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最后的姿势》第二课时PPT

合集下载

《最后的姿势》课件第二课时

《最后的姿势》课件第二课时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第2课
导入
播放学乐师生精彩的导学作业。
听写词语
洗漱
感动
废墟
诠释
震撼
生死攸关
凹陷
绘声绘色
妙语连珠
腾空而起
理解句子
5月12日,和平常一样,谭千秋老师六点多就起 床了。他给小女儿 洗漱穿戴 好,带着她出去散步 ,然 后早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地赶到学校上班。
(1)这一段表现了谭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

。 。 。 。
谭千秋
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延伸作业,练写生活剧本
1.诵读歌颂谭千秋的《天使的翅膀》。
2.为谭老师写一段“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
已经铭刻在人们的心中,成为人们对他永恒的记忆,是他生命
中最后的姿势。
读写结合
谭千秋老师已经离开他的同事、亲人和学生5 年了,假如今天就是他的逝世5周年纪念日,爱他
的人们要写一副对联或一段话来怀念他。想象一下,
该怎样写?
谭老师的爱人会写:
谭老师的孩子会写: 谭老师的同事会写: 被谭老师救出的学生会写: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想写:
精读课文,析句悟情
文章主要是写谭千秋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迹。开头 为什么要写早晨他与女儿的生活呢?
这是一个平常的日子,说它平常是因为这天早上和往常 一样,他先给小女儿洗漱穿戴好,并带着她出去散步,然后
再上班。然而这又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 ——5月12日,就在
这一天,谭老师为了救他的学生,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前后对比更加突出了这是一个比以往任何一天都不同的日子, 这样的开头深化了主题,引人深思,渲染了气氛,给谭老师 的牺牲平添了无限的感伤。
理解句子
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

六年级语文《最后的姿势》第二课时PPT课件

六年级语文《最后的姿势》第二课时PPT课件

地动山摇。碎裂的砖 块、水泥板重重地砸下 来,楼房坍塌了……
“地震时,眼看教室要倒, 飞身扑 谭老师飞身扑到了我们的身 上。”获救的学生这样回忆。
一位老师说:“如果要快速 逃离现场。论条件,老师离 门口最近,最有可能离开。 但在生死攸关的一刻,谭老 师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
人生的价值是什么?是大公 无私,是为他人着想,为集 体着想,为国家着想……
人民教师聂晓燕:舍弃亲身娃娃,一 心想着别人的幼儿教师 地震时,孩子们都在睡午觉,聂 晓燕一手一个抱出了两个孩子,而她 自己的孩子还在屋子里! 当她遇难的孩子被挖出时,她夺 眶而出的眼泪终于如山洪暴发: “娃……娃娃……妈妈……来不 及……啊……”
人民教师向倩,身体被砸成 了三段,而她双手环抱,将三名 学生紧紧搂于胸前。
作业:
课下搜集汶川地震中, 让你感动的故事,讲给你身 边的人听。
张开双臂,护住学生, 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
谭千秋,一位普通的老师, 他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 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人们 赞颂他:“英雄不死,精神千 秋!”
英 雄 不 死
精 神 千 秋
人民教师严蓉:女教师在救下13个学生后 殉职, 1岁半女儿却成孤儿
一岁半的小雯欣不停地号哭:“救爸爸,救 妈妈”。
6
最后的姿势
忽然,课桌摇晃起来!整栋楼房都摇晃 起来!地震! 他意识到情况不妙,来不及多想,就大声喊 道:“大家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快……” 同学们迅速冲出教室,往操场跑去。
楼房摇晃得越来越厉 刺耳的吱 害了,并伴随着刺耳的吱 吱声 尘埃腾空 吱声,外面阵阵尘埃腾空 而起。 而起
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 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 的身体护住了送给你飞 翔”
当汶川县映秀镇的群众徒手搬开坍塌的教学 楼的一角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一名男子 跪扑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两个 孩子还活着,而他已经气绝!由于紧抱孩子的 手臂已经僵硬,救援人员只得含泪将之锯掉才 把孩子救出。这就是29岁的老师张米亚。“摘 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多才多艺、最爱 唱歌的张米亚老师用生命诠释了这句歌词,用 血肉之躯为他的学生牢牢把守住了生命之门。

