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人教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教案:散文阅读-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教案

合集下载

2019届高考语文复习【归纳、概括散文内容要点】专题及解析PPT

2019届高考语文复习【归纳、概括散文内容要点】专题及解析PPT

这个寂寞又热烈的民族。出乎意料的是,乌热尔图后来辞去京官重返故乡。时隔多年,
当我行走在呼伦贝尔草原上,那些将天边画出蜿蜒起伏线条的山丘,那些怒放成海洋 或孤零零独自开放的鲜花,那些低头吃草或昂头沉思的马群,还有那些袒露在草原上 始终默默流淌的河,都让人忍不住心潮起伏。这位鄂温克作家返乡的理由还需要问吗? 就是这草原这河流这民族,是祖先留在他身体里的血脉在涌动啊!
【点拨】
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特点”“象征”。注意联系上下文去理解根河的象征意义。 【答题】
7
典例品一品
技法归一归
好题练一练
答案
特点:有巨大的生命力,纯真清洌(清澈透明),本真而丰满成熟。
象征意义:鄂温克人在艰难环境中迸发出的顽强生命力和乐观向上的性格;鄂温克人 淳朴的性格,纯净的文化;河流象征孕育鄂温克人的母亲。
思。在一个个春天的日子里,根河回到童年,回到本真,然后再一次次丰满成熟,将 涓涓乳汁流送给两岸的万千生物。
1
典例品一品 技法归一归 好题练一练
传统的鄂温克人跟森林河流贴得最近。他们与驯鹿为伴,生活起居、狩猎劳动, 都离不开看上去“四不像”的驯鹿。眼下,这些温顺的大鹿在全世界已所剩不多,鄂 温克人结束了最后的狩猎,放下了猎枪。他们离开森林,进入城市或远走他乡,但敖 鲁古雅部落受人尊重的长辈94岁的玛丽亚· 索一步也不想离开她的驯鹿。 一踏进根河,我就听说了她美丽的名字。先前见到过作家乌热尔图为这位老奶奶 拍的一张照片。白桦林里,老人穿着长袍,扎着头巾,侧身站在一头七叉犄角的驯鹿
3
典例品一品 技法归一归 好题练一练
乌热尔图在回到草原以后的日子里,完成了《呼伦贝尔笔记》等一系列著作和摄
影作品,那是他数十载的文化寻根,是他作为一个鄂温克的儿子,对母亲的深情眷念

2019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散文阅读_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和重要句子含意教案新人教版

2019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散文阅读_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和重要句子含意教案新人教版

散文阅读-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和重要句子含意适用学科高中语文适用年级适用区域通用课时时长(分钟)2课时知识点1.了解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常考题型2.能够分析高考现代文概括题的分类并且能够运用课堂所学方法解决对应题型。

教学目标1.通过检测,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制定指导计划。

2.通过检测和评讲,使学生对自己的语文水平有清醒的认识,更好地配合老师的教学。

教学重点1.端正态度,认真测试。

2.讲清检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教学难点1.系统了解学情。

2.引导学生正确、科学地认识自己。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对于散文而言,高考一般会选考那些使用准确、精练、形象、生动的词语。

“准确”,不仅指对外部特征概括得准确,还指对作者感情、体验、思想表达得准确;“精练”,指的是高度概括性和内涵的丰富性,即通常所说的“词语”;“形象、生动”是指使用修辞手法的作用。

二、复习预习重要句子含义的类型,有下面几种类型:1.体现作者情感态度或主旨的词语。

2.运用修辞和写作方法的关键词语。

这样的词语多出现在运用象征、借物喻人、双关等写作方法的文章中。

3.特殊指代的(远指、近指、不定指等)。

4.在表情达意方面非常出色的动词、形容词、叠词等。

5.有特殊用法的词语,包括贬义褒用、褒义贬用、大词小用、小词大用、词性活用等。

三、知识讲解考点/易错点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丰富含意重在思想性,这是一个重要考点。

所谓重要语句,主要指结构较为复杂的句子、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使用了特殊手法的句子、能显示脉络层次或主旨的句子。

