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部编版)第10课《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部编版)第10课《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部编版)第10课《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掌握重要加点字词。

2、学习记事、写景、议论结合法,学习精炼、生动的语言;培养翻译和朗读的能力。

3、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进步的政治主张。

4、背诵全文。

教材分析:

重点

1、掌握重要加点字词。

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难点

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进步的政治主张。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咱们这节课接着来学习《岳阳楼记》,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岳阳楼凭借范仲淹的这篇文章而名扬天下。同学们提的问题当中有一个问题特别集中,就是范仲淹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说起这篇文章还有个小来历呢!范仲淹和滕子京是非常要好的朋友。滕子京被贬官在巴陵郡后,把巴陵郡治理的井井有条,于是他重修岳阳楼。在古代,修造亭台楼阁,往往会请名人写篇文章来记述一下,滕子京便请朋友范仲淹来写。好朋友相邀,岂有不答应的道理?此时的范仲淹,也正被贬在邓州,真可谓“同是天涯沦落人”。但他和滕子京的性格有很大差异。滕子京很有才华,但是他的脾气很大,也不够洒脱,很难听进别人的意见,他对自己的无端被贬始终耿耿于怀,作为滕子京的朋友,范仲淹总想对他进行规劝却一直无缘开口。这次滕子京给范仲淹去信,要他为岳阳楼写记,范仲淹觉得这是个好机会,所以他欣然答应,于是有了这篇传颂千古的《岳阳楼记》。

二、范仲淹及时代背景:

1、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出身贫寒,自幼丧父。因喜读书,于宋真宗八年考中进士,宋任宗时,西夏犯边,范仲淹和韩琦并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长达数年,功高至伟。后还朝任枢密副使,参加政事,曾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后改革失败于庆历五年贬放邓州。此时他身体很不好。昔日好友滕子京从湖南来信,要他为重新修竣的岳阳楼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一口答应。庆历六年六月,他就在邓州的花洲书院里挥毫撰写了著名的《岳阳楼记》。表现作者虽身居江湖,心忧国事,虽遭迫害,仍不放弃理想的顽强意志,同时,也是对被贬战友的鼓励和安慰。

2、岳阳楼:屹立在洞庭湖畔的岳阳楼,是我国古建筑中的瑰宝,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誉。

岳阳楼是什么时候建的,说法不一。一般都认为它始建于唐,北宋年间重修和扩建。岳阳楼的出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北宋著名文学家范仲淹(989-1052年)写了一篇不朽的散文<<岳阳楼记>>。岳阳楼所处的位置极好。它屹立于岳阳古城之上,背靠岳阳城,俯瞰洞庭湖,遥对君山岛,北依长江,南通湘江,登楼远眺,一碧无垠,白帆点点,云影波光,气象万千。岳阳楼的建筑很有特色。主楼3层,楼高15米,以4根楠木大柱承负全楼重量,再用12根圆木柱子支撑2楼,外以12根梓木檐柱,顶起飞檐。

3、关于“记”:记是古代的一种不定体。一般地说作者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个事物有所感受,而后不拘一格地写出来,都可以叫做“记”。它可以全是叙事,如《桃花源记》,还可以全是写景,如《小石潭记》,还可以全是说明,如《核舟记》,还可以兼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等各种成分,如《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有游记兼抒情的,如《满井游记》。

三、课文内容和结构:

第一部分(1)叙述重修岳阳楼和作记的缘由。(先背景谪守、政绩;后缘由——记叙)第二部分(2-4)描写岳阳楼的景观及迁客骚人登楼览物而产生的两种不同感受。

一层:(2段)总写洞庭远景,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描写

二层:(3、4段)详写迁客骚人览物之情因景而异。(一阴一悲;一晴一喜)描写、抒情。

第三部分(5)表现作者的旷达胸怀及政治抱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议论)

四、写法赏析:

1、多种表达方式的结合:记叙、描写、抒情、议论。

2、骈散句结合,富有韵律节奏,朗朗上口。

3、构思精巧独特,借事而表心志。

(修岳阳楼是因子;赏洞庭湖景是寄托志士仁人的情感;赞古仁人抒己志。由记入景,由景抒情,由情表议。一步步揭示主题:借作记抒“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旷达胸怀及政治抱负。)

4、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5、对比

6、本文有两种对偶句,一种是两句相对,如“北通巫峡”对“南极潇湘”;一种是本句自对,如“迁客”对“骚人”。试从文章中各找出几组对偶句来,并说明它们是怎样构成对偶的。

两句相对:衔远山——吞长江;北通巫峡——南极潇湘;日星隐耀——山岳潜形;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本句自对:政通—人和;朝晖—夕阴;迁客—骚人;樯倾—楫摧;虎啸—猿啼;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春和—景明;心旷—神怡;岸芷—汀兰。

四、课文备注: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2、解词:略

3、重要译句:(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5)览物之情,得无异乎?(6)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7)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8)微斯人,吾谁与归?(见翻译)

4、几个承接连词: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若夫:承接上文,引起另一层意思。“像那”;至若:至于,又如。

5、朗读时应注意节奏:

读骈句,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如:阴风/怒号,浊浪/排空;相邻的两组骈句之间,要有稍长的停顿。如: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其余按意义划分,不要读破句。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五、分析课文:

研读第一段:

1、一段写了哪些内容?

简述重修背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概括重修盛况: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点明作记缘由:属予作文以记之。

2、文中哪个词点出滕子京的身份?哪些句子写出他的政绩?

身份:谪守;

政绩: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作者对滕子京在贬谪生活中能做出如此政绩倍加赞赏。

3、找出2个通假字:“具”通“俱”;“属”通“嘱”

研读第二段:

1、这段写的是什么景色?是从哪两个角度来写的?(划出描写巴陵胜状的句子)

本段写在岳阳楼上眺望洞庭湖的雄伟远景。

先从空间上形容湖面的广阔浩淼: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再从时间上表现景物的千变万化: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2、作者写岳阳楼的地理位置有什么作用?

引出“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引发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疑问和感慨。

从而自然引出下文的“景”之异和“情”之异。

3、“前人之述备矣”中“前人之述”指什么?

研读三、四段:体味“迁客骚人”的悲喜情怀:

迁客骚人汇聚岳阳楼观赏洞庭景色,心情是否不同呢?清代文学评论家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迁客骚人各自的境遇不同,心情当然也各有不同,观赏自然景物的感触自然也不同了。

1、这两段写的是实景还是想象中的虚景?为什么?

