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异义
古今异义

(一)词义的扩大
1、秦以虎狼之势,与中国抗衡。
古义:中原地区。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
2、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古义:母亲。 今义:晚辈对任何女性长辈的亲切称呼。
3、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古义:父母兄弟等亲属。 今义:有婚姻关系的成员
4、有子而好 古义:指女子相貌好看
今义:泛指一切美好的性质
7、偷: 古代指苟且、马虎、不厚道,今义为偷窃
词义的转移 • 币: 礼物;钱。 • 涕: 眼泪;鼻涕。 • 走: 跑;步行。 • 勤: 辛苦;做事尽力,不偷懒。 • 慢: 怠慢;不快。 • 牺牲: 祭品;为了某种目的而舍弃生命。 • 假: 借;真假、假期。 可怜: 可爱;值得同情
(四)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
词义的扩大
• 雏:本指小鸡,现指幼小的动物以及未定 型前的最初状态。如雏鸟、雏形。 • 皮:本指兽皮,现在扩大到树皮,封皮等。 • 甘:味美,现在指甜、心甘情愿,心里乐 意。 • 江河、好、中国、山东等。
(二)词义的缩小
1、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臭
古义:气味(好闻的与不好闻的) 今义:不好闻的气味
(三)词义的转移
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义:外交使者。今义:出门时带的包裹
2、颜色不少变
古义:容颜、脸色。今义:色彩
3、秋天漠漠向昏黑
古义:秋日的天空。今义:秋季
4、上初即位,富于春秋
古义:年岁、年龄。今义:春天和秋天
5、涕: 古代指眼泪,现在指鼻涕 6、汤: 古是“热水” ,今义则菜汤、米汤等
1、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古义:武士、勇士 今义:帮凶
2、锻炼之吏,持心近薄
古义:①冶炼 ②玩弄法律对人进行诬陷 动锻炼、锻炼身体 今义:劳
古今异义词

1.安古义:怎么。
今义:安静;安全。
①尔安敢轻吾射。
②安得广厦千万间。
③安求其能千里也。
1.把古义:握住,拿着,端着。
今义:握住;把吃;介词将;量词①手把文书口称敕②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2.病古义:困苦不堪;侮辱;大病今义:生病;疾病。
①向吾不为斯役,则早已病矣②寡人反取病焉。
3. 鄙?古义:边境;目光短浅今义:品质恶劣;轻蔑①先帝不以臣卑鄙②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蜀之鄙有二僧。
4. 比?古义:等到;挨着。
今义:比较,比方,对比。
①比至陈,车六七百乘。
②其两膝相比者。
5. 被?古义:影响。
今义:介词,表被动①被于来世者何如哉6. 卑鄙?古义:身份低微,出身鄙野今义:品质恶劣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7. 布衣?古义:平民百姓。
今义:布做的衣服。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②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8. 不用?古义:不愿做今义:没有必要。
①木兰不用尚书郎。
9. 不足?古义:不值得。
今义:不充足,不满。
①不足为外人道也。
10.博士?古义:专管经学传授的学官,老师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②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11.八百里?古义:牛今义:指路程①八百里分麾下炙。
C12. 从?古义:跟随;随着。
今义:介词;跟从。
①战则请从。
②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③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④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13. 曾?古义:并;尚且;竟;连……都……今义:曾经。
①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②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③曾不事农桑。
14. 诚?古义:果真;确实;实在;的确。
今义:真心;诚恳;诚信。
①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诚如是,则霸业可成。
④此诚不可与争锋。
15. 池?古义:护城河。
今义:水塘。
