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治疗简述
精神病学简答题

一、简述脑与精神活动的关系。
答:大脑是一切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人类所有的精神活动均由大脑调控。
正常的大脑功能产生正常的精神活动,异常的大脑功能与结构可能导致精神活动的异常。
大脑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联系形成了神经环路,构成行为和精神活动的结构基础,脑通过不同环路处理信息,并对所处理的信息进行整合,并结合与之有关的触觉、听觉体验,既往的经历、记忆等,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觉体验。
神经递质在这整个过程中起到了中介作用,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结合,产生生物效应,然后通过第二、第三信使系统调节其效应的时程和强度。
体内有多种神经递质和受体,脑的不同部位有不同的神经递质和受体分布,参与不同的精神活动。
大脑还具有可塑性,从宏观和微观上都处于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之中,从而影响整个精神活动,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精神活动的影响。
二、如何从生物、心理、社会角度理解精神疾病?答:精神障碍是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生物学易感性是必要因素,但不能足以说明疾病的发生与发展的全部过程;心理、社会因素可能是必要因素,但也不足以解释全部的病因。
由于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心理的、社会文化的东西通过记忆、学习等会使大脑的结构、化学和神经活动不断发生变化。
应激性生活事件、情绪状态、人格特征、性别、父母的养育方式、社会阶层、社会经济状况、种族、文化宗教背景、人际关系等均构成影响疾病的心理、社会因素。
心理、社会因素既可以作为原因因素在精神障碍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也可以作为相关因素影响精神障碍的发生、发展;还可以在躯体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如导致心身疾病。
七、正常人思维具有哪些特征?答:思维是指人们将感知所获得的材料经过大脑的分析、比较、综合、抽象和概括而形成概念,然后在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判断和推理的整个心理过程。
正常人思维具有目的性、连贯性、逻辑性及实践性。
十五、试述错构及虚构的鉴别要点。
答:错构是记忆的错误,将过去经历过的事情,在发生时间、地点或人物上出现错误记忆,并自以为是,信以为真,患者对于张冠李戴的事情常有生动的描述,并伴有相应的情感体验,常见于脑外伤、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动脉硬化症等。
精神科护理学知识点总结

一、名词解释1.精神障碍:又称精神疾病,是指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所导致的人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精神活动方面的异常,是一组伴有主观痛苦体验和(或)社会功能损害的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
2.精神健康:也叫精神卫生,WHO认为精神健康是一种完好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体能够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并且能够卓有成效地工作,对社会有所贡献二、简答题1.简述精神科护理工作的范围。
答:①精神健康的预防②精神障碍的治疗③精神障碍的康复④健康教育2.简述精神科护理人员的角色功能。
答:①护理者②咨询者③治疗者④家人替代者⑤健康教育者⑥协调者和管理者3.精神障碍患者的权利有哪些?答:①医疗保健权②拒绝住院的权利③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④隐私权⑤学习和劳动就业的权利⑥知情同意权⑦通信及会客权⑧诊断复核权4.简述精神医学的四次革新运动。
