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中国IT家电市场研究年度报告-手机通讯业

合集下载

2010年9月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分析报告

2010年9月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分析报告

2010年9月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分析报告一、市场概述及主要观点2010年,是智能手机市场快速成长的一年。

Gartner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第一季度,全球普通手机销量为3.147亿部,同比增长17%,智能手机销量同比则增长48.7%,至5430万部。

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销量达到6165万部,同比增长50%。

智能手机市场的成长速度可见一斑。

市场在增长,品牌间的竞争也在加剧。

2010年9月,摩托罗拉、三星、夏普、苹果均在中国市场上推进新智能手机上市,产品大战已经爆发。

互联网消费调研中心ZDC通过对9月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相关数据的分析,推出2010年9月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分析报告。

主要结论如下:● 品牌关注格局:诺基亚、HTC、摩托罗拉三大品牌位居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品牌关注前三甲;● 产品关注格局:诺基亚Symbian S60产品拥有绝对优势,十五款产品中,诺基亚占据十二款;苹果iPhone4(16GB)跃居前三甲之列;●细分市场关注格局:Symbian S60系统智能手机占据51.0%的用户关注比例,Android系统产品成长快速,用户关注比例接近两成;2.9英寸以上大屏智能手机用户关注度超六成;● 案例分析:三星失意中国智能手机市场,1-9月用户关注比例尽管稳中有升,但竞争对手的增长较三星更为快速,9月,摩托罗拉超上来将其挤出三甲。

二、品牌关注格局分析● 诺基亚、HTC、摩托罗拉位居前三甲2010年9月,诺基亚、HTC、摩托罗拉成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上用户关注的前三甲品牌。

三星以0.1%的差距被摩托罗拉挤出前三。

从关注比例来看,摩托罗拉与HTC 差距正在缩小,9月,摩托罗拉仅落后2.1%。

但两大品牌与诺基亚差距悬殊,短期内单品牌力量尚难以与诺基亚形成抗衡。

● 与整体市场排名相比,三星、索尼爱立信成为失意者三星、索尼爱立信在9月中国整体手机市场上分别获得10.7%、5.5%的关注比例,但在智能手机市场上,关注比例分别仅为8.0%、2.7%,且排名均后退两位。

09上半年中国移动电视市场研究专题报告

09上半年中国移动电视市场研究专题报告

09上半年中国移动电视市场研究专题报告近日,易观际对外发布了2009上半年中国移动电视市场研究题报告。

报告指出,虽然受金融危等大环境影响,整个公交移动电视业增长速度有所放,但是发展势头依然减。

2009年上半年,中国动电视广告收入达到7.88亿元,同比增长56%。

要移动电视运营商无论是销售入还是广告主数都有一定比的增长,大广告主的数量及投放力均有较大提高。

其中,在最受关注公交移动电视企业市场排名,华视传媒在市场收入和端数量上拿到两项第,蝉联冠军宝座。

市场收入:华传媒蝉联第一独揽行过半易观国际在报告中指出,2009年上半年,公交移动电视市的竞争仍非常激烈,市场份和市场排名均发生变化。

市场收入而言,华视媒2009年上半年仍然据第一名的位置,市场额达到50.7%,占到半以上,巴士在线超越世通纳位居第二名的位置,占到18.0%的市场份额,世通纳排名第三,市场份15.5%。

作为行业内唯一家上市公司,同时也该领域内唯一一家时拥有公交车、地铁电资源的企业,华视传上半年的表现引人关注截至2009年上半年,华视传广告收入达到5807万美元,比增长达到73.9%。

同时,告主数量一直呈稳步长的趋势,截止到2009年第2季度,累计广告客户数达到914个,季度活跃广告数量达到274个。

易观国认为,在宏观经济不景气,及广告市场严峻的情况之下,华传媒能够达到其对于2009年上年的预期,呈现出大幅的同比增长,表现难能可,同时也印证了移动电视媒体传播价值正在逐渐受到广告主关注和认可。