(虚景。因为一,范仲淹只到过岳阳楼一次,而本两段显然不是描写一次之景;二,“若夫”一词不似实写)

2、重点词语点拨:要重点理解的句子。

“则有……者矣”是一长定语句。“者”指代“览物之情”。以第3段末句为例,从“去国怀乡”到“感极而悲”都是“者”的定语。第4段末句的结构相同。这两句可分别译为“登上岳阳楼,就会产生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忧虑谗言,惧怕讥讽,满眼凄凉,感伤到极点而悲痛的心情了。”“……就会产生一种心胸开朗,精神愉快,荣誉和屈辱一齐忘记,端着酒杯面对和风,充满喜悦的心情了。”景——“日光”。锦鳞——鳞,指鱼,是借代(部分代整体),加上“锦”字的修饰,令人想见碧波清浅之中日光下彻、彩鳞闪烁的美丽景象。浮光跃金——这句写月夜有风时湖面上的景色。把湖面上“浮动的月光”比喻成“跃动着的碎金”,造成了一种动态美。静影沉璧——这句写月夜无风时湖面上的景色。它写的是静态美:静静的月影宛如沉在水底的白璧。跟上句一动一静,相映成趣。把——动词,持,握。其喜洋洋——洋洋,众多或盛大貌,这里形容喜的样子。朗读时“喜”字后要稍顿一下。这句可译为:那喜悦真是达到了极点。

2、细读这两段写景的部分,说说作者为表现“悲”“喜”两种不同的感,分别选取了哪些有特征的景物?又是怎样渲染气氛的?

引导要点:作者选择的景物都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

以第3段为例:雨是“霪雨”,风是“阴风”,浪是“浊浪”,时间是“薄暮”,所闻是“虎啸”和“猿啼”,无不是带有愁苦的色彩,再加以“霏霏”“怒号”“排空”“冥冥”等词语的渲染,一幅天昏地暗、浪黑风高、恐怖凄惨的画面就呈现在读者的面前了。有些景物本来没有特殊的感情色彩,如“日星”“山岳”“商旅”“樯”“楫”等,但配以“隐耀”“潜行”“不行”“倾”“摧”等词语,就带上了浓重的愁苦色彩。(第4段的特点与第3段相同,学生自己分析、体会。)

3、迁客骚人在观赏不同的景色时,感情有如此大的反差?为什么?

不具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作者是否赞同迁客骚人的悲喜观呢?

研读尾段:

本文前四段交代了重修岳阳楼的概况,记了登楼所见的不同的“景”以及由景而生的不同的“情”。作为一篇“记”,写了这些也够了,但作者的本意却不在写景抒情,而在于由此引出一番振聋发聩的讨论来。

本段以“嗟夫”提起下文,笔锋突转,提出了一个“古仁人之心”来,并且指出“古仁人之心”与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是不同的。

1、作者认为古仁人之心和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不同在哪里?

归结: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往往因个人遭遇或外物的触化而发生变化(以物喜,以己悲。);古仁人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这样看来,古仁人的悲喜感情跟外物没有关系,跟个人遭遇也没有关系。那么跟什么有关系呢?

归结:他们“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不是忧“民”,便是忧“君”——怕皇帝做出害民的事情来;他们“进亦忧,退亦忧”,可见他们的“忧”跟个人的进退、荣辱都没有关系。他们的悲喜是和民生疾苦和国家命运相关的。

3、古仁人有没有快乐的时候呢?

归结:有。在天下人感到快乐后古仁人才会快乐。可见他们的或忧或乐完全是随天下人的或忧或乐而转移的。这就是作者所认为的“古仁人之心”。

4、这种“古仁人”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人物,实际也许并不存在。说一说作者为什么要议论这种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人物。

提示:作者以天下为己任,常说“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可见这种“先忧后乐”的思想,正是作者的理想。他借滕子京嘱写《岳阳楼记》的机会,提出这种理想化的人物来,正是为了“假托古人,自写怀抱”,表明自己本来就不为个人的进退、荣辱而悲喜,虽遭贬谪,但忧国忧民之心决不改变,同时也包含着对滕子京的勉慰。最后一句自明志向,以问句的形式表达,自励励人,委婉含蓄。

5、“古仁人”的思想内涵是什么?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6、“古仁人”指的是什么?“微斯人”中的“斯人”又是指谁?

——古时品德高尚的人;暗指滕子京。

7、段中的“进”是指?“退”是指什么?

——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8、站在今天的高度,你如何理解段中名言警句?

——作者的忧君思想虽然带有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但他那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积极有为,奋发向上,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有着借鉴和教育意义。

9、“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指哪些人说的?

——“古仁人”或“古时品德高尚的人”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一句说明了什么道理?

——指出无论个人遭遇如何,都应该考虑国家大事。

10、本段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高度概括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的情操和抱负,

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崇敬之情,

抒发了“先……”的思想,用来勉励友人和自己。

六、原文、译文:

岳阳楼记原文: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岳阳楼记译文:

宋仁宗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被贬谪到岳州当了知州。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许多已废弛不办的事情都兴办起来。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来的规模,在楼上刻了唐代名人和当代人的诗赋。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我观赏那岳州的美好景色,都在洞庭湖之中。它含着远处的山,吞长江的水,水势浩大,无边无际,早晨阳光照耀、傍晚阴气凝结,景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的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既然这样,那么北面通到巫峡,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江,降职的官史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观赏自然景物所产生的感情能没有不同吗?

象那连绵的阴雨下个不断连续许多日子不放晴,阴惨的风狂吼,浑浊的浪头冲白天空;太阳和星星失去了光辉,高山隐藏了形迹;商人和旅客不能成行,桅杆倒了、船桨断了;傍晚时分天色昏暗,老虎怒吼猿猴悲啼。在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奸人的诽谤、害怕坏人的讥笑,满眼萧条冷落,极度感概而悲愤不端的种种情绪了。

就象春日晴和、阳光明媚,波浪不起,蓝天和水色相映,一片碧绿广阔无边;成群的沙欧,时而飞翔时而停落,美丽的鱼儿,时而浮游,时而潜游;岸边的香草,小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颜色青葱。有时大片的烟雾完全消散了,明月照耀着千里大地,浮动的月光象闪耀着的金光,静静的月影象现下的白璧,渔夫的歌声互相唱和,这种快乐哪有穷尽!在这时

登上岳阳楼,就有心胸开朗,精神愉快;荣辱全忘,举酒临风,高兴极了的种种感概和神态了。

唉!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跟上面说的两种思想感情的表现不同,为什么呢?他们不因为环境好而高兴,也不因为自己遭遇坏而悲伤;在朝廷里做高官就担忧他的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担忧他的君王。这就是进入朝延做官也担忧,辞官隐居也担忧。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他们大概一定会说:“在天下人的忧愁之先就忧愁,在天下人的快乐之后才快乐”吧。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七、拓展延伸:

1、一千多年前的封建士大夫能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能时时处处忧国忧民,这种闪烁着民族精神的人格力量对我们后人是一种鞭策,是一种教育。回望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的历史,这样的人物数不胜数。你能从我们学过的古诗文中找出这样的例子吗?

儒家学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

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明朝东林党人: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清朝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孙中山:天下为公;

毛泽东:粪土当年万户侯;

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中国共产党人:解放全人类;

屈原:路漫漫其行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写对联: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范仲淹书写岳阳楼。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

春和景明画,霪雨阴风图。

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自托胸臆,范仲淹再绘洞庭湖抒发抱负。

迁客因物而喜,骚人为己而悲。

写愁苦之景则悲情毕现,绘欢乐之色则喜气洋洋。

名楼风范照千古,忧乐情怀启后人

居庙堂当忧其民,处江湖应思其君。

上联:要学仁人志士下联:莫做迁客骚人。横联:为国为民

八、《岳阳楼记》阅读训练:

《岳阳楼记》阅读训练:第一组题2002年哈尔滨市中考题庆历四年春……得无异乎?

