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织物增白
棉织物柔软和增白同浴整理工艺

S r o is B 2 S a t r u T 5 电子 天 平 ( 京 赛 多 利 斯 仪 器 系 北
统 有 限公司) 、电热恒温 水浴 锅 ( 上海 华联环 境试验 设备 公司恒 昌仪器 厂) S — I / 白度 计 ( 、W B Id o 温州仪器
天然色素及杂质 已被除尽 ,吸湿 性能大大提高,达 到
1 试验
1 1试验材料 药品和仪器 .
收稿 日期 :2 1—82 000—7 作者简介 :郑 玉玲 (9 9 ) 女, 1 6- , 安徽 无为人, 学士, 师, 讲 主 要从 事染整助剂应用及分析化 学实践教学和科研工作
荧光增 白剂V L B :二苯 乙烯三嗪 型衍 生物 ,淡 黄 色粉 末 ,属 阴离子 型化 合物 ,可 与阴离 子 、非离子 或弱 阳离子活 性剂 混用 ,不宜 与 阳离子 染料 、阳离
剪 取织物2 m x2 0 m 5 m 0 m ,经 纬 向各5 ,将F 2 7 条 Y 0 型织物硬 挺度 仪 的测 量角 度选定 为4 . 。 ,测 量值 15 为试样伸 出长度 ,即硬挺 度 ,代表 织物 的柔软 性 , 取经纬 向 的平 均值 作为记 录结 果 。硬 挺度 反映 了织
把织物折叠 成8 在W B Id o 层, S — I / 白度计上按 白度 R5 ̄3 4 7J 次取平均值 ,注意选织物上不 同部位测3 ] 次。
13 2 物硬 挺 度 测定 . .织
2 结果与讨论
2 1增 白剂与柔软剂的相容性分析 .
由表 1 知 ,增 白剂 V L 柔 软 剂 S L O I V 可 B与 I Y U N
对纯棉织物 的 白度和柔软性提 出了双重要求 。特别是 面 向欧美市场 的外贸产 品,对 白度和柔软性的要求十 分严格 。用常规工艺进行前处理后棉纤维上绝大部分
纯棉白色织物用漂白方法返新-印染在线

纯棉白色织物用漂白方法返新-印染在线
棉织物穿久了难免会出现黄色汗渍等一些顽渍,用普通的肥皂和洗衣粉只能将其织物表面浮着的污渍洗净,难以去除顽渍,因为长时间的穿着使汗渍已经进入纤维内部,这时你不妨选择下面这种方法试一试,效果不错。
把织物称重记录下后,在水洗中按顺序加入以下化学药品。
过氧化氢 6ml/L
NaOH 2g/L
渗透剂 1%owf
稳定剂 2%owf
净洗剂 1%owf
在100度的条件下,放锅里煮,20分钟左右,特脏的衣服可稍延长些时间。
结束后如感觉白度不够,还可用增白剂增白。
增白工艺如下:
荧光增白剂VBL 0.1-0.3%owf
加强粉 0-10% owf
浴比 1:20 -40
pH 7-9
温度 20-40度
时间 20-30min
处理后清洗一次晾干即可。
增白剂(荧光剂)的种类及用途

增白剂(荧光剂)的种类及用途增白剂俗称白色染料,是一种无色并在紫外光照射下能激发出荧光的有机化合物,它能提高物质的白度和光泽。
增白作用是利用光学上的补色原理,使泛黄物质经荧光增白剂处理后,不仅能反射可见光,还能吸收可见光以外的紫外光并转变为具有紫蓝色或青色的可见光反射出来。
黄色和蓝色互为补色,抵消了物质原有的黄色,使之显得洁白。
按化学结构可分为五类:①二苯乙烯型,用于棉纤维及某些合成纤维、造纸、制皂等工业,具有蓝色荧光;②香豆素型,具有香豆酮基本结构,用于赛璐璐、聚氯乙烯塑料等,具有较强的蓝色荧光;③吡唑啉型,用于羊毛、聚酰胺、腈纶等纤维,具有绿色荧色;④苯并氧氮型,用于腈纶等纤维及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等塑料,具有红色荧光;⑤苯二甲酰亚胺型,用于涤纶、腈纶、锦纶等纤维,具有蓝色荧光。
增白剂主要用于纺织、造纸、塑料、涂料、洗涤剂、印刷油墨、蜡、包装材料等。
增白剂只是光学上的增亮补色,并不能代替化学漂白。
因此,带色物不经漂白,直接用增白剂处理,不能从根本上获得洁白效果,使用时应注意。
商品名焦亚硫酸钾成分焦亚硫酸钾性能及用途白色单斜晶系结晶或白色结晶性粉末或颗粒。