端份额:得一二线城市者得天下在终端数量上,2009年半年,华视传媒也以接近整体业市场一半的终端份额独一方。

从各个企业的终城市分布情况来看,华视传媒以绝的市场份额优势稳稳抓牢了经济较发达、消费能力较强的一、二线市。

在一线城市的终端分布比占整体市场份额的47.4%二线城市达到了37.4%的终端覆盖。

易观认为,由于公移动电视在城市资源上的限性,在目前形势下,市场大的局在一段时间内很难发生变。

2009年中国手机市场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2009年中国手机市场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访问RD3721网访问RD3721手机论坛了解RD3721网为业内人士提供的服务正文在下一页 =>欢迎访问RD3721网享受专业实用的信息支持2009年中国手机市场发展趋势分析报告2009年已经悄然过去3个月,这是不平凡的三个月。

1月,中国3G牌照正式发放,标志着中国3G 指日可待。

2月,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召开,经济寒冬下,通信豪门盛宴准时不误,豪门新品异彩纷呈。

3月,中国联通与苹果iPhone3G入华谈判,3G手机渐露光芒。

时下,3G、智能、高像素、宽屏、触摸、GPS等新名词层出不穷。

3G技术的发展对于智能手机来说,无疑如虎添翼,为其市场份额的扩大助了一臂之力。

智能手机又提高了对多媒体、绘图、GPS等功能的支持,在应用上愈来愈完善。

技术的进步同时又使得智能手机价格开始走低,从而使智能手机由高端的小市场,逐渐地转向了中高端的大众市场,吸引了更多关注的目光。

智能手机火了,究竟是什么惹火了智能手机市场?它会成为未来手机市场的王者吗?中国整个手机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呢?互联网消费调研中心ZDC根据2008年的统计数据,做出如下预测:趋势一:智能手机是未来手机的发展方向趋势二:高像素成为未来手机的标配趋势三:触摸屏有望在未来实现普及趋势四:高清晰度的宽屏成为潮流趋势五:手机上的GPS导航功能将越来越普遍欢迎访问RD3721网享受专业实用的信息支持趋势一:智能手机是未来手机的发展方向(图)2008年中国手机市场智能手机用户关注比例走势图从上图可以看到, 2008年全年,中国手机市场用户对智能手机的关注走势上升趋势强劲,并且表现出持续的上升。

这跟智能手机随着技术进步、成本降低不无关系,也跟即将到来的3G催生的各种多媒体功能需求关系密切。

欢迎访问RD3721网享受专业实用的信息支持(图)2008年中国手机市场智能手机与音乐、拍照手机用户关注比例对比图从1999年摩托罗拉推出第一款智能手机至今,智能手机已经走过了10年的历程。

2009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市场研究报告

2009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市场研究报告

目录一.中国移动互联网总体市场总结及趋势预测二.中国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综合特点分析三.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热点细分应用总结及趋势预测移动互联网定义及分类易观将移动互联网定义为:基于移动通信技术,广域网、局域网及各种移动信息终端按照一定的通讯协议组成的互联网络。

当前中国主要使用的移动网络主要有GSM、CDMA1X、TDMA、TD-SCDMA、WCDMA、CDMA2000等。

目前易观当前研究的移动互联网不包含基于上网本终端实现的移动网络。

产品和服务类产品和服务模式是目前移动互联网中最常见的商业模式之一。

出于对手机终端便捷性、可移动性的设计出发,很多的新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和服务出现在市场中。

