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引供电系统的遥信数据采集系统.

合集下载

以6C系统为中心的牵引供电统一信息平台

以6C系统为中心的牵引供电统一信息平台
车载接触网运行 触网状态的动态检测。
状态检测系统
铁运[2012]136 号“关于发布《高速铁路供电安全检测监测 系统(6C 系统)总体技术规范》的通知”并自 2012 年 7 月 1 日起实施[5]。该规范的提出对统一我国弓网检测系统技术
C4 对接触网悬挂系统的零部件实施高精度成像检测,指导
接触网悬挂状态 接触网故障隐患的消缺。
机构
输入 6C 系统信息
从 6C 系统获取信息
1.接触网线路参数、设备型号。1.对接触网检测数据进行分析,优化
为检测数据提供标准对比。 接触网设计。
设计 2.变电所设备信息,电气接线2.长期跟踪接触网变化状态,对接触
机构 信息。
网进行全生命周期的跟踪管理。
3. 牵引供电系统地理接线信3.跟踪变电所设备运行情况,指导设
各异,无法交互。如,铁科院在 0 号高速综合检测车上使用 系统
分析接触悬挂部件技术状态。
自己开发的“接触网动态检测数据处理系统”[4]。各铁路局 较多采用 Imagemap 公司开发的 WinDBC 软件,其记录格 式为 Geo。针对这一问题,2012 年 6 月 27 日,铁道部发布
C3 在运营的动车组上加装接触网检测设备,以实现高铁接
exchange of the electric railway in the high speed railways.
关键词: 电气化铁路;6C 系统;信息交换平台
Key words: electric railway;6C system;information exchange platform
检测监测系统
要求、信息交换方式提供了指导性意见。此外,牵引供电系
统设计信息、利用实际设备运营参数进行人员培训、牵引

牵引供电系统简介

牵引供电系统简介

、牵引供电系统简介:将电能从电力系统传送给电力机车的电力装置的总称叫电气化铁路的供电系统,又称牵引供电系统,主要由牵引变电所和接触网两大部分组成。

牵引变电所将电力系统输电线路电压从110kV(或220kV)降到27.5kV,经馈电线将电能送至接触网;接触网沿铁路上空架设,电力机车升弓后便可从其取得电能,用以牵引列车。

牵引变电所所在地的接触网设有分相绝缘装置,两相邻牵引变电所之间设有分区亭,接触网在此也相应设有分相绝缘装置。

牵引变电所至分区亭之间的接触网(含馈电线)称供电臂。

牵引供电回路是由牵引变电所——馈电线——接触网——电力机车——钢轨——回流联接——(牵引变电所)接地网组成的闭合回路,其中流通的电流称牵引电流,闭合或断开牵引供电回路会产生强烈的电弧,处理不当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通常将接触网、钢轨回路(包括大地)、馈电线和回流线统称为牵引网。

牵引供电设备的检修运行由供电段负责,牵引供电系统的运行调度则由供电调度负责。

供电调度通常设在铁路局调度所。

牵引供电系统供电示意图如下所示:二、牵引变电所、分区所、开闭所牵引变电所:牵引变电所的任务是将电力系统三相电压降低,同时以单相方式馈出。

降低电压是由牵引变压器来实现的,将三相变为单相是通过变电所的电气接线来达到的。

牵引变压器(主变)是一种特殊电压等级的电力变压器,应满足牵引负荷变化剧烈、外部短路频繁的要求,是牵引变电所的“心脏”。

我国牵引变压器采用三相、三相——二相和单相三种类型,因而牵引变电所也分为三相、三相——二相和单相三类。

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干线电气化铁路已推广使用集中监视及控制的远动系统,牵引变电所将逐步实现无人值班,直接由供电调度实行遥控运行。

分区所:分区所设置在两个变电所中间,作用有三:提高供电质量、供电分段、越区供电。

• 开闭所:一般设置在大型站场附近,进线由变电所或接触网引入,由开关馈出多个供电线路向多个供电设备供电。

作用是增强供电的灵活性,便于供电设备的运行及检修,便于行车组织,缩小供电事故及故障范围。

说明牵引供电系统的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说明牵引供电系统的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说明牵引供电系统的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说明牵引供电系统的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牵引供电系统是铁路客运运输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实现牵引动力的有效传输的重要组成部分。

牵引供电系统的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如下:
1、供电系统:供电系统是指从发电厂输送至车辆上的牵引电力系统,包括铁路电力发电厂、变电站、配电线路以及牵引供电设备。

