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培训课件:新课程教学设计案例

合集下载

2019年江苏省高中生物骨干教师新课程培训课件——有氧呼吸教学设计

2019年江苏省高中生物骨干教师新课程培训课件——有氧呼吸教学设计
如糖的彻底氧化分解发生的一系列氧化还原反应所伴随的能量变化, 学生理解可能有一定的困难。细胞呼吸是一个微观的化学反应过程, 所以要通过多媒体、模型构建,分析、归纳、比较、推理等帮助学生 理解。
2 课课程程标标准准
本节课属于17版新课程标准的必修模块1分子与细胞的内容, 重要聚焦的大概念、重要概念、次位概念依次为:
①用过氧化氢酶 水解过氧化氢为 酵母菌提供氧气 ,防止教材实验 中用NaOH吸收 CO2不完全,影 响实验结果。
②增加了温度计记录有氧
呼吸前后的温度,通过温
度计读数的升高的分析,
说明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 不仅产生CO2,还释放能量 ,为后续探究有氧呼吸的 机理铺垫
③实验材料、器具 等的改进,取材方 便,且实验效果明 显,节约了课前实 验延伸的时间,使 该实验成为随堂实 验。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第一课时——有氧呼吸
连云港市赣榆区 张团结
CONTENTS
教材内容及学情分析 01
02
课程标准
教学目标
03
04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05 06
设计反思
1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细胞呼吸是生物界中所有生物 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生命活动。 本节课是人教版教材《必修1·分 子与细胞》第五章,细胞的能量 供应和利用中第三节的内容。
细胞质基质
O2

能量
12H2O
C6H12酶O6 能量
4[H] 2C3H4O3
6H2O
20[H]
酶 能量
Hale Waihona Puke 6CO2线粒体跨学科 学习
请你尝试写出有氧呼吸总反应式。
C①6H葡12O萄6糖的酶初步分2(解C3丙H酮4O酸3+)4 [H] +能量(少量) ② 丙酮酸彻底分解 2C3H4O3 +6H2O 酶 6CO2 +20 [H] +能量(少量) (丙酮酸) ③ [H]的氧化 24[H] + 6O2 酶 12H2O +能量(大量)

教师培训方案(通用)ppt

教师培训方案(通用)ppt

培训后评估
在培训结束后,对参训教师进行再次 评估,以检验培训目标的达成情况。
周期性评估
定期对教师进行评估,以持续改进培 训方案和提高教师能力。
评估结果反馈与改进ຫໍສະໝຸດ 反馈意见收集及时收集参训教师的反 馈意见,了解他们对培
训的看法和建议。
评估结果分析
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 找出培训中的问题和不
足之处。
改进措施制定
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规划指导 ,提高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发展动力 。
培训对象与要求
02
培训对象
01
02
03
新入职教师
为新入职教师提供系统的 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实践 技能培训,帮助他们快速 适应教育教学工作。
在职教师
提高在职教师的教育教学 水平,更新教育观念,掌 握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提升教学质量。
增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意识
通过培训,增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 感,使其能够更好地履行教师职责,为学生树立 良好的榜样。
培养教师的专业素养
培训旨在培养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学科知识、 教育心理学知识、教育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素养, 使教师具备专业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管理能力。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培训为教师提供了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促进 教师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共同提高教学水平和教 育质量。
教师培训方案(通用)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4
目录
• 培训目标与内容 • 培训对象与要求 • 培训实施方案 • 培训效果评估 • 培训保障措施
培训目标与内容
01
培训目标
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通过培训,使教师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 法,提高其教育教学水平,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成 绩和综合素质打下基础。

教师培训初中数学教学设计课件ppt

教师培训初中数学教学设计课件ppt

热情。
增加课堂互动
03
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提
高教学效果。
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学设计能力提升
定期开展教学培训
组织专家讲座、教学观摩等活动,提升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和专 业素养。
加强交流与分享
鼓励教师之间分享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反思与总结
教师需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和总结,不断优化教学设计, 提升教学质量。
使学生掌握初中数学的基本概念、定 理和公式,理解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方 法。
初中数学作为基础学科,为其他学科 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数学基础,如物理 、化学等。
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通过初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逻辑 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初中数学课程内容
代数
包括有理数、整式、分式、方程 等内容。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总结词
教师在设计课件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特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 主动性。
详细描述
教师在设计课件时,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活动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索。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反馈,及时 调整教学策略,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
注重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教学设计
强调数学应用的教学设计
总结词
教师在设计课件时,应强调数学的应用价值,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详细描述
教师在设计课件时,应引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场景,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 问题。同时,教师应教授学生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 识和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和项目式学习等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数学

