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化疗方案治疗肺结核空洞病例的疗效

合集下载

评价不同治疗方案对复治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效果

评价不同治疗方案对复治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效果

评价不同治疗方案对复治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效果发表时间:2019-05-15T11:21:37.357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3期作者:热比古力·亚克甫[导读] 目的探究复治肺结核患者临床治疗中不同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

新疆自治区吐鲁番市人民医院新疆吐鲁番 838000【摘要】目的探究复治肺结核患者临床治疗中不同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

方法将我院2018年12月-2019年3月收治的42例复治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两组,对照组实施抗结核化疗,研究组在其基础上增加左氧氟沙星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病灶吸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复治肺结核患者治疗中左氧氟沙星的辅助应用与单纯抗结核化疗治疗相比应用效果更佳,能够提升病灶的吸收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抗结核化疗;左氧氟沙星;复治肺结核肺结核是呼吸系统中发生较高的一种疾病,主要是由结核杆菌感染所致,治疗难度比较大,用药后较容易出现耐药性,复发率较高,具有较高的病死率[1]。

临床中常用的治疗方式为抗结核化学治疗,虽能够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根治效果较差[2]。

如何选择相适合的治疗方式提升治疗效果是当前相关临床治疗研究中的重点。

将我院2018年12月-2019年3月收治的42例复治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复治肺结核患者临床治疗中不同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我院2018年12月-2019年3月收治的42例复治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两组,对照组21例,男10例,女11例;年龄32-70岁,平均年龄(52.1±13.2)岁;结核分型:慢性纤维空洞型8例,浸润型13例;病程1-9年,平均病程(3.2±1.2)年;研究组21例,男11例,女10例;年龄33-72岁,平均年龄(52.4±13.7)岁;结核分型:慢性纤维空洞型7例,浸润型14例;病程1-9年,平均病程(3.5±1.4)年;患者均符合复治肺结核的诊断标准;患者及家属均自愿签署研究参与知情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临床研究要求。

肺结核的治疗

肺结核的治疗

肺结核的治疗(一)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简称化疗)化疗对结核病的控制起着决定性作用。

1.化疗原则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和全程治疗是化疗的原则。

2.常用的化疗药物杀菌剂有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和口比嗪酰胺;抑菌剂有对氨水杨酸、乙胺丁醇、氨硫脲、卡那霉素等。

3.化疗方法常规使用异烟肼、链霉素和对氨水杨酸12~18个月治疗结核病,称为“常规”或“标准”疗法。

但由于疗程长,病人不易坚持全程而影响疗效。

现联用异烟肼、利福平等2个以上杀菌剂,可将疗程缩短至6~9个月,称为短程化疗。

化疗时,在开始的1~3个月内,每天用药(强化阶段),其后每周2次用药至疗程结束(巩固阶段)。

(二)对症处理1.毒性症状如Ⅱ型肺结核、结核性脑膜炎、心包炎等有高热等严重毒性症状时,可在有效抗结核药的基础上短期加用糖皮质激素,如口服泼尼松以减轻炎症和过敏反应,减少纤维组织形成和浆膜黏连的发生。

2.咯血病人应安静卧床休息,避免情绪紧张,必要时用小量镇静、止咳剂。

年老体弱肺功能不全者要慎用强镇咳药,以免抑制咳嗽反射发生窒息。

小量咯血经上述处理常可自行停止。

咯血较多时应取患侧半卧位,轻轻将气管内积血咯出,并给予脑垂体后叶素5单位加入50%葡萄糖40ml中,缓慢静注。

如速度过快会出现头痛、恶心、心悸、面色苍白、便意等不良反应。

咯血窒息是咯血致死的原因之一,需注意防范,伴失血性休克时需及时纠正。

3.胸腔穿刺抽液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需及时抽液以缓解症状,防止胸膜肥厚影响肺功能,一般每次抽液量不超,过1L。

抽液时病人出现头晕、出汗、面色苍白、心悸、脉细、四肢发凉等“胸膜反应”时应立即停止抽液,让患者平卧,必要时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5ml,并密切观察血压变化,预防休克发生。

