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实验3

合集下载

实验报告3

实验报告3

KT 2(Vbi − VR – q )
其中 A——二极管的结面积,VR ——外加反偏压,Vbi ——结的内建电势,以伏特为单 位。上式假设了二极管界面不存在氧化层,n 型半导体的施主浓度是均匀的。上公式可 以重写为 1 CT 以
1 CT
2Leabharlann 2=2(Vbi − VR –
KT ) q
ε s qNd A 2
—VR 作图,得出一条直线,Nd 可以由斜率求出,势垒高度为
Φ bn = V0 + Vn + KT/q 其中V0 为直线在电压轴上的截距, Vn = ln
q KT Nc Nd
Nc 为导带有效态密度。 三、实验内容和步骤 测试频率 1MHz,致使可以忽视引线电感的效应。 加到被测二极管上的交流电压的幅度一 定要小,一般小于 50mV。测试后按照实验原理中的公式求出势垒高度。 四、实验数据处理 金属钨:
A=50um*100um,利用拟合后的结果进行计算:其中 Nc=2.8*10^19cm^-3 Nd=3.908*10^16cm^-3, V0=1.107V, Vn=0.17V, Φ bn =1.30V 金属铂:
A=50um*100um,利用拟合后的结果进行计算:其中 Nc=2.8*10^19cm^-3 Nd=3.97*10^16cm^-3, V0=1.379V, Vn=0.17V, Φ bn =1.58V 五、思考题: 2、材料的晶向对肖特基势垒是否产生影响? 答:材料的晶向会对肖特基势垒产生影响。材料的晶向不同,电子在输运过程中所形成 的平衡态会有差别,而且晶向不同,金属和半导体接触的界面态密度也不同,都会对肖 特基势垒产生影响。 3、有哪些因素影响电容-电压法测量肖特基势垒高度的准确性? 答:影响因素有如下几条: (1)扫描电压的频率和步幅,影响载流子的输运特性和反应 时间,从而影响准确性。 (2)外界环境的干扰。 (3)界面态电荷会改变势垒的高度,从 而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4)晶片的晶向也会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5)分布参数的影响。 六、参考文献: 1、 刘晓彦、韩德栋, 《微电子器件测试实验讲义》 2、 施敏, 《半导体物理》 《半导体器件物理》

苏教版小学科学3-6年级实验精选

苏教版小学科学3-6年级实验精选

苏教版小学科学3-6年级实验精选本文档旨在为小学科学3-6年级的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些实验精选,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和培养科学实验能力。

3年级实验精选实验一:测量温度实验目的:通过测量不同物体的温度,了解温度的概念和如何使用温度计。

通过测量不同物体的温度,了解温度的概念和如何使用温度计。

实验材料:温度计、水、冰块、杯子、温水、热水。

温度计、水、冰块、杯子、温水、热水。

实验步骤:1. 将温度计置于室温下,观察温度计的读数。

2. 将温度计放入冰水中,观察温度计的读数。

3. 将温度计放入温水中,观察温度计的读数。

4. 将温度计放入热水中,观察温度计的读数。

实验结果:记录每次测量的温度读数,并观察不同物体的温度差异。

记录每次测量的温度读数,并观察不同物体的温度差异。

实验结论:温度计可以用来测量物体的温度,温度较低时,温度计的读数较低;温度较高时,温度计的读数较高。

温度计可以用来测量物体的温度,温度较低时,温度计的读数较低;温度较高时,温度计的读数较高。

实验二:测量物体的长度实验目的:通过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了解长度的概念和如何使用尺子进行测量。

通过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了解长度的概念和如何使用尺子进行测量。

实验材料:尺子、书、铅笔、橡皮、手表等物体。

尺子、书、铅笔、橡皮、手表等物体。

实验步骤:1. 选择一个物体,使用尺子测量其长度,并记录结果。

2. 重复上述步骤,测量其他物体的长度。

实验结果:记录每个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并观察不同物体的长度差异。

记录每个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并观察不同物体的长度差异。

实验结论:尺子可以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不同物体的长度有所差异。

尺子可以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不同物体的长度有所差异。

4年级实验精选实验三:水的沸腾温度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水的沸腾过程,了解水的沸腾温度。