通常具有氧化硫气味。
相对密度2.3 00。
190时分解。
在空气中缓慢氧化成硫酸钾。
遇无机酸分解成二氧化硫气体。
呈强还原性。
溶于水,难溶于乙醇。
pH(1%水溶液)3.54.5。
含量90.0%。
本品为漂白剂、防腐剂、抗氧化剂。
可用于葡萄酒、果酒、速冻虾、干燥水果、淀粉糖浆等。
安全注意事项ADI0~0.7mg/kg(以SO2计,FAO/WHO,1985)。
LD50600~700mg/k g(以SO2计,兔,经口)。
GRAS(FDA,§182.3637,1985)。
商品名亚硫酸氢钠成分亚硫酸氢钠与焦亚硫酸钠混合而成性能及用途白色或黄白色单斜晶系晶体或粗粉。
带二氧化硫气味。
在空气中不稳定,缓慢氧化成硫酸盐和二氧化硫。
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
pH(1%水溶液)4.05.5。
增白剂

荧光增白剂4BK 一、性质指标外观:黄色粉末(红光)灰绿色粉末(蓝光)离子型:阴离子主要成分:二苯乙烯二磺酸类衍生物染色色光:红光/蓝光二、性能特点1、适用于棉,棉纱,麻,尼龙织物的增白增艳处理;2、亲和力比较高,非常适合浸染加工工艺;3、稳定独特的色光,优异的水洗牢度;4、较高的经济性及比较理想的白度效果;5、对于过氯化物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可以浴法增白。
三、使用方法(以棉纤维加工为例)1、棉一般增白加工工艺:用量:荧光增白剂4BK 0.2-0.6% o.w.f元明粉:5-10g/l温度X 时间:90-100℃X 20-30分钟浴比:1:10-202、棉氧漂增白-浴法工艺:用量:荧光增白剂4BK 0.1-0.6%氢氧化钠(30%):1-4g/l过氧化氢(35%):4-8g/l硅酸钠:10-15g/l 净洗剂:0.5-1g/l温度X时间:100℃X 30-45分钟浴比:1:10-203、涤/棉混纺织物增白-浴加工工艺:A、氧漂工艺:用量:净洗剂:0.5-1.0g/l过氧化氢(35%):4-8g/l氢氧化钠(30%):1-4g/l硅酸钠:10-15g/l温度X 时间:100℃X 30-45分钟浴比:1:10-20B、涤纶增白工艺:用量:荧光增白剂ER-1/ER-11 0.2-0.8% o.w.f分散剂:0.5g/l温度X时间:110-130℃X 30分钟浴比:1:10-20C、棉增白工艺:用量:荧光增白剂4BK 0.2-0.6% o.w.f元明粉:2-5g/l温度X 时间:90-100℃X 20-30分钟浴比:1:10-20四、包装50kg铁桶,25kg纸板箱或按用户要求。
棉织物前处理如何提高白度与毛效

棉织物前处理如何提高白度与毛效白度不佳包括白度不纯正、不均匀、局部出现黄斑等,润湿性不达标包括毛效达不到8~10cm/30min,毛效不均匀,瞬时毛效差等,这与棉织物坯布的质量有关,如低级棉含量多,纱支较粗,克重较大的面料往往白度与毛效不易做好,当然最关键的是工艺制定及助剂选用问题。
包括以下几点:对漂白白度的影响因素:1,H202及NaOH量必须充足H202和片碱的量是影响白度的最关键因素,H202在前处理后不仅起到漂白色素的作用,而且具有去杂作用(特别是去棉籽壳);片碱提供H202漂白所需的碱度(pH),虽然书本理论上都把漂白最佳pH值控制在10.5,其实在实际生产和应用中,10.5的pH值得到的白度很差,实际片碱用量要远高于10.5的pH值。
2,氧漂稳定剂含硅的稳定剂的确能够提高漂白的白度,对于非硅类氧漂稳定剂,在织物漂白过程中,对白度的提升到底能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起到多大的作用,似乎没有人搞得清楚。
大部分实验的结果是加不加稳定剂白度都一样。
但是使用氧漂稳定剂对金属离子的螯合是有用的,至少可以帮助减少漂白损伤。
3,漂白的活化剂。
很多的学者不断的追求低温下的漂白,不断地寻找低温甚至低碱条件下双氧水的活化剂,殊不知温度和片碱就是最有效和最廉价的双氧水活化剂。
