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货币与货币制度

合集下载

金融学课件 第二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金融学课件 第二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4、纸币
是国家强制发行流通的货币符号。它的产生是由于铸币流通时具有可
能性(不关心铸币本身价值)、现实性(不能排除不足值铸币,仍作足值铸
币流通);加上政府强制性。产生过程是:足值铸币-→不足铸币-→纸币。 可能性
1 足值铸币 (1克)
自 然
现实性
1 不足值铸币 (0.9克)—公差
强 制
强制性
1 纸币 (0 克)
货币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货币的性质、货币的运行规律、职能
作用等问题,人们却未必都能了解。
▲英国一位国会议员曾经说过:“受恋爱愚弄的人,甚至还
没有因钻研货币本质而受愚弄的人多。”
▲西方一位经济学家也曾说过:在一万个人中,只有一个人
懂得货币问题。

货币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距今已有5 000
年左右的历史。但在货币的起源问题上,却众

至下节
三、马克思科学地解开货币之“谜”
马克思运用两种方法阐述货币的起源 说明货币本身也是一种商品, 1. 抽象的逻辑分析法:
而且这种商品是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形式,解决了“商 品怎样、为什么、通过什么成为货币”的问题。
● 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 商品交换必须有两个原则
用来交换的两种 商品必须具有相同 的价值。
▲马克思的货币理论认为,货币并非人们主观臆想
或协商的产物,更不是皇帝钦定的,或上帝赐予的, 或圣人先哲发明的。货币根源于商品本身,它是商品 内在矛盾(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 它是商品交换发展的结晶。
▲货币是在由商品交换发展所决定的价值形式的发
展中产生的。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即简单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 和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其中,货币只不过是一种高 级的价值表现形式而已。这就是货币随着商品生产和 商品交换的发展由萌芽到形成的全部历史过程。

货币金融学1货币与货币制度

货币金融学1货币与货币制度
13
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
目前我国的货币供应量的统计是按流动性将货币划分为3个层次: 1. M0=流通中现金 2. M1=M0+活期存款
3. M2=M1+定期+储蓄+,外币+证券保证金
中国人民银行从2011年10月起,将以下2类存款纳入M2统计范围 : 1. 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 2. 住房公积金存款
34
黄金总量与全球经济扩张的矛盾
35
内外均衡的协调与冲突
36
(四)信用货币制度
1. 定义:以中央银行发行的纸币为本位币、本位币是国家强制流通 的价值符号并具有无限法偿能力的货币制度。
2. 人民币制度
① 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 ② 人民币单位为元,辅币单位为角、分。 ③ 人民币的发行权属于国家,人行是全国惟一的货币发行机关。 ④ 中国境内禁止金、银及外币流通。严禁伪造、变造人民币。 ⑤ 人民币汇率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6
第2节:货币的职能
货币5大职能 (一)价值尺度: 定义:表现和测量商品的价值。 思考:若无货币,对价值比较将产生什么影响?
(二)流通手段 定义:货币在商品交换中充当交换的媒介。 思考:若无货币,对交易将产生什么影响?
7
(三)支付手段 定义:充当延期支付的标准。 思考:该职能与流通手段有何区别?
23
四、货币制度的演变
( 一)银本位制 1. 银本位制是最早的货币制度。 2. 1933年4月,国民党政府实行“废两改圆”,我国正式 实行银本位,1935年又废止了银本位制。 3. 其他国家则早在19世纪未期就放弃了银本位制。
24
(二) 金银复本位制
1. 定义:以金铸币和银铸币同时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 2. 种类:平行本位制、双本位制、跛行本位制 双本位制下的“格雷欣法则” 双本位概念:金银鋳币按国家规定的比价流通的复本位制。 格雷欣法则:

第一章-货币和货币制度金融学

第一章-货币和货币制度金融学
和它作为特殊商品的内在价值是一致的。
典型的足值货币——贵金属
本质:(1)足值货币本身是具有十足内在价值的商品;
(2)足值货币是以其自身所包含的实际价值同商品 世界
的一切商品相交换;
第一节 什么是货币
2.代用货币
即由政府或银行发行的、代替金属货币流通且承诺可随时 兑现为金属货币的一种纸质符号。
代用货币是由足值货币向现代信用货币发展的一种中介性、 过渡性的货币型态。
(2)信用货币是债务货币。 (3)信用货币具有强制性的特征(法定货 币)。
(4)国家可以通过银行来控制和管理信用 货币流通,把货币政策作为实现国家宏观经济 目标的重要手段。
第一节 什么是货币
4.电子货币 电子货币(Electronic Money)是信用货 币与电脑、现代通讯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最新货 币形态,通过电子计算机运用电磁信号对信用 货币实施贮存、转账、购买和支付。
➢ 本位币是一个国家法定的、基本的计价通 货。
➢ 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本位币是指用货 币金属按国家规定的货币单位和价格标准 铸造的铸币,其面值与市场金属价值一致。
➢ 在信用货币制度下,纸币只是流通中的商 品价值符号,货币当局要尽力保证本位币 代表的价值是稳定的。
第二节 货币制度
➢ 特点:
1. 本位币自由铸造和熔毁的规定。
第二节 货币制度
(二)确定货币单位 ➢ 货币制度要明确货币的单位及其划分。
例如,英国的本位币单位为“镑”,镑以 下为“便士”、“先令”等;我国人民币 的单位为“元”,元以下为“角”、 “分”。 ➢ 货币单位又被称为价格标准,是货币标示 商品价格的基准。
第二节 货币制度
(三)各种通货的铸造、发行及流通。 1.本位币