通过观察水的沸腾过程,了解水的沸腾温度。

实验材料:水、烧杯、温度计、火源。

水、烧杯、温度计、火源。

实验步骤:1. 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

3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

3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

b
c
d
8.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实验装置示意
图如图1所示,A是一块平面木板,在其上等间隔地开凿出
一组平行的插槽(图中 P0P0′,P1P1′„),槽间距离均 为d。把覆盖复写纸的白纸铺贴在硬板B上。实验时依次将
B板插入A板的各插槽中,每次让小球从斜轨的同一位置由
静止释放。等打完一点后,把B板插入后一槽中并同时向 纸面内侧平移距离d。
上滚下的小球正好穿过卡片的孔,而不擦碰孔的边缘。
用铅笔在卡片缺口处的白纸上点个黑点,这就在白 纸上记下了小球穿过孔时球心所对应的位置。 保证小球每次从斜槽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 用同样的方法,可找出小球平抛轨迹上的一系列位置。
4.实验演示
5.注意事项
(1)斜槽末端的切线必须水平。 (2)方木板必须处在竖直面内且与小球运动轨迹所在的竖
观察结果:两球同时落地 【实验结论】 平抛运动竖直方向的运动
是自由落体运动
三、描绘平抛运动的轨迹 探究思路: 1.设法通过实验得到平抛运动的轨迹, 2.在平抛运动的轨迹上找到每隔相等的时间所到达的位置, 3.测量两相邻位置间的水平、竖直位移,分析这些位移的特 点. 1.实验器材
斜槽、小球、木板、白纸(可先画上坐标格)、图钉、铅
垂线、直尺、三角板、铅笔等。
2.实验原理 平抛物体的运动可以看作是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一 个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另一个是竖直方向的自由 落体运动。令小球做平抛运动,利用描点法描出小球的运
动轨迹,即小球做平抛运动的曲线,建立坐标系。
测出曲线上某一点的坐标x和y,根据重力加速度g的数 1 值,利用公式 y gt 2 求出小球飞行时间t = 2y ,再利用 2 g 公式 x vt ,求出小球的水平分速度 v = x g ,即为小球 2y 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实验3实验报告

实验3实验报告

实验3实验报告实验标题:探究酸碱指示剂靛红对不同酸碱溶液的酸碱示性作用实验目的:1.观察酸碱指示剂靛红对不同酸碱溶液的酸碱示性作用;2.探究酸碱指示剂靛红的颜色变化与酸碱溶液浓度的关系;3.理解酸碱指示剂的原理及应用。

实验仪器和试剂:酸碱指示剂靛红、盐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硝酸溶液、醋酸溶液、甲酸溶液、生理盐水、滴管、试管、显微镜。

实验原理:靛红是一种酸碱指示剂,它可以根据溶液中酸碱度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当溶液为酸性时,靛红呈现红色;溶液为中性时,靛红呈现紫色;溶液为碱性时,靛红呈现蓝色。

实验步骤:1.将试管标号,分别加入约2ml的盐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硝酸溶液、醋酸溶液和甲酸溶液;2.在每个试管中加入1滴靛红溶液,观察颜色变化;3.将试管放置在白色试剂架上,用显微镜观察颜色变化的细节。

实验结果:在盐酸溶液中,靛红溶液变红;在氢氧化钠溶液中,靛红溶液变蓝;在硝酸溶液、醋酸溶液、甲酸溶液中,靛红溶液变紫。

实验讨论:通过对实验结果的观察,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酸性溶液会使靛红呈红色,碱性溶液会使靛红呈蓝色,中性溶液则会使靛红呈紫色。

这是因为靛红分子结构有酮醇式互变异构的存在,酮式在酸性溶液中稳定,所以溶液呈红色;醇式在碱性溶液中稳定,所以溶液呈蓝色;而在中性溶液中,酮醇式的互变异构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使溶液呈紫色。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不同酸碱溶液对靛红颜色变化的差异。

在醋酸和甲酸溶液中,靛红变紫的颜色较深,可能是因为这两种溶液对靛红的共振作用较强。

而在盐酸溶液中,靛红变红的颜色较浅,可能是因为盐酸在溶液中的浓度较高,溶液中阳离子的存在使靛红呈现较浅的红色。

实验结论:酸碱指示剂靛红对不同酸碱溶液具有酸碱示性作用,可以通过颜色变化来判断酸碱溶液的酸碱度。

具体而言,盐酸溶液使靛红呈红色,氢氧化钠溶液使靛红呈蓝色,而硝酸溶液、醋酸溶液和甲酸溶液则使靛红呈紫色。

实验思考与拓展:1.为什么靛红在酸性溶液中呈现红色,而在碱性溶液中呈现蓝色?答:这是因为靛红分子结构有酮醇式互变异构的存在,在酸性溶液中酮式稳定,所以溶液呈红色;在碱性溶液中则醇式稳定,所以呈蓝色。

