 C.外出旅游 D.移民国外下图为“人口迁移示意图”。

据此回答3~4题。

2.若此图表示“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A.从北美迁往拉美B.从亚洲迁往拉美C.从非洲迁往西亚D.从欧洲迁往非洲3.若该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的是( )A.从湖南流往广东B.从河北流往山东C.从新疆流往内地D.从湖北流往重庆4.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到乙地的是( )A.甲地优美的环境 B.乙地较低的工资待遇C.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D.家庭成员甲、乙两地分居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人口迁移示意图”,回答5~6题。

5.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 )A.都为发达国家迁往发展中国家 B.都为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C.主要为经济较落后地区迁往收入高的地区 D.主要由南半球国家迁往北半球国家6.影响图示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包括( )①频繁的战争②资源开发③新大陆开发④经济因素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二、综合题7.结合图甲“xx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地区构成图”和图乙“xx年我国流动人口城乡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1)xx年我国主要人口流出、流入区的空间分布有什么特点?(2)读图乙,分析我国xx年城乡之间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

(3)说明现阶段引起我国人口迁移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时间:30分钟总分:50分)基础组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人口流动行为中,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①外出度假、旅游、上街购物②张成高中毕业考取大学去异地读书③王艳从甲县A中学转到乙县B中学读书④聚居在叙利亚难民营的伊拉克难民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xx·贵阳高一检测)贵州省在未来五年将大力实施移民工程,逐步把生活在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山区和地质灾害高发区的150万农村人口迁出大山。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2人口的迁移同步测试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2人口的迁移同步测试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1・2人口的迁移 同步测试、单选题(共15题;共44 分)1.下表是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江苏省某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年龄段]岁) 0*1- 15 -29 30 ^44 45 -59^60 男性人□(万人)5.0- 25. U 14. 68 4,94 L76 女性人□,万人)3. S-37.0 11.634.011.7S(1)该市迁入的人口特征有( )① 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 ② 人口迁移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 ③以青壮年人口为主 ④与该市原有人口年龄构成相似A. ①② ②③(①④[②④(2)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有()① 缓和了当地就业紧张的局面 ②制约了该市经济发展 ③增加了该市被抚养人口 ④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2)世界发达国家目前出现了下列哪种情况()3. 下列人口流动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A.①②(③④[②④(1)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称为人口迁移,b 称为人口从城市到乡村的迁移B. c 不能叫人口迁移C. b 目前主要发生在我国各大城市D.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A. aB. bC. cD. d人门辻*力向仿灵用C.由上海调往北京工作定居D.农民利用农闲进城打工A.大学生暑假回家 B.牧民上山放牧4.1996年福建和宁夏启动对口扶贫协作,闽宁镇就是以福建、宁夏两省区简称而得名的,如今是永宁县下 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

闽宁镇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曾经的戈壁荒滩变成了现代化的生态移民示范镇, 4. 4万多祖祖辈辈生活在宁南西海固”贫困山区的农民通过移民搬迁来到这里,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材料中涉及到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A.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生态因素 C.只有政治因素和生态因素 5.下表是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 江苏省某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表”.据此回答下题:(1)该市迁入人口的特征有( )A.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B.人口迁移主要受政策因素影响C.以青壮年人口为主D.与该市原有人口年龄构成相似(2)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有( )A.缓和了当地就业紧张局面 B 制约了该市的经济发展 C.改善城市环境D.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6.人口流动的强度取决于( )A.经济、文化发展的水平B.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C.自然条件的地区差异D.交通运输条件B.只有政治因素 D 只有经济因素7.读二战后的国际人口迁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新教材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第二节人口迁移课后练习含答案

新教材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第二节人口迁移课后练习含答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第二节人口迁移一、单选题下表是我国“某城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该市迁入人口表述正确的是()A.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B.人口迁入是国家有组织进行的C.人口迁入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D.与该市原有人口年龄构成相似2.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有()A.缓和了当地就业紧张的状况B.推动了该市经济的发展浙江省政府通过发布“新冠肺炎疫情地图”,提供病例分布,风险评估,疫情趋势等功能,助力精准防疫。

截止3月6日,温州确诊人数居全省之最。

完成下面小题。

3.生成“疫情地图”,主要依靠的信息技术是A.全球定位系统B.遥感技术C.地理信息系统D.虚拟现实技术4.温州确诊人数最多的主要原因是A.医疗技术偏落后B.经商返温人员多C.外出打工人数多D.在外学生人数多2018年广东省、山东省常住人口均破亿,北京市常住人口负增长。

