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防治知识问答

糖尿病防治知识问答(一)一、什么是糖尿病?血液中所含的葡萄糖,称为血糖,它是糖在体内的运输形式。
在人体内,葡糖糖是主要的能量根源。
可是血糖有一个正常范围,人体只有胰岛素是降血糖的激素,胰岛素分泌缺点和作用不足都可惹起糖代谢阻碍,致使血糖高升,体内剩余的糖就从尿液中排出。
二、糖尿病诊疗标准是什么?任何时候血糖≥;或空肚血糖(FPG)≥;或糖耐量试验( OGTT)中,葡糖糖负荷后 2 小时血糖≥。
三、胰岛素的功能有哪些?胰岛素为胰岛 B 细胞所分泌,其主要生理功能是调理糖、脂类、蛋白质代谢。
胰岛素能促使浑身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入和利用,并克制糖原的分解和糖原异生,所以胰岛素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四、正常人血糖的根源和去路有哪些?正常人血糖的根源主要有 3 条门路:饭后食品中的糖消化成葡萄糖,汲取入血循环,为血糖的主要来源。
空肚时血糖来自肝脏,肝脏储有肝糖原,空肚时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
蛋白质、脂肪及肌肉中生成的乳酸可经过糖异生过程变为葡糖糖。
正常人血糖的去路主要有 5 条门路:供给人体活动所需能量,同时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进入肝脏变为肝糖原储藏起来。
进入肌细胞变为肌糖原储藏起来。
转变为脂肪储藏起来。
转变为细胞的构成部分。
五、糖尿病怎样分型 ?糖尿病主要分两型, 1 型和 2 型糖尿病。
1 型糖尿病的发生与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即在遗传与环境要素作用下最后致使胰岛B 细胞功能丧失,需要靠外源性胰岛素才得以生计。
2 型糖尿病是胰岛素抵挡为主伴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或不伴胰岛素抵挡。
2 型糖尿病病人约占全部糖尿病病人的 90%以上。
六、糖尿病危险要素有哪些?与1 型糖尿病相关的要素包含自己免疫系统缺点、遗传要素、病毒感染及其余要素。
与 2 型糖尿病相关的要素主要有遗传要素、肥胖、年纪、生活方式、情志要素、各样应激以及药物要素。
七、糖尿病的主要症状有哪些?多尿:糖尿病病人尿量增加,每日夜尿量达 3000~4000 毫升。
糖尿病知识培训考核试题与答案

糖尿病知识培训考核试题单位姓名得分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40分)1. 吡格列酮口服降糖药是()A.胰岛素增敏剂B.α糖苷酶抑制剂C.双胍类药物D. 磺脲类药物2. 糖尿病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是()A.视网膜病变B.大血管并发症C.微血管并发症D. 糖尿病肾病3. 磺脲类药物的禁忌证是()A.I型糖尿病B.肝肾功能不全C.孕妇、需要手术病人D. 以上均是4. 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除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达标外,理想的血压是()A <140/90 mmHgB <130/80 mmHgC <135/90 mmHgD <130/90 mmHg5.下列哪些患者不适宜胰岛素强化治疗()A.已有晚期并发症者B.精神病或精神迟缓者C.2岁以下幼儿D. 以上均是6.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指出,血糖控制的目标是糖化血红蛋白的比例是()A.小于等于6.5%B. 大于等于6.5%C. 小于等于7.5%D. 大于等于7.5%7.I型糖尿病的胰岛素分泌特点是()A.胰岛素缺乏B.胰岛素缺乏与胰岛素抵抗共同存在C.胰岛素抵抗D. 胰岛素分泌延迟8.影响胰岛素作用的因素包括()A.基础胰岛素B.个体的反应差异C.注射部位D. 以上均是9. 反映近两三个月糖尿病控制情况最理想的指标为(D)A.空腹血糖B.餐后血糖C.尿糖D.糖化血红蛋白10.胰岛素治疗时,以下控制血糖最理想的治疗方案为.( )A. 每日两次注射预混胰岛素B.每日三次注射短效胰岛素C. 每日四次注射短效胰岛素D. 每日三次餐前注射短效胰岛素+睡前注射中效或长效胰岛素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什么是糖尿病?2. 2型糖尿病治疗应遵循原则?3.糖尿病诊断标准是什么?三、问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简述口服降糖药物分类(每类至少举1-2例常用药物)?2. 简述胰岛素治疗适应症。
糖尿病知识试题及答案

糖尿病知识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药物不属于磺脲类药物的是(A)A、米格列奈B、优降糖C、美吡哒D、亚莫利2、吡格列酮口服降糖药是(A)A、磺脲类药物B、双胍类药物C、α糖苷酶抑制剂D、胰岛素增敏剂8、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除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达标外,理想的血压是(B)A<140/90mmHgB<130/80mmHgC<135/90mmHgD<130/90mmHg9、磺脲类口服降糖药物降糖的机制是(A)A、刺激胰腺分泌胰岛素B、抑制肝葡萄糖的合成C、增加外周肌肉胰岛素对葡萄糖的摄取和脂肪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D、抑制葡萄糖的吸收10、世界糖尿病日是(C)A、11月12日B、11月13日C、11月14日D、11月15日16、反映近两三个月糖尿病控制情况最理想的指标为(D)A、空腹血糖B、餐后血糖C、尿糖D、糖化血红蛋白17、、用心率评估糖尿病患者的运动量,运动时最合适的心率为(A)A、170-年龄B、130-年龄C、220-休息时的心率D、190-年龄18、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主要依据:(D)A、血肌酐水平升高B、伴有糖尿病眼底病变C、浮肿D、尿中有微量白蛋白19、、胰岛素治疗时,以下控制血糖最理想的治疗方案为:(D)A、每日两次注射预混胰岛素B、每日三次注射短效胰岛素C、每日四次注射短效胰岛素D、每日三次餐前注射短效胰岛素+睡前注射中效或长效胰岛素量,每次加减2-4U。