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1)胜:(2)晖:

11.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12.概括第二段文字的中心。(2分)

13.“前人之述备矣”中的“前人”具体指的是什么?(2分)

《岳阳楼记》阅读训练:第二组题2005年哈尔滨市中考题若夫淫雨霏霏……其喜洋洋者矣。

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1)薄:(2)景:

11.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12.请从选文中找出概括“迁客骚人”“悲”、“喜”情感的语句。(2分)

13.“迁客骚人”情感变化的原因是和(2分)

《岳阳楼记》阅读训练:第三组题

甲:予观夫巴陵……得无异乎?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而乐亦无穷也。

1.解释加点词:(1)极:(2)观:(3)时:

2.翻译下面句子:(1)前人之述备矣。(2)野芳发而幽香。

3.甲、乙两段都写了观景时的感触,请把有关句子摘写出来。

4.甲写登楼所见,乙写登山所见。除此之外,两段文字所写的景物还有哪些不同?

《岳阳楼记》阅读训练:第四组题一段和五段

1.解释加点词:(1)属:(2)后:

2.翻译下面句子: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3.滕子京在巴陵有卓越的政绩,说明了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4.谈谈你对“先……乐”一句现实意义的认识(50字左右)

《岳阳楼记》阅读训练:第五组题“予观夫巴陵……得无异乎?”和“五段”

1.解释加点词:(1)或:(2)为:

2.翻译下面句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二者之为”指的是什么?概括说明。

4.概括选文一段的中心。

5.对作者所说的“先……乐”你是如何理解的?或怎样理解范仲淹的“先……乐”的政治抱负?

《岳阳楼记》阅读训练:第六组题五段

1.解释加点词:(1)求:(2)是:

2.翻译下面句子: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3.“进亦忧,退亦忧”分别呼应上文的“,”。

《岳阳楼记》阅读训练:第七组题予观夫……洋洋者矣

1.解释加点词:(1)去:(2)集:

2.翻译下面句子: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3.写出描写洞庭湖全景的句子。

4.“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描写了哪两种事物?

5.选文第二、三段所写的内容是怎样构成对比的?

《岳阳楼记》阅读训练:第八组题五段

1.解释加点词:(1)先:(2)微:

2.翻译下面句子: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3.“予尝求古仁人之心”的目的是什么?

《岳阳楼记》阅读训练:第九组题予观夫巴陵……得无异乎?

1. 解释加点词:(1)迁客:(2)大观:

2.翻译下面句子: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3.“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写出了洞庭湖怎样的特点?

第一组题参考答案:

10.美好;日光;11. 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12. 写洞庭湖全景。13. 唐贤今人诗赋。

第二组题参考答案:

10. 迫近;日光;11.浮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下的璧。12. 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喜:心旷神怡,宠辱偕忘。13. 个人的遭遇和外物的触发第三组题参考答案:

1.穷尽;景象;季节;

2. 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

3. 甲: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答“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也得分)

乙:而乐亦无穷也。(答“朝而往……而乐亦无穷也”也可得分)

4.(1)甲是写水景,乙是写山景。

(2)甲是写朝暮之景,乙既写了朝暮之景又写了四时之景。

(3)甲写景突出其阔大壮观,乙写景突出其秀美多变。

第四组题参考答案:

1. 通“嘱”嘱咐,嘱托;在……之后;

2. 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

3. 胸怀旷达不同于一般的迁客骚人,以人民社稷君主的利益为重,以天下为己任在政治上不计较个人荣辱得失与进退。或“具有古仁人之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君,他心胸豁达,励精图治。”

4. 他的“忧君”思想虽然带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大他所提倡的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然有着借鉴和教育的意义。

第五组题参考答案:

1. 或许;心理活动(两种心情);

2. 不因外界事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3. 以上“迁客骚人”的两种心情。或指迁客骚人的以物喜,以己悲两种心情。

4. 写洞庭湖全景,并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句。

5. 他的“忧君”思想虽然带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大他所提倡的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然有着借鉴和教育的意义。

第六组题参考答案:

1. 探求;这;

2. 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3.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第七组题参考答案:

1.离开;栖止,鸟停息在树上。

2. 心胸开朗,精神愉快;荣辱全忘。(光荣和耻辱一并忘了)

3.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4. 月光和月影。

5. 第二段用阴雨天气下凄惨暗淡的景物烘托迁客骚人的悲凉心情,第三段用明丽幽美的景物烘托迁客骚人的喜悦之情。

第八组题参考答案:

1. 在……之前;无,没有;

2. 在朝廷里做高官就担忧他的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担忧他的君王。

3. 与“迁客骚人”做对比,表达自己的旷达胸襟,抒发自己“先……乐”的远大抱负。

第九组题参考答案:

1.谪迁的人;雄伟景象;

2.观赏自然景物所产生的感情能没有不同吗?

3.气势雄伟,变化万千。

2020新编九上第十课《岳阳楼记》教案

新编九上第十课《岳阳楼记》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认识作者、写作背景及文体特征;能够背诵课文;揣摩本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2.通过朗读继续提高诵读能力,品味意境; 3.感受作者胸襟、抱负的同时、体会作者的政治理想,引发对人生的思考、对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借鉴。 教学重点: 积累文言知识,背诵课文,理解文章写景抒情、对比表现主旨的特点。 教学难点: 领会文章中名言警句的深刻内涵以及作者的志趣。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具安排: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一、猜读——创设情境说感受 1.运用多媒体,播放古典音乐,出示岳阳楼图片,并提问:“同学们,你认识这座建筑吗?它有什么特点? 如果你此刻站在这座高楼上,你会想到些什么?”让几位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自己的感受。 总结:大家会有不同的想法,是因为大家有着不一样的生活经历,范仲淹作为封建时代有志文人士大夫的代表,面对此情此景,他又想到了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和范老先生一起做一次洞庭之旅,真切的去感受,去聆听作者拳拳心语! 2.背景资料展示。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与范仲淹、岳阳楼相关的资料,教师补充,互相交流。 二、理读——整体感知理思路 1.在预习的基础上,给学生3分钟的时间分享收获与问题,并不能解决的问题归纳列出。 2.学生自读,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己疏通文义,画出句读。如有问题,先在四人小组内讨论解决。教师巡视,帮助解决疑难。 点拨:指导明确重点词句。注意通假字(具、属)、词类活用(先、后)和古今异义(气象、微)的现象。 3.示范朗读,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在文中进行批注,归纳段意,理清文章脉络。