专家表示,未来二三十年,我国仍将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规模以亿计的流动人口仍将保持常态。

下表为2017~2018年度部分省市常住人口数据。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5.北京市常住人口连续两年负增长的原因是①城乡经济差距增大②人口调控政策严格③本市经济活力欠佳④疏解非首都功能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6.2018年人口流动状况对广东省、山东省的有利影响是A.增加市民居住面积B.促进城市经济发展C.提高城市环境质量D.降低城市管理难度读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7.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吸引大量民工迁入的主要原因是A.①B.②C.③D.④8.近年来,大量叙利亚难民逃往欧洲,其产生的原因是A.②B.④C.⑤D.⑥近年来,不少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专长的农民工,开始逆向流动、返乡创业。

这类人,被媒体称为“城归”。

据统计,近年来“城归”人数累计达到450万。

随着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有更多的“城归”返乡创业,这将给家乡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现实影响。

青海省青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高中地理 1.3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青海省青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高中地理 1.3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青海省青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2014高中地理 1.3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第二课时导学案中图版必修2【学习目标】1.了解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并理解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

2.理解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及我国人口政策的合理性。

【重点难点】1.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

2.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

【自主学习】人口合理容量是什么?其影响因素有哪些?【当堂达标】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总人口数量是制约合理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B. 无论在什么条件下,合理人口容量都不可能扩大C. 在一定条件下,合理人口容量是有可能扩大的D. 我国人口合理容量应控制在l 6亿人左右2.合理人口容量的变化由小到大的排序,正确的是()A.原始社会一农业社会一现代社会一工业社会B. 农业社会一原始社会一工业社会一现代社会C. 工业社会一原始社会一农业社会一现代社会D. 原始社会一农业社会一工业社会一现代社会3. 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因素是()A. 资源B. 科技水平C. 生产能力D. 消费水平4.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 人口数量一获取资源数量一环境人口容量B. 人口文化一生活消费水平一环境人口容量C. 科技水平一环境人口容量一获取资源数量D. 人口文化一环境人口容量一生活消费水平学生自我评价反思(视情况而定)教师评价课前表现优()良()合格()还需努力() A ( )B ( )C ( )D ( ) 课中表现优()良()合格()还需努力()作业情况优()良()合格()还需努力()完成作品优()良()合格()还需努力()检测情况优()良()合格()还需努力()课后巩固优()良()合格()还需努力()综合等级优()良()合格()还需努力()。

中图高中地理必修二学练测精练:第1章 第2节 人口的迁移 含解析

中图高中地理必修二学练测精练:第1章 第2节 人口的迁移 含解析

第一章第二节人口的迁移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据报道,新疆每年6月到8月初需要大量采摘西红柿的季节工,8月底到11月初又需要大量采摘棉花的季节工。

新疆每年对季节工的需求在50万人左右,季节工中,河南人最多,每年有15万~20万河南人前往新疆打短工,其次是甘肃和四川民工,但缺口仍很大。

每当用工高峰期来临前,新疆都要派不少人到全国各地招工。

据此完成1~2 题。

1.材料中提到的民工流动()A.属于国内人口迁移B.属于人口流动C.属于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D.属于由农村到农村的人口迁移解析:选B材料中提到的民工流动属于随农事活动而进行的季节流动,不是人口迁移,应属于人口流动,B项正确。

2.影响材料中人口移动的主导因素是()A.经济因素B.自然环境因素C.文化教育因素D.政治因素解析:选A季节工的流动是为了增加经济收入,故影响材料中人口移动的主导因素是经济因素,A项正确。

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一直维持在2亿人以上,且持续增长,城乡间人口流动是主要的流动形式。

完成3~4题。

3.城乡间人口流动与城市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水平提高联系密切,下面三者关系排序应是()①城乡间人口流动②农业专业化发展③城市工业、服务业发展A.①→②→③B.①→③→②C.③→②→①D.③→①→②解析:选D城乡间人口流动的主要形式是由乡村到城市,其主要原因是城市工业、服务业的发展,提供就业机会,收入较高。

