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的爱国精神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德育研究832015年 第34期教师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不能完全固守传统的“教师为主”的教学观念,一味以“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要紧随新课改的教学目标,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同时教师也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对课堂教学给予适当的调控,培养师生间的良好互动,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为提高教师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充分解读政治教材,关注社会时事教学大纲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和标准,为了很好地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师必须充分解读依据教学大纲编写的政治课本,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合理的分类,对于政治教材的重难点要有明确清晰的认识和理解,充分解读教材才能在有限的课堂中将政治最精华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轻松把握政治知识的重难点,使政治学习更有针对性。
同时,政治是一门与社会时政紧密相连的课程,许多教材上的知识已经不适应现在的社会现实,这就要求教师在对课本知识进行筛选的同时,将最新的政治时事补充给学生,增加学生的政治知识面。
例如在学习违法行为的分类时,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违法事例来帮助学生理解民事、刑事和行政违法的概念,并且在讲解的同时告诉学生对于这些概念性的知识只需要理解既可,不需要一字一句的背诵下来,这样既增加了政治课堂的趣味性,又节省了学生政治学习的时间和精力,从而达到一举两得的教学效果。
(三)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教学素养教师虽然是教学的主要传授者,但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和社会的发展,教师也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和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和教学素质。
教师渊博的知识和专业的教师素养,不仅能在课堂教学中树立教师的威信,更能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质疑和探索,对政治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把握和调控,从而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
(四)政治课堂教学手段多样化初中政治本身就是偏理论性的知识,单一的讲授法无法激起学生对政治学习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政治课堂教学时要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教学。
爱国主义思想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 123 -校园英语 / 基础教育爱国主义思想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江苏宝应夏集子婴河小学/卞德明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念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渗透爱国主义思想对于学生爱国主义价值观念的养成具有积极作用。
小学英语教学中除了开展英语教学之外,还应增加爱国教育,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思想的熏陶,鼓励学生通过学好英语知识在更宽广的天地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
本文将重点就爱国主义思想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进行研究。
一、字词释义中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师可以将小学英语教材当中的字词释义进行延展,将其余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并在为学生讲解字词含义的过程中渗透爱国主义思想,使学生在掌握英语字词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为学生爱国主义价值观念的形成奠定基础。
教师要善于灵活地选择英语字词,确保能够利用字词释义的延伸当作爱国主义教育的平台。
例如,教师在讲解“my family ”一课时,教师可以将family 这个词语的含义进行延伸,如:We all know that our home is a family. We also need to know that china is a big family. We must love our family and love china. 通过对英语字词释义进行延伸,教师可以将爱国思想传达给每一位学生,并使学生逐步提高爱国意识。
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来自五湖四海的特点,鼓励学生介绍自己的家乡,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并以此为切入点将其升华为对国家的自豪和热爱。
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北京的学生对自己的家乡北京进行介绍:As the captain of China, Beijing has been the most popular city of china. So more and more people want to visit Beijing. I think the best time to visit Beijing is spring ,for the weather of that time is very fine ,neither too hot nor too cold .The warm wind will make you fell happy. Many people visit Beijing for it's beautiful sense and cultural inheritance .If you want to have a enjoyable journey ,I suggest you to pay a visit to the Great Wall, the Summer Palace ,the Olympic Park and many other place. 接下来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将事先制作好的关于北京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能够更为直接的感受中国首都的魅力。
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 歌曲:《我的祖国》《 歌唱祖国》《我和我的祖国》 等。
教学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介绍 课文和歌曲的背景,让学生了 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增强爱 国情感。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 教学方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例如 :
- 彩绘中国地图,让学生了解 祖国的地理位置和文化特点。