《最后的姿势》PPT教学课件2

《最后的姿势》PPT教学课件2


17、没有一件事情可以一下子把你打垮,也不会有一件事情可以让你一步登天,慢慢走,慢慢看,生命是一个慢慢累积的过程。

18、努力也许不等于成功,可是那段追逐梦想的努力,会让你找到一个更好的自己,一个沉默努力充实安静的自己。

19、你相信梦想,梦想才会相信你。有一种落差是,你配不上自己的野心,也辜负了所受的苦难。

6、无论你正遭遇着什么,你都要从落魄中站起来重振旗鼓,要继续保持热忱,要继续保持微笑,就像从未受伤过一样。

7、生命的美丽,永远展现在她的进取之中;就像大树的美丽,是展现在它负势向上高耸入云的蓬勃生机中;像雄鹰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搏风击雨如苍天之魂的翱翔中;像江河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波涛汹涌一泻千里的奔流中。

10、有些事想开了,你就会明白,在世上,你就是你,你痛痛你自己,你累累你自己,就算有人同情你,那又怎样,最后收拾残局的还是要靠你自己。

11、人生的某些障碍,你是逃不掉的。与其费尽周折绕过去,不如勇敢地攀登,或许这会铸就你人生的高点。

12、有些压力总是得自己扛过去,说出来就成了充满负能量的抱怨。寻求安慰也无济于事,还徒增了别人的烦恼。
最后的姿势
词语过关:
废墟 坍塌 诠释 震撼
“人生的价值是什么?是大公无私, 是为他人着想,为集体着想,为国家着 想……”
阅读冲浪:
默读课文的一至七自然段,画出描写 谭千秋老师语言和动作的句子,并在给你印 象深刻的句子旁边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
说一说:
你读出了怎样的谭老师?
“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的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后脑被楼板砸得 深陷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还或者。”