答:①第一次革新:1793年,法国精神病学家比奈主张人道得对待患者,使精神障碍患者从监狱般的囚禁生活中解脱出来。
将疯人院变成了真正的医院,开辟了精神病学史上的新纪元。
他的工作被认为是现代精神医学的首次革新。
②第二次革新:1883年,著名神经精神病学家克雷丕林创立了“描述性精神医学”,明确得区分了两种精神病。
(即躁狂忧郁性疾病和早发性痴呆)。
犹太裔奥地利人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派,利用自由联想和梦的解析去了解人类的心理症结,奠定了动力精神医学的基础。
③第三次革新:仲斯推行治疗性社区以缩短患者和社区间的距离,社区精神卫生运动的开展是精神医学的第三次革新。
④第四次革新:生物精神医学的发展。
第二章:精神障碍的病因与分类一、简答题1.精神障碍的病因有哪些?答:生物因素1.遗传因素2.大脑发育因素3.性别和年龄因素4.器质性因素:感染、躯体疾病、化学物质引发的精神障碍、颅脑疾病5.神经生物化学改变心理与社会因素1.性格因素2.应激3.环境因素: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第三章1.精神症状:是指通过人的外显行为(如语言、表情、动作、书写等)表现和表达出来的人的异常精神活动,是大脑功能障碍的表现。
简述精神病学的概念及其分支学科情况。

简述精神病学的概念及其分支学科情况。
精神病学是研究精神障碍的医学专业,它主要关注人类精神和行为方面的问题。
精神病学的目标是理解、诊断、治疗和预防精神障碍,以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精神病学的概念已经存在了几个世纪,并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精神病学的分支学科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神经病学:研究神经系统异常引起的精神障碍,如脑损伤、中风、神经退行性疾病等。
2. 临床精神病学:主要关注精神障碍的临床症状、诊断和治疗,以及相关的心理和社会因素。
3. 儿童和青少年精神病学:专注于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和精神障碍,包括学习障碍、注意力不足多动障碍、自闭症谱系障碍等。
4. 心理治疗:借助谈话和心理技术来帮助患者处理情绪和行为问题,改善他们的心理健康。
5. 精神流行病学:研究精神障碍在人群中的分布、风险因素和流行病学特征。
6. 精神遗传学:探索基因与精神障碍之间的关系,研究遗传因素对精神病发病风险的影响。
7. 心理药理学:研究精神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以及它们对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影响。
8. 社会精神病学:关注精神障碍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社会因素对精神健康的影响。
总之,精神病学涉及的范围广泛,它与其他学科(如心理学、生物学、药理学、社会学等)交叉合作,共同研究精神障碍的原因、机制和治疗方法。
精神科护理学考试试题

精神科护理学考试试题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精神病学史上最为重要的革命性事件是()A.18世纪的工业革命 B.氯丙嗪抗精神病作用的发现与应用C.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提出 D.弗洛伊德创立动力精神病学派2.关于幻觉的定义为 ( )A。
对客观事物的错误感受 B.对客观事物的胡思乱想C。
缺乏相应客观刺激时的知觉体验D。
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感知体验3.谵妄属于下列哪种障碍()A.意识障碍 B。
思维障碍C。
情感障碍 D。