如位置服务、生活信息搜索等,为用户提供了便捷的资源。

另外,厂商复制了互联网市场的很多产品和服务投入到移动互联网,使产品和服务模式成为移动互联网中较普遍的模式。

收入来源主要是以内容应用类产品、服务等向个人客户收入相应的费用。

广告类通过移动通信网络传输,以手机为显示终端及发布平台的广告营销活动,主要向企业类广告主收取费用。

由于手机这一新型媒体平台所特有的私密性及互动性,无线营销相对于其他传统媒体的营销行为具有更好的互动性和精准性。

电子商务类借助移动互联网提供交易平台,以中介费、交易费为主要收入来源。

根据商业模式的不同,移动互联网应用可以分为以下三类:传统移动增值业务进入第二波快速发展阶段,创新应用服务将引领市场发展WAP 19.0%CRBT 17.4%3.2%1801移动Ø2008年中国移动增值总体市场收入规模达1451亿元,其中SMS 、WAP 、CRBT 对总收入贡献较高。

Ø预计2011年中国移动增值市场规模将达3238亿元,这其中SMS 仍将是主要收入构成部分,除七大传统移动增值外的移动增值业务将会逐渐丰富,并对中国移动增值市场收入带来较高贡献。

移动增值市场总体及细分市场规模移动互联网用户及市场规模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Ø2008年中国移动互联网活跃用户破亿达1.005亿户,年度增长率达99.98%。

2010手机通讯行业报告

2010手机通讯行业报告
严格考核标价和最低卖价前期严格按照总部价格执行后期根据市场变化作出适当调整在总部允许的范围内统一的销售术语和售点布置各级人员思想商对天宇新营销模式深刻认识并达成一致每步工作严格按照标准模板进行执行三个服务长效合作多直接合作客户多直接合作客户核心客户为主核心客户为主买断模式买断模式价保混合模式价保混合模式单一性价比单一性价比综合性价比综合性价比转移产品风险为主转移产品风险为主转移品牌责任为主转移品牌责任为主短期差价利润短期差价利润长期共赢模式长期共赢模式多出货价不管零售价多出货价不管零售价统一出货价和零售价统一出货价和零售价

keep in touch
沟通永不止步
Kind touch


一个中心: 我 们 都 是 天 语 两个基本点:保证合理的利润链和保证客户 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 三个服务:做好售前,售中,售后的服务 四个统一:价格,终端形象,思想,行动的 高度统一 五个支持: 产品,渠道,市场推广,售后, 队伍.
找回渠道的关注度
中国手机业态及现状
单店产出不断下降;客单价下降;单台毛利下降 营运商对低端市场的掠夺 春节前后出现了五码机的繁荣假象 进一步导致产品严重同质化 由于五码机已经不能带来高毛利 从而导致零售大店开始对品牌产品的热衷,五码机的 没落;对营运商的依赖加大(店面补贴) 从而也诞生了部分新生品牌
你们的困惑?
智能手机应用处理器:Samsung
• 三星中国研究院建立专项团队支持天宇智 能手机研发。
其他合作伙伴
• • • • • • • • 射频器件:Skyworks,RFMD 蓝牙:CSR(全球第一BT供应商) Memery:Toshiba,Samsung,Spansion LCD:Truly,富士康,Sharp(Nokia供应商) 电池:比亚迪(Nokia供应商) 连接器:Moruta…… 机构件:比亚迪,东莞长城,(全国前三) ……

2010年度家电行业研究报告

2010年度家电行业研究报告

2010年度家电行业研究报告2011-01-14 13:26 来源:腾讯科技∙243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字号:T|T“规模”、“速度”、“产业升级”成为2010年中国家电行业全景蓝图的“关键词写照”。

回顾2010年,中国家电行业一路高歌猛进,国内市场规模首破万亿元大关,全年国内家电市场增速超18%,创下过去十年来之最,增长超乎意料,“十一五”期间“产业升级”深入推进,一系列抢眼的数据为2010年中国家电行业收官写下完美的注解。

由高端产品拉动消费升级,同时带动行业超高速增长是完成十年创举的最强引擎。

2010年彩电行业已经完成由平板电视替代显像管电视的升级之路,白色家电也正处在“产品升级时代”,其中变频空调、滚筒洗衣机、三门冰箱等高附加值产品年零售量增长率分别高达134%、38%和67%,成为企业的利润“发动机”。

