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发电相关研究开题报告.
直驱型风力发电系统全功率并网变流技术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直驱型风力发电系统全功率并网变流技术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在近年来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目前,全球的风力发电装机容量已经接近600GW,并且还在不断增长。
在风力发电中,直驱型风力发电系统具有结构简单、耐久性高、维护成本低等优点,因此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
直驱型风力发电系统需要将其产生的电能通过变流器变成交流电后才能与电网连接。
因此,变流器的性能对于直驱型风力发电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电网安全性至关重要。
现有的变流器技术大部分是PWM技术,存在效率低、失调控制困难等问题。
而全功率并网变流技术则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提高风力发电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
因此,本文拟对全功率并网变流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旨在探索如何通过全功率并网变流技术来提高直驱型风力发电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性,进一步促进风力发电产业的发展。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本研究将针对直驱型风力发电系统的全功率并网变流技术展开研究。
具体来说,本研究将包括以下内容:1. 直驱型风力发电系统的基本原理及技术介绍。
对直驱型风力发电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技术特点、发展历程等进行详细介绍。
2. 全功率并网变流技术的原理及特点。
对全功率并网变流技术的基本原理、实现方式、优点和缺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3. 基于全功率并网变流技术的直驱型风力发电系统模型建立与仿真。
将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直驱型风力发电系统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
4. 研究直驱型风力发电系统全功率并网变流控制策略。
根据直驱型风力发电系统的特点,提出全功率并网变流控制策略,并进行仿真实现与检验。
三、预期成果本研究将通过对直驱型风力发电系统全功率并网变流技术的研究,探索如何提高直驱型风力发电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性。
预期成果包括:1. 对直驱型风力发电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技术特点、发展历程等进行深入的介绍和探讨。
2. 对全功率并网变流技术的基本原理、实现方式、优点和缺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风能发电并网系统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风能发电并网系统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环保意识的提高,风力发电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然而,由于风能的不稳定性和天气的变化,风电站在电网中的并网质量和稳定性仍然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
风能发电并网系统的研究旨在解决风电并网质量问题、提高电网的能量利用率和环境保护。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主要有以下两点:1.分析风能发电及电网并网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特征,探究并网系统对风能发电的影响因素和影响机理。
2.提出一种有效的风能发电并网系统及其控制策略,论证其在电网中的可行性和效果。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系统研究风能发电及电网并网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探究并网系统对电网的影响因素和影响机理。
2.分析并比较国内外实际应用中的风能发电并网系统,总结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3.设计一种适用于电网的风能发电并网系统,包括控制器、逆变器、储能装置等,论证其在电网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4.利用MATLAB/Simulink等工具,建立风能发电并网系统的仿真模型,对其进行仿真实验,验证其并网质量和稳定性。
四、预期成果本研究的预期成果主要有以下两方面:1.建立一套完整的风能发电并网系统,并提出相应的控制策略和优化方案,论证其在电网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开展仿真实验,验证并网系统在电网中的并网质量和稳定性,为风能发电在电网中的应用和推广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五、研究进度安排第一学期:1月-2月:撰写开题报告、文献调研、设计方案讨论3月-4月:系统研究风能发电及电网并网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特点第二学期:5月-6月:分析比较国内外实际应用中的风能发电并网系统7月-8月:设计并论证一种适用于电网的风能发电并网系统第三学期:9月-11月:建立风能发电并网系统的仿真模型,进行仿真实验12月:撰写毕业论文、准备答辩六、参考文献[1] 周春阳, 李颖东. 风力发电技术和发展态势, 电网技术, 2008(4):7-10.[2] 许勇明, 董建民. 风电并网技术的研究综述, 电工技术学报, 2009(4):87-93.[3] 王恒伟, 秦勇, 韩永生. 风电场电站集中控制系统研究,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9(6):893-898.[4] Jinguo Li, Jian Li, Xiaofei Jiang, et al.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grid-connected wind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with battery energy storage, IET Renewable Power Generation, 2015(6):578-586.[5] Dieter Schröder, Christian Köhler, Andreas Reuter, et al. Benefits of increasing wind power generation in Germany, Renewable Energy, 2010(35):2223-2229.。