它的功能是将发电厂发出的电能变换为车辆牵引所需的电动力,再通过供电设备输送到车辆上,以满足牵引动力的需要。

2、变电站:变电站是一种电站,用于将高压电能转换为低压或更低压的电能,从而将高压供电线路上的电力转换为低压供电线路上的电动力,以满足牵引动力的需要。

3、牵引变压器:牵引变压器是用于将高压电场转换为低压牵引电力的装置,它的主要功能是将高压供电线路上的电力转换为牵引设备的运行电压,以满足牵引设备运行时所需要的低压电力。

4、牵引控制设备:牵引控制设备是用于控制牵引设备的运行参数,如点火频率、转速和力度等,以实现稳定牵引及可靠运行的装置。

它将由控制中心控制及指挥,以确保列车正确行驶,并避免发生错误或事故。

5、牵引隔离开关:牵引隔离开关是指从发电厂输出的高压电力通过变电站及牵引变压器输送到车辆上时,必须将车辆的多个供电线路隔离开来,以保证车辆的正常运行。

6、车用过滤器:车用过滤器是指将车辆牵引电力通过变电站和牵引变压器输送到车辆上时,需要连接的一种装置,它的功能是将发电厂发出的电能进行过滤,以确保车辆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以上就是牵引供电系统的构成及其各组成部分的作用,要想保障列车牵引顺利安全,供电系统的各部分必须严格按规定运行,以确保安全可靠。

牵引供电系统的监控测试系统的设计及应用方案

牵引供电系统的监控测试系统的设计及应用方案

牵引供电系统的监控测试系统的设计及应用方案为了减少制动能量在列车制动电阻上的耗散,抑制地铁隧道内温度的升高和减少车载设备,国外一般在牵引变电所的直流母线上设置再生制动能量吸收装置。

设置再生制动能量吸收装置的供电系统区别于传统的二极管不控整流供电系统,又被称为城市轨道交通新型供电系统。

新型牵引供电系统的结构由若干整流器单元多重化并联组成。

采用这种结构方式,可以提高系统的供电质量,同时供电装置扩容容易,并可以提供一定的冗余性。

另外其直流侧的制动能量可以回馈到交流电网,交流侧功率因数可调,并且直流侧的输出特性完全可控。

为了保障供电系统调试及运行的正常,要求对供电系统动态过程中的各电气参量、温度值及开关量等进行测量、传输、显示、存储及故障诊断,方便用户观察数据、分析数据。

而目前测量电参数主要依靠示波器、电压表、电流表以及万用表等仪表装置,这些仪表会影响PWM整流器的正常运行、威胁技术人员人身安全、使调试过程复杂化等,急需开发一种新的技术来代替传统的测量仪器。

此外,为方便设计人员调试修改供电系统底层程序,需要设计控制系统,实现与主控板的数据通讯。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文研究了新型供电系统的监控要求,以PWM整流器子系统为监控对象,设计了包含监测子系统和控制子系统的监控试验平台。

1监控系统方案根据系统的设计要求、考虑到设计人员和使用人员的应用层次不同,本文设计的新型能馈式牵引供电系统的监控系统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即监测子系统和控制子系统,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本监测控制系统的主要由监测子系统和控制子系统构成,其中监测子系统又包括下位机系统和上位机系统,控制子系统主要通过设计控制器实现。

新型能馈式牵引供电系统监控结构图如图2所示。

1.1监测子系统研究新型能馈式牵引供电系统监测子系统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监测子系统由下位机系统和上位机系统构成。

1.1.1监控子系统的下位机系统研究监测子系统的下位机系统主要由多路传感器、信号调理板、监测板以及网络通信传输单元构成。

牵引供电系统的遥信数据采集系统.

牵引供电系统的遥信数据采集系统.

电力系统监控技术课程设计报告题目:牵引供电系统的遥信数据采集系统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设计时间:评语:成绩1设计原始资料1.1 具体题目说明设计图 1.1 所示的牵引供电系统的遥信数据采集系统。

10kV 220kV10kV 220kVQF1QF2所用变压器QS1QS2QS5QS63QF4QF5QF6钢轨QF钢轨A QS3QS4QS7QS8 27.5kVAB BQS9QS10QS13QS14QF7QF8QF9QF10QS11QS121516QS QSA B图 1.1 采用双 T 结线的单线三相牵引变电所1.2 要完成的内容计算机绘制被控站( RTU端:变电所)的通用系统结构框图。

