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岳阳楼记》同步练习(解析版)
人教版九年级上(2018部编版)第10课《岳阳楼记 》同步练习

第三单元10 岳阳楼记范仲淹夯实基础巩固知识预习自测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zhé(谪)守 朝晖.(huī) 霏.霏(fēi ) 怒号.(háo ) 浊.浪(zhuó) 潜.形(qián ) 诗fù(赋) 楫.摧(jí) 冥.冥(míng ) 汀.兰(tīng ) jiē夫(嗟) 浩浩shāngshāng (汤汤) 迁客sāo 人(骚)一碧万顷.(qǐng ) 宠辱偕.忘(xié)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越.明年 越: 到 (2)前人之述备.矣 备: 全面,详尽 (3)朝晖.夕阴 晖: 日光 (4)去.国怀乡 去: 离开 (5)沙鸥翔集.集: 停息 (6)微斯.人 斯: 这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多义词。
(1)明{越明年 次于今天或今年的至若春和景明 明媚(2)通{政通人和 形容词,顺利北通巫峡 动词,通向(3)观{予观夫巴陵胜状 动词,观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名词,景象(4)或{而或长烟一空 连词,有时或异二者之为连词,或许、也许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注意与今义的区别。
(1)属予作文..以记之 写文章(2)气象..万千景象(3)南极..潇湘向南面到达(4)至若春和景.明日光(5)微.斯人如果没有5.根据要求填空。
(1)本文中,从空间角度表现岳阳楼“大观”的语句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从时间角度表现岳阳楼“大观”的语句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2)本文中,描写明媚春光中鸟和鱼活动的句子是“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3)本文中,写迁客骚人览物而悲的句子是“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写迁客骚人览物而喜的句子是“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4)本文中,与“进”“退”二字相照应的句子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5)本文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两句体现了作者超越个人忧乐的宽广胸襟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济世情怀。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0课_岳阳楼记》2020年同步练习卷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0课岳阳楼记》2020年同步练习卷一、积累运用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谪守(zhé)衔远山(xián)浩浩汤汤(tāng)B.潜形(qiǎn)日星隐曜(yào)樯倾楫摧(qiáng)C.皓月(hào)淫雨霏霏(fēi)岸芷汀兰(tīng)D.嗟夫(jiē)宠辱偕忘(xié)属予作文以记之(shǔ)2.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1)越明年:________(2)百废具兴:________(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________(4)前人之述备矣:________(5)薄暮冥冥:________(6)沙鸥翔集,锦鳞游泳:________3. 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与其他项不同的一项是()A.前人之述备矣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属予作文以记之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4.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政通人和/春和景明B.北通巫峡/指通豫南C.浊浪排空/长烟一空D.南极潇湘/此乐何极5. 下列对课文《岳阳楼记》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先写岳阳楼的雄伟景观,再借景抒发不同的览物之情,卒章显志,点明主旨。
B.“微斯人,吾谁与归”既是慰勉滕子京,也体现了作者欲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
C.本文以“记”为名,先写景后叙事,进而由景入情,因情而生发出议论。
D.本文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由景抒情,由情入议。
句式骈散结合,行文富于变化。
6. 用诗文原句填空。
(1)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洞庭湖波光月影之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从空间角度描写洞庭湖壮丽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时间角度描写洞庭湖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不管是在荣誉面前,还是受到不公正对待,作为一名老党员,他都能泰然处之,“________,________”。
《岳阳楼记》(解析版)-九年级语文课内外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

第10课 《岳阳楼记》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喜雨亭记苏 轼亭以雨名,志喜也。
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
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敌,以名其子。
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
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
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
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
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
丁卯大雨,三日乃止。
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
”“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
”“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
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