《最后的姿势》PPT教学课件

《最后的姿势》PPT教学课件
看了这些句子,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你是如何理解“ 张开双臂,护住学
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 ”这
句话的?
谭千秋,一位普通的教师,他 用自己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 任的师德灵魂。人们赞颂他:“英雄 不死,精神千秋!”
让 我 们 向 英 雄 老 师 致 以 最 崇 高 的 敬 意 !
作业:
1、地震无情,人间有爱,学了 本课,你一定有很多的感想,请你 写一篇读后感。 2、搜集汶川大地震中英雄教师 的事迹在班上汇报。
语言:大家快跑!什么也不要拿! 快......
动作: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 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 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
一位老师说:“如果要快速离 开现场,论条件,老师离门口 最近,最有可能离开。但是在 生死攸关的一刻,谭老师把生 的希望留给了学生。”
他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后脑 被楼板砸得深陷下去,血肉模糊, 身下还死死地护• • • • • • • • • • • • • • • •
15、如果没有人为你遮风挡雨,那就学会自己披荆斩棘,面对一切,用倔强的骄傲,活出无人能及的精彩。 16、成功的秘诀在于永不改变既定的目标。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幸福不会遗漏任何人,迟早有一天它会找到你。 17、一个人只要强烈地坚持不懈地追求,他就能达到目的。你在希望中享受到的乐趣,比将来实际享受的乐趣要大得多。 18、无论是对事还是对人,我们只需要做好自己的本分,不与过多人建立亲密的关系,也不要因为关系亲密便掏心掏肺,切莫交浅言深,应适可而止。 19、大家常说一句话,认真你就输了,可是不认真的话,这辈子你就废了,自己的人生都不认真面对的话,那谁要认真对待你。 20、没有收拾残局的能力,就别放纵善变的情绪。 15、所有的辉煌和伟大,一定伴随着挫折和跌倒;所有的风光背后,一定都是一串串揉和着泪水和汗水的脚印。 16、成功的反义词不是失败,而是从未行动。有一天你总会明白,遗憾比失败更让你难以面对。 17、没有一件事情可以一下子把你打垮,也不会有一件事情可以让你一步登天,慢慢走,慢慢看,生命是一个慢慢累积的过程。 18、努力也许不等于成功,可是那段追逐梦想的努力,会让你找到一个更好的自己,一个沉默努力充实安静的自己。 19、你相信梦想,梦想才会相信你。有一种落差是,你配不上自己的野心,也辜负了所受的苦难。 20、生活不会按你想要的方式进行,它会给你一段时间,让你孤独、迷茫又沉默忧郁。但如果靠这段时间跟自己独处,多看一本书,去做可以做的事,放下过去的人,等你度过低潮,那些独处的时光必定能照亮你的路,也是这些不堪陪你成熟。所以,现在没那么糟,看似生活对你的亏欠,其实都是祝愿。 5、心情就像衣服,脏了就拿去洗洗,晒晒,阳光自然就会蔓延开来。阳光那么好,何必自寻烦恼,过好每一个当下,一万个美丽的未来抵不过一个温暖的现在。 6、无论你正遭遇着什么,你都要从落魄中站起来重振旗鼓,要继续保持热忱,要继续保持微笑,就像从未受伤过一样。 7、生命的美丽,永远展现在她的进取之中 ;就像大树的美丽,是展现在它负势向上高耸入云的蓬勃生机中;像雄鹰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搏风击雨如苍天之魂的翱翔中;像江河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波涛汹涌一泻千里的奔流中。 8、有些事,不可避免地发生,阴晴圆缺皆有规律,我们只能坦然地接受;有些事,只要你愿意努力,矢志不渝地付出,就能慢慢改变它的轨迹。 9、与其埋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管好自己的心,做好自己的事,比什么都强。人生无完美,曲折亦风景。别把失去看得过重,放弃是另一种拥有 ;不要经常艳羡他人,人做到了,心悟到了,相信属于你的风景就在下一个拐弯处。 10、有些事想开了,你就会明白,在世上,你就是你,你痛痛你自己,你累累你自己,就算有人同情你,那又怎样,最后收拾残局的还是要靠你自己。 11、人生的某些障碍,你是逃不掉的。与其费尽周折绕过去,不如勇敢地攀登,或许这会铸就你人生的高点。 12、有些压力总是得自己扛过去,说出来就成了充满负能量的抱怨。寻求安慰也无济于事,还徒增了别人的烦恼。 13、认识到我们的所见所闻都是假象,认识到此生都是虚幻,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到佛法的真相。钱多了会压死你,你承受得了吗?带,带不走,放,放不下。时时刻刻发悲心,饶益众生为他人。 14、梦想总是跑在我的前面。努力追寻它们,为了那一瞬间的同步,这就是动人的生命奇迹。 15、懒惰不会让你一下子跌倒,但会在不知不觉中减少你的收获 ;勤奋也不会让你一夜成功,但会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你的成果。人生需要挑战,更需要坚持和勤奋!

《最后的姿势》PPT课件二

《最后的姿势》PPT课件二

“人生的价值是什么? 是大公无私,是为他人着 想,为集体着想,为国家 着想……”
看图写一写:
站在“千秋大爱” 的塑像前面,你最想 说些什么呢?
定格最后的姿势, 感悟千秋的大爱。
课后作业:
搜集抗震救灾中的动人事迹, 开展英雄赞颂会。
生活中可以没有诗歌,但不能没有诗意;行进中可以没有道路,但不能没有前进的脚步;工作中可以没有经验,但不能没有学习,人生中可以 没有闪光,但不能有污迹。 对于人来说,白癜风康复报告问心无愧是最舒服的枕头重在实干。 知道看人背后的是君子;知道背后看人的是小人。 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人生里面总是有所缺少,你得到什么,也就失去什么,重要的是你应该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追两只兔子的人,难免会一无所获。 困难越大,荣耀也越大。 其实失败是一团没经处理的陶泥,只要它敢于在灼热的窑中翻滚,出窑后,便是一件可居一指的陶瓷。
“地震时,眼看教室要倒,谭老师飞 身扑到了我们的身上。”
“如果要快速逃离现场,论条件,老 师离门口最近,最有可能离开。但在生死 攸关的一刻,谭老师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 生。”
“他做出这样的举动,我 觉得很正常,因为他最心疼 学生了。我跟他在校园内散 步,远远地看到地上有一块 小石头或者玻璃渣子,他都 要走过去捡起来,怕学生玩 耍的时候受伤。”
最后的姿势
词语过关:
废墟 坍塌 诠释
震撼
“人生的价值是什么பைடு நூலகம் 是大公无私,是为他人着 想,为集体着想,为国家 着想……”
阅读冲浪:
默读课文的一至七自然段,画出描写 谭千秋老师语言和动作的句子,并在给你印 象深刻的句子旁边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
说一说:

苏教六年级语文 《最后的姿势》PPT

苏教六年级语文 《最后的姿势》PPT

语言:大家快跑!什么也不要
拿!快......
动作: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
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 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
在学生眼里,谭老师讲课绘声 绘色,不仅妙语连珠,而且很有幽 默感。然而,同学们再也听不到谭 老师的声音了,讲台上再也见不到 那个充满活力的身影了。张开双臂, 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 势!
2008年5月12日 14时28分04秒
忽然,课桌摇晃起来!整栋楼房都 摇晃起来!地震! 楼房摇晃得越来越厉害了,并伴随 着刺耳的吱吱声,外面阵阵尘埃腾空而 起。
地动山摇。碎裂的砖块、水泥板重 重的砸下来,楼房塌陷了· · · · · · 侧面描写
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
张开双臂,护住 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 ”
你是如何理解“ 这句话的?
谭千秋,一位普通的教师,他 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 责任的师德灵魂。人们赞颂他: “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让 我 们 向 英 雄 老 师 致 以 最 崇 高 的 敬 意 !
作业:
1、地震无情,人间有爱,学了 本课,你一定有很多的感想,请你 写一篇读后感。 2、搜集汶川大地震中英雄教师 的事迹在班上汇报。
“地震时,眼看教室要倒, 谭老师飞身扑到了我们的身 上。”获救的学生这样回忆。
一位老师说:“如果要快 速离开现场,论条件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
谭老师在地震中是如何表现的? 请用——勾出描写他的语言的句子, 用~~~勾出描写他动作的句子。认真 读一读,说说你的体会。
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 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 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
13日22点12分,当人们从废墟中搬 走压在谭老师身上的最后一块水泥板 时,在场的人都被震撼了。“我们发 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 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 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 都还活着!”第一个发现谭老师的救 援人员眼含热泪地说。谭老师誓死护 卫学生的形象,让他永生难忘!

《最后的姿势》PPT课件(精华)

《最后的姿势》PPT课件(精华)

老师“如果要快速逃离现场,论条件,老师离门 口最近,最有可能离开。但在生死攸关的时刻, 谭老师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 同事对谭老师的评价更衬托出他精神的可贵。
第四部分
深情赞颂潭老师的爱与责任
在学生眼里,谭老师讲课绘声绘色,不仅妙语连 珠,而且很有幽默感。然而,同学们再也听不到 谭老师的声音了,讲台上再也见不到那个充满活 力的身影了。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 中最后的姿势! 1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 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
表现了谭老师对学生无私的大爱 3朗读鉴赏式学习四处环境描写。
(1)天空阴沉沉的。预示着地震的来临。 (2)忽然,课桌摇晃起来!整个楼房都摇晃起来! 地震!体会连用3个感叹号的表达效果。情况危急
(3)楼房摇晃得……腾空而起。楼房马上要坍塌,
读读课文,找出四处环境及场景描写
1、天空阴沉沉的。 2、忽然,课桌摇晃起来!整栋楼房都摇 晃起来! 3、楼房摇晃得越来越厉害了,并伴随着 刺耳的吱吱声,外面阵阵尘埃腾空而起。 4、地动山摇。碎裂的砖块、水泥板重重 地砸下来,楼房坍塌了……
分段学习
• 学习第一段,感受谭老师的爱与责任 自由读课文,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老师?从哪些词语 中读出来的?
2008.5.12
• 2008年五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8级大地 震,将四川西北一个个美丽的城镇乡村瞬 间变成废墟,数以万计的人失去了生命。 面对死亡,我们可能无法做出更多的选择, 可是谭千秋老师却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一个 特殊的生命姿势。
人民教师严蓉:女教师在救下13个学生后 殉职, 1岁半女儿却成孤儿
一岁半的小雯欣不停地号哭:“救爸爸,救 妈妈”。