①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16. 次?古义:编次;行军途中停留。
今义:量词;次数。
①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7. 策?古义:马鞭子;成编的竹简。
今义:政策;策略。
①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古今异义

古今异义1.封古:疆界(又欲肆其西封)今:封闭2.厌古:满足(何厌之有)今:讨厌3.涕古:眼泪(士皆垂泪涕泣)今:鼻涕4.币古:礼品(持千金之资币物)今:钱币5.穷困古:走投无路(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今:贫困6.偏袒古:袒露一只肩膀(偏袒扼腕而进)今:偏心7.郎中古:官名(诸郎中执兵)今:医生8.提古:扔,掷击(引其匕首提秦王)今:提起9.发古:打开(发图)今:发出10.军古:驻军(沛公军霸上)今:军人11.目古:使眼色(范增数目秦王)今:眼睛12.间古:抄小路(间至军中)今:缝隙13.翼古:像翅膀一样(常以身翼蔽沛公)今:翅膀14.急古:危急之事(沛公今事有急)今:紧迫15.续古:后继者(此亡秦之续耳)今:补充16.细说古:小人的谗言(而听细说)今:小声说,仔细说17.均古:权衡,比较(均之二策)今:平均18.约束古:遵守约定(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今:限制19.宣言古:扬言(宣言曰)今:公开的言论20.稍古:渐渐(稍迁至移中厩监)今:稍微21.成就古:提拔(皆为陛下所成就)今:作为,成功之事22.茫然古:旷远的样子(凌万顷之茫然)今:不知所措1.下列加点词语古今含义一致的是( D )A. 好信不好学,其他蔽也贼.B. 故旧不遗,则民不偷.C. 古之学者..为己D. 不迁怒..,不贰过解析:A贼,古:喊人害己今:小偷B偷,古:刻薄今:偷窃C学者,古:学习的人今:有学问的人D 迁怒,将怒气发泄到其他方面2.下列加点词语古今含义一致的是( D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B.行李..之往来C.多谢..后世之人,戒之慎勿忘D.劳苦..而功高如此解析:A.古:东边道路的主人/今:主办方B.古:出事的人/今:出行携带的东西C.古:多多告诉/今:多多感谢3.下列加点词语古今含义一致的是( D )A.穷发.之北,有冥海者B.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C.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D...臣欲奉诏奔驰..解析:A.古:指草木/今:头发B.古:它的旁边/今:次要的位置C.古:成人自立/今:组织、机构开始经营4.下列加点词语古今含义一致的是( B )A.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B.寡妇起彷徨..C...凌万顷之茫然..D...皆为陛下所成就..解析:A.古:可爱/今:值得尊敬C.古:旷远的样子/今:不知所措D.古:成就,提拔/今:功业5.下列加点词语古今含义不一致...的是( B )A.徒以口舌..为劳B.秦王恐其破壁,乃辞谢..C...素与副张胜相知..D.惶恐..饮药而死解析:辞谢,古:婉言道歉/今:推辞,道歉,不接受。
【必背】80个古今异义词

常见古今异义词第一组1.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2.鲜美古义:鲜艳美丽。
3.可以古义:可以凭借。
4.兵古义:兵器。
5.居古义:停留、过了。
6.去古义:离开。
7.亲戚古义:指父母兄弟,统指家里亲人。
8.非常古义:意外事故(名词)。
9.无论古义:更不必说。
10.卑鄙古义:卑,指出身低微,鄙,指为人粗野。
常用作谦词。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猩自枉屈,..例句:先帝不以臣卑鄙今义:品质恶劣;魏晋。
..无论例句: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今义: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也。
..出入与非常例句: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副词(今义:很、大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亲戚慕君之高义也。
而事君者,徒..例句:臣所以去亲戚今义:旁系亲属;小儿辩日》)人近(《两.例句:我以日始出时去去......今义:到见蔡桓公》)十日,扁鹊复见(《扁鹊.例句:居今义:居住、住所。
甲已足(《出师表》).例句:兵今义:士兵。
刿论战》)一战,战则请从。
(《曹..例句:可以今义:对某事表赞同。
花源记》),落英缤纷。
(《桃..例句:芳草鲜美今义:指(食物)味道好。
人间隔。
(《桃花源记》),不复出焉,遂与外..邑人来此绝境例句: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今义:无出路的境地。
