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配电系统设计

合集下载

供配电设计规范

供配电设计规范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第一章总则 (2)第二章负荷分级及供电要求 (2)第三章电源及供电系统 (3)第四章电压选择和电能质量 (4)第五章无功补偿 (5)第六章低压配电 (6)附录一名词解释 (7)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使供配电系统设计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保障人身安全,供电可靠,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110KV及以下的供配电系统新建和扩建工程的设计。

第1.0.3条供配电系统设计必须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按照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工程特点和地区供电条件,合理确定设计方案。

第1.0.4条供配电系统设计应根据工程特点、规模和发展规划,做到远近期结合,以近期为主。

第1.0.5条供配电系统设计应采用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效率高、能耗低、性能先进的电气产品。

第1.0.6条供配电系统设计除应遵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负荷分级及供电要求第2.0.1条电力负荷应根据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及中断供电在政治、经济上所造成损失或影响的程度进行分级,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应为一级负荷:1.中断供电将造成人身伤亡时。

2.中断供电将在政治、经济上造成重大损失时。

例如:重大设备损坏、重大产品报废、用重要原料生产的产品大量报废、国民经济中重点企业的连续生产过程被打乱需要长时间才能恢复等。

3.中断供电将影响有重大政治、经济意义的用电单位的正常工作。

例如:重要交通枢纽、重要通信枢纽、重要宾馆、大型体育场馆、经常用于国际活动的大量人员集中的公共场所等用电单位中的重要电力负荷。

在一级负荷中,当中断供电将发生中毒、爆炸和火灾等情况的负荷,以及特别重要场所的不允许中断供电的负荷,应视为特别重要的负荷。

二、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应为二级负荷:1.中断供电将在政治、经济上造成较大损失时。

例如:主要设备损坏、大量产品报废、连续生产过程被打乱需较长时间才能恢复、重点企业大量减产等。

供配电系统设计的内容

供配电系统设计的内容

供配电系统设计的内容
供配电系统设计是为了满足建筑物或工业设施的电力需求而进行的规划和设计工作。

以下是供配电系统设计通常涉及的内容:
1. 负荷计算:确定用电设备的负荷大小和类型,包括照明、动力、空调、通风等。

负荷计算是为了确定供电系统的容量和配置。

2. 供电方案选择:根据负荷计算结果和用电需求,选择合适的供电方案,如市电接入、发电机组、不间断电源(UPS)等。

3. 变压器容量和数量:根据负荷计算和供电方案,确定所需的变压器容量和数量。

变压器用于将高压电力转换为低压电力供负载使用。

4. 配电系统设计:设计低压配电系统,包括配电柜、开关柜、电缆布线等。

确定配电系统的布局、线缆规格和保护设备。

5. 短路电流计算:进行短路电流计算,以确定保护设备的额定电流和短路容量,确保系统在短路情况下的安全运行。

6. 接地系统设计:设计合适的接地系统,包括接地网、接地线和接地电阻等,以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

7. 继电保护设计:配置适当的继电保护装置,如过流保护、短路保护、接地保护等,以保护供配电系统和设备。

8. 电能质量评估:评估供电系统的电能质量,如电压波动、频率变化、谐波等,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9. 照明和插座设计:根据建筑物的布局和用途,设计照明系统和插座布局,满足用户的需求。

10. 设计文档编制:编制详细的设计文档,包括设计说明、图纸、设备清单等,用于指导施工和维护。

供配电系统设计需要综合考虑电气工程、建筑布局、用电需求等因素,确保设计方案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和可扩展性。

设计过程中需要与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协调和沟通,以确保设计的顺利实施。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是一部重要的标准,它规定了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安装和运行要求,以保证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和高效运行。

这部标准包括了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基础、负荷计算、电源与配电系统的选择、电气设备的选择与安装、接地与保护、自动化系统的设计等内容。

其中,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基础包括了设计依据、系统类型、系统容量、工作电压等要求,为后续设计提供了基础数据。

负荷计算则涉及到用电负荷的计算方法、用电负荷的分类、用电负荷的分配等问题,以保证用电负荷的合理分配和平衡。

电源和配电系统的选择是供配电系统设计的重点之一,这部分规定了电源与配电系统的选择标准,包括了电源的类型、配电系统的类型、电源与配电系统的匹配等内容。

同时,还规定了电源与配电系统的互联互通要求,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电气设备的选择与安装是保证供配电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关键,该部分规定了电气设备的选用原则、电气设备的安装要求、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等内容。

