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马尔可夫链的中国与东盟五国农产品比较优势预测_王文中

合集下载

我国与东盟国家农产品贸易影响因素及潜力分析

我国与东盟国家农产品贸易影响因素及潜力分析

2、农产品出口潜力
中国和印度的农产品出口市场都相对多元化,但各自具有不同的出口潜力。 对于中国而言,随着国内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具有高品质和 多样化的农产品出口潜力巨大。而印度在畜牧业和种植业方面具有优势,尤其是 在水产品和肉类方面,出口潜力有待进一步开发。
3、农业投资潜力
中印两国都是农业大国,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劳动力资源。随着农业结构 的调整和农业科技的发展,两国在农业投资方面的潜力也不断显现。中国企业可 以通过投资印度农业,利用其低成本的生产要素,拓展高端农产品市场。印度企 业也可以通过投资中国农业,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此外,两国在农业科技研发和农业服务领域的合作也具有广阔的前景。
中国和印度的农产品贸易结构具有明显的互补性。中国在种植业、林业和渔 业等方面具有优势,而印度在畜牧业和种植业方面更具优势。这种结构上的差异 使得两国在农产品贸易中能够实现优势互补。
2、市场趋势互补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和印度的农产品市场需求都在不断增长。中国对 高品质、多样化农产品的需求日益旺盛,而印度对价格实惠、量大从优的农产品 更为。这种市场趋势的差异为两国农产品贸易提供了广阔的合作空间。
文献综述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我国与东盟国家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及潜力进行 了广泛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因素:政治稳定性、双边关系等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 2、经济因素:如GDP、人均收入、汇率等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
3、技术因素:农业技术创新、农业政策等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 4、地理位置和运输成本:距离和运输成本等因素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
结论与展望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我国与东盟国家农产品贸易的影响 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技术等方面。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双方的农产 品贸易总额和增长率均保持了较高水平,且贸易模式日趋多样化。

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农产品的贸易、竞争关系分析

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农产品的贸易、竞争关系分析

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农产品的贸易、竞争关系分析
孙林;李岳云
【期刊名称】《世界经济研究》
【年(卷),期】2003()8
【摘要】近年来,中国积极筹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并加强了与东盟的经贸合作,
双方都把农业确定为重点合作的领域之一。

中国的农产品和东盟相比较有无竞争优势,双方合作的潜力如何等问题都备受关注。

本文首先计算了中国和东盟及其主要
国家农产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和东盟农产品贸易的竞
争和互补关系。

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和东盟农产品贸易以互补性为主。

继而本文分
析了中国和东盟主要国家农产品整体上比较优势的变化,本文认为中国应该加强与
东盟在此类产品的经贸合作,以解决中国高速经济增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资源约束。

【总页数】5页(P81-85)
【关键词】中国;东盟主要国家;农产品;贸易;显示性比较优势;农业合作;自由贸易区【作者】孙林;李岳云
【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经贸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5
【相关文献】
1.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竞争和贸易互补实证分析 [J], 荣静;杨川
2.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竞争关系 --基于出口相似性指数的实证分析 [J], 孙林
3.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贸易竞争性比较研究 [J], 陈建军;肖晨明
4.中国与东北亚主要国家农产品贸易竞争力实证分析 [J], 米军;袁黎霞
5.从东盟农产品贸易环境分析看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发展前景 [J], 和文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比较优势分析

