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杨播传】原文翻译,杨播,字延庆,自云恒农华阴人也

合集下载

杨宽传-周书-列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

杨宽传-周书-列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

杨宽传|周书|列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杨宽,字景仁,弘农华阴人也。

宽少有大志,每与诸儿童游处,必择高大之物而坐之,见者咸异焉。

及长,颇解属文。

弱冠,除奉朝请。

属父钧出镇恒州,请从展效,乃改授将军。

时茹茹既乱,其主阿那瑰来奔,魏帝遣使纳之,诏钧率兵卫送。

宽亦从,以功拜行台郎中。

时北边贼攻围镇城,钧卒,城民等推宽守御。

寻而城陷,宽乃北走茹茹。

后讨镇贼,破之,宽始得还朝。

王渊与宽素相委昵,渊犯法得罪,宽被逮捕。

魏孝庄时为侍中,与宽有旧,藏之于宅,遇赦得免。

北海王颢少相器重,时为大行台,北征葛荣,欲启宽为左丞。

宽辞以孝庄厚恩未报,义不见利而动。

颢未之许。

颢妹婿李神轨谓颢曰:“杨宽义士也,匹夫犹不可夺志,况义士乎。

王今强之以行,亦恐不为人用。

”颢乃止。

孝庄践阼,拜通直散骑侍郎,领河南尹丞。

邢杲反,宽以都督从天穆讨平之。

天穆惧,计无所出,集诸将谋之。

宽曰:“吴人非王之敌,况悬军深入,师老兵疲,强弩之末,何能为也?愿径取成皋,会兵伊洛,此事易同摧朽,王何疑焉?”天穆然之,乃引军趣成皋,令宽与尔朱兆为后拒。

宽夜行失道,后期。

诸将咸言:“宽少与北海周旋,今不来矣。

”天穆答曰:“杨宽非轻于去就者也,其所逗留,必有他故。

吾当为诸君保明之。

”语讫,白宽至。

天穆抚髀而笑曰:“吾固知其必来。

”遽出帐迎之,握其手曰:“是所望也。

”与天穆俱谒孝庄于太行,拜散骑常侍。

孝武初,中尉綦摐与宽有宿憾,诬以他罪,劾之。

孝武谓侍臣等曰:“杨宽清直,朕极知其无罪,但不能杜法官之奏耳。

”事下廷尉,寻得申释。

又除黄门侍郎,兼武卫将军。

8.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每与诸儿童游处处:时刻,时候。

B.欲启宽为左丞启:启用。

C.乃引军趣成皋趣:取得。

D.但不能杜法官之奏耳杜:堵塞。

9.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杨宽义与谋的一项是A.①及长,颇解属文②吴人非王之敌B.①宽少与北海周旋②城民等推宽守御C.①宽辞以孝庄厚恩未报②悬军深入,师老兵疲D.①语讫,白宽至②与天穆俱谒孝庄于太行10.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杨宽年少时就有大志,与伙伴游戏总是选择高大之物来坐,人们都对他与众不同的举动感到很惊异。

《魏书-杨昱传》原文及翻译

《魏书-杨昱传》原文及翻译

《魏书-杨昱传》原文及翻译(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魏书-杨昱传》原文及翻译【导语】:原文:子昱,字元晷。