同时,还涉及到电气设备与电源、配电系统的衔接问题,以确保电气设备的使用效果和安全性。

接地与保护是保障供配电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该部分规定了风险评估与控制、绝缘与接地保护、保护装置的选用等内容,以确保供配电系统的安全和可靠性。

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是提高供配电系统智能化水平的重要手段,该部分规定了自动化系统的功能要求、控制策略、控制方式等内容,以提高供配电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和控制效率。

总之,《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它规定了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安装和运行要求,为提高供配电系统的安全、可靠和高效运行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_GB50052_2024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_GB50052_2024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_GB50052_2024
标准要求供配电系统设计在符合电力市场发展规划和供需平衡的基础上,满足建筑物和工业企业的用电需求。

设计过程中需对总负荷进行详细
计算,并按照合理的负荷分配原则进行线路布置,确保供电负荷的平衡和
分布的合理。

同时,标准要求根据建筑物和用电负荷的特点,选择合适的
变压器、开关设备、电缆和敷设方式等电气设备。

供配电系统设计还需考虑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标准要求设计时应
充分考虑供电可靠性,确保供电中断时间的可控性,并针对关键负荷和重
要用电设备设置备用电源或应急供电系统。

此外,供配电系统设计需要满
足电气安全防护的要求,配电装置应设置过流、过压、短路和接地保护装置,并确保设备的连接、接地和绝缘符合安全标准。

标准还规定了供配电系统的运行和维护要求。

运行阶段需定期进行设
备的巡检、试验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此外,标准要求
建立完善的设备档案和运行记录,并制定详细的维护计划和修复保养规程。

供配电系统设计

供配电系统设计

供配电系统设计供配电系统第⼀节供电电源产业升级后,⽣产能⼒提⾼,矿井负荷发⽣变化,地⾯设35kV变电站⼀座。

本矿双回路电源供电电源电压为35kV,双回路分别引⾃鸿畅镇变电站和神垕镇变电站,电源线路均为LGJ-120mm2架空线路,鸿凤线路长3.4km,⼤凤线路长4km。

经校核计算,供电线路可以满⾜要求。

当任⼀回路发⽣故障停⽌供电时,另⼀回路能担负矿井全部负荷供电。

以上两回电源线路均为矿井专⽤电源线路,不分接其他负荷。

第⼆节电⼒负荷根据⽤电负荷统计与计算,矿井产业升级后,⽤电负荷如下:地⾯负荷合计:有功功率 P=2413.5kW⽆功功率 Q=1951.52kVar视在功率 S=3104kVA功率因素 cosφ=0.78井下负荷合计(最⼤):有功负荷 P=4956.3kW⽆功负荷 Q=3974.9kVar视在功率 S=6244kVA功率因素 cosφ=0.79为了提⾼矿井⽤电功率因数,减少电能损耗,提⾼电⽓设备的利⽤率,考虑0.85、0.9的同时系数,矿井产业升级后,本矿井地⾯35kV变电站6kV母线上安装3060kVar⽆功功率补偿装置,补偿后本矿井地⾯变电所6kV母线上负荷为:最⼤涌⽔量时:有功负荷 P=6264.3kW⽆功负荷 Q=2273.8kVar视在功率 S=6664kVA功率因素 cosφ=0.94吨煤电耗: 63.22kW·h。

有关计算详见负荷统计表12-2-1、12-2-1、12-2-3、12-2-4、12-2-5。

第三节输变电⼀、供电系统技术特征矿井两回35kV电源以架空⽅式引⾃鸿畅镇变电站和神垕镇变电站。

35kV输电线路导线选⽤LGJ-120mm2架空线路,避雷线选⽤GJ—35钢绞线(全线架设),鸿凤线线路长3.4km,线路电压降为1.50%,鸿凤线长4km,线路电压降为1.80%,经校核计算,供电线路可以满⾜要求。

