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二中国古代文化及中外古代文化结合点真题演练
2019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历史模拟试题二

2019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历史模拟试题二第 2 页第 3 页5.电视剧《霍元甲》展现了祖籍天津的武术家霍元甲(1861—1910)在上海租界设武馆、打擂比武的生活经历。
当时,霍元甲可能见到的社会现象是( )A.长袍马褂与西服革履都可穿B.《申报》登载着武昌起义的要闻C.轮船××局在广播上做广告D.公司职员坐公共汽车上班6.如图是美国军费开支曲线图(据《当代美国军事整理》)。
导致图中两次军费开支最大增幅的事件均发生在( )A.东欧B.西欧C.美洲D.亚洲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记载:“1949年以后的几年中,共产党人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了中国……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的一个大强国,被人不安地看作一个令人畏惧的好斗的国家,而不是一个授以贪婪的目光,即将被瓜分的弱国。
”这里的“改变”包括( )①采取了渐进、和平的方式实现了社会主义②实现了祖国大陆的空前统一,成为各民族团结友爱合作的大家庭③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④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A.①②③ B.①②C.③④ D.①②③④8.商业广告是促销的重要手段。
据史料记载: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广告起始于鸦片战争后,民国初年得到显著的发展,1953年后开始消失,1978年末又重新出现。
材料中广告业消失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困难,物资匮乏B.产品的平均分配C.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D.国家实行计划经济9.15世纪以前,历史学家们没有也不可能写出包括全部世界在内的世界历史,而是成以罗马为中心,或以汉帝国为中心,或以基督教世界为中心,或以伊斯兰教世界为中心等,主要原因是( )A.地理知识的局限B.航海技术的落后C.宗教意识的浓厚 D.个人眼界的狭隘10.克劳利在《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说:“拿破仑是《拿破仑法典》的热忱宣传者;这部法典是―只船,它把法国革命行政的和社会的原则输送出去。
但拿破仑并没有预见到:扫除旧制度的垃圾只会促使潜伏着的民族主义的种子勃然萌发。
2019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

2019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2019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5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2.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答案用.5毫米黑色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
选择题(共20分)一、选择题:共20小題,每小题1分,共计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用2B 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
1.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春秋战国历史”的过程中搜集到下列信息(下图)。
这些信息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A.社会大变革的时代B.统一国家的建立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民族关系的发展【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片信息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领域的变革,体现了大变革的时代。
B项统一国家的建立指的是秦汉时期;C项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指的是隋唐时期;D项民族关系的发展指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
所以A项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课本各单元的标题,每个时期都有每个时期的特征,根据选项分析分别属于哪个时期的特征,即可做出正确的选择。
2.XXX不用几丈高或三头六臂的超人神像代替数目众多的兵马俑,突出反映了秦朝A.皇权的至高无上B.神权色采较明显C.按军功授予爵位D.劳动人民的伟大【答案】A1【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XXX不用几丈高或三头六臂的超人神像,而用数目众多的兵马俑,反映出秦朝的君主专制逐渐摆脱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中浓厚的神权色彩,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的思想。
故选A。
3.西汉初年,政论家XXX指出,当下形势就像是一个病人,小腿肿得像腰,脚趾肿得像大腿,不能屈伸自如,不及时治疗,就不可医治了,上述言论针对的问题是A.农夫起义B.匈奴的威胁C.王国问题D.统治者的腐败【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所学常识可知,XXX阐发的是西汉初期存在的王权问题,地方分封势力跨越了王权势力,威胁了君主的统治。
2019年中考历史二模试卷及答案