- 绘制中国地图:让学生 彩绘中国地图,并在上面标出 重要的历史和文化古迹。
- 班会汇报:让学生进行 班会汇报,分享自己的学习成 果和感悟。
总结
总结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进行爱国主 义教育,可以从学科整合、教 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案例 等方面入手,让学生更好地了 解中国文化和历史,增强爱国 情感。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如何在小学英 语教学中进行 爱国主义教育
目录 引言 学科整合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案例 总结
引言
引言
本PPT旨在介绍如何在小学英语教 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更 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增强爱 国情感。
学科整合
学科整合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可以将爱 国主义教育与其他学科进行整 合,例如:
- 观看中国文化和历史的相关 视频,增加学生的兴趣和了解程度 。
- 让学生做一些有关爱国主义 的手工制品,例如制作国旗、纪念 章等。
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
以《我的祖国绍歌曲的 背景和歌词,让学生了解祖国 的地理位置和文化特点。
- 歌曲欣赏:播放歌曲, 让学生跟读歌词,了解歌曲意 义。
- 语文:介绍国内外名人 和英雄人物,让学生了解国家 文化和历史。
- 历史:介绍中国历史和 文化,让学生了解和感受祖国 的伟大发展。
- 美术:学习中国传统绘 画和书法,了解中国美术文化 。
最新英语教学中的爱国精神

英语教学中的爱国教育张秋燕《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向学生传授英语知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解疑释惑,帮助他们排除英语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责无旁贷;将道德教育融入英语教学,同时也不容忽视。
传道、授业、解惑,三位一体应是教师在从事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做到的。
一、从学科本身,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学生学习的心理活动是非常丰富的,只有有效的引导,才能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首先通过教师对中文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影响的介绍,如:中文是联合国五种工作语言之一;世界上使用中文的人口最多;中文对我国周边国家的语言文字的影响以及世界上许多国家正在掀起学习中文热潮等。
从而使学生感到做中国人光荣,增强民族自豪感。
其次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师对英语在世界上的作用,使用范围及其历史背景的介绍,通过分析近百年我国落后挨打的历史,使学生懂得,作为中国人,为了更好地建设祖国,必须打好英语基础,将来才能更好地了解和吸收国外的科学技术知识,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贡献。
二、从实际教学入手,不断提倡爱国教育英语教学中虽与汉字打交道不多,但在小学阶段所学的几百个英语单词中,有些可以直接做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点,有很多教学内容值得发挥借用。
譬如在教授PEP教材中的Unit 1 中的重点句型“I’m from China.”时,可同时教授单词“Chinese”,并让学生用英语说“I’m a Chinese.”(我是中国人)。
并向学生讲授中国的历史,如介绍我国的四大发明:compass (指南针)、gunpowder(火药)、printing(印刷术)、papermaking(造纸)。
借此让学生了解中国的悠久历史,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认识到世界各国对这些成就的肯定,从而振奋学生的民族精神,培养爱国主义的高尚情操。
如在教motherland“祖国”这个单词,在英语里它是个复合词,是由mother“母亲”和Land “土地”这两个单词组成的。
浅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浅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摘要:爱国主义教育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爱国主义精神,让爱国主义精神内化为学生的精神动力,形成更加明确的家国观念、更加坚定的爱国信念。
小学生尚未形成正确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到小学教育教学中,让小学生从教材中、活动中理解爱国主义内涵,体会爱国主义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对祖国和民族的热爱之情,是新时代加强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
基于此,本文章对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进行探讨,以期与同行分享交流。
关键词:小学英语;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引言《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团结全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国内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大前提下,怎样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讨论的重要问题。
在多年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一直把英语教学和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结合起来,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学生积极的爱国主义情怀。
那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呢?一、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必要性小学时期是学生核心素养与综合素质发展的黄金时期。
在此阶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价值观念,可以为小学生终身学习与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良好习惯的形成会受到家庭因素、学校因素以及社会因素的影响,单就小学生而言,学校教育在三大要素当中占据主导位置。
小学时期学生多数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由于此阶段学生知识储备不足,思维能力也尚未完全形成,因此会不自觉地将知识储备更为丰盈、能力更强的教师作为学习榜样,教师言行举止都会对学生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
因此,作为小学英语教师,应不断地提升自身修养,将爱国主义精神内容渗透到英语课程的各个环节,不仅对学生展开基础知识教学,同样通过英语课程来激发学生潜在能力,使学生感受中西方文化的个性差异,掌握不同状态下、不同背景下人类的表达方式与文化品类,拓宽学生视野,助力学生形成爱国精神与正确的价值观。
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在小学生英语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英语教学不仅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爱国情怀。