点拨:(1)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缘由。 (2)描写岳阳楼周围的景色,引出“迁客骚人”登楼“览物”而产生的两种不同感受。 (3)借对“古仁人之心”的探求,抒发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 (4)点明作“记”的时间。 三、析读——品析内化读真情 总结学生在上一环节归纳出的问题,以及本课重点而又不易解决的问题一并列出,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精读课文,并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讨论,引导逐个解决。 1.滕子京遭贬,不忘重修岳阳楼表现了什么? 2.文中没有详细描写岳阳楼,原因何在? 3.课文三、四两段文字描绘了洞庭湖哪两幅画面? 4.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5.“微斯人,吾谁与归”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6.本文是如何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 点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感受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领会本文寓情于景、卒章显志的写作技巧。 第二课时 一、回顾——忆整体析局部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岳阳楼记》,谁简单介绍一下那里的美景以及作者的感受?自由发言,共同回顾。那这节课我们就来欣赏作者是具体怎么把岳阳楼写的如此壮美的。 二、品读——含英咀华品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画出自己认为好的词句,仔细品味。 点拨:体会“衔远山,吞长江”一句中“衔”“吞”二字形象地写出山在湖中,湖蓄江水的壮阔气象,把静止的景物写活了,人格化了。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这段文字运用四字句,层层渲染,渐次铺叙,极力描绘出一幅阴冷的画面,读后给人一种天昏地暗、阴风惨惨的感觉等。 2.体会本文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简单介绍骈句、散句的形式特点。 提问:本文的句式又是如何骈散结合的? 学生思考,并分小组讨论。根据学生的发言情况具体做出总结。 3. 竞赛朗读,尤其注意节奏和语调,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学生互评,看谁能读出文章的感染力。 4.配乐齐读,达到熟读成诵的效果。 三、扩读——畅所欲言话感悟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岳阳楼记

10 岳阳楼记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重音及节奏并背诵全文。 2.赏析精练、生动的语言及精彩语段。 3.学习文章将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结合的写法。 4.深刻理解和正确评价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生活理想和政治抱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封建时代许多有志的文人士大夫都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当作自己的人生信条。他们为官时积极从政,力主改革,为官一方,造福百姓;被贬时,则寄情山水,独善其身。苏轼、柳宗元、范仲淹都是其中的代表。特别是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是表现出了阔大的胸怀和远大的抱负,成为天下人的楷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名篇《岳阳楼记》。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作者简介:《岳阳楼记》选自《范仲淹全集》,作者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极深。26岁登进士第,因敢于直言强谏,屡遭贬斥,久不被重用。宝元三年,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屡立战功。庆历三年,西夏请和,范仲淹还朝,任参知政事。曾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包括限制以“恩荫”为官、选用干练的人员、严

格执行政令等,又主张兴修水利。因遭保守派反对罢政,于庆历五年贬放邓州,之后还做过杭州、青州的太守。后在赴颍州任途中病死。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写作背景:《岳阳楼记》是范仲淹被罢去参知政事一职而贬官河南邓州时,应好友滕子京之请而作。滕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幅《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滕子京与范仲淹同年举进士,因才华出众但豪迈自负,被权贵所嫉,贬谪到岳州做太守。范仲淹熟知他的思想和性格,想劝慰他,却一直无机会。适逢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代笔记胜,这就给了范仲淹一个规箴知己的好机会,因自己在贬中,亦有抒发自己理想的需要,于是范仲淹就写下了这篇抒发自己胸襟、规劝朋友的千古名篇。 岳阳楼:在湖南省岳阳市巴丘山下,原来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朝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人雅客登楼赋诗。后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刘禹锡、孟浩然等诗人相继登楼吟咏,岳阳楼声名益大。 目标导学二:梳理文言字词,疏通文义 1.请根据课文注释疏通文义。 2.积累文章中常见的文言现象。 【一词多义】 (1)和:政通人和.(和乐) 至若春和.景明(和煦) (2)通:政通.人和(顺利) 北通.巫峡(通向) (3)观:予观.夫巴陵胜状(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 (4)空:浊浪排空.(天空) 长烟一空.(消散)

【精选】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十课《岳阳楼记》课文、译文、知识点汇总

【精选】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 第十课《岳阳楼记》课文、译文、知识点汇总 一、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号文正,史称范文正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有《范文正公集》传世。所作的文章富有政治内容,文辞秀美,气度豁达。名篇有散文《岳阳楼记》,词《渔家傲》,诗《江上渔者》等等。 二、相关资料 滕子京与范仲淹同榜考中进士,两人的友谊也是从这时候开始的。滕子京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庆历四年被贬,谪守岳州(今湖南),第二年范仲淹被贬,谪守邓州(今河南)。滕子京心里有些愤慨,范仲淹非常担心他惹出祸来,想找机会劝他。恰好赶上他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作记。范仲淹身在河南,望着滕子京送来的《洞庭晚秋图》,借题发挥,写出自己所推崇的为人处世的态度,勉励滕子京学习古代有修养的人,不计较个人眼前的得失,要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三、翻译课文 1.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注释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知州。谪,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守,做郡的长官。 越明年:到了第二年。越,及、到。 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通,顺利。和,和乐。 具:同“俱”,全、皆。 旧制:旧时的规模。 属:同“嘱”,嘱托。 译文: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知州。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展它旧时

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刻在上面。(他)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2.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注释 胜状:胜景、好景色。 汤汤:水流大而急。 涯:边。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早晚阴晴变化,景象变化多端。晖,日光。气象,景象。 大观:雄伟景象。 前人之述备矣: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备,详尽,完全。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北:名词用作状语,向北。 骚人:诗人。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后人也称诗人为骚人。 会:聚集。 得无异乎:怎能不有所不同呢? 译文:我看那巴陵郡的胜景,全在洞庭湖上。(洞庭湖)连接着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流水,水流大而急,宽阔无边;清晨湖上洒满阳光,傍晚又是一片阴暗,景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对这些景象)的记述很详尽了。(既然)这样,那么这里向北通向巫峡,向南直到潇水、湘水,被降职远调的人和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 3.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霏(fēi)霏:雨(或雪)繁密的样子。 开:放晴。

部编人教版《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设计教师:谯城区十河中心中学刘兵舰 教学目标 1、识记文言实词、虚词,疏通文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品读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4 、理解《岳阳楼记》成为千古不衰的名篇原因。 5、学习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达胸 襟。 教学重难点 ●重点:1、识记文言实词、虚词,疏通文句。 2、品读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难点:理解《岳阳楼记》成为千古不衰的名篇原因。 教学方法 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示范朗读带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设计: [预习导学] 1、上网或查资料了解作者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26岁登进士。为官以后,始终严于律己,以人民疾苦为念。并以所得俸禄在家乡置“义田”千亩,救济族中贫寒,死后无余财。因敢于直言强谏,屡遭贬斥。久不被重用。宋仁宗天圣年间任西溪盐官,建议在泰州修建海堰。宝元三年,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加强边防,使西夏不敢进犯,他屡立战功。当时边塞流行着“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 庆历三年,西夏请和,范仲淹还朝,任参知政事。曾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包括限制以“恩荫”为官,选用干练的人员、严格执行政令导项,又主张兴修水利。因遭保守派反对罢政,于庆历五年贬放邓州,以后还做过杭州、青州的太守。后在赴颖州任途中病死。死后谥文正。著有《范文正公集》。 2、上网或查资料了解写作背景。 滕子京与范仲淹同榜考中进士,两人的友谊是从这时候开始的。滕子京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庆历四年被贬谪守岳州(今湖南),第二年范仲淹被贬谪守邓州(今河南)。滕子京心里很有些愤慨,范仲淹非常担心他惹出祸来,想找机会劝他。恰好赶上他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作记。范仲淹身在河南,望着滕子京送来的《洞庭晚秋图》,就借题发挥,写出自己理想的为人处世的态度,勉励滕子京学习古代有修养的人,不计较个人眼前的得失,要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岳阳楼记》注释、翻译、默写、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第10课】