5、短效胰岛素发生作用时间0、5-1h,高峰时间2-3h,持续时间4-5h;中效胰岛素作用时间2-3h,高峰时间4-6h,持续时间8-12h;长效胰岛素作用时间3-6h,高峰时间14-20h,持续时间24-36h。
胰岛素应皮下注射,一般餐前15-30分钟注射。
三、问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简述口服降糖药物分类(每类至少举1-2例常用药物)?1)磺脲类:格列本脲、格列美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2)格列奈类: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米格列奈3)双胍类:二甲双胍4)α-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5)噻唑烷二酮类:马来酸罗格列酮盐酸吡格列酮糖高一点,如果没有症状,不用调整治疗方案B正视事实,积极治疗C归咎自身,感到自己是社会和家庭的累赘D积极学习,主动参与6以下哪种态度是正确的?A血糖高一点,如果没有症状,不用紧张B合理饮食、运动加药物干预,勤看医生定时C糖尿病是“不治之症”,治不好,想吃啥就吃啥吧D学习糖尿病知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7以下关于胰岛素治疗错误的说法是:A一旦打了胰岛素,用量会越来越大B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胰岛素治疗,目的是为了血糖达标,从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C长期使用胰岛素会产生依赖性D接受胰岛素治疗就意味着糖尿病病情恶化了加重,甚至发生心律失常,心肌梗塞或者心力衰竭;(4)微血管并发症的加重,如尿蛋白增多,视网膜出血等情况可能发生;(5)运动器官病变加重,如退行性关节病以及下肢溃疡的发生或加重等。
糖尿病预防知识问答

糖尿病预防知识问答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预防糖尿病,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问题和答案。
1. 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血糖水平长期高于正常范围。
这是由于胰岛素不足或不能正常使用胰岛素所引起的。
2. 糖尿病的分类有哪些?糖尿病主要分为两种类型: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是由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而2型糖尿病则是由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
3. 糖尿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糖尿病的主要症状包括多尿、多饮、多食、体重下降、疲劳、视力模糊等。
但是,一些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因此定期体检非常重要。
4. 糖尿病的预防措施有哪些?预防糖尿病的关键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 合理饮食:控制饮食中的糖分和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入。
- 积极锻炼: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
- 控制体重:保持适当的体重对于预防糖尿病非常重要。
- 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会增加糖尿病的风险,因此应尽量戒烟限酒。
5. 糖尿病的诊断方法是什么?糖尿病的诊断通常通过测量空腹血糖水平来确定。
如果空腹血糖水平大于或等于7.0 mmol/L(126 mg/dL),则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此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和随机血糖测试也可以用于诊断。
6. 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检查哪些项目?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检查血糖水平、肾功能、血脂水平、眼底、神经系统功能等。
此外,定期体检也是预防并发症的重要手段。
7. 糖尿病的并发症有哪些?糖尿病的并发症包括心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肾脏病变等。
这些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可能导致残疾甚至死亡。
8.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有哪些?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饮食中的糖分和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避免食用高糖食物和饮料。
此外,均衡饮食、控制饮食量、定时进餐也是重要的饮食注意事项。
糖尿病知识问答

南瓜到底能不能降血糖?
• 南瓜是一种食物,不是药物,因未经相关科学研究, 故不能得出确切有降糖作用的结论。 • 现在民间流传南瓜能降血糖,至多是一种经验之谈。 • 从南瓜的营养成分来讲,鲜南瓜与蔬菜、水果无多大 区别,而老南瓜则含糖量较高,但植物纤维含量也高 。 • 若将南瓜的热量计入每日摄入的总热量,适当增加植 物纤维的摄入量,是有助于糖尿病控制的。 • 但要强调的是:南瓜不能代替药物,且大量摄入可能 会导致体内营养成分不均衡。
平时血糖波动很大,是否易发生并发症?
• 严格控制血糖是治疗糖尿病的一项重要措施, 尤其在糖尿病早期,血糖控制尤为重要,它有 助于对饮食、运动和药物的调整。 • 控制血糖应该是全天候的,即饭前饭后、白天 夜晚都应该认真控制血糖,使全天血糖都能控 制在理想状态。 • 血糖处于平稳状态,可以预防和延缓慢性并发 症的发生和发展。 • 因此,如果血糖波动很大,应该与医生取得联 系,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得了糖尿病,想吃水果又不敢吃,怎么办 ?
