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基桩检测静载试验中问题的探讨
归纳分析基桩静载自动采集试验中遇到的问题

试验与检测幸福生活指南128幸福生活指南归纳分析基桩静载自动采集试验中遇到的问题周丽英南京南房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江苏 南京 210000摘 要: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为了确保静载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以及减少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的伤亡事故,静载自动采集仪被推广使用。
通过介绍基桩静载自动采集试验中遇到的问题,分析一下原因,找出处理措施,加强检测技术。
关键词:静载试验;静载自动采集;问题基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是指在桩顶部逐级施加竖向压力,观测桩顶部随时间产生的沉降,以确定相应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的试验方法。
建筑物基础的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往往通过静载试验来检验。
现在项目中大吨位的试验越来越多,检测过程中为了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减少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的伤亡事故,静载自动采集仪被检测监管部门推广使用。
(一)归纳分析问题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刚开始使用静载自动采集仪时,遇到了很多问题,现总结分析一下情况:1、荷载值异常《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要求“加、卸载时,应使荷载传递均匀、连续、无冲击,且每级荷载在维持过程中的变化幅度不得超过分级荷载的±10%”。
静载试验过程中,按照规范要求的间隔时间下,应分别读出实时荷载值及桩顶的位移变化量。
试验在某级荷载下,有可能读出的荷载值超过控制值很多,有可能荷载值突然变得比控制值小很多,具体在以下情况下出现:(1)当试验开始前千斤顶被上部荷载压实,加载时间虽然很短,但是荷载会超控制值很多;(2)当静载试验为了确定试桩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试验前对上部荷载预估不准确,试验中会边堆载边试验的情况,这时,上面荷载未能确保其稳定,也会造成实测荷载超控制值;(3)试验时传感器与千斤顶配合不当,在小吨位试验中使用吨位较大的千斤顶,在用静载自动采集仪检测时,由于油泵电机启动时,高速旋转使油压突变,对压力传感器有一个冲击,导致传感器会输出一个较大的瞬时值;(4)现场桩头或桩身发生破坏,表现为某级荷载陡降;(5)油路、千斤顶出现漏油等等。
浅析桩基静载试验中的问题及处理措施

本试验是基坑 开挖后在较软的粉质粘 土层上进行. 由于上部 荷 载较 大。 两支墩下 陷, 堆载结 束准 备开始试验 时。 主梁 已压 实千 斤顶 。从 曲线上可看 出, 4 0 N之前各级荷载作用下的桩顶沉 在 1k 降量 皆非常小. 由此可推测试验前 试验 开始前千斤顶 上的压力 可能 已接近 4 0 N试 桩桩项 已开始下沉 由于试验未 开始。 1k . 但 导 致 一部分沉 降流 失。 虽然之后 的各 级沉 降量趋 于正常 但试验 的
总沉 降量 己不 能 准 确 把 握 。
1 基 准桩 的稳定性 问题 . 2
在 基桩静载荷 试验 中, 测量桩“ ” 顶 位移 的常用方法 是用位
移传 感器 ( 或百分表) 测量桩“ ” 顶 相对于基准梁 的位移量 。在试 验过程 中基准梁稳定与否相当关键 。对人工设置 的基准桩而言.