要求绘出各种数据点的采集通道(如:模拟量输入、开关量输入、脉冲累计量输入);控制输出通道(模拟量输出、开关量输出、脉宽调制输出)和网络通信通道的示意图。

设计一个具体的 MCS-51单片机数据采集最小系统(开关量输入数据,路数为 16路),开关量输入数据类型为各断路器、隔离开关的状态信息(经过采集电路后的信息);要求用标准图纸,手工绘制(或专用软件)具体到芯片管脚的连线。

选用问答式传输规约,以 16路开关量为例,编写上传调度中心的遥信数据报文的帧结构;注意主站地址(一般取 00H)和子站地址(一般取 01H~0FEH))可在符合规约要求的前提下,自行设置。

用计算机绘制相应的遥信数据采集程序流程图。

2硬件设计2.1 各开关元件及数据采集点编号遥信信息是二元状态量,即是对每一个遥控对象而言它有两种状态,两种状态为“非”的关系。

因此,一个遥信对象正好可以对应于计算机中二进制码的一位,“ 0”状态与“ 1”状态。

在电力系统中,遥信信息可以表示设备的启停、断路器的投切状态、隔离开关的开合状态、告警信号的有无以及保护动作与否等。

表 2.1 表述牵引变电所各开关元件的编号。

2.2 被控站通用系统结构2.2.1系统结构图在分层分布式综合自动化系统中,一般将整个变电所设备分为三层:变电所层,间隔层和过程层。

牵引变电所值班员试题库(一填空题)

牵引变电所值班员试题库(一填空题)

一、填空题1.远动监控系统由调度端、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

答:执行端;通信通道。

2.调度端由_______、计算机网络、________、供电调度操作员工作站等部分组成。

答:远动主机;通讯处理机。

3.牵引变电所自投装置可由________远动投切或_____当地投切。

答:调度端;牵引变电所。

4.牵引变电所的信号分为________和_______两种。

答:事故信号;预告信号。

5.牵引变电所馈线_________与馈线________控制合闸回路间设有闭锁接点。

答:断路器;电动隔离开关。

6.综合自动化系统保护测控单元完成变电所的继电保护、_____、____功能。

答:测量;控制。

7.远动装置的遥控操作分为____控操作和____控操作。

答:单;程。

8.远动遥测用电流、电压变换器是将输入的_____量变换为输出的______量。

答:模拟;数字。

9.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导线截面不小于____平方毫米,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导线截面不小于_____平方毫米。

答:1.5 ;2.5。

10.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线圈额定电流一般为_____。

答:5A11.电压互感器二次线圈额定电压一般为____。

答:100V12.在牵引变电所低压设备的作业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答:停电作业;带电作业。

13.一个作业组的工作领导人同时只能接受_____工作票。

______工作票只能发给1个作业组。

答:1张;1张14.一张工作票的签发人和工作领导人,必须由_____分别担当,______相互兼任。

答:2人;不得。

15.每次开工前,_________要在作业地点向作业组全体成员_________,布置安全措施。

答:工作领导人;宣读工作票。

16.当进行需撤出接地线的作业时,必须设专人监护,其安全等级:作业人员不低于_____,监护人不低于______。

答:二级;三级。

17.在全部或_____带电的盘上进行作业时,应将有作业的设备与运行设备以明显的______隔开。

牵引供电系统远动技术概述

牵引供电系统远动技术概述


远动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是指在有电磁干扰的情况下,远动系 统仍能保证技术指标的能力。增加抗扰度的方法大致说来有 两种:其一是在信道输入端适当变换信号的形式,使其不易 受干扰的影响;其二是在接收端变换环节的结构上加以改善, 使其具有消除干扰的滤波和补偿能力。



5、远动系统应具备较强的兼容性,并做到维护使 用方便。 远动系统应具备较好的兼容性,选型设计时要考 虑设备的规范化、系列化,要注重采用模块化结构, 以便于硬件维护与检修。 远动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对同一系统往往并非同时 能够满足,其中存在着矛盾,因此需要权衡利弊, 予以选择
⑤故障处理功能 a.接触网故障 接触网故障时,断路器跳闸、故测仪测距、控制回路的越限 和故障信号等数据将发送到调度端,用以显示故障发生情况。 值班员可以根据这些信息确定故障点并指示接触网工区人员 动/拒动 电量越限
3.远动通信系统 远动通信系统是用来传输调度端和执行端之间上、下行远动 信息通道与设备。远动系统通过通信系统将信息进行编码、 调制后由信道实现上下行信息的传递,以实现调度端的命令 和执行端的各种数据的传输。
调度端 执行端
命令信息
编码/调制 载 波 机 信道 载 波 机
译码
执行设备 设 备
表示设备
译码
编码/调制
表示信息
远动通信系统的技术指标 远动通信系统的技术指标是围绕传输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来制定 的,主要包括:
传输速率
差错率 可靠性(可靠度和中断率)
3.远动设备故障
是指远动系统本身的设备或软件故障,包括:调度端、 执行段和通信系统故障。
集中控制,提高生产率,调度人员可借助远动监控系统进 行遥调和遥控,实现无人值班或无人值守,提高系统运行质 量,改善运行人员劳动条件。