对这几类句子含意的理解、体会,是体会重要语句丰富含意的基础。

考点/易错点2高考考查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重在其思想性,尤其是其思想内容的丰富性。

如何把握这“丰富含意”,从而答准答全答案要点呢?除了要牢牢把握分析句子含意的“六看法”(句内三看,看关键词、结构、表达;句外三看,看相邻、段意、主旨)外,更在于掌握从不同角度、侧面看句子的方法技巧,因为每个句子都是立体的。

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十一教案文言文阅读(散文)

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十一教案文言文阅读(散文)

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十一教案文言文阅读(散文)XX年《高考考纲》对此考点的要求是:2.理解b(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此类活用.(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3.分析综合c(1)筛选文中的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文言文阅读这七条具体要求在高考命题中,侧重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知识的理解以及运用这些知识筛选提取信息、归纳概括内容、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前者是阅读浅易文言文的前提,后者则是阅读中的重点和难点,这些具体要求应该说都是阅读浅易文言文最基本的条件。

一、实词的判断方法。

《考试说明》要求“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因此在文言文的复习备考中,必须积累一定数量的实词。

可是,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关键是要确定这个实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含义。

这就必须在积累的基础上掌握一些词义推断的具体方法,以便灵活运用,形成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二、虚词的判断方法。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是高考的一个考点.常见的文言虚词虽然只有18个,但每个虚词的意义都很丰富,如果单凭死记硬背各个义项,抛开具体语境,不借助一定的语法结构分析,效果肯定不好。

综观近几年高考试题,从总体来看,对文言虚词的考查着眼于应用,不直接考语法,题型都是客观选择题。

为降低难度,同时也是为了贴近中学教学实际,考查内容都是课内课外相结合,要求考生辨析加点虚词用法的异同。

如果能在积累的基础上,寻求规律,形成一定的推断技巧,无疑会提高答题的正确率。

但要想攻克文言堡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关键靠平时的日积月累.120个常见文言实词1.爱,ài(1)名词,恩惠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高三语文复习教学案——散文阅读

高三语文复习教学案——散文阅读

高三语文复习教学案——散文阅读1. 教学目标通过散文阅读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对于文学作品具有更深刻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同时,通过对古代散文和现代散文的比较,引导学生更全面地认识和理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作品特点。

2. 教学内容2.1 古代散文•宋代散文:林则徐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张岱的《经世致用》等•元代散文:郑珂的《谨防误入医门》、冯梦龙的《警世通言》等2.2 现代散文•鲁迅的《伤逝》、《自嘲》等•龙应台的《零的焦点》、《谁的青春不迷茫》等2.3 比较分析•古代散文与现代散文的创作背景、社会语境、思想倾向等方面的比较分析,为学生深入理解文学作品提供更为全面的视角。

3. 教学过程3.1 教学准备1.为学生准备好相关散文作品,包括古代散文和现代散文。

2.为学生讲解散文的特点和写作风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

3.为学生找到好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更加深入透彻。

3.2 教学活动1.授课环节(1)讲解古代散文和现代散文的特点和区别,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作品特点。

(2)逐步讲解每篇散文的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表现手法。

2.讨论环节(1)分小组进行讨论,让学生对散文进行分析和解读,探究其中的深层思想和文学价值。

(2)引导学生对古代散文与现代散文进行比较分析,帮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和理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作品特点。

3.练习环节(1)为学生提供大量练习题目,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

(2)针对不同的散文类型和题目类型,为学生提供不同的解题策略和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散文理解和分析。

4. 课后反思通过散文阅读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对于文学作品具有更深刻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同时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文化视野。

未来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不断探索更为多样化、灵活性更强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提供更为实效的帮助和支持。

2019年高考语文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12散文类文本阅读教学案含解析

2019年高考语文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12散文类文本阅读教学案含解析

散文类文本阅读【2019年高考考纲解读】散文文本阅读中的“分析综合”侧重于把握写作思路、归纳文意,分析散文的主要表现手法。

“鉴赏评价”要求学生能对所给文章的思想内容进行评说,对其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及作者的观点态度进行初步赏析及评价。