新教师培训讲座ppt课件

新教师培训讲座ppt课件

课堂管理与班级管
06

课堂管理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维护课堂秩序和纪律
及时反馈和解决问题
班级管理的基本理念与实践
尊重学生:把学生作为班级管理的核心,尊重学生的个性、兴趣和需求。 民主管理: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赋予学生一定的决策权和监督权。 公正公平:在班级管理中,遵循公正公平的原则,不偏袒某些学生。 激励与引导:通过激励和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科学性原则:评价方法应科学、客观、准确,评价结果可 信度高。
整体性原则:评价应从整体出发,全面评价教学过程中的 各个方面。
主体性原则:评价应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 动性和积极性。
多元化原则:评价应采用多种方法,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 避免单一性。
可操作性原则:评价方法应简单易行,具有可操作性,能 够在实际中得到应用。

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目标明确:明确教学目标,确保 教学内容与目标相符。
内容精选:选择重要的和具有代 表性的内容,避免过多过杂。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学生中心:教学设计应以学生为 中心,考虑学生的需求、兴趣和 能力。
方法多样: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如讲解、讨论、案例分析、小组 合作等,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风格。
与学生、家长沟通的技巧与策略
尊重学生和家长,建立良好的 关系
运用有效的沟通技巧,如倾听、 表达、反馈等
了解学生的需求和问题,关注 学生的情感和感受
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 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教育教学评价与反
07

教育教学评价的原则与方法

新课程教学设计培训案例(课件)

新课程教学设计培训案例(课件)

总结性 评价
二、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概述
3.教学设计的模式 3.教学设计的模式
修改
教学内 容分析
学习需 要分析
学习目 标编写
教学策 略设计
教学媒 体选择
教学媒 体设计
教学评价(形 成性评价)
教学对 象分析
根据教学要求,将教学内容 与方法等转换为印刷或视听 媒体制作(如课件、案例)。
总结性 评价
二、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概述
二、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概述 备教学资料—— 备教学资料——掌握四项原则 ——掌握四项原则
博览精选 消化吸收 观点事例 生动新鲜 厚积薄发 贵在创新 科学可靠 避免陈糠烂谷
二、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概述
提倡的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部分)文本格式: 提倡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部分)文本格式: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备注
3.教学设计的模式 3.教学设计的模式
修改
教学内 容分析
学习需 要分析
学习目 标编写
教学策 略设计
教学媒 体选择
教学媒 体设计
教学评价(形 成性评价)
教学对 象分析
学习目标的达到程度是评价 的主要方面。如有不足之处, 则修改前期的设计方案,直 至满意。
总结性 评价
4、关于“三系统六环节”教学设计
数学三位一体课程目标
教学策 略设计 教学媒 体选择
教学媒 体设计
教学评价(形 成性评价)
教学对 象分析 总结性 评价
二、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概述
3.教学设计的模式 3.教学设计的模式
修改
教学内 容分析
学习需 要分析
学习目 标编写
教学策 略设计
教学媒 体选择

2024全新新教师培训ppt课件(2024)

2024全新新教师培训ppt课件(2024)
2024全新新教师培训ppt课件
2024/1/27
1
2024/1/27
目录
• 培训引言与目的 • 教师职业道德与素养 • 教育教学基本理论与方法 • 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 • 教育评价与反思 • 班级管理与德育工作 • 教育科研与论文写作
2
01 培训引言与目的
2024/1/27
3
培训背景及意义
适应教育改革需求
29
教师自我反思与专业成长
评估自己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专业成长的方式
参加教育培训和研讨会,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和策 略
2024/1/27
30
教师自我反思与专业成长
2024/1/27
01
与其他教师交流和分享教学经验 ,互相学习和借鉴
02
不断阅读和学习教育领域的专业 书籍和文章,更新自己的知识和 观念
2024/1/27
全面性
综合考虑学生的各个方面 ,包仅仅是成绩
25
学生学业成就评价方式方法
笔试
衡量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
口试
评估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
2024/1/27
26
学生学业成就评价方式方法
观察法
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来评价
作品展示法
2024/1/27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反复完成一定 的操作以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13
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对策
认知发展
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能力 和思维水平不断提高,教师应提 供适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促进学生认知发展。
情感发展
学生的情感发展经历不同阶段, 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 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和健康心态