牵引供电SCADA系统参考资料

牵引供电SCADA系统参考资料

牵引供电SCADA及安全监控系统参考资料1 牵引供电SCADA系统概述1.1 SCADA系统组成SCADA(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系统,即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

SCADA 系统的应用领域很广,它可以应用于电力系统、给水系统、石油、化工等领域的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以及过程控制等诸多领域。

SCADA系统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生产过程控制与调度自动化系统。

它可以对现场的运行设备进行监视和控制,以实现数据采集、设备控制、测量、参数调节以及各类信号报警等各项功能。

由于各个应用领域对SCADA的要求不同,所以不同应用领域的SCADA系统发展也不完全相同。

在铁路牵引供电系统中使用的SCADA系统常称为远动系统。

所谓远动系统的一般定义为“用电气化手段通过一个或多个相互连接(或非连接)的通道,对远方处于分散状态的生产过程的集中监测,控制和集中管理”。

牵引供电远动系统即是远动系统在铁道电气化方面的—个最典型的应用。

远动系统中采用的远动技术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它是建立在自动控制理论、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理论和技术之上发展起来的一个交叉学科,并随着这些技术的日益发展而迅速发展。

牵引供电系统中使用的SCADA系统主要监控牵引供电系统沿线各变电所、分区所、开闭所的设备运行状态,完成遥控、遥测、遥信、遥调、遥视、保护及调度管理,辅助完成事故分析及处理等功能。

牵引供电系统中SCADA系统有着信息完整、提高效率、正确掌握系统运行状态、加快决策、能帮助快速诊断出系统故障状态等优势,现已经成为牵引电力调度不可缺少的工具。

它在保证牵引供电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减轻调度员的负担,实现电力调度自动化与现代化,提高调度的效率和水平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1.2 SCADA系统的基本结构图1.1 SCADA系统结构展开图SCADA系统由监控站,被控站及信道三大部分组成,一个典型的SCADA系统结构如图1.1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系统监控技术课程设计报告题目:牵引供电系统的遥信数据采集系统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设计时间:1 设计原始资料1.1 具体题目说明设计图1.1所示的牵引供电系统的遥信数据采集系统。

ABA A BB10kV 220kV10kV 220kV图1.1 采用双T 结线的单线三相牵引变电所1.2 要完成的内容计算机绘制被控站(RTU 端:变电所)的通用系统结构框图。

要求绘出各种数据点的采集通道(如:模拟量输入、开关量输入、脉冲累计量输入);控制输出通道(模拟量输出、开关量输出、脉宽调制输出)和网络通信通道的示意图。

设计一个具体的MCS-51单片机数据采集最小系统(开关量输入数据,路数为16路),开关量输入数据类型为各断路器、隔离开关的状态信息(经过采集电路后的信息);要求用标准图纸,手工绘制(或专用软件)具体到芯片管脚的连线。

选用问答式传输规约,以16路开关量为例,编写上传调度中心的遥信数据报文的帧结构;注意主站地址(一般取00H )和子站地址(一般取01H~0FEH ))可在符合规约要求的前提下,自行设置。

