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带答案解析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人教部编版小学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2分)一、(12分,每题2分)1.下列各项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丁卯.(mǎo) 沉淀.(diàn) 忧心忡忡..(chóng) 屏.息凝神(bǐng)B.晌.午(shǎng) 迸.溅(bìng) 心有灵犀.(xī) 草率了.事(liǎo)C.调侃.(kǎn) 猥.琐(wěi) 毛骨悚.然(sǒng) 千钧.重负(jūn)D.厄.运(ě)孱.头(càn)仙露琼.浆(qióng) 悲天悯.人(mǐn)2.下列各项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鸿儒流水帐一筹莫展畅所欲言B.伫立马嵬坡各司其职大庭广众C.船蓬座右铭得心应手道听途说D.告罄逃逸塔市井闾巷天崖海角3.结合语境,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当一个人对生活提出要求的时候,生活也会对他提出反向要求, ,比较现实的做法是,首先反复自己有多大本领去满足生活的要求,自己的能力与愿望是否相配,然后再想办法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
A.而且掂量考查B.所以思考考查C.所以掂量考察D.而且思考考察4.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①虽然这个水滴也能映照大海②可是人们竟然不自量力地宣称要用这滴水来代替大海③但毕竟不是大海④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⑤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A.①③⑤②④B.④⑤②①③C.①⑤③④②D.④③①⑤②5.下列句子表达准确、逻辑严密的一项是A.《战狼2》自上映以来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票房已超五十亿左右。
B.阅读课上,我们讨论并阅读了海明威的名著《老人与海》,感触很多。
C.同学们写作文,要细心观察,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D.正是由于共享单车的便捷,彻底满足了民众对自行车出行的需求。
6.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科幻小说将科学与幻想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片奇妙而又合理的想象天地。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时间:120 分钟总分:120 分)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2 分)一、(12 分,每题2 分)1. 下列各项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丁卯.(mǎo)沉淀.(di àn)忧心忡.忡.(ch óng)屏.息凝神(bǐng)B. 晌.午(shǎng)迸.溅(bìng)心有灵犀.(x ī)草率了.事(li ǎo)C. 调侃.(kǎn)猥.琐(wěi)毛骨悚.然(sǒng)千钧.重负(j ūn)D. 厄.运(ě)孱.头(càn)仙露琼.浆(qi óng)悲天悯.人(mǐn)2. 下列各项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鸿儒流水帐一筹莫展畅所欲言B. 伫立马嵬坡各司其职大庭广众C.船蓬座右铭得心应手道听途说D.告罄逃逸塔市井闾巷天崖海角3. 结合语境,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当一个人对生活提出要求的时候,生活也会对他提出反向要求,, 比较现实的做法是,首先反复自己有多大本领去满足生活的要求,自己的能力与愿望是否相配,然后再想办法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
A. 而且掂量考查B. 所以思考考查C.所以掂量考察D. 而且思考考察4. 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①虽然这个水滴也能映照大海②可是人们竟然不自量力地宣称要用这滴水来代替大海③但毕竟不是大海④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⑤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A. ①③⑤②④B. ④⑤②①③C. ①⑤③④②D. ④③①⑤②5. 下列句子表达准确、逻辑严密的一项是A. 《战狼2 》自上映以来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票房已超五十亿左右。
B. 阅读课上,我们讨论并阅读了海明威的名著《老人与海》,感触很多。
C. 同学们写作文,要细心观察,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D.正是由于共享单车的便捷,彻底满足了民众对自行车出行的需求。
6.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科幻小说将科学与幻想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片奇妙而又合理的想象天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卷学校班级姓名成绩〔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一、积累及运用〔30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殷红〔yi\ 校补〔ji a〕o山巅(di a»喧闹〔xu a n〕B.诘问〔ji乏粗拙〔zhuo〕取缔〔d〕滞笨〔zh 1〕C.屏障(zh a ng) 愧作(zu o)默契〔q D亘古〔gen©D.颦痛〔zh? 口巾育〔pti〕斓语〔la〕孤孀(shu a ng)2.以下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 ( )A.肿胀斑澜当知无愧人声鼎沸B.屏嶂踌躇义愤填膺妇儒皆知C.轻捷喧闹锋芒毕露迥乎小同D.骊歌污秽一反即往荒草凄凄2 分〕〔〕3.卜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潜心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治水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用有关大禹精神的传承在当代社会显得更为迫切.B.邓稼先被张爱萍将军称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的.C.做学问最关键的是要有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如果见异思迁,终将一事无成.D.我想多踢一会儿足球,可是爸爸原形学爵..,威胁我说:你再不回去做作业,小心晚上不给你饭吃.〞4.以下说法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台阶?一文把台阶〞作为线索,来反映父亲为了建造高台阶的新屋而付出了艰苦代价.B.?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写的一篇思念保姆的文章.文章通过对阿长的一些琐事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她的思念.文章选自小说集?呐喊? .C.以善良体察善良,?老王?中,作者杨绛以自己一颗善良的心去体会老王这样一个普普通通,不被人重视,却有一颗金子般的心的人.D.?卖油翁?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他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和诗人.5.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为了预防酒驾事件不再发生,我市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B.学校开展地震平安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平安自我保护.C.学生能够熟练而标准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到达?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要求的标准.D.完善食品平安法规,标准食品平安监管机制,提升人们的食品平安意识,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6.将以下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①过分草率的决定,可能会给今后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也会产生悔不当初的愧疚.①所以选择既要把握好时机,又要仔细慎重.①人生在世有很多的时候需要选择,但是选择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何去何从常常会让我们犹豫不决.①除此之外,就是在决策的时候,不要一味地依赖别人的意见,他人并不知道你真实的处境,无法设身处地从你的角度出发来选择.①过分地彷徨,可能会坐失良机,让时机从面前溜走,造成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感慨.A.①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①7.以下修辞手法判断完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2分)( )(1)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2)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3)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赣,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4)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A.比喻拟人互文对偶B.比喻拟人反复对偶C.拟人比喻互文对偶D.比喻拟人排比比喻8.默写:(8分)(1)王翰的 ?凉州词?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含义相似的诗句是: , O(2), 凭君传语报平安.(?逢入京使?)(3)韩愈的?晚春?一诗中写暮春时节,花木仿佛知晓春将逝去,所以特别珍惜春光争芳斗艳,尽情舒展生命的本色的句子是: ,(4)成语吴下阿蒙〞出自?孙权劝学?,其原句是 ,(5)深林人不知,.(?竹里馆?)9.名著阅读(6分)祥子是老舍的长篇代表作? »中的一个人物形象.这部作品描写来自农村的淳朴、健壮的祥子,到北平谋生创业, 次买车又次失去,并终于堕落到生活的谷底的故事.老舍先生的本部小说中还写了其他各色人物, 如残忍霸道的车主,大胆泼辣而有点变态的 , 一步步走向消灭的 ,以及大学教授曹先生.、阅读理解〔45分〕〔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0—14小题.〔15分〕我记忆中的老舍先生季羡林①老舍先生是我毕生最喜爱的作家之一,我对他怀有崇高的敬意.