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比较优势分析
额为 3 . 美元 , 国农 产 品对 东 品 的出 口总值 ; 为世界 所 有商 品 家总量波动和世界总量波动 的影 响 , 7 6亿 中 盟 的 出 口额 为 1. 美 元 。 易逆 的出 口总值 。 8 4亿 贸
差为 1 . 美元 , 92亿 占中国农 产 品 贸 易逆差 的 2 . 53 %。
20.( 5) 081总35 1
世棼 业 Wr clr 象 od uu lA te
中国与东盟 农产 品 贸易 比较优势 分析
唐 盛 尧
摘要 : 本文 利 用 19 --0 5年( A 贸 易统计年 鉴》 90 20 ( O F 中的农产 品 贸 易数 据 , 算 东盟各 计
国和 中国的农 产品 显示 比较 优势 。 计 算结果 可 以看 出 , 从 中国农 产品 已不具有 国际上 的 优 势 。 东盟 国家的 竞争优 势 比较 明显 。 而
在 农产 品贸 易 中 ,中国与东盟 R A= / ( C ( Xi ) / )
而提 出的 . 由于该指标 由贸易数据 但 市场上竞争结果 的体现 。 因此它 反映
农 产 品贸 易发 展迅 猛 .东盟是 中国
式 中, A RC 为 国第 种 商 品 计算得 出, 而贸易数据是产 品在 国际
势 . A在 1 ~. 间 : RC . 2 8 5之 马来 西 亚 R A居 中 , C 基本上 大于 1 中国则相 菲律 宾 被 称 为 “ 。 水果 之 乡 ”具 有 很 ,
的 RC 值相 对稳 定 , 本上 在 1 5 反 , A 基 . 2 油料 作 物 RC 相 对较 大 。 有 强 的比较优势 ,泰 国也具 有较 强 的 A 具
公 式表 示就是 :

图 1 19 - 20 94 0 5年 中 国与 东 盟 的农 产 品进 出 口情 况

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比较优势及竞争力分析

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比较优势及竞争力分析


文献综 述
进 一步提 高统筹利用 国际 国内两个市场两种 资 源 的能 力 ” 。与 我 国毗 邻 的 中亚 五 国 自然 资 源 极
为 丰富 ,具 有发 展农 业生 产 得 天独 厚 的条件 , 是 粮食 、 油料 、 棉 花 等 大宗 农 产 品 的生 产 区 , 具 有 巨 大 的 出 口潜 力 , 同 时也 存 在 着 对蔬 菜 、 粮食 等 鲜
区域经济
却 磋 农 嘿馑f
2 o 1 5 , 1 0
巾国与 【 l 】 亚 五 国农 产 品 比 较优 势 及竞争力分析
朱 新 鑫
( 新疆 农 业大 学经 济 与贸 易学 院 ,新疆 乌鲁 木 齐 8 3 0 0 5 2 )
[ 摘 要] 文章运用比较优势 、 竞争优势等指标分析 了中国和 中亚五 国在国际农产品市场上
比较 优 势 理论 源 于亚 当 ・ 斯密 的绝 对成 本 论 和大卫 ・ 李 嘉 图 的 比 较 成 本 论 ,后 经 过 赫 克 歇
尔一俄林 的要素禀赋理论补充和完善 , 逐渐形成
了一 个 比较完 整 的理论 体 系 。比较优 势理 论 多用
于 国际 贸 易研 究 中 ,在 农 产 品 国际 贸 易研 究 中 ,
性 比较优 势指 数 ( R C A) ,相对 出 口优 势 指数 ( 1 1 n R x A) , 贸易竞争力指数 ( T C ) 和 显 示 性 竞 争优 势 指 数 ( C A) 四个 指 标 分 别 从农 产 品 贸 易 整体和分类别农产 品贸易对 中国和中亚 五国农 产品比较优势与竞争力进行具体的测算和分析。 二、 中国与 中亚 五 国农产 品 贸易现 状 自上 海合作 组 织平 台建立 以来 ,随着上 海合 作组织成员国区域经济合作的不断加强 ,中国与 中亚五 国农 产品 贸易规模 逐 年提升 ,贸易合 作 得 到了迅速发展 。然而 , 从总体来看 , 当前 中国与中 亚五国的农产品贸易仍然存在着贸易规模偏小 、 市场分布过于集中、 贸易结构不尽合理等不足 , 双

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比较优势分析

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比较优势分析

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较优势分析2008.11(总355)世界农业WorldAgriculture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较优势分析唐盛尧摘要:本⽂利⽤1990—2005年《FAO贸易统计年鉴》中的农产品贸易数据,计算东盟各国和中国的农产品显⽰⽐较优势。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中国农产品已不具有国际上的优势,⽽东盟国家的竞争优势⽐较明显。

在农产品贸易中,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发展迅猛,东盟是中国的第五⼤出⼝市场和第⼆⼤进⼝市场,中国是东盟的第四⼤进出⼝国。

2004年,中国农产品对东盟的进⼝额为37.6亿美元,中国农产品对东盟的出⼝额为18.4亿美元,贸易逆差为19.2亿美元,占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的25.3%。