其又可忘耶?”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栗。
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
太守不有,归之天子。
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
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
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
吾以名吾亭。
”1.解释加点的词语。
(1)始治.官舍(2)农夫相与忭.于野(3)以属.客而告之(4)无麦无禾,岁且荐.饥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古者有喜,则以.名物 以.为休息之所B .为.亭于堂之北 其占为.有年C .于是举酒于.亭上 官吏相与庆于.庭D .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 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忧者以喜,病者以愈。
(2)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4.结合全文,说说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种思想感情和欧阳修在《__________》中表现的思想感情是一致的。
【答案】1.(1)修建(2)欢乐(3)(斟酒)相劝(4)频,一再2.C3.(1)忧愁的人因此而高兴,生病的人因此而痊愈。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0课《岳阳楼记》译文及赏析

《岳阳楼记》译文及赏析【译文】宋仁宗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被贬谪到岳州当了知州。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许多已废弛不办的事情都兴办起来。
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来的规模,在楼上刻了唐代名人和当代人的诗赋。
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我观赏那岳州的美好景色,都在洞庭湖之中。
它含着远处的山,吞长江的水,水势浩大,无边无际,早晨阳光照耀、傍晚阴气凝结,景象千变万化。
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的景象。
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
既然这样,那么北面通到巫峡,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江,降职的官史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观赏自然景物所产生的感情能没有不同吗?如果连绵的阴雨下个不断连续许多日子不放晴,阴惨的风狂吼,浑浊的浪头冲白天空;太阳和星星失去了光辉,高山隐藏了形迹;商人和旅客不能成行,桅杆倒了、船桨断了;傍晚时分天色昏暗,老虎怒吼猿猴悲啼。
在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奸人的诽谤、害怕坏人的讥笑,满眼萧条冷落,极度感概而悲愤不端的种种情绪了。
到了春日晴和、阳光明媚,波浪不起,蓝天和水色相映,一片碧绿广阔无边;成群的沙鸥,时而飞翔时而停落,美丽的鱼儿,时而浮游,时而潜游;岸边的香草,小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颜色青葱。
有时大片的烟雾完全消散了,明月照耀着千里大地,浮动的月光象闪耀着的金光,静静的月影象现下的白璧,渔夫的歌声互相唱和,这种快乐哪有穷尽!在这时登上岳阳楼,就有心胸开朗,精神愉快;荣辱全忘,举酒临风,高兴极了的种种感概和神态了。
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跟上面说的两种思想感情的表现不同,为什么呢?他们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里做高官就担忧他的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担忧他的君王。
这就是进入朝延做官也担忧,辞官隐居也担忧。
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的忧愁之先就忧愁,在天下人的快乐之后才快乐”吧。
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年)【赏析】饮水思源,解文寻根。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岳阳楼记同步练习题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 上册 -测试题10 岳阳楼记01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谪.守(zhé)浩浩汤.汤(shāng)淫雨霏.霏(fēi) 阴风怒号.(háo)日星隐曜.(yào) 樯.倾楫.摧(qiáng)(jí)山岳潜.形(qián) 岸芷汀..兰(zhǐ)(tīng)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谪.守巴陵郡谪:贬官(2)予观夫巴陵胜.状胜:美好(3)朝晖.夕阴晖:日光(4)南极.潇湘极:至、到达(5)迁.客骚人迁:贬谪、降职(6)日星隐曜.曜:光芒(7)樯倾.楫摧.倾:倒下摧:折断(8)薄暮冥冥..冥冥:昏暗(9)去国.怀乡国:指国都(10)春和景.明景:日光(11)沙鸥翔集.集:停息(12)锦鳞.游泳鳞:代指鱼(13)岸芷汀.兰汀:小洲(14)长烟一.空一:全(15)宠.辱偕.忘宠:荣耀偕:一起(16)把.酒临风把:持、执3.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百废具兴“具”同“倶”,全、皆(2)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嘱咐4.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
(1)越.明年古义:到今义:跨过(阻碍),跳过(2)增其旧制.古义:规模今义:制度(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古义:景象今义:观看(4)是进亦忧,退.亦忧古义:指“处江湖之远”(或:处在僻远的江湖间,指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 今义:后退(5)微.斯人古义:如果没有今义:细小5.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
(1)各种被废置的或该办未办的事业都兴办起来。
(百废俱兴)(2)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心旷神怡)(3)政事顺遂,人民和乐。
(政通人和)(4)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
(气象万千)6.填空。
(1)《岳阳楼记》是北宋(朝代)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于北宋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为重修岳阳楼而写的。