②但是,我熟悉老舍先生却完全出于一个偶然的时机. 三十年代初,我离开了高中,到清华大学来念书.当时老舍先生正在济南齐鲁大学教书. 济南是我的老家,每年暑假我都回去.李长之是济南人,他是我的惟一的一个小学、大学“三连贯〞的同学.有一年暑假,他告诉我,他要在家里请老舍先生吃饭,要我作陪.在旧社会,大学教授架子一般都非常大,他们与大学生之间宛然是两个阶级.要我陪大学教授吃饭,我真有点受宠假设惊.及至见到老舍先生,他却全然不是我心目中的那种大学教授.他谈吐自然,蔼然可亲,一点架子也没有,特别是他那一口地道的京腔,铿锵有致,听他说话,简直就像是听音乐,是一种享受.从那以后,我们就算是认识了.③我现在已经记不清楚我们重逢时的情景. 但是我却清楚地记得五十年代初期召开的一次汉语标准化会议时的情景. 当时语言学界的知名人士, 以及曲艺界的名人,都被邀请参加, 其中有侯宝林、马增芬姊妹等等.老舍先生、叶圣陶先生、罗常培先生、吕叔湘先生、黎锦熙先生等等都参加了.这是解放后语言学界的第一次盛会.当时还没有到达会议成灾的程度, 因此大家的兴致都很高,会上的气氛也十分亲切融洽.④有一天中午,老舍先生突然建议,要请大家吃一顿地道的北京饭. 大家都知道,老舍先生是地道的北京人,他讲的地道的北京饭一定会是非常地道的, 都欣然容许.老舍先生对北京人民生活之熟悉,是众所周知的.有人戏称他为“北京土地〞.结交的朋友,三教九流都有.他能一个人坐在大酒缸旁,同洋车夫、旧警察等旧社会的“下等人〞,开怀畅饮,亲密无间,宛如亲朋旧友,谁也感觉不到他是大作家、名教授、留洋的学士.能做到这一步的,并世作家中没有第二人.这样一位老北京想请大家吃北京饭, 大家的兴致哪能不高涨起来呢?商议的结果是到西四砂锅居去吃白煮肉, 当然是老舍先生做东.他同饭馆的经理一直到小伙计都是好朋友,因此饭菜极佳,效劳周到.大家尽兴地饱餐了一顿.虽然是一顿简单的饭, 然而却令人毕生难忘.当时参加宴会今天还健在的叶老、吕先生大概还都记得这一顿饭吧.⑤还有一件小事,也必须在这里提一提.忘记了是哪一年了,反正我还住在城里翠花胡同没有搬出城外.有一天,我到东安市场北门对门的一家著名的理发馆里去理发,猛然瞥见老舍先生也在那里,正躺在椅子上,下巴上白糊糊的一团肥皂泡沫,正让理发师刮脸.这不是谈话的好时机,只应酬了几句,就什么也不说了.等我坐在椅子上时,从镜子里看到他跟我打招呼,辞别, 看到他的身影走出门去.我理完发要付钱时,理发师说:老舍先生已经替我付过了.这样芝麻绿豆的小事殊缺乏以见老舍先生的精神;但是,难道也缺乏以见他这种细心体贴人的心情吗?⑥老舍先生的道德文章, 光如日月,巍如山斗,用不着我来细加评论,我也没有那个能力.我现在写的都是一些小事.然而小中见大,于琐细中见精神,于平凡中见伟大,豹窥一斑,鼎尝一窗〔lu Gq切成块的肉〕,不也是老舍先生整个人格的一个缩影吗?〔本文节选自?季羡林谈师友?〕略有改动〕10.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与老舍先生交往的三件事.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11.第①段中加点的词语地道〞是什么意思?有人戏称他为北京土地这句话说明老舍先生什么特点?〔3分〕12.老舍先生的大事很多,季老为什么全写了些芝麻绿豆的小事〞?〔3分〕13 .品读下面的句子,结合其中加点局部说说其表达效果.〔3分〕老舍先生的道德文章,光如日月 ,巍如山斗. 14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文中的老舍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 〔3分〕〔二〕阅读下面短文,完成 15—19小题.〔13分〕______________ 的力量①他,是个快递小子,20岁出头,其貌不扬,还戴着厚厚的眼镜,一看就知道刚做这 行,竟然穿了西装打着领带,皮鞋也擦得很亮.说话时,脸会微微地红,有些羞涩.不像他 的那些同行,穿着休闲装平底鞋,方便楼上楼下地跑,而且个个能说会道……②那次他是第一次来,送名片一一丁军辉.只说了几句话,说自己是哪家公司的,然后 认真地用双手放下名片就走了.皮鞋踩在楼道的地板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有同事说,这个傻小子,穿皮鞋送快件,也不怕累. ③几天后又见到他.接了他名片的同事有信函要发,就给他打了 .几分钟的样子,他便过来了.还是穿了皮鞋,说话还是有些紧张.单子填完,他慎重地看了好几遍,才说了谢谢.收费找零, 谨慎地用双手将零钱递过去,好似完成一个很庄严的交接仪式. ④由于他的厚眼镜他的西装革履, 他的沉默他的谨慎, 就下意识地记住了他. 隔了几天给家人寄东西,就跟同事要了他的 .他很快过来,仔细地把东西收好,带走.没隔几天, 又送过几次快件过来.⑤刚做不久的缘故,他确实要认真许多,要确认签收人的身份, 又等着接收后翻开, 看 其中的物品是否有误, 然后才走.所以他接送一个快件,花的时间比其他人要多一些,由此 推算,他赚的钱不会 打过去,十太多.觉得这个行业,真不是他这样的笨小子能做好的.⑥转眼到了“五一〞,放假前一天快中午的时候,听到楼道传来清楚的脚步声,随后有人敲门.竟然是他,丁军辉.他换了件浅颜色的西装,皮鞋依旧很亮.手里提着一袋红红的橘子,进了门没说话,脸就红了.他把橘子放到茶几上,看起来很不好意思,说,我的第一份业务,是在这里拿到的.我给大家送点水果,谢谢你们照顾我的工作, 也祝大家劳动节快乐.⑦这是印象中他说得最长的一句话,好似事先演练过,很流畅.⑧我们都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这么长时间,还没有任何有工作关系的人来给我们送礼物呢,而他,只是一个凭自己努力吃饭的快递小子, 也只是无意让他接了几次活, 实在谈不上谁照顾谁.他却执意把橘子留下来,并很快道别转身就出了门.⑨橘子个头都不大, 味道还有一点儿酸涩, 应该是街边小摊上的水果. 可是我们谁也没有说一句挑剔的话.⑩也许由于他的橘子、他的人情味,再有快递的信件和物品, 整个办公室的人都会打电话找他,还顺带着把他推举给了其他局部. 丁军辉朝我们这里跑得明显勤了, 有时一天跑了四趟.这样频繁地接触, 大家也慢慢熟悉起来. 丁军辉在很热的天气里也要穿着衬衣,大多是白色的,领口扣得很整洁.始终穿皮鞋,从来都不随意.有次同事跟他开玩笑说,你老穿这么规那么,一点不像送快递的,倒像卖保险的.他却认真地说,卖保险都穿那么认真,送快递的怎么就不能?这是对对方最起码的尊重,也是对我们职业的尊重.11我们都笑,这么简单的工作,他做得比别人辛苦多了,可这样的辛苦,最后能得到什么呢?我们的态度并不乐观,觉得他这么笨的人,想开展不太轻易.12果然,丁军辉的快递生涯一干就是两年.两年里他除去换了一副眼镜,衣着和言行根本上没有变化.工作态度依旧认真,从来没听到他有什么抱怨.13那天我打让他来取东西.我的大学同学在一所中专学校任教, “十一〞结婚,我有礼物送她.填完单子,丁军辉核查时冷不丁地说,啊,是我念书的学校.他的声音很大, 把我吓了一跳.他又说,我是在那里毕业的.14这次我听明白了,不由抬起头来,有些吃惊地看着他.你也在那里上过学吗?15可能那个地址让他有些兴奋,一连串地说,是啊是啊,我是学财会的, 2021年刚毕业.16天!这个其貌不扬的快递小子,竟然是个正规学校的中专生.17我忍不住问他,你有学历也有专业特长, 做个快递员,你当初学的知识不都浪费了?我不禁替他惋惜.18不会啊,送快递也需要有好的统筹才会提升效率,比方把客户跟据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业务类型明细分类, 业务多的客户一般送什么, 送到哪里,私人的如何送……通常看到客户 ,就知道他的具体位置, 大概送什么,需要带多大的箱子……他嘻嘻地笑, 知识哪有白学的?19我真对他有些另眼相看了,没想到笨笨的他这么有心,而他的话,也真有着深入的情理.20转眼又到了“五一〞,节前总会有往来的物品,那天给丁军辉打来取东西, 是他接的,来的却是另外一个更年轻的男孩.说,我是快递公司的,丁主管要我来拿东西.21我愣了一下,转念明白过来.说,丁军辉当主管了?22是啊.男孩说,年底就去南宁当分公司的经理了,都宣布了.不等我们问,他接着又说,上次公司会议上宣布的,提升的理由好几条呢: 他是公司唯一干得最长的快递员, 是唯一有学历的快递员, 是唯一保持穿西装的快递员, 是唯一建立客户档案的快递员, 是唯一没有接到客户投诉的快递员……由于丁军辉的事,那天,我心里感到由衷的快乐.23当天下午,丁军辉的快递公司送来同城快件,是一箱进口的橙子.虽然没有卡片没有留言,我们都知道是他送的.24隔着这些漂亮的橙子,我却看到了那些小小的橘子.橙子很大,色泽鲜艳,味道甜美.它们,不就是那些小橘子开出的花吗?15.速读选文,概括主要情节.〔3分〕送名片一一赠送橘子一谈衣着一一一赠送橙子.16.选取最恰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2分〕A.乐观B.认真C.勤奋D.谨慎17.文章屡次出现了丁军辉穿西装打领带穿皮鞋〞的细节描写,试分析其作用.〔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18.以下表述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第3自然段谨慎地用双手将零钱递过去,好似完成一个很庄严的交接仪式〞一句,谨慎、庄重〞等词语的运用,表现了丁军辉的拘谨.B.第9自然段可是我们谁也没有说一句挑剔的话:是由于大家被丁军辉的人情味打动了,对他有了一些理解、亲近和包容.C.第22自然段快递小伙子的话,补充介绍了丁军辉的业绩,使其形象更加饱满动人.D.文章开头写丁军辉是不被大家看好的傻小子“笨小子",到后来我〞对他另眼相看、为他由衷快乐,这种情感的变化,使文章波澜起伏,吸引读者.19.试理解第24自然段划线句子的含义.〔3分〕〔三〕古诗文阅读〔17分〕一、阅读以下文言短文,完成20—23小题.〔12分〕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 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日:“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日:“尔安敢轻吾射! "翁日:“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构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20.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4分〕〔1〕学射于家圃〔〕〔2〕但微颔.之〔〕〔3〕昵之久而不去〔〕〔4〕以钱覆其口〔〕21.译下面的句子.〔4分〕①观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①尔安敢轻吾射!22.文中两个人物各有什么特点?请分别指出来. 〔2分〕23.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2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4—25题.〔5分〕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24.请把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所呈现的景象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来.〔3分〕25.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三、语文实践活动.〔共5分〕26.某学校七年级二班要开展一次天下家国〞为主题的综合,f学习活动,请你参与.请你围绕活动的主题,仿照例如再设计两个活动方案的名称.〔2分〕例如:爱国人物故事会①.②.27.为营造活动气氛,请你推荐一那么名言,并简要说说推荐的理由.〔3分〕28.请以你是我最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提示:请你从贴心〞感谢“牵挂“欣赏〞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要求:〔1〕字数不少于600字;〔2〕诗歌除外,文体不限;〔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4〕卷面整洁,书写标准、工整.