记忆障碍4.奥瑞姆的自护理论强调护理的最终目标是( )A.增强家属的护理精神病人的能力B.恢复和增强患者的自护能力C.增强护士的护理能力D.促进社区对精神病人护理的认识5.倾听时应注意不要:( )A.适当地给予反应B.注意非语言性沟通行为C.不明白时应立即提问D.保持眼神交流6.对于暴饮暴食者的护理中,错误的是:( )A.适当限制患者入量B.限制患者进餐的速度及数量C.可采用单独进餐的方式D.鼓励集体进餐7.一级护理管理的护理对象是( )A.自伤自杀者B.精神症状不危害自己、他人者C.伴有一般躯体疾病者D.症状缓解病情稳定者8.二级护理管理的护理要点是()A.病人安置在重症室内B.每周作护理记录1—2次C.日夜三班作护理记录与交班D.做好出院指导9.护士从病人的书信、日记了解病人的情况是属于( )A.直接观察B.间接观察C.全面观察D.间断观察10.精神科最为常见的危机事件是:()A.出走行为B.自伤自杀行为C.暴力行为D.吞食异物11.以不至于死亡的自杀行动来表达其真正的目的是指:()A.自杀意念B.自杀未遂C.自杀威胁D.自杀姿态12.预防噎食的护理措施中,错误的是:()A.吞咽反射迟钝者应给予软食B.吞咽困难者可给予半流质或流质,避免带骨、带刺的食物C.吞咽困难者应专人守护进食或喂食D.对抢食及暴饮暴食者应集体进食,适当控制其进食量13.按临床作用特点,治疗精神障碍的药物分类中以下哪条不对()A. 抗精神病药物B。
简述精神障碍患者应急处置措施

简述精神障碍患者应急处置措施精神障碍是指由于心理、生理或神经方面的原因,导致患者心理、情感或行为出现异常的一种疾病。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精神障碍患者,因此了解精神障碍患者的应急处置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简要介绍精神障碍患者的应急处置措施,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 保持冷静和安全面对精神障碍患者,首先要保持冷静和安全。
不要激怒或嘲笑患者,避免使用暴力或强制手段。
如果患者表现出攻击性行为,要保持适当的距离,并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2. 理解和尊重在与精神障碍患者交流时,要理解和尊重他们的感受和需求。
不要轻视或歧视患者,尽量采取平和友善的态度与他们进行对话。
避免使用复杂或模糊的语言,以简单清晰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思。
3. 提供支持和安慰精神障碍患者可能会感到焦虑、恐惧或绝望,我们可以提供支持和安慰。
尽量保持平静的语气和稳定的情绪,给予患者安全感。
同时,可以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感受,并尽量倾听和理解他们的需求。
4. 寻求专业帮助面对精神障碍患者,如果情况严重或无法控制,应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可以拨打医疗急救电话或联系当地的精神健康机构,让专业人员进行干预和处理。
5. 保持安全环境在处理精神障碍患者时,要确保周围环境的安全。
清除可能危及患者和他人安全的物品,如刀具、药物等。
如果可能,尽量将患者转移到安全的地方,避免他们受到更多的伤害。
6. 避免孤立和拘禁孤立和拘禁可能加剧精神障碍患者的症状。
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将患者孤立或拘禁在一个封闭的空间中。
相反,我们应该鼓励他们参与社交活动,并提供适当的社会支持。
7. 提供必要的医疗保健精神障碍患者可能需要接受必要的医疗保健。
我们可以帮助他们预约医生、陪同就诊,或者提供必要的药物和治疗。
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他们的饮食和睡眠情况,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
8. 定期复查和跟进精神障碍患者的症状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
为了确保他们的康复和稳定,我们应该定期复查和跟进他们的情况。
2023年精神疾病临床用药考试题及答案

2023年精神疾病临床用药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有关精神疾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以行为、心理活动上的紊乱为主要表现的一大类疾病B.是以睡眠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一大类疾病C.是以内分泌紊乱为主要表现的一大类疾病D.是以呼吸衰竭为主要表现的一大类疾病E.是以身体活动异常为主要表现的一大类疾病2,下列哪种药物属于吩嘎嗪类抗精神病药()A.苯妥英钠B.氟哌噫醇C.硫利达嗪D.舒必利E.奥氮平3.下列哪种药物几乎无锥体外系反应()A.五氟利多B.