这是以“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较高的一种能力要求。

“探究“侧重挖掘文本丰富意蕴,探讨作者创作意图,对作品进行个性化解读。

这三大项在高考散文阅读题中具体体现为以下考点:(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或句子的含义:(2)概括段意或主题;(3)分析文章结构思路;(4)赏析散文的形象;(5)鉴赏作品表达特色;(6)挖掘文本丰富意蕴,探讨作者创作意图,对作品进行个性化探究。

纵观这些年高考散文文本的考查,以理解和分析、概括文章中心和归纳内容要点、鉴赏文章表达技巧、分析和探究或者评价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为重。

其中理解词句含义、概括文意、鉴赏技巧和探究评价为重中之重。

这些考点涉及的能力层次高,虽然不是备考的盲点,却是考生的弱点,应引起高度重视。

【重点、难点剖析】一、理解语句内涵1.重要语句的考查角度句子的分析理解是阅读的关键,也是高考文学类文本设题的热点。

高考对句子的考查有“三考”,一考作用,二考赏析,三考含意。

第三考是重点,其它二考可参阅突破二、三。

文中重要句子主要包括:①从作用上说,指那些能点明主旨的语句,或能显示脉络层次的关键性语句;②从语句特点上说,指那些文中的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对文脉的推进与转接有关键作用的句子;③从内容上说,指那些内涵较为丰富而且具有提示性或引导性的语句;④从表达上说,指那些运用一定表达技巧且效果明显的语句或比较含蓄的有深层含意的语句;⑤从结构上说,指那些结构比较复杂,对理解文意有直接影响的语句。

2.重要语句的理解方法理解语句内涵可以从以下角度入手:第一,扣关键,关注句中重要词语;第二,明语境,理解句子在段中含义;第三,找位置,判定内容或结构作用;第四,析技巧,明了句子的表达效果;第五,看褒贬,注意作者的情感倾向。

专题12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散文(教学案)-2019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品资料

专题12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散文(教学案)-2019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品资料

高考语文的终极目标是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因此必须把握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应用能力、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文化传承和理解能力。

语文来源于生活,是生活的艺术化。

因此,必须重视日常的积累,从生活中学语文。

新高考改革为语文课程改革提供了一些机遇,必须严格把握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注重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更要关注高中语文学科命题研究。

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和素养,努力营造高效语文教学的和谐环境,体现语文学科“化人以语、育人以文”的优势功能,助推学生文化生命体的长远发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

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形式,是一种自由灵活、短小精悍、表现真人真事真情的文体。

近年来高考中的散文,主要包括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写景散文与哲理散文四类。

一、认识散文文体特征散文的主要特征有:1.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

“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是为更好地表达主题服务的。

为了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在选材上应注意材料与中心思想的内在联系,在结构上应借助一定的线索把材料贯穿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散文中常见的线索有:(1)以含有深刻意义或象征意义的事物为线索;(2)以作品中的“我”为线索,由于写的都是“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侃侃而谈,自由畅达,使读者觉得更加真实可信,亲切感人。

2.意境深远,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

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地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高考散文阅读复习教案

高考散文阅读复习教案

散文阅读复习教案教学目的要求:1、把握散文基本特点与类型,掌握各类散文阅读方法及其命题类型;2、熟悉规范的答题模式,熟练掌握解题方法技巧。

教学重点:阅读方法,命题类型,答题方法技巧。

课时安排:11课时第一教时教学内容:考情解读、散文的基本知识教学步骤:一、考情解读《考纲》要求考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B,“感受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D。

散文的一大特色就是语言美。

鲁迅的散文语言精练深邃,巴金的散文语言朴素优美,冰心的散文语言委婉明丽,孙犁的散文语言质朴,刘白羽的散文语言奔放,杨朔的散文语言精巧。

散文的语言有鲜明的特征,富有表现力,所以,这个考点也是每年必考的内容。

体会品味语句的妙处,不能孤立的看,要联系上下文,联系文章的主题,才能看出语句的丰富内涵,要注意把握形象化语句的抽象含义。

阅读散文要学会鉴赏散文语言的表现力,散文大家朱自清选字炼句十分精妙,他在散文《绿》中写梅雨亭:“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