参考答案一、积累及运用:1.B2.C3.D4.B5.D6.B7.A8.〔1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2〕马上相逢无纸笔〔3〕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4〕卿今者才略, 非复吴下阿蒙.〔5〕明月来相照. 9. 骆驼祥予? ,三,三;刘四,虎妞,小福子.二、阅读理解:(一)10.〔1 〕上大学时,同学请老舍先生吃饭, “我〞作陪;〔2〕老舍先生请开会的同行吃一顿地道的北京饭;〔3〕老舍先生为“我〞付理发的费用.11.真正的, 纯粹. 说明老舍先生和蔼、亲切、与老百姓打成一片、没架子 , 又熟悉北京、热爱北京的特点.12.小处更能表现人的品行,作者通过自己亲身经历的小事,以小见大来表现老舍先生蔼然可亲、深入百姓、细心体贴等优良品质. 〔小中见大,于琐细中见精神,于平凡中见伟大,豹窥一斑,鼎尝一脔,不也是老舍先生整个人格的一个缩影吗?〕13.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老舍先生的道德文章发出的亮光如同太阳和月亮,高得像泰山北斗一样,表达了对他的尊重、欣赏、敬佩、赞叹.14.. 例如:是一个和蔼可亲、谈吐自然,说话京味十足,广交各界朋友的大学教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文学家、语言大师.是一个不摆架子、和蔼可亲、热情大方、细心体贴的人.(二)15. ① 收送快件① 谈学历① 谈升迁〔升主管〕〔评分: 3 分.每空1 分,大意对即可〕16.B 〔2 分〕17. 文章屡次出现丁军辉“穿西装打领带穿皮鞋〞的细节描写,表现了丁军辉对客户、对职业的尊重态度,突出了他严谨、认真的性格特点. 〔评分: 2 分.大意对即可〕18.A 〔2 分〕19.小人物丁军辉凭借自己的认真和执着,最终取得了成功. 〔评分: 3 分.大意对即可〕〔三〕20.〔1〕曾经〔2〕点头〔3〕斜着眼看〔4〕用. 21.〔1 〕老翁见到他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微微地点点头.〔2〕“你怎么能够轻视我射箭〔的本领〕!〞22.陈尧咨:自我炫耀,趾高气昂;卖油翁:身怀绝技,沉着谦虚.23.熟能生巧,做人还要谦虚行事,要用欣赏的角度和眼光看问题!24.远远望去,仿佛有一片青青草色,散发着幽幽的清香,走近了却又不见刚刚绿影,出现点点绿光,假设有假设无,朦朦胧胧.25.表达了作者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三、综合性学习:26〔1〕爱国诗词朗诵会;爱国名言展示会;爱国书籍交流会.27. 〔2〕略;〔名言1 分,理由 2 分. 〕四、28. 略评分标准:一类卷:35—40 分,符合题意,符合文体要求,新奇有创意,思想健康,中央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挚,能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或修辞手法,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语言准确、有文采,不说空话、套话,结构合理,书写标准,标点正确, 600 字左右.二类卷:28—34 分,符合题意,符合文体要求,思想健康,中央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挚,能运用一定的表达方式或修辞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语言准确,不说空话、套话,结构完整,书写标准,标点正确, 600 字左右.三类卷:20—27 分,根本符合题意,根本符合文体要求,思想健康,中央较明确,内容较充实, 能表达出自己的感情, 语言较准确, 根本不说空话、套话, 结构较完整, 书写较标准, 标点错误较少, 500 字左右.四类卷:10—19 分,根本不符合题意,根本不符合文体要求,中央模糊,内容不充实,空话、套话多,书写不够标准,标点错误多,字数相差较大.。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30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我们在过年,他们却在过关,在这病毒肆虐的zhuì zhuì不安里,他们一路上披荆斩jí,无所畏惧.在新型冠状病毒面前,是他们冲到了一线,是他们,不畏艰难.是他们用执着和坚守诠释着“爱的奉献”,诠释着“大医精诚”.我们由忠地向他们致敬.让我们众志成城一起战胜这场没有销烟的战争,期待着他们早日归来阖家团圆,和我们一起走上街头,繁花与共! (1)根据拼音写汉字。
zhuì zhuì()不安披荆斩jí()(2)找出文字两个错别字并写出正确的字. _______改成______________改成_______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_______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2)_______ ,鲜克有终.《诗经》(3)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 《晚春》(4)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 _______(作者)《逢入京使》(5)予独爱莲之_______,_______,中通外直……周敦颐《爱莲说》(6)“_______,_______.”两句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交往人物的不俗.刘禹锡《_______ 》3.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老师进入了教室,课间同学们的打闹和嬉笑都戛然而止了.B. 进入四月,盐城荷兰花海的郁金香进入了盛放期,美景令人叹为观止.C. 在欢呼声中,小明首当其冲,率先跑到终点,为我班赢得荣誉.D. 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城管部门处心积虑,多措并举,深入推进垃圾分类试点工作.4.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资治通鉴》是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B. 《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先生的小说集《朝花夕拾》,该书原题《旧事重提》.C. 王维赞扬苏轼“诗中有画,画中有诗”.D. 欧阳修既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既是文学家,又是政治家.5.名著阅读.A .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着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些不尽合自己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B .祥子的车卖了!他像傻了一般,看着大家忙乱,他只管往外掏钱.他的眼红得可怕,眼角堆着一团黄白的眵目糊;耳朵发聋,愣愣瞌瞌地随着大家乱转,可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他连哭都哭不出声来!(1)文段选自《骆驼祥子》,是____的作品,作为语言大师的他创造性地运用____(地名)市民的口语,主人公最大的梦想不过是____,但残酷的现实让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2)A 段中祥子“几乎要哭出来”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3)B 段中祥子“连哭都哭不出声来”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6.综合性学习.某班开展了“祖国,您在我心中”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也来参加.(1)营造气氛,请你为该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_____________(2)你参加班里的歌咏比赛时选择的曲目是《歌唱祖国》,请根据歌词说说你选择这首歌曲的理由.歌唱祖国(部分歌词)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宽广美丽的土地,是我们亲爱的家乡.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我们团结友爱、坚强如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40分)(一)(7分)阅读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7. “山青花欲燃”中“燃”用得十分妙,请试做赏析。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卷一(含解析及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卷(一)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是()A.瞬.息(shùn)钦.佩(qīng)撬.开(qiào)修葺.(róng)B.污秽.(huì)侮.辱(wǔ)震悚.(sǒng)嗥.鸣(háo)C.点缀.(zuì)硕.果(shuò)撵.走(niǎn)呜咽.(yàn)D.猥.琐(wèi)枯槐.(huá)遨.游(áo)累.赘(léi)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组是()A.调羹骨碌烦琐酣然入梦B.荒辟商酌迷茫大厅广众C.矜持茏罩扼运姗姗来迟D.烧灼闲遐斑澜深恶痛绝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是()A.真正的朋友应该是心有灵犀....的,伯牙、子期堪称高山流水,是我们交友的典范。
B.叶圣陶先生诲人不倦....的精神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深入学习。
C.他父亲的病一直不见好转,他怎么能不忧心忡忡....呢?D.这个老人血气方刚....,和蔼可亲,没几天我们便和他成了忘年交。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异种鱼换核能否得到新的杂种鱼呢?我国科学家首先解决并提出了这个问题。
B.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学校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C.按照田园城市的建设标准,规划者首先考虑的是,让市民“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
D.本期“文翁大讲堂”的听众,除成都教师外,还有攀枝花等外地教师也参与其中。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组是()A.①③②④B.③①④②C.②③①④D.③②④①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南湖早春白居易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注释】①南湖:彭蠡湖,即鄱阳湖。