1994—2005年,中国与东盟的农产品进出⼝额虽然有些波动,但仍呈上升趋势,尤其是2000年后中国与东盟的进出⼝总额和中国从东盟的进⼝增长⾮常快,中国对东盟的出⼝增长相对较慢(图1)。

⼀、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较优势分析(⼀)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总体显⽰⽐较优势指数显⽰⽐较优势指数是指⼀个国家某种商品占其出⼝总值的份额与世界该类商品出⼝份额的⽐率,⽤公式表⽰就是:RCAij=(Xij/Xit)/(Xwj/Xwt)式中,RCAij为i国第j种商品的显⽰⽐较优势指数;Xijj种商品的出⼝值;Xit为i国所有商品的出⼝总值;Xwj为世界第j种商品的出⼝总值;Xwt为世界所有商品的出⼝总值。

RCA指数反映了⼀个国家某产品的出⼝与世界平均出⼝⽔平的相对优势。

虽然它是为了表⽰⽐较优势⽽提出的,但由于该指标由贸易数据计算得出,⽽贸易数据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结果的体现,因此它反映了⼀国某产品在⽣产及出⼝上的综合竞争⼒。

同时,RCA指数剔除了国家总量波动和世界总量波动的影响,能较好地反映该产品的竞争⼒,因此⾃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国际竞争⼒的⽐较以来被⼴泛采⽤。

本⽂利⽤1990—2005年《FAO图11994—2005年中国与东盟的农产品进出⼝情况6--世界农业WorldAgriculture2008.11(总355)贸易统计年鉴》中的农产品贸易数据,根据上述公式计算了东盟各国和中国的农产品显⽰⽐较优势指数(图2)。

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

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

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农产品贸易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中国与东盟国家作为亚洲乃至全球的重要经济体,其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对双方的经济增长和农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本文旨在深入分析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以期为双方农业合作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具体而言,本文首先对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农产品贸易现状进行概述,包括贸易规模、贸易结构等方面。

在此基础上,运用国际贸易理论和方法,对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农产品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分析内容涵盖农产品的种类、品质、价格、市场份额等多个维度,以揭示双方在农产品贸易中的优势和劣势,以及潜在的合作空间。

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从现实角度看,通过深入了解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可以为双方农业合作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促进农产品贸易的健康发展。

从理论角度看,本文的研究有助于丰富和完善国际农产品贸易理论,为国际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等学科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

本文旨在通过系统、深入的分析,全面揭示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为双方农业合作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推动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的健康发展。

二、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现状近年来,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这主要得益于双方经济合作的不断深化以及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推进。

目前,东盟已经成为中国农产品的重要进口来源地之一,而中国也逐渐成为东盟农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之一。

在贸易规模上,中国与东盟的农产品贸易额持续攀升。

双方不仅在传统的粮食、水果、蔬菜等领域有着广泛的贸易往来,还在水产品、畜产品等领域开展了深入的合作。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绿色、有机等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双方在有机农产品、绿色食品等领域的贸易合作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在贸易结构上,中国与东盟的农产品贸易呈现出一定的互补性。

中国与东盟10国双边农产品贸易流量与贸易潜力的分析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研究

中国与东盟10国双边农产品贸易流量与贸易潜力的分析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研究

中国与东盟10国双边农产品贸易流量与贸易潜力的分析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双边贸易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国之一,与东盟十国的农产品贸易往来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

本文旨在基于贸易引力模型,深入分析中国与东盟十国之间的双边农产品贸易流量及贸易潜力,以期为进一步深化双方贸易合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将首先介绍中国与东盟十国的农产品贸易现状,包括双边贸易额、主要贸易品种、贸易结构等。

随后,将重点介绍贸易引力模型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双边贸易流量分析中的应用。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构建适用于中国与东盟十国农产品贸易的引力模型,并运用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在实证分析中,本文将通过引力模型估计中国与东盟十国之间的农产品贸易流量,并探讨影响双边贸易流量的主要因素。

本文还将基于引力模型的估计结果,分析中国与东盟十国之间的农产品贸易潜力,评估双方农产品贸易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本文将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促进中国与东盟十国农产品贸易发展的政策建议,包括优化贸易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等。

