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植物的根
9、植物的根

课题
9、植物的根
主讲教师
李政业
课时
第9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植物依靠根来吸收水分和养料;
2.知道植物的茎能输送水分和养料;
3.能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设计植物用根吸收水分的实验;
4.能通过小组讨论出植物吸收水分的改进方案;
5.能按照教材提示的方式进行实验活动;
6.经历对问题不断深入探究的过程。
教学重点
b.用什么样的容器装水能容易的看到实验的现象?
c.怎样知道容器内的水有没有减少?
d.怎样保证试管中的水不散发(蒸发)到空气中去?有什么办法?
e.你预测试管中的水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4.学生制作实验装置,并放置在阳光照射的地方。
5.教师出示已经提前做的实验结果,让学生得到植物用根吸收水分和养料的结论。
6.交流:根在植物的生长中还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三)、设计茎具有输送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1.观察各种各样植物的茎的实物或图片。
2.说说植物的茎有哪些作用?
3.交流:有什么证据或方法可以证明茎具有输送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4.阅读教材中验证茎具有输送水分和养料的作用的实验。
5.小组讨论这个实验应测:植物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3.了解常见的植物都有根和茎。
出示事先准备的多种多样带根和茎的植物,让学生观察
归纳:常见的植物都有根和茎
(二)、用实验证明根具有吸收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1.师提出研究问题:植物的根能吸收水分和养料吗?怎样设计实验来证明?
2.组织学生讨论和提出种种初步的方案;
3.交流和指导:
a.选择什么样的植物做实验?为什么?
根和茎的作用实验证明
教学难点
证明实验的设计
植物的根的结构

植物的根的结构
植物根分为四个区域:根毛区、伸长区、分生区、根冠。
成熟区,也称根毛区。
表皮密生的茸毛即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伸长区,位于分生区稍后的部分。
是根部向前推进的主要区域,其外观透明,洁白而光滑。
生长最快的部分是伸长区。
分生区,也叫生长点,是具有强烈分裂能力的、典型的顶端分生组织。
位于根冠之内,总长为1至2毫米,其最先端部分是没有任何分化的原分生组织,稍后为初生分生组织。
可以不断地进行细胞分裂,增加根尖的细胞数目,因而能使根不断地进行初生生长。
根冠,根尖最先端的帽状结构,罩在分生区的外面,有保护根尖幼嫩的分生组织,使之免受土壤磨损的功能。
根冠由多层松散排列的薄壁细胞组成,细胞排列较不规则,外层细胞常粘液化,当根端向土壤深处生长时,可以起润滑的作用,使根尖较易在土壤中穿越。
其外层细胞常遭磨损或解体死亡,而后脱落。
植物的根

9植物的根【教学内容】: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九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根有固定植物和吸收水分、养分的作用。
2.技能目标:愿意与同学交流探究植物根的作用,体验到合作交流可以更好地完善实验设计;尊重实验中观察到的事实证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活动过程中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知道根有固定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作用。
难点:能够自己设计实验,探究根吸收水分的作用。
【教具、学具】:学生准备:常见的带根的植物。
教师准备;带根的大葱、菠菜等,放大镜、镊子、直尺、量筒、烧杯、棉花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知问题1、教师讲述:有一座城市为了提高城市绿化面积,需要从乡村移植大量的植物幼苗(出示移栽植物幼苗的场景图片或视频),为了让这些移植的树苗更容易存活,你觉得应该怎样处理植物幼苗?说说你的理由。
2、学生交流。
3、教师小结:看来植物的根对于植物的生长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植物的根吧!板书课题:9.植物的根二、师生互动学新知(一)植物根的分类1、认识直根和须根(1)师:同学们,老师带来两种植物,大家看,它们是什么?(菠菜和葱)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菠菜的根和葱的根有什么不同?(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边观察边讨论。
(3)汇报:①数量不同:菠菜的根少,葱的根多②形状不同:菠菜的根中间粗,在粗根上长出细根;葱的根粗细差不多……(4)小结:菠菜的根中间比较粗壮,周围比较细,这样的根叫做直根(板书:直根)课件出示直根的特点,指名读:直根的主要特点是主根明显比侧根粗而长,从主根上生出侧根,主次分明。
师:像葱这样的根都比较细,像一把胡须,我们称它为须根(板书:须根)。
课件出示须根的特点,指名读:须根的特点是根有些像人的胡须一样,没有主根和侧根之分2、画一画:(1)师:你能根据直根和须根的特点画一画直根和须根吗?边画边说说它们的特点是什么。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植物的根》课件(1)