厨卫、小家电产业中近吸式抽油烟机、直饮机、不锈钢豆浆机的零售量同比增长率也分别高达104%、738%和190%。

规模扩张国内家电市场规模突破万亿元大关提速,再提速,我国国内家电市场规模过去5年来一路飙升。

中怡康时代副董事长李基祥介绍,2006年我国家电行业的市场规模首次突破7000亿元关口,2007年市场规模又突破8000亿元关口,至2010年在我国经济政策刺激、家电行业环境全面好转、消费需求爆发性增长的作用下国内家电市场规模首次突破1万亿元大关。

据中怡康数据显示:2010年全年国内家电市场零售额规模超过10400亿元。

其中黑电行业1700亿元以上,白电行业2500亿元以上,IT、通讯产业4500亿元以上,厨卫、小家电1700亿元以上。

速度提升家电市场实现近十来年最快增长伴随着国内家电市场规模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最能形象概括中国家电行业的名词是什么?“高歌猛进”无疑是一个最精准的表达,在全球家电产业低迷下尽现“中国力量”。

2010年,中国家电行业摆脱了“寒冬”,再次焕发了“勃勃生机”,全年中国家电企业家信心指数一路飙升,从今年第一季度的122.2增长到第四季度的133.7,这一切均凸显了家电企业在生产经营状况、原材料需求、设备开工率、企业研发投入等方面信心大增。

09年家电业年度报告

09年家电业年度报告

2009中国行业年度报告系列之家电目录第一章行业概述 (1)一、行业定义与研究范围 (1)二、行业地位 (4)(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4)(二)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4)(三)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5)(四)对扩内需、保增长的影响 (5)(五)产业关联度 (5)第二章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7)一、政策法规环境分析 (7)(一)国家十大行业调整与振兴规划 (7)(二)有关家电行业的调整振兴规划 (10)(三)税收政策 (11)(四)行业标准 (14)(五)环保政策 (15)(六)投资政策 (17)(七)财政政策 (18)二、技术环境分析 (19)第三章国内家电市场供求状况 (20)一、供给情况 (20)(一)行业整体生产情况 (20)(二)主要家电产品生产情况 (21)二、重点地区产业运行及产品生产情况 (24)(一)重点地区产业运营状况 (24)(二)重点地区产品生产情况 (26)三、销售情况 (29)(一)行业总体销售情况 (29)(二)家用视听设备制造业销售情况 (31)(三)家用电力器具制造业销售情况 (33)四、供求预测 (34)(一)供给预测 (34)(二)国内需求预测 (35)第四章家电制造业进出口情况 (37)一、全行业情况 (37)(一)出口情况 (37)(二)进口情况 (39)二、分产品情况 (40)(一)冰箱出口分析 (40)(二)彩电出口分析 (41)(三)空气调节器出口分析 (43)(四)洗衣机出口分析 (44)(五)电磁炉出口分析 (46)(六)电饭锅出口分析 (47)三、进出口预测 (48)(一)进出口规模预测 (48)(二)主要产品出口预测 (49)第五章家电制造业运营状况 (51)一、行业规模情况 (51)(一)单位规模 (51)(二)人员规模 (53)(三)资产规模 (56)二、盈利状况 (59)(一)行业总体盈利状况 (59)(二)家用视听设备制造业盈利情况 (61)(三)家用电力器具制造业盈利情况 (63)三、亏损状况 (64)(一)行业总体亏损情况 (64)(二)家用视听设备制造业盈亏情况 (64)(三)家用电力器具制造业亏损情况 (65)四、行业运营绩效 (65)(一)家用视听设备制造业运营绩效 (65)(二)家用电力器具制造业运营绩效 (68)第六章行业竞争与主要企业 (71)一、总体情况 (71)二、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72)(一)公司概况 (72)(二)经营状况 (72)(三)财务分析 (75)(四)发展战略 (76)三、格力电器 (77)(一)公司概况 (77)(二)经营状况 (77)(三)财务分析 (79)(四)发展战略 (79)四、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80)(一)公司概况 (80)(二)经营状况 (81)(三)财务分析 (83)(四)发展战略 (83)五、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86)(一)公司概况 (86)(二)经营状况 (86)(三)财务分析 (88)(四)发展战略 (89)第七章行业投融资分析 (91)一、投资状况 (91)(一)投资规模 (91)(二)投资结构 (91)二、融资状况 (93)三、景气预测 (94)四、投资机会 (95)(一)转向农村领域 (95)(二)投向饱和程度低的领域 (95)(三)投向出口具有品牌支撑的领域 (96)五、投资风险 (96)(一)市场风险 (96)(二)贸易风险 (97)第一章行业概述一、行业定义与研究范围家电是家用电器的简称,指在家庭及类似场所中使用的各种电器,又称民用电器、日用电器。