金融学 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金融学  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本章需要识记的基本概念货币币材纸币铸币辅币主币银行券准货币M0 M1 M2 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存款货币电子货币货币层次交换媒介价值储藏价值尺度狭义货币广义货币货币存量货币增量货币制度货币单位自由铸造限制铸造无限法偿有限法偿金本位制货币供应量格雷欣法则牙买加体系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国家货币制度国际货币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区域性货币制度第一节货币的出现与货币形式的演进一、货币的出现及货币起源学说◆货币的出现◆对货币起源的探讨二、货币形式的演进◆币材的特征价值较高、易于分割、易于保存、便于携带◆演变顺序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第二节货币的职能与作用一、货币的职能货币职能是货币本质的具体表现.◆交换媒介职能交换媒介职能就是在商品交易中作为交换手段、计价标准和支付手段,从而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便利商品交换的职能。

交换媒介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

◆交换手段:货币在商品交换中作为中介,通过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媒介商品流通。

◆特点:①现实的货币货币需求:流通中需要多少货币取决于3个要素:价格(P) 、待出售的商品数量(Q) 、货币流通速度(V).在金属货币制度下:M=PQ/V;在信用货币制度下:PQ≡MV②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在交换中转瞬即逝。

◆作用:克服了物物交换的困难,促进商品流通与市场扩大;将交换过程分离为买卖两个环节,出现买卖脱节、供求失衡的可能性。

◆计价标准:用货币去计算并衡量商品或劳务的价值,从而为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标价。

◆特点:只是观念或想象中的货币,不需要现实的货币.◆作用:降低价值衡量、比较成本◆支付手段:货币作为延期支付的手段来结清债权债务关系。

◆特点:没有商品(劳务)与之作相向运动,是在信用交易中补足交换过程的独立环节。

◆作用:积极的:支付抵消,节约流通费用;通过非现金结算,加速资金周转;促进资金集中与有效利用。

消极的:使买卖环节进一步脱节,加大供求失衡的可能性;形成经济主体的债务链条,出现债务危机的可能性。

金融学知识点

金融学知识点

金融学知识点货币与货币制度1、货币的含义:在购买商品或者劳务或者在清偿债务过程中能被普遍同意的任何物品(西方经济学观点);商品交换过程中固定的充当通常等价物的商品(马克思观点)。

2、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

3、价值尺度,当用衡量其它一切商品的价值时,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4、流通手段,充当商品交易媒介的职能。

5、支付手段,货币作为价值独立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支付时的职能。

6、贮藏手段,货币作为财富的一种形态退出流通被储存起时的职能。

7、货币的形态:从历史的角度看,共存在过五种形态的货币,分别是: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代用货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

8、实物货币(1)含义:金属货币出现之前充当货币的特殊商品(牛羊粮食皮革等)。

(2)缺点:A. 笨重且易受损;B.不能分割;C.价值很低;D.质地不一。

9、金属货币(1)含义:以金属为币值材料的货币(金银铜铁)(2)优点:A价值较高;B 易分割;C易于储存;D便于携带。

(3)缺点:币值材料矿产分布的不均衡性与币值材料开采的不稳固性制约经济进展的需要。

10、代用货币(1)含义:代表金属货币的货币(2)特点:金属货币做保证(3)优点:A 发行成本低B便于携带C降低了运送的成本与风险D节约了金银(4)缺点:金银数量的有限性与交易无限扩大之间的矛盾。

11、信用货币(1)含义:脱离金属成为纯粹的货币价值符号。

以信用作为保证、通过一定信用程序发行、充当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的货币形态,是货币进展中的现代形态。

(2)产生的经济根源是只要发行数量操纵得当人们就会对纸币有信心。

(3)三种要紧形态:现金货币、存款货币、电子货币。

12、信用货币量层次的划分:(1)划分目的:不一致层次的货币,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与影响不一致,对科学分析货币流通状况、正确制定与执行货币政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划分的根据是流淌性,即一种资产能够及时以恰当的价格转化为现实购买力的能力。