实验三 用显微镜观察永久装片

实验三 用显微镜观察永久装片

实验三用显微镜观察永久装片
一、实验操作技能
1.安放显微镜
取镜: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
安放:放在靠左手边,离桌边7cm左右
2.显微镜对光
遮光器:选用合适的光圈(光线好用小光圈,光线不好用大光圈)物镜、目镜的使用:选用低倍镜观察,转动转换器,不能用手扳动物镜
反光镜对光:光线好用平面镜,光线不好用凹面镜。

镜面对着光源3.观察永久装片
装片放置:将要观察的目标放在载物台上,并用压片夹压好
使用低倍镜,下降镜筒:镜筒用粗准焦螺旋下降至物镜与装片相离2c m左右
调焦:用左眼观察,同时慢转粗准焦螺旋,直至看到目标后转用低准焦螺旋
4.说出装片的显著特征
血细胞涂片:红细胞较多,没有细胞核。

(若看到白细胞,要说明白细胞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
叶片结构:叶片属于植物的营养器官。

叶肉属基本组织,看到一层表皮细胞排列整齐紧密,表皮属于保护组织,看到大的叶脉,叶脉属于疏导组织。

(二)实验常规和实验习惯
显微镜收放:将压片夹转至后方,取走装片,将物镜转离通光孔,下降镜筒至最低,将反光镜转到与镜座垂直的位置,用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将显微镜放入镜箱。

(取下物镜与目镜放入镜盒中)。

大学计算机实验3 实验报告

大学计算机实验3 实验报告

深圳大学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计算机基础实验名称:文字信息处理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专业:建筑学报告人:XXX 学号:2015XXXX 班级:XXXXXX 同组人:指导教师:李炎然实验时间:2015.11.04实验报告提交时间:2015.11.05教务处制一.实验目的1. 掌握文档的编辑操作技能。

2. 掌握文档的格式化操作方法。

3. 掌握图文混排方法、艺术字设计和数学公式编辑。

4. 掌握表格处理方法。

5. 掌握页面设置、分栏和分节技术。

6. 掌握样式设置、引用和目录、修订和批注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步骤与结果3.2 实验环境1.硬件环境:微型计算机2.软件环境:Windows 8,WPS文字20163.3 实验内容1. 文档的基本操作(1)Word 的启动和退出在Windows 桌面上,执行“开始”→“所有程序”→“WPSt office”→“WPS文字”,打开Word 应用程序窗口如图3-1 所示。

也可使用快捷方式启动的文件(即 Word 文档,文档名后缀为.docx 或.doc ),双击该文件。

如果 Word 是最近经常使用的应用程序之一,则在 Windows 8 操作系统下,单击屏幕左下角“开始”菜单按钮后,执行[开始|WPS 文字2016]命令。

退出 Word 的方法有多种,常见退出 Word 的方法有:① 执行[文件|退出]命令;② 右击文件标题,单击“关闭窗口”按钮; ③单击右上方“关闭”按钮; ④ 双击 Word 窗口左上角的控制按钮。

退出 Word 时,若文档修改尚未保存,系统会给出一个对话框,询问是否要保存未保存的文档,若单击“是”按钮,则保存当前文档后退出;若单击“否”按钮,则直接退出 Word ;若单击“取消”按钮,则取消这次操作,继续工作。

(如图3-2所示)(2) 文档的创建、保存及打开 1) 文档的创建在启动 Word 后,打开一个空白文档,并在标题栏中显示名字“文档 1”(对应的默认磁盘文件名doc 和docx ),用户可直接在插入点后输入文字、符号、表格、图形等内容。

大学计算机实验报告三

大学计算机实验报告三

实验三实验项目名称:实验3 文字信息实验过程及内容:一、(一)基础操作1. 启动Microsoft Word 2010,输入个人简历的相关信息。

输入完成后,将文档另存为:个人简历.docx。

(书本案例3-2)1)输入RESUME后按Enter即可换行2)在第五段输入“姓名:马腾飞”时,由于已经输入过一次了,可以直接复制粘贴。

长按鼠标左键选中“姓名:马腾飞”,单击右键,弹出菜单,在菜单中选择复制。

再将光标移动到需要粘贴的位置,在键盘上按“C TRL+V”即可完成。

3)输入完内容后,在左上角点击“保存”,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更改文件名,以及选定保存地址后,单击“保存”。

2. 打开个人简历文档,设置标题“个人概况”格式,字体:楷体、小四,深蓝色,加宽2磅,对整行加下划线、橙色;整行底纹:淡橙色。

(书本案例3-5)1)选中“个人概况”,在弹出的菜单中找到字体选项,点击下拉按钮选择“楷体”,再找到字号选项点击下拉按钮,选择“小四”。

然后找到字体颜色选项点击下拉按钮,选择“深蓝色”。

2)选中“个人概况”,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点击“字体”选项,进入对话框,切换至对话框的“高级”选项卡。