当任⼀回路发⽣故障停⽌供电时,另⼀回路能担负矿井全部负荷供电,以上两回电源线路均为矿井专⽤电源线路,不分接其他负荷。

供配电系统设计的内容 -回复

供配电系统设计的内容 -回复

供配电系统设计的内容-回复供配电系统是现代工业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施,它负责将电能从发电厂输送到用户处,并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和安全。

本文将一步一步地回答“供配电系统设计的内容”这个主题,详细介绍供配电系统设计的主要方面和关键要点。

第一步:需求分析供配电系统设计的第一步是进行需求分析。

在这个阶段,设计师需要了解用户的电力需求、用电设备的特点以及用电负荷的变化情况。

通过收集和分析这些数据,设计师可以确定供配电系统的容量、电压等级、线路布置等关键参数,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第二步:电压等级选择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设计师需要选择合适的电压等级。

供配电系统常见的电压等级包括高压(6kV、10kV)、中压(3kV、0.4kV)和低压(0.4kV)。

选择合适的电压等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供配电系统的容量和线路的布置方式。

第三步:供电方式选择供配电系统的供电方式包括单回路供电和双回路供电。

单回路供电是指将电能通过一条线路输送到用户处,这种供电方式成本较低,但可靠性较差。

双回路供电是指将电能通过两条相互独立的线路并行输送到用户处,这种供电方式可提高供电的可靠性,但相应的成本也较高。

设计师需要根据用户的可靠性需求和经济因素,选择合适的供电方式。

第四步:线路布置设计线路布置是供配电系统设计的关键环节之一。

设计师需要将发电厂输出的电能传输到用户处,同时确保电能的传输损耗和电压稳定。

线路布置设计需要考虑线路的长度、线径、负载以及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

常见的线路布置方式包括明线和地下电缆。

明线适用于短距离、负荷较小的情况,而地下电缆适用于长距离、负荷较大的情况。

第五步:变压器选择和布置变压器是供配电系统中起重要作用的设备,它用于将高电压变成低电压,或将低电压变成高电压。

在供配电系统设计中,设计师需要选择合适的变压器容量和数量,并布置在合适的位置,以满足用户的电能需求和电压稳定性要求。

第六步:保护设计保护设计是供配电系统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供配电系统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供配电系统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供配电系统【1】一般规定1、本章适用于民用建筑中35kV及以下的供配电系统的设计。

2、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应按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工程特点、建筑规模和发展规划以及当地供电条件,合理确定设计方案。

3、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应保障安全、供电可靠、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

4、供配电系统的构成应简捷明确,保证供电质量,减少电能损失,并便于管理和维护。

【2】负荷分级及供电要求1、用电负荷应根据供电可靠性及中断供电在政治、经济上所造成的损失或影响的程度,分为一级负荷、二级负荷及三级负荷。

(1)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应为一级负荷:1)中断供电将造成人身伤亡时。

2)中断供电将在政治、经济上造成重大影响或损失时。

3)中断供电将影响有重大政治、经济意义的用电单位的正常工作,或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时。

在一级负荷中,当中断供电后将影响实时处理重要的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正常工作以及特别重要场所中不允许中断供电的负荷,为特别重要的负荷。

(2)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应为二级负荷:1)中断供电将造成较大政治影响时。

2)中断供电将造成较大经济损失时。

3)中断供电将影响重要用电单位的正常工作,或造成公共场所秩序混乱时。

(3)不属于一级负荷和二级负荷的用电负荷应为三级负荷。

2、民用建筑中消防用电的负荷等级,应符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等国家现行的相关规范的规定。

3、当在主体建筑中有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负荷时,与其有关的空调负荷为一级负荷。

4、当在主体建筑中有一级负荷时,与其有关的主要通道照明为一级负荷。

5、列为一级负荷的电子计算机,其机房及已记录的媒体存放间的应急照明亦为一级负荷。

6、重要电讯机房的电源为一级负荷,其交流电源的负荷级别应与该建筑工程中最高等级的电力负荷相同。

7、多层住宅的电梯电力为三级负荷。

8、对负荷等级没有具体规定的重要电力负荷,应根据实际情况与有关部门协商确定。

9、一级负荷的供电电源应符合下列要求:(1)一级负荷应由两个电源供电,当一个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一个电源不应同时受到损坏。