本文将从重要性、实施方法、实际效果和反思总结四个方面,阐述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一、在英语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在全球化日益深入发展的今天,英语学习已经成为小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然而,学习英语不仅仅是掌握一门语言,更是要了解异国文化,增强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让他们了解自己的祖国,热爱自己的祖国。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一环。
二、实施方法1.挖掘教材中的爱国主义元素小学英语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元素。
例如,在学习外国的节日时,可以引导学生比较中外节日的异同,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传统节日;在学习外国的风俗习惯时,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的风俗习惯,增强民族自豪感。
2.开展主题活动通过开展主题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爱国主义精神。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我爱祖国”英语演讲比赛、“我为祖国点赞”英语手抄报比赛等,让学生在比赛中增强爱国情感。
3.拓展课外阅读教师可以推荐一些介绍中国文化的英文书籍、网站和视频,让学生通过阅读和观看,了解更多的中国文化,增强爱国意识。
三、实际效果通过在英语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学生的爱国情感得到了明显的增强。
例如,在一次“我爱祖国”英语演讲比赛中,一个学生说:“I love my motherland because she is strong and beautiful.” 这句话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
同时,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他们能够更加客观地看待不同国家的文化,增强了国际视野。
四、反思总结1.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在英语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要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引导,让学生了解和认同自己的祖国,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爱国主义贯穿于英语教学中的作文

爱国主义贯穿于英语教学中的作文English: Patriotism is an essential theme that runs through English teaching in the form of essays. Students are often prompted to write about their love for their country, their national pride, and the sacrifices made by their forefathers to secure their nation's freedom. Through these essays, students are encouraged to reflect on the importance of patriotism and its role in shaping their identity and their responsibilities as citizens. Additionally, students may also be asked to write about historical events, national heroes, or significant cultural traditions that symbolize patriotism. By engaging in these writing exercises, students not only enhance their language skills but also develop a deeper appreciation for their country and its values.中文翻译: 爱国主义是贯穿于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主题,作文是其常见表现形式。
《英语教育》课程思政优秀案例

《英语教育》课程思政优秀案例英语教育课程思政优秀案例案例一: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在英语教育课程中,我们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例如,组织学生参观国家历史博物馆,让他们亲身感受国家的历史和发展,激发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同时,通过教授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英语文学作品,如莎士比亚的剧作或者华盛顿·欧文的小说,引导学生理解不同国家和文化的价值观,增强他们对国家的认同感。
案例二:促进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英语教育课程也可以帮助学生培养社会责任感。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研究全球性问题,如环境保护、贫困和性别平等等,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研究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这些问题的现状和影响,并让他们思考如何为解决这些问题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外,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活动,如志愿者工作,让他们亲身体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案例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英语教育课程可以通过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和创造性表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项目,让他们合作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并用英语进行展示和交流。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创意写作,让他们在英语表达中展示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这种培养创新能力的方法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英语水平,还培养了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案例四: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英语教育课程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国际视野。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历史和社会现象,通过多媒体资源、国际交流项目等方式,让学生拓宽视野,增加对世界的认知。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国际英语竞赛或夏令营,让他们与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交流,提升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结论以上案例只是英语教育课程思政优秀案例的一部分,通过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等方面,英语教育课程可以更好地融入思政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教学中的爱国教育