《岳阳楼记》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第10课】 班级:姓名: 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 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滕子京被贬官到岳州做知州。谪,贬官。守,指做州郡的太守。 2、【越明年】到了第二年。越,到。 3、【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 4、【具】同“俱”,全、皆。 5、【增其旧制】扩大它原有的规模。制,规模。 6、【属】同“嘱”,嘱咐。 7、【胜状】胜景,美景。胜,美好。 8、【浩浩汤汤】水势浩大的样子。 9、【横无际涯】宽阔无边。际涯,边际。 10、【朝晖夕阴】早晚阴睛多变。晖,日光。 11、【大观】壮丽景象。 12、【前人之述备矣】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13、【然则】虽然如此,那么。 14、【南极潇湘】南面直到潇水、湘水。极,至、到达。 15、【迁客】被降职到外地的官员。迁,贬谪、降职。 16、【骚人】泛指文人。 17、【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会有所不同吧?得无,表推测。 18、【若夫】用在一段话开头,以引起 下文。 19、【淫雨】连绵不断的雨。 20、【霏霏】雨雪纷纷而下的样子。 21、【开】指天气放睛。 22、【排空】冲向天空。 23、【日星隐曜】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曜,光芒。 24、【山岳潜形】山岳隐没在阴云中。 25、【樯倾楫摧】桅杆倒下,船桨断折。倾,倒下。摧,折断。 26、【薄暮冥冥】傍晚天色昏暗。冥冥,昏暗。 27、【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被说坏话,惧怕被批评指责。国,指国都。

28、【景】日光。 29、【波澜不惊】湖面平静,没有风浪。 30、【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万顷,极言广阔。 31、【翔集】时而飞翔,时而停歇。集,停息。 32、【锦鳞】美丽的鱼。鳞,代指鱼。 33、【岸芷汀兰】岸上与小洲上的花草。汀,小洲。 34、【郁郁】形容草木茂盛。 35、【长烟一空】大片烟雾完全消散。一,全。 36、【浮光跃金】浮动的光像跳动的金子。 37、【静影沉璧】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璧,圆形的玉。 38、【何极】哪有尽头。 39、【宠辱偕忘】荣耀和屈辱一并忘掉。宠,荣耀。偕,一起。 40、【把酒临风】端着酒,迎着风。把,持、执。 41、【求】探求。 42、【古仁人】古代品德高尚的人。 43、【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表现。或,或许、也许,表示委婉的语气。 4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外界 环境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或喜或悲。45、【居庙堂之高】处在高高的朝堂上,意思是在朝廷做官。庙堂,指朝廷。46、【处江制之远】处在僻远的江湖间,意思是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47、【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 下之乐而乐”乎】大概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先,在……之前。后,在……之后。 48、【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这 种人,我同谁一道呢?微,如果没有。

《岳阳楼记》 国家大赛获奖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1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全文。 2、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领会文中警句的思想光彩。 3、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2学情分析 我们面对的是初二学生,通过前两年的学习,他们已经掌握一定地阅读文言文的方法和必要的知识积累。因此,可以大胆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和探究基本知识,将授课的侧重点放在鉴赏阅读上。 3重点难点 1、理解作者是如何一步一步引导到所阐述的主要观点的。 2、赏析句子,学习本文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 l3、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岳阳楼记 由江南三大名楼导入 活动2【讲授】岳阳楼记 二、出示学习目标,齐读,明确本节课学习任务。 三、分组背诵 四、合作探究

探究一 1、、本文主旨句是哪句?你是如何理解的?文中哪些句子同样能展现作者广阔胸襟及忧国忧民情怀? 2、本文写作目的是借古仁人之心来抒发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作者是怎样一步一步达到这种精神高度的? 板书总结 探究二 1、、岳阳楼记离不开写景,找出这些句子、段落有感情读一读,试作赏析。 2、读文章时,你感受到的文章语言最大特点是什么? 归纳本文写作特色: 1、对比反衬,突出文章主旨。 2、景物描写,突出特征。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3、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4、骈散结合,有利于文意的表达,并使文章有文采、有气势又富于错综变化。 活动3【测试】岳阳楼记 一、理解性背诵默写 1、抒发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的名句是: 2、表“古仁人之心”名句是: 3、表示对滕子京的慰勉与规箴之意的句子 二、背诵你喜欢的段落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九年级上册:岳阳楼记知识点清单

部编九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赏析 岳阳楼记 北宋·范仲淹 教材原文教参译文(加粗字词以课下注释为准)教参段层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zhé)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官到岳州做知 州。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 了的事业全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 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今人的诗赋刻在上 面,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第一部分(第1段):叙 述事情的本末缘起, 引出重修岳阳楼和作 记一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shāng)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景,全在洞庭一湖。它连接 着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水流,水势浩大,宽 阔无边,早晚阴晴明暗多变,气象万千,这是岳阳 楼的壮丽景象,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如此北面通 向巫峡,南面直到潇水、湘水,那么被降职到外地 的官员和文人,大多在这里聚会,看了自然景物而 触发的感情,恐怕会有所不同吧? 第二部分(第2段):描 写洞庭湖全景。由洞 庭湖的“大观”过渡 到“迁客骚人”登楼 的“览物之情”。 若夫淫雨霏(fēi)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yào),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qiáng)倾楫(jí)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有时)连绵不断的雨纷纷而下,接连几个月天 气不放晴,阴冷的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 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在阴云中,商人旅 客不能前行,桅杆倒下,船桨断折,傍晚天色昏暗, 虎在咆哮猿在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产 生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被说坏话,惧怕被批 评指责(的情怀),(会觉得)满眼萧条景象,感慨到 极点而悲伤了啊。 第三部分(第3、4段): 写洞庭湖的阴晴景 象,以及这不同的景 象在“迁客骚人”心 中的不同反响。 第3段:写洞庭湖阴 天的景象,以及“迁 客骚人”的“览物之 悲”。 第4段:写洞庭湖晴 天的景象,以及“迁 客骚人”的“览物之 喜”。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zhǐ)汀(tīng)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到了春风和煦、日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风浪,天色湖光相接,一片青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在水中)畅游,岸上与小洲上的花草,茂盛并且青绿。偶尔或许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浮动的光像跳动的金子,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这样的乐趣哪有尽头!(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爽快,荣耀和屈辱一并忘掉,端着酒,迎着风,那是喜洋洋的欢乐啊。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 唉!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心思,或 许不同于以上两种表现,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 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在朝廷做官,则为 第四部分(第5段):全 篇重心。兼有抒情和 议论的意味,抒发作