千斤 顶施加到桩顶上, 载越 大事先施加 于桩顶上 的压力也越 荷 大, 此时桩顶实际就 已开始下沉, 到正式试验时, 部分 的沉 降 由 这
9鲻 {∞ 2
{船 S e
图1 - Q S曲 线
空。 以至压 力无法加上, 中止 。若不及 时发现, 止加载操 作. 试验 停
严重 时会 出现堆载平台塌方。 对于堆载法试验尤其是大吨位堆载试验,试 验前必须编制 详细可靠的施工方案.且在现场堆载 反力装 置过程 中应做好二 个一致, 台的中心应与试桩桩头 中心一致, 的中心应与 即平 重物 平台的中心一致
场合往往不多: 其他情况下设 置的基准桩, 在 一般都设置较浅 易 受地表土变动的影 响。因此 及时了解基准梁沉浮量情况很有必
要。
顶 内的压力 时 压力通过各“ 向阀” 单 正常传 入千斤顶 内. 到压 直 力平衡. 时压力表测量 的压 强与 千斤 顶 内的压 强相 同; 这 反之。 当 油泵停止加压 时 千斤顶 内的油压被“ 向阀” 单 锁定. 压力无 法传
关于桩基静载检测中的常见问题分析及处理方案探讨

关于桩基静载检测中的常见问题分析及处理方案探讨发表时间:2019-09-11T15:39:55.25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作者:张俊[导读] 摘要:经济的发展,促进建筑工程项目逐渐增多。
身份证号码:32090219830610XXXX摘要:经济的发展,促进建筑工程项目逐渐增多。
随着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建筑项目的不断增加,桩基也随着形势的变化在不断地改善,因此对桩基静载检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静载试验为桩基工程的设计和验收提供依据,只有提高桩基静载检测的准确性,减少误差的出现,促进社会的发展。
本文就桩基静载检测中的常见问题分析及处理方案展开探讨。
关键词:桩基检测;静荷载试验;承载能力引言在施工过程中,为了及早的发现桩基存在的问题,我们一般都要对它进行定期的质量检测,期间运用的主要检测技术就是桩基静载检测技术。
这项技术能够很好的帮助我们检查出桩基的缺陷,这样就能够帮助我们早期完成补缺工作,为后面的建设做好铺垫。
1桩基静载检测概述桩基静载检测技术是在原有的理论基础上开展的一种可靠、安全的桩基检测技术。
该检测技术对于检测主体为单桩时具备高度精准性、可靠安全的特征。
同时该检测的事项为判断主体极限承载力。
具体的检测方法是对单桩进行竖向的抗压静载荷试验。
试验条件是竖向抗压桩和竖向抗压静载荷工作条件相似时,能够满足单桩桩基极限承载力的精准检测。
以上述工程桩极限承载力的检测为基础理论,可以抽样对工程桩基进行检验和抽样评估。
通常,桩基静载检测会用到锚桩横梁、压重平台、地锚装置三种类型的加载反力装置,常用的是压重平台反力装置,钢筋混凝土块作为压重物,加载反力装置能提供的反力不得小于最大载荷试验的1.2倍。
在试验前,一次性加上压重物,并稳固均匀地放在平台上。
通过压力表或压力传感器显示加载值,位移传感器测量桩的沉降量。
随着时间、荷载的变化,观察记录桩顶沉降量,做Q-S曲线和S-lgt曲线,对曲线变化进行分析,判定基桩的极限承载力。
基桩检测方法及静载试验加载量问题探讨

基桩检测方法及静载试验加载量问题探讨摘要:基础桩检测主要分为基础抗拉能力检测和柱体完整性检测。
基本抗拉强度试验按试验目的和试验时间的不同分为试验桩试验和验收试验,按试验目的分为抗压桩试验、拔桩试验和水平强度桩试验、桩应力特性的差异。
测试基础桩会产生冲突,因为规格不同,设计和测试单位执行自己的专业规格。
关键词:基桩检测;静载试验;加载量引言预计会出现混淆,因为相关法规中有各种规定来识别基础桩。
它总结了如何计算桩的承载能力,并描述了桩身的静力试验载荷和竖向钢筋。
主要结论如下:建筑基础桩设计等级有A级和B级,需要打试桩,C级试桩一般不需要。
限制和范围桩承载能力静载试验的最大载荷取决于条件。
最大静载应考虑桩承载力试验的负摩擦阻力和桩侧摩擦阻力相对于中性点的不利影响。
1静载试验与桩基的概念在桩基工作中,对基础桩的质量控制不严格,因此基础桩的承载能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根据工程经验,基础桩质量问题的常见原因有:一是管道埋深不足,抬高管道时造成夹层泥浆。
二是钻井过程不严密,造成漏泥。
泥浆渗入混凝土,形成一层泥浆,降低开挖桩的强度。
三是混凝土施工断断续续,耗时长,混凝土凝固,线路堵塞,基础桩受损。
静载试验主要是对桩基上部施加包括竖向承载力和水平力在内的比力,推导和检验桩基上部在力作用下的变形规律。