杨秉传文言文翻译

杨秉传文言文翻译

【原文】杨秉,字建侯,弘农华阴人也。

父杨震,汉末名将,官至太尉。

秉少而聪慧,好学不倦,博览群书,尤善属文。

弱冠之年,举孝廉,辟举郎中,累迁黄门侍郎。

时董卓擅权,秉数上疏言事,直言极谏,卓虽怒,不能害也。

后卓败,秉遂擢拜尚书令。

建安元年,曹操迎汉献帝都许昌,以秉为尚书令,总揽朝政。

秉性刚直,不阿权贵,公忠体国,夙夜在公。

曹操欲废汉献帝,秉力争,屡败曹公之谋。

魏国初建,以秉为司徒,封关内侯。

黄初二年,曹丕即位,秉进封为魏国公,位特进,加赐绶带。

秉虽贵宠,不骄不侈,以清白自守,称疾辞官,固辞不获,乃赐乘舆,听朝堂议政。

秉卒,谥曰“忠武”。

【翻译】杨秉,字建侯,是弘农华阴人。

他的父亲杨震,是汉末的名将,官至太尉。

杨秉自幼聪慧,好学不倦,广泛阅读各种书籍,尤其擅长写作。

弱冠之年,杨秉就被举荐为孝廉,后来又被征召为郎中,逐渐升迁至黄门侍郎。

当时董卓擅权,杨秉多次上疏言事,直言极谏,董卓虽然对他很愤怒,但也无法加害于他。

后来董卓失败,杨秉因此被提拔为尚书令。

建安元年,曹操迎汉献帝迁都许昌,任命杨秉为尚书令,全面负责朝政。

杨秉性格刚直,不迎合权贵,忠诚为国,日夜勤勉。

曹操想要废除汉献帝,杨秉据理力争,多次挫败曹操的阴谋。

魏国建立之初,杨秉被封为司徒,并封为关内侯。

黄初二年,曹丕登基,杨秉被进封为魏国公,位列特进,并赐予绶带。

杨秉虽然地位尊贵,但并不骄纵奢侈,以清廉自守,因病辞去官职,但朝廷坚决挽留,最终赐予乘舆,允许他在朝堂上参与议政。

杨秉去世后,被谥号为“忠武”。

杨秉一生勤勉,忠诚为国,不畏权贵,刚直不阿。

他在曹操、董卓等权臣当道之时,坚守正道,力挽狂澜,为汉室保留了一丝希望。

在魏国建立后,他依然秉持着忠诚、清廉的品质,为国家和百姓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的事迹,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被后人传颂不衰。

杨震四文言文翻译

杨震四文言文翻译

杨震赴任途中,途径昌邑。

昔日他所举荐的荆州秀才王密,此时担任昌邑县令,特来拜见杨震。

夜幕降临,王密怀揣十斤黄金,想要送给杨震。

杨震问道:“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回答:“暮夜无知者。

”杨震反驳道:“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何谓无知?”王密听后,羞愧地带着黄金离去。

后来,杨震调任涿郡太守。

他性情公正廉洁,不接纳私下的贿赂。

子孙们也遵循家训,常吃素食,步行出门。

有些老朋友劝他开办产业,但他坚决拒绝,说:“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杨震一生坚守清白,堪称楷模。

以下是杨震四知的文言文翻译: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也。

震少好学,明经博览,无不穷究。

诸儒为之语曰:“关西孔子杨伯起。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

”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何谓无知?”密愧而出。

后转涿郡太守。

性公廉,不受私谒。

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翻译如下:杨震,字伯起,是弘农华阴人。

杨震自幼好学,精通经书,广泛涉猎,对学问无不深入探究。

当时,众儒生赞誉他为“关西孔子杨伯起”。

大将军邓骘听闻他的贤能,便征召他,推举他为秀才,历经四次升迁,官至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在赴任途中,途径昌邑,他从前举荐的荆州秀才王密担任昌邑县令,特来拜见杨震。