风能发电开题报告

风能发电开题报告风能发电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风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寻找替代传统能源的可行方案变得尤为重要。
风能发电作为其中一种可行的选择,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经济效益。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风能发电的发展现状、技术原理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二、风能发电的发展现状目前,全球范围内风能发电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截至2020年,全球风能发电装机容量已超过700GW,占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的比重逐年增加。
尤其是在欧洲、美洲和亚洲等地区,风能发电已经成为主要的清洁能源供应方式之一。
三、风能发电的技术原理风能发电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利用风力驱动风力发电机转动,进而转化为电能。
风力发电机主要由风轮、发电机和控制系统组成。
当风力作用于风轮上时,风轮开始旋转,通过机械传动将旋转运动转化为发电机的转子转动,进而产生电能。
这种转换过程可以通过水平轴和垂直轴两种方式进行,其中水平轴风力发电机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
四、风能发电的优势和挑战风能发电相比传统能源具有诸多优势。
首先,风能是一种无限可再生的资源,不会受到能源短缺的限制。
其次,风能发电不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对环境污染较小。
此外,风能发电具有分布广泛、可灵活调节等特点,能够满足不同地区和时间段的能源需求。
然而,风能发电也面临一些挑战,如风能资源的不稳定性、发电设备的高成本和对环境的影响等。
因此,如何克服这些挑战,提高风能发电的效率和可持续性,是当前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五、风能发电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经验的积累,风能发电在未来有望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首先,随着风力发电技术的成熟和成本的降低,风能发电将更加普及和可行。
其次,随着能源存储技术的发展,解决风能资源的不稳定性问题将成为可能,进一步提高风能发电的可靠性和可持续性。
风力发电研究报告

风力发电研究报告摘要风力发电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环保、可持续和广泛分布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
本报告旨在对风力发电的原理、技术、优势和限制进行研究和分析,以期为相关领域的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1. 引言风力发电利用风能转化为电能,并且具有长期可持续、无污染和低成本等优势。
随着能源需求的增长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风力发电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逐渐得到广泛应用和推广。
本章将介绍风力发电的背景和研究目的。
2. 风力发电原理风力发电的核心原理是利用风能转动风机的叶轮,产生机械能,并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本章将详细介绍风力发电的原理和主要组成部分。
2.1 风的影响因素风力发电的效果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风速、风向、空气密度等。
本节将讨论这些因素对风力发电的影响机理以及如何进行有效控制。
2.2 风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风机是风力发电系统的核心设备,它由轴、叶轮、发电机等部分组成。
本节将介绍风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并对现有的常见类型进行简要比较。
3. 风力发电技术风力发电技术以不断创新和进步。
本章将介绍当前主要的风力发电技术,包括水平轴风机和垂直轴风机等。
3.1 水平轴风机技术水平轴风机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风力发电技术之一。
本节将介绍水平轴风机的主要特点、结构和性能,并对其优势和限制进行分析。
3.2 垂直轴风机技术垂直轴风机相比水平轴风机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可靠性等优势。
本节将介绍垂直轴风机的原理、结构和应用,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估。
4. 风力发电的优势和限制风力发电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许多优点,但也面临一些限制。
本章将对风力发电的优势和限制进行综述和分析,以期为决策者提供参考。
4.1 优势风力发电具有可再生、环保、无污染和低成本等优势。
本节将详细介绍这些优势,并对其意义进行探讨。
4.2 限制风力发电也面临着一些限制,包括风资源不稳定、风机成本高和可视污染等。
本节将分析这些限制的原因和对策。
5. 风力发电的应用和前景风力发电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并在能源转型和环境治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风力发电相关研究开题报告.

目录
预计成果及形式
6
1
课题组基本情况
可能存在的问题
5
研究课题 设计方案
2
课题设定
研究条件
4
3
研究方案
希望我们的研究取得预期的成果!