中考历史二模试卷一、选择题(共2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1分)1.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
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要通过()A.神话传说B.史书记载C.互联网查询D.考古发掘2.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3.如图所示为乡村知识分子1913年的一则日记(部分),由此可见()A.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B.作者对辛亥革命并不认同C.当时乡村社会习俗没有变化D.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4.国民革命军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军阀()①张作霖②袁世凯③孙传芳④吴佩孚.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5.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是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这条道路的标志是()A.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建立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C.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建立D.红军长征的胜利6.八年级(8)班开展探究学习,计划在暑期组织部分同学参加“重走长征路”活动。
请你帮助设计一条线路,与当年红军长征的线路大致相同()A.瑞金﹣﹣遵义﹣﹣赤水河﹣﹣泸定桥﹣﹣吴起镇﹣﹣会宁B.瑞金﹣﹣遵义﹣﹣泸定桥﹣﹣赤水河﹣﹣吴起镇﹣﹣会宁C.瑞金﹣﹣遵义﹣﹣赤水河﹣﹣泸定桥﹣﹣会宁﹣﹣吴起镇D.瑞金﹣﹣遵义﹣﹣泸定桥﹣﹣赤水河﹣﹣会宁﹣﹣吴起镇7.从农民拥护新生政权的角度看,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成果,最有意义的是()A.为工业化开辟了道路B.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C.消灭了地主阶级D.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8.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改革开放新时期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9.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
下列有关中美关系的史实与结论对应相符的是()A.抗美援朝战争﹣揭开了中国人民反抗美帝国主义侵略的序幕B.中美《联合公报》﹣结束中美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C.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美之间冰释前嫌,不再有冲突D.奥巴马出席北京APEC会议﹣表明中美交往中中国占有主导地位10.李明同学以“我国高科技领域的成就”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下列研究内容与主题不符的是()A.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B.“两弹”的成功研制C.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D.袁隆平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11.英国学者伯里在《思想自由史》中指出:消散中世纪的黑暗而为最后理性的解放者作预备的理智和社会运动于十二世纪发端于意大利。
2019年中考历史中国古代史历年真题解析

2019年中考历史中国古代史历年真题解析中国古代史是历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中国古代各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发展变化。
对于中考历史科目的考生来说,掌握中国古代史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针对2019年中考历史中国古代史的历年真题进行解析,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考试。
一、2019年中考历史中国古代史选择题解析1. 题目:下列关于夏商周三代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夏商周的先后相承是符合其政治和文化内涵的B. 三代相承是在相互敌视的情况下逐渐实现的C. 商周之交存在着统治权的交替和王位世袭D. 每个新朝代在建立之初,都起初没有被认为是合法的解析:正确答案为A。
夏商周三代的相承是符合其政治和文化内涵的,夏代追求大一统的统一意识、商代讲究宗祧尊祖、周代追求天命与王权相统一。
因此,选项A是正确的。
2. 题目:以下内容是商代的重要特点,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 出现了最早的文字B. 出现了司法刑罚C. 以王为中心的封建等级制度得到完善D. 开始使用铜器解析:错误答案为C。
商代以王为中心的封建等级制度得到完善是其重要特点之一,因此,选项C是错误的。
3. 题目:以下关于战国时期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 国家之间处于分裂和割据的状态B. 曾经出现过短暂的统一局面C. 诸侯争霸的局面是不可避免的D. 势力小的国家会受到其他强大国家的保护解析:正确答案为A。
在战国时期,各个国家之间处于分裂和割据的状态,因此选项A是正确的。
二、2019年中考历史中国古代史非选择题解析1. 题目:请你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措施。
解析: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其中包括:首先,他采取了集权统治的措施,削弱了地方诸侯的权力,加强中央集权。
他废除了封建制度,实行郡县制,大力推行法家思想,使国家的行政、军事等权力集中在中央政府手中。
其次,他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如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等,使国家统一的标准得以建立,方便了统治和管理。
2019年江西中考历史综合模拟卷(二)