乡村人口外流,导致劳动力短缺,会促进农村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使农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4.关于我国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流动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B.生态环境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C.区域协调发展会减缓流动人口增长D.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可提高城市化水平解析:选C农民工进城务工,会提高其经济收入,从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目前,经济因素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区域协调发展,经济差距小,会抑制人口流动;小城镇人口也是城市人口,人口从小城镇流向大城市,属于从城市流向城市,不会提高总体城市化水平,城市化水平应该是不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同步测试(原卷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同步测试(原卷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同步测试一、单选题(共15题;共46分)1. 影响“闯关东”和“雁南飞”的主要人口迁移因素是()A. 经济因素B. 政治因素C. 自然因素D. 宗教因素2. 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移到乙地的是()A. 乙地较低的工资待遇B. 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C. 家庭成员甲、乙两地分居D. 甲地优美的环境3. 图中A、B、C是三个不同的行政区域,箭头表示人口的空间移动,行政区域界线常用来区分是否发生人口迁移,图中发生人口迁移的是()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①a1→b1②a1→a2③b1→b2④c1→a2 .A. ①②B. ③④C. ①④D. ②③4. 2017年3月10日,为期40天的2017年“春运”结束。

春运期间,全国道路客运完成客运量22.9亿人次,同比增长8.7%,创历史新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春运属于国内人口迁移B. 节前旅客流的方向主要是从东部地区流向西部地区C. 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因素D. 交通条件的改善可以扩大旅客流的到达范围下图为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某市迁入人口的年龄结构金字塔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5. 该市迁人人口()A. 性别比例比较平衡B. 以技术型人才为主C. 年龄结构比较平衡D. 以青壮年劳动人口为主6. 据图推测,该市()A. 轻工业、服务业比较发达B. 重工业、高技术产业发达C. 农林业、水产业比较发达D. 采矿业、建筑业比较发达7. 迁人人口对该市产生的影响是()①缓解该市就业紧张局面②加大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③增加消费需求,活跃市场④给城市建设带来大量劳动力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8. 下图所示的西伯利亚地区是俄罗斯的一个重要开发区,“这里针叶林广布……”,结合所学知识,该地区南部人口密度相对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南部()①气温较适宜②位于平原地带③开发历史较长④经济相对发达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下图为人口迁移模式图,读图判断以下问题。

青海省青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高中地理 1.2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人口的迁移第一课时导

青海省青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高中地理 1.2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人口的迁移第一课时导

青海省青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2014高中地理 1.2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人口的迁移第一课时导学案中图版必修2【学习目标】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主要类型及其意义。

2.能够利用资料或图表,结合自己所学理论分析当今世界某个区域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及其产生的影响。

【重点难点】结合实例了解人口迁移的空间形式。

【自主学习】一、人口迁移的空间形式1.概念:二、分类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合作学习】阅读课本P13图1—2—4,说出我国80年代后人口的迁移方向,并分析迁移原因。

【展示提升】小组选代表发表见解【当堂达标】一.单项选择题1. 近年来,我国人口流动出现“孔雀东南飞”的现象,该现象表示( )A.大批民工流向沿海地区 B.建设新工业基地引起人口迁移C.知识分子从内地流向沿海城市你 D.高等院校搬迁,招生和分配形成人口迁移2. 我国“十一黄金周”,大批国内外游客前往四川九寨沟,这种现象属于( )A.国际人口迁移 B.国内人口迁移 C.省际人口迁移 D.人口流动二、综合题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往年一年一度的民工潮给人们留下难忘的记忆,但是在有数亿剩余劳动力的中国,2004年令人意外的发生了大规模的“民工荒”。

2008年春节过后,珠江三角洲的“民工荒”不但没有缓解,而且有向其他地区蔓延之势,江西、河南、辽宁等地也出现了招工难的现象材料二 2005年中国GDP总量和人均GDP材料三 80年代后我国人口迁移主要流向及流动规模图(1)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出现民工潮的主要原因有()①城市和沿海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②东南部地区劳动力不足③我国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④我国农村人口密度大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结合材料一、二,分析安徽成为劳务大省和新疆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3)从材料三看出,人口迁入地区是____________(经济地带),结合材料二,试分析其原因。

可能给迁入地带来哪些影响?【知识扩展】当今世界移民潮的特点:①劳务输出增多,如西亚吸引了亚洲的外籍工人;②国际难民增多,如伊拉克战争难民图瓦卢环境难民等;③发展中国家优秀人才移民到发达国家;④迁移流向发生变化。