(1)风力发电在用电器充电上的应用:如手 机充电、充电电池充电等。可充分利用身 边的能源,达到节能,和能量有效运用的 目的。 (2)风力电动植物洒水器的设计和应用:可 有效而巧妙地利用风能实现自动化浇灌植 物的目的。
研究方案(内容) —— 二、实践应用探索
在应用实践中: 所有实践需要在第一部分问题已解决的基础上,先 经过理论模型分析、设计,再动手组装,模拟实 验,确定该应用是否有效率有价值,并不断改进 和突破。
研究方案(内容) —— 一、问题的提出与解决
在提出问题中: 问题(3)(4)(5)(6)需要通过资料收集,自 主思考、探究和小组讨论这三个阶段解决。 问题(1)(2)在资料收集、探究和讨论后,需通 过实验,具体应用操作等手段解决。
研究方案(内容) —— 二、实践应用探索Leabharlann 小组初步设想的应用主要有两种:
目录
预计成果及形式
6
1
课题组基本情况
可能存在的问题
5
研究课题 设计方案
2
课题设定
研究条件
4
3
研究方案
研究条件 1.组员条件:课题组的五名成员都对科学(特别是 物理学)有着浓厚的兴趣,有着一定的实验能力 ,并且十分愿意在课外通过实践、探究等方式了 解更多与新型技术、物理学应用有关的知识。 2.物质条件:各组员家中都有电脑可供上网查阅相 关资料。 3.时间条件:有充裕的时间可供探究、讨论和应用 实践。
目录
双馈风力发电机组建模和运行特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双馈风力发电机组建模和运行特性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风力发电已成为重要的清洁能源之一。
作为风力发电的核心部件之一,风力发电机组的性能和可靠性显得尤为重要。
双馈风力发电机组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类型,它采用了双回路控制结构,使得发电机的转速与网电频率同步,可以有效地提高转换效率和输出功率。
然而,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的建模和运行特性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建模过于复杂、控制策略不够灵活等。
因此,对于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的建模和运行特性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提高风力发电机组的性能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的建模和运行特性研究。
具体包括以下方面:1. 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的基本原理和结构分析,对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的运行特性进行深入研究;2. 基于功率平衡和磁路平衡等原理,建立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的数学模型,包括转子侧、电网侧和控制模块等;3. 针对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策略进行研究,包括转子侧、电网侧以及整机控制等方面,考虑风速和电网故障等外部因素对控制策略的影响;4. 基于Matlab/Simulink等仿真平台,对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的建模和控制策略进行仿真和验证。
三、研究意义本研究的主要意义包括:1. 对于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的建模和运行特性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提高风力发电机组的性能和可靠性,促进清洁能源的发展;2. 建立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的数学模型和控制策略,为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的设计和运行提供理论支持;3. 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工程中,对于提高风力发电机组的效率、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调研、数学建模、仿真验证等方法进行研究。
具体进行以下步骤:1. 阅读文献资料,系统了解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的基本原理、结构、运行特性和控制策略等;2. 建立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仿真验证;3. 针对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策略进行研究和实验分析;4. 讨论和总结研究结果,提出进一步研究建议。
风力发电开题报告

风力发电开题报告风力发电开题报告一、引言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可再生能源逐渐成为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风力发电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清洁、可持续和广泛分布等特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本开题报告旨在研究风力发电技术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相关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研究目标和方法。
二、风力发电技术的现状目前,全球范围内风力发电已经成为最为成熟和广泛应用的可再生能源技术之一。
各国纷纷投资建设风力发电场,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截至2020年底,全球风力发电装机容量已经超过700吉瓦,占全球总装机容量的5%以上。