• 糖尿病患者可以适量吃水果,否则生活岂不太“乏味 ”了?但患者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如果病情一直控制不好,血糖一直偏高,尽可能不 吃水果。 2. 如果病情控制得较好。可以适当吃一些水果,但要 注意选择含糖量较低的水果,如西红柿、黄瓜、苹果 等。 3. 摄入的水果量需纳入饮食管理的范畴,即需要计入 每日摄入的总热量中。 4. 如果每日吃水果,需要经常监测血糖的波动情况, 尽量做到既保持血糖平稳,又能适当摄入水果。
怎样使家庭血糖监测结果更准确 ?
• 在糖尿病的规则治疗系统中,血糖监测是重要内容之一。 • 利用快速血糖测定仪在家监测血糖,简便而安全,值得提倡。 • 为使自测结果正确,除了正确掌握血糖仪的操作规程以外,可注 意以下几点: • 一、开始每日多次监测,以便了解一日内血糖的波动情况,然后 对血糖较高时段的饮食、运动及药物做出相应调整,但注意不宜 过于频繁; • 二、待血糖平稳后,可适当减少血糖的测定次数,做到“心中有 数”; • 三、也需相对稳定。
(完整版)糖尿病知识试题及答案

糖尿病知识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药物不属于磺脲类药物的是(A)A、米格列奈B、优降糖C、美吡哒D、亚莫利2、吡格列酮口服降糖药是(A)A、胰岛素增敏剂B、α糖苷酶抑制剂C、双胍类药物D、磺脲类药物3、糖尿病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是(B)A、视网膜病变B、大血管并发症C、微血管并发症D、糖尿病肾病4、磺脲类药物的禁忌证是(D)A、I型糖尿病B、肝肾功能不全C、孕妇、需要手术病人D、以上均是5、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的副作用,包括(D)A、体重增加B、头痛、乏力C、贫血和红细胞减少D、以上均是6、作用机制主要是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肝脏对于胰岛素的敏感性,可以减少肝葡萄糖的输出的药物是(B)。
A、磺脲类药物B、双胍类药物C、α糖苷酶抑制剂D、胰岛素增敏剂7、主要抑制多糖的水解,使葡萄糖的吸收减慢,使餐后血糖曲线较为平稳,从而降低餐后高血糖的药物是(C)。
A、磺脲类药物B、双胍类药物C、α糖苷酶抑制剂D、胰岛素增敏剂8、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除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达标外,理想的血压是(B)A <140/90 mmHgB <130/80 mmHgC <135/90 mmHgD <130/90 mmHg9、磺脲类口服降糖药物降糖的机制是(A)A、刺激胰腺分泌胰岛素B、抑制肝葡萄糖的合成C、增加外周肌肉胰岛素对葡萄糖的摄取和脂肪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D、抑制葡萄糖的吸收10、世界糖尿病日是(C)A、11月12日B、11月13日C、11月14日D、11月15日11、鱼精蛋白锌的胰岛素类型是(C)A、短效(RI)B、中效(NPH)C、长效(PZI)D、预混(RI+NPH)12、下列哪些患者不适宜胰岛素强化治疗(D)A、已有晚期并发症者B、精神病或精神迟缓者C、2岁以下幼儿D、以上均是13、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指出,血糖控制的目标是糖化血红蛋白的比例是(A)A、小于等于6、5%B、大于等于6、5%C、小于等于7、5%D、大于等于7、5%14、I型糖尿病的胰岛素分泌特点是(A)A、胰岛素缺乏B、胰岛素缺乏与胰岛素抵抗共同存在C、胰岛素抵抗D、胰岛素分泌延迟15、影响胰岛素作用的因素包括(D)A、基础胰岛素B、个体的反应差异C、注射部位D、以上均是16、反映近两三个月糖尿病控制情况最理想的指标为(D)A、空腹血糖B、餐后血糖C、尿糖D、糖化血红蛋白17、、用心率评估糖尿病患者的运动量,运动时最合适的心率为(A)A、170-年龄B、130-年龄C、220-休息时的心率D、190-年龄18、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主要依据:( D )A、血肌酐水平升高B、伴有糖尿病眼底病变C、浮肿D、尿中有微量白蛋白19、、胰岛素治疗时,以下控制血糖最理想的治疗方案为:( D )A、每日两次注射预混胰岛素B、每日三次注射短效胰岛素C、每日四次注射短效胰岛素D、每日三次餐前注射短效胰岛素+睡前注射中效或长效胰岛素20、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宜选用哪一种治疗方案(D)A 糖尿病饮食+甲苯磺丁脲B糖尿病饮食+胰岛素 C 糖尿病饮食+二甲双胍D 低优质蛋白糖尿病饮食+胰岛素E 单纯糖尿病饮食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相对不足以及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引起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代谢紊乱的综合症。
糖尿病知识试题