最终的低温漂白结果是:在相同双氧水用量的条件下,白度与高温工艺差得很远;在相同用量的精练剂条件下,毛效也差得很多。
最终不得不猛加双氧水和精练剂提高低温漂白的白度和毛效,也就是节约了蒸汽能源,浪费了助剂,同时对后续染色留下隐患。
对织物毛效的影响因素1,氢氧化钠的用量片碱的用量多,会有效地提高毛效,但是也要考虑污水的处理以及织物的强力损失,尤其是做氧漂一浴,更是要严格控制片碱的用量。
总之,前处理若想获得良好的毛效,必须要有足够的碱用量,一个例子就是目前一些所谓的精练酶或者粉状精练剂,提供碱剂的成分主要是五水偏硅酸钠和纯碱,使用过程中就出现了碱性不够,往往染厂会在使用过程中还会补充些片碱,或者是助剂商在生产粉状精练剂时拼混一些珠碱。
棉织物增白

三、常用荧光增白剂的结构与性能
按应用进行分类: 按应用进行分类: 直接性荧光增白剂:用于纤维素纤维, 直接性荧光增白剂:用于纤维素纤维,如 VBL(BSL)、 VBL(BSL)、VBU )、VBU 盐基性或阳离子荧光增白剂:用于羊毛、 盐基性或阳离子荧光增白剂:用于羊毛、 蚕丝、尼龙、 蚕丝、尼龙、腈纶等 酸性荧光增白剂:用于羊毛、 酸性荧光增白剂:用于羊毛、尼龙 分散性荧光增白剂:用于尼龙、涤纶、 分散性荧光增白剂:用于尼龙、涤纶、腈 纶等, 纶等,如DT
二、轧水
作用: 作用:
– ①去除折皱,消除内应力 去除折皱, – ②进一步去杂 – ③重轧后平整 – ④使含水一致,利于烘干,提高效率 使含水一致,利于烘干,
纤维外部水分: 纤维外部水分:轧水机 纤维内部水分: 纤维内部水分:烘燥机
二、轧水
轧水机组成:机架、水槽、 轧水机组成:机架、水槽、轧辊和加压装置
三、常用荧光增白剂的结构与性能
⑶棉增白工艺:浸渍法或浸轧法 棉增白工艺: 浸渍法
– 荧光增白剂VBL 0.1%~0.3%(对织物重) 荧光增白剂VBL 0.1%~0.3%(对织物重 对织物重) – 硫酸钠 1~10%(对织物重 1~10%(对织物重) 对织物重) – 浴比 1:15~30 – PH 8~9 – 温度 20~40℃ 20~40℃ – 时间 20~30min
第七节 开幅、轧水和烘燥 开幅、
式和卧式 1、打手:绳状织物→导布圈→打手,作用:松展 打手:绳状织物→导布圈→打手,作用: 织物 2、螺纹扩幅辊:作用:使织物扩幅平展。 螺纹扩幅辊:作用:使织物扩幅平展。 表面有由中央向左右分展的螺纹。两根, 表面有由中央向左右分展的螺纹。两根,箭头运 行方向与织物运行方向相反。 行方向与织物运行方向相反。 3、平衡导布器:由三根导布辊组成,用来自动调 平衡导布器:由三根导布辊组成, 整织物运行位置,使织物平展后位置稳定。 整织物运行位置,使织物平展后位置稳定。 4、牵引辊:木制。由电动机皮带轮带动,作用: 牵引辊:木制。由电动机皮带轮带动,作用: 牵引织物前进。 牵引织物前进。
棉散纤维做荧光增白工艺流程

棉散纤维做荧光增白工艺流程Cotton is a widely used natural fiber in the textile industry. It is known for its softness, breathability, and comfort. However, one of the challenges in processing cotton is its natural off-white color, which may not always be desirable for certain types of fabrics or end products. This is where the process of fluorescent whitening comes into play, where cotton fibers are treated to impart a bright, white appearance under ultraviolet light.棉花是纺织工业中广泛使用的天然纤维。
它以柔软、透气和舒适著称。