基础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和竖向拔出强度。
表现。
基础桩静载试验方法是确定基础桩承载能力的重要技术之一。
静力桩基荷载试验通过对试验桩顶逐渐施加连续荷载,与此同时,记下荷载、位移和时间,并分析其关系,从而得出单桩的承载能力。
在工程项目中普遍使用的基础桩静载试验方法有:第一种是堆加载方法,广泛用于静态负载测试。
他先在山顶搭建了一个需要插入钢梁的支撑平台,然后堆放了一些重物,并信任了山顶的猴子。
千斤顶的作用使承重平台逐渐升高,并将起升过程中产生的力施加到桩身上。
组件支撑平台支撑堆叠反应梁装置。
这是特定于堆加载方法的应用程序进程。
一般堆叠过程中使用的反应喷射装置有很多选择。
桩基静载抗拔检测中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桩基静载抗拔检测中的问题及处理方法发布时间:2021-08-27T15:46:21.467Z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月10期作者:高梓恒[导读] 桩基检测是桩基质量控制实践中需要重点强调的内容,高梓恒佛山市顺德区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摘要:桩基检测是桩基质量控制实践中需要重点强调的内容,通过检测可以准确的判断桩基的具体状态以及存在的问题,这对于解决桩基问题有突出的参考意义。
对目前的桩基检测做总结分析可知静载抗拔检测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检测,这种检测主要的目的是判断桩基础的水平稳定性。
结合目前的桩基静载抗拔检测工作实践做分析可知在检测过程中,问题的存在影响了检测的实际效果,因此必须要处理检测中存在的问题。
文章对桩基静载抗拔检测实践中的问题以及处理方法做分析,旨在指导实践工作中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数据分析,条件探讨,注意事项,提高试验结果准确性。
关键词:桩基检测;静载抗拔检测;处理方法前言:抗拔桩:当建筑工程地下结构如果有在低于周边土壤水位的部分时,为了抵消土壤中水对结构产生的上浮力而打的桩。
抗拔桩的质量好坏只有通过对其进行检测、分析数据才能给出合理的抗拔力。
抗拔桩承载力与桩型(高强度预制管桩、旋挖灌注桩)、桩材、土层特性等众多复杂因素有关。
抗拔桩质量对各类建筑物基础设计与上部结构的设计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前我国的基建发展可以是突飞猛进,随着(大湾区建设框架)的逐步实现,同时对房地产的需求由为突出,土地的供应放缓,土地容积率编高,高层建筑与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对抗拔桩的质量越来越高,如何准确高效地完成对抗拔桩承载力的检测工作是国内每家检测机构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结合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准备工作要求,通过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数据分析,对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承载力结果如何准确高效进行探讨。
一、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方法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是采用接近于竖向抗拔实际工作条件的试验方法,对桩顶部逐级施加竖向抗拔力,观察桩顶部随时间产生的上拔量,观察受检基桩在上拔过程中的受荷状态,使用仪器按照规范要求采集数据并得到上拔荷载-桩顶上拔量(U-δ)、桩顶上拔量-时间对数 (δ-lgt) 曲线等参数,采用一定的方法(规范、规程、规定)分析、评价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水平,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是检测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最直观、可靠的方法。
桩基工程静载试验检测技术探讨