供配电系统设计的内容 -回复

供配电系统设计的内容 -回复

供配电系统设计的内容-回复供配电系统设计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设计目标、负荷计算、电源选型、电缆选择和敷设、接地系统设计、防雷设计、保护和自动化设计、电气设备选型和布置。

设计目标是供配电系统设计的第一步,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供电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以及灵活性。

供电可靠性是指供电系统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正常供电,不发生中断的能力。

安全性是指供电系统在正常运行时不会对人员和设备构成任何危害。

经济性是指在满足供电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尽可能节约投资和运行成本。

灵活性是指供电系统具有一定的扩展和改造能力,以适应未来的需求变化。

负荷计算是供配电系统设计的重要环节。

它通过统计和分析用电设备的功率和数量,确定整个供配电系统的总负荷和每个分支线路的负荷。

负荷计算的准确性对于电源选型、电缆选择和敷设以及电气设备选型和布置具有重要的影响。

电源选型是供配电系统设计中的关键环节。

根据负荷计算的结果和供电可靠性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电源。

常见的电源类型包括公共电网、发电机组以及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

对于重要电力用户来说,通常会采用多个电源进行备用以提高供电可靠性。

电缆是供配电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负责将电能从电源传送到用户设备。

电缆的选择主要考虑电压等级、电流容量、绝缘材料、耐热性等因素。

而敷设方式则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埋地敷设、架空敷设或者混合敷设。

接地系统设计是保障供配电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环节。

接地系统包括设备接地和系统接地。

设备接地主要是为了保护设备和人员安全,而系统接地主要是用于减小电流回路的接地电阻,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防雷设计是供配电系统设计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合理的防雷措施,在雷电天气下降低雷击风险,防止雷击对供配电系统的影响。