用计算机绘制相应的遥信数据采集程序流程图。

2 硬件设计2.1 各开关元件及数据采集点编号遥信信息是二元状态量,即是对每一个遥控对象而言它有两种状态,两种状态为“非”的关系。

因此,一个遥信对象正好可以对应于计算机中二进制码的一位,“0”状态与“1”状态。

在电力系统中,遥信信息可以表示设备的启停、断路器的投切状态、隔离开关的开合状态、告警信号的有无以及保护动作与否等。

表2.1表述牵引变电所各开关元件的编号。

2.2 被控站通用系统结构2.2.1 系统结构图在分层分布式综合自动化系统中,一般将整个变电所设备分为三层:变电所层,间隔层和过程层。

过程层主要指变电所内的变压器和断路器、隔离开关及其辅助触点,电流、电压互感器等一次设备。

间隔层一般将断路器间隔划分,包括测量,控制部件和继电保护装置。

变电所层包括监控主机,远动通信机等。

变电所层设现场总线或局域网,供各二次设备之间交换信息。

典型结构如图2.1所示。

2.2.2 数据采集通道图2.2为一实用遥信取样电路。

其左半部分为断路器动作机构原理图。

当合闸线圈YC 通电时,断路器闭合,辅助触点QF 断开;当跳闸线圈YT 通电时,断路器断开,辅助触点QF 闭合。

其右半部分为遥信取样电路。

当遥信信源联通(短路)时,输出YX 为高电平;当遥信信源悬空或带有直流正电压时,YX 为低电平。

表2.1 各个开关元件编号开关编号 开关编码 开关编号 开关编码 1QF00H4QS0DH2QF 01H 5QS 0EH 3QF 02H 6QS 0FH 4QF 03H 7QS 10H 5QF 04H 8QS 11H 6QF 05H 9QS 12H 7QF 06H 10QS 13H 8QF 07H 11QS 14H 9QF 08H 12QS 15H 10QF 09H 13QS 16H 1QS 0AH 14QS 17H 2QS 0BH 15QS 18H 3QS0CH16QS19H图2.1 系统结构图图2.2 实用取样电路图2.3为采用一片SN74LS244和2片SN74151实现16路遥信量的输入。

2片SN74151共可接16路遥信量,其输出分别接至SN74LS244的8个输入端,SN74LS244的输出端接至8031CPU 的数据总线上。

SN74151的数据选择由8031的 1.0P ~ 1.2P 控制,SN74LS244的片选信号由8031的 2.7P 产生。

这样在74LS244的8路输入的基础上,连接8片SN74151实现16路输入量的扩展。

图2.4为采用定时扫查方式实现对遥信信息的采集和处理的电路图。

遥信信息不同于遥测信息,它不是随时随刻都在变化。

通常情况下状态是不变化的,而状态的改变往往又是在瞬间完成的。

因此对遥信量采集时,必须不断地扫查,以捕捉遥信变位。

将8255的A 口设置为输入方式,读A 口的状态即可得到8路遥信量的状态。

通常系统对遥信采集有一分辨率的指标,即对同一遥信量的前后两次扫查的时间间隔。

根据分辨率可以设定遥信扫查的时间间隔,一般将遥信扫查置于实时时钟中断服务程序中,每一个等时间间隔,如1~10ms ,都要对全部的遥信量进行一次扫查,这样构成的扫查模式为定时扫查模式。

121516图2.3 用数字量多路开关实现遥信量输入的扩展图2.4 遥信量采集电路2.2.3 控制输出通道图2.5为8路遥控输出接口电路。

继电器一方面起到信号隔离作用;另一方面可以直接接入控制回路,控制回路信号中信号的通断。

若提供的继电器容量不够时,还可再接一级中间继电器。

图2.5 遥控输出接口电路在图2.5中,74LS273为8位D触发器,以锁存遥控输出信号的状态。

为使继电器可靠地工作,在锁存与继电器之间必须加入驱动电路。

遥控输出为一动合触点。

遥控状态为“0”时,继电器不动作,触点断开。

遥控状态为“1”时,继电器动作,触点闭合。

一般继电器可同时提供一对动合触点和一对动断触点,实际系统中是接动合触点还是动断触点,应视要求而定。

2.3 MCS-51单片机(遥信数据采集输出)最小系统2.3.1 原理框图图2.6为遥信数据采集原理框图。

通过隔离电路和接收电路,准确地接受到相应的遥信信源后,MCS-51单片机最小系统通过定时扫查的方式判断开关装置的开合状态后,通过反馈回路做出相应的开关状态调整,以保证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

图2.6 遥信数据采集原理框图2.3.2 系统电路图图2.7遥信数据采集系统原理图。

进一步详细描述了遥信量采集的各个环节。

该电路主要包括CPU、译码以及程序和数据存储器的扩展。

'''图2.7 遥信数据采集系统原理图3 软件设计3.1 规约及主、子站地址3.1.1 传输规约问答式远动传输规约也称Polling远动传输规约。

在Polling方式中无论是主站向子站发送的命令,还是子站向主站回送的数据,都称报文。

每个报文含有一个完整的意义,但是不同的报文长度不一定相同。

RTU与前置机之间采用异步通信方式,字符格式是:一位起始位,一位停止位,无奇偶校验位,每个字符八位数据位。

3.1.2 主站和子站地址(1) 报文的格式Polling远动传输规约中的报文可分为三种报文格式:主站向子站询问的报文格式;子站向主站回答确认或否定确认的报文格式;主站向子站或子站向主站传送数据的报文格式。