通过本文的研究,期望能为政策制定者和企业决策者提供有益的参考,推动中国与东盟十国农产品贸易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文献综述中国与东盟十国的农产品贸易关系一直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双边农产品贸易流量及潜力逐渐成为研究的重要方向。

在已有的研究中,学者们运用不同的理论和方法,对双边农产品贸易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早期的研究主要关注于双边农产品贸易的现状与特点。

例如,一些学者通过统计数据分析了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农产品贸易规模、结构和主要商品种类。

这些研究揭示了双边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和竞争性,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近年来,更多的学者开始运用贸易引力模型来分析双边农产品贸易流量与贸易潜力。

贸易引力模型起源于物理学中的万有引力定律,后被经济学家用于解释双边贸易流量的影响因素。

中国与东盟农产品比较优势分析的开题报告

中国与东盟农产品比较优势分析的开题报告

中国与东盟农产品比较优势分析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中国与东盟国家是重要的农产品贸易伙伴,双方之间农产品贸易交流密切。

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的农产品进口开始逐年增加,而东盟国家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供应国之一。

因此,分析中国与东盟农产品比较优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研究中国与东盟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可以深入了解双方农业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方面的情况,促进双方贸易的合作和发展。

同时,还能够为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参考,为农产品出口企业开展国际贸易提供指导和支持。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中国和东盟国家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分析,探讨中国和东盟国家在农产品贸易中的竞争优势和合作潜力,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分析中国和东盟国家在主要农产品生产、贸易方面的地位和发展趋势,重点探讨两种农产品在技术、劳动力、资本等要素投入上的比较优势。

2.分析中国和东盟国家农产品竞争力的差异性和影响因素,探讨贸易政策、市场需求、供应链、贸易壁垒等因素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

3.分析中国和东盟国家在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中的合作潜力和互补性,提出加强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合作的建议和对策。

三、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和统计分析的方法,综合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深入探讨中国和东盟国家在农产品贸易方面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主要数据来源包括政府统计数据、相关研究报告、学术期刊文章、企业年报等资料。

四、预期成果和创新点本研究预期能够深入分析中国和东盟国家在农产品生产、贸易方面的比较优势和差异性,探讨两国在农产品贸易中的竞争优势和合作潜力,提出案例和对策性建议,为进一步发展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产品贸易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支持。