糖尿病知识试题一、填空题1.DKA早期临床表现包括口渴、多饮、疲倦 .2.糖尿病低血糖Whipple三联征是指低血糖症状和体征、血糖浓度<、血糖升高至正常时症状消失或显着减轻 .3.最轻运动持续30分钟消耗90千卡热量;强度运动持续 5 分钟消耗90千卡热量.4.无症状低血糖是指无明显低血糖的症状 ,但血糖≤mmol/L.5.糖尿病的中医分类阴虚型、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血瘀兼证型、阴阳欲绝型.6.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主要包括感染、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足、糖尿病骨关节病等.7.酮体一般是指乙酰乙酸、丙酮、β-羟丁酸.8. 胰岛素的不良反应有:低血糖、轻度水肿、过敏反应、脂肪营养不良.9.代谢综合征伴有的症状有: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血压、中心型肥胖、微量白蛋白尿.二、单项选择题1.合理的糖尿病饮食,碳水化合物应占总热量的百分比为: DA. 25%-30%B. 35%-40%C. 45%-50%D. 55%-60%2.合理的糖尿病饮食,脂肪应占总热量的百分比为: CA. 5%-10%B. 15%-20%C. 25%-30%D. 35%-40%3.下列哪一项属于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 AA.冠心病 B.眼底病变 C.糖尿病肾病 D.神经病变4.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主要依据: DA.血肌酐水平升高 B.伴有糖尿病眼底病变 C.浮肿 D.尿中有微量白蛋白5.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最典型的早期临床表现为: AA.头晕、乏力B.恶心、呕吐 C.视物模糊D.意识改变6.为了解有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患者应多长时间检查一次眼底 B A.两年一次B.一年一次C.每次体检时都要查D.出现眼部症状后检查7.最易导致低血糖昏迷的降糖药是: AA.优降糖 B.亚莫利 C.达美康 D.糖适平8.胰岛素治疗时,以下控制血糖最理想的治疗方案为: DA. 每日两次注射预混胰岛素B.每日三次注射短效胰岛素C. 每日四次注射短效胰岛素D. 每日三次餐前注射短效胰岛素+睡前注射中效或长效胰岛素9.产生抗药性最强的胰岛素是BA 猪胰岛素B 牛胰岛素C 赖脯胰岛素D 门冬胰岛素E 人胰岛素10.鉴别是不是Somogyi现象的最好的方法是BA 测早餐前空腹血糖B 夜间多次测血糖C 晚餐前测血糖D 测晚餐后2小时血糖11.如何处理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反跳性高血糖Somogyi现象CA 减少饮食中总热卡B 增加胰岛素剂量C 减少胰岛素剂量 D加用双胍类药 E 减少碳水化合物摄入12. 抢救体重约50kg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者时,胰岛素用量为AA 4-6U/hB 7-10 U/hC 11-20 U/hD 21-30 U/hE 31-35 U/h13.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10 mmol/L,肝功能ALT 120U/L.治疗首选下列哪种药物EA 罗格列酮 B瑞格列奈 C 吡格列酮 D 二甲双胍 E 胰岛素14.糖尿病患者需施行大手术,在全身麻醉下,应什么时候开始用胰岛素CA 术前B 术中C 至少术前3天开始D 术前1周E 术前1月15.糖尿病患者如需静脉滴注葡萄糖液,每几克葡萄糖加1U普通胰岛素CA 1-2gB 3-4gC 4-6gD 6-8gE 2-3g16.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最初输生理盐水,当血糖降至多少时,则改输5%的葡萄糖溶液加胰岛素EA mmol/LB mmol/LC mmol/LD mmol/LE mmol/L17.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宜选用哪一种治疗方案 DA 糖尿病饮食+甲苯磺丁脲B糖尿病饮食+胰岛素 C 糖尿病饮食+二甲双胍D 低优质蛋白糖尿病饮食+胰岛素E 单纯糖尿病饮食18.女,58岁.体检时发现空腹血糖 mmol/L,作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hPG为mmol/L.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EA 可诊断糖尿病 B可排除糖尿病 C应重复葡萄糖耐量试验D 空腹血糖过高E 糖耐量减低19.女性患者,糖尿病病史10年,近2个月感双足趾端麻木,下肢皮肤针刺样疼痛伴尿失禁,无汗就诊.体检:消瘦,营养欠佳,双手骨间肌萎缩,肌力IV级,空腹血糖mmol/L,血酮-.下列哪个是正确的BA 糖尿病并发脑血管意外B 糖尿病神经病变C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D 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E 糖尿病感觉神经病变20.男,70岁,因胸闷、心前区疼痛2小时入院.查体:神志欠清,大汗,血压60/40mmHg,血糖 mmol/L,ECG示左侧壁心肌梗死,有高血压病史,否认糖尿病史,下列血糖增高的处理哪一项正确AA 静脉滴注小剂量胰岛素,密切监测血糖,及时调整剂量B 可能应激性高血糖,不用处理C 可皮下注射胰岛素每天3次D 口服二甲双胍E口服磺脲类降糖药21. 胰岛素与磺脲类降糖药共同的不良反应是CA 过敏反应B 粒细胞缺乏C 低血糖反应D 胃肠道反应E 黄疸22. 女,64岁,患有2型糖尿病,有不规则服用降糖药史,今以咳嗽、发热4天,加重伴神志不清12小时入院.查体:神志朦胧,实验室检查示血糖34 mmol/L,钠155 mmol/L,血尿素氮 mmol/L.最可能的诊断是BA 酮症酸中毒B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C 脑卒中D 乳酸性酸中毒E 尿毒症23. 男,19岁,诊断1型糖尿病2年,平时每日用胰岛素40U,控制血糖满意,近1周因胰岛素用完停用.