2019年江西中考历史综合模拟卷(二)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孔子说,“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仁”是其所创建学派的核心思想。
孔子学派的学说,从战国开始,成为天下之显学而发挥重要作用,从西汉到明清,基本处于独尊地位。
而且,久而久之,这一学派的一些思想观点不断渗透到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当中。
孔子创建的学派是(A)A.儒家学派B.墨家学派C.道家学派D.法家学派【解析】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故选A。
2.江南地区在《史记》中曾被描述为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但其在汉以后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得到了开发。
下列不属于这一时期江南开发因素的是(D)A.优越的自然条件B.北方人口的南迁C.社会秩序的相对稳定D.经济重心的南移【解析】经济重心南移开始于唐朝中期,到南宋时最后完成。
3.下边是某同学在学习完《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整理的读书笔记,其中?处应该填写的是(D)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1.?:火烧圆明园。
2.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A.八国联军B.日本C.法国D.英法联军【解析】1860年,英法联军出兵占领天津后,进逼北京。
10月,英法联军对北京西北郊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
故答案为D。
4.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是(B)A.自由和平等B.民主和科学C.民主和法制D.民主共和和实业救国【解析】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是民主和科学。
故选B。
5.毛泽东在1938年5月写成的《论持久战》中指出:“在他们(日本侵略者)面前表示中国军队和中国人民不可屈服的精神和英勇顽强的战斗力,这就是给以歼灭战的打击。
在作战上讲,十个月的经验证明歼灭是可能的。
”“十个月的经验证明歼灭是可能的”的史实依据是(D)①平型关大捷②西安事变③百团大战④台儿庄战役A.②④B.①③④C.②③D.①④【解析】注意题干中时间信息“1938年5月”“十个月”。
2019中考历史模拟试题2 - 答案

二○一九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模拟)历史试题(二)一、选择题:CBCCB BDCDC BCBAA DCBB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0分)材料一2015年夏,香港推出“汉武盛世:帝国的巩固和对外交流”大型汉代文物展,让观众近距离欣赏160组珍贵文物……充分展示了汉代的强大。
汉代是我国大一统的巩固时期,而秦朝才是我国大一统的建立时期,唐朝诗人李白曾写诗称颂:“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摘编自凤凰网和《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材(1)材料一中李白赞颂了秦始皇的哪一历史功绩?为巩固大一统,汉武帝在思想上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功绩:统一六国。
(1分)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分)材料二唐朝长安宏伟富丽,街道整齐,树木成行,城里人口上百万,还云集着边疆各族和世界各地的人,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唐朝的繁荣孕育了空前繁盛的大唐文化,唐文化博大精深,兼收并蓄,泽被东西。
唐都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是周边国家向往的圣地。
——摘编自《百度文库》(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文化“空前繁盛”的主要原因。
列举一个唐文化“泽被东西”的事例。
(3分)原因:①国家繁荣昌盛(国家统一、国力强盛);②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唐文化吸收了中外文化的优秀传统。
(任答两点,言之有理即可) (2分)例如:唐朝时期,日本遣唐使学习唐朝的文化和政治制度,回国后,进行政治改革。
(其他事例也可,但必须是围绕唐文化对其他国家的影响来表达) (1分)材料三清朝在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出现了盛世景象,创造了中国政治经济实力的空前高峰,建立起一个空前广大而且稳定的大一统帝国。
——摘编自侯杨方《盛世启示录》(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康雍乾时期出现盛世景象的原因。
举三例说明这一时期为了巩固这样“一个空前广大而且稳定的大一统帝国”做出的努力。
2019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A版

2019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2018·河南)下面图片中的历史文物上均有文字,这些文字()司母(后)戊鼎(局部)“汉并天下”瓦当“汉委奴国王”金印A.完整呈现了汉字的演变过程B.有印证历史史实的作用C.都体现了封建中央集权制度D.均以隶书字体进行呈现1.B “司母戊鼎”、“汉并天下瓦当”和“汉倭奴国王金印”都属于历史实物,有印证历史史实的作用。
2.(2018·河南)将廷黻曾写道: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不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
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
作者强调了当时中国()A.军备落后B. 国力贫弱C.政治腐败D.急需改革2.D 根据题干中的“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不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可以看出作者强调当时中国急需改革。
3.(2018·河南)一位俄国记者记述了1900年6月2日发生在天津火车站的一幕:月光照耀着这些莽汉,照耀着他们的大刀和旗帜。
一排子弹射过去,大旗倒下了,又举了起来,接着又倒了下去。
这描写的是()A.三元里民众抗英斗争B.太平军抗击洋枪队C.义和闭抗击八国联军D.国民革命军的北伐3.C 1900年6月,义和团在天津老龙头火车站英勇抗击八国联军侵华。
4.(2018·河南)随着洋务运动的推进,需要解决资金、原料和运输问题,洋务派认识到,国家“必先求富而后能强”。
下列属于洋务派将这一认识付诸实践的是()A.开设江南制造总局B.创建福州船政局C. 成立轮船招商局D.修筑京张铁路4.C 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为了“求富”,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等。
2019年中考历史二模试卷及答案