桩基工程静载试验检测技术探讨发布时间:2021-08-12T16:47:41.536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3期作者:刘炳锋[导读] 摘要:当前桩基础在我国工程建设中被广泛应用,是建筑物质量保障的重要分项工程,其施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整个建筑的稳定性。
广州冠建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510660摘要:当前桩基础在我国工程建设中被广泛应用,是建筑物质量保障的重要分项工程,其施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整个建筑的稳定性。
桩基工程属于隐蔽性工程,施工质量难以直观控制,因此对桩基工程的工程质量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桩基工程检测主要分为单桩竖向承载力检测和桩身完整性检测,其中单桩竖向承载力是判定桩基施工质量优劣的重要参考指标。
静载试验是单桩竖向承载力检测最直接、可靠的方法,也是为设计阶段和施工质量验收阶段提供单桩竖向承载力的主要方法。
关键词:桩基工程;静载试验;检测技术一、桩基静载试验检测的主要类别桩基作为一种历史悠久有常见的基础形式,我国应用桩基已经有着几千年的历史,随着技术的成熟性也越来越多地区广泛的应用。
在应用如此之多的情况之下,因而桩基础质量成为了的重要的分项工程。
检测桩基工程主要分为单桩竖向承载力检测和桩身完整性,从而检测桩基检测的要求必须严格把控,而桩基的承载力检测是其重要内容,直接影响工程质量。
根据工程的荷载性质主要有影响桩基承载力的是竖向抗压荷载,而桩基的竖向承载一般由单根或多根桩承台构成,通过桩顶与承台连接上部结构荷载通过传递到桩顶,桩顶竖向荷载再由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承担。
桩的承载力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桩本身的材料强度,二是地基土强度。
在桩身强度满足的前提下单桩承载力一般取决于土对桩的阻力,主要有桩侧表面阻力和桩端阻力两部分组成。
由静力平衡条件桩上作用的荷载Q与桩侧阻力及桩端阻力之间的关系为Q=QS+QP。
在桩基础工程中,根据基桩使用功能分类其类别主要有四类:竖向抗压桩、竖向抗拔桩、水平受荷桩和复合受荷桩。
浅谈桩基检测静载试验中常见的问题

浅谈桩基检测静载试验中常见的问题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大型建筑项目越来越多,建筑项目工程对地基基础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桩基是广泛应用于建筑中的重要基础型式,桩基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建筑的整体质量。
所以,我们需要重视桩基工程检测技术,采用更准确有效的桩基检测技术对工程基础施工提供科学、准确、有效的实验数据,从而为基础工程设计、施工提供更有力的依据。
关键词:桩基检测静载试验常见的问题引言:桩基作为目前工程建设中大量采用的深基础形式,是涉及结构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桩基是隐蔽工程,它是建筑物的基础,其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这些建筑物的安全。
在桩基础的施工过程中,桩基检测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因此,准确测试基桩的承载力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必要措施。
1.桩基检测的主要内容以及具体的应用1.1完整性检测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对于桩的完整性检测,我们使用较多的是低应变动检测法,低应变检测的工作原理就是:对桩顶施加相比较低的激振能量,以此来引发桩身与周围土体微幅的振动,并且用仪表量检测记录桩顶振动的速度以及加速度,然后运用机械阻抗的理论或者波动的理论对我们的记录结果进行分析,进而达到检测桩基的质量、判定桩身的完整性这样一个最终的目的。
1.2钻芯法这种方法具有科学、直观、实用等特点,在检测混凝土灌注桩方面应用较广。
一次完整、成功的钻芯检测,可以得到桩长、桩身混凝土强度、桩底沉渣厚度和桩身完整性的情况,并判定或鉴别桩端持力层的岩土性状。