第二组1.春秋古义:①年龄。
②一年。
③书名。
2.左右古义:侍卫人员。
3.烈士古义:烈,有节操有抱负;士,一般指男子。
4.扶老古义:拐杖。
5.留意古义:考虑。
6.一毛古义:①一很小草。
②一根汗毛。
7.不好古义:不美。
8.操持古义:拿着。
9.山东古义:①指战国时泰国蜡山、函谷关以东之楚、赵、韩、魏、燕、齐六国。
②泛指太行山以东地区。
10.把握古义:手掌内。
可以周海内而亡饥寒之患。
,..例句:其为物轻微易藏,在于把握今义:抓住成功的可靠性;。
..兵先下山东例句:晋矣。
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例句:山东今义:山东省;族尽落。
,节..例句: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今义:料理、筹划;河伯,得更求好女,后日送之。
古今异义

1.卑鄙今义:品质恶劣古义:卑,指出身低微,鄙,见识浅薄,常用作谦词例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出师表》)2.北面今义:四个主要方向之一古义:面朝北(称臣)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3.便利今义:使用方便,容易达到目的古义:便,就;利,吉利例如: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
(《孔雀东南飞》)4.便宜今义:物品价格低;读pián古义:①有利和应该做的事。
读biàn如;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
(《史记.张释之列传》)②方便例如:我陪外甥女过去,倒也便宜。
(《林黛玉进贾府》)5.博学今义:学问广博精深古义:广泛地学习例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劝学》)6.不避今义:不躲开古义:不次于,不少于例如: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
(《论贵粟疏》)7.不过今义;转折连词古义:不超过例如: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久已疲。
(《赤壁之战》)8.不好今义:坏古义:不美例如:是女子不好。
烦大巫为入报河伯,得更求好女,后日送之。
(《西门豹治邺》)9.不行今义:不可以;不好;不中用古义:不去,没有成行例如: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10.成婚今义:结婚古义:这里指议定结婚日期例如:今已二十七,卿可去成婚。
(《孔雀东南飞》)11.成立今义:(组织机构等)开始存在;(理论意见等)站得住脚古义:长大成人例如: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祭十二郎文》)12.出入今义:①出去和进来;②(数目、内容等)不一致,不相符古义:这里偏指“入”例如: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鸿门宴》)13.初一今义:农历每月的第一天古义:刚刚开始例如:初一交战,操军不利。
(《赤壁之战》)14.春秋今义:①春季、秋季;②时代名称古义:①年龄例如:春秋三十有三。
(《谭嗣同》)②一年例如:蝼蛄不知春秋。
(《庄子?逍遥游》)③书名例如: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
古今异义

古今异义
1.开张:古义:扩大;今义:(店铺)开始营业
例句:诚宜开张圣听
2.义:古义:适宜、恰当。
;今义:意义、含义。
例句:引喻失义
3.异同:古义:差异。
偏义复词,只有“异”起表义作用,“同”只起陪衬作用。
;今义:不同与相同。
例句:不宜异同。
4.痛恨:古义:痛心、遗憾;今义:极为仇恨
例句: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5.卑鄙:古义:身份低微,出身鄙野;今义:道德品质十分恶劣例句:先帝不以臣卑鄙
6.感激:古义:感动、激动;今义:感谢
例句:由是感激
7.奖:古义:劝勉、鼓励;今义:奖励、嘉奖;例句:当奖率三军8.所以:古义:用来;……的原因;今义: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例句: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9.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例句:临表涕零。
100个常用的古今异义成语

100个常用的古今异义成语1. 手到擒来- 轻松地抓住机会;或者:轻松地就能解决问题。
2. 马到成功- 迅速、顺利地取得成功。
3. 不可思议- 难以理解或解释。
4. 自相矛盾- 说话或行动中有矛盾的地方。
5. 目瞪口呆- 因为惊讶或震惊而呆立不动。
6. 鸦雀无声-一片寂静,没有任何声音。