教师教学工作培训讲座课件(精)

教师教学工作培训讲座课件(精)
师德师风建设内容
介绍师德师风建设的具体内容,包括爱岗敬业、 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等方面。
师德师风要求解读
详细解读教育部门对师德师风的要求,帮助教师 明确自身职业行为准则,树立崇高职业理想。
专业素养提升途径探讨
1 2 3
专业知识更新
介绍教师如何通过持续学习、参加培训等方式, 不断更新和拓展专业知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网络教育资源整合利用
网络教育资源概述
网络教育资源是指通过互联网获取的各种可用于教育教学 的信息资源,包括在线课程、教学视频、学术论文、教育 资源库等。
网络教育资源获取与筛选
教师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教育资源网站等途径获取网络教 育资源,并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需求进行筛选和分类。
网络教育资源整合与应用
教师可以将筛选后的网络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形成系统化 的教学资源库,并结合实际教学需求进行应用,如开展在 线教学、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等。
分类整理
对学生评价信息进行分类整理,找出共性和个性问题,针对不同问 题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持续改进
建立教学改进机制,鼓励教师持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 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持续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
更新教学内容
根据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及时更新 教学内容,保持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
实用性。
强化实践教学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 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
神和创业能力。
创新教学方法
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如案例教学、翻转课堂等,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加强教师培训
定期组织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 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为教师发展提 供支持和保障。
05

新教师培训内容课件

新教师培训内容课件

新教师培训内容课件日期:•引言•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课堂管理与教学技巧•课程设计与实施策略•学生心理发展与辅导方法•教师职业道德与素养提升•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目录CONTENTS01引言帮助新教师了解当前教育改革趋势,明确新时代教育背景下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

适应教育改革需求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通过系统培训,使新教师掌握基本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引导新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规划个人专业发展路径,实现持续成长。

030201培训目的和背景教育科研与反思培养新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学会进行教学反思和总结,实现教学相长。

班级管理与德育工作了解班级组织建设、学生心理辅导和德育工作的策略和方法。

课堂教学技能学习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堂管理等方面的技能,提高教学能力。

教育政策法规学习国家及地方教育政策法规,明确教育方向和目标。

教育教学理论掌握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等基本理论,为教育实践提供指导。

培训内容和安排02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学生中心强调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需求、兴趣和差异,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育公平倡导教育公平,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机会,推动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实现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

现代教育理念通过讲授、讲解、讲演等方式传授知识和技能,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适用于大班教学和学科知识的传授。

讲授法通过组织讨论、辩论、研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适用于小班教学和主题式学习。

讨论法通过实验、观察、调查等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和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适用于科学、物理、化学等实验性强的学科。