这首诗作于元和十二年(817年),当时作者被贬谪为江州司马。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解析)-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装…………订…………线…………内…………不…………要…………答…………题…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学期期 末 测 试 卷(时间:120分钟 总分:120分)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座号________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应和.(hè) 徘徊.(huí) 粗拙.(zhuō) 深恶.痛绝(è) B.酝酿.(niàng) 浊.流(zhuó) 干涸.(gù) 咄咄..逼人(duō) C.侍.弄(shì) 羞怯.(qiè) 匿.笑(nì) 酣.然入梦(hān) D.殷.红(yān) 蜷.伏(quán) 默契.(qì) 参差.不齐(chā)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荒僻宽敞 忧心冲冲 骇人听闻 B.烦燥幽寂 悔人不倦 杞人忧天 C.凛冽斑澜 截然不同 人迹罕致 D.执着 遨游 仙露琼浆 拈轻怕重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中国女排总教练“铁郎头”郎平在中国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
B.“天眼之父”南仁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祖国的科研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
C.在中越边境执行扫雷任务身负重伤的英雄杜富国,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是当之无愧....的。
D.他是一个喜欢随声附和....的人,总是有很多自己的想法。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中国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更是负责任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动者。
B.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阅读爱好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要培养阅读的兴趣。
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测试卷》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卷一、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共31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5分,每小题3分)1. 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呜咽.(yàn)嗔.(zhēn)怪义愤填膺.(yīng)警报迭.(dié)起B.坍.塌(tān)哺.(bǔ)育迥.乎不同(jiǒng)屏.(bǐng)息凝神C.蜷.(juǎn)伏嗥.(háo)鸣烟雾缭绕.(rào 怏怏..(yàng)不乐D.菌.(jùn)子门框( kuāng)潜.移默化(qián)刨.根问底(páo)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静秘深宵狂澜五脏六府B.震悚闲遐懊悔仙露琼浆C.惶恐安祥机杼姗姗来迟D.镶嵌幽寂祈祷不期而至3.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其中的东巴文字被称为“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②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的东巴文化③如今,这一古老的文字依然闪耀星光,瞩目世界④这种象形文字,起源于图画,“人则图人,物则图物,以为书契”三件⑤包括东巴文字、东巴经、东巴绘画、音乐、舞蹈、法器等A.④②⑤①③B.②⑤③①④C.④①⑤③②D.②⑤①④③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透过全国“两会”这扇窗口,使我们看到一个信心如磐、汇聚起磅礴力量的中国.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历史上首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C.高考当天,有三个学校的考生因故未能及时参考,引起社会广泛关注.D.北京新发地市场的三文鱼等水产品检测出“新冠病毒”,是因为被污染而不是本身感染了“新冠病毒”造成的.5.下列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邓稼先》一文,不同于一般写人的传记,在选材上是“散”的.B.《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一文采用了以小见大的写法,表现出叶先生的精神风貌.C.《黄河颂》一诗注意营造歌词的画面之美,“黄河滚滚”“惊涛骇浪”“九曲连环”等句,在读者面前展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雄伟图画.D.《伟大的悲剧》节选自《夺取南极的斗争》,作者是美国作家茨威格,其代表作有小说《象棋的故事》、传记《三位大师》等.(二)按原文默写(共8分,每空1分)6.(1)《晚春》表现暮春时节繁花盛开,争奇斗艳的句子是, .(2)《木兰诗》中概述战争旷日持久,(3)《逢入京使》中表现诗人对家乡亲人思念之情的是:, . (4)《竹里馆》中表达诗人隐居却并不孤独的诗句是, . (三)按要求答题(共8分)7.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获悉王同学入围“诗词大会”决赛,校长发去信息:“我谨代表学校及全体师生向你表示祝贺,望继续努力,再创佳绩!”王同学回复: .A.“谢谢校长、老师和同学们!‘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我定加倍努力,不负众望.”B.“谢谢校长、老师和同学们!我定加倍努力,不负众望,力争“更上一层楼’.”C.“谢谢校长及全体师生!我定加倍努力,不负众望,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D.“谢谢校长及全体师生!‘九万里风鹏正举’,我定加倍努力,不负众望.”8. 一次酒后,小辉的叔叔想要驾车回家.假如你是小辉,你会对叔叔说.(注意说话时的称呼、语气等,不超过25字)(2分)9.在诗歌朗诵这一环节,吴薇同学朗诵了光未然的《黄河颂》后,王淑涵同学接着朗诵黄霈的《我的中国心》.假如你是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串联词.(3分)二、阅读下面白话文,回答问题(共35分)(一)剥豆一天,我与儿子相对坐着剥豆,当翠绿的豆快将白瓷碗盆的底铺满时,儿子忽地离位,新拿了一个瓷碗放在自己面前,将瓷碗向我面前推了推.看着他碗里粒粒可数的豆,我问:“想比赛?”“对.”儿子眼动手剥,利索地回答.“这可不公平,我盆里已不少了,你才开始.”我说着顺手抓一把豆放在他碗里.“不,”他按住我的手,“就这样,我才能试出自己的选择.”一丝喜悦悄悄在心里散开,我欣赏儿子的这种自信和大气.一时,原本很随意的家务劳动有了节奏,只见手起豆落,母子皆敛声息语.“让儿子赢,使他以后对自己多一些自信.”如此想,手不知不觉地慢了下来,借拾豆的机会稍稍停一下.“在外面竞争是靠实力,谁会让你?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剥豆的速度分明在加快.儿子的手不停,眼却时时在两个容器间睃,见他如此投入,我心生怜爱,学校考试名次,够他累的了——剥豆的速度不觉间又缓了下来.“不要给孩子虚假的胜利.”节奏自然又紧了许多.一大碗的豆很快被剥光,一盆一碗,一大一小不同的容器难以比较,凭常识,我知道儿子肯定输,正想淡化结果,他却极认真地重新拿来了碗,先将他的豆倒进去,正好满一碗,然后又用同样的碗来量我的豆,也是一碗,只是凸出了,像隆起的土丘.“你赢了.”他朝我笑笑,很轻松,完全没有了剥豆时的认真和执著.“是平局,我本来有底子.”我纠正他.“我少,我就是输.”没有赌气,没有沮丧,儿子认真地和我争,脸上仍是那如山泉般清澈的笑容.想到自己瞻前顾后,小心翼翼,实在是过分了,孩子的生命,自有他该有的轨迹,该承受的,该经历的,他都应有完整的体验,失望失误失败,伤痛伤感伤痕,我们不必人为地营造一片虚假的生存空间,因为生活是实在的,生命也要经过磨难才真实.10.对本文刻画人物采用的主要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A.行动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B.行动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C.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D.语言描写外貌描写行动描写11.文中画线句说“一些喜悦悄悄在我心里散开”,作者“喜”的是什么?(3分)12.文中母亲剥豆的速度时快时慢,请用自己的话分别说明母亲剥豆速度快与慢的原因.(4分)(1)慢下来的原因是:(2)快起来的原因是:13.本文刻画人物采用的主要描写手法有、、 .(3分)14.儿子的性格特征表现的十分鲜明,其中最突出的两点是:()和()(2分)(二)健康“双刃剑”——抗生素①抗生素主要是由细菌、霉菌或其他微生物产生的,具有杀菌或者抑菌活性的代谢产物.其作用就是杀灭感染我们的微生物,目的是把病原体杀灭,控制疾病,以最终治疗疾病.最早的抗生素--青霉素,是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在1929年偶然发现的.从那以后的半个多世纪中,人类陆续发现了近万种抗生素,为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带来了福音.②目前,社会各行各业均有抗生素滥用行为.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我国门诊感冒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率约为75%、住院患者的使用率为80%,外科手术中使用率高达95%,远远高于30%的国际水平.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或不恰当使用,导致病菌对抗生素敏感性发生了变化,致使经验性抗生素治疗难以奏效.1961年,英国发现耐甲氧西林的超级金色葡萄球菌MRSA.1986年法国和英国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超级肠球菌VRE.2009年,印度出现了一种几乎可以对所有抗生素产生抗药性的NDM-1超级耐药肠杆菌……各种新型多重耐药菌,甚至超级细菌的出现,让细菌学家不得不接受一个可怕的现实:细菌耐药的进化速度可能已经远远超过了新型抗生素的研发周期.③细菌的耐药性又称抗药性,是指细菌对抗生素的耐受性.根据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基因突变是完全随机的,自然界施与基因进化过程压力,从而改变该过程的前进方向,使得适应自然环境者得以存活和繁衍.在漫长的进化中,基因每次随机突变的结果逐渐累积,最终使细菌的基因库中出现了各种耐药基因,这就是细菌的天然耐药.天然耐药一般只针对一种或两种相似的抗生素,在细菌耐药性方面不占主要地位.更值得人们关注的是获得性耐药:指细菌在选择压力下,通过接合型质粒、转化、转导或基因重组的方式获得外来基因片段而产生的耐药性.在这种情况下,细菌的耐药基因可以在不同菌株间转移,很容易形成多重耐药.号称能抵抗大部分抗生素的超级细菌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进化而来的.然而获得性耐药并不稳定,细菌也有可能因丢失耐药基因片段而失去耐药性.