2022-2022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2习题第一章第二节人口的迁移Word版含解析

2022-2022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2习题第一章第二节人口的迁移Word版含解析

2022-2022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2习题第一章第二节人口的迁移Word版含解析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二节人口的迁移一、教材第11页探索1.从图上可以看出世界人口的主要迁出地有:亚洲的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孟加拉国、巴基斯坦;非洲的莫桑比克、赞比亚、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埃及等;拉丁美洲的古巴、海地、巴西、委内瑞拉、哥伦比亚、玻利维亚等;南欧各国;俄罗斯等。

世界人口的主要迁入地有:北美的美国、加拿大;西欧的英国、德国、瑞典等;亚洲的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联酋;非洲的南非;澳大利亚和阿根廷等。

2.当今世界移民潮的特点有:(1)劳务输出增多,如西亚吸引了亚洲的外籍工人;(2)国际难民增多,如伊拉克战争难民、图瓦卢环境难民等;(3)发展中国家优秀人才移民到发达国家;(4)迁移流向发生变化。

二、教材第14页思考影响人口迁出的因素(推力因素)在于原居住地的不良条件,如自然灾害、低工资、失业等,而吸引人口迁入的因素(拉力因素)包括高工资、好的教育条件、好的医疗条件、更多的就业机会等。

此外,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还有费用、亲友、距离、性别、年龄、种族、语言、教育、技能等。

三、教材第16页思考德国移民的特点:(1)数量多,四、教材第16页复习题1.人口迁移的类型,按照不同标准可分为不同类型。

按迁移地理范围可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发生在不同国家之间的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发生在一国领土范围内的人口迁移。

按迁移的方向可分为:由农村到农村的人口迁移;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发达国家历史上、发展中国家当前的主要类型);由城市到城市的人口迁移;由城市到农村的人口迁移(部分发达国家新趋势,如逆城市化)。

按迁移的时间长短可分为:永久迁移和季节迁移等。

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是:(1)人口发生空间位移;(2)时间限度为永久性或长期性;(3)居住地变更跨越了行政界限。

2.中国20世纪90年代人口大量涌向深圳等城市,产生“孔雀东南飞”现象,所谓的“孔雀”指的是具有高科技水平的劳动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第二节人口的迁移
一、单项选择题
1.(2013·辽宁学业水平测试)下列属于人口迁移现象的是( )
A.外出讲学 B.上街购物 C.外出旅游 D.移民国外
下图为“人口迁移示意图”。

据此回答3~4题。

2.若此图表示“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
A.从北美迁往拉美 B.从亚洲迁往拉美
C.从非洲迁往西亚 D.从欧洲迁往非洲
3.若该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的是( )
A.从湖南流往广东 B.从河北流往山东
C.从新疆流往内地 D.从湖北流往重庆
4.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到乙地的是( )
A.甲地优美的环境 B.乙地较低的工资待遇
C.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D.家庭成员甲、乙两地分居
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人口迁移示意图”,回答5~6题。

)
( 5.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都为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A.都为发达国家迁往发展中国家 B 主要由南半球国家迁往北半球国家 D.C.主要为经济较落后地区迁往收入高的地区)
( .影响图示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包括6 ④经济因素③新大陆开发②资源开发①频繁的战争
D.②④ CA.①④ B.②③.①③
二、综合题年我国流动人口城结合图甲“2001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地区构成图”和图乙“2001.7
乡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2001年我国主要人口流出、流入区的空间分布有什么特点?
2001年城乡之间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

(2)读图乙,分析我国
(3)说明现阶段引起我国人口迁移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
分50分钟总分:(时间:30 组础基)
分2分,共20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下列人口流动行为中,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1 ①外出度假、旅游、上街购物②张成高中毕业考取大学去异地读书中学读书中学转到乙县B③王艳从甲县A ④聚居在叙利亚难民营的伊拉克难民 D.②④ B.③④
C.①③A.①②贵州省在未来五年将大力实施移民工程,逐步把生活在深山.(2013·贵阳高一检测)2贵州省实施该移民工万农村人口迁出大山。

石山区、区、高寒山区和地质灾害高发区的150)
程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社会文化.政治 DA.经济 B.生态环境 C 4题。