保护和自动化设计是为了保护供配电系统设备的安全运行,预防事故发生,并提高运维效率和可靠性。

包括过电流保护、过载保护、短路保护、接地故障保护等。

自动化设计则通过监测、控制和通信技术,实现对供配电系统的实时监控和远程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供配电线路的设计 工厂范围的供配电线路设计内容包括供配电线路电压等级的确
定、线路路径、线路结构型式的确定、电力负荷的计算、导线及电 缆型号和截面的选择,配电设备的选择、架空线路电杆位置的确定、 架空线路其他配件的选择、电缆线的敷设方式、电缆线配件的选择、 防雷接地装置的设计及计算等。
车间供配电线路的设计包括车间供配电线路布线方案的确定、 负荷的计算、线路导线的选择、配电设备的选择、保护设备的选择、 线路敷设方式等。
计算其设备容量时,必须首先转换到一个统一的ε下。经过换算至统
一规定工作制下的“额定功率”称为设备容量。
对起重电动机应统一换算到ε=25%,换算公式为
3
学习单元一 电气主接线的设计 一、供配电系统设计的基本知识
1. 供配电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1)严格遵循规范、规程。 (2)供配电系统的设计要求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结合 负荷的性质、用电容量、地区供电条件等情况,合理地确定设 计方案,从而满足供电的要求。 (3)供配电系统设计要考虑工程的特点、规模以及发展规 划,并以近期建设为主,近期建设和远期发展相结合,适当考 虑扩建的可能。 (4)供配电系统设计要选用效率高、能耗低、性能先进的 新型产品,从而节约能源
4
学习单元一 电气主接线的设计
2.供配电系统设计的基本内容 1)变配电所的设计
变配电所的设计包括变配电所所址的选取,负荷计算,无功 功率补偿,变电所主变压器台数和容量的选择、主接线方案的选 择、短路电流计算、开关设备的选择、二次回路方案的确定、继 电保护的选择、电气设备的接地与防雷设计等。
5
学习单元一 电气主接线的设计
电缆的型号、长度、进入工厂的方位。 (3)工厂供电的电力系统在最大和最小运行方式下的短路数据或供
电电源线路首端的断路器断流容量。 (4)供电电源首端的继电保护方式以及动作电流、动作时限的整定
值,向工厂供电的电力系统对工厂进线端继电保护方式以及动作时限配 合的要求。
(5)供电部门对工厂电能计量方式及动作时限配合的要求。 (6)对工厂功率因数的要求。 (7)电源线路工厂外部设计和施工的工厂应负担的投资费用等。
6
学习单元一 电气主接线的设计
3.工厂电气照明的设计 供配电系统设计包括室外照明设计、各车间照明设计、工厂内
各建筑物的照明设计、变配电所内的照明设计等。 4.供配电系统设计的步骤及要求 1)扩大初步设计 扩大初步设计的主要任务是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进行负荷
的统计计算,确定工厂的用电容量,选择供配电系统的方案以及主 要设备,编制主要设备材料清单、工程预算,还需报上级主管部门 审批。
通常用“暂载率”(又称“负荷持续率” )来描述此类设备的工作 特征。暂载率是指一个周期内工作时间与工作周期的百分比值,用ε 表示,即
t10% 0 t 10% 0
(7-1)
T
tt0
式中,T为工作周期;t为工作周期内的工作时间;t0为工作 周期内的停歇时间。
16
学习单元二
电力负荷的计算
同一设备在不同的暂载率下工作时,其输出功率是不同的。在
2)施工设计 施工设计是在扩大初步设计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为了满足 安装施工要求进行的技术设计,重点绘制安装施工图。
7
学习单元一 电气主接线的设计
5.供配电系统设计的基础资料 应向当地供电部门收集以下资料。 (1)工厂的可供电源容量以及备用电源容量。 (2)供电电源的电压等级、供电方式、供电电源的回路数、导线和
或用电单位,也可以指用电设备或用电单位的功率或电流的大小。
14
学习单元二 电力负荷的计算
工厂常用的用电设备按工作制可分为以下3类。 1)长期连续工作制设备 这类用电设备的特点是能长期连续运行,每次连续工作时间超
过8 h,其负荷基本均匀稳定,如水泵、通风机、空气压缩机、电热 设备、电镀设备、照明设备、发电机组等。
一、电力负荷和负荷曲线 二、电力负荷的计算 三、单相用电设备计算负荷的确定 四、工厂电气照明负荷的确定 五、全厂计算负荷的确定 六、工厂的功率因数及无功补偿
学习单元二 电力负荷的计算 一、电力负荷和负荷曲线
1.电力负荷的工作制及用电设备的容量 “电力负荷”在不同的场合可以有不同的含义,它可以指用电设备
8
学习单元一 电气主接线的设计 二、供配电系统的设计任务实施
供配电系统的设计任务包括原始基础资料、设计任务及设计过程等。 1.原始基础资料
1)规模 2)供电电源 3)工厂的负荷情况 4)变电所选址 5)电价制度
9
学习单元一 电气主接线的设计
2.设计任务 (1)编写设计说明书 (2)绘制设计图纸
设计图纸应包括变电所主接线图1张,变电所平面布置图1张和主 变压器继电保护原理图1张。 3.设计过程 (1)分析原始资料,初步拟订多个技术可行的方案。 (2)选择主变压器:台数、运行方式、容量、型式、参数。 (3)拟订高压侧、低压侧的基本接线形式。 (4)通过技术比较,选出2~3个较优的方案。 (5)通过经济比较,确定最优方案。
2)短时工作制设备 这类用电设备的特点是工作时间很短,而停歇时间相对较长, 如水闸用电动机、机床上的某些辅助电动机等。
15
学习单元二
电力负荷的计算
3)反复短时工作制设备 这类用电设备的特点是工作呈周期性,时而工作时而停歇,如此 反复,但工作周期一般不超过10 min,如起重机电动机和电焊变压器 等。
10
问题与思考
1.供配电系统设计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2.工厂电气照明的设计包括哪些部分?
学计算负荷的两种计算方法,掌握用电设备的工 作制以及负荷曲线。 能力目标 掌握工厂计算负荷的确定方法,了解无功补偿的措施,掌握照明 负荷的计算方法。
12
学习单元二 电力负荷的计算
模块七 供配电系统的设计
1
学习单元一 电气主接线的设计
知识目标 掌握电气主接线的读取方法,学会根据原始资料对变配电所 进行主接线设计的方法。 能力目标 了解供配电系统设计技术规程,初步掌握工程设计的方法, 能够根据原始资料拟定合理的电气主接线方案,能够绘制方案 草图。
2
学习单元一 电气主接线的设计 一、供配电系统设计的基本知识 二、供配电系统的设计任务实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