④对于普通患者来说,清醒、理性地看待抗生素是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关键.抗生素不是灵丹妙药,并不是普通感冒或腹泻都需使用.抗生素也不应被视为洪水猛兽,患者必须在医生和药师指导下使用.凭经验自我用药、预防性用药、家庭常备抗生素等观念都是不值得提倡的.15.选文介绍了抗生素是健康的“双刃剑”,请根据文章内容填空.抗生素的作用及由来→→细菌的耐药性(或抗药性)产生原因及分类→(4分)16.选文第②段画线句子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举一例分析其作用.(3分)17.阅读选文,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细菌耐药的进化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新型抗生素的研发周期.B.天然耐药一般只针对一种或两种抗生素,在细菌耐药性方面不占主要地位.C.超级细菌也可以对抗所有抗生素从而产生永久抗药性.D.我国滥用抗生素的情况非常普遍.清醒理性地看待抗生素是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关键.18.如何理解抗生素是健康的“双刃剑”?(2分)(三)肚中有了点食,他顾得看看自己了.身上瘦了许多,那条破裤已经脏得不能再脏.他懒得动,可是要马上恢复他的干净利落,他不肯就这么神头鬼脸地进城去.不过,要干净利落就得花钱,剃剃头,换换衣服,买鞋袜,都要钱.手中的三十五元钱应当一个不动,连一个不动还离买车的数儿很远呢!19.文段选自《骆驼祥子》,作者,原名 .代表作有《》《》(任写两部).(4分)20.请联系原著内容,简要说说祥子在前后性格有什么变化?(2分)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变化?(4分)三、阅读下面文言诗文,回答问题(共24分)(一)木兰诗(节选)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21.解释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4分)(1)关山度若飞()(2)朔气传金柝()(3)愿驰千里足()(4)木兰不用尚书郎()22.翻译下列句子.(4分)(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23.选文画线部分简略地描写了战争过程,联系全诗,说说作者为什么略写战争.(3分)(二)项籍弃书捐剑项籍①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②.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③知其意,又不肯竟.学.后刘、项相争,刘邦智取项籍以力斗然终为刘所败乃智穷也.【注释】①项籍:项羽,名籍,字羽. ②项梁:项羽的叔父.怒之:意动用法,以之为怒(对他很生气).③略:大概.2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1)学书不成,去.()(2)剑,一人敌.()25.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26.项羽年少时不肯学书学剑,而后终为刘邦所败,这个故事给人的教训是什么?(3分)(三)九日送别(唐)王之涣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注释】蓟(jì)庭:地名.27.请简要分析“今日暂同芳菊酒”中的“暂”字的妙处.(3分)28.从全诗看,末句写“断蓬”有什么用意?(2分)四、作文(共60分)29.题目:的故事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透露考生个人身份的信息;④书写工整,卷面整洁.参考答案一、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共31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5分,每小题3分)1. 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呜咽.(yàn)嗔.(zhēn)怪义愤填膺.(yīng)警报迭.(dié)起B.坍.塌(tān)哺.(bǔ)育迥.乎不同(jiǒng)屏.(bǐng)息凝神C.蜷.(juǎn)伏嗥.(háo)鸣烟雾缭绕.(rào 怏怏..(yàng)不乐D.菌.(jùn)子门框( kuāng)潜.移默化(qián)刨.根问底(páo)【答案】B【解析】A项“咽”应读“yè”,“嗔”应读“chēn”; C项“蜷”应读“quán”;D项“框”应读“kuànɡ”.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静秘深宵狂澜五脏六府B.震悚闲遐懊悔仙露琼浆C.惶恐安祥机杼姗姗来迟D.镶嵌幽寂祈祷不期而至【答案】 D【解析】A项“秘”应为“谧”,“府”应为“腑”;B项“遐”应为“暇”;C项“祥”应为“详”.3.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其中的东巴文字被称为“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②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的东巴文化③如今,这一古老的文字依然闪耀星光,瞩目世界④这种象形文字,起源于图画,“人则图人,物则图物,以为书契”三件⑤包括东巴文字、东巴经、东巴绘画、音乐、舞蹈、法器等A.④②⑤①③B.②⑤③①④C.④①⑤③②D.②⑤①④③【答案】D【解析】按逻辑顺序排序.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透过全国“两会”这扇窗口,使我们看到一个信心如磐、汇聚起磅礴力量的中国.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历史上首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C.高考当天,有三个学校的考生因故未能及时参考,引起社会广泛关注.D.北京新发地市场的三文鱼等水产品检测出“新冠病毒”,是因为被污染而不是本身感染了“新冠病毒”造成的.【答案】B【解析】要先熟知病句类型.单句病句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的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语意重复等;复句病句类型是关联词语使用不当,或滥用,或残缺,或位置错误,或搭配错误.A项成分残缺;C项歧义;D项句式杂糅.5.下列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邓稼先》一文,不同于一般写人的传记,在选材上是“散”的.B.《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一文采用了以小见大的写法,表现出叶先生的精神风貌.C.《黄河颂》一诗注意营造歌词的画面之美,“黄河滚滚”“惊涛骇浪”“九曲连环”等句,在读者面前展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雄伟图画.D.《伟大的悲剧》节选自《夺取南极的斗争》,作者是美国作家茨威格,其代表作有小说《象棋的故事》、传记《三位大师》等.【答案】D【解析】考查学生的文学常识,要求在阅读及课文分析时识记好作品、作者、朝代、作者的主要成就、代表作等常识.D茨威格是奥地利作家.(二)按原文默写(共8分,每空1分)6.(1)《晚春》表现暮春时节繁花盛开,争奇斗艳的句子是, .(2)《木兰诗》中概述战争旷日持久,(3)《逢入京使》中表现诗人对家乡亲人思念之情的是:, . (4)《竹里馆》中表达诗人隐居却并不孤独的诗句是, . 【答案】(1)草树知春不久归万般红紫斗芳菲(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3)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4)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解析】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三)按要求答题(共8分)7.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获悉王同学入围“诗词大会”决赛,校长发去信息:“我谨代表学校及全体师生向你表示祝贺,望继续努力,再创佳绩!”王同学回复: .A.“谢谢校长、老师和同学们!‘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我定加倍努力,不负众望.”B.“谢谢校长、老师和同学们!我定加倍努力,不负众望,力争“更上一层楼’.”C.“谢谢校长及全体师生!我定加倍努力,不负众望,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D.“谢谢校长及全体师生!‘九万里风鹏正举’,我定加倍努力,不负众望.”【答案】B【解析】A项中的“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表现出的是一种骄傲的语气. C项中的“长风破浪会有时”表示虽然苦闷但不失去信心.D项中的“九万里风鹏正举”表现的是在困顿、苦闷中以鹏鸟为鉴的决心和气概.8.一次酒后,小辉的叔叔想要驾车回家.假如你是小辉,你会对叔叔说.(注意说话时的称呼、语气等,不超过25字)(2分)【答案】叔叔,请您不要酒后驾车,这是对自己和他人的负责.【解析】本题考查劝说词的拟写能力.劝说,指通过规劝从而让他人接受自己的建议,其基本要求是讲明道理,消除顾虑,语气委婉.首先要看清劝说对象,语境设置是要求你劝说小辉的叔叔;其次针对情况,酒后,小辉的叔叔想要驾车回家,然后组织语言进行劝说.劝说时要注意有称呼语,说话得体有礼貌.9.在诗歌朗诵这一环节,吴薇同学朗诵了光未然的《黄河颂》后,王淑涵同学接着朗诵黄霈的《我的中国心》.假如你是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串联词.(3分)【答案】示例:吴薇同学的朗诵,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和中华儿女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下面请王淑涵同学为大家朗诵《我的中国心》,让我们在缠绵婉转中,感受那爱国的依依深情.【解析】主持人的开场一定要与活动的主题相契合,精彩的文案只有扣住主题思想才能发挥出最大的魅力所在.一般在开场时,主持人需要根据季节时令、节气或者气候或现场来引出主题,介绍来宾,并结合现场氛围致以问候和谢意之类的辞令.二、阅读下面白话文,回答问题(共35分)(一)剥豆一天,我与儿子相对坐着剥豆,当翠绿的豆快将白瓷碗盆的底铺满时,儿子忽地离位,新拿了一个瓷碗放在自己面前,将瓷碗向我面前推了推.看着他碗里粒粒可数的豆,我问:“想比赛?”“对.”儿子眼动手剥,利索地回答.“这可不公平,我盆里已不少了,你才开始.”我说着顺手抓一把豆放在他碗里.“不,”他按住我的手,“就这样,我才能试出自己的选择.”一丝喜悦悄悄在心里散开,我欣赏儿子的这种自信和大气.一时,原本很随意的家务劳动有了节奏,只见手起豆落,母子皆敛声息语.“让儿子赢,使他以后对自己多一些自信.”如此想,手不知不觉地慢了下来,借拾豆的机会稍稍停一下.“在外面竞争是靠实力,谁会让你?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剥豆的速度分明在加快.儿子的手不停,眼却时时在两个容器间睃,见他如此投入,我心生怜爱,学校考试名次,够他累的了——剥豆的速度不觉间又缓了下来.“不要给孩子虚假的胜利.”节奏自然又紧了许多.一大碗的豆很快被剥光,一盆一碗,一大一小不同的容器难以比较,凭常识,我知道儿子肯定输,正想淡化结果,他却极认真地重新拿来了碗,先将他的豆倒进去,正好满一碗,然后又用同样的碗来量我的豆,也是一碗,只是凸出了,像隆起的土丘.“你赢了.”他朝我笑笑,很轻松,完全没有了剥豆时的认真和执著.“是平局,我本来有底子.”我纠正他.“我少,我就是输.”