创新点在于:首先,本研究将全面比较中国和东盟国家在农产品行业的竞争优势和合作潜力,为加强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合作提供科学决策;其次,本研究结合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方法,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和统计分析等方法,使得对农产品比较优势的研究更加深入和全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生的概率,仅与第i种状态有关,而与t时刻以前的 期和滞后两期进行线性回归得到回归结果如下:
各种状态无关。关于这一点,不失一般性我们可以用
X1= 1.138Xt-1-0.142Xt-2+955.026
(1346.912) (0.270)
(0.259)
(1123.907)
R2 =0.9117,F =77.413,df =15,ssreg =280881442.2,ssresid =27212587
一、引言
2002年11月,中国和东盟签署了《中国—东盟全 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计划到2010年建成自由贸易 区。 2006年,中国与东盟国家以农产品为主的500多 种商品已降低到零关税。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 区建立步伐的加快和“早期收获计划”的实施,双边 农产品贸易额不断增加,贸易结构不断调整,东盟已
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农产品对外出口占世界总
出口比率作为一种状态构建马尔可夫链分析模型。
(1)初始状态的获取。把某一年份中国和东盟五
国农产品对外出口占世界总出口比率作为一种初始
状态,用X表示。 X=(x1,x2,x3,x4,x5,x6)。 (2)归一化处理。 对向量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
状态向量:
Y=(y1,y2,y3,y4,y5,y6)=(
但上述研究均属于历史的或静态的研究, 没有 对将来各国基于资源禀赋条件的比较优势进行量上 的预测。为此本文将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历史 数据, 应用马尔可夫链对中国与东盟五国的农产品 比较优势、竞争优势进行预测性研究。
二、基于马尔可夫链的农产品动态比较 优势预测模型
(一)马尔可夫链 马尔可夫链是数学、 经济学基于时间序列数据 进行预测常用的分析工具,马尔可夫链的定义、应用 条件和应用过程可以做如下描述。第一,马尔可夫链 是系统具有无后效性的一种随机过程。它假设:如果 一个系统具有有限个状态, 系统在下一时刻的状态 取决于系统现在所处的状态,而与以前的状态无关, 则该系统由一种状态转移到另一种状态的过程称为 马尔可夫过程。 第二,对于某类经济现象,如已知它 在现时刻的状态, 且以后状态的转移只与现时刻的 状态有关,而与现时刻以前所经历过的状态无关,对 于这类经济现象可用马尔可夫链预测法。第三,一个 马尔可夫过程的特征可以用状态和状态转移两个概 念来描述,其数量用状态概率和转移概率来表示。即 用马尔科夫链进行预测的关键是对状态是否具有无 后效性进行验证和找出状态概率以及转移矩阵。 (二)基于马尔可夫链预测农产品比较优势可能 性的实证分析 欲应用马尔科夫链对中国和东盟农产品比较优 势进行预测性分析, 首先要对农产品比较优势进行 状态的界定, 同时还要判断该种状态是否具有无后 效性。关于状态的确定,可以根据研究的需要进行自 己界定(如某一时期中国和东盟对外出口所占比率、 各国现在的比较优势指数等),关键在于后者,看各 种状态是否具有无后效性。 比较优势分为相对比较优势和绝对比较优势, 是衡量一国某种产品在某一时期(一般指某年度)国 际竞争中的地位的一种状态描述, 是由某一地区一 定时期的某种产品的进出口数量和地区总的进出口 数量等各种因素经过简单的运算得到的。 为此验证 中国和东盟对外贸易比较优势是否具有无后效性实 际就是验证如下过程: 假设中国和东盟对外贸易是
【摘 要】比较优势的变化是决定国际贸易变动的关键因素。 本文构建了基于马尔可夫链的比较优势预测模型,预测了我国和
东盟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变化趋势,对提高我国农产品比较优势地位的措施进行了有益探索。
[中图分类号] F7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1912(2008)03-0038-07
Markov Chain Based for Predicting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s of Farm Produce in China and Five Countries of ASEAN
资源禀赋和技术不变, 则存在未来某一稳定的相对
贸易状态,这种状态由各国的资源禀赋、技术条件所
决定。 设这种状态为Z,则会有:ZF=λZ,可以看出Z为
F的某一特征向量。
(5)规一化处理。 对F的最大特征值所对应特征
向量进行规一化处理, 则各元素之间比率即为所求
学报
Journal of Nanchang Hangkong University 社会科学版··········Social Science
X1表 示 本 时 期 的 出 口 额 ,Xt-1为 滞 后 一 期 的 出 口 额,Xt-2为滞后两期的出口额。 R2为判定系数,F为F统 计观察值,df为自由度,ssreg为回归平方和,ssresid为
残差平方和。
由回归结果可以看出, 本期中国的滞后一期的
出口数量与本期出口数量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而滞
2008年 9 月 第 10 卷 第 3 期
王文中 庄丽娟 周文良 基于马尔可夫链的中国与东盟五国农产品比较优势预测
〉〉〉〉〉〉〉〉〉〉〉〉〉〉〉〉〉〉〉〉经济●管理
40
一种随机变量, 且这种随机在某时刻t处于n种状态 出口额的滞后一期和滞后两期的线性回归进行验
的第i种,到下一时刻,处于第j种状态,而第j种状态 证。 用中国1985~2004年数据,对农产品出口滞后一
2008年 9 月 第 10 卷 第 3 期
王文中 庄丽娟 周文良 基于马尔可夫链的中国与东盟五国农产品比较优势预测
〉〉〉〉〉〉〉〉〉〉〉〉〉〉〉〉〉〉〉〉经济●管理
38
◎王文中 庄丽娟 周文良
基于马尔可夫链的中国与东盟五国农产品比较优势预测*
(华南农业大学,广东 广州 510000)
【关键词】中国;东盟;马尔可夫链;农产品
③检查转移概率矩阵F中各元素的值, 如果符合0≤
fij≤1,(i=1,2,… ,6;j=1,2,… ,6)条 件 ,说 明 转 移 具 有规律性, 可以用以进行转移趋势预测; 如果不符
合,则说明转移无明显规律性,不能进行预测。
(4)未 来 变 化 趋 势 的 预 测 。 假 设 东 盟 五 国 和 中 国
WANG Wen-zhong, ZHUANG Li-juan , ZHOU Wen-liang
The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The South China Agriculture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0, China) Key Words:China; ASEAN; Markov Chain; Farm Produce Abstract:The change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is one of key factors to lead to the chang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is paper, a forecast model for Comparative Advantage based on Markov chain is proposed. It predicted the change trend on Comparative Advantage of farm produce in China and ASEAN. The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status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of China ’s farm produce are explored valuably.
成为继美国、 日本和欧盟之后的中国第四大农产品 贸易伙伴。 关税的不断降低为东盟的农产品进入中 国市场以及中国农产品进入东盟市场提供了便利。 这必然促使中国和东盟各国的农产品比较优势得到 充分发挥。
关于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结构和竞争优势问 题,专家们应用各类指数和模型进行了研究。孙林应 用 巴 拉 萨 (Balassa) 显 性 比 较 优 势 (RCA) 指 数 、 出 口 相
x1
6

