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集成电路技术的机器人控制器设计
机器人控制系统

机器人控制系统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机器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机器人控制系统成为了机器人技术中的重要一部分。
机器人控制系统是指通过集成电路、计算机和传感器等元器件,对机器人进行指令控制和数据处理的系统。
机器人控制系统的性能对机器人的行为、运动控制、感知和决策等方面均有重要影响,因此掌握机器人控制系统的原理和设计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机器人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类型、结构组成和设计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一、机器人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机器人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控制机器人的动作和行为。
计算机程序是指由一系列指令组成的程序,可以实现对机器人的控制。
机器人控制系统中的传感器能够感知机器人的状态,将感知到的信息通过接口传输到计算机上,计算机将收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再将结果下达给执行器控制机器人的动作。
例如,可以通过编程实现机器人路径规划、障碍检测、姿态调整等动作。
二、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类型根据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和控制方式的不同,机器人控制系统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开环控制系统、闭环控制系统和开环闭环控制系统。
1、开环控制系统:又称为无反馈控制系统,其控制方式是将预设的控制命令发送到机器人,机器人按照预设的控制命令执行动作。
开环控制系统没有反馈传感器,不能感知机器人的状态,无法对机器人进行实时的调整和控制。
2、闭环控制系统:又称为反馈控制系统,它是在开环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反馈传感器,能够感知机器人的状态,将反馈信息传输到计算机中,计算机将根据反馈信息进行调整控制。
闭环控制系统可以提高机器人的精确度和稳定性。
3、开环闭环控制系统:开环闭环控制系统是将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结合起来的一种控制方式,可以在需要高精度和稳定性控制时选择闭环控制,而不需要高精度和稳定性控制时选择开环控制,从而兼顾控制精度和效率。
三、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结构组成机器人控制系统一般由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和通信接口等四个部分组成。
1、传感器:感知机器人的状态和环境,例如激光雷达、视觉传感器、力传感器等。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PLC的小车运动控制系统

IVT-REJX-50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毕业项目2011 届2011年5月20日项目类别:毕业论文项目名称:基于PLC 的小车运动控制系统专业名称:电子产品质量检测姓 名 :学 号 :班 级:指导教师:IVT-REJX-51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毕业项目任务书(个人表)系部:电子工程系毕业项目类别:毕业论文毕业项目名:基于PLC的小车运动控制系统校内指导教师:职称:工程师类别:专职校外指导教师:职称:工程师类别:兼职学生:专业:电检班级:1、毕业项目的主要任务及目标任务:结合工作实际,实现基于PLC的小车运动控制系统,完成小车运动控制系统得软硬件设计。
目标:完成一篇5000字以上的论文。
2、毕业项目的主要内容论文的主要内容:用plc控制小车的要求;I/O分配表和工作流程;小车运动系统的控制流程和梯形图;调试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方式。
要求:(1).采用学院规定的文档格式(2).论文正文层次分明,行文流畅,易懂(3).不得整段抄袭他人文章或技术资料3、主要参考文献(若不需要参考文献,可注明,但不要空白)[1]范次猛. 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应用[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2]张桂香.电气控制与PLC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3]邓则名,邝穗芳等.电器与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4]曹辉.可编程序控制器系统原理及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5]戴冠秀.PLC在运料小车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 工矿自动化6期,2005年;[6]李仁编.电器控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7]郑凤翼.图解PLC控制系统梯形图和语句表[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8]廖常初.PLC应用技术问答[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9]刘柏生. PLC编程实用指南[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0]张万忠. 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1]赵华军. PLC 在生产线送料小车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机电工程技术,第36卷,第三期;[12]郝力文,王子文.车间运输小车的智能控制[J]. 机电工程.2001 年第28 卷增刊;[13]汪晓光,孙晓瑛,王艳丹.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5;[14]张传祥.电气自动控制系统[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3;[15]王国庆.现在PLC的发展及其在先进制造技术中的应用[J].机电工程.1997年,第四期;[16]求是科技. PLC应用开发技术与工程实践[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5年。
专用集成电路设计