7. 如鱼得水- 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中感到舒适或得心应手。
8. 七嘴八舌- 大家都在喧闹、不分青红皂白地说话。
9.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不断应对提升挑战的过程。
10. 杀鸡取卵- 不顾长远利益,只图眼前的好处。
11. 虎头蛇尾- 开始时势头很猛,但最后懈怠或未能完成。
12. 放马后炮- 事后采取措施,以补救已经发生的事情。
13. 排山倒海- 风声水起,势不可挡。
14. 妙手回春- 通过巧妙的手法,使病情迅速好转。
15. 三顾茅庐- 多次请才,表示对才能的高度认可。
16. 一石二鸟- 一举两得;或者:一个行动带来双重效果。
17. 凤毛麟角- 非常罕见或稀有。
18. 心不在焉- 精神不集中,不专心。
19. 眼高手低- 表达一个人有远大的目标,但能力却不足以实现。
20. 捧心无语- 心里非常伤心或苦闷,但无法表达出来。
21. 百发百中- 做某事特别准确无误。
22. 漫不经心- 不以为意,对某事或某人不关心。
23. 触类旁通- 通过类比法,将知识应用于相似的情境。
24. 缩手缩脚- 对问题或挑战胆怯或胆小。
25. 明知故犯- 明明知道是错误的事情,却故意继续。
26. 不可或缺- 非常重要,不能够被忽视或替代。
27. 亡羊补牢- 在事情发生后采取补救措施,避免将来再犯同样的错误。
28. 知人善用- 了解人的优点和能力,并恰当地运用。
29. 因陋就简- 根据条件有所限制,采取简单、粗略的方式处理。
30. 热锅上的蚂蚁- 形容非常紧张或焦急的状态。
31. 一字千金- 一句话或一篇文章非常有价值。
32. 起早贪黑- 早早起床,晚睡。
古今异义

古义:①年龄。②四季的代称,一年。③书名。
例:
①天子春秋鼎盛。(《治安策》)
②蟪蛄不知春秋。(《逍遥游》)
③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孟子·滕文公下》)
11.宣言
今义:①(国家、政党或团体)对重大问题公开表示意见以进行宣传号召的文告。②宣告,声明。
古义:扬言。
39.前进
今义:向前行进,思想进步。
古义:前,走上前去;进,进献。
例: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40.或者
今义:选择连词或副词。
古义:有的人,有些人。
例:
或者又曰:“夏、今义:父亲的父亲。
古义:祖辈和父辈。
例: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六国论》)
34.不必
今义:用不着,不需要。
古义:不一定。
例: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
35.感激
今义:深深地感谢。
古义:感,感动;激,奋激。
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赤壁之战》)
4.非常
今义:十分、极。
古义:意外的变故。
例: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5.所以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古义:①缘故。②表原因的虚词。③用来……的,靠它来。
例:
①余叩所以。(《狱中杂记》)
②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古今异义
1.亲戚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古义:内外亲属。
例: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坏的气味,
读chò u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
《礼记·大学》
后起意义: 古义:
颜 色
脸色、女色、种类
叩头且破,额血流地,色如死灰。
《史记·滑稽列传》
古义:
城非不高也,池
非不深也……是地利
护城河、池塘
今义:
不如人和也。
《孟子·公孙丑下》
池塘
后起意义:
专指鸟类
古义: 飞禽走兽的总称
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 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
《桃花源记》
把剑觅徐君。
觅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找人
辛弃疾《永遇乐》
杜甫《别房太尉墓》
范围不同-屦、屐、履…
屦 屐 屩
麻鞋、葛鞋,jù 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 。 别称舄(xì 。 ) 《左传·成公二年》 木鞋,jī。 麻鞋、草鞋,jué 。 草鞋,xǐ。
也泛指各种鞋。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报任安书》
洗
澡 盥
洗脚
盛水冲洗手
汉王方踞床洗。
《汉书·黥布传》