氯丙嗪C.奋乃静D.氯氮平E.利培酮4.氯丙嗪不用于下列哪种疾病的治疗()A.妊娠呕吐和顽固性呃逆B.老年性痴呆C.精神分裂症D.与镇痛药联合应用,治疗癌症晚期患者的剧痛E.人工冬眠5.氯丙嗪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A.过敏反应B.内分泌紊乱C.肝功能异常I).直立性低血压E.锥体外系反应6.氯丙嗪的有效血药浓度高于多少可产生毒副作用()A.850ng∕mlB.750ng∕mlC.650ng∕mlD.550ng∕mlE.450ng∕ml7.能够诱发疾痫的药物是()A.奥氮平8.氯丙嗪C.氟哌嘎吨D.丙戊酸钠E.地西泮8.下列有关氧哌唳醇的叙述,错误的是()A.抗精神病与镇吐作用比氯丙嗪强50倍B.癸酸氟哌唳醇为长效制剂,释放半衰期为3周C.与东葭若碱混合注射预防锥体外系反应的发生D.无锥体外系反应E.治疗急慢性精神分裂症、躁狂症、难治性焦虑症、舞蹈症及Tourett综合征9,氟哌哽醇有效血药浓度范围是OA.1^5ng∕mlB.5-20ng∕mlC.2030ng∕mlD.30-40ng∕mlE.40"50ng∕mlAEGYD10.下列有关丙米嗪临床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抑郁,对内源性抑郁症和更年期抑郁症疗效好B.治疗伴有焦虑的抑郁症,且疗效显著C.治疗恐惧症D.治疗遗尿症,可用于小儿遗尿E.治疗顽固性呃逆11.氯丙嗪中毒是血压下降,最有效的抢救药物是(A.异丙肾上腺素B.阿托品C,肾上腺素I).去甲肾上腺素E.麻黄碱12.丙米嗪导致肠麻痹、尿潴留等不良反应,最有效的治疗药物是()A.新斯的明B.阿托品C.肾上腺素D.麻黄碱E.地高辛13.有关氟西汀的体内过程,正确的叙述是()A.口服吸收差,生物利用度为30%B.tmax为Γ2小时C.蛋白结合率为20%~35%D.在肝脏经CYP4502D6代谢成具有抗抑郁作用的代谢产物去甲氟西汀E.氟西汀3/2为7~9天14.哪种属中效苯二氮草类药物()A.地西泮B.咪达嗖仑C.三嗖仑D.艾司嗖仑E.夸西泮15.在苯二氮草类药物中镇静催眠、抗焦虑作用强于地西泮的药物是()A.三嗖仑B.硝西泮C,奥沙西泮D.艾司嚏仑E.氯氮16,地西泮不用于治疗下列哪种疾病()A.用于治疗睡眠障碍B.用于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C.用于手术前,可以消除患者对手术的紧张和恐惧心理D.用于治疗帕金森病E.用于治疗大脑或脊髓损伤性肌肉强直和腰肌劳损引起的肌肉痉挛17.有关嗖叱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适用于各种失眠症,短期失眠患者疗效好B.长期服用无耐受性、依赖性和戒断症状C.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率高D.不良反应少,较常见的有共济失调、精神紊乱和精神抑郁E.口服生物利用度为70%,tmx为0.5~3小时,食物可降低该药的吸收18.氯氮平的主要代谢酶()A.CYP1A2和CYP3A4B.CYP2D6和CYP3A4C.CYP2D6和CYP1A2D.CYP2C9和CYP3A4E.CYP2C9和CYP1A219.与奶酪等含酪胺高的食物同服,可使酪胺在体内蓄积,致高血压危象的是()A.氯氮平B.佐匹克隆C.嗖叱坦D.丁环螺酮E.吗氯贝胺20.丁螺环酮为氮杂螺环癸烷二酮化合物,是()A.D2样受体部分激动剂B.D2样受体部分抑制剂C.α肾上腺素受体部分激动剂D.5-HT1A受体部分激动剂E.5-HT1A受体部分抑制剂(二)多项选择题1.精神疾病主要有()A.精神分裂症B.妊娠性呕吐C.情感性精神病(躁狂症、抑郁症)D.焦虑性神经官能症E.顽固性呃逆2.属于吩喂嗪类抗精神病的药物有()A.奋乃静B.三氟拉嗪C.丙米嗪D.硫利达嗪E.嗖叱坦3.氯丙嗪的药理作用包括()A.抗惊厥作用B.镇吐作用C.止痛作用D.抗精神病作用E.抑制体温调节中枢作用4.氯丙嗪与下列哪些药物合用会导致心律失常()A.胺碘酮B.普鲁卡因胺C.匹莫齐特D.阿托西汀E.哌替咤5.有关氯丙嗪临床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有()A,能控制精神分裂症或其他精神病的幻觉、妄想、兴奋躁动、紧张不安等症状B.对晕动病呕吐有效C.与哌替唳、异丙嗪配成冬眠合剂,用于人工冬眠D.用于治疗尿毒症、胃肠炎、妊娠、癌症及药物等引起的呕吐E.与镇痛药联合应用,治疗癌症晚期患者的剧痛6.属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的有()A.氟奋乃静B.利培酮C齐拉西酮D.五氟利多E.阿立哌嗖7.