然而,在加工棉花时面临的挑战之一是其天然的米白色,这种颜色可能并不总是适用于某些类型的织物或最终产品。
这就是荧光增白工艺发挥作用的地方,通过这种工艺处理棉纤维,使其在紫外光下呈现出明亮的白色外观。
The process of fluorescent whitening involves the use of optical brighteners, also known as fluorescent whitening agents (FWAs), which are synthetic chemicals that absorb light in the ultraviolet and violet region and emit light in the blue region, thereby whitening the fabric. These optical brighteners work by converting invisibleultraviolet light into visible blue light, thus offsetting the natural yellowing of the cotton and making it appear brighter and whiter.荧光增白工艺涉及使用光学增白剂,也称为荧光增白剂(FWAs),这些是合成化学品,吸收紫外和紫外光区域的光并在蓝光区域发出光,从而使织物变得更加白色。
增白整理的工艺流程

增白整理的工艺流程增白整理是印染行业中的一项重要工艺,主要用于提升纺织品的白度和光泽度,使其达到更高的质量标准。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下增白整理的工艺流程。
首先,增白整理的第一步是预处理。
在预处理中,将纺织品进行清洗,去除表面的污渍和杂质,以确保后续工艺能够顺利进行。
常用的清洗方法有水洗、化学洗涤和酶洗等。
清洗完成后,纺织品需要进行干燥,以去除多余的水分。
第二步是增白剂的选择和调配。
增白剂是增白整理的核心材料,能够使纺织品表面反射更多的光线,提升白度和光泽度。
增白剂的选择需要根据纺织品的材质和要求来确定,一般可以选择荧光增白剂、硫酸型增白剂和过氧化型增白剂等。
将增白剂按照一定比例和方法调配好,以备下一步工艺使用。
第三步是浸渍。
浸渍是将纺织品浸泡在增白剂溶液中,使其吸附增白剂。
浸渍工艺中,需要注意纺织品的浸泡时间和温度的控制,以及浸泡液的搅拌和循环,确保增白剂能够均匀地分布在纺织品上。
第四步是压榨。
浸渍后的纺织品需要通过压榨去除多余的浸渍液。
采用压榨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纺织品的增白效果,以及减少后续工序中增白剂的浪费。
压榨时需要控制压力和时间,以充分去除多余液体,同时避免对纺织品造成损伤。
第五步是干燥。
经过压榨的纺织品需要进行干燥,以去除残留的水分,并保持增白剂的效果。
干燥工艺中,通常采用烘干机和其他热风设备,控制温度和时间,使纺织品能够在适当的条件下迅速干燥。
最后一步是定型。
定型是将纺织品在一定的温度和时间下进行加热,使其能够保持增白效果的同时达到稳定。
定型工艺中,需要注意温度和时间的控制,避免对纺织品产生变色或变形等问题。
以上就是增白整理的主要工艺流程。
增白整理的工艺流程复杂,需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的条件,以确保纺织品能够达到预期的增白效果。
同时,还需要注重环保和节能,减少废水和废气的排放,保护环境。
增白整理是印染行业中的重要环节,对提升产品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常用荧光增白剂的结构与性能