第十课岳阳楼记范仲淹

第十課岳陽樓記范仲淹一、記的文體 二、字義比較

三、字形辨析★相同偏旁

四、修辭常識—互文 上文省略下文出現的詞語,下文省略上文出現的詞語,參互成文,互補相合見義,使語言簡潔凝鍊,語意含蓄豐富,也稱「互文見義」。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以物和己而喜或悲 2.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詩經?蓼莪)→父母兮生鞠我,即父和母都生我、鞠我 3.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諸葛亮?出師表)→受任並奉命於敗軍和危難之時 4.泉香而酒洌(歐陽脩?醉翁亭記)→泉和酒都香而洌 5.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王昌齡?出塞)→秦漢時的明月和關塞 6.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絃(白居易?琵琶行)→主人和客都下馬,都上船 五、成語集錦 1.政通人和 義近:上下和睦、安和樂利 反義:天怒人怨、怨聲載道 2.浩浩湯湯 義近:浩浩蕩蕩、懷山襄陵、浩浩淼淼、煙波浩渺 反義:涓涓始流、潺潺流水 3.遷客騷人 義近:騷人墨客、逐客愁人 反義:村野匹夫、販夫走卒 4.檣傾楫摧 義近:驚濤駭浪、倒海翻江、怒濤洶湧、攪海翻江 反義:風平浪靜 5.春和景明 義近:日麗風和、鳥語花香、惠風和暢 6.波瀾不驚 義近:水波不興、波平如鏡、水平波靜、水鏡無瑕 反義:白浪滔天、濁浪排空、驚濤裂岸 7.一碧萬頃 義近:汪洋萬頃、橫無際涯 8.郁郁青青 義近:離離蔚蔚、鬱鬱蔥蔥、鬱乎蒼蒼 9.心曠神怡 義近:心神俱暢、賞心悅目、怡然自得 反義:心灰意冷、悶悶不樂、抑鬱寡歡 六、范仲淹事蹟 1.經略陝西:宋仁宗時,西夏不斷入侵。韓琦在陝西前線主持軍事,向仁宗推薦范仲淹守邊

對抗西夏。仲淹經略陝西三年。號令嚴明,愛撫士卒;對邊羌則推誠相與,恩威並用;堅壁清野,穩紮穩打,軍民愛戴,使西方藩籬固若金湯。 ※邊疆為之謠:「軍中有一韓,西賊聞之心骨寒;軍中有一范,西賊聞之驚破膽。」 2.天下第一流人物:對於范仲淹的道德與文章,時人皆推崇備至。 (1)宋人呂申:「文正公為本朝人物第一」 (2)宋人朱熹:「天地間第一流人物」 (3)金人元好問:「文正范公,在布衣為名士,在州縣為能吏,在邊境為名將。其材,其量, 其忠,一身而備數器。在朝廷,則又孔子所謂大臣者。求之千百年間,蓋不一、二見,非但為一代忠臣而已。」 (4)錢公輔?義田記:「公既位充祿厚,而貧終其身。殁之日,身無以為斂,子無以為喪,惟 以施貧活族之義,遺其子而已。」 七、岳陽樓詩作(岳陽樓記一文刻在岳陽樓八扇大門上) 登岳陽樓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語譯:從前就聽說洞庭湖有著廣闊的水面,今天真的登上了岳陽樓遠眺。春秋時的吳、楚兩國的土地,在湖的東南方被湖水所隔開,湖面是那樣廣闊宏偉,天地日月好像都浮在湖水上。親戚朋友一封信也沒有,只有我這個病老頭子一個人伴著孤獨的小船。國家西北的邊疆還在打仗,靠著岳陽樓的窗口,想起國難和個人身世,忍不住淚如雨下。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語譯:八月,洞庭湖水漲得幾乎與岸齊平,遠遠望去,水與天連接在一起是如此寬廣。在這古代雲夢澤的地區,水氣蒸騰上升,蒼茫雄渾,滾滾的波濤撼動著岳陽城。想渡湖到對岸去,可惜沒有船載我;在家閒居,實在對不起神聖英明的君主。我只好坐著觀看那些釣魚的人,空自懷著獲得魚的願望。 題岳陽樓白居易 岳陽城下水漫漫,獨上危樓憑曲欄。春岸綠時連夢澤,夕波紅處近長安。語譯:岳陽城下就是水面遼闊的洞庭湖,我獨自登上高樓,憑靠在曲欄邊。春日的洞庭湖岸,一片鬱鬱青青,似乎和古時的雲夢大澤連成一片;夕陽西下,湖水被染紅的地方,已靠近幾千里外的都城長安。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岳阳楼记》教案

岳阳楼记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霏、浩浩汤汤”等文言字词的音形义。 2.理解全文内容,理解主题思想。 过程与方法 1.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2.朗读、背诵全文,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深刻理解和正确评价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生活理想和政治抱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疏通文意,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境界。 2.学习文章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体会文章骈散结合的句法形式。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2.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柳州有幸,拥有柳宗元;岳阳亦有幸,拥有滕子京和范仲淹。柳宗元和刘禹锡因为同举进士,遂成为莫逆之交,演绎了文学史上一段佳话;而范仲淹和滕子京这两位同榜进士,也是情同手足患难与共,共同谱写了岳阳人民百世的荣耀和骄傲。他们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所谓的政绩,也是一份文化遗产,更是一个精神家园。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二、自主预习 1.背景资料 《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深。26岁登进士第,因敢于直言强谏,屡遭贬斥,久不被重用。宋仁宗天圣年间任西溪盐官,建议在泰州修捍海堰。宝元三年,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屡立战功。庆历三年,西夏请和,范仲淹还朝,任参知政事。曾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包括限制以“思荫”为官,选用干练的人员、严格执行政令导项,又主张兴修水利。因遭保守派反对罢政,于庆历五年贬放邓州,以后还做过杭州、青州的太守。后在赴颖州任途中病死。死后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他以六十四岁的人生,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政治主张,深受当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岳阳楼记》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岳阳楼记》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1046年,范仲淹的挚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重修岳阳楼。当时,范仲淹亦被贬在邓州做官。滕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本《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表达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激励我们要以天下为己任,树立崇高的理想,要有宽阔的胸怀。无忧考网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课文 宋代: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具通:俱)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

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隐曜一作:隐耀;霪雨通:淫雨)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教案 教学目的 1.朗读、背诵全文。