读“模拟人口迁移示意图”,完成3~
)
.类似于美国和墨西哥之间的人口迁移的有( 3 D.⑥⑦ C.④⑤.③④BA.②③
.若图中①表示我国改革开放后人口的主要流动方向和形式,则产生这种人口流动的4)
( 根本原因是
2
A.政治因素 B.经济因素 C.文化因素 D.家庭因素
下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及附近地区人口迁移方向示意图(箭头表示战后主要移民路径,圆圈内的区域为欧洲核心区)。

读图回答5~6题。

5.如图所示,欧洲核心区主要分布于( )
A.中欧 B.南欧 C.西欧 D.东欧
6.如图所示,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 )
A.由核心区向周围的边缘地区 B.由经济落后区域向经济发达区域
C.由周围的边缘地区向核心区 D.由经济发达区域向经济落后区域
电视剧《闯关东》,讲述的是清末华北大旱,赤地千里,河北及山东的饥民大批出山海关移至东北。

据统计,整个清代闯关东的山东移民占当时整个东北人口的近一半,闯关东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独特、影响巨大的文化现象,在世界历史上也是一次空前的移民壮举。

据此完成7~8题。

7.清代,华北饥民大批“闯关东”,主要原因之一是因为东北地区( )
A.制造业高度发达 B.有大量可开垦的土地
C.大量征兵抗战 D.畜牧业水平高
8.当华北人口大批移民东北时,东北人口金字塔最可能接近于下图中的( )。

9.下列因素对人口迁移有促进作用的是( )
①航班增加、电话费降低、高速公路发达②迁入异地区,造成夫妻两地分居,子女入学不便
③迁移者受教育年限长,对环境适应性强④迁出地气候宜人,风景优美,环境质量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0.关于我国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国内人口迁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
中国人口迁移示意图(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
A.这一时期,由于国家实行严格限制地区间人口迁移的制度,人口迁移数量较少
B.人口迁移流向主要为从人口稠密地区迁往人口稀疏地区
C.这一时期,国家有组织地迁移以开发内地和边疆地区
D.这一时期主要迁出人口是中青年
二、综合题(10分)
11.(10分)根据表中数据和我国人口迁移城乡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3
某年北京市和河南省人口变动(%) 自然增长率(%) 总增长率5.292 -北京市 0.015
0.562
河南省 0.564
是原因,最可能的率率比自然增长 ________ 增(1)北京市的人口总长)
(3分________________。

,其人口数量的变化最可能的原因是河南省的人口总增长率比自然增长率________(2))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素主要因种响人口这变化的为人(3)北京市的口总量变化趋势________,影)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特点迁移的主要我结乡构图表明,目前国人口迁我(4)国人口移城)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提升
)
分2分,共10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题。

读“某国总人口和外来移民的年龄结构图”,回答1
)
( 1.由图中数据可知该国.外来移民人口超过本国人口A.男女比例不平衡 B C.老年人口超过青年人口 D.移民缓解了人口老龄化问题)
.影响该国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 2 D B.人口老龄化.自然因素 C.政治因素.经济因素A
~读“‘二战'后的国际劳动人口流向示意图”,回答34题。

4
) 3.根据图中各移民流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拉丁美洲到北美的移民是三大移民流之一A .由贫穷区域流入富裕区域是移民的主要方向B .欧洲到北美的移民主要来自西欧C .人口移动主要是经济原因所致D)
4.下列大洲中人口迁出数量最大的是(
.亚洲 C.北美洲 DA.欧洲 B.非洲) 的是.下列关于人口迁移的叙述,错误( 5.. A.人口年龄与迁移有密切关系,青年人口具有较大的迁移需求 B.受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国际人口迁移数量大为减少 C.人口迁移的距离和规模,与交通工具的发展、交通线路的布局有很大关系 D.人口迁移受文化程度的影响,一般文化程度越高,迁移距离越远) (10分二、综合题年某地人口外迁影响因素变化表,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2012分)下表为2000(106.上年移民影响迁移距离基础设施人均GDP 产业结构新增岗位市场化水平+--++-+++)
+表示增强,-表示减弱() (4分(1)若迁移距离与人口外迁数量呈负相关,推断此地外迁人口
的空间分布特征。

) 分(2)基础设施因素影响减弱,说明了什么?(3
(3)“上年移民影响”程度的增强说明此地迁移人口在迁入区的空间分布上有什么特) (3分点?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