生物多样性
植物根为土壤中微生物和其他 生物提供生长环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根的修剪和保护
适当修剪植物的根可以促进根系的发展,提高植物的生长。同时,保护根部免受外界环境的伤害也是非常重要 的,可以通过避免过度灌溉和避免过度施肥来保护植物的根部。
根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水循环
植物根通过吸收水分并释放蒸 腾作用,参与水循环过程。
土壤保持
植物的根可以防止土壤流失, 保持土壤的稳定性。
植物根的生长过程
1
扎根
2
根茎从种子中伸出,扎根于土壤中。
3
生长
4
植物根随着植物的生长不断延长和扩展。
发芽
植物的根在种子发芽后开始生长。
分枝
侧根从主根处分枝出来,增加吸收面积。
根的吸收作用
1 水分吸收
根通过根毛吸收土壤中的 水分。
2 养分吸收
植物根通过与土壤颗粒接 触,吸收有机养分。
3 气体吸收
根茎通过气孔吸收土壤中 的氧气。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植 物的根》课件(1)
植物的根是指植物体中主要生长在地下的器官,它们扎根于土壤中,起着支 持植物的作用。
植物根的定义
功能
植物根帮助植物吸收水分和 养分。
结构
植物根主要由根茎、根毛和 根冠组成。
重要性
植物根对植物的稳定和生长 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植物根的种类
植物根可以分为主根和侧根两种类型。主根为植物的主要根部,负责向下钻 入土壤并吸收水分和养分。侧根则从主根分支出来,进一步增强了植物的吸 收能力。
小学科学9植物的根教案

小学科学9植物的根教案植物的根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道植物的根是植物的重要器官之一,能够说明植物根的结构和功能;2. 了解传统和现代根的观点,能够简单描述根的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过程;3. 感受植物根的重要性,培养保护植物和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植物的根的结构和功能;2. 根的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过程。
三、教学准备幻灯片、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教具;提前准备盆栽植物和根系;提供观察镜和放大镜。
四、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与导入 (约10分钟)教师出示一幅盆栽植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植物是如何在土壤中生长的吗?学生的猜想写在黑板上。
Step 2 概念解释 (约5分钟)教师通过幻灯片或黑板,简单讲解植物根的概念和定义,并引导学生了解植物根的重要性。
Step 3 根的结构与功能 (约20分钟)教师展示多媒体教具,让学生观察根部的结构并讲解根的主要部分:根毛、根尖、根茎、侧生根等。
同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根的功能:固定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
Step 4 根的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过程 (约25分钟)教师通过视频或幻灯片演示根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过程,简单解释毛细管作用和根毛的作用。
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根的吸收作用。
Step 5 植物保护与环境教育 (约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植物的重要性和保护植物的意义,提醒学生不乱丢弃垃圾,珍惜植物资源,保护环境。
五、教学延伸1. 观察盆栽植物的根系,与学生一起探索根的形态和结构;2. 进一步研究根的吸收水分和养分的机制,并进行实验检验根在不同湿度条件下的吸收效果;3. 鉴赏不同植物根的形态,培养学生对植物多样性的兴趣。
六、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是否能够准确描述植物根的结构和功能;2. 学生完成相关练习,如选择题、填空题等;3. 班级进行小组讨论,学生互相交流并互相学习。
七、教学反思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并认识植物根的结构、功能以及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过程。
植物的根相关资料

植物的根
《植物的根》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植物的根的结构、功能并且能够应用所学知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植物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
1. 掌握植物的根的结构、功能。
2. 能够进行相关实验操作。
三、教学难点:
1. 让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和实验。
2. 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让学生观察不同植物的根系,分析不同根系的结构和功能。
2. 学习植物的根的结构和功能,包括主根、侧根、毛根等。
3. 进行实验:让学生在实验室中观察植物的根系,了解根的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过程。
4. 综合展示:让学生展示他们的实验结果,并进行讨论和总结。
5. 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植物的根”的小结,并完成相应的练习题。
五、教学工具:
1. 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
2. 实验器材:包括显微镜、移植皿、培养皿等。
六、教学评价:
1. 通过学生的表现和实验结果来评价教学效果。
2. 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希望通过《植物的根》教案的设计和实施,能够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动手能力,使他们在实践中探索发现,激发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植物的根的形态和结构