2009-2010年全球及中国触控屏行业研究报告

2009-2010年全球及中国触控屏行业研究报告

2009-2010年全球及中国触控屏行业研究报告2010年触控屏厂家收入大增。

首要原因是手机需求旺盛,智能手机出货量大增,即便非智能手机,触控屏所占比例也大增。

其次是苹果iPad的上市,iPad采用最高等级的触控屏,单价非常高,比一般3.5英寸手机触控屏高大约两倍。

2010年IPAD出货量预计可以达到1380万。

三是苹果的iPhone和iPad在2010年都采用触控屏与TFT面板贴合成最终显示面板的方式出货,单价里包含了TFT面板的价格。

无论是iPhone还是iPad,它的触控屏供应商是TPK和胜华两家。

TPK于2010年10月底在台湾上市,上市当天大涨139%,市值突破1100亿新台币。

洋华背后是三星、LG和HTC,洋华近50%的收入都来自三星。

介面背后同样是三星、LG和HTC,介面超过55%的收入来自三星。

富晶通则主要出货给富士通。

时纬的背后是全球第二大笔记本电脑代工厂家仁宝。

和鑫和达虹是彩色滤光片厂家转型来的,主攻中大代工厂家仁宝和鑫和达虹是彩色滤光片厂家转型来的主攻中大尺寸领域,和鑫已经出货了iPad触控屏sensor。

Elo touchsystems是电子大厂TYCO的子公司,主要做大尺寸触控屏,应用在ATM机、自动贩卖机等非消费类电子领域。

意力是非上市公司,主要生产基地位于广州。

NISSHA(日本写真印刷)曾经是全球最大的触控屏厂家,现在仍然具备比较强的实力。

2009-2010年全球主要触控屏厂家收入奇美的产业链最为齐全,触控屏来自其刚刚合并的群创,而群创收购了诺基亚手机显示屏的主要供应商统宝,未来前途无限。

信利是中国大陆最大的手机显示屏厂家。

DIGITECH是韩国厂家,主要供应三星。

ELK是韩国最大的触控屏厂家,以EL背光起家,主要供应LG和RIM。

MELFAS则是韩国触控屏IC厂家,通常触控屏IC都和触控面板一起出货,于是MELFAS干脆自己做触控面板,主要客户是星和日本厂家脆自己做触控面板,主要客户是三星和日本厂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Z D C2009-2010中国IT·家电市场研究年度报告(行业品牌篇)通讯行业互联网消费调研中心目 录手机:3G时代来临,市场将重新洗牌 (2)手机整体市场 (2)智能手机市场 (13)音乐手机市场 (16)拍照手机市场 (19)国产手机市场 (22)平民手机市场 (25)双卡双待手机市场 (28)GPS手机市场 (31)3G手机:市场启动,用户关注度升温 (34)手机:3G时代来临,市场将重新洗牌手机整体市场一、年度品牌格局第一阵营诺基亚独揽半壁江山,第二阵营关注比例胶着ZDC统计结果显示,2009年中国手机市场上,诺基亚以53.1%的关注比例独揽半壁江山,成为最受用户关注的手机品牌。

