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钱学森ppt课件

合集下载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钱学森》PPT课件3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钱学森》PPT课件3

他一刻也没有忘记祖国。
表白心声
尽管在美国我拥有( ), 拥有( ),拥有( ),但 我还是选择了( ),那是因为 我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 ( )。
“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 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 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 民多做点事。”
时刻不忘祖国 一心报效祖国
“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从黑 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了。祖 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 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 当回去。”
师从美国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 卡 门,成为冯· 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 和最得力的助手。
学有所成、前途无量
他一刻也没有忘记祖国。
展开想象是怎样的“优厚的待遇,有富 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
钱学森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富裕
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
衬托
当时的中国到底是一个怎样境况啊!老 师搜集了一个资料: 1964年,一个震惊世界的消息——中国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一个了不起的 贡献啊,当时,我们的党和政府决定嘉奖 科学家,同学们,你们猜猜,会奖励多 少? 100元
课后作业:
搜集钱学森的有关资料,仿 照前一课的作家卡片-----巴金, 制作一张科学家卡片----钱学森。
“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 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 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从黑 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了。祖 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 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 当回去。”
“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 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 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19 钱学森
“中国导弹之父”
字词学习
屈指一算 运载火箭 卓 越 魂牵梦绕 劈波斩浪 袒 露 广阔无垠 水天一色 眺 望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钱学森》PPT课件1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钱学森》PPT课件1

。(填“无机物” 或“
7、维生素 B2(核黄素)主要存在于牛奶、鸡蛋、肝等物品中,它的化学
象也不会自发地发生,即手和竹竿可可能自发地降低温度, 而使人的位置升高,竟着一过程也不违反能量转化和守恒定 律。 【学生举例】 自然界中有大量的现象表明,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有一定的方向性 , 你能举出哪些例子? 【板书】 能量的转移和转化有一定的方向性。 【课时小结】 1、本节课的收获? 2、你还想知道:
经过5年的漫长岁月,在周恩 来总理的关怀下,1955年9月17日, 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
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 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 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啊!
要求:自己选择一个题目,寻找合作伙伴, 结成学习小组,一起完成练习。
1、钱学森回国后,为祖国做出了巨
大的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请 登陆钱学森网,收集相关资料,制成读书 卡片。
), )。他
)。
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 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 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钱学森诚恳地说:“我们日夜盼 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 1 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 2 很穷,但需要我们——祖国的儿女共 3 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 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 终于来到了。
他说:“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 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 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当时,钱学森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富裕 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可是,他一刻也 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他说:“我是中国人。 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 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钱学森宁愿放弃( 也不愿放弃( 现在所做的一切,(