(2)“记”是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可以写景、叙事、状物。
第10课 《岳阳楼记》 册同步课时作业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0课岳阳楼记1.课下未注释的重点字词。
(1)越明年明年:___________(2)属予作文以记之作文:___________ 以:___________(3)前人之述备矣备:___________(4)薄暮冥冥薄:___________(5)去国怀乡去:___________(6)而或长烟一空或:___________(7)登斯楼也斯:___________(8)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尝:___________(9)或异二者之为为:___________(10)不以物喜以:___________(11)吾谁与归归:___________2.课下注释的重点字词。
(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谪守:_____________(2)越明年越:____________________(3)百废具兴具:____________________(4)增其旧制制:____________________(5)属予作文以记之属:____________________(6)予观夫巴陵胜状胜状:____________________ 胜:____________________ (7)横无际涯际涯:____________________(8)朝晖夕阴晖:____________________(9)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大观:____________________(10)然则北通巫峡然则:____________________(11)南极潇湘极:____________________(12)迁客骚人迁客:____________________ 迁:____________________ 骚人:____________________(13)得无异乎得无:____________________(14)若夫淫雨霏霏淫雨:____________________ 霏霏:____________________ (15)连月不开开:____________________(16)浊浪排空排空:____________________(17)日星隐曜曜:____________________(18)樯倾楫摧倾:____________________ 摧:____________________(19)薄暮冥冥冥冥:____________________(20)去国怀乡国:____________________(21)至若春和景明景:____________________(22)一碧万顷万顷:____________________(23)沙鸥翔集集:____________________(24)锦鳞游泳锦鳞:____________________ 鳞:____________________ (25)郁郁青青郁郁:____________________(26)而或长烟一空一:____________________(27)静影沉璧璧:____________________(28)宠辱偕忘偕:____________________(29)把酒临风把:____________________(30)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求:____________________ 古仁人:____________________(31)或异二者之为或:____________________(32)居庙堂之高庙堂:____________________(33)先天下之忧而忧,先:____________________后天下之乐而乐后:____________________(34)微斯人微:____________________3.范仲淹《岳阳楼记》(1)庆历四年春,_______________。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0课《岳阳楼记》阅读练习题

《岳阳楼记》真题演练一、阅读下面文言选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甲】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明景和,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记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1.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哀转久绝.群响毕绝.B.属.引凄异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C.至若春和.景明地利不如人和.D.把酒临.风临.溪而渔2.下列句子加点的“则”字与“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中的“则”字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入则.无法家拂士B.诚如是,则.霸业可成也C.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D.山不在高,有仙则名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甲】文第2段和【乙】文第2段中的景物描写分别渲染了什么样的气氛?甲选文第2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选文第2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结合具体语境,说说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的妙处。
(1)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岳阳楼记》知识梳理及练习

《岳阳楼记》知识点知识点整理[北宋] 范仲淹一、原文: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zhé)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shāng),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yín)雨霏霏(fēi),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qiáng)倾楫(jí)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zhǐ)汀(tīng)兰,郁郁青青(jīng)。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二、翻译: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为巴陵太守。
到了第二年,政务推行顺利,百姓安居乐业,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展它旧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今人的诗赋刻在上面,(并)嘱咐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依我看来,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这洞庭湖上。