1、荧光增白剂VBL(荧光增白剂BSL) 荧光增白剂VBL(荧光增白剂BSL) 结构: ⑴结构:二苯乙烯三嗪衍生物 性状:淡黄色粉末,水的用量少时, ⑵性状:淡黄色粉末,水的用量少时,有凝 聚现象,但可溶于80倍量的软水中 倍量的软水中。 聚现象,但可溶于80倍量的软水中。溶解用 水不宜呈酸性,其轧液PH以8~9为宜 为宜, 水不宜呈酸性,其轧液PH以8~9为宜,极限 白度用量为织物重的0.6%。否则全呈现“ 白度用量为织物重的0.6%。否则全呈现“过 染现象” 青黄色,反而达不到增白的目的。 染现象”—青黄色,反而达不到增白的目的。 可与阴离子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及直接、 可与阴离子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及直接、 酸性等阴离子染料混合应用, 酸性等阴离子染料混合应用,也能和双氧水 漂白同浴。 漂白同浴。
– 硬辊:由硬橡胶或金属制成 硬辊: – 软辊:由软橡胶或纤维经高压压制而成 软辊: – 主动轧辊:由传动设备直接拖动。硬辊 主动轧辊:由传动设备直接拖动。 – 被动轧辊:由主动轧辊摩擦带动。软辊 被动轧辊:由主动轧辊摩擦带动。 – 硬软辊相间结合,织物在两轧之间穿行 硬软辊相间结合, – 三辊浸轧机:二浸二轧或一浸一轧 三辊浸轧机: – 两辊浸轧机:仅一浸一轧 两辊浸轧机:
– 轧余率 70% – 二浸二轧后拉幅烘干
三、常用荧光增白剂的结构与性能
2、荧光增白剂VBU(耐酸增白剂VBU) 荧光增白剂VBU(耐酸增白剂VBU) 化学组成、性状与VBL相同 相同。 化学组成、性状与VBL相同。 耐酸性好,PH为2~3时应用 耐碱可达PH 时应用, 耐酸性好,PH为2~3时应用,耐碱可达PH 10。有较好的耐氯性, 为10。有较好的耐氯性,可与含酸性的组 分同浴增白,通常与树脂整理液同浴进行。 分同浴增白,通常与树脂整理液同浴进行。
二、轧水
作用: 作用:
– ①去除折皱,消除内应力 去除折皱, – ②进一步去杂 – ③重轧后平整 – ④使含水一致,利于烘干,提高效率 使含水一致,利于烘干,
纤维外部水分: 纤维外部水分:轧水机 纤维内部水分: 纤维内部水分:烘燥机
二、轧水
轧水机组成:机架、水槽、 轧水机组成:机架、水槽、轧辊和加压装置
二、轧水
3、加压方式 杠杆加压、油泵加压和气泵加压三种 杠杆加压、 尽量降低轧余率,使轧液均匀,方法: 尽量降低轧余率,使轧液均匀,方法:
– 增大总压力、采用不同材料轧辊,减小轧辊直 增大总压力、采用不同材料轧辊, 径、降低车速等 – 均匀轧辊
三、烘燥
烘筒、红外线、 烘筒、红外线、热风烘燥机 一般开轧烘中用烘筒烘燥机, 一般开轧烘中用烘筒烘燥机,紫铜烘筒和 不锈钢烘筒,直径570mm,蒸汽加热。 不锈钢烘筒,直径570mm,蒸汽加热。 按排除冷凝水装置分: 按排除冷凝水装置分:水斗式和虹吸式 两端是空心轴头,一头进汽,一头排水, 两端是空心轴头,一头进汽,一头排水, 出水端闷闲上装有安全阀, 出水端闷闲上装有安全阀,防止吸瘪现象 筒内形成真空负压)。 (筒内形成真空负压)。 2~3柱 每柱8~10只烘筒 2~3柱,每柱8~10只烘筒。 只烘筒。
三、常用荧光增白剂的结构与性能
按应用进行分类: 按应用进行分类: 直接性荧光增白剂:用于纤维素纤维, 直接性荧光增白剂:用于纤维素纤维,如 VBL(BSL)、 VBL(BSL)、VBU )、VBU 盐基性或阳离子荧光增白剂:用于羊毛、 盐基性或阳离子荧光增白剂:用于羊毛、 蚕丝、尼龙、 蚕丝、尼龙、腈纶等 酸性荧光增白剂:用于羊毛、 酸性荧光增白剂:用于羊毛、尼龙 分散性荧光增白剂:用于尼龙、涤纶、 分散性荧光增白剂:用于尼龙、涤纶、腈 纶等, 纶等,如DT
二、轧水
1、机架、水槽 机架、
– 机架生铁制成,用以承托各部件 机架生铁制成, – 水槽各种材料,如钢铁、不锈钢、木材或塑料, 水槽各种材料,如钢铁、不锈钢、木材或塑料, 用来盛放水或其它工作液 – 槽内有导布辊数根。 槽内有导布辊数根。 – 水槽安装在轧辊的下面
二、轧水
2、轧辊:主要部件 轧辊:
第六节 棉织物增白
一、增白目的和原理