金融学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ppt课件

金融学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ppt课件

马克思的货币理论认为,货币并非人们主观臆想或币协商
的产物,更不是皇帝钦定的,或上帝赐予的,起或源圣的人论先证 哲发明的。货币根源于商品本身,它是商品内是在基矛于盾对商 (交使换用发价展值的与结价 晶值。的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品析它交的是换。商的而品分商 货币是在由商品交换发展所决定的价值形式的品发交展换中的产一 生价币形的值表式。形现而商式形已品、式。价扩,这值 大 其 就形的中是式价,货的值货币发形币随展式只着经、不商历一过品了般是生四价一产个值种和阶形高商段式级品,和的交个是即价价换基:简值值的值本具单的表发。前有的货现展提价
15
2024/2/2
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与职能
五、货币的发展与类型
(一)按货币的形态划分,即按作为货币的币材不同划分
➢ 实物货币,指在金属货币出现以前,曾经充当过交易 媒介的那些特殊商品。
➢ 金属货币,指以金属为币材的货币。
➢ 纸币,是以纸张为币材,印成一定形状、标明一定面 额的货币,它是国家强制发行的、作为法定的流通手 段的货币符号。
货币不仅与社会现实经济生活息息相关,而且货 币量与其他宏观经济变量高度相关。人类社会的 实践经验教训表明,货币量的变化对一个国家的
宏观经济目标的影响重大。
5
2024/2/2
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与职能
二、货币的起源 货币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距今已有5 000年左
右的历史。但在货币的起源问题上,却众说纷 纭,存在争议,由此产生了种种不同的货币起 源学说。
面的转移时,就执行着支付手段的职能。
➢ 世界货币——指货币越出国内流通领域,在世界市场上
13
发挥一般等价物的作用,它是价值表现和实现的国2际024化/2/2。
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与职能

金融学-货币跟货币制度资料文档

金融学-货币跟货币制度资料文档
2019年11月9日星期六 40
3、金汇兑本位制
(1)定义
以存放在外国的外汇资产作为 准备金、银行券作为流通手段 的货币制度。又叫虚金本位制
(3)金块本位制与金汇兑 本位制的缺点
(2)特点
流通货币为银行券 并无限法偿
黄金、外汇准备储 存于外国央行,银 行券通过外币兑换 黄金
黄金禁止自由输出入
2、贵金属作为货币的优点
价值高且稳定
不易腐朽变质
可塑性强
列宁语录
不宜作生产工具
2019年11月9日星期六 16
列宁语录
我们将来在世界范围内取得胜利后,我想,我们会 在世界几个最大城市的街道上用黄金修建一些公共 厕所。
《论黄金在目前和社会主义完全胜利后的作用》
2019年11月9日星期六 17
(二)人民币制度
1、人民币制度的建立
(1)人民币的产生 (2)人民币统一市场的 形成
• 收兑地方货币 • 肃清伪币 • 严禁外币计价流通 • 严禁金银计价流通
2019年11月9日星期六
7
(一)中国古代货币起源说
1、先王制币说[管仲、陆贽(唐朝)、李觏(北 宋)]
如:《管子·山权数》:“汤七年旱,禹五年水,民之无 有卖子者。汤以庄山之金铸币,而赎民之无卖子者;禹以 历山之金铸币,而赎民之无卖子者。”
2、交换需要说
如:司马迁《史记·平准书》“维币之行,以通农商”。
2019年11月9日星期六
3
§2.1 货币的概念与起源 一、货币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二、货币的定义 三、货币的起源
2019年11月9日星期六
4
一、货币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一)日常生活中的货币
这个你要 多少钱?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金 融 学
ECONOMICS OF MONEY AND FINANCE
货币金融学 第一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货币与货币制度Biblioteka 货币的起源与发展 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本质 货币制度及其演变
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与发展
一、 货币的起源
(一)货币国定说 (二)商品交易说 (三)马克思的货币起源论 在西方古典经济学的基础上,马克思从商品和商品交 换着手,对货币问题作了系统的理论阐明。 1、货币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产物 2、货币是商品价值形式演变的必然结果
3. 货币与流动性 流动性”多被当成货币的同义语。从作为购买、 “流动性”多被当成货币的同义语。从作为购买、支付 手段的界说,一般等价物的界说, 手段的界说,一般等价物的界说,均可逻辑地引申出此 判断。 判断。 社会计算工具或“选票” 4. 社会计算工具或“选票” 不符合社会需求的商品交换不到货币, 不符合社会需求的商品交换不到货币,故货币也被 称为“社会的选票” 称为“社会的选票”。 这是从货币在“看不见的手”或我们习惯说的“ 这是从货币在“看不见的手”或我们习惯说的“价 值规律”之中发挥作用的角度所给出的界说。 值规律”之中发挥作用的角度所给出的界说。
五、世界货币职能
在国与国之间充当一般支付手段、 在国与国之间充当一般支付手段、购买手段和转移财 富的手段 金属货币制度下,铸币以脱去“本国制服” 金属货币制度下,铸币以脱去“本国制服”而以贵金 属本身的价值发挥作用 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 ,货币职能的发挥以身着国别的 制服——“硬货币”为必要条件 硬货币” 制服 硬货币
四、支付手段职能
1、概念:指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形态进行单方面转移时的 概念: 职能。 职能。 类型: 2、类型: 与商品交换直接有联系:如预付、 1)与商品交换直接有联系:如预付、赊销等 与商品交换脱钩:如财政收支、信贷收支、 2)与商品交换脱钩:如财政收支、信贷收支、捐赠等 特点: 3、特点: 1)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2)可以是不足值的货币 3)危机性最大 债务链、 危机性最大: 3)危机性最大:债务链、央行货币的超量发行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