抽液过多可使纵隔复位太快,引起循环障碍;抽液过快,可发生肺水肿。

左氧氟沙星联合标准化疗方案治疗肺结核的临床研究

左氧氟沙星联合标准化疗方案治疗肺结核的临床研究

左氧氟沙星联合标准化疗方案治疗肺结核的临床研究目的观察左氧氟沙星联合标准化疗方案治疗肺结核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采用随机配对分组,将70例初治结核病患者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

观察组使用左氧氟沙星,两组同时辅以其他相同抗结核药物治疗。

结果治疗1个月后、2个月后,观察组痰菌阴转、病灶吸收、症状改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个月后、5个月后两组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左氧氟沙星配合其他抗结核药具有良好的抗结核作用,可应用于各种类型的肺结核,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小。

标签:左氧氟沙星;标准化疗方案;肺结核肺结核占结核病的极大构成比,多在感染结核杆菌后,机体抵抗力降低、细胞介导的变态反应增高时发病,其基本病理特征为渗出、干酪样变、结核结节及其他增殖性组织反应,常伴有空洞形成[1],及时正确的诊断,加上合理的治疗,大多数患者可获临床治愈。

现对本院2008年5月~2011年5月门诊和住院的70例肺结核患者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标准化疗方案治疗肺结核的作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70例肺结核患者,痰菌阳性29例,菌阴性41例;有明显结核中毒症状和呼吸道症状;胸片或胸部CT病变明确,有或无空洞;无喹诺酮类药物过敏史;无严重心、肝、肾疾病及糖尿病;年龄21~63岁,男性或女性,非孕期或哺乳期。

观察组35例(痰菌阳性15例),男19例,女16例,年龄21~62岁,平均37岁;对照组35例(痰菌阳性14例),男l8例,女17例,年龄22~60岁,平均38岁。

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年龄、病灶范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治疗方案:观察组2HREZV/4HRV,对照组2HREZ/4HR。

异烟肼(H)0.3 g/d,利福平(R)0.45 g/d,乙胺丁醇(E)0.75 g/d,药物均顿服,左氧氟沙星(V)0.4 g/d(住院期间给予静脉滴注,出院后改为口服),吡嗪酰胺(Z)1.5 g/d,分3次口服。

结核病化疗方案

结核病化疗方案

一、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简称化疗)(一)化疗原则化疗得主要作用在于缩短传染期、降低死亡率、感染率及患病率。

对于每个具体患者,则为达到临床及生物学治愈得主要措施,合理化疗就是指对活动性结核病坚持早期、联用、适量、规律与全程使用敏感药物得原则。

所谓早期主要指早期治疗患者,一旦发现与确诊后立即给药治疗;联合就是指根据病情及抗结核药得作用特点,联合两种以上药物,以增强与确保疗效;适量就是指根据不同病情及不同个体规定不同给药剂量;规律即使患者必须严格按照化疗方案规定得用药方法,有规律地坚持治疗,不可随意更改方案或无故随意停药,亦不可随意间断用药;全程乃指患者必须按照方案所定得疗程坚持治满疗程,短程化疗通常为6~9个月。

一般而言,初治患者按照上述原则规范治疗,疗效高达98%,复发率低于2%。

活动性肺结核就是化疗得适应证。

对硬结已久得病灶则不需化疗。

至于部分硬结、痰菌阴性者,可观察一阶段,若X线病灶无活动表现、痰菌仍阴性、又无明显结核毒性症状,亦不必化疗。

1、早期、联用、适量、规律与全程用药活动性病灶处于渗出阶段,或有干酪样坏死,甚至形成空洞,病灶内结核菌以A群菌为主,生长代谢旺盛,抗结核药物常可发挥最大得杀菌或抑菌作用。