抽芯技术对检测判断的影响很大。
某工程先用XY-1型工程钻机,采用硬质合金单管钻具,用低压慢速小泵量及干钻相结合的钻进方法,结果采芯率不到70%,芯样完整性极差,大多呈碎块;后来改用SCZ-1型液压钻机,采用金刚石单动双管钻具,采芯率达99%,芯样呈较完整的圆柱状。
所以,《技术规范》对钻机和钻头作了相应的规定,就是为了避免抽芯验桩的误判。
1.3承载能力检测在我们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对基桩承载能力的检测是我们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关于桩基静载检测工作中常见问题的探讨

各级沉 降量趋 于正常 , 但试验 的总沉 降量 已不 能准确 把握 。因此 , 在 堆 作条件 的试验 方法 , 确定基桩极限承载力 , 作为设计依据或对工程桩 的承 载前应详细 了解地 基土分 布情况 , 并对 地基的 承载力 进行初步估 算 , 必 载力进行抽样检验和评价。检测所用的加载反力装 置有三种类型 , 我们采 要 时应对支 墩周 围地基 土进行加 固处理 , 或是 将支墩 高度适 当增加 。 用压重平 台反力装 置 , 压重物为钢筋混凝土块 , 压重值为预估极 限承载力 2 . 4 边堆 载 边 试 验
2 基桩 静 载荷 试验 中所 出现的 问题
2 . 1基 准 桩 的稳 定性
千斤 顶 内的压 强 , 加 大 的顶力 又作用 到桩 顶上 , 从而 促使 了桩 身下 沉 , 但是 压力表 的读数 保持正 常 ,这是 由千斤 顶和压 测量 系统的油路 所决
定 的 。如 果油压 大 于千 斤顶 内的压力 , 压力 就会 通过 各 “ 单 向阀 ” 传人 在基桩静载荷试 验中 , 测量桩 “ 顶” 位移 的常用方 法是用位 移传感器 千斤 顶 内, 一直 到二者 的压 力平衡 为止 , 这个 时候 压力 表测量 的压 强与 ( 或百分表 ) 测量桩 “ 顶” 相对 于基 准梁的位移量。在试 验过程 中基准梁稳 千斤 顶 内的压 强相 同 ; 相 反地 , 当油 泵停 止加压 , 千斤顶 内的 油压被 “ 单 定与否相当关键。对人工设 置的基 准桩而言 , 对其稳定性影 响较大且 容易 向阀” 锁定 , 压力 无法 传递到油 管 。所 以 , 在边 堆 载边试 验 的时候 , 应该 被忽视 的因 素就是堆 载重量 对地表 产生 的附加压 力引起其 稳定性 的变 在各 级荷 载达 到平衡 稳定 之后 再准备 后一 级荷 载前 一级进 行堆 载 , 注 化。尤其大荷载堆载试验 , 就是严格按规 范的要求 , 即试 验桩 、 基准桩 、 支 意在 堆载 的时候不 加压 ,堆载量 和荷载量 应该保 持平衡 ,以免影 响桩 承墩三者 的距 离即使能满 足≥4 d , 且 ≥2 m( d 为桩 身外 径 ) , 堆 载时仍发现 支承墩 出现 明显下沉现象 ,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基准桩 ( 梁) 的稳定性 。在 没有 更科学 、 可行 的测试方法 的情况下 , 较 为实 际的控 制方法是尽量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672-4011(2008)06-0048-02对基桩检测静载试验中问题的探讨林国强(佛山市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站,广东佛山 528000) 摘 要:本文从锚桩法问题、基桩静载荷试验中所出现的问题、快速法问题等进行综合探讨。
关键词:基桩检测;静载试验;承载力 中图分类号:T U75513 文献标识码:B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建筑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高、大型建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不断增加,对建筑地基基础的要求也相应地越来越高。
桩基作为基础的一种重要型式,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因此对基桩检测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基桩静载荷试验方法是检测基桩承载力最为可靠,也是最为成熟的方法,但在静载试验中仍存在不少问题。
1锚桩法问题(1)锚桩钢筋脱焊问题:在试验过程中,由于所选钢筋质量较差或是工人焊接技术不够等原因,当加载至一定压力后,会出现与锚桩桩头主筋相接处的锚筋拉断或是焊接点开裂等现象,以至锚桩与钢梁联合的反力架崩塌,造成千斤顶及百分表等受损,试验失败;严重时还危及人员安全。