乏力3天昏迷4小时入院,以下处理错误的是DA立即测血糖、血酮 B 立即测尿糖、尿酮 C 立即建立静脉通路D 立即皮下静注40U短效胰岛素E 立即测血电解质及酸碱情况24. 女,28岁,1型糖尿病7年,平时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满意.现妊娠32周,下列考虑正确的是BA 为了避免胎儿低血糖,宜减少胰岛素用量B 妊娠中后期,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应适当增加胰岛素用量C 可增加运动,胰岛素剂量不变D 为了避免胎儿过大,应减少糖类摄取,并减少胰岛素用量E 可加用口服降糖药帮助控制血糖25. 用磺脲类降糖药发生继发性治疗失效,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A 检查可能存在可消除的诱因并纠正B 必须改用胰岛素治疗C 一般不考虑加用双胍类降糖药D 肯定存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E 可能因药物不良反应产生三、名词解释1、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代谢异常综合征.因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的缺陷,或者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代谢紊乱.2、GDM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在妊娠期间才发现或被诊断的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怀孕前已有糖尿病的患者称妊娠合并糖尿病.3、有氧运动:指人体在氧气充分供应的情况下进行的体育锻炼.衡量标准是心率,一般是指运动时最大心率维持在170-年龄.4、DKA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由于糖尿病极度控制不良所产生的一种需要急诊治疗的情况,患者血酮体水平乙酰乙酸以及g - 羟丁酸超过5mmol/L,需要对患者采取积极的胰岛素及静脉补液治疗.5、Somogyi现象:表现为夜间低血糖,早餐前高血糖,简单地说,也就是“低后高”现象.它主要是由于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使用过量而导致夜间低血糖反应后,机体为了自身保护,通过负反馈调节机制,使具有升高血糖作用的激素如胰高糖素、生长激素、皮质醇等分泌增加,血糖出现反跳性升高.6、down phenomenon黎明现象:凌晨3时高血糖和早餐前高血糖,简单地说,也就是“高后高”现象.它主要与机体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拮抗激素如生长激素、皮质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加,以及胰岛素抗体产生有关.在以上综合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导致血糖不能被充分利用而出现高血糖.7、胰岛素抵抗: 是指机体对一定量胰岛素的生物学反应低于预计正常水平的一种现象.8、糖耐量减低: 是葡萄糖不耐受的一种类型,现普遍将其视为糖尿病前期.是指一类非糖尿病性空腹高血糖,其血糖浓度高于正常,但低于糖尿病的诊断值.代表了正常葡萄糖稳态和糖尿病高血糖之间的中间代谢状态,表明其调节或稳态受损.四、问答题1. 简述胰岛素治疗适应症答案:胰岛素治疗适应证主要有:①1型糖尿病;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和乳酸性酸中毒伴高血糖时;③糖尿病合并重症感染,消耗性疾病,视网膜病变,肾病,神经病变,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④因伴发病需外科治疗的围术期;⑤妊娠和分娩;⑥2型糖尿病经饮食及口服降糖药治疗未获得良好控制;⑦全胰腺切除引起的继发性糖尿病.2. 简述糖尿病三级预防答案:①一级预防是避免糖尿病的发病;②二级预防是及早检出并有效治疗糖尿病;③三级预防是延缓和或防治糖尿病的并发症.3. 试述糖尿病肾病的分期及特点答案:①I期:糖尿病初期,肾脏体积增大,肾小球滤过率升高,肾小球人球小动脉扩张,肾小球内压增加;②Ⅱ期: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 多数在正常范围,或呈间歇性增高如运动后;③Ⅲ期:早期肾病,出现微量白蛋白尿,即UAER持续在20~199μg/min;④Ⅳ期:临床肾病,尿蛋白逐渐增多,UAER>200μg /min,即尿白蛋白排出量>300mg/24h,相当于尿蛋白总量>/24h,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可伴有浮肿和高血压,肾功能逐渐减退;⑤V期:尿毒症,多数肾单位闭锁,UAER 降低,血肌酐、尿素氮升高,血压升高.五、分析题患者,男性,65岁,退休干部.因“口干、多饮、多尿、消瘦2年余,加重伴呕吐、意识模糊2d”入院.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口干、多饮、多尿、消瘦,无明显视物模糊、四肢麻木,查空腹血糖明显升高具体不详,曾于外院诊断为糖尿病,间断服用消渴丸降糖治疗,2d前,患者因受凉感冒后出现上腹部不适,伴发热、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并有头痛、烦躁、意识模糊,遂来我院门诊,门诊以“意识模糊原因待查”收入院.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体力差,食欲尚可,睡眠正常,大便正常,小便多,体重明显减轻.既往史:否认有肝炎、结核病史.