锥体外系反应的临床症状有()A.迟发性运动障碍8.急性肌张力障碍C.内分泌紊乱D.静坐不能E.帕金森病8.锥体外系反应的治疗药物有(A.抗胆碱药8.抗组胺药C.抗焦虑药D.抗癫痫药E.解热镇痛药9.应用氯普喂吨期问应检查()A.血脂B.肝功能C.尿胆红素D.血糖E.大量或长期用药者应定时检查白细胞和眼部角膜、晶体10.氯氮平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包括()A.口服吸快而完全,tm为1~4小时,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女性血药浓度高于男性,食物不影响其吸收B.吸收后迅速分布到机体各组织,蛋白结合率95%C.主要由CYPIA2、CYP3A4催化生成2去甲基氯氮平、氯氮平的N-氧化物等代谢产物D平均消除半衰期为20小时E.约80%以代谢物形式从尿和粪便排泄IL治疗抑郁症的方法有()A.药物治疗B.电休克疗法C.光疗法D.运动疗法E,心理疗法12.抑郁症的主要治疗目标有()A.提高治愈率,消除临床症状B.提高生存质量,恢复社会功能C.预防复发D.减少病残率和自杀率E.提高服药的顺应性13.属于三环类抗抑郁药物的有()A.丙米嗦B.氯米帕明C.舒必利D.马普替林E.阿米替林14.丙米嗪不良反应有()A.外周抗脏碱反应。
[精品]精神病简答题
![[精品]精神病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e8867c92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ff.png)
【简答题】一、简述心境障碍的概念答:心境障碍,又称情感性精神障碍,是以显著而持久的情感或心境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情感的高涨或低落,可伴有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
多数患者有反复发作的倾向,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二、简述心境障碍的病因及发病机理答:近期研究发现,心境障碍的发病涉及生物学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
生物因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素质因素、躯体因素、病理生理、生化等几个方面。
1.遗传因素研究发现,有家族史者,发病的危险性较一般人群高出数倍。
2.神经生化改变有研究发现,抑郁发作患者有5-HT、NE、DA、GABA等的异常;躁狂发作患者有NE代谢产物的升高,改变脑内GABA含量可改变患者的心境,故近年又出现了心境稳定剂的术语。
3.神经内分泌功能的异常抑郁症患者血浆中皮质醇过多,脑脊液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含量增加。
4.脑电生理变化抑郁发作患者睡眠脑电图显示REM潜伏期缩短,抑郁越重,REM越短。
30%左右的心境障碍患者有脑电图异常,抑郁发作时倾向于低α频率,而躁狂发作时倾向于高α频率或出现高幅慢波。
5.神经影像学变化CT和MRI研究发现,心境障碍患者脑室扩大;功能性影像学研究发现,抑郁发作患者左额叶局部脑血流量降低,降低程度与抑郁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6.心理社会因素应激性生活事件与抑郁发作的关系非常密切。
负性生活事件对抑郁发作起促发作用,如丧偶、离婚、婚姻不和谐、失业、严重躯体疾病、家庭成员患重病或突然病故等。
经济状况差、社会阶层低下者易患抑郁,女性较男性易患抑郁。
三、简述导致难治性抑郁症的主要因素答:导致难治性抑郁症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1.诊断方面继发性、神经症性、伴有严重焦虑和激越、妄想性抑郁等。
2.治疗方面药物剂量不足、疗程不够、服药依从性差、血药浓度低、单胺氧化酶的抑制程度不够。
3.症状方面伴有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等。
4.同病现象伴有焦虑症、恐怖症、强迫症等。
COPD治疗简述

一、稳定期的治疗1.教育和管理通过教育与管理可以提高患者及有关人员对COPD的认识和自身处理疾病的能力,更好的配合治疗和加强预防措施,减少反复加重,维持病情稳定,提高生活质量。
主要内容包括:(1)教育与督促患者戒烟,迄今能证明有效延缓肺功能进行性下降的措施仅有戒烟;避免或防止粉尘、烟雾及有害气体吸入。