”这里的“踞”和“浮”写出了梅雨亭灵动的态势,一幅生动的画面便跃然于读者眼前。

散文的语言散中见整,清新自然,不刻意雕饰而不乏文采,不有意追求而自得其意蕴。

它是作者塑造形象、表现主题的主要手段之一。

从历年各地高考题来看,命题者主要从以下两大角度进行考查:一是词句的含意;二是词句的表达艺术。

题型主要包括分析结构思路,内容要点概括,理解词义、句意,鉴赏形象、技巧,探究。

二、散文的基本知识1、散文基本特征:(1)情感浓烈,选材广泛(富有抒情性,形散而神不散);(2)真实自然,富于美感(写真人真事,可以艺术加工,表达方式多样);(3)以小见大,纸短韵长(哲理性)。

2、散文的分类(传统的分类:据内容和性质分)⑴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叙事散文对人和事物进行具体描绘和叙述(突出特色)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从一个角度选取题材,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2019年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专题 三学案三散文概括内容要点3类题型突破(共54张PPT)

2019年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专题 三学案三散文概括内容要点3类题型突破(共54张PPT)

他经过了两年学习,掌握了 1+2=3,但 2+1=?他 有时算对,有时算错,至于 3-1=?他就从来没算对过 一次;另一个叫彦,他的问题在文字上。他上课坐得最 直,眼睛睁得最大,写字用的力气最多,但他写的字, 一眼看上去,基本上不是汉字,比汉字的笔画要少一些。 因为笔画少导致他写的字没能围成方块。他的字比别人 的笔画重、笔画黑。他手里的笔画,都是些不老实的家 伙,不用力把它们嵌进纸里,它们就会到处乱跑。
孩子多;2.大队委员会的其他成员都来自那个屯子, 他们对父亲有敌意,敌视的原因仅仅是父亲的姓氏。父亲 小心谨慎,力争不给他们留出攻击自己的余地。于是,我 向前多走的 200 米,就是父亲在权力上有意后退的距离。
走过这条暗藏着政治的上学之路,我开始了三年级。 我的同学有 25 名。有两名男生没有升入三年级,没有走 上这条比另一侧远 200 米的上学之路。 他们是因为严重的 智障,与远出的 200 米无关。一个叫海,生得眉目清秀, 头发还是非洲人似的小卷。
C.作品通过对小孩无知行为的描写,对人类残害动 物、虐待人才的行为给予了有力的批判。 D.文章用象征手法,通过对苍鹰性格的叙写,表达 了对志在高远的奋飞精神的渴望。 解析:C 项, “虐待人才的行为给予了有力的批判” 在原文没有依据。 答案:C
2.文章第⑤至⑧段写了什么内容?试加以概括。 答:
解析:解答本题,要抓住文中对两只鹰的不同反应 的描写:那只“苍老”的鹰, “羽毛零乱而支楞突兀,腿 上有一根粗大的铁链,它埋头翅间” , “羽毛零乱而支楞 突兀”显示出它失去自由后的反抗。
我在明亮的教室里,在切去尾音的规范的电铃声里 开始了读书时代。 我的同学有 27 名。 二年级读完的时候, 我们就从这所离家很近的学校毕业了。三年级要到距家 750 米的小学接着读。学校在两个自然屯子的中间,这两 个自然屯是一个行政大队,相距 1.5 千米。学校把 1.5 千 米从中间断开, 形成两个 750 米的上学之路。 两个屯子的 孩子相向而行, 各自走过 750 米, 然后在一个操场里混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概括段(层)意最基本的方法是划分层次,提取或概括关键信息,为此需要逐句逐层地细读。

对于几个段落的文意概括,既要注意段内的层次要点,又要注意段与段之间的关系。


是并列、对照关系的,要把多个段落的意思有机结合;如是层进、转折关系的,要重在后者,又不能忽略前者;如是总分(分总)关系的,要抓住总说部分概括。

二、复习预习
概括、把握主旨的内容包括两点:一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二是作者的思想观点和写作意图的概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