2月,诺基亚首款S60触摸屏手机5800XpressMusic 在中国正式上市,虽姗姗来迟,但用户关注度非常高,上市两个月就超越诺基亚N78成为整体市场上最受用户关注的手机产品。

为了对抗苹果的iPhone 3G S,第二季度,诺基亚又重磅推出高端互联网手机N97,备受瞩目。

另外,诺基亚还加大了多媒体、商务系列中端新品的上市力度,同时还发布多款3G手机,紧跟中国市场的发展脚步。

诺基亚完善的产品线、快速的市场应变能力成为其独占鳌头的主要因素。

三星得到10.9%的关注比例,位居亚军。

2009年三星的发展可谓顺风顺水,在全球手机销量下滑、几大手机巨头财报频频告负的情况下,它在全球市场仍保持着良好的增长态势。

中国市场也不例外,自2008年9月关注比例超越索尼爱立信夺得亚军之后,便牢牢把握住了这一位置。

2009年三星延续了其一贯的机海战术,高中低端手机市场全线开花,Symbian、Windows Mobile、Android各大智能系统手机应有尽有。

同时,三星作为中国3G运营商终端定制合作伙伴,在3G市场也有较大作为。

这些都成为三星地位稳固的保障。

索尼爱立信排名第三,获得7.2%的关注比例。

2009年索尼爱立信深陷产品转型的泥潭,上市新品数量少、类型单一,仍主打音乐、拍照功能,不能满足市场的最新需求。

整体来看,索尼爱立信智能手机终端的匮乏,是其市场发展的最大瓶颈。

摩托罗拉位居第四,获得4.4%的关注比例。

摩托罗拉在2009年的发展步履维艰,新品上市的速度、数量均没有跟上市场的需求。

全年仅有9款新品上市,其中包括两款售价过万的超高端手机。

根据ZDC统计数据,几款新品中,仅A3100、A1210较受用户关注,其他Q系列、ZN系列均远未达到市场预期。

尽管摩托罗拉已经在Android系统上发力,但在新品正式上市前,其关注比例的下降趋势已经不可避免。

事实是11月份,摩托罗拉排名已经被HTC、LG超越。

LG以3.5%的关注比例排名第五。

LG 2009年在中国市场共推出29款新品,新品上市数量之多前所未有。

机海战术成为同为韩系品牌的LG排名上升的关键。

联想关注比例比LG落后0.1%,排名第六。

多普达获得2.7%的关注比例,位居第七。

HTC、苹果、黑莓、夏普、天语排在第八至第十二位,五大品牌关注比例相互胶着,集中在1.5%-1.9%之间,相互仅有0.1%的差距。

魅族、金立、飞利浦的关注比例均在1%以下,排在第十三至十五位。

其他未上榜品牌共获得4.1%的关注比例。

诺基亚排名稳定,其他品牌波动较大表 2008-2009年度中国最受用户关注的15大手机品牌对比排名2008年2009年品牌 关注比例品牌 关注比例1 诺基亚 51.3% 诺基亚 53.1%2 索尼爱立信11.9% 三星 10.9%3 三星 11.3% 索尼爱立信7.2%4 摩托罗拉 6.5% 摩托罗拉 4.4%5 联想 4.0% LG 3.5%6 多普达 3.7% 联想 3.4%7 苹果 2.1% 多普达 2.7%8 LG2.0%HTC1.9%9 夏新 1.3% 苹果 1.8%10 飞利浦 0.9% 黑莓 1.7%11 天语 0.8% 夏普 1.6%12 金立 0.8% 天语 1.5%13 CECT 0.6% 魅族 0.9%14 酷派 0.4% 金立0.7%15 魅族 0.3% 飞利浦 0.6%通过排名对比可见,2009年最受用户关注的15大手机品牌中,仅诺基亚排名及关注比例稳定,其他品牌排名或关注比例均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