病灶局部血运丰富、药物浓度亦当,有助于促使炎症成分吸收、空洞缩小或闭合、痰菌转阴。

故对活动性病灶早期合理化疗,效果满意。

实验证明肺内每1g干酪灶或空洞组织中约有结核菌106~1010个。

从未接触过抗结核药物得结核菌,对药物得敏感性并不完全相同。

大约每105~106个结核菌中可有1个菌因为基因突变而对异烟肼或链霉素耐药。

同时对该两种药物均耐药者约在1011个结核菌中仅1个,同时耐3种药物得菌则更少。

可见如单用一种药物治疗,虽可消灭在部分敏感菌,但有可能留下少数耐药菌继续繁殖,最终耐药菌优势生长。

如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耐药菌减少,效果较单药为佳。

用药剂量要适当,药量不足,组织内药物信以达到有效浓度,且细菌易产生继发性耐药。

康复新液联合标准化疗方案治疗空洞型肺结核并发咯血93例

康复新液联合标准化疗方案治疗空洞型肺结核并发咯血93例

康复新液联合标准化疗方案治疗空洞型肺结核并发咯血93例王姬;谢固雅;冯马龙【摘要】目的观察康复新液联合标准化疗方案治疗空洞型肺结核并发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单盲、前瞻性对照研究,将2013年1月-2016年6月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人民医院诊治的182例初治涂阳空洞型肺结核并发咯血患者以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93例,对照组89例.对照组予标准化疗方案2HRZE/4HR加安慰药治疗,治疗组予标准化疗方案加康复新液治疗.比较痰菌阴转率、病灶吸收率及空洞闭合率、咯血症状缓解率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2个月末,治疗组咯血症状的缓解率100.00%,优于对照组92.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2,5和6个月末的痰菌阴转率分别为88.17%,95.70%和100.00%,均高于对照组同期的76.40%,87.64%和95.51%(P<0.05).在治疗2个月末和6个月末,治疗组病灶吸收总有效率分别为90.32%,98.92%,高于对照组同期的78.65%和92.26%(P<0.05).治疗组空洞缩小总有效率分别为65.59%,95.70%,高于对照组同期的50.56%和87.64%(P< 0.05).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总合计相当,治疗组为13.98%,对照组为15.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新液联合标准化疗方案治疗空洞型肺结核并发咯血临床疗效好,对控制咯血、促进病灶吸收及空洞闭合、痰菌阴转有显著作用,安全可靠.【期刊名称】《医药导报》【年(卷),期】2018(037)004【总页数】5页(P429-433)【关键词】康复新液;化疗方案,标准;结核,肺,空洞型;咯血【作者】王姬;谢固雅;冯马龙【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人民医院感染科,宁波315500;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人民医院感染科,宁波315500;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人民医院感染科,宁波315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6;R521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严重危害人群健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数十年来,一直是全球最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1]。

不同化疗方案对老年肺结核病治疗效果评价

不同化疗方案对老年肺结核病治疗效果评价

不同化疗方案对老年肺结核病治疗效果评价发布时间:2021-09-02T14:51:59.430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7期作者:赵新宇[导读] 研究不同的化学治疗方案在老年肺结核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赵新宇哈尔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所)150090【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的化学治疗方案在老年肺结核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我市胸科医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对其采用6HRE治疗(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治疗6个月),观察组患者则对其施行2HREZ/4HR治疗(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强化2个月/异烟肼+利福平4个月巩固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对于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2HREZ/4HR的治疗方案效果良好,具有临床推广使用的价值。

【关键词】肺结核;老年患者;临床治疗;2HREZ/4HR方案引言肺结核是临床呼吸内科及感染科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发病原因为结核菌对肺部造成感染,进而引发相应的肺结核临床症状,常发于老年人群体、呼吸道疾病患者群体等,临床症状多为盗汗、乏力、咳嗽、胸痛等,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近年来随着医疗科学技术的发展,总体来看肺结核的发病率以及致死率有明显下降,然而由于老年人群体的身体素质和免疫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因此对于老年人群体来说仍存在较多肺结核发病及病死情况[1]。

本文以此作为研究方向,探讨不同形式的化疗方案在老年肺结核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胸科医院呼吸内科及感染科收治的9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患者。

康复新液治疗初治空洞型肺结核临床观察

康复新液治疗初治空洞型肺结核临床观察

1322017.12临床经验康复新液治疗初治空洞型肺结核临床观察石淑萍隆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四川省隆昌市 642150【摘 要】目的:了解康复新液联合化疗治疗空洞型肺结核在我市的治疗效果。