(2)使患者了解COPD的病理生理与临床基础知识;(3)掌握一般和某些特殊的治疗方法;(4)学会自我控制病情的技巧,如腹式呼吸及缩唇呼吸锻炼等;(5)了解赴医院就诊的时机;(6)社区医生定期随访管理。
2.药物治疗(1)支气管舒张剂是控制COPD症状的主要治疗措施。
短期按需应用可缓解症状,长期规则应用可预防和减轻症状,增加运动耐力,但不能使所有患者的FEV1都得到改善。
与口服药物相比,吸入剂不良反应小,因此多首选吸入治疗。
抗胆碱药:短效的有异丙托溴铵、长效的有噻托溴铵β2受体激动剂:短效的沙丁胺醇、长效的沙美特罗、福莫特罗茶碱类:茶碱缓释片或控释片(2)糖皮质激素长期规律的吸入糖皮质激素适用于FEV1<50%预计值(Ⅲ级和Ⅳ级)并且有临床症状以及反复加重的COPD患者。
这一治疗可减少急性加重频率,改善生活质量。
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和β2受体激动剂,比各自单用效果好,对COPD患者不推荐长期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
(3)祛痰药(黏液溶解剂)应用祛痰药似有利于气道引流通畅,改善通气,但除少数有黏痰的患者获效外,总的来说效果并不十分确切。
(4)抗氧化剂应用抗氧化剂如N-乙酰半胱氨酸可降低疾病反复加重的频率。
但目前尚缺乏长期、多中心临床研究结果,有待今后进行严格的临床研究考证。
(5)免疫调节剂对降低COPD急性加重严重程度可能具有一定的作用。
但尚未得到确证,不推荐作常规使用。
(6)疫苗流感疫苗可减少COPD患者的严重程度和死亡,可每年给予1次(秋季)或2次(秋、冬)。
肺炎球菌疫苗,已在COPD患者中应用,但尚缺乏有力的临床观察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生杂志 ,9 9 ( 19 , 增刊) 17—1 1 :2 3.
西 医学 ,0 4 2 ( ) 35— 3 . 2 0 ,6 3 :3 3 6
[] 龚耀先. 5 修订艾森克个性 问卷手册[ ]长沙. M. 湖南医学院出版
社 ,93: 1 1 8 2—3 .
[ 1 B  ̄ r A C a o E P m gr V Pm i d sesi e  ̄ r 1 ] o e P , hm t , e ee T . e e e t s, t v r nm e -
l  ̄e . o i u p  ̄ sd tr n n fu s a dsc ̄ sp o a eemia  ̄ 0 na e l a n o n fme tl as mo g h
[ ] 慈书平 , 6 张希龙 , 杨
宇, 睡眠与睡眠疾病 [ . 等. M] 北京 : 军事
yu g d l [ ] Q at u e e a h2 0 , : 1 7 . on u s J . uhy f R s r , 4 1 1 —1 a t ec 0 3 6 0
中国民康 医学
Me i ̄ Jun lo hn s e peSHe l dc o r a fC ieeP o l at h
Jn 2 1 a .0 2
V0. 4 S 12 HM No 2 .
第2 4卷
下半月
第 2期
( 上接第 1 1页) 4
参考文献
[] 王 1 刚 , 景行 , 元 勇, 一 般人 群睡 眠质 量 的现状调 查 张 徐 等. 弘. 心理 卫生评 定量表手 册 [ ] 中国心 J. [ ] 健康 心理学杂志 , 0 , ( ) 40- 3 . J. 2 2 1 6 :3 4 2 0 0 [ ] 汪 向东 , 2 王希林 , 马
1 6. 5
[ ] 解亚宁. 3 简易应对方式问卷[ ] 心理卫 生评 定量表手册 ( J. 增订
版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9 9,2 . 19 12—13 2.
[] 汪 向东 , 4 王希林 , 马
弘, 心理卫生评定 量表 [] 中国心理 等. J.
[O 张 1]
玲. 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 与社会支持的相关 分析[ ]广 J.
药物 ,0 7 (8 :2 4 6 2 0 ,2 )4 4— 2 .
抗精神病药物 , 多数对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有效 , 而对阴
性症状 的效果有 限。陈经余 等评价 阿立 哌唑治疗 女性 精神
分裂症患者 的临床疗效和不 良反应 , 实阿立哌唑 能有 效治 证 疗精神分裂症 的阳性 症状 、 阴性 症状 和一般 林根柏. 1 脑器质性疾病误诊 为精神病死亡 7例[ ]人民军 医, J.