对于以上问题,我们在施工时,应选择比锚桩主筋直径大一号的钢筋作为拉筋,且焊接长度要求达到10cm~15cm,加压荷载较大时还要求双面焊。
(2)试、锚桩间距问题:锚桩在受到上拔作用的过程中,其桩周土也在相应的产生扰动,从而对试桩沉降量产生一定的影响,上拔量越大,其自身扰动就越大,对试桩的影响也就越大。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程》(DGJ08-218 -2003)表41214中提出对试桩与锚桩中心间距应≥3D (D为试、锚桩桩身外径)且>210m就是为减小这种影响。
为确保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在选择锚桩时应严格遵守这一规范规定。
(3)锚桩抗拔力问题:采用锚桩与钢梁联合提供反力时,业主为了节约成本,往往采用工程桩作为试验锚桩,若试验前未作锚桩抗拔力计算,试验时钢筋过度受拉,或不对称布置的锚桩系统,锚固力分配不当时,加载过程中会造成部分锚桩过度上拔,以至局部钢筋拉断,不仅试验不得不中止,试验失败,而且还随时会给操作人员带来危险。
因此要求在试桩方案实施前必须进行锚桩抗拔受力核算,若发现不足或受力不均等问题,应及时与业主或设计方联系。
2基桩静载荷试验中所出现的问题211基准桩的稳定性问题在基桩静载荷试验中,测量桩“顶”位移的常用方法是用位移传感器(或百分表)测量桩“顶”相对于基准梁的位移量。
在试验过程中基准梁稳定与否相当关键。
对人工设置的基准桩而言,对其稳定性影响较大且容易被忽视的因素就是堆载重量对地表产生的附加压力引起其稳定性的变化。
尤其大荷载堆载试验,就是严格按规范的要求,即试验桩、基准桩、支承墩三者的距离即使能满足≥4d,且≥2m(d为桩身外径),堆载时仍发现支承墩出现明显下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基准桩(梁)的稳定性。
在没有更科学、可行的测试方法的情况下,较为实际的控制方法是尽量利用附近的工程桩作为基准桩,但工程桩可利用的场合往往不多;在其他情况下设置的基准桩,一般都设置较浅,易受地表土变动的影响。
因此,及时了解基准梁沉浮量情况很有必要。
212堆载平台偏心问题采用堆载平台作加荷系统时,由于堆载量不足,或有时由于堆载吨位过大,堆载中心难以控制,造成偏心过大,试验中还未达到目标吨位堆载便被向上顶动,堆载平台的两支墩局部出现悬空,以至压力无法加上,试验中止。
若不及时发现,停止加载操作,严重时会出现堆载平台塌方。
对于堆载法试验尤其是大吨位堆载试验,试验前必须编制详细可靠的施工方案,且在现场堆载反力装置过程中应做好二个一致,即平台的中心应与试桩桩头中心一致,重物的中心应与平台的中心一致。
213边堆载边试验问题为避免主梁压实千斤顶,便在荷载不足时提前进行试验,即所谓的“边堆载边试验”。
这不失为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这种做法除要注意安全外,还要注意堆载方法,处理不当也会严重影响数据的真实性。
由于堆载架上的重物越来越多,其重力直接由主梁反压到千斤顶上,使千斤顶内的压强增加,顶力加大,直接作用于桩顶上,使桩身下沉加快,但压力表的读数正常,这是目前常用的千斤顶与加压测量系统的油路决定的。
因为当油压大于千斤顶内的压力时,压力通过各“单向阀”正常传入千斤顶内,直到压力平衡,这时压力表测量的压强与千斤顶内的压强相同;反之,当油泵停止加压时,千斤顶内的油压被“单向阀”锁定,压力无法传递到油管。
所以,当千斤顶活塞顶部的反力增加时,作用于桩顶的力增加,压力表的读数不变。
以至有些本级荷载偏大,而有些本级荷载偏小,Q—S 曲线不能正常反映试桩的变形规律。
例如:某工程,桩径为350×350,桩长为2610m的预制钢筋砼方桩,单桩极限承载力为1250k N。
本试验堆载时由于支墩周围土体较差,在堆到一定荷载时,便开始边堆边试验。
从曲线上看出,第一级沉降量为3156,明显偏大,而后几级的沉降量《四川建材》2008年第6期 质量检验与控制●mm84几乎不变,直到第六级875k N 以后沉降才恢复正常。
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进行第一级试验时,随着上部堆重物越来越多,重力由主梁直接反压到千斤顶上,使千斤顶上的顶力增大,桩顶上的压力已基本达到第五级荷载750kN,桩身下沉加快,但压力表的读数保持正常,以至接下来的第2级~5级荷载下的沉降偏小。
因此,若是不得已要进行边堆载边试验时,应在各级荷载达到稳定后准备加后一级荷载前进行堆载,堆载期间不加压,且堆载量不应超过该级荷载量。