到了夜晚,王密怀揣十斤黄金,想要送给杨震。

杨震问道:“我了解你,你却不了解我,这是为什么呢?”王密回答:“深夜里没有人知道。

”杨震反驳道:“上天知道,神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

怎么可以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听后,羞愧地带着黄金离去。

后来,杨震调任涿郡太守。

他性情公正廉洁,不接纳私下的贿赂。

子孙们也遵循家训,常吃素食,步行出门。

有些老朋友劝他开办产业,但他坚决拒绝,说:“我要让后代被称作清白官吏的子孙,用这个来馈赠给他们,不也是很优厚的吗!”。

杨再思传文言文翻译

杨再思传文言文翻译

杨再思,字文武,唐代叙州人也。

咸通元年六月六日生,自幼聪颖,文武兼备。

其祖自弘农迁居淮南,故再思亦生于叙州。

十四岁随父守叙州,扼守沅潕渠巫之河口,时西南八番蛮帅踞地称雄,袭南诏、寇播州,边境无宁。

再思随父平定叛乱,屡建奇功,受江陵节度使器重,举荐为叙州知州。

再思任叙州知州,以安抚之策为治州方针。

五溪酋长潘金盛、杨承磊被灭之后,形势之严重,大有灭族的威胁。

再思乃以飞山蛮之地附楚,扭转乾坤,以五溪王化之地为基础,配合朝廷征蛮尽节,开辟王化路,澄清烽火烟,扫尽五溪烟,大化千年患,助圣朝干午,志伏群蛮。

再思曾以飞山作根据地,故被五溪人尊称为“飞山公主”。

飞山的杨令公有十二个儿子,总称“十二王杨”。

其中有十个为飞山十峒的峒主,分管湘、黔、桂三省交界的古州(即上里平,今黎平之孟彦的罗里)、龙里、潭溪、洪州、八舟、湖耳、中林、亮寨、欧阳、新化等十峒地界。

第11个儿子应召到澧州为官,成了澧州蛮的领袖,第12个儿子应召到了山西麟州(即太原)为官。

再思一生忠诚朝廷,尽心竭力,以武艺征战,摧枯拉朽,一统五溪。

其英勇事迹,流传千古,为后世所敬仰。

唐懿宗闻其事迹,特赐予“一代英雄”之誉,以表彰其丰功伟绩。

再思在世时,深受百姓爱戴。

他治州有方,百姓安居乐业。

晚年,再思告老还乡,回归故里,安度晚年。

然而,他仍然心系国家,关注边疆安宁,不断向朝廷献策献计。

杨再思,一代英雄,以武力征战,摧枯拉朽,一统五溪。

他忠诚于朝廷,尽心竭力,为百姓谋福祉,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

他的事迹,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

《魏书·杨播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魏书·杨播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魏书·杨播传》原文及翻译译文《《魏书·杨播传》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魏书·杨播传》原文及翻译译文《魏书·杨播传》原文及翻译魏书原文:杨播,字延庆,自云恒农华阴人也。