它连接着远方的山脉,吞噬着长江的流水,浩浩荡荡,无边无际。
早晨阳光照耀;傍晚天色昏暗,景物的变化无穷无尽。
这些就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象。
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然而,(此地)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达潇湘,被降职外调的官员和不得志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能够没有不同吗?在那阴雨连绵不断,整月不晴的时候,阴冷的风怒吼着,浑浊的浪冲向空中;太阳和星星隐没了光辉,山岳隐藏了形体;商人和旅客无法通行,桅杆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只听到)老虎的长声吼叫和猿猴的悲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岳阳楼记》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谪.守(zh ē)郡.县(j ūn)诗赋.(f ù)衔.接(xi án)B .吞.没(t ēn)朝晖.(hu ī)骚.人(s āo)霪.雨(y ín )C .樯.倾(qi ánɡ)冥.冥(m ín ɡ)潜.行(qi ǎn)波澜.(l án)D .汀.兰(t īnɡ)皓.月(h ào)偕.忘(xi é)神怡.(y í)【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识记能力。
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音,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
【解答】A .有误,“谪守”的“谪”的声调应该是二声。
B .有误,“吞没”的“吞”应读作“t ūn ”;C .有误,“潜行”的“潜”应读作“qi án ”;D .正确。
故选:D 。
2.下列对课文《岳阳楼记》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作者先写岳阳楼的雄伟景观,再借景抒发不同的览物之情,卒章显志,点明主旨。
B .“微斯人,吾谁与归”既是慰勉滕子京,也体现了作者欲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
C .本文以“记”为名,先写景后叙事,进而由景入情,因情而生发出议论。
D .本文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由景抒情,由情入议。
句式骈散结合,行文富于变化。
【分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把握,注意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把握写作特色及运用的表达方式。
【解答】ABD .正确;C .有误,应为先叙事后写景。
故选:C 。
3.下面不是对偶句的一项是()A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B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C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D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偶修辞手法。
【解答】ACD.正确;B.有误,“朝晖夕阴”是两个词并列结构,而“气象万千”是一个主谓结构的短语。
两者不能对应。
故选:B。
4.下列各项中“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前人之.述备矣B.览物之.情C.予尝求古仁人之.心D.属予作文以记之.【分析】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一词多义的问题,要注意平时区别记忆。
【解答】ABC.三项均为结构助词,的;D.代词,代指“重修岳阳楼”这件事。
故选:D。
5.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浊浪排空.而或长烟一空.B.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一.碧万顷C.政通.人和北通.巫峡D.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予观.夫巴陵胜状【分析】本题考查常见文言词一词多义的问题。
【解答】A.天空消散;B.两个“一”都是数词;C.通顺通着,连着;D.景象看。
故选:B。
6.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理解正确的一句是()A.不认为外物的好坏和个人的得失可以高兴或悲伤。
B.不认为环境好坏就高兴,不认为个人的得失就悲伤。
C.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个人的得失而高兴或悲伤。
D.不因为环境的好坏而喜,也不因为个人的得失而悲。
【分析】考查句段分析,此类辨析翻译句子正误题,先要根据文中语境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抓住句子中的关键字词比较,找出错误点,反选排除,得出答案【解答】用反选排除法判断答案,AB两项把“以”译错,“以”不是“认为”而是“因为”。
此句两分句是互文显义,不能分开翻译,所以D错,故选:C。
二.基础知识7.写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在《岳阳楼记》中的意思。
(1)越.明年及,到(2)迁客骚人..诗人(3)不以.物喜因,因为(4)是.进亦忧这样(5)百废具.兴同“俱”,全,皆(6)连月不开.放晴(7)忧谗.畏讥谗言(8)宠辱偕.忘一起(9)沙鸥翔集.群鸟停息在树上(10)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朝廷【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
【解答】(1)句意为:到了第二年。
越:及,到。
(2)句意为:来往的诗人。
骚人:诗人。
(3)句意为:不因外物好喜。
以:因,因为。
(4)句意为:这样来说。
是:这样。
(5)句意为: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具:通假字,同“俱”,全,皆。
(6)句意为:接连几个月不放晴。
开:放晴。
(7)句意为: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
谗:谗言。
(8)句意为: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
偕:一起。
(9)句意为: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
集:群鸟停息在树上。
(10)句意为: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
庙堂:朝廷。
答案:(1)及,到;(2)诗人;(3)因,因为;(4)这样;(5)同“俱”,全,皆;(6)放晴;(7)谗言;(8)一起;(9)群鸟停息在树上;(10)朝廷。