没有赌气,没有沮丧,儿子认真地和我争,脸上仍是那如山泉般清澈的笑容.想到自己瞻前顾后,小心翼翼,实在是过分了,孩子的生命,自有他该有的轨迹,该承受的,该经历的,他都应有完整的体验,失望失误失败,伤痛伤感伤痕,我们不必人为地营造一片虚假的生存空间,因为生活是实在的,生命也要经过磨难才真实.10.对本文刻画人物采用的主要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A.行动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B.行动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C.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D.语言描写外貌描写行动描写【答案】B【解析】考查学生对人物描写的理解,人物描写有五种方法(肖像、行动、语言、心里、神态)入手,结合选文内容进行回答.11.文中画线句说“一些喜悦悄悄在我心里散开”,作者“喜”的是什么?(3分)【答案】儿子竞赛时这种自信和大气.【解析】考查理解字义.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同时了解词语的本义和基本义,能够根据语境推断词语的含义.12.文中母亲剥豆的速度时快时慢,请用自己的话分别说明母亲剥豆速度快与慢的原因.(4分)(1)慢下来的原因是:(3)快起来的原因是:【答案】(1)“让儿子赢,使他以后对自己多一些自信.”如此想,自然就慢起来了(2)想让孩子品尝一下失败的经历,以增强他心理的承受能力,并想让他明白在社会上生存靠的就是实力.【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内心的解读以及筛选和提取主要信息的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根据题干提示要我们分析“我”的心理活动,快速浏览文章,很容易就可锁定描写“我”心里活动的语段,然后提取出契合题干的信息:慢下来的原因是“让儿子赢,使他以后对自己多一些自信”“见他如此投入,我心生怜爱:学校的考试名次,够他累的了……”;而快起来的原因是“在外面竞争是靠实力.谁会让你?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不要给孩子虚假的胜利”.我们提取的是原文信息,而题干的另一要求是“用自己的话说明”,我们就要把提取的信息转换成自己的概括性的语言表达.13.本文刻画人物采用的主要描写手法有、、 .(3分)【答案】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解析】考查人物有描写方法及作用.人物描写包括外貌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作用是塑造了……形象,表现了……性格,体现了……精神品质等.14.儿子的性格特征表现的十分鲜明,其中最突出的两点是:()和()(2分)【答案】自信和大度、豁达.【解析】(1)从人物描写的五种方法(肖像、行动、语言、心里、神态)入手.(2)从侧面描写入手.侧面描写,简单地说,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3)从分析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入手.有些作品除了中心人物之外,还有其他人物.分析时我们既要抓住中心人物,又要分析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4)从典型事例入手.典型事例往往从不同侧面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点.(5)从作者的评价入手.作者对人物的评价直接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点.(二)健康“双刃剑”——抗生素①抗生素主要是由细菌、霉菌或其他微生物产生的,具有杀菌或者抑菌活性的代谢产物.其作用就是杀灭感染我们的微生物,目的是把病原体杀灭,控制疾病,以最终治疗疾病.最早的抗生素--青霉素,是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在1929年偶然发现的.从那以后的半个多世纪中,人类陆续发现了近万种抗生素,为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带来了福音.②目前,社会各行各业均有抗生素滥用行为.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我国门诊感冒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率约为75%、住院患者的使用率为80%,外科手术中使用率高达95%,远远高于30%的国际水平.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或不恰当使用,导致病菌对抗生素敏感性发生了变化,致使经验性抗生素治疗难以奏效.1961年,英国发现耐甲氧西林的超级金色葡萄球菌MRSA.1986年法国和英国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超级肠球菌VRE.2009年,印度出现了一种几乎可以对所有抗生素产生抗药性的NDM-1超级耐药肠杆菌……各种新型多重耐药菌,甚至超级细菌的出现,让细菌学家不得不接受一个可怕的现实:细菌耐药的进化速度可能已经远远超过了新型抗生素的研发周期.③细菌的耐药性又称抗药性,是指细菌对抗生素的耐受性.根据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基因突变是完全随机的,自然界施与基因进化过程压力,从而改变该过程的前进方向,使得适应自然环境者得以存活和繁衍.在漫长的进化中,基因每次随机突变的结果逐渐累积,最终使细菌的基因库中出现了各种耐药基因,这就是细菌的天然耐药.天然耐药一般只针对一种或两种相似的抗生素,在细菌耐药性方面不占主要地位.更值得人们关注的是获得性耐药:指细菌在选择压力下,通过接合型质粒、转化、转导或基因重组的方式获得外来基因片段而产生的耐药性.在这种情况下,细菌的耐药基因可以在不同菌株间转移,很容易形成多重耐药.号称能抵抗大部分抗生素的超级细菌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进化而来的.然而获得性耐药并不稳定,细菌也有可能因丢失耐药基因片段而失去耐药性.④对于普通患者来说,清醒、理性地看待抗生素是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关键.抗生素不是灵丹妙药,并不是普通感冒或腹泻都需使用.抗生素也不应被视为洪水猛兽,患者必须在医生和药师指导下使用.凭经验自我用药、预防性用药、家庭常备抗生素等观念都是不值得提倡的.15.选文介绍了抗生素是健康的“双刃剑”,请根据文章内容填空.抗生素的作用及由来→→细菌的耐药性(或抗药性)产生原因及分类→(4分)【答案】滥用抗生素的现状(或社会各行各为均有滥用抗生素行为);合理使用抗生素。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中测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8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3分)A、憎.恶(zēng)亘.古(gèn)诘.问(jié)侮.辱(wū)B、哺.育(bǔ)默契.(qiè)嗥.鸣(háo)门槛.(kǎn)C、校.补(jiào)凹凼.(dàng)弄.堂(lòng)殷.红(yān)D、愧怍.(zuò)哽.咽(gěn)涎.水(xián)气冲斗.牛(dǒu)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个毒枭被缉毒警察当场击毙,终于落得个马革裹尸....的下场。
B、它们的叶子和花都不一样,各有各的鲜为人知....的秘密,可惜很多人不知道。
C、班长诗歌非常负责任的人,他每天切切察察....,班上发生的每件事他都清楚。
D、当初他对奶奶的病不以为然....,结果那次竟成了永别。
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很多东西溢满了我的心:草木,鸟兽,云彩等……成为我内心的永恒。
B、我看她眼眶微红,不禁担心的问:“怎么了?你。
”C、“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
D、我校开展了《学习雷锋好榜样,师生创文在路上》的志愿服务活动。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在旅游旺季到来之际,我市通过并推广了“美丽乡村游”的旅游政策。
B、他这次成绩考得很出色,不仅在学校排在前十名,而且在班上也名列前茅。
C、农民工返乡和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D、教育部要求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实施晨检,进一步落实流感防控的措施。
5、下列各项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
它是由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
B、《黄河颂》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由冼星海作词,光未然作曲,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30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调gēng()jū()躬尽瘁háo()鸣取dì()2.根据课文默写.(1)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2)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晚春》)(3)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4)故国东望路漫漫,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5)当窗理云鬓,______________.(《木兰诗》)(6)唐代诗人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听到“折柳”而引发浓浓思乡之情.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你的主张和我的主张完全一致,这真是不约而同.....B. 这是一条人迹罕至....的山间小溪,两岸荆棘丛生.C. 漫步在曲水亭街,我们用相机去捕风捉影....,记录家乡的古风古韵.D. 他办事不与人商量,喜欢鲜为人知....,不考虑后果,常常妨碍大家的利益.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经过三年艰苦建设,使无锡人民享受到地铁交通的便捷舒适.B. 在经典诵读比赛舞台上,动情的朗诵和变幻的舞台背景让人目不暇接.C. 考察期间,领导特别强调要高度重视解决贫困家庭学生上大学和大学生就业.D.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表示,我们一直主张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通过对话协商,以建设性的方式处理经贸问题.5.下列语句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 家父常教育我,不能决定太阳几点升起,但可以决定自己几点起床.B. 请愚兄你别拿着比我高的成绩,还跟鄙人说没有考好啊!C. 我至今还惠存着您送我的“翰墨书香,家国天下”这幅书法作品.D. 学生我认真读过老师您的拙作,对您在文章中的一些高见十分佩服.6.以下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A. 