体检:T ℃ ,P 90次/min,R 28次/min,BP 140/80mmHg,意识模糊,呼吸深大,舌质干,皮肤弹性差,巩膜无明显黄染,浅表淋巴结不大,头颅无畸形,颈软,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罗音,HR 90次/分,律齐,心音有力,未闻及杂音,心界不大,腹软,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明显水肿,病理征阴性.血常规:WBC ×109/L,N 86%,L 14%,Hb L,PLT 220×109/L;尿常规;GLU++++,KET+++;大便常规;血电解质、肝肾功能:GPT30U/L,K L,Na L,BUN L,Cr μmol/L,GLU mmol/L,ECG 窦性心律,心电图正常范围;胸片;心肺正常;血气:PH ,PCO2 ,PO2 .思考题;1.请给出诊断.2.请给出鉴别诊断.3.请给出治疗原则.答案:1.诊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2.鉴别诊断:糖尿病高渗性昏迷、脑血管意外、消化道疾病胃肠炎和胰腺炎等.3.治疗原则:1大量补液;2小剂量胰岛素治疗;3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4抗感染5防治并发症及对症治疗。
糖尿病知识试题及答案

糖尿病知识试题及答案、单选题(每题 2 分,共40 分)1、下列药物不属于磺脲类药物的是(A )A、米格列奈B、优降糖C、美吡哒D、亚莫利2、吡格列酮口服降糖药是(A)A、胰岛素增敏剂B、a糖苷酶抑制剂C、双胍类药物D、磺脲类药物3 、糖尿病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是(B)A、视网膜病变B、大血管并发症C、微血管并发症D 、糖尿病肾病4、磺脲类药物的禁忌证是(D)A、I型糖尿病B、肝肾功能不全C、孕妇、需要手术病人 D 、以上均是5、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的副作用,包括(D)A、体重增加B、头痛、乏力C、贫血和红细胞减少D、以上均是6 、作用机制主要是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肝脏对于胰岛素的敏感性,可以减少肝葡萄糖的输出的药物是(B)。
A、磺脲类药物B、双胍类药物C、a糖苷酶抑制剂D、胰岛素增敏7 、主要抑制多糖的水解,使葡萄糖的吸收减慢,使餐后血糖曲线较为平稳,从而降低餐后高血糖的药物是(C)。
A、磺脲类药物B、双胍类药物C、a糖苷酶抑制剂D、胰岛素增敏8、在中国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除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达标外,理想的血压是(B)A < 140/90 mmHgB < 130/80 mmHgC < 135/90 mmHgD <130/90 mmHg9 、磺脲类口服降糖药物降糖的机制是(A )A、刺激胰腺分泌胰岛素B、抑制肝葡萄糖的合成C、增加外周肌肉胰岛素对葡萄糖的摄取和脂肪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D、抑制葡萄糖的吸收10 、世界糖尿病日是(C)A、11 月12 日B、11 月13 日C、11 月14 日D 、11 月15 日11、鱼精蛋白锌的胰岛素类型是(C)A、短效(RI)B、中效(NPH )C、长效(PZI)D、预混(RI+NPH)12、下列哪些患者不适宜胰岛素强化治疗(D)A、已有晚期并发症者B、精神病或精神迟缓者C、2岁以下幼儿D、以上均是13、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指出,血糖控制的目标是糖化血红蛋白的比例是A、小于等于6、5%B、大于等于6、5%C、小于等于7、5%D、大于等于7、5%14、I 型糖尿病的胰岛素分泌特点是(A)A、胰岛素缺乏B、胰岛素缺乏与胰岛素抵抗共同存在C、胰岛素抵抗D、胰岛素分泌延迟15、影响胰岛素作用的因素包括(D)A、基础胰岛素B、个体的反应差异C、注射部位D、以上均是16、反映近两三个月糖尿病控制情况最理想的指标为(D)A、空腹血糖B、餐后血糖C、尿糖D、糖化血红蛋白17、、用心率评估糖尿病患者的运动量,运动时最合适的心率为(A)蛋白19、 、胰岛素治疗时,以下控制血糖最理想的治疗方案为:( D )A 、每日两次注射预混胰岛素B 、每日三次注射短效胰岛素C 、每日四次注射短效胰岛素 D 、 每日三次餐前注射短效胰岛素 +睡前注射中效或长效胰岛20、 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宜选用哪一种治疗方案 (D )A 糖尿病饮食+甲苯磺丁脲B 糖尿病饮食+胰岛素C 糖尿病饮食+二甲双胍 D 低优质蛋白糖尿病饮食 +胰岛素 E 单纯糖尿病饮食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30 分)1、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 分泌不足 或 相对不足 以及不同程度的 胰岛素抵抗 , 化特引起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代谢紊乱的综合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基础知识(1-90) ---------P2-P17案例选择题(1-5)------------------P18-P20问答题(1-35)-----------------------P21-P40案例问答题(1-6)------------------P41-P52情景模拟题(1-8)------------------P53-561糖尿病基础知识不定项选择题1. 胰岛素于(A)年由加拿大人Frederick Banting.班廷和Charles Best贝斯特等人首先发现。