其中,中国、美国和德国是风力发电装机容量最大的三个国家。
三、风力发电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逐渐降低,风力发电技术在未来的发展中仍具有广阔的前景。
首先,风力发电机组的装机容量将不断提高,从目前的几兆瓦级别逐渐发展到数十兆瓦甚至更高。
其次,风力发电场的建设将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采用更加先进的风机设计和布局方式,减少对鸟类和其他生物的影响。
此外,风力发电技术还将与其他可再生能源技术相结合,形成混合能源系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四、风力发电技术面临的问题尽管风力发电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风力资源的分布不均衡,导致风力发电场的选址面临一定的限制。
其次,风力发电机组的噪音和对鸟类的影响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此外,风力发电技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也需要进一步提高,以确保电网的安全运行。
五、研究目标和方法本研究的目标是通过对风力发电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探讨如何优化风力发电场的选址、降低噪音和生态影响,并提高风力发电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研究方法:首先,收集和分析大量的风力发电数据和相关文献,了解风力资源的分布规律和风力发电技术的最新进展。
其次,开展实地调研,考察不同风力发电场的选址、设计和运行情况。
直驱风力发电系统变注控制系统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直驱风力发电系统变注控制系统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人类对清洁能源的关注日益加深,风力发电作为一种节能环保、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
在风力发电机组中,风力发电系统变注控制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主要功能是控制风力发电机组的输出功率,并确保其稳定运行。
因此,研究风力发电系统变注控制系统,对于提高风力发电的效率和可靠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论文主要围绕风力发电系统变注控制系统展开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 风力发电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现状分析,包括风力发电的优点、发展历程、分类及其特点;2. 变注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和结构形式的分析,包括变频控制的基本原理、电机的等效电路分析、控制回路的设计等;3. 风力发电系统变注控制系统的应用与实现,包括系统功能的设计、软硬件的实现和调试;4. 风力发电系统变注控制系统的性能测试与分析。
在方法上,本论文将综合运用理论研究、仿真分析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仿真分析和实验测试等手段,验证系统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三、预期目标和意义本论文拟以“直驱风力发电系统变注控制系统的研究”为主题,旨在探究风力发电系统变注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和设计方法,实现风力发电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提高风力发电的经济性和可靠性。
预期目标和意义如下:1. 分析和总结风力发电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现状;2. 掌握直驱风力发电系统变注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方法;3. 实现直驱风力发电系统变注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应用,并进行性能测试和分析;4. 为提高风力发电的效率和可靠性,推广直驱风力发电技术提供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的参考。
四、可行性分析该研究的可行性分析如下:1. 风力发电系统是当前清洁能源的研究热点之一。
随着风力发电技术的不断成熟,其市场前景也越来越广阔;2. 本研究是针对直驱风力发电系统中变注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对于直接驱动方式的风力发电机组具有关键意义和重要应用价值;3. 本论文将采用理论研究、仿真分析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确保论文得出的结论和成果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方案(内容)
研究内容
提出问题 ↓ 资料收集和实 践探究 ↓ 解决问题
一
二
在两部分内容 的问题都得到 解决,应用得 到完善后,可 进行全面的总 结。
关于风力发 电及风能在 生活中的巧 妙运用的探 索