专用集成电路设计引言专用集成电路(ASIC)是根据特定应用的需求进行定制设计的集成电路。
相比通用集成电路,ASIC更加高效、快速和可靠。
本文将详细讨论ASIC设计的原理、流程和应用。
ASIC设计原理ASIC设计的原理基于数字电子学和半导体技术。
在ASIC中,数字信号通过逻辑门的组合和时钟信号的控制来实现数据处理和控制功能。
ASIC设计流程ASIC设计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需求分析在需求分析阶段,设计团队与客户紧密合作,明确设计目标和要求。
包括功能需求、性能指标、功耗要求等。
架构设计在架构设计阶段,设计团队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确定ASIC的整体架构。
包括电路的模块划分、模块功能和接口定义等。
功能设计在功能设计阶段,设计团队根据架构设计的指导,对ASIC的功能电路进行详细设计。
包括逻辑电路设计、时序设计和电路优化等。
物理设计在物理设计阶段,设计团队对功能设计的结果进行布局和布线。
包括布局规划、金属层分配和信号线的布线等。
验证与测试在验证与测试阶段,设计团队对ASIC进行功能验证和性能测试。
包括电路仿真、时序分析和功能验证等。
产线生产在产线生产阶段,设计团队将验证通过的ASIC设计文件发送给芯片厂商进行生产。
包括掩膜制作、晶圆加工和封装测试等。
ASIC设计应用ASIC设计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通信、计算机、汽车、工业控制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ASIC应用场景:通信领域在通信领域,ASIC被广泛用于数字信号处理、调制解调器、网络协议处理等功能。
ASIC可以提高通信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
计算机领域在计算机领域,ASIC用于处理器、内存控制器、图形处理器等重要组件。
ASIC可以提高计算机的处理能力和效率。
汽车领域在汽车领域,ASIC用于安全控制、驾驶辅助和车载娱乐等系统。
ASIC可以提高汽车的安全性和性能。
工业控制领域在工业控制领域,ASIC用于工业自动化、机器人控制和传感器接口等应用。
ASIC 可以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和稳定性。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扫地机-电路系统设计及装配与调试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扫地机-电路系统设计及装配与调试摘要如今,机器越来越智能,随着智能化时代到来,智能机器也给人民带来诸多便利。
家庭智能机器更是应用最广的地方,而智能扫地便能够给人们带来极大的方便,不仅能够给人类带来舒适干净的环境,还能推动社会智能化的发展。
本文主要设计一个简单的智能扫地机。
该扫地机的核心控制元器件是stc89c52,具有编写程序简单,成本普遍较低,功能较多,效率特别高等优点,因此在市场上得到很大的应用。
除此之外,该扫地机能够自动避开障碍物、自动利用风机进行吸尘功能。
该文介绍了扫地机系统的整体制作过程,它主要由单片机主控电路、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红外光电避障电路、按键启动停止电路以及电机驱动电路组成。
通过利用Altium Designer集成电路设计软件,进行原理图以及电路板的设计。
其次通过KEIL编程软件为单片机输送程序,来控制整个扫地机的逻辑。
关键字:智能吸尘机;壁障;stc89c52单片机;L298NIntelligent Sweeper Based On MCU-Circuit system design, assembly and debuggingAbstractNowadays, machine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ntelligent. With the coming of intelligent era, intelligent machines also bring many conveniences to people. Home intelligent machine is the most widely used place, and intelligent sweeping can bring great convenience to people. It can not only bring comfortable and clean environment to human, but als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intelligence.This paper mainly designs a simple intelligent sweeper. The core control component of the sweeper is STC89C52, which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programming, low cost, more functions and high efficiency, so it is widely used in the market. In addition, the sweeper can automatically avoid obstacles and use the fan for dust collec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whole manufacturing process of the sweeper system, which is mainly composed of the main control circuit, the minimum system circuit, the infrared photoelectric obstacle avoidance circuit, the key start stop circuit and the motor drive circuit. By using the integrated circuit design software of Altium designer, the schematic diagram and circuit board are designed. Secondly, the logic of the whole sweeper is controlled by the program of keil.Keywords: intelligent vacuum cleaner; barrier; stc89c52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L298N目录1、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于FPGA的六自由度机器人机械手臂的插补控制系统研究