A .1921 B. 1916 C.1835 D. 17762. 1815年,Chevreuil发现血糖的化学性状类似于“(B)”的糖(即右旋糖)。
A. 苹果B.葡萄C. 香蕉D. 西瓜3.1910年,Jean de Meyer 建议将由胰腺分泌而糖尿病患者缺乏的物质命名为“(B)”。
A. 细胞团B. 胰岛素C. 激素ngerhans 胰岛4. 糖尿病控制与并发症试验(DCCT)研究()的胰岛素治疗,主要结论是强化组和常规组相比(C)A. 1型糖尿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肾病和神经病变得进展显著升高,同时严重低血糖的风险增加3倍。
B.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肾病和神经病变得进展显著降低,同时严重低血糖的风险降低3倍。
C. 1型糖尿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肾病和神经病变得进展显著降低,同时严重低血糖的风险增加3倍。
D.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肾病和神经病变得进展显著升高,同时严重低血糖的风险增加3倍。
5. 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探讨了()代谢控制与并发症的关系,结果发现(C)。
A.2型糖尿病患者; HbA1c每降低1%,大血管并发症的风险降低35%。
B. 1型糖尿病患者; HbA1c每降低1%,大血管并发症的风险降低35%。
C. 2型糖尿病患者; HbA1c每降低1%,微血管并发症的风险降低35%。
D. 1型糖尿病患者; HbA1c每降低1%,微血管并发症的风险降低35%。
6.1型糖尿病是一种有()调控的自身免疫过程,(A)尤为重要。
A. 遗传因素,人类白细胞抗原HLA2B.遗传因素,胰岛素C.胰岛易感性,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 胰岛易感性,胰岛素7.20世纪(C)首次胰腺移植成功。
A.40年代B.50年代C. 60年代D. 70年代8. 1950年在阿姆斯特丹成立了(B)。
A. 美国糖尿病协会ADAB. 国际糖尿病联盟IDFC.英国糖尿病协会D. 美国医师协会9.脊椎动物的胰腺是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负责(A)和()。
胰腺还是产生胰岛素的唯一器官。
A. 消化和维持血糖稳定B.吸收和维持血糖稳定C.过滤和维持血糖稳定D.储存和维持血糖稳定10. 胰腺主要是由(A)、()、()和血管共同组成,共同调节着营养的平衡。
A.外分泌细胞、内分泌细胞、导管细胞B. 外分泌细胞、内分泌细胞、腺细胞C. 泡心细胞、β细胞、导管细胞D. 泡心细胞、β细胞、腺细胞11. 在成人胰腺的胰岛中,β细胞约占胰岛重量的(D)。
A. 15-20%B. 40-50%C. 50-60%D. 70-80%12. 胰腺起源于分开的原突,以产生(C)和()的两种细胞区域性分布为基础。
A. 胰高血糖素,胰岛素B. 胰岛素,胰多肽C.胰高血糖素,胰多肽3D. 胰岛素,生长抑素13.内分泌细胞类型:产生胰岛素的(B)、产生胰高血糖素的()、产生生长抑素的()和产生胰多肽的()。
A. α细胞、β细胞、PP细胞、δ细胞B. β细胞、α细胞、δ细胞、PP细胞C. δ细胞、α细胞、β细胞、PP细胞D. PP细胞、α细胞、β细胞、PP细胞14. β肾上腺素能神经刺激可减少(D)和()的分泌。
A. 生长激素、胰岛素B. 胰高血糖素、胰多肽C. 胰岛素、胰多肽D. 胰岛素、生长抑素15. 主要的3个刺激物(A )、()和()可刺激β细胞生长。
A. 催乳素、生长激素、葡萄糖B. 胰高血糖素、催乳素、生长激素C. 生长抑素、胰高血糖素、催乳素D. 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葡萄糖16. 胰岛素的分泌不仅依赖于周围(B)浓度,而且与此浓度的变更速率有关。
当()水平缓慢升高,胰岛素分泌率平行升高。
但是,当()浓度急剧增高,然后维持在较高水平,胰岛素分泌呈双向时间过程。
A. 葡萄糖、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B. 葡萄糖、葡萄糖、葡萄糖C. 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D. 胰高血糖素、葡萄糖、葡萄糖417. 很多其他药物阻滞β细胞K+-ATP通道,并(A)胰岛素分泌,导致()发作,夹杂于临床药物应用中,见于奎宁和某些抗心律失常制剂。
A. 增加、低血糖B. 减少、低血糖C.增加、高血糖D. 减少、高血糖18.(D)通过其作用与葡萄糖代谢及其对抗胰岛素作用,而间接()胰岛素分泌。
A. 催乳素、减少B. 甲状腺激素、增加C. 生长激素、增加D. 糖皮质激素、增加19. 在稳定状态下,血浆中的(B)可以准确的评价胰岛素的分泌速率。
A. 葡萄糖B. C-肽水平C. A 链D. B 链20. 按照先前口服葡萄糖后的血糖水平的速率输注葡萄糖,发现静脉葡萄糖负荷后所分泌的胰岛素比口服葡萄糖负荷后的反应(A)。
A.低26%B.高26%C.低56%D.高56%21.通过对每天标准三餐进食受试者24小时胰岛素分泌反应的测定,发现最高的餐后反应出现在(A)后。
A.早餐B. 午餐C. 晚餐D.以上均不正确22. 肥胖者的胰岛素抵抗以高胰岛素血症为特征。
这一背景下高胰岛素血症反映的是胰岛素产生(C)及清除()的联合作用,而大部分的证据提示()是主要因素。
A. 减少、增加、清除增加B.增加、减少、清除减少C.增加、减少、胰岛素产生增加D. 减少、增加、胰岛素产生减少23. 人体对能量需求是持续的,然而进餐却是间断性的。
为了使两者协调一致,我们通常会摄入超过生命器官所急需的热量供应的食物,并把这些过剩的能量以(ABCD )的形式储存起来。