2019-2020学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岳阳楼记》知识梳理

《岳阳楼记》知识梳理 一、写作背景及内容概括。 《岳阳楼记》1046年,范仲淹的挚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重修岳阳楼。当时,范仲淹亦被贬在邓州作官。滕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的岳阳楼作记,并送去一本《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像,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表达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激励我们要以天下为己任,树立崇高的理想,拥有宽阔的胸怀课文第一段,简要记叙作记的缘由、背景,为后文埋下伏笔。第二段,概括描写由岳阳楼、洞庭湖的景色并过渡到登楼览物的心情。第三、四段分别描写阴晦和晴朗时的景色,自然地引出迁客骚人或悲或喜的感情。由这两段描写,引出最后第五段的议论,点明文章的主旨。 二、文体常识。 记:“记”是一种古代文体,可以通过记人、记事、记物、记景,来抒发作者感情和主张。这种体裁出现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 三、作者作品。 《岳阳楼记》选自《范仲淹全集》。作者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号文正,史称范文正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有《范文正公集》传世。所作的文章富有政治内容,文辞秀美,气度豁达。名篇有散文《岳阳楼记》,词《渔家傲》,诗《江上渔者》等等。 四、字音字形 滕(ténɡ)谪(zhé)守日星隐曜(yào)浩浩汤汤(shānɡ)淫(yín)雨薄雾冥冥(bó mínɡ)偕(xié)樯倾楫摧(qiánɡ jí) 岸芷(zhǐ)汀(tīng)兰心旷神怡(yí)宠辱xié(偕)忘 朝huī(晖)薄暮míng míng(冥冥)皓(hào)月 属(zhǔ)予作文樯倾楫摧( qiáng qīng jí cuī) 五、词语汇总 (一)重点词语释义 浩浩汤汤 ....:水势浩大的样子。 横无际涯 ....:宽阔无边。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岳阳楼记有关资料

岳阳楼记有关资料1 一、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现在苏州吴中区)人,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死后谥“文正”,世称“范文正公”。两岁丧父,和母亲随继父(为小官吏)四处迁徙。26岁登进士第,因敢于直言强谏,屡遭贬斥,久不被重用。庆历元年(1041),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采取屯田固守策略,巩固边防,使西夏不敢进犯,当时边塞流行着“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的话。庆历三年(1043),任参知政事,提出十项政治改革方案,为守旧派所不容,遂外放任州、邓州、杭州、青州等地知州。他以六十四岁的人生,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政治主张,深受当世和后人称道。文章和诗词俱脱俗超凡,是其心志和情感的形象外化。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二、范仲淹逸事(王耀辉) 范仲淹在进士及第步入仕途之前,其少年时代和青年时代大体是在攻苦食淡的艰难生活中度过的。景德初,仲淹随继父至淄州(今山东淄博),就读于长白山澧泉寺,每日里只以粟米熬粥,待冷凝之后分为四块,早晚各吃两块,至于佐食的菜肴,就更谈不到了,常常只能“断数茎,入少盐以啖之”。二十三岁时得知身世,感泣辞母,只身赴南都应天府(今南京)书院,其后直到进士及第,更是过了五年的“人不能堪”的苦读生活。据仲淹《年谱》,仲淹在应天府书院“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枕,夜或昏怠,以水沃面。往往粥不充,日昃始食”。《宋史》列传第七十三记仲淹这一段时间的生活,与《年谱》所记也大体一致。其实,即使进士及第步入仕途之后,相当一段时间,他的生活状况也并没有太大的改变。晚年在《告子弟书》中仲淹回忆这一时期的生活时就谈道:“吾贫时与汝母养吾亲,汝母躬执,而吾亲甘旨未尝充也。”这应该是确实的。天禧元年徙集庆军节度推官离开广德时,仲淹无一点积蓄,只得卖掉唯一的一匹马以充行资。 (选自《范仲淹:忧乐人生》,长江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三、参考译文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为巴陵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安居乐业,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增它旧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今人的诗赋刻在上面,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一湖。它连接着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宽广无边;早晴晚阴,气象万千。这是岳阳楼盛大壮观的景象,前人的描述(已经)很详尽了。然而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到潇湘,被贬的政客和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不同吧? 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阴冷的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辰都隐藏起了光辉,山岳也潜伏起形体;商人旅客不能前行,桅杆倒下,船桨断折;傍晚的天色暗下来了,虎在咆哮猿在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产生被贬离京、怀念家乡、担心诽谤、害怕讥讽的情怀,(会觉得)满眼萧条景象,感慨到极点而悲伤了啊。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岳阳楼记-教案(全)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岳阳楼记-教案 岳阳楼记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霏、浩浩汤汤”等文言字词的音形义。 2.理解全文内容,理解主题思想。 过程与方法 1.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2.朗读、背诵全文,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深刻理解和正确评价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生活理想和政治抱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疏通文意,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境界。 2.学习文章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体会文章骈散结合的句法形式。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2.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柳州有幸,拥有柳宗元;岳阳亦有幸,拥有滕子京和范仲淹。柳宗元和刘禹锡因为同举进士,遂成为莫逆之交,演绎了文学史上一段佳话;而范仲淹和滕子京这两位同榜进士,也是情同手足患难与共,共同谱写了岳阳人民百世的荣耀和骄傲。他们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所谓的政绩,也是一份文化遗产,更是一个精神家园。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二、自主预习 背景资料

《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深。26岁登进士第,因敢于直言强谏,屡遭贬斥,久不被重用。宋仁宗天圣年间任西溪盐官,建议在泰州修捍海堰。宝元三年,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屡立战功。庆历三年,西夏请和,范仲淹还朝,任参知政事。曾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包括限制以“思荫”为官,选用干练的人员、严格执行政令导项,又主张兴修水利。因遭保守派反对罢政,于庆历五年贬放邓州,以后还做过杭州、青州的太守。后在赴颖州任途中病死。死后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他以六十四岁的人生,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政治主张,深受当世和后人称道。文章和诗词俱脱俗超凡,是其心志和情感的形象外化。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知识链接 岳阳楼在湖南省岳阳市巴丘山下,原来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朝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人雅客登楼赋诗。后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刘禹锡、孟浩然等诗人相继登楼吟咏,岳阳楼声名益大。 3.检查预习 (1)订正字音 谪(zhé)属(zhǔ)霪雨(yín)霏霏(fēi)樯(qiáng)

岳阳楼记优质课教案

27、岳阳楼记 范仲淹 尖扎县康杨中学教师:祁成峰 目标要求: 1、朗读、背诵全文。 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3、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4、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5、深刻理解和正确评价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生活理想和政治抱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1、疏通文意,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境界。 2、学习文章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体会文章骈散结 合的句法形式。 3、掌握文中常见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2、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教材分析:

《岳阳楼记》是语文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的一篇文言文。它是一篇散文,以“记”为名,先叙事后写景,进而由景入情,因情而生发议论,环环相扣,层层蓄势,表达了作者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胸襟。文章句式长短错落有致,大量使用骈句,语言凝练,形象而富有音乐美。 教具准备:投影仪 U盘音箱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 1、听录音朗读。要求: (1)准音谪(zhé)属(同“嘱”zhǔ)霪(yín)霏(fēi)樯(qiáng)楫(jí)冥(míng)谗(chán)偕(xié) (2)句读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登/斯楼也。 2、分组合作学习。要求:(1)划出疑难语句;(2)疏通文意,理清文章结构共分三个部分。 二、导入新课: 1、作家简介。 《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深。26岁登进士第,因敢于直言强谏,屡遭贬斥,久不被重用。宋仁宗天圣年间任西溪盐官,建议在泰州修捍海堰。宝元三年,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0课《岳阳楼记》译文及赏析