主站向子站询问的报文格式如图3.1所示。

该报文的第一个字节为子站地址,可以取00H~FFH。

当RTU地址取FFH时,该报文为广播命令,它是面向全部子站设备的操作命令,所有子站都要接收。

第二字节报文类型可以取05H和1AH。

当报文类型代码为05H时,该报文为类别询问报文;为1AH时,该报文为重复询问报文。

类别询问报文的数据区为一个字节,称询问类别,它的8位与8种类别对应。

报文的校验码为一个字节。

RTU地址报文类型数据区(12字节)~校验码图3.1主站向子站询问的报文格式子站向主站回答确认或否定确认的报文格式如图3.2所示。

该报文由三个字节组成。

第一个字节为子站地址,取00H~FEH。

第二字节报文类型取06H时,为确认报文,它表示子站正确收到主站的命令;取15H时,为否定确认报文。

第三字节类别标志字节的0~7位,与数据类别的0~7位相对应。

如果RTU中某一类别的数据有变化,在子站向主站的回答报文中,将报文标志字节中的对应位置成“1”,数据无变化的类别,对应位取“0”。

这种报文不带校验字节。

RTU地址报文类型类别标志图3.2主站向子站回答的报文格式传送数据的报文格式如图3.3所示。

该报文的第一个字节为子站地址。

第二字节的8位中只用低6位作为报文类型的代码。

高两位在主站向子站的报文中没有定义;在子站向主站的报文中,最高位为“1”表示子站有事件顺序记录要向主站报告,次高位为“1”表示子站的随机存储器出错。

第三个字节的取值范围是00H~FBH。

在子站向主站的报文中,数据至少包含一个类别标志,它是数据区的第一个字节,类别标志字的某一位为“1”时,表示子站某一类别的数据有变化,需要向主站报告,因此数据区长度N 的取值可为01H~FBH。

报文的校验码为两个字节。

RTU地址报文类型数据区长度N数据区校验码1校验码2图3.3主站向子站回答的报文格式(2) 编写上传至调度中心的遥信数据报文的帧结构图3.4 以定时扫查方式进行遥信数据采集的程序流程图00H17H10H00H19H01H10H图3.5主站向子站回答的报文主站向子站回答的报文如图3.5所示。

该报文的第一个字节为子站地址00H。

第二字节为17H,表示子站向主站上传的遥信数据。

第三个字节为10H,表示数据区的长度为16。

数据区为00H~19H,表示所有开关装置的编码。

报文的校验码为两个字节,在本次上传命令中分别取01H和10H。

3.2 程序流程图设计以定时扫查方式进行数据采集的程序流程图如图3.4所示。

结论本文完成了对牵引供电系统的非电气量的采集和电气设备(如断路器、隔离开关等)的状态监视、控制和调节,以便实现对变电所正常运行时的监测和操作,从而保证牵引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

在牵引供电系统发生事故时,完成对非电气量的采集、监视和控制,并迅速切除故障,实现对事故后牵引供电系统正常运行的操作。

针对牵引供电系统设计采用了分层结构。

每一层完成不同的功能,每一层的功能由该层的一组设备完成。

牵引供电系统的分层结构包括变电站层、间隔单元层和设备层。

变电站层是指整个变电所有关的功能和设备。

主要有全所的监控主机、人机接口和通信接口等。

变电设备一般设于控制室。

间隔层是指一个间隔内的全部功能和设备。

间隔层的设备包括测量控制单元和继电保护单元,或者只有其中一种。

间隔层一般按断路器间隔划分。

设备层指变电所的生产过程设备,如断路器、隔离开关、电力变压器、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等。

文中对于遥信对象状态的采集采用单触点的处理方法。

这种处理方法可靠性和准确性相对较低。

针对此缺点,在遥信对象状态的采集方面可以采用双触点遥信的处理方法,以提高可靠性和准确性。

参考文献[1] 柳永智,刘晓川.电力系统远动[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2] 盛寿麟.电力系统远程监控原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8.[3] 李华,王思明,张金敏.单片机原理及应用[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