18 2 4)4 . 9 3,( :4
用 。林慧用泻心汤联合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病兴奋 状态 , J
得 出结论 : 泻心汤联 合抗精神病药 治疗 精神病兴奋状 态控制 症状见效快 , 可减少使用抗精 神病 药药 量 , 良反应亦少 J 不 。
[] 林 慧. 6 泻心汤合抗精神病药 治疗 精神病兴奋状 态 6 临床 8例l 观察 []新 中医 , 0 , ()3 3 . J. 2 73 1 : 0 9 4— 5
[] 江长旺 , 7 施剑飞 , 诸亚萍 , 艾 司西酞 普兰联合抗精 神病药物 等. 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伴发抑郁 的疗效 观察 [] 中国临床药 J.
精神疾病是人类 的常见病 和多发病之一 , 随着现代社会
发现 喹硫平替换传统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 效果明显 , 有效率和显效率都优于传统抗精神病 药 。 J
3 其 它
的发展 , 竞争越来越激烈 , 的心理压 力越来越大 , 人们 精神疾 病的患病率逐年增加。所 以 , 大力开展防治工作 越来越 引起
PyhayR .ac ,9 9,8 6) 13—23 sc ii e rh 18 2 ( :9 t 1.
[ ] 肖 南. 8 大学生睡眠质量 与人格类 型和情绪 障碍 的关 系[ ] 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 杂志 , 0 , ( )2 0 22 2 02 4 : — 5 . 0 6 5 [ ] 赵静波 , 9 解亚宁 , 任忠文 , 高原 军人的睡眠 质量及其影 响因 等. 素 的研究 [ ] 中国神 经精 神疾 病 杂 志, 06 3 ( ) 14— J. 2 0 ,2 2 :5
误诊有 重要 意义 J 。
李毅等通过测评精 神障 碍患者社会 功能 缺损评定 量表 ( S D—MD) SF 的信度和效度 , 现 S F 发 S D—MD编制 符合心理 测量学的基本要求 , 具有 良好 的信度和效度 【 。卢玮聪等探 9 J
讨不 同空腹血糖状态 的精神 分裂症 患者临床 特征及其 糖脂
医学科学 出版社 ,0 5 1 2 . 20 :2— 0
( 收稿 日期 :0 l一 9一l ) 21 0 3
( 接第 14页 ) 上 4
骨折端分离而造成不愈合 ; 另一种是克 氏针髓 内固
3 讨 论
定后 , 不能有效地控制旋 转, 特别是 在外 固定 不牢 在骨科临床中, 尺桡骨骨折是较为常见 的长骨 固、 固定时间不够长的情况下 , 这种断端活动存在影 骨折之一, 人体前臂尺、 桡骨部位存在着复杂的解剖 响了骨折愈合 。② 内固定技术 的应用不当 : 以分 可 结 构 , 、 骨及 其 附着 肌 肉群 主 司旋 转 功 能 , 手 以下几类 : 尺 桡 对 ①钢板长度过短 以及 内固定螺钉偏小导 部灵巧功能起着决定作用 。因此, 临床中对骨折复 致 固定效果不理想 ; ②钢板没有进行预弯 , 引发骨折 位及固定有着较高要求。一般认 为, 骨折后复位及 端分离 ; ③粉碎性骨折后未能很好应用拉力螺钉对 愈合质量直接关系到前臂及手功能的康复程度。然 较大碎骨块进行稳妥固定 , 存在压力侧骨缺损 。 而, 由于各种原 因 , 特别 由于骨 折治疗 中的 医源性 因 总之, 当地选择及准确地使用 内固定器材是 恰 素 问题 , 导致 术后 不愈合 发生率 较 高 , 重影 响 到患 避免尺桡骨骨折后发生骨不连重要前提之一 , 严 因此 , 者 回归 社会后 的生 活质量 。探讨 各种 尺桡 骨 骨折 不 骨科临床医师不但要熟悉人体前臂骨折病理生理情 愈合与医源性影 响因素之 间的相互关 系, 总结 尺桡 况和该部位骨折 的生物力学特点 , 还要 了解各种 内 骨骨折手术治疗经验和教训 , 改进和提高现有手术 固定器材的优缺点及使用原则和方法 。任何选择都 技术 、 固定 方 法 具 有 积 极 意 义 _2。 多 数 学 者 认 是有利有弊, 内 1J . 以最小的医源性损伤换来最好疗效仍 定, 不恰当地选择及使用内固定器材是造成骨不连 是当今骨科治疗学 的基本努力方向。 的主要 因素 , 本研究 回顾性选择近几年在我院诊治 参考文献 的6 4例尺桡骨骨折延迟愈合患者为观察对象 , 对他 [ ] 黄春吉. 骨骨 折骨不连 的生物力 学 因素 及其对 策 [ ] 医 1 尺桡 J. 们进行骨折不愈合原因调查 , 重点观察各项医源性 学 文 选 ,0 42 ( ) 76— 1. 20 ,3 6 :1 7 7
4 展 望
12 治疗 手段 .