植物的根的形态和结构植物的根是植物体的地下部分,是从幼苗期起就开始生长和发育的。
它们扎根于土壤中,负责吸收水分和养分,并承担着植物身体的支撑作用。
根的形态和结构在不同植物种类之间有一定的差异,但它们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根的形态主要分为两类:主根和侧根。
主根是从种子胚轴下端产生并向下延伸的根系,通常是较粗大和较长的根。
侧根则是从主根的侧面生长出来的根,形态细长且较短。
根的结构主要包括根冠、根头、根尖、根毛和根系。
根冠是离开地面的部分,通常呈圆锥形并向下分叉,以增加根系与土壤的接触面积。
根头是根冠最下部的部分,其上有许多百叶窗状的根冠。
它具有保护根尖和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功能。
根尖是根的顶端部分,由位于最前端的维管部和组成其后端的细髓组成。
根尖中有一个叫做根冠的细胞区,这是根发育的中心,新生细胞从根冠向下延伸,以增加根的长度。
根毛是指根尖上生长出的一些非常细长且细胞伸展的细胞,它们分布在根的表面上,增大了根的表面积,促进水分和养分的吸收。
根系是由一根主根及其分枝(侧根)组成的整体,它负责植物的固定和吸收养分。
根的结构和功能密切相关。
根的细胞结构有利于有效吸收水分和养分。
它们的根冠和根尖区域富含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的活动,这样就可以持续地增长并产生新的根细胞。
根毛提供了更大的表面积,使植物能够更好地吸收和吸附水分和养分。
由于根的长度长而细胞薄,根部组织的透明性非常高,这也有利于水和养分的吸收。
不同类型的植物根也有一些特殊结构。
例如,吸盘根是一种具有吸附和支撑功能的特殊根,通常生长在空气中或悬挂的茎上,如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
空気根或呼吸根则是一种具有呼吸功能的特殊根,可以帮助植物在缺氧或高湿度的环境中,通过吸收氧气来呼吸。
总之,植物的根在结构和形态上有很多变化,但其功能都是固定植物体并吸收和吸附水分和养分。
这些特殊化的结构和功能使植物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并促进其生长和发育。
《植物的根》教学反思(13篇)

《植物的根》教学反思(13篇)《植物的根》教学反思(精选13篇)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反思自己,必须要让自己抽身出来看事件或者场景,看一段历程当中的自己。
那么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植物的根》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植物的根》教学反思 1上课之初,让学生自己观察植物的根,并试着给根分类,这时学生可能可能分不准确,需要老师的指导。
老师引导学生自己把植物的根分成两类或三类。
就实际情况来看,不是非常顺利,主要原因是学生不知怎么分类,在观察时耽误了宝贵的课堂时间。
在设计实验这一环节,由于没有让学生拿到实物,所以学生不明白实验材料怎么用。
这方面应提前说明,以免学生在课堂上出现失误。
对于根有“吸收水分、养分”的`作用,学生可以通过设计实验得出植物的根确实有吸收水分的作用;但对于吸收养分的作用却不是很明白,这就需要结合第一单元“溶解现象”来理解。
《植物的根》教学反思 2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我首先出示各种植物根的图片,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来找出这些植物根的同与不同点。
学生们认真的观察,找到了许多的植物的相同点,这个时候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还是组织学生携带了各个带跟的植物,这样,学生们能够亲手观察植物的根,并且进行发现这些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观察了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之后,我和学生共同总结了植物的根的分为直根系的植物和须根系的植物。
这样学生接触了相应的概念。
下面我想让学生举例说明我们的周围的植物哪些是须根系的,哪些是直根系的。
学生对于自己身前和我举出的很是熟悉,但是对于我们校园的植物,学生们不是熟悉,都没有举出,我只有进行提问。
让学生进行判断这些植物是什么根系。
在进行植物的根作用的探究中,学生们都是非常的理解植物根的固定作用。
学生们用自己拔草的.亲身体验来说明植物根的固定作用。
于是我又问植物根还有什么作用。
学生猜想还有吸水的作用。
我就让学生回答用自己带来的材料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植物根的吸水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植物的根
1.我的观察记录。
(1)像大树的脚,大树是靠它稳稳地站立在地上的。
(2)绝大多数植物都有根,根有和的作用。
(3)根在吸收的同时,把溶解在水中的也吸收了。
3.当好小法官。
(1)根就是植物埋在地下的部分,因此,马铃薯就是根。
()(2)我们平常吃的藕,就是长在地下的根。
()
(3)植物的根只有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作用。
()
(4)变态根上不长毛。
()
4.我来选一选。
(1)不是植物的根。
A.萝卜 B.大蒜C.白薯
(2)是植物的根。
A.洋葱 B.姜C.人参
5.科学探究:观察根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准备】两粒种子、两个花盆、水、尺子。
【实验步骤】
(1)将两粒饱满的种子分别种入两个花盆里。
(2)几天后,种子长成幼苗,将其中一盆幼苗连根取出。
(3)把根用水冲洗干净、量一量根的长度、数一数有多少个侧根?
(4)去掉大部分侧根,再种入花盆里。
(5)观察这盆植物幼苗与另一盆植物幼苗的生长情况。
6.有人浇花,每天浇一点水,土壤只有表层是湿润的,而下层却一直得不到水。
也有人浇花是在土壤比较干燥时浇足水。
哪种方法对根系的发育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