基于FPGA的六自由度机器人机械手臂的插补控制系统研究基于FPGA的六自由度机器人机械手臂的插补控制系统研究摘要: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提高工作效率和精度成为了人们的共同追求。
本文旨在研究基于FPGA的六自由度机器人机械手臂的插补控制系统,通过对机械手臂的建模和控制方法的研究,实现机械手臂在多个点之间的高效连续运动。
利用FPGA技术的高速并行计算能力,插补控制系统能够实时生成流畅的插补路径,并通过驱动电机控制机械手臂的关节运动,使机械手臂完成复杂的工作任务。
关键词:FPGA;机器人;插补控制系统;六自由度;机械手臂1.引言机器人技术是现代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医疗保健、军事等领域。
机器人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是机械手臂,它具备多个自由度的关节,通过控制这些关节的运动,实现对物体的抓取、搬运等功能。
插补控制系统是机械手臂控制的关键,能够实现机械手臂在空间中的任意位置之间的连续运动。
2.六自由度机械手臂建模六自由度机械手臂是指机械手臂具备6个自由度的关节,分别控制机械手臂在空间中的位移和姿态。
将机械手臂建模为刚体链,并通过欧拉角描述机械手臂的姿态,可以得到机械手臂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方程。
通过研究和分析机械手臂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可以为插补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提供依据。
3.FPGA在机械手臂控制中的应用FPGA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备高速并行计算和可编程性的特点。
在机械手臂控制中,FPGA可以实现插补算法的高效计算,并通过驱动电机控制机械手臂的关节运动。
FPGA的可编程性使得插补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和可拓展性,能够在不同场景下实现机械手臂的准确控制。
4.插补控制系统设计插补控制系统设计是机械手臂控制的核心,它包括插补算法的设计和实现。
在机械手臂的连续运动中,插补算法可以根据起点和终点之间的插补路径,实时生成下一时刻机械手臂的位置和速度指令。
常用的插补算法有线性插补算法、样条曲线插补算法等。
基于Arduino的CoreXY结构写字机器人设计

130电子技术1 引言 CoreXY 结构的写字机器人不需价格高昂的墨盒,一只有墨水的笔和用电脑录入相应的文字便可完成相应的书写。
此机器人结构简单,无需太多的空间便可完成工作,通过对写字机器人的研究,有助于降低成本并且得到同样的书写效果。
本技术报告主要包括机械系统,硬件系统,上位机部分和控制部分,并说明我们的设计思路和解决方案。
机械结构的独特设计以及硬件系统的互相配合,完成了相应功能,在设计的过程中主要考虑制作的成本、机器的书写原理和怎样实现的等问题。
2 系统的整体设计 创乐博DrawRobot 负责接受文字及图像,并将接收到的文字和图像信息转为G 代码,然后用一块Arduino Mega 2560,把Arduino Mega2560当作上位机并且与下位机进行通信,将G 代码以两块板子的串口通信发送给控制板。
在下位机中,Arduino UNO R3控制板接受主机通过串口发送的G 代码,通过画笔源码生成的固件将G 代码识别转换成相应的电机的状态并将信号发送到CNC Shield V3扩展板和电机驱动板A4988[1]。
步进电机是机器人的动力部分。
从A4988接收的信号控制电机的正向和反向转速。
每次输出控制脉冲时,步进电机前进或后退。
舵机通过信号线接收信号,来旋转机臂,达到抬笔和落笔的目的。
3 机械结构设计 四个光轴用作中间结构运动的轨道,一个同步轮固定在三个侧面的每一个上,同步带固定在一侧。
此结构是两个步进电机的并联结构。
每个部分通过足够长的同步皮带连接,同步皮带由四个同步轮分成四个方向并连接。
通过步进电机的运动,滑架部分可以移动到-X 轴,X 轴,-Y 轴和Y 轴。
笔架结构由舵机控制,以提升笔和笔。
当舵机旋转时,笔架向上移动两个光轴以达到抬起笔的目的。
当转向器的臂趋于水平时,笔架通过重力作用向下移动,从而达到笔下的目的。
基于Arduino 的CoreXY 结构写字机器人设计王 力1,孙国强1,尹纶培1,徐 浩2(1.重庆邮电大学先进制造工程学院;2.重庆邮电大学软件工程学院,重庆400065)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物质文化不断丰富,人们对精神追求越来越高,公众对传统印刷品印刷文字和图像的满意度越来越低。
机器人控制电路设计

2.1 超声波式传感器 ..................................................................................................................................10 2.1.1 超声波传感器工作原理 ..........................................................................................................10 2.1.2 超声波传感器的局限性 ..........................................................................................................11
3.2.1 运动控制系统概述 ..................................................................................................................18 3.2.2 运动控制系统实现方式 ..........................................................................................................18
1.2.1 国外移动机器人的发展状况....................................................................................................7 1.2.2 国内研制的几种移动机器人....................................................................................................8 1.3 本课题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8
基于Robei EDA工具的多功能可重构机器人设计