闻一多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集《死水》《红烛》,学术著作《神话与诗》《唐诗杂选》等.B. 《孙权劝学》节选自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撰写的《资治通鉴》,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1362年间的史事.C. 《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诗歌.它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乐府双璧”.D. 《卖油翁》作者是北宋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选自他的《归田录》.名著阅读“老头子笑了笑,眼珠往心里转了两转.他怕祥子的话有鬼病,万一那三十块钱是抢来的呢,他不便代人存着赃物.他自己年轻的时候,什么不法的事儿也干过;现在,他自居是改邪归正,不能不小心,而且知道怎样的小心.祥子的叙述只有这么个缝子,可是祥子一点没发毛咕的解释开,老头子放了心.“怎么办呢?”老头于指着那些钱说.“听你的!”“再买辆车?”老头子又落出虎牙,似乎是说:“自己买上车,还白住我的地方?!”“不够!买就得买新的!”祥子没看他的牙,只顾得看自己的心.借给你?一分利,别人借是二分五!”祥子摇了摇头.7. 文字节选自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文段中与祥子对话的老头子是______________.8. 祥子的人生经历了三起三落之后,最终________________(哪件事)使他残存的一点点生活希望也彻底破灭了,由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人力车夫变成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人.二、阅读与赏析(40分)(一)秋下荆门李白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注)①荆门:山名,即荆门山.②剡中:地名.9. 第一句的“空”字写出了怎样的景象?10. 这首诗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11. 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睨.之看见B. 但微颔.之点头C. 尔安敢轻.吾射轻视D. 康肃笑而遣.之打发12.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以.我酌油知之. 徐以.杓酌油沥之.B. 睨之久而.不去. 康肃笑而.遣之.C. 公以.此自矜. 蒙辞以.军中多务D.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蒙乃.始就学1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 杜环,字叔循.其先庐陵人,侍父一元①游宦江东,遂家.金陵.环重然诺好周人急.父友兵部主事常允恭,死于九江,家破.其母张氏,年六十余,哭九江城下,无所归,乃服破衣,雨行至环家.环方.对客坐,见母大惊,颇若尝见其面者.因问曰:“母非常夫人乎,何为而至于此?”母泣告以故,环亦泣,扶就座,拜之,复呼妻子出拜.妻马氏解衣更母湿衣,奉糜食.母,抱衾寝母.环购布帛,令妻为制衣衾,自环以下,皆以母事.之.母性褊②急,少不惬意,辄诟怒.环私戒其家人,顺其所为,勿以困故,轻慢与较.母有痰疾,环亲为烹药,进匕箸.越十年,母疾将死,举手向环曰:“吾累杜君!吾累杜君!愿杜君生子孙,贤如杜君!”言终而气绝.环俱棺椁殓殡之礼,葬之.注释:①一元:杜环之父.②褊:狭小.14.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遂家.金陵家:_____________ (2)环方.对客坐方:_____________(3)奉糜食.母食:_____________ (4)皆以母事.之事:_____________15. 翻译下列句子.(1)环重然诺好周人急.(2)因问曰:“母非常夫人乎,何为而至于此?”16. 结合文章内容,杜环是一个怎样的人?(三)(共17分)卖伞姑娘①有些想念是不需要理由的,就像时常跃入我心中的那个姑娘的身影.每当缠绵的细雨裹住这个城市的时候,这种思念就如同四处弥漫的细雨一样,无边无际.②那是一年前的一个雨夜.路灯在丝丝雨线织成的帷帐里睁着惺忪的睡眼,洒下的光映射在路面的积水上.在单位加班昏了头的我下了楼,才知道这个城市的一切都猫进了细雨的怀抱里.我呆望这路灯罩里舒缓而降的雨丝,想起了远在十多公里之外的家,心一横,推着车子撞破了雨雾.③“先生,您需要一把伞吗?”正准备骑上车子的我,突然听到一个轻盈、温馨的声音.回过头我才发现单位大门外的路灯下站着一位姑娘,怀里抱着一捆伞.她有十六七岁的样子,穿着鹅黄色的薄毛衣和黑色的长裙,背光站着,我看不清她的脸庞.④我的确是需要一把伞呀!我停下来,仔细地把她怀抱中的十几把雨伞挑了一遍.我那时世俗地想:街头小贩的东西十有八九是假冒伪劣,既然急需,那就买吧,但挑挑拣拣的事儿是不能掉以轻心的.⑤那姑娘极有耐心地把我打开包装的雨伞又一一装上.她蹲下来时,一头长发几乎垂到地上,发梢上一缕缕地淌着雨水.⑥“姑娘,你卖的是雨伞,为什么不自己用一把?看你,小心淋病了.”我嘴上这么说,手里却没有停下挑拣的动作.⑦“一用就卖不出去了,这是我这学期的生活费……”姑娘说了半截,止住了话头.我才明白,眼前的这个小贩是个学生.我想接着问她其他的情况,但她再不肯说一句话了,只是细心地拾掇着被我弄乱的雨伞.⑧事情就这么简单,简单得如同到集贸市场那样.我刚走到半路时,原本温柔细腻的雨丝变成了瓢泼狂暴的大雨.因而,那把雨伞便显得尤为体贴、尤为及时……⑨隔了两天,我无意中翻阅晚报时,在一版右下角看到了一幅图片报道.虽然那晚我没有看到卖伞姑娘的面孔,但我从衣着的款式、颜色和报道的内容上立即断定,她就是我遇见的那个卖雨伞的姑娘.图片报道简练得只有几句说明:“这位贫困大学生昨晚在勤工俭学卖雨伞时,挺着感冒了好几天的病体,因冒雨等待一位付款时掏掉了四百多元钱的顾客,而昏倒在街头……”那个因付款而掏丢了四百多元钱的人不是我.如果是我,那么我对她的挂念也还有充分的理由.⑩又是一个下雨天.我独自走在行色匆匆的人流里,又想起了那个卖雨伞的姑娘.初春的雨水还有几丝凉意,我没有打伞,潜意识里有一种希冀:那个穿着鹅黄毛衣、黑色长裙、看不清面庞的姑娘会不会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⑾“先生,你需要一把伞吗?”我真想再次听到那句轻盈温馨的问话.⑿我没有雨伞,但我总觉得头顶有一把粉红色的雨伞,伴我在每一个雨天里……17. 阅读全文,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卖伞姑娘有哪些性格特点.18. 分析第⑧自然段画线句文中有什么作用?19. 下列句子炼词准确,富有表现力.请从词语或修辞角度进行赏析.每当缠绵的细雨裹住这个城市的时候,这种思念就如同四处弥漫的细雨一样,无边无际.20. “我没有雨伞,但我总觉得头顶有一把粉红色的雨伞,伴我在每一个雨天里……”请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句话的理解.四、表达与交流(50分)21.作文。
生活是一本大书,我们在这本书里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逐渐学会了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我们尝试着从寻常中发现精彩,在平凡中感受美丽.请以“我的生活不一般”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立意明确,内容具体,写出真情实感;文中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卷面整洁,书写工整;字数不少于600字.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30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调gēng()jū()躬尽瘁háo()鸣取dì()【答案】(1). 羹(2). 鞠(3). 嗥(4). 缔【解析】【详解】“gēng”写作“羹”.调羹:用于搅拌或进食的小勺子.“jū”写作“鞠”,鞠躬尽瘁: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háo”写作“嗥”,嗥鸣:(野兽)大声嚎叫.“dì”写作“缔”,取缔:明令取消或禁止某事.2.根据课文默写.(1)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2)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晚春》)(3)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4)故国东望路漫漫,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5)当窗理云鬓,______________.(《木兰诗》)(6)唐代诗人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听到“折柳”而引发浓浓思乡之情.【答案】(1). 独坐幽篁里(2). 惟解漫天作雪飞(3). 韩愈(4). 朔气传金柝(5). 双袖龙钟泪不干(6). 对镜帖花黄(7). 此夜曲中闻折柳(8). 何人不起故园情【解析】【详解】诗词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不能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注意:篁、惟、愈、朔、柝、帖.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你的主张和我的主张完全一致,这真是不约而同.....B. 这是一条人迹罕至....的山间小溪,两岸荆棘丛生.C. 漫步在曲水亭街,我们用相机去捕风捉影....,记录家乡的古风古韵.D. 他办事不与人商量,喜欢鲜为人知....,不考虑后果,常常妨碍大家的利益.【答案】B【解析】【详解】A.不约而同: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致.不合语境,使用不当;B.人迹罕至:少有人来符合语境,使用正确;C. 捕风捉影: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望文生义,使用不当;D. 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不合语境,使用不当;故选B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经过三年的艰苦建设,使无锡人民享受到地铁交通的便捷舒适.B. 在经典诵读比赛的舞台上,动情的朗诵和变幻的舞台背景让人目不暇接.C. 考察期间,领导特别强调要高度重视解决贫困家庭学生上大学和大学生就业.D.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表示,我们一直主张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通过对话协商,以建设性的方式处理经贸问题.【答案】D【解析】【详解】A.既有“经过”,又有“使”,导致句子没有主语,去掉任意一个即可;B.搭配不当,去掉“动情的朗诵和”;C.成分残缺,应在句末加“问题”;故选D .5.下列语句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 家父常教育我,不能决定太阳几点升起,但可以决定自己几点起床.B. 请愚兄你别拿着比我高的成绩,还跟鄙人说没有考好啊!C. 我至今还惠存着您送我的“翰墨书香,家国天下”这幅书法作品.D. 学生我认真读过老师您的拙作,对您在文章中的一些高见十分佩服.【答案】A【解析】【详解】B. “愚兄”是对自己的谦称,用来称呼别人不得体;C. “惠存”是敬词,意思是请别人保存.用来说在自己保存不得体;D. “拙作”是谦辞,对自己作品的谦虚说法,不能用来说别人的作品;故选A .6.