实验法常用教育方法选取教育实践中的成功案例,分析其背后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总结其成功的原因和经验,为新教师提供借鉴和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eaching Design of HPM
运用历史的两种方式 1 历史材料的直接利用 2 历史启示下的教学方法——发生教学法
Teaching Design of HPM
严格演绎的方法 更强调结果,而忽略导致该结果的问题。引入新 概念、理论、证明的动机被隐藏了。(弗赖登塔 尔:“违反教学法的颠倒”)
案例2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20
14 1775
案例2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展示图片)现在大家看到的是 中世纪欧洲最伟大的一位数学家, 他叫斐波纳契。他在1225年写成 一本书,叫《花朵》(听起来不 像数学书名)。在该书中,斐波 纳契提出了如下问题——
斐波纳契
案例2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例7、如图2,在等腰三
数学问题
完成天数 完成天数 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
3 0 02 5 02 0 0 x 1 5 0 0
《希腊选集》
3 0 0 2 5 0 2 0 0 x 3 0 0 1 5 0 0
1 5
1 7
x
1
1 5
1 7
x
2 7
1
《计算之书》
案例1 一元一次方程概念
例6、开学第一天,小明问新来的数学老师几岁了, 数学老师回答说:“取我年龄的一半,加上我年 龄的1/3,又加上我年龄的1/4,最后再加上我的年 龄,总数刚好是100。”请问新来的数学老师多大 了?试列出一元一次方程。(定和)
例2、(1)已知电线杆的3/14部分在地下。若地下部分长为 2.7米,则电线杆的总长为多少?(2)已知电线杆的3/14 部分在地下。若地上部分长为10米,则电线杆总长为多少? 设电线杆的总长为x,试建立关于x的方程。 (四则)
案例1 一元一次方程概念
例3、小强的爸爸和小强做数学游戏。爸爸让小强在心里随 便选定一个数(但不要说出来),按如下步骤做计算:将 这个数乘以5,再将所得乘积加上6,再将所得和乘以4, 再将所得乘积加上9,最后,将所得的和乘以5。经过计算, 小强得到465。小强爸爸立刻说出小强心里选定的那个数。 你知道这个数是多少吗?试列出方程。(四则)
案例1 一元一次方程概念
5、小明花77元买4本书。第二本书的价格是第一本的2/3;第 三本的价格是第二本的3/4;第四本的价格是第三本的4/5。 求各本书的价格。”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改编自《计算 之书》)
6、菁菁有苹果若干。她把其中的三分之一、四分之一、五 分之一和八分之一分别给了四位好朋友。又给她妈妈10个, 自己只剩下一个苹果。问:菁菁原有几个苹果?列出一元 一次方程。(改编自《希腊选集》)
例 5 在例 3 中,如果梯子的顶端沿墙再一次向下滑 动6英尺,那么底端将再一次滑动多远?试列出底 端再一次滑动的距离所满足的方程。
案例2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例 6 如图,有一所正方形的学校,南门和北门各开 在南、北面围墙的正中间。在北门的正北方20米 处有一颗大榕树。一个学生从南门出来,朝正南 方走14米,然后转向西走1775米,恰好见到学校 北面的大榕树。问这所学校每一面围墙的长度是 多少?试列出方程。
案例1 一元一次方程概念
7、成书于公元4世纪的《孙子算经》卷下有这样一道题:“今有器中米, 不知其数。前人取半,中人三分取一,后人四分取一,余米一斗五升。 问:本米几何?”(注:1斗 = 10升)列出一元一次方程。
8、斐波纳契《计算之书》中设题:一人临终前对他的长子说,“你们之 间这样来分我的可动财产:你拿1比赞和余下财产的1/7”;又对次子 说,“你拿2比赞和余下财产的1/7”;又命第三个儿子拿3比赞和余下 财产的1/7 。这样依次分下去,他给每个儿子比前一个儿子多1比赞以 及余下财产的1/7 。把剩余的最后一份财产分给最小的儿子后,恰好 不再有剩余。结果,每个儿子所得恰好一样多。问此人有几个儿子, 有多少财产?列出一元一次方程。
角形ABC中,已知AB=AC
A
=10,BC=12。AD是底边
BC上的高。在AB、AC上
E
F
各求一点 E、F,在BC上
求两点G和H,使AEGHF
是等边五边形。
B
IG
D
HJ
C
案例2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在教师的引导下,基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学生 从例2、3、5、6、7中分别得到各不相同的一元二 次方程,如下表所示。
案例1 一元一次方程概念
9、自己设计一个可用一元一次方程来求解的实际问题。 本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寻找数量关系、建立一 元一次方程这一数学模型的过程,并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一方 面,通过历史上出现过的各类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一元一次方程对 于问题解决的必要性,从而创造学生对于该知识点的强烈的学习动机; 另一方面,根据重构的历史顺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由易至难 对问题进行编排,体现一元一次方程概念的可接受性,从而遵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了学 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从下表中我们看到,发生教学法与新课程的 理念或要求是一致的。