A、淀粉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钱学森》PPT课件1【精编版】22页PPT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钱学森》PPT课件1【精编版】22页PPT
编版】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9 钱学森》课件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9 钱学森》课件
19、钱学森
第一课时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老师先送大家两条名言,希望 大家喜欢。
1、我们活在这个世上并不是为了成功,而是为了不 断地失败,而且永不气馁。 2、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就终会有成果的。 ——钱学森
谁 能用一 句话来 介绍你 所知道 的钱学 森。
钱学森兢兢业业,精忠报国,为中国的导弹 事业作出贡献。是中国导弹之父。 为什么叫中国导弹之父? 中国第一个研制出导弹的人。
我会读,我会写
屈指一算 广阔无垠
劈波斩浪
魂牵梦绕 诚恳 前额 运载火箭 袒露 富裕
水天一色 眺望 贡献
奔赴 卓越
优厚
解释词语 • 广阔无垠:形容非常广阔,无 边无际。 • 劈波斩浪:比喻不畏艰险,奋 勇向前。 • 魂牵梦绕:形容思念很深的心 情、情绪。
再读课文
①选择你感兴趣的段落或认为写得好的段落多读几 遍。 ②思考: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用一两句话概括 出来。
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 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 到文章的前边,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 事情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
这样写的好处是:设置了悬念,增强了文 章的表达效果,引起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 突出表现钱学森的回国的心情迫切难耐以 及他的拳拳爱国之心,
河山只在我梦里/ 祖国已多年未亲近 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 我的中国心 洋装虽然穿在身/ 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 烙上中国印 长江 长城/ 黄山 黄河 在我胸中重千斤 无论何时 无论何地 心中一样亲 流在心里的血/ 澎湃着中华的声音 就算身在他乡也改变不了 我的中国心
钱学森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让我们带着对他的崇 敬和爱戴读一读课题,再走进文本吧!
钱学森,浙江省杭州市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 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 家和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 章获得者之一。曾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加州 理工学院教授,曾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 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 誉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重要职务。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钱学森》第一课时教学课件ppt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钱学森》第一课时教学课件ppt
yí ng)
一望无垠(yí n √ 魂牵梦绕(rà o rǎo) √ 一艘轮船(sōu shōu) √
读一读:
前额
贡献 屈指一算 广阔无垠 水天一色
赴美
袒露
富裕
卓越 魂牵梦绕 劈波斩浪 运载火箭
诚恳
眺望
词语理解:
劈波斩浪:比喻不畏艰险,奋勇向前。 魂萦梦绕:形容日夜牵挂,十。
( 1 )钱学森历经 15 天的航行,终于返回了祖国。 (2)写钱学森在美国留学时,念念不忘祖国。 ( 3-4 )讲在美国留学的钱学森得知新中国成立 之后,格外的兴奋,渴望早日回国。 (5-6)写钱学森在总理的关怀之下,终于踏上 了回国的航程。 (7)写钱学森回国之后,为我国的运载火箭事 业、导弹研发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1955年10月1日清晨
1934年 时间顺序 1949年10月1日
1955年9月17日
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课文的第1自然段应放 在哪里?为什么要把它放在文章的开头? 这是一种倒叙的写作方法。这样写是为了设 置悬念,可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更强烈地表 达钱学森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再读课文,想想每段都写了什么内容:
课后练习: 1.描写识字册。 2.抄写生字词。 3.熟读课文。
自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课文讲了钱学森什么事?试概括课文 主要内容。 2.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本文生动记叙了(1)在(2)及(3)赞扬了 他(4)的高尚情怀。 1、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 2、美国时,一刻也没有忘记祖国 3、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和导弹的研制及发射 做出了卓越贡献 4、时刻不忘祖国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19.钱学森
钱学森: 世界著名科学家, 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 人航天奠基人,“中国 科制之父”和“火箭之 王”。 由于钱学森回国效 力,中国导弹、原子弹 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 20年。