方法:对我院2015年和2016年登记治疗管理的初治182名空洞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采用康复新液联合标准化疗方案治疗;对照组:仅予以标准结核化疗方案治疗。

结果:观察组痰菌转阴时间明显缩短,临床症状早期得以控制,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空洞缩小和闭合率均高于对照组。

结论:联合康复新液治疗空洞型肺结核疗效较为满意, 能更早期的控制传染源,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及消化道的不良反应,空洞愈合显效率高,后期并发症减少,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值得在隆昌地区推广。

【关键词】康复新液;肺结核;空洞;胃肠反应肺结核在本世纪仍然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传染病,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也是我国重点控制的主要疾病之一[1],积极有效的化疗是目前控制结核病的主要手段。

空洞型肺结核患者传染性强,肺部毁损严重,尽早控制病情,促进空洞闭合,能有效减轻患者后期并发症。

积极预防抗结核药物所导致的胃肠道反应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本院对我院2015年和2016年登记治疗管理的初治182名空洞型肺结核联合应用康复新液治疗,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尿病肾病患者出现感染较多原因为,糖代谢无序,营养情况差,长期高血糖削弱了免疫功能[4]。

糖尿病肾病患者具有非常高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这和下述因素有一定关系:①一般透析过程中多次发生低血糖,导致透析质量偏低,聚集较多毒素,损伤既有心肌,出现心绞痛。

糖尿病肾病患者透析时多出现低血压,这方面原因有下述几种情况:糖尿病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处在紊乱中,且心血管功能不高,当动脉血容量变少,其敏感性弱,多出现低血压;通常糖尿病患者的营养情况欠佳,存在低蛋白血症,降低了血浆胶体渗透压,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多出现低血压[5]。

结核病治疗方案

结核病治疗方案

结核病治疗方案在抗结核治疗中应选用高效、敏感、低毒的药物,方案中至少包含3种杀菌药物,异烟肼和利福平是最重要的基本药物,再加吡嗪酰胺和其它药物联用,达到杀菌灭菌和减少复发的作用,成为标准的抗结核短程化疗方案。

化疗方案的确立:需依据患者痰中是否有排菌,既往是否有抗结核治疗过,治疗多长时间以及现阶段的病情而定。

比如:是初次治疗还是或复治或是慢性排菌还是耐多药病人,治疗方案都有不同。

我国目前采用的是直接观察下的短程督导化疗。

服药方法是隔日服药。

短程督导化疗分为两个阶段:强化期和继续期。

强化期为杀菌阶段,即在治疗开始时的2—3个月,联合应用4—5种抗结核药,以便在短时间内尽快杀灭大量繁殖活跃的敏感菌,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继续期即巩固期,在强化期之后的4—6个月内,继续消灭残留的结核菌,并减少和避免复发机会。

根据病人不同情况,在治疗中也有延长治疗阶段的做法,主要是根据病人的痰中是否还有排菌而定。

用药方式有三种类型:(1)全程每日用药;(2)强化期每日用药,继续期间歇用药;(3)全程间歇用药。

.各类型结核病化疗方案与选择(在以下方案中、药物名称前数字表示服药月数,右下方数字表示每周用药次数):1、初治菌阳肺结核:即(1)痰中查到结核菌(含涂片或培养)的肺结核病人,从未因结核病应用或试用过抗结核药物治疗者;(2)因结核病应用或试用过抗结核药物治疗但不足一个月者;(3)新发病有空洞或粟粒型初治菌阴肺结核病人;(4)或是菌阴肺结核病人,经抗结核治疗不到一个月转为涂阳的病人。

主要推荐短程化疗方案为:2H3R3Z3E3 /4H3R3强化期: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氨丁醇隔日1次,共2个月。

继续期:异烟肼、利福平隔日1次,共4个月。

治疗中如痰菌持续不能阴转,可适当延长疗程。

血行播散性结核病需增加疗程至12个月为宜。

2、初治菌阴肺结核:主要推荐短程化疗方案为:2H3R3Z3/4H3R3强化期: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隔日1次,共2个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