8.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
(1)越.明年古义:到今义:跨过(阻碍),跳过(2)增其旧制.古义:规模今义:制度(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古义:景象今义:观看(4)是进亦忧,退.亦忧古义:指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今义:后退(5)微.斯人古义:如果没有今义:细小【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古今异义。
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
【解答】(1)句意:到了第二年。
越:到。
(2)句意:扩大它原来的规模。
制:规模。
(3)句意: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色呀。
观:景象。
(4)句意:这样看来,在朝廷做官也担忧,不在朝廷做官也担忧。
退:指“处江湖之远”(或:指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
(5)句意:没有这样的人。
微:如果没有。
答案:(1)到(2)规(3)景象(4)指“处江湖之远”(或:指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5)如果没有9.指出下列各文言句中词类活用的情况(1)百废具兴(2)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3)居庙堂之高(4)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分析】本题考查词类活用。
要注意根据文章语境了解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判断每个字的含义,再分析哪个字词与其本原本的词性有所不同。
【解答】(1)百废具兴: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废:原形容词,这里作名词,意义:荒废了的事业。
(2)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把唐代名人家和今人的诗赋刻在上面。
贤:原形容词,这里作名词,意义:贤人、才华出众的人。
(3)居庙堂之高:处在高高的庙堂上,意为在朝中做官。
高:原形容词,这里作名词,意义:高位。
(4)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到潇水、湘江。
北:原名词,这里作状语,意义:向北。
南:原名词,这里作状语,意义:向南。
答案:(1)废:形容词作名词,意义:荒废了的事业。
(2)贤:形容词作名词,意义:贤人、才华出众的人。
(3)高:形容词作名词,意义:高位。
(4)北:名词作状语,意义:向北。
南:名词作状语,意义:向南。
10.指出下列各句运用了何种修辞方法?日星隐耀,山岳潜形。
拟人、对偶锦鳞游泳借代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反问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对偶、比喻。
【分析】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辨析能力。
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及作用,然后结合句子进行分析。
【解答】“日星隐耀,山岳潜形”除了对偶,还有拟人,“隐”“潜”有“藏”的意思,表现“日星”“山岳”主动的情态;“锦鳞游泳”中“鳞”借代“鱼”;“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只问不答,答在问中,是反问;“浮光跃金,静影沉璧”中把月之“静影”比喻成“璧玉”。
答案:拟人、对偶;借代;反问;对偶、比喻。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滕子京谪.降职或远调守.做太守巴陵郡(2)增其旧制.规模(3)薄.迫近暮冥冥..昏暗的样子(4)前人之述.记述备.详尽矣(5)满目萧然..萧条凄凉的样子(6)若夫淫雨霏霏..雨雪繁密的样子,连月不开.放晴(7)浊浪排.冲向空(8)至若春和景.日光明,波澜不惊.起、动(9)而或.有时长烟一.全空(10)则有去.离开国.国都怀乡,忧谗.说坏话畏讥(11)则有心旷.开阔、开朗神怡.愉快,宠辱偕.一起忘。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解释能力,要注意在翻译句子的基础上进行解释,注意通假字等特殊现象。
【解答】(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滕子京降职任岳州太守。
谪,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
守,做太守。
(2)增其旧制:扩展它原有的规模。
制,规模。
(3)薄暮冥冥:傍晚天色昏暗。
薄,迫近。
冥冥,昏暗的样子。
(4)前人之述备矣: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前人之述,指上面说的“唐贤今人诗赋”。
备,详尽,完备。
矣,语气词“了”。
之,助词,的。
(5)满目萧然:抬眼望去尽是萧条冷落的样子。
萧然,景象萧条凄凉的样子(6)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像那连绵细雨纷纷而下,整月不放晴的时候。
若夫:用在一段话的开头以引起下文。
下文的“至若”,同此。
“若夫”近似“像那”。
“至若”近似“至于”。
淫雨,连绵不断的雨。
霏霏,雨或雪(繁密)的样子。
开:(天气)放晴。
(7)浊浪排空:浑浊的波浪冲向天空。
排,冲向。
(8)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至于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时,湖面波平浪静。
景,日光。
惊,起、动。
(9)而或长烟一空: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
或,有时。
长,大片。
一,全。
空,消散。
(10)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就会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
去,离开。
国,国都,指京城。
忧,担忧。
谗,谗言。
畏,害怕,惧怕。
讥,嘲讽。
(11)则有心旷神怡:就会心情开朗,精神愉快。
旷,开阔。
怡,愉快。
宠辱偕忘:荣耀和屈辱一并都忘了。
宠,荣耀。
辱,屈辱。
偕,一起,一作“皆”。
答案:(1)降职或远调做太守(2)规模(3)迫近昏暗的样子(4)记述、描述详尽(5)萧条凄凉的样子(6)雨雪繁密的样子放晴(7)冲向(8)日光起、动(9)有时全(10)离开国都说坏话(11)开阔、开朗愉快一起三.文言文阅读12.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岳阳楼记》节选))州,暇日率僚属(部属)登楼置酒,未举觞(shāng),见缞绖(cuī 范文正公守邠(bīn丧服)数人营理葬具者。
公亟(jí急迫地)令询之,乃寓居士人(寄居在外的读书人)dié 卒于邠,将出殡近郊,赗(fènɡ)敛棺椁(下葬的物品)皆所未具。
公怃然(失意的样子),即彻(“通撤”)宴席,厚赒(zhōu救济)给之,使毕其事。
坐客感叹有泣下者。
(《范仲淹罢宴》)(1)给加点字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