《岳阳楼记》译文及赏析 【译文】 宋仁宗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被贬谪到岳州当了知州。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许多已废弛不办的事情都兴办起来。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来的规模,在楼上刻了唐代名人和当代人的诗赋。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我观赏那岳州的美好景色,都在洞庭湖之中。它含着远处的山,吞长江的水,水势浩大,无边无际,早晨阳光照耀、傍晚阴气凝结,景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的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既然这样,那么北面通到巫峡,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江,降职的官史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观赏自然景物所产生的感情能没有不同吗? 如果连绵的阴雨下个不断连续许多日子不放晴,阴惨的风狂吼,浑浊的浪头冲白天空;太阳和星星失去了光辉,高山隐藏了形迹;商人和旅客不能成行,桅杆倒了、船桨断了;傍晚时分天色昏暗,老虎怒吼猿猴悲啼。在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奸人的诽谤、害怕坏人的讥笑,满眼萧条冷落,极度感概而悲愤不端的种种情绪了。 到了春日晴和、阳光明媚,波浪不起,蓝天和水色相映,一片碧绿广阔无边;成群的沙鸥,时而飞翔时而停落,美丽的鱼儿,时而浮游,时而潜游;岸边的香草,小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颜色青葱。有时大片的烟雾完全消散了,明月照耀着千里大地,浮动的月光象闪耀着的金光,静静的月影象现下的白璧,渔夫的歌声互相唱和,这种快乐哪有穷尽!在这时登上岳阳楼,就有心胸开朗,精神愉快;荣辱全忘,举酒临风,高兴极了的种种感概和神态了。 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跟上面说的两种思想感情的表现不同,为什么呢?他们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里做高官就担忧他的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担忧他的君王。这就是进入朝延做官也担忧,辞官隐居也担忧。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的忧愁之先就忧愁,在天下人的快乐之后才快乐”吧。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年) 【赏析】 饮水思源,解文寻根。这个根,就是作者写作之缘由。《文中说的明白:“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属予作文以记之。”滕子京虽谪但却使巴陵“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足见滕实为国之栋梁,他到任不到一年,便政绩卓著,遂重修岳阳楼。在古时,修造亭台楼阁,往往撰文记叙建筑、修葺的过程和历史沿革,滕子京便请朋友范仲淹写记。朋友相邀,焉有不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部编版)第10课《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掌握重要加点字词。 2、学习记事、写景、议论结合法,学习精炼、生动的语言;培养翻译和朗读的能力。 3、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进步的政治主张。 4、背诵全文。 教材分析: 重点 1、掌握重要加点字词。 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难点 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进步的政治主张。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咱们这节课接着来学习《岳阳楼记》,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岳阳楼凭借范仲淹的这篇文章而名扬天下。同学们提的问题当中有一个问题特别集中,就是范仲淹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说起这篇文章还有个小来历呢!范仲淹和滕子京是非常要好的朋友。滕子京被贬官在巴陵郡后,把巴陵郡治理的井井有条,于是他重修岳阳楼。在古代,修造亭台楼阁,往往会请名人写篇文章来记述一下,滕子京便请朋友范仲淹来写。好朋友相邀,岂有不答应的道理?此时的范仲淹,也正被贬在邓州,真可谓“同是天涯沦落人”。但他和滕子京的性格有很大差异。滕子京很有才华,但是他的脾气很大,也不够洒脱,很难听进别人的意见,他对自己的无端被贬始终耿耿于怀,作为滕子京的朋友,范仲淹总想对他进行规劝却一直无缘开口。这次滕子京给范仲淹去信,要他为岳阳楼写记,范仲淹觉得这是个好机会,所以他欣然答应,于是有了这篇传颂千古的《岳阳楼记》。 二、范仲淹及时代背景:

1、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出身贫寒,自幼丧父。因喜读书,于宋真宗八年考中进士,宋任宗时,西夏犯边,范仲淹和韩琦并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长达数年,功高至伟。后还朝任枢密副使,参加政事,曾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后改革失败于庆历五年贬放邓州。此时他身体很不好。昔日好友滕子京从湖南来信,要他为重新修竣的岳阳楼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一口答应。庆历六年六月,他就在邓州的花洲书院里挥毫撰写了著名的《岳阳楼记》。表现作者虽身居江湖,心忧国事,虽遭迫害,仍不放弃理想的顽强意志,同时,也是对被贬战友的鼓励和安慰。 2、岳阳楼:屹立在洞庭湖畔的岳阳楼,是我国古建筑中的瑰宝,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誉。 岳阳楼是什么时候建的,说法不一。一般都认为它始建于唐,北宋年间重修和扩建。岳阳楼的出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北宋著名文学家范仲淹(989-1052年)写了一篇不朽的散文<<岳阳楼记>>。岳阳楼所处的位置极好。它屹立于岳阳古城之上,背靠岳阳城,俯瞰洞庭湖,遥对君山岛,北依长江,南通湘江,登楼远眺,一碧无垠,白帆点点,云影波光,气象万千。岳阳楼的建筑很有特色。主楼3层,楼高15米,以4根楠木大柱承负全楼重量,再用12根圆木柱子支撑2楼,外以12根梓木檐柱,顶起飞檐。 3、关于“记”:记是古代的一种不定体。一般地说作者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个事物有所感受,而后不拘一格地写出来,都可以叫做“记”。它可以全是叙事,如《桃花源记》,还可以全是写景,如《小石潭记》,还可以全是说明,如《核舟记》,还可以兼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等各种成分,如《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有游记兼抒情的,如《满井游记》。 三、课文内容和结构: 第一部分(1)叙述重修岳阳楼和作记的缘由。(先背景谪守、政绩;后缘由——记叙)第二部分(2-4)描写岳阳楼的景观及迁客骚人登楼览物而产生的两种不同感受。 一层:(2段)总写洞庭远景,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描写 二层:(3、4段)详写迁客骚人览物之情因景而异。(一阴一悲;一晴一喜)描写、抒情。 第三部分(5)表现作者的旷达胸怀及政治抱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议论) 四、写法赏析: 1、多种表达方式的结合:记叙、描写、抒情、议论。 2、骈散句结合,富有韵律节奏,朗朗上口。 3、构思精巧独特,借事而表心志。 (修岳阳楼是因子;赏洞庭湖景是寄托志士仁人的情感;赞古仁人抒己志。由记入景,由景抒情,由情表议。一步步揭示主题:借作记抒“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旷达胸怀及政治抱负。) 4、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5、对比 6、本文有两种对偶句,一种是两句相对,如“北通巫峡”对“南极潇湘”;一种是本句自对,如“迁客”对“骚人”。试从文章中各找出几组对偶句来,并说明它们是怎样构成对偶的。 两句相对:衔远山——吞长江;北通巫峡——南极潇湘;日星隐耀——山岳潜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