Σxi
i=1
x2
6

Σxi
i=1
x3
6

Σxi
i=1
x4
6

x5
6

x6
6

Σxi Σxi Σx)转 移 概 率 矩 阵 的 取 得 。 本 文 从 历 年 的 占 有 率
向 量 值 中 去 寻 找 其 转 移 概 率 矩 阵 。 其 具 体 步 骤 为 :①
通过统计调查得到从0年到t年中国和东盟五国农产
[收稿日期]2008-07-03 [基金项目]本文获得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07E08)、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 重点 研 究 基 地 重 点 项 目(06JDXM790003)、华 南 农 业 大
学 校 长 基 金 项 目 (4700-k0b189 )资 助 。 [作者简介]王文中(1976- ),男,华南农业大学讲师、博士。 主要研究方向:国际贸易。
后两期的出口对本期的出口影响很小, 可以忽略不
计。 因为上述验证是在不失一般性的条件下进行的
实证分析,为此当以进口为例,或以东盟诸国为研究
对象进行分析时,也可以得到相似结论。即对各国农
产品进行比较优势研究可以应用马尔可夫链进行分
析。
(三)基于马尔可夫链农产品比较优势预测模型
的构建
本文以中国和东盟五国(泰国、印度尼西亚、马
39
似性指数对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农产品的贸易、竞 争关系进行了分析。 认为:“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产品 贸易的市场相似性指数高于产品相似性指数, 农产 品出口产品结构的差异决定了中国与东盟的农产品 贸易关系不是以竞争为主; 中国与东盟农业领域内 的合作将有利于强化产品差异、 缓解农产品市场竞 争程度。 ”[1]潘青友对中国与东盟贸易互补和贸易竞 争进行了分析[2]。 李勇、舒慧娟应用回归分析的方法 实证分析了中国与东盟的农产品出口关系,认为“中 国与东盟的农产品出口主要是正相关的关系, 而且 随着我国商品贸易结构的优化, 农产品贸易额的增 长速度明显低于全国商品的增长速度; 随着东盟商 品贸易额的增长, 农产品贸易额的增长速度也呈现 快速增长的趋势。 并且中国和东盟的农产品出口额 的增长率的变化趋势几乎是一致的。 ”[3]潘金娥对中 国和欧盟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作了分析。 孙林、赵慧娥运用恒定市场份额分析(CMS模型)方法 对中国和欧盟农产品贸易的波动情况进行了实证分 析。 庄丽娟应用引力模型对广东省与东盟农产品贸 易流量与贸易潜力进行了分析, 认为广东对东盟农 产 品 出 口 流 量 受 东 盟 国 家 的 GDP、 人 均 GDP、 距 离 以 及区域贸易制度安排等因素的影响; 广东同大多数 东盟国家农产品贸易呈现“贸易不足”,广东农产品 对东盟出口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4]。此外还有学者运 用 贸 易 竞 争 力 指 数 (TC 指 数 )、 比 较 优 势 指 数 (EAI)、 生 产 规 模 优 势 指 数 (SA))、 综 合 比 较 优 势 指 标 (AAI)、 一 级 概 率 优 势 指 数 (FSD) 等 指 数 进 行 了 测 算 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