三星、LG、魅族为2009年排名上升的品牌,其中LG排名及关注比例上升幅度最大,排名较2008年上升3个位次,关注比例扩大1.5%。

三星排名虽然上升一位,但关注比例较2008年小幅下降0.4%。

魅族排名较2008年排名上升两位,关注比例增加0.6%,这种提升是由2009年发布的魅族M8各代产品直接带来的。

HTC、黑莓、夏普为2009年最新入围榜单的品牌,其中HTC上升最快,闯进前10。

2009年,智能手机市场的快速发展使得HTC多款产品在中国水货市场上备受青睐,HTC Touch、HTC Diamond、HTC Hero都为HTC关注比例的提升立下了汗马功劳。

黑莓排名第十,其关注比例的大幅提升也是由智能手机市场的发展机遇带来的。

夏普排在第十一位,其关注比例上升的原因不是因为智能,而是独特个性的外观设计,超大的翻盖式旋转屏和惊艳的屏幕显示效果。

索尼爱立信、联想、苹果、天语、金立、飞利浦是排名出现下降的品牌。

索尼爱立信排名下降1位,但关注比例下降了4.7%,进一步说明其产品战略亟待转型。

联想、天语、金立等国产品牌排名下降说明市场需求转变,必须走差异化产品路线。

二、季度品牌格局第二阵营品牌竞争激烈表 2009年Q1-Q4中国最受用户关注的10大手机品牌走势排名 Q1 Q2 Q3 Q41 诺基亚诺基亚诺基亚诺基亚2 三星三星三星三星3 索尼爱立信索尼爱立信索尼爱立信索尼爱立信4 摩托罗拉摩托罗拉摩托罗拉摩托罗拉5 联想LG LG LG6 LG 联想联想联想7 多普达多普达多普达多普达8 天语HTC 苹果HTC9 黑莓黑莓HTC 黑莓10 夏普苹果黑莓苹果通过2009年四个季度品牌排名格局的对比,可以看到,第一阵营四大品牌排名稳定,没有发生变化。

第二阵营各大品牌排名时时充满变数,第二季度联想被LG超过,且再没得到翻身机会。

天语、夏普在第二季度之后再没有闯进前十。

HTC、苹果、黑莓排名变化频繁。

多普达是第二阵营中唯一一家排名稳定的品牌,一直排名第七。

三、主流品牌走势诺基亚稳中有升从诺基亚的关注走势来看,2009年其关注比例稳中有升,并且一直保持在52个百分点以上。

虽然2009年各季度财报数据显示,诺基亚利润大幅下降,世界霸主地位受到挑战,但诺基亚在中国市场的关注比例走势显示,诺基亚强大的产品更新换代能力、新品推广战略、产品定位符合中国市场用户的需求,在中国手机市场拥有着稳固的霸主地位。

但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是,随着智能手机、3G手机市场的发展,市场正处于重新洗牌的过程中。

诺基亚Symbian智能操作系统开始面临多方挑战,苹果iPhone已经正式入主中国,黑莓入华指日可待,Android系统多款手机上市,这些对诺基亚来说,都不是好消息。

摩托罗拉下降趋势明显从三星、索尼爱立信、摩托罗拉、LG这四大品牌四个季度的关注走势来看,三星、索尼爱立信、LG基本保持平稳态势,摩托罗拉则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在第三季度一度被LG追赶上。