以下文学常识不正确一项是( )A. 闻一多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集《死水》《红烛》,学术著作《神话与诗》《唐诗杂选》等.B. 《孙权劝学》节选自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撰写的《资治通鉴》,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1362年间的史事.C. 《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诗歌.它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乐府双璧”.D. 《卖油翁》作者是北宋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选自他的《归田录》.【答案】B【解析】【详解】B.《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而不是“撰写”.故选B.名著阅读“老头子笑了笑,眼珠往心里转了两转.他怕祥子的话有鬼病,万一那三十块钱是抢来的呢,他不便代人存着赃物.他自己年轻的时候,什么不法的事儿也干过;现在,他自居是改邪归正,不能不小心,而且知道怎样的小心.祥子的叙述只有这么个缝子,可是祥子一点没发毛咕的解释开,老头子放了心.“怎么办呢?”老头于指着那些钱说.“听你的!”“再买辆车?”老头子又落出虎牙,似乎是说:“自己买上车,还白住我的地方?!”“不够!买就得买新的!”祥子没看他的牙,只顾得看自己的心.借给你?一分利,别人借是二分五!”祥子摇了摇头.7. 文字节选自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文段中与祥子对话的老头子是______________.8. 祥子的人生经历了三起三落之后,最终________________(哪件事)使他残存的一点点生活希望也彻底破灭了,由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人力车夫变成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人.【答案】7. (1). 老舍(2). 《骆驼祥子》(3). 刘四(刘四爷)8. (1). 小福子的死;(2). 自尊好强、吃苦耐劳、与命运抗争;(3). 麻木颓废、好占便宜、自暴自弃【解析】【7题详解】根据选段中提到的“祥子”可知选自老舍的《骆驼祥子》.文段中与祥子对话的老头子是刘四,他是车厂厂主,祥子初到京城就是在他的车厂里拉车,后来娶了他的女儿虎妞.8题详解】祥子买车三起三落,后来虎妞去世,自己心爱的女人小福子也因为不堪屈辱上吊自尽,他的希望彻底破灭,由一个自尊好强、吃苦耐劳、与命运抗争的人力车夫变成了一个麻木颓废、好占便宜、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二、阅读与赏析(40分)(一)秋下荆门李白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注)①荆门:山名,即荆门山.②剡中:地名.9. 第一句的“空”字写出了怎样的景象?10. 这首诗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案】9. “空”是指树枝叶落尽.描绘出一幅满山树叶凋零、江面开阔的景象.(树叶零落,由于山空使得眼前的江面也很开阔)10. 流露出诗人热爱自然;乐观浪漫、豪爽开朗、昂扬奋发的情感.【解析】【9题详解】本题考查诗歌的炼字.荆门山原是林木森森,绿叶满山,然而诗人到来时,却是秋来霜下,木叶零落,眼前一空.由于山空,江面也显得更为开阔.这个“空”字非常形象地描绘出秋叶落尽、山明水净、天地清肃的景象,寥廓高朗,而无萧瑟衰飒之感.【10题详解】本题考查赏析诗歌感情.本诗前两句写景,景中又有情,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后两句离家游历的目的,不是为了口舌之欲,而是游览名山大川,因此才想去剡中这个地方.表明自己和辞职归乡的张翰志愿不一样.作者远离家乡,要去剡中,那里有名山,有自己仰慕的古代政治家的遗迹,在名山中可以结交名流,树立自己的声誉,可求得积极用世的机会,表现了作者乐观豪迈、昂扬向上的情感.(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11. 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睨.之看见B. 但微颔.之点头C. 尔安敢轻.吾射轻视D. 康肃笑而遣.之打发12.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以.我酌油知之. 徐以.杓酌油沥之.B. 睨之久而.不去. 康肃笑而.遣之.C. 公以.此自矜. 蒙辞以.军中多务D.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蒙乃.始就学1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我亦无他,惟手熟尔.【答案】11. A 12. D13. 我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解析】【11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实词.A.句意:斜着眼看他.睨,斜着眼看,这里形容不在意的样子.故选A.【12题详解】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介词,凭\介词,用;B.表承接,不译\表修饰,不译;C.介词,凭\介词,用;D.副词,于是\副词,于是;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无他,没有别的(奥妙).惟,只是.尔,罢了.【点睛】译文: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世没有第二个,他凭借射箭的本领自夸.一次,他曾在自家的园圃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挑着的担子,站在一旁,斜着眼看他,很久也不离开.老翁见到他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微微地点点头.陈尧咨问道:“你也懂得射箭吗?难道我射箭的技艺不精湛吗?”老翁说:“没有什么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气愤地说:“你怎么能够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于是老翁取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注到葫芦里,油从铜钱的孔中注进去,却没有沾湿铜钱.接着老翁说:“我也没有什么其它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康肃公笑着把老翁打发走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杜环,字叔循.其先庐陵人,侍父一元①游宦江东,遂家.金陵.环重然诺好周人急.父友兵部主事常允恭,死于九江,家破.其母张氏,年六十余,哭九江城下,无所归,乃服破衣,雨行至环家.环方.对客坐,见母大惊,颇若尝见其面者.因问曰:“母非常夫人乎,何为而至于此?”母泣告以故,环亦泣,扶就座,拜之,复呼妻子出拜.妻马氏解衣更母湿衣,奉糜食.母,抱衾寝母.环购布帛,令妻为制衣衾,自环以下,皆以母事.之.母性褊②急,少不惬意,辄诟怒.环私戒其家人,顺其所为,勿以困故,轻慢与较.母有痰疾,环亲为烹药,进匕箸.越十年,母疾将死,举手向环曰:“吾累杜君!吾累杜君!愿杜君生子孙,贤如杜君!”言终而气绝.环俱棺椁殓殡之礼,葬之.注释:①一元:杜环之父.②褊:狭小.14.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遂家.金陵家:_____________ (2)环方.对客坐方:_____________(3)奉糜食.母食:_____________ (4)皆以母事.之事:_____________15. 翻译下列句子.(1)环重然诺好周人急.(2)因问曰:“母非常夫人乎,何为而至于此?”16. 结合文章内容,杜环是一个怎样的人?【答案】14. (1). 安家(2). 正(3). 喂(4). 侍奉15. 杜环重视承诺(讲信用)喜欢去救助别人的急难.杜环于是就问她:“你不是常夫人吗?你为什么会到这里来?”16. 杜环是一个救人于急难,孝顺、善良、乐于帮助他人的人.【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实词.(1)句意为:于是就在金陵定居,家,安家.(2)句意为:杜环正与宾客对坐.方,正.(3)句意为:捧粥给常母吃.食,喂.(4)句意为:都把常母当母亲侍奉.事,侍奉.【15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1)重,重视.好,喜欢.周,救助.(2)因,于是.非,不是.何为,为什么.此,这里.【16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根据“环重然诺好周人急”可知他是一个救人于急难的人.根据他收留了张氏,并且把她当作自己的母亲来看待,为她养老送终,可知他是一个善良孝顺、乐于助人的人.【点睛】译文:杜环,字叔循,祖先是庐陵人,他随侍父亲杜一元远游到江东作官,于是就在金陵定居.杜环很守信用,喜欢去救助别人的急难.杜环父亲的朋友兵部主事常允恭在九江死掉,家庭破碎.常母张氏,年纪六十多岁,在九江城下痛哭,无家可归.常母穿着破烂的衣服,淋着雨走到杜环家里.杜环正与宾客对坐,当她看到常母,大为吃惊,似乎在那里曾经见过面.于是就问她说:“您不是常夫人吗?您为什么会到这里呢?”常母哭着告诉杜环原因,杜环听了也哭了出来.杜环扶着常母坐下,向她礼拜行礼.再把妻子叫出来拜见她.环妻马氏脱下衣服让常母更换淋湿的衣服,捧粥给常母吃,又抱出棉被让常母睡觉.杜环买了些布帛,叫太太替常母缝制衣裳.从杜环以下,杜环全家人都把常母当母亲侍奉.常母的个性急躁而又狭隘,只要稍稍不顺地她的心意,往往就发怒骂人.杜环私底下告戒家里人,尽量顺从常母,不可以因为她贫穷困顿,就对她轻视、傲慢,和她计较.(常母)患有痰疾,杜环亲自替她煎烹药材.经过了十年,常母因病快死的时候,举起手对杜环说:“是我拖累了你哪!是我拖累了你哪!盼望以后杜君您的子子孙孙,都能够像您一样的好.”话说完就断了气.杜环替她准备了棺木,举行入敛安葬的礼仪,安葬了她.(三)(共17分)卖伞姑娘①有些想念是不需要理由的,就像时常跃入我心中的那个姑娘的身影.每当缠绵的细雨裹住这个城市的时候,这种思念就如同四处弥漫的细雨一样,无边无际.②那是一年前的一个雨夜.路灯在丝丝雨线织成的帷帐里睁着惺忪的睡眼,洒下的光映射在路面的积水上.在单位加班昏了头的我下了楼,才知道这个城市的一切都猫进了细雨的怀抱里.我呆望这路灯罩里舒缓而降的雨丝,想起了远在十多公里之外的家,心一横,推着车子撞破了雨雾.③“先生,您需要一把伞吗?”正准备骑上车子的我,突然听到一个轻盈、温馨的声音.回过头我才发现单位大门外的路灯下站着一位姑娘,怀里抱着一捆伞.她有十六七岁的样子,穿着鹅黄色的薄毛衣和黑色的长裙,背光站着,我看不清她的脸庞.④我的确是需要一把伞呀!我停下来,仔细地把她怀抱中的十几把雨伞挑了一遍.我那时世俗地想:街头小贩的东西十有八九是假冒伪劣,既然急需,那就买吧,但挑挑拣拣的事儿是不能掉以轻心的.⑤那姑娘极有耐心地把我打开包装的雨伞又一一装上.她蹲下来时,一头长发几乎垂到地上,发梢上一缕缕地淌着雨水.⑥“姑娘,你卖的是雨伞,为什么不自己用一把?看你,小心淋病了.”我嘴上这么说,手里却没有停下挑拣的动作.⑦“一用就卖不出去了,这是我这学期的生活费……”姑娘说了半截,止住了话头.我才明白,眼前的这个小贩是个学生.我想接着问她其他的情况,但她再不肯说一句话了,只是细心地拾掇着被我弄乱的雨伞.⑧事情就这么简单,简单得如同到集贸市场那样.我刚走到半路时,原本温柔细腻的雨丝变成了瓢泼狂暴的大雨.因而,那把雨伞便显得尤为体贴、尤为及时……⑨隔了两天,我无意中翻阅晚报时,在一版右下角看到了一幅图片报道.虽然那晚我没有看到卖伞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