精神 疾病 的治疗 以预 防为主 , 治疗方 法包
括 心理治疗 、 中药治疗 u 和西药治疗 J 2 。药物疗法是精神病 的主要 治疗手段 , 有关抗精神病类 药品疗效 的卫生 技术评估 研 究表明 , 抗精神病类药品在治疗 精神分裂症方 面有明显 的 效果 【 。尽管这类药物在化学结构 、 4 J 药理机制 和用 途上各不 相 同 , 均 在 精 神疾 病 的 临床 治 疗 上 广 泛 应 用 并 受 到推 但 荐 。 2 精神疾病的药物治疗 2 1 精神疾病 的中药治疗 中 医药 在精神 病 的辨证论 治 、 . 理法方药等方 面积 累了不少资料 , 在继承和发扬传 统精神病 学 上取得一定成 绩。张子 梅等调 查了用 于治疗 精神病 的 中 草药 处 方 46个 , 实 远 志 有 安 神 益 智 、 痰 、 肿 的作 9 证 祛 消
理学与治疗学 , 1 , ( )5 4— 7 . 2 11 5 : 0 6 7 56 [ ] 欧学军. 8 喹硫平替换传统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 观 察 [ ] 中外医疗 , 1 , 1 ) 2 — 2 J. 2 0 ( 4 :1 2 . 0 2 3 3
21 0 2年 1月
21 0 2年 1 月
中国民康 医学
Me ia o ra fC ie eP o l at dc l un lo hn s epeSHe h J l
Jn 2 l a.0 2
V l2 S oI 4 HM No 2 .
第2 卷 4
下半月
第2 期
【 综 述 】
精 神 疾 病 治 疗 简 述
[] 李性天 , 5 耿立坚. 新一代 抗精 神病 药临床研 究进 展 []新 医 J.
学 ,0 7 3 (2 :1 8 0 2 0 ,8 1 ) 88— 2 .
不良 反应轻微 , 良好的安全性 和耐受性 。江长 旺等通过 有 J 了解艾 司西酞普 兰联 合抗精 神病药 物治疗 急性期 精神分 裂 症伴发抑郁 的疗效及安全性 , 证实艾 司西酞普兰联合抗 精神 病药物能快 速有效地治疗精神分裂症所 伴发的抑郁症 状 , 对 精 神病性症状 的治疗有协 同作用 , 安全性较好 。欧学军对 喹硫平替换 传统抗精 神病药治疗精 神分裂症进行 临床观察 ,
理卫生杂志 ,9 9 增刊) 3 5— 7 . 19 ( :7 3 8
[ ] B y e D , enl F M n H,t 1T e ̄ b r l p 7 u s J R yo sC , ok T e a h s d . u h S e g e Q a t I e : e s u e f B l tcad r ec [ ] uly n x a nw i t m  ̄ y I r n s h J . i d nr ci i a 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