2009年,摩托罗拉上市新品的数量仅有9款,远远低于诺基亚的50款、三星的57款,新品数量同样较少的索尼爱立信也有17款。

低下的产品生产、换代能力,是摩托罗拉关注比例持续走低的最主要原因。

四、主流品牌竞争状况注:品牌关注度流失状况指搜索某品牌的网民中,再次搜索了其他品牌,这些其他品牌中各品牌所占的比例。

在二次搜索(不包括搜索本品牌)中所占比例最大的品牌即为某品牌的最大竞争对手。

诺基亚——三星是其最大竞争对手ZDC数据显示,在搜索诺基亚手机品牌的网民的二次搜索中,转向三星的比例为25.3%,转向索尼爱立信、摩托罗拉的网民比例分别为19.3%、13.4%。

而转向搜索联想、LG等其他品牌的网民比例均在10%以下。

整体来看,再次搜索中转向三星品牌的比例最高,三星成为诺基亚最大的竞争对手。

索尼爱立信、摩托罗拉也会对诺基亚造成较大竞争压力。

联想、LG、多普达、苹果、黑莓等品牌对诺基亚也能产生一定的竞争压力,特别是在智能手机领域,这些品牌的分流作用更加明显。

三星——诺基亚是三星最强有力的竞争者在搜索三星手机品牌的网民的二次搜索中,诺基亚的比例高达52.5%,索尼爱立信为10.6%,其他品牌的比例均在10%以下。

可见,搜索三星的网民中,一半左右在二次搜索中转向诺基亚品牌,诺基亚对三星的分流作用最强,索尼爱立信其次。

摩托罗拉、LG品牌对三星也会产生一定的竞争压力。

联想、天语、金立等对三星的竞争压力主要体现在中低端市场,而多普达、苹果、HTC等品牌的威胁主要集中在高端市场。

索尼爱立信——诺基亚对其冲击力巨大在搜索索尼爱立信手机品牌的网民的二次搜索中,转向搜索诺基亚的网民比例最大,为53.2%。

可见,诺基亚是索尼爱立信最主要的竞争对手,尤其诺基亚N系列、XpressMusic 系列手机,对索尼爱立信的音乐、拍照手机冲击力非常大。

另外,三星是索尼爱立信的第二大竞争对手,因为转向三星手机品牌的比例达到13.9%,三星在中低端市场的发力对索尼爱立信影响非常大。

摩托罗拉——面临诺基亚、三星、索尼爱立信三大品牌的分流压力在搜索摩托罗拉手机品牌的网民的二次搜索中,转向搜索诺基亚的网民比例也在50%以上,为50.7%。

诺基亚同样是摩托罗拉的最大竞争对手。

转向搜索三星、索尼爱立信的比例均在10%以上,二者对摩托罗拉的竞争压力也较大。

其他对摩托罗拉能够产生分流压力的品牌中除LG、飞利浦外,均为国产手机品牌,可见,国产品牌正在与业绩不断下滑的摩托罗拉展开激烈竞争。

对比——诺基亚品牌竞争优势十分突出对比诺基亚、三星、索尼爱立信、摩托罗拉品牌搜索重合度来看,2009年中国手机市场上,诺基亚品牌优势十分突出,吸引三星、索尼爱立信、摩托罗拉品牌搜索者的能力十分强大,对四大品牌搜索者分流的比例均在50%以上,是三大品牌的主要竞争对象。

而三大品牌对搜索诺基亚品牌的网民分流能力相对有限,最高的三星也仅为25.3%,三大品牌依靠合力才能对诺基亚产生较大的竞争压力。

四大品牌相比,诺基亚的竞争力最强,三星次之,索尼爱立信居第三,摩托罗拉竞争力最弱。

智能手机市场一、年度品牌格局诺基亚独揽近六成关注比例,其他品牌望尘莫及ZDC调查数据显示,2009年最受用户关注的10大智能手机品牌中,诺基亚以58.0%的关注比例高居榜首,其他品牌的关注比例均在10%以下,无力与诺基亚抗衡。

三星得到8.8%的关注比例,排名第二,在众品牌中略具优势。

摩托罗拉占据7.3%的关注比例,位居第三,多普达则紧随摩托罗拉之后,关注比例咬得很紧,仅落后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