中考历史二模试卷一、选择题(共2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1分)1.河南是全国重要的文物大省,地下文物全国第一,地上文物全国第二。
以下我省文物遗迹能够体现中外文化融合的是()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②④2.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保护鸦片贸易B.掠夺原料和打开中国商品市场C.割占中国领土D.争取外交礼仪平等3.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4.“东北人民更陷入水深火热的亡国惨痛之中,马占山率部在嫩江桥抵抗多日,终因孤立无援而失败,成为民众心目中的抗日英雄。
各族民众相继组织抗日义勇军,奋战在白山黑水之间。
”这段材料表明()A.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战B.国民政府对日采取不抵抗的政策C.日军加强对广大占领区的经济掠夺D.学生运动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的阴谋5.1947年夏,毛泽东在听到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消息后,欣喜地说:“我们总算熬出头了。
”这是因为()A.人民解放军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B.大决战开始了C.解放战争打响了D.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6.某同学在探究性学习中收集了下组图片,该组图片信息所反映的历史主题是()A.民族复兴之路B.民主革命之路C.社会主义道路D.改革开放之路7.《共和国记忆60年》中记载,1949年12月,毛泽东受邀访问苏联,苏联人安排了毛泽东参观斯大林汽车厂,看着流水线上一辆一辆下线的汽车,他对身边的陪同者说到:“我们也要有这样的汽车厂。
”这一理想的最初实现是在()A.“文化大革命”时期B.“大跃进”时期C.人民公社化时期D.“一五”计划时期8.改革开放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下列属于这一时期外交成就的是()①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③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④中国积极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9.发生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的历史现象是()A.绝大多数农户参加土地改革B.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制C.掀起了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D.全国出现了大动乱的局面10.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加强民主与法制的建设,逐渐向依法治国的道路迈进,其重要事件是()A.加紧全面立法工作B.平反冤假错案C.开展法制宣传工作D.1979年颁布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1.20世纪80年代中期,为跟踪世界战略性高科技发展方向,抢占科学技术前沿目标,集中精干力量,突破并掌握一批关键技术,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我国政府提出了()A.“科教兴国”战略B.改革开放政策C.“863计划”D.“七五”计划12.“工业革命不能仅仅归因于一群发明者的天才,天才无疑起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是18世纪后期起作用的种种有利力量的结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二中国古代文化及中外古代文化结合点
河南真题演练
1.(2018·河南中考)下面图片中的历史文物上均有文字,这些文字()
A.完整呈现了汉字的演变过程
B.有印证历史事实的作用
C.都体现了封建中央集权制度
D.均以隶书字体进行呈现
2.(2017·河南中考)下列三幅图片共同反映了()
A.寺院建筑的中国化B.佛教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C.文化传播者的坚韧D.雕塑的古朴与精湛
3.(2016·河南中考)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主题是()
A.中华文明的演进B.生产工具的进步
C.耕作技术的发展D.古代纹饰的演进
4.(2018·河南中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中国古代戏曲起源于祈获丰收和狩猎胜利的原始宗教歌舞。
明清是中国古代戏曲的繁荣时期,这时的戏曲多为反映忠孝节义的美德故事,扎根人民生活,并形成了多样的剧种和流派。
古希腊戏剧起源于群众性的节日歌舞和祭祀活动,有悲剧和喜剧两种形式。
悲剧主要取材于神话传说和英雄史诗,寄寓了剧作家的政治主张;喜剧取材于日常生活,多为政治和社会讽刺剧。
观看戏剧是古希腊公民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
(1)据上述材料,比较中国古代戏曲与古希腊戏剧的相同之处。
(2)请举出你所知道的我国戏曲剧种一例。
你能为戏曲文化的传承做一件什么有意义的事情?
5.(2017·河南中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