织物漂后尚存浅黄色和褐色,原因:织物对自然光中的蓝 织物漂后尚存浅黄色和褐色,原因: 色光尚有微量吸收。 色光尚有微量吸收。 (一)意义:为了获得更高品级的白度,在漂白的基础上必 意义:为了获得更高品级的白度, 须进行增白。 须进行增白。 增白有两个途径 (1)上蓝增白:吸收黄色光线,去除织物上的黄褐色泽。 (1)上蓝增白:吸收黄色光线,去除织物上的黄褐色泽。 上蓝增白 棉用:涂料蓝FFG和涂料紫FFRN 棉用:涂料蓝FFG和涂料紫 和涂料紫FFRN (2)荧光增白:将不可见的紫外线转变为蓝色or紫色的可 (2)荧光增白:将不可见的紫外线转变为蓝色or紫色的可 荧光增白 见光线反射出来,增加织物的反射率。 见光线反射出来,增加织物的反射率。
二、荧光增白
荧光增白剂增加反 射光强度, 射光强度,提高亮 度,比一般漂白白 度更为悦目, 度更为悦目,对浅 色织物有增艳效果。 色织物有增艳效果。 两种增白比较: 两种增白比较:如 图
二、荧光增白
上蓝:对黄橙色反射降低了,总的反射率降低, 上蓝:对黄橙色反射降低了,总的反射率降低, 亮度下降 荧光增白剂:吸收自然光中的紫光, 荧光增白剂:吸收自然光中的紫光,发射出蓝紫 反射率增加, 光,反射率增加,不但抵消了织物反射出的黄褐 总的反射率明显增加。亮度提高。 色,总的反射率明显增加。亮度提高。 荧光增白剂近无色,分子结构中含共轭双键, 荧光增白剂近无色,分子结构中含共轭双键,吸 收紫外光线进入较高能量的激励状态, 收紫外光线进入较高能量的激励状态,一旦再回 到能量较低的基本状态, 到能量较低的基本状态,就会发出波长较长的可 见光。 见光。
二、荧光增白
荧光作用影响因素: 荧光作用影响因素: 1、与取代基有关:羟基、氨基、烷基等有利;而 与取代基有关:羟基、氨基、烷基等有利; 硝基和偶氮其则减弱荧光 2、分子结构:具有一定的平面性 分子结构: 3、浓度:一定范围内增白效果随浓度的提高而提 浓度: 但有一个极限。 高,但有一个极限。 荧光增白剂吸收335~365nm紫外光 紫外光, 荧光增白剂吸收335~365nm紫外光,反射出 450nm蓝光 450nm蓝光,正好与黄褐色光谱互为补色而将其 蓝光, 消除。 消除。 吸收335nm以上光 反射荧光偏红;若在365nm 以上光, 吸收335nm以上光,反射荧光偏红;若在365nm 以上,反射荧光偏绿。 以上,反射荧光偏绿。
作业
P104
– 15 – 16
三、常用荧光增白剂的结构与性能
浸轧法: 浸轧法:
– 荧光增白剂VBL 荧光增白剂VBL – 涂料蓝FFG 涂料蓝FFG – 涂料紫FFRN 涂料紫FFRN 0.5~3g/L 0.005~0.015g/L 0.006~0.01g/L
– 表面活性剂(丁基萘磺酸钠(阴离子)) 0.25~0. 5g/L 表面活性剂(丁基萘磺酸钠(阴离子) – PH – 温度 8~9 40~45℃ 40~45℃
三、常用荧光增白剂的结构与性能
⑶棉增白工艺:浸渍法或浸轧法 棉增白工艺: 浸渍法
– 荧光增白剂VBL 0.1%~0.3%(对织物重) 荧光增白剂VBL 0.1%~0.3%(对织物重 对织物重) – 硫酸钠 1~10%(对织物重 1~10%(对织物重) 对织物重) – 浴比 1:15~30 – PH 8~9 – 温度 20~40℃ 20~40℃ – 时间 20~30min
第七节 开幅 目的: 开幅机: 开幅机:立式和卧式 1、打手:绳状织物→导布圈→打手,作用:松展 打手:绳状织物→导布圈→打手,作用: 织物 2、螺纹扩幅辊:作用:使织物扩幅平展。 螺纹扩幅辊:作用:使织物扩幅平展。 表面有由中央向左右分展的螺纹。两根, 表面有由中央向左右分展的螺纹。两根,箭头运 行方向与织物运行方向相反。 行方向与织物运行方向相反。 3、平衡导布器:由三根导布辊组成,用来自动调 平衡导布器:由三根导布辊组成, 整织物运行位置,使织物平展后位置稳定。 整织物运行位置,使织物平展后位置稳定。 4、牵引辊:木制。由电动机皮带轮带动,作用: 牵引辊:木制。由电动机皮带轮带动,作用: 牵引织物前进。 牵引织物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