Teaching Design of HPM
教师需要: 了解该概念的历史发展过程; 确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若干关键环节(步骤)一
个环节发展到下一个环节的动因是什么?数学家 遇到何种困难和障碍? 在此基础上,重构这些环节(步骤),使其适合 于课题教学; 设计出一系列由易至难、环环相扣的问题(可以 是历史上的问题或改编的问题)
案例1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案例2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例 1 矩形面积为12,宽为长的3/4。问该矩形的长、 宽各为多少?(埃及纸草书)
例 2 已知矩形面积为60,长比宽多7。问该矩形的 长为多少?列出矩形的长所满足的方程。
例 3 已知矩形面积为60,长宽之和为17,问该矩形 的长为多少?列出矩形的长所满足的方程。 (巴 比伦泥版 )
案例1 一元一次方程概念
四则问题
合作问题
行程问题
定和问题
余数问题
一元一次方程历史的重构
案例1 一元一次方程概念
例1、(1)有一块面积为240平方米的长方形空地,长为20 米,求宽。(2)如果要在这块空地的一头建一座房子, 要求留下72平方米做草坪,则房子地基的长应为多少?设 房子的长为x米,试建立关于x的方程。(四则)
案例1 一元一次方程概念
3、在约制作于公元前1800年的巴比伦泥版上,有这样一道 题:“我找到一石,但未称其重量。它的6倍,加上2 斤, 再加上[所得重量]三分之一的七分之一的24倍,共重60斤。 问:石子原重几何?”试列出关于石重的一元一次方程。
4、在印度算书《丽罗娃蒂》(12世纪)中有这样一个问题: “某数乘以5,减去乘积的1/3,余数除以10;又加上此数 的2倍、1/2、3/4,得68。求此数。”列出一元一次方程。
案例2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题 次
所建立的方程
1 x2 160
2 x27x600 3 x217x600
4 x23240 5 x236x2520
6 x234x710000
Teaching Design of HPM
了解历史资料
设计课堂活动
选择合适话题
实施教学计划
分析课堂需要
评价课堂活动
Furinghetti: 将数学史用于数学教学的过程
Teaching Design of HPM
设计发生教学法时影考虑的因素: 学生的学习(心理学领域) 概念的历史(数学史领域) 数学教材 课程标准
案例1 一元一次方程概念
题次 未知数(x)
一元一次方程
问题来源
6
数学老师 的年龄
x1x1x1x100 234
7
小淳每月 零花钱数
1x1x1x1x1x100 2 6 12 20 30
8
菁菁班里 的人数
1x1x1x1x 237
《益智问题集》 《计算之书》 《九章算术》
《希腊选集》
9
苹果数 《计算之书》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1 2x 1 1 1 1 1 1 11
案例1 一元一次方程概念
练习: 1、一个水池,有两个进水口和两个排水口。用第一个进水口注水,1天
可注满;用第二个进水口注水,2天可注满。用第一个排水口排水,3 天可排完;用第二个排水口排水,4天可排完。问:同时打开两个进 水口和两个排水口,多长时间可注满水池?”试建立一元一次方程。 (改编自《九章算术》、《希腊选集》和《计算之书》) 2、第一艘船从甲地出发,需行5天才抵达乙地;第二艘船从乙地出发, 需行7天才能抵达甲地。今两船各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 问几天后第二次相遇(假设两船到达的目的地后,各自立即返回)? 试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改编自《九章算术》和《计算之书》)
案例2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问题
地区
时间
1
长30英尺的梯子靠墙直立,当顶端沿墙下 移6英尺时,底端离墙移动多远?
巴比 公元前1600-

1800年
2
一根芦苇靠墙直立,当顶端沿墙下移3英 尺时,底端离墙移动9英尺。问芦苇有 多长?
巴比 伦
公元前100年
3
今有垣高一丈。倚木于垣,上与垣齐。引 木却行一尺,其木至地。问木长几何?
案例1 一元一次方程概念
例4、(1)甲、乙、丙三人制砖,一天各能完成300、250和 200块。三人合作制砖1500块,需多长时间?(2)若甲先 工作一天后乙、丙加入,还需多长时间?设需x天完成, 试列出关于x的方程。(合作)
例5、(1)第一艘船从甲地出发,需行5天才抵达乙地;第 二艘船从乙地出发,需行7天才能抵达甲地。今两船各从 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问几天后相遇?(2) 如果第二艘船先行2天,第一艘船才出发,那么,两船几 天后相遇?设x天后两船相遇,试列出关于x的方程。(行程)
中国
公元1世纪
4
长20英尺的矛,靠塔直立。若将底端离墙 外移12英尺,则尖端抵塔多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