伸到水里洗手, 夏时诣水中澡洒手足。 《三国志·管宁传》
对象不同-唯、诺
唯
诺
子曰:“参乎, 太后曰:“诺, 吾道一以贯之。”曾 恣君之所使之。” 子曰:“唯。”
《论语·里仁》 《战国策·赵策》
卑 对 尊
尊 对 卑
反之,则加表敬副词“谨”。
热水
菜汤、 米汤
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
《孟子·告子上》
古义:
后起意义:
眼 泪
臧叔入,哭甚哀,多涕。 沱。
鼻涕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涕泗滂
《诗经·陈风·泽陂》
上古义:
中古以后:
带汁的 肉食
肉谓之羹。
《尔雅·释器》
汤类的
食品
三日入厨下,
洗手作羹汤。
王建《新嫁娘词》
肉有汁曰羹。
《太平御览》
古义:
祭祀用作祭品 的猪牛羊等
语法功能不同-往、适 、之 不带 宾语 出不入兮往不反。《楚辞·国殇》 乐毅自魏往。
《战国策·燕策》
往 适
适子之馆兮。
适长沙。
《诗经·缁衣》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战国策·魏策》 《史记·滑稽列传补》
带宾语
之
吾欲之楚。 往之女家。
语法功能不同-耻、辱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耻
《论语·公冶长》
多表示
发誓 不需要仪式 一个人的决心
情态不同-望、视、见…
望
远看 近看
故愿望见太后。《战国策·赵策》
视 观
览 察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左传·庄公十年》
有目的地看;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看壮观的场面 《观沧海》 无目的地看 仔细地看 看的结果, 看见了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
察言而观色。
《论语·颜渊》 《礼记·大学》
范仲淹《渔家傲》
睡=寝
注:中古以后,睡=寐
今 古
•
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词义大,而现代汉 语中的意义变小了。
古 义:
后起意义:
金属
黄 金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周易》
上古义:
各种气味,
读xiù 后起意义:
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易经·系辞上》
其味甘,其臭香。
《礼记·月令》
小偷 偷窃
后起意义:
强 盗
穆公之怨此三人入 于骨髓。
《史记·秦本纪》
古义 今义
怨 恨
恨 憾
子为父死亡所恨。
《汉书·苏武传》
古:怨>恨
今:怨<恨
•
有些词语在应用的过程中,感情色彩逐步 发生了变化,要么由“褒”变“贬”,要么由 “中性词”变“褒义词” 或“贬义词”。
古义:
后起意义:
得力助手
(褒义词)
上古-中古
指颧骨 部分
明镜照新妆,鬓轻双脸长。
温庭筠《菩萨蛮》
今义:
面部
笑从双脸生。
晏殊《破阵子》
《韵会》:脸,目下颊上也。
古词
今 义
颧骨部分
脸
面
脸
《说文》:“睡,坐 寐也。从目垂。”
后起意义:
既指打瞌睡,更指躺 下睡觉
段玉裁注:“目 垂者,目睑垂而下, 坐则尔。” “读书欲睡,引 锥自刺其股,血流至
见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
情态不同-步、行、趋、走
步 行 趋
慢走
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
《战国策·赵策》 《论语·述而》
行 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快走
日中而趋百里。
入而徐趋。
《荀子·议兵》
《战国策·赵策》
走
跑
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孟子·梁惠王上》
行 < 趋 < 走
速度: 步 <
跑 : 动物以足爬地,读pá o,如虎跑泉。
《三国志·魏书·方技传》
古义:
亲属,包括
后起意义:
父母子女
亲 属
亲戚为戮,不可以莫之报也。
《左传·昭公二十年》
古
今
•
同样的词语在古代是一个方面的意 思,到了今天却变成别的一个方面的意 思了。
上古义:
成年男子
后起意义:
女子的配偶
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
《战国策·赵策》
古义:
后起意义:
《战国策·齐策》
范围不同-妇、女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女:
女性
《诗经·关雎》
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论积贮疏》
妇:
已婚女性
听妇前致辞,三男邺 城戍。 《石壕吏》
范围不同-死、亡
逃亡。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等死,死国可乎?