最新苏教版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上学期上半年 公开课课件 (课堂教学课件 2 )钱学森

最新苏教版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上学期上半年 公开课课件 (课堂教学课件 2 )钱学森



• “我姓钱,但我不爱钱。” • “我个人仅仅是沧海一粟, 真正伟大的是党、人民和我 们的国家。”


• “难道搞科学的人只需要数据和公式 吗?搞科学的人同样需要有灵感,而 我的灵感,许多就是从艺术中悟出来 的。” • “我认为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 科学与工程技术,而是人认识客观世 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的知识体系, 而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 哲学。” • “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这不是科学精 神,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创新。”
• 钱老在翻阅报刊航天报道。
• 钱老在学习
• 2007年8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 宝来到钱学森家,看望这位96岁的“国家杰出贡献科学 家”。钱学森是我国航天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 “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 我的归宿在中国。” • “在美国期间,有人好几次问我存了 保险金没有,我说一块美元也不存。 因为我是中国人,根本不打算在美国 住一辈子。” • “我在美国前三四年是学习,后十几 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在做准备, 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因 为我是中国人。”
• 钱学森:中国著名物理学家,世界著名火 箭专家。浙江杭州人, 1911年生于上海。 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 1934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利福尼亚 理工大学学习。1938年获博士学位后留校 任讲师、副教授、教授以及超音速实验室 主任和古根罕喷气推进研究中心主任,从 事火箭研究。 • 1950年开始争取回归祖国,受到美国政府 迫害,失去自由,历经5年于1955年才回 到祖国,1955年10月冲破种种阻力回国后, 1958年起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 的技术领导职务。
文章中心: 本文生动地记叙了我国著名的 科学家钱学森在美国时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 的祖国,回国后为我国的运载火箭和导弹的 研制及发射所作出的贡献,赞扬了他时刻不 忘祖国的美好情怀。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钱学森》PPT课件1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钱学森》PPT课件1
4.学生自由读P99页和106页的“活动建议”。(要求:从活动建
议中知道一些什么?哪些建议要特别注意?) 5.明确建议,突出活动重点。 1指名读“活动建议”。 2汇报读懂哪些要求。(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提示:围绕“ 诗海拾贝”,“ 与诗同行”可以有选择地开展哪些活动,如何开展 活动。) 师进行总结这次综合性学习开展的活动有:(1)通过多种途径, 搜集诗歌 或记录当地的民歌、童谣,以及有关诗歌的知识和故事等。 2按照一定的类别,对搜集到的诗歌进行整理、归类。(3)欣赏 自己喜欢的 诗歌,大体把握诗意,体会诗人的感情。(准备一个笔记 本)(4)举行诗 歌朗诵会。(5)根据兴趣,选择开展写童诗、诗歌知 识竞赛、合编小诗集 等活动。 6. 学生自由分组(适时关注学生分组的情况,并建议作适当调 整) 7. 学生分组讨论活动计划。(提示:讨论时要作好分工,如专 人记录讨论 结果,专人负责整理整理讨论意见,并形成完整的计划。 ) 三、讨论交流,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1.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活动计划。 2.师生共同评议。(教师相机引导,提示注意计划的完整、合理 、科学以及 活动形式尽量不重复) 3.小组根据评议,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三、课外阅读,搜集、查找、整理资 料
导学生重点体会“喜”字。 九、背诵这首五言律诗。 十、布置作业,拓展学习
搜集几首自己喜欢的古诗与同学交流。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思》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凭借注释,借助工具书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歌。 2. 了解古诗的特点。 3. 引导学生大体把握诗歌大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 人的
人和诗歌吗? 3.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诗歌,天真的儿歌、朴素的民 歌…… 你一定想更多的了解诗歌,那就让我们在第六组的学习中一起 去轻叩 诗歌的大门吧。

钱学森_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件 (8)

钱学森_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件 (8)

两个“不止一次”起了怎样的表达作 用?你能用贴切的成语钱学森无论 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他曾经说“我宁肯 枪毙他,也不愿放他回中国。” 仔细研读上面文字,你体会到了什么?写美 国海军次长的态度对文章内容和感情的表达 起着什么作用?
拓展延伸
导弹之父 ——钱学森
钱学森不当“导弹之父”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为中国的国防科技事业作出了巨大 贡献,被一些报刊誉为中国“导弹之父”,这原本也是 当之无愧的,可钱学森却多次坚拒。他说:导弹是大家 研制出来的,是在共产党领导下研制出来的,绝不是我 一个人的功劳,所以不希望新闻界这样宣传我。许多人 想去采访他,写他的传记、报告文学,都被他谢绝了。 就是偶尔见到一两篇颂扬他的文章,他也马上给作者和 报社打招呼 “到此为止”(《中国儿女》伍绍祖文)。老 科学家这种虚怀若谷、淡然面对荣誉的精神,使我不由 想起太史公司马迁的一句名言:“高山仰止,景行行之, 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课文说“从1935年到1955年,钱学森在美 国 整整呆了20年。这20年间,他在学术上取得 了辉煌的成就,生活上拥有丰厚的待遇。然 而 他始终眷恋着生他养他的祖国” 你能从学过的诗文中找出一句来概括这种感 情吗? 中国现代史上,像这样的科学家还有哪些?
10月15日晚,武汉理工大学大礼堂,我国杰出科学家 钱学森先生的秘书、国防科工委高级工程师涂元季将军为 江城23所高校近千名学生讲述了钱学森先生不平凡的一生。 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出生于上海,现为中国科学院、 中国工程院两院的资深院士。他1955年冲破重重阻力从美 国回到中国,为中国的“两弹一星”和国防科技事业作出 了开创性的贡献,是中国航天科学的奠基人之一。这位享 誉世界的航空火箭专家、空气动力学家、应用力学和系统 工程学家曾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并在80岁时获“国家杰 出贡献科学家”称号,是中国目前唯一获此殊荣的科学家。 涂元季将军担任钱老秘书达20年之久,他从小处入手, 细致地讲述了钱学森先生留美、回国、从事“两弹一星” 以及晚年进行学术研究的光辉事迹。 晚上10时,会议在师生长达70秒的掌声中结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