A.肝糖原B.肌糖原C.脂肪组织 D .组织蛋白24. 人体内主要的循环燃料是(AB )。
A. 葡萄糖B.游离脂肪酸C. 脂肪D.碳水化合物25. C肽是胰岛素原的连接肽,与胰岛素以(A)浓度分泌。
5A. 等摩尔B.2倍摩尔C. 3倍摩尔D. 4倍摩尔26. Conn综合征是(ADE)的三联症?A. 高血压B. 高血糖C.高血脂D. 低钾血症E. 糖耐量异常27.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以胰岛素严重缺乏而因起高血糖、脱水以及酮体和酸的产生。
诊断DKA需符合:(BCD)A. 血糖>13.3mmol/LB. 酮体生成C. 血糖>13.9mmol/LD.酸中毒(pH<7.3)28. 研究显示,尿白蛋白排泄率在正常情况下不超过(D),微量白蛋白尿试是指尿中出现的白蛋白为()。
如果超过(),则该状态被称为蛋白尿或显性肾病。
A. 60mg/24h 、 60-800mg/24h、800mg/24hB. 50mg/24h 、 50-600mg/24h、600mg/24hC. 40mg/24h 、 40-400mg/24h、400mg/24hD. 30mg/24h 、 30-300mg/24h、300mg/24h29. 糖尿病控制和并发症试验其目的是:(A)A. 确定强化治疗对1型糖尿病长期并发症的发生和进展有无疗效以及这样做的代价如何。
B. 研究强化治疗对日本2型糖尿病病人有效。
C.不同的治疗方案对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病人慢性并发症的影响。
D.强化治疗对于预防病程相对较短的2型糖尿病病人并发症的发生优于常规治疗。
30. Kumamto临床试验是研究(B)A. 确定强化治疗对1型糖尿病长期并发症的发生和进展有无疗效以及这样做的代价如何。
B. 研究强化治疗对日本2型糖尿病病人有效。
C.不同的治疗方案对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病人慢性并发症的影响。
D.强化治疗对于预防病程相对较短的2型糖尿病病人并发症的发生优于常规治疗。
31. 以下哪项不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C)A. 视网膜病变B.肾脏病变C.心血管疾病D.神经病变32. 视网膜病变的主要病理变化是:(ABCD )6A. 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B.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C. 周细胞减少 D . 毛细血管微动脉瘤形成33. 合理的糖尿病饮食,碳水化合物应占总热量的百分比为:( D )A. 25%-30%B. 35%-40%C. 45%-50%D. 55%-60%34.合理的糖尿病饮食,脂肪应占总热量的百分比为:( C )A. 5%-10%B. 15%-20%C. 25%-30%D. 35%-40%35.下列哪一项属于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 A )A.冠心病 B.眼底病变 C.糖尿病肾病 D.神经病变36.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主要依据:( D )A.血肌酐水平升高 B.伴有糖尿病眼底病变 C.浮肿 D.尿中有微量白蛋白37.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最典型的早期临床表现为:( A )A.头晕、乏力B.恶心、呕吐 C.视物模糊D.意识改变38.为了解有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患者应多长时间检查一次眼底?( B )A.两年一次B.一年一次C.每次体检时都要查D.出现眼部症状后检查39.胰岛素治疗时,以下控制血糖最理想的治疗方案为:( D )A. 每日两次注射预混胰岛素B.每日三次注射短效胰岛素C. 每日四次注射短效胰岛素D. 每日三次餐前注射短效胰岛素+睡前注射中效或长效胰岛素40.产生抗药性最强的胰岛素是(B)A 猪胰岛素B 牛胰岛素C 赖脯胰岛素D 门冬胰岛素E 人胰岛素41.鉴别是不是Somogyi现象的最好的方法是(B)A 测早餐前空腹血糖B 夜间多次测血糖C 晚餐前测血糖D 测晚餐后2小时血糖42.如何处理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反跳性高血糖(Somogyi)现象(C)A 减少饮食中总热卡B 增加胰岛素剂量C 减少胰岛素剂量 D加用双胍类药 E 减少碳水化合物摄入743. 抢救体重约50kg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者时,胰岛素用量为(A)A 4-6U/hB 7-10 U/hC 11-20 U/hD 21-30 U/hE 31-35 U/h44. 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最初输生理盐水,当血糖降至多少时,则改输5%的葡萄糖溶液加胰岛素(B)A 5.6 mmol/LB 13.9 mmol/LC 11.9 mmol/LD 8.39 mmol/LE 6.8 mmol/L45. 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宜选用哪一种治疗方案 (D)A 糖尿病饮食+甲苯磺丁脲 B糖尿病饮食+胰岛素 C 糖尿病饮食+二甲双胍 D 低优质蛋白糖尿病饮食+胰岛素 E 单纯糖尿病饮食46. 女,58岁。
体检时发现空腹血糖6.4 mmol/L,作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hPG为8.6 m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