《史记·陈涉世家》
亡
丢失。
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战国策·楚策》
死:
死亡。
反义词不同:死 — 生
饥
一般的饿, 想吃东西。
饿
严重的饿,受 到死亡的威胁。
见灵辄饿,问 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 其病,曰: “不食 《论贵粟疏》 三日矣。”
《左传·宣公二年》
程度不同-疾、病
疾
轻病
曾子寝疾。
《礼记·檀弓上》
病
重病
病未及死,吾子勉之。
《左传·成公二年》
子疾病。
《论语·子罕》
返回本章目录
侧重点不同-完、备
完
有孙母未去,
备
养备而动时,
出入无完裙。
《石壕吏》
则天不能病。
《荀子·天论》
侧重事物的整体性,
侧重数量的全面性,
即完整无缺、完好无损。 即齐全、完备。
侧重点不同-恭、敬
恭
侧重外貌
或遇其叱咄,色 愈恭,礼愈至,不敢 出一言以复。
《送东阳马生序》
敬
侧重内心
宾客主恭,
祭祀主敬。
《礼记·少仪》
侧重点不同-法、律
古义:
专指坐着打 瞌睡
足。”
《史记··苏秦列传》
情态不同-寝、卧、睡…
寝
卧 睡
躺在床上, 寡人夜者寝而不寐。 《公羊传· 僖公二年》 不一定睡着 引几而睡 坐而言,不应,隐几而卧。
《孟子· 公孙丑下》 《治安策》
坐着打瞌睡 将吏被介胄而睡。
眠
寐
闭上眼睛
睡着
倚树而吟,据槁梧而眠。
《庄子· 德充符》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下流之人,众毁所归。
古义:
后起意义:
迎接
(中性词)
奉承、拍马屁
(贬义词)
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
《孔雀东南飞》
古义:
杰出、英俊
(褒义词)
今义: 生活放荡, 男女关系 不正当
(贬义词)
大江东去,……千古风流人物。
《赤壁怀古 》
上古义: 背后议论 或批评别 人的短处
(中性词)
今义:
毁谤
(贬义词)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耳者,受下赏。
对象不同-府、库
府
藏财物 或文书 的地方
库
藏兵甲 战车的 地方
金粟两生,仓府两 实,国强。
《商君书·去强》
库,兵车藏也。
《说文解字》
返回本章目录
情态不同-盟、誓
盟
屈完及诸侯盟。
《左传·僖公四年》
誓
遂寘姜氏于城颍, 而誓之曰:“不及黄泉, 无相见也。”
《左传·隐公元年》
宣誓结盟 举行仪式 一方或多方的决心
情态不同-泣、哭…
泣 哭 号
然陵一呼劳军,士无不起,躬自流涕,
有泪无声 有泪有声 有泪有声有言
沬(h uì)血饮泣。
《报任安书》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杜甫《兵车行》
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 《捕蛇者说》 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 《吕氏春秋·察今》
啼 拖长声的哀哭
程度不同-饥、饿
今义:
为了某种目的
而舍去自己的
生命或权利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左传·庄公十年》
古义:
后起意义:
出门时带的 包裹
外交使者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贼二人得我。
《童区寄传》
古义:
后起意义:
强 盗
小偷 偷窃
窃人之财,犹 谓之盗。
《左传·僖公二十四 年》
古义:
动词,不带宾
语;带宾语则 表示使动关系
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孟子·滕文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