研究方案 (研究过程和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2011年6月下旬~2011年9月底,确立研究课题、 人员分配、提出研究问题、完成开题报告。 第二阶段:2011年10月初~2011年10月中旬,针对提出的问 题进行分析、收集查找相关资料,总结,以便为后一阶段 做准备。 第三阶段:2011年10月中旬~2011年10月底,结合所查找的 资料对个别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 第四阶段:2011年10月底~2011年11月底,针对相关问题进 行实验研究,完成具体应用方案的设计,进行模拟实验, 不断完善。 第五阶段:2011年11月底~2011年12月上旬,全面总结研究 成果,完成结题报告。
目录
预计成果及形式
6
1
课题组基本情况
可能存在的问题
5
研究课题 设计方案
2
课题设定
研究条件
4
3
研究方案
预期的成果及形式
1.理论成果: (1)组员理解风力发电技术的根本原理。 (2)使身边的人对风力发电技术更为关注。 (3)对风力发电技术改进、发展的建议。 2.实物和应用成果: (1)小型风力发电机 (2)风力发电充电设施(设计方案+实物) (3)风力电动洒水设施(设计方案+实物) 3.总结性成果: 根据各研究成果完成结题报告。
目录
预计成果及形式
6
1
课题组基本情况
可能存在的问题
5
研究课题 设计方案
2
课题设定
研究条件
4
3
研究方案
研究条件 1.组员条件:课题组的五名成员都对科学(特别是 物理学)有着浓厚的兴趣,有着一定的实验能力 ,并且十分愿意在课外通过实践、探究等方式了 解更多与新型技术、物理学应用有关的知识。 2.物质条件:各组员家中都有电脑可供上网查阅相 关资料。 3.时间条件:有充裕的时间可供探究、讨论和应用 实践。
张依文
目录
预计成果及形式
6
1
课题组基本情况
可能存在的问题
5
研究课题 设计方案
2
课题设定
研究条件
4
3
研究方案
课题设定
风力发电概念:将风所蕴含的动能转换成电能的工程技术, 即将风所蕴含的动能转换成电能的工程技术。 涉及科目:物理学(电学、流体力学) 能源资源学 课题研究现状: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 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在我国,从“十五”期间开始,内蒙古、 辽宁、吉林等共计26各省市都开始研究、开发和应用风力发 电技术。在国外,上世纪70年代便有了对风力发电技术的研 究和应用。但作为开发应用不久的新型技术,风力发电技术 仍有许多需要继续研究改进的环节,如能源的利用效率、机 体设计、发电厂区位选择的优化方案等。
课题设定
研究目的:风力发电是一种清洁能源——风能的利用方式, 该研究有利于优化未来的能源利用模式。同时,该研究还可 以帮助我们了解这一新技术,并且可以使我们尽自己所能地 推进风力发电在能源利用、实际应用和技术上的发展进步。 研究意义:在21世纪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无论是工业、科 技都在不断进步着,随之而来的是对能源的巨大需求。风力 发电这一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方式能很好地适用这种需求,而 且作为新型技术,也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我们 希望通过我们的研究能够为风力发电的应用、发展尽一份力, 也能使身边的人更多的了解和关注风力发电技术。
目录
预计成果及形式
6
1
课题组基本情况
可能存在的问题
5
研件
4
3
研究方案
研究方案(目标)
(1)锻炼各组员的探究学习能力 (2)了解风力发电技术 (3)通过宣传使更多的人关注风力发电技术 (4)通过相关研究,为风力发电技术的改进和 发展提出有价值的建议。 (5)通过具体应用方案的设计及实践,为开辟 风力发电技术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方式尽一份力。
研究方案(内容)
研究内容
一 二
提出问题 ↓ 资料收集和实 践探究 ↓ 解决问题
关于风力发 电及风能在 生活中的巧 妙运用的探 索
研究方案(内容) —— 一、问题的提出与解决
经小组讨论后,提出的问题如下:
(1)风力发电技术的核心原理是什么? (2)风力发电机的各重要组成部分的具体功能和工作原理 是怎样的? (3)风力发电场如何进行区位选择,所必备条件是什么, 为什么? (4)风力发电和其他发电方法和能源利用形式相比有何优 点、有何缺点? (5)风力发电现阶段面临哪些问题与困难,该如何突破? (6)风力发电技术和类似的新型能源的利用技术未来将如 何发展?
研究方案(内容) —— 一、问题的提出与解决
在提出问题中: 问题(3)(4)(5)(6)需要通过资料收集,自 主思考、探究和小组讨论这三个阶段解决。 问题(1)(2)在资料收集、探究和讨论后,需通 过实验,具体应用操作等手段解决。
研究方案(内容) —— 二、实践应用探索
小组初步设想的应用主要有两种:
(1)风力发电在用电器充电上的应用:如手 机充电、充电电池充电等。可充分利用身 边的能源,达到节能,和能量有效运用的 目的。 (2)风力电动植物洒水器的设计和应用:可 有效而巧妙地利用风能实现自动化浇灌植 物的目的。
研究方案(内容) —— 二、实践应用探索
在应用实践中: 所有实践需要在第一部分问题已解决的基础上,先 经过理论模型分析、设计,再动手组装,模拟实 验,确定该应用是否有效率有价值,并不断改进 和突破。
研究性课题开题报告
——关于风力发电及相关研究
目录
预计成果及形式
6
1
课题组基本情况
可能存在的问题
5
研究课题 设计方案
2
课题设定
研究条件
4
3
研究方案
课题组的基本情况
组长:王雪莹 组员:王洁菲 叶家超 张易健 职务分配: 资料收集:王洁菲 叶家超 实验和应用操作负责:张易健 材料采集:张依文 总结记录:王雪莹 指导老师:俞仲伟
目录
预计成果及形式
6
1
课题组基本情况
可能存在的问题
5
研究课题 设计方案
2
课题设定
研究条件
4
3
研究方案
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预计的解决方案
1.资料查找:无法找到最合适的资料——浏览各类 不同的资料,自主提炼、概括,并在小组讨论中 交换意见,总结归纳出最合理、全面的结论。 2.实验操作:操作中遇到设计和技术上的问题—— 秉持合作和永不放弃的科学精神。不断尝试,在 实践的过程中提升技术,相信失败是成功之母, 不断尝试总会成功。 3.应用实践:设计方案遇到实际问题——针对所遇 到的问题对方案进行优化,尽可能适应实际需求 ,提高利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