5 图像处理
图像处理功能由 CCD 基于 FPGA 实现,主要有两
种功能:轨迹识别及显示、复杂循迹。以下将详细介绍
各个功能的实现。
5.1 轨迹识别及显示
传感系统中的 CCD 模块使用 FPGA 实现,本功能
基于 FPGA 驱动 TS1401 线性 CCD 采集轨迹信息二值
化后输出至上位机,以显示轨迹。
4 算法系统
4.1 机器人运动算法 本作品设计的机器人运动部分采用 4WD 的麦克纳
姆轮,每个麦克纳姆轮上有若干倾斜 45° 的小轮子,在 转动时产生相比机器人倾斜 45° 的摩擦力,4 个轮胎转 动配合即可实现平移、原地旋转等运动。其运动原理如 图 5 所示,其中红色代表轮子向前转,蓝色代表轮子向 后转。
Design & Application 设计应用 学习论坛
电子产品世界
基于Robei EDA工具的多功能可重构机器人 设计*
Multifunctional and reconfigurable robot design with robei EDA software
钟 杭,孙 浩,龚蓓蕾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南京211106)
机器人轮胎选用麦克纳姆轮。由于独特的机械结构, 4 个麦克纳姆轮通过矢量相加可实现机器人平移、原地 旋转等特殊运动。 3.4 电磁炮部分
该部分主要包含逆变升压模块、继电器模块、超级 电容模块和电磁线圈模块。
首先从继电器模块中引出两根信号线给 FPGA, FPGA 可根据手柄和语音控制继电器模块闭合张开以控 制 12 V 电源,通过逆变升压模块给超级电容充电,然 后控制继电器将 12 V 电源断开,此时电能被存储在超 级电容之中。然后再次由 FPGA 控制电磁线圈闭合,使 电能从电容中释放,此时变化的电流通过线圈生成磁场。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线圈中将产生排 斥方向的洛伦兹力带动炮管中的金属弹射出。为了保护 电路和隔离,使用可控硅和续流二极管等器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集成电路技术的机器人控制器设计
机器人技术是现今科技领域的一个非常热门的研究方向,它对人类的生活和工
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机器人被广泛应用在工业生产、医疗卫生、军事、航空航天等领域,为人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效益。
机器人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机器人控制器,而基于集成电路技术的机器人控制器设计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围绕着基于集成电路技术的机器人控制器进行讨论。
1. 机器人控制器的作用及要求
机器人控制器是机器人系统中的核心部件,其作用是负责控制机器人的行动。
因此,机器人控制器的设计要求必须高。
机器人控制器必须能够精准控制机器人的运动,保证机器人能够各项工作功能都能够得到实现。
同时,机器人控制器还需要具备高精度、快速响应和可靠性等特点,以确保机器人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
2. 集成电路技术在机器人控制器设计中的应用
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不断发展,集成电路已经广泛应用于机器人控制器的设计中。
利用集成电路技术可以实现小型化、高效率、低功耗和可靠性强的机器人控制器。
集成电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机器人控制器的性能,而且可以减少设备的体积和重量,方便机器人的移动和实现对机器人进行更加便捷的控制。
3. 基于集成电路的机器人控制器的具体设计
基于集成电路技术的机器人控制器的设计需要考虑多方面的问题,具体设计步
骤包括芯片选型、系统框架设计、硬件设计和软件算法实现等。
在芯片选型时需要选择性能更加卓越的芯片来满足机器人控制器的要求;在系统框架设计时需要完善的画出机器人控制器的功能结构图,确定各个模块之间的联系;在硬件设计时需要考虑到机器人控制器的大小和结构,尽可能地将其小型化,提高其可移动性;在软件算法实现时,需要利用现代计算机算法来实现更为高效、准确且可靠的运动控制和运动规划。
4. 集成电路技术在机器人控制器设计中的优势和不足
基于集成电路技术的机器人控制器在效率和可靠性方面具有卓越的优势,其利
用集成电路的小型化、高效率、低功耗、可靠性强等特点,能够更加轻松、快速完成机器人控制任务。
同时,如果对于芯片选型、系统框架设计、硬件设计和软件实现等方面的控制和管理不够严格,也会存在性能下降引发的问题,例如,集成电路的制作周期越来越短、芯片的温度敏感度高等问题,容易影响机器人控制器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总之,基于集成电路技术的机器人控制器设计具有很好的前景和应用空间。
未
来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机器人控制器的设计也将会变得更加精准、高效、稳定和真实。
如果能够采取一种科学的、系统的、高效的集成电路技术的机器人控制器设计方案会使得人们在使用过程中的应用更加安全、可靠和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