点击“间距”的下拉按钮选择“加宽”,在磅值(B)中更改为2磅。

再切换到“字体”选项卡,点击“下划线类型”的下拉按钮,选择所需的下划线线型,点击“下划线颜色”下拉按钮并选择橙色的下划线颜色。

查看“预览”,确认无误后单击“确定”按钮。

3)选中“个人概况”,点击Word上方的“设计”选项,在最右边的页面背景内点击页面边框,在弹出的对话框内选择“底纹”选项卡,点击“填充”的下拉按钮,选择淡橙色。

点击“应用于”的下拉按钮,选择“文字”选项。

在“预览”区查看,确认无误后点击“确定”即可。

效果如下图所示3.书本案例3-61)选中“个人概况”,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点击“段落”,进入对话框后更改“段前”的数据为1行,“段后”的数据为1行,特殊格式为“无”。

动物内科实验:实验三

动物内科实验:实验三

实验三1.低血糖症实验一.目的及要求:了解低血糖症的病畜在兽医临床上的表现,掌握低血糖症的发病原因及发病机理,并掌握低血糖症的治疗方法。

二.实验动物及材料:兔子,注射器,胰岛素,葡萄糖,输液管三.实验步骤:1.兔称重,并测定体温、呼吸、心跳,观察正常兔子的行为。

2. 耳静脉刺破挤一滴血,用血糖分析仪测定血糖值,并记录。

3.通过耳静脉注射胰岛素,按1ml/kg.BW注射。

观察,1 0分种后观察临床症状,并测定体温、呼吸、心跳。

若没有明显症状,可再加适量胰岛素。

4.耳静脉刺破挤一滴血测定血糖值。

5.用葡萄糖进行解救(10% 5ml)。

6.测血糖值(10min后)。

7.通过心脏采血2管,每管2ml,抗凝。

以备测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

四.结果:五.思考题:1.低血糖症的发病机理?有那些临床症状?2.胰岛素在本试验中的作用是什么?机理是什么?注意事项:注意人畜安全。

2. 肝功能检查一、实验目的及意义:掌握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的测定方法,掌握ALT、AST的测定方法。

并掌握其在动物临床疾病检测中的意义。

二、实验材料:病犬,病猪,注射器三、实验过程1.采血2.分离血清,并用试剂盒检测(具体步骤按试剂盒说明书)四、结果对实验检测的结果进行分析,并结合临床症状讨论该动物肝功能状况。

五、注意事项六、思考题1.ALT、AST检测有什么临床意义?3. 血常规上实验完备,将兔通过心脏采血3-5ml,抗凝,上血细胞分析仪检测。

思考题:血常规中RBC、HGB、WBC临床意义。

4. 肾功能检查犬采血1ml,抗凝,生化分析仪检测BUN、CRE(血肌酐)。

思考题:BUN、CRE临床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三I/O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I/O口的扩展;掌握I/O口的操作方法;
2、熟悉在C语言中访问IO口的方法
3、了解数字量与模拟量的区别和联系。

二、实验设备
计算机,CCS 2.0版软件,DSP仿真器,实验箱。

三、实验步骤与内容
开关K9拨到右边,即仿真器选择连接右边的CPU:CPU2;启动CCS 2.0,在Project→Open菜单打开exp03_cpu2目录下面的工程文件“exp03.pjt”。

用下拉菜单中Project-->Open,打开“exp03_cpu2\ exp03.pjt”,双击“Source”,可查看源程序。

在File→Load Program菜单下加载exp03_cpu2\debug目录下的exp03.out文件。

运行程序,分别调整开关量输入单元的开关K1~K8,观察LED指示灯LED1~LED8亮灭的变化,以及开关量输入和输出状态是否一致。

1、样例程序实验操作说明
启动CCS 2.0,打开exp03_cpu2目录下面的工程文件“exp03.pjt”并加载
“exp03_cpu2\debug\exp03.out”;
单击“Run”运行程序;
任意调整K1~K8开关,可以观察到对应LED1~LED8 灯“亮”或“灭”;单击“Halt”,暂停持续运行,开关将对灯失去控制;
关闭所有窗口,本实验完毕。

源程序查看:用下拉菜单中Project/Open,打开“Exp03.pjt”,双击“Source”,可查看源程序。

四、实验说明
实验中采用简单的一一映射关系来对I/O口进行验证,目的是使实验者能够对I/O 有一目了然的认识。

在本实验中,提供的IO空间分配如下:
CPU:
0x20000 按键input (X) 8
0x20001 灯output(X) 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