张秋燕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
”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向学生传授英语知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解疑释惑,帮助他们排除英语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责无旁贷;将道德教育融入英语教学,同时也不容忽视。
传道、授业、解惑,三位一体应是教师在从事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做到的。
一、从学科本身,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学生学习的心理活动是非常丰富的,只有有效的引导,才能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首先通过教师对中文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影响的介绍,如:中文是联合国五种工作语言之一;世界上使用中文的人口最多;中文对我国周边国家的语言文字的影响以及世界上许多国家正在掀起学习中文热潮等。
从而使学生感到做中国人光荣,增强民族自豪感。
其次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师对英语在世界上的作用,使用范围及其历史背景的介绍,通过分析近百年我国落后挨打的历史,使学生懂得,作为中国人,为了更好地建设祖国,必须打好英语基础,将来才能更好地了解和吸收国外的科学技术知识,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贡献。
二、从实际教学入手,不断提倡爱国教育
英语教学中虽与汉字打交道不多,但在小学阶段所学的几百个英语单词中,有些可以直接做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点,有很多教学内容值得发挥借用。
譬如在教授PEP教材中的Unit 1 中的重点句型“I’m from China.”时,可同时教授单词“Chinese”,并让学生用英语说“I’m a Chinese.”(我是中国人)。
并向学生讲授中国的历史,如介绍我国的四大发明:compass(指南针)、gunpowder(火药)、printing(印刷术)、papermaking(造纸)。
借此让学生了解中国的悠久历史,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认识到世界各国对这些成就的肯定,从而振奋学生的民族精神,培养爱国主义的高尚情操。
如在教motherland“祖国”这个单词,在英语里它是个复合词,是由mother“母亲”和Land“土地”这两个单词组成的。
在学习这个单词时,教师可以先教Land“土地”这个单词,然后让学生说出早巳学过的mothcr“母亲”这个单词。
教师把这两个单词合起来写在黑板上,请学后动脑筋思考mother“母亲”和land“土地”合在一起构成一个英语单词,它的汉语意思是什么。
在学生回答不上来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我们中国人常把什么比作母亲”这样教师不用过多的说教,无需使用过多的汉语,就能使学生通过学习“祖国”这个单词的过程,感受到把祖国比作母亲是世界各国人民热爱自己的国家的情感表现,在潜移默化之中,使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得到升华。
而在学习单词“flag ”时,我们可以这样设计,可以先要求每位学生画一面国旗,(或教师出示一面国旗)要求学生注意国旗的特征。
然后教师提问:What’s this?(这是什么?)What colour is it?(它是什么颜色?)How many stars on it? (它上面有几颗五角星?)接下来教师指着一面国旗,有感情地说一遍,并要求学生重复:We love our national flag(我们热爱国旗。
)We love our motherland.(我们热爱祖国。
)通过画国旗,说国旗,最后上升到表达对国旗、对祖国热爱之情的学习过程,教师可以不用一句汉语进行说教就能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因此对句型和课文中的教育素材,需要挖掘,选择合适的渗透方法,做到有的放矢,避免枯燥的说教。
在学习单词“panda(熊猫)”时老师可向学生讲授熊猫是中国的国宝,它的憨态可掬为全世界所喜爱,以及它所代表的意义。
而在学习单词monkey时,可同时引出monkey king (孙悟空)。
这时老师就顺便介绍一下中国四大名著《西游记》、《水浒》、《三国演义》、《红楼梦》。
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单词的认识,也是对学生课外知识的补充,同时也对学生渗透了热爱我国悠久文化历史的思想。
并且教师也可让学生在课下查找有关国外对我国文化的评价资料。
这样,学生在增加知识的同时,也充分认识到了我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增强爱国之情。
三、加强文化意识,渗透爱国教育。
爱国教育是进行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各门学科中去,提倡在英语教学中进行爱国教育,既有必要性,也有实效性。
鉴于学科的特点,英语教材中涉及中国文化教育的较少。
但是我们在学习有关知识时,不妨渗透一下我国的文化。
例如在学习圣诞节Christmas时,可同时讲授中国的传统节日:Lantern Festival(元宵节)、Dragon Boat Festival(端午节)、Moon Festival(中秋节)、Spring Festival(春节)等。
让学生了解一下中国的民俗,陶冶爱国情操。
并且在学习外国的饮食名称时,可以同时学习中国的饮食文化,例如中国的特色小吃:rice dumpling(粽子)、dumpling(馄炖)、vermicelli(粉丝)等。
并学习了解我国的特色餐具:chopsticks(筷子)。
通过学习这些,来增强学生的爱国之情,加深对祖国饮食文化的了解。
同时,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使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如实物、图片、照片等;还可以利用电视、电影、网络等媒体来介绍我国的风土人情,它们含有大量有声与无声、有形与无形的社会文化知识,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充分领略到祖国民俗文化的魅力。
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爱国意识。
学习英语不仅为了学习语言,也为了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陶冶其道德情操,还有助于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
教师在教学英语时,不妨利用各种机会培养他们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素质,使之成为学习教育的真正主体。
例如,在学习Book4 Unit4 中的warm、cold、cool、hot 时,我让学生先自己在课下查资料,了解在同一季节,我国不同地方的天气情况。
让学生在领略到我国幅远辽阔的同时,也能激发其爱国意识。
另外也可让学生进行有关我国地理、民俗知识的英语课外阅读,材料包括科教文、散文、短片小说、故事、剧本等,这些都是了解地理及民族文化的最生动丰富的材料。
这样学生在增加词汇量和阅读量的同时,也充分的感受到了祖国文化的波澜壮阔。
总之,作为爱国这一永恒的教育话题,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应在教学中随时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只要你做一个有心人,教育时机是随处可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