或是在最后一级或两级荷载时不要堆载,以免影响桩的最终累计沉降量。
总之,尽量使边堆载边试验的不良影响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
214试验前主梁压实千斤顶的问题堆载法是基桩等静载荷试验工作中用得较频繁的一种方法。
在上海等软土地基工程中,不少工程由于地基土较差,试验开始前,上部载荷已完全加载到支承墩上,支承墩就产生下沉,造成试验前主梁压实千斤顶,以至试验还未开始,就已有一定的荷1载通过千斤顶施加到桩顶上,荷载越大事先施加于桩顶上的压力也越大,此时桩顶实际就已开始下沉,到正式试验时,这部分的沉降由于未能记录而缺失,导致试验前几级的沉降偏小,甚至没沉降。
从而影响了Q -S 曲线的形态及最终累计沉降量,严重时还会导致结论的错误。
例如:某工程,桩径为Φ400mm,桩长为2110m 的PT C 管桩,单桩坚向抗压极限承载力为820k N,其Q -S 曲线如图1所示。
图1 Q -S 曲线本试验是基坑开挖后在较软的粉质粘土层上进行,由于上部荷载较大,两支墩下陷,堆载结束准备开始试验时,主梁已压实千斤顶。
从曲线上可看出,在410k N 之前各级荷载作用下的桩顶沉降量皆非常小,由此可推测试验前,试验开始前千斤顶上的压力可能已接近410k N ,试桩桩顶已开始下沉,但由于试验未开始,导致一部分沉降流失,虽然之后的各级沉降量趋于正常,但试验的总沉降量已不能准确把握。
因此,在堆载前应详细了解地基土分布情况,并对地基的承载力进行初步估算,必要时应对支墩周围地基土进行加固处理,或是将支墩高度适当增加。
3快速法问题现有规范规定,桩基检测方法可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与快速维持荷载法。
为了缩短工期,提高建设效率,业主往往都要求采用快速法,即“一般每隔一小时加下一级荷载”。
问题就出在“一小时一级”上,试验过程中经常遇到加载至最后一级(或二级)时,Q —S 曲线出现较明显向下弯曲现象,如果只“恒载”1h,可能还够不上“破坏”标准,但只要延长“恒载”时间,就有可能出现“破坏”。
由此造成如不延长时间桩可能达到验收标准,而延长时间则达不到验收标准的情况,或者恒载时间延长或不延长得到的极限承载力相差一个级别。
对最后一级来说,延长时间必然会增大累计沉降量,这对以最终累计沉降量判断桩的承载力达不达到要求的标准来说,也至关重要。
例如:某工程桩径为250×250,桩长为1910m ,单桩极限承载力为442k N 。
其S -Lgt 曲线如图2所示。
本试验在最后一级加载至60m in 时,其总沉降量为18125mm,本级沉降量为915mm ,是前一级本级沉降量的3倍以上,若就此判断其承载力,可判其合格。
但从曲线以及最后一级的每次沉降读数分析,其沉降未呈收敛趋势,若继续恒载,很可能出现破坏,于是又继续测读,直到270m in 还未达稳定标准,且S -Lgt 曲线已明显向下弯曲,才终止试验,总沉降量达28136mm ,故而认为该试桩在本级荷载作用下无法达到稳定标准,其极限承载力小于442k N。
图2 S -Lgt 曲线新的《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程》(DG J08-218-2003)41311第2条中规定:当采用快速维持荷载法时,对最后一级(或二级)荷载,应判据其沉降的收敛性。
这在一定程度上补救了以上出现问题。
故此,要求静载测试过程中必须严格认真执行这一规范规定。
4结束语虽然规范规定荷载要在试验前一次性堆载,但常常因客观条件的限制难于做到,如果仅考虑规范的要求,就有可能无法完成试验工作,所以只要采取适当的措施,边堆载边试验是能够在确保试验数据质量的前提下实现试验目的的。
但采用快速法进行试验时,如果在最后一级或出现沉降加速的一级适当延长恒载时间或进行判稳,作为验收性试验应该是可行的,而且可以节省大量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而锚桩法虽然往往也是设计与业主决定,但试验前编制好详细的施工方案,对锚桩抗拔力进行认真仔细的核算,当试、锚桩间距有问题时,及时与设计及业主商议,尽可能选择一个比较合适的试、锚桩,并且认真做好锚桩焊接工作,是能够减小甚至避免问题的出现的。
总之,只要检测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认真对待,是可以消除和减少试验中所遇问题的,通过桩基静载试验从而合理评价桩土体系承载力与沉降量的关系。
[I D ]●质量检验与控制 《四川建材》2008年第6期:44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