《最后的姿势》 精品课件(共11张)

《最后的姿势》 精品课件(共11张)

名言摘抄 1、抓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周恩来 2、与雄心壮志相伴而来的,应老老实实循环渐进的学习方法。——华罗庚 3、惟有学习,不断地学习,才能使人聪明,惟有努力,不断地努力,才会出现才能。——华罗庚 4、发愤早为好,苟晚休嫌迟。最忌不努力,一生都无知。——华罗庚 5、自学,不怕起点低,就怕不到底。——华罗庚 6、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7、应当随时学习,学习一切;应该集中全力,以求知道得更多,知道一切。——高尔基 8、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9、学习是我们随身的财产,我们自己无论走在什么地方,我们的学习也跟着我们在一起。——莎士比亚 10、人不光是靠他生来就拥有的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歌德 11、单学知识仍然是蠢人。——歌德 12、终身努力便是天才。——门捷列夫 1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 14、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1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16、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1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0、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21、不要企图无所不知,否则你将一无所知。——德谟克利特 22、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用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爱因斯坦 23、要想有知识,就必须学习,顽强地耐心地学习。——斯大林 24、向所有人学习,不论是敌人或朋友都要学习,特别是向敌人学习。——斯大林 25、自学,是我们当今造就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周培源 26、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毛泽东 27、情况在不断的变化,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毛泽东 28、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 29、学习必须和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可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鲁迅 30、伟大的成绩和辛勤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鲁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 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
谭老师为什么要张开双臂,护住学生 呢?当时发生了什么情况呢?再次快 速浏览课文,划出文中描写地震的句 子。
①天空阴沉沉的。 ②忽然,课桌摇晃起来!整栋楼房都 摇晃起来! ③楼房摇晃得越来越厉害了,并伴随 着刺耳的吱吱声,外面阵阵尘埃腾空 而起。 ④地动山摇。碎裂的砖块、水泥板重 重地砸下来,楼房塌陷了……
默读课文第 2--7 自然段,标画出令你 最感动的词句,反复读一读,并在旁边写 下自己的读书体会,然后小组内交流 (提示:重点关注谭千秋老师的动作、语 言和当时的环境及场景描写。 )
‚地震!他意识到情况不妙, 来不及多想,就大声喊道: ‘大家快跑!什么也不要拿! 快……’‛
‚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 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 生 ●找出句中的三个动词。 ●从这三个动词,还有一个“立 即”,你感受到什么?
‚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趴 在课桌上,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 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 四个学生都还活着!‛ 第一个发现谭老师的救援人员眼含热 泪地说。谭老师誓死护卫学生的形象, 让他永生难忘!
“地震时,眼看教室要倒,谭老 师飞身扑到了我们的身上
获救的学生这样回忆
一位老师说, ‚如果要快速逃离现场,论条件, 老师离门口最近,最有可能离开。但 在生死攸关的时刻,谭老师把生的希 望留给了学生。
‚英雄不死,精神千秋!‛这句 话是什么意思?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谭老师的英雄事迹将永存在我 们心中,他舍己救人的精神将 流传千古!
人们赞颂他:“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正如臧克家“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的意思一样,英雄 虽然离我们而去了,但英雄的光辉形象和精 神光照千秋!
此时,当你 站立在‚大 爱千秋‛的 丰碑前,你 最想说什么?
这一段引用了哪三位人物的话 语?为什么这样选择?
侧面烘托法,使人物形象更加 丰满。
在学生眼里,谭老师讲课绘声绘色,不 仅妙语连珠,而且很有幽默感。然而, 同学们再也听不到谭老师的声音了,讲 台上再也见不到那个充满活力的身影了。 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 后的姿势!
“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 姿势!”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是谭老师逝世时的自 然姿势,但正是这一姿势,挽救了四个学生的 生命,体现了危难之际他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 外,以学生的安危为重,恪尽职守,充满无私 大爱的高尚品质。正是这一姿势,让人们深深 感动,永生难忘,并对谭老师产生崇高的敬意。 因此,谭老师“张开双臂互助学生”的姿势, 已经铭刻在人们心中,成为人们对他永恒的记 忆,是他生命的最后姿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