祖真,河内、清河二郡太守。

父懿,延兴未为广平太守,有称绩。

高祖南巡,吏人颂之,加宁远将军,赐帛三百匹。

杨播本字元休,太和中,高祖赐改焉。

母王氏,文明太后之外姑。

播少修整,奉养尽礼。

以外亲,优赐亟加,前后万计。

进北部给事中。

诏播巡行北边,高祖亲送及户,戒以军略。

未几,除龙骧将军。

与阳平王颐等出漠北击蠕蠕,大获而还。

高祖嘉其勋,赐奴婢十口。

迁武卫将军,复击蠕蠕,至居然山而还。

随车驾南讨,至钟离。

师回,诏播领步卒三千、骑五百为众军殿。

时春水初长,贼众大至,舟舰塞川。

播以诸军渡淮未讫,严陈南岸,身自居后。

诸军渡尽,贼众遂集,于是围播。

乃为圆陈以御之身自搏击斩杀甚多相拒再宿军人食尽贼围更急高祖在北而望之既无舟船不得救援。

水势稍减,播领精骑三百,历其舟船,大呼日:“今我欲渡,能战者来!”贼莫敢动,遂拥众而济。

高祖甚壮之,赐爵华阴子,寻除右卫将军。

后从驾讨崔慧景、萧衍于邓城,破之,进号平东将军。

时车驾耀威沔水,上巳设宴,高祖与中军、彭城王勰赌射,左卫元遥在勰朋内,而播居帝曹。

遥射侯正中,筹限已满。

高祖日:“左卫筹足,右卫不得不解。

”播对日:“仰恃圣恩,庶几必争。

”于是弯弓而发,其箭正中。

高祖笑曰:“养由基之妙,何复过是。

”遂举卮酒以赐播日:“古人酒以养病,朕今赏卿之能,可谓今古之殊也。

”从到悬瓠,进爵为伯。

景明初,兼侍中,使恒州,赡恤寒乏。

出除安北将军、并州刺史,固辞,乃授安西将军、华州刺史。

至州借民田,为御史王基所劾,削除官爵。

延昌二年,卒于家。

子侃等停柩不葬,披诉积年,至熙平中乃赠镇西将军,并复其爵。

(节选自《魏书·杨播传》)译文:杨播,字延庆,自称是恒农华陰人。

新唐书杨玚文言文翻译

新唐书杨玚文言文翻译

杨玚,字元宾,华阴人也。

父名敏,仕隋为河间太守。

玚少孤,事母至孝,以儒学知名。

隋末,群雄并起,玚避地于邺,依王世充。

世充以玚为秘书郎,令典机密。

及窦建德平邺,玚逃归,建德以玚为秘书监,待以殊礼。

唐高祖起义,玚与建德俱降,高祖以玚为太子洗马,迁秘书监。

时高祖欲知天下风俗,令玚巡抚四方,观其政事。

玚至洛,见洛城荒废,民不聊生,乃上疏曰:“臣闻洛都,天下之中,四方辐辏,宜为根本之地。

今城郭颓废,百姓凋敝,臣愿陛下修复洛都,以安百姓。

”高祖览疏,深然之,乃命玚修复洛都。

玚到洛,首先修筑宫殿,次修官舍,又兴修水利,开凿沟渠,使洛水东注,以利农田。

百姓赖以灌溉,皆欢呼雀跃。

玚又请高祖设立学校,选拔贤能,以教化百姓。

高祖从之,洛都渐成繁华之地。

后玚迁太子詹事,兼侍中。

时太宗即位,以玚为中书令,封为邺国公。

太宗以玚为相,以其文雅素重,可托以国政。

玚在职,政事清简,百姓安居乐业。

太宗尝谓群臣曰:“朕得杨玚为相,如得良医也。

”太宗征辽,以玚为辽东道行军总管,率师讨伐高丽。

玚至辽东,与高丽战,大破之。

太宗以玚为辽东道安抚大使,令其安抚辽东百姓。

玚至辽东,修城池,置官吏,安抚百姓,使辽东安定。

太宗还朝,以玚为尚书右仆射,封为河间郡公。

玚在职,政事修明,百姓安居乐业。

太宗尝谓群臣曰:“朕得杨玚为相,如得良医也。

”太宗崩,高宗即位,以玚为左仆射,封为邺国公。

高宗以玚为相,以其德高望重,可托以国政。

玚在职,政事修明,百姓安居乐业。

高宗尝谓群臣曰:“朕得杨玚为相,如得良医也。

”玚病逝,高宗辍朝三日,追赠太子太师,谥曰文定。

玚子杨素,官至吏部尚书,亦以清廉著称。

杨玚,一生忠厚,政事修明,百姓安居乐业。

太宗、高宗皆以玚为相,赞其如良医也。

玚之德行,可谓后世之楷模。

故《新唐书》载其事,以示后世之为人臣者,当以忠厚为本,政事为重,以安百姓,以报国家。

扬子云文言文翻译

扬子云文言文翻译

原文:
扬子云者,字子云,蜀郡成都人也。

父扬雄,字子云,汉末名臣,历仕王允、张鲁,官至侍中。

子云少好学,博览群书,尤长于辞赋。

年二十有五,举孝廉,除郎中。

及黄巾之乱,避地荆州,依刘表。

后刘表卒,从子攸,依刘璋。

时蜀汉未立,子云隐居不仕。

建安五年,曹操征蜀,子云随攸归附,辟为丞相掾。

魏武皇帝赐书曰:“昔子云以文章显名,今吾以武略定蜀,愿子云共赞吾功。

”子云对曰:“昔秦皇以文章定天下,今大王以武略定蜀,二者同功。

臣虽不才,愿竭愚诚,共赞大王功业。

”遂辟为蜀郡从事。

译文:
扬子云,字子云,蜀郡成都人氏。

其父扬雄,字子云,汉末名臣,曾历任王允、张鲁,官至侍中。

子云自幼好学,博学多才,尤擅长辞赋。

年方二十有五,被举荐为孝廉,授官郎中。

及至黄巾之乱,避难荆州,依附刘表。

刘表去世后,随子攸归附刘璋。

当时蜀汉尚未建立,子云隐居不仕。

建安五年,曹操征讨蜀地,子云随子攸归附,被曹操任命为丞相掾。

魏武皇帝曹操赐书曰:“昔日子云以文章显名,今吾以武略定蜀,愿子云共赞吾功。

”子云回复道:“昔日秦皇以文章定天下,今大王以武略定蜀,二者同功。

臣虽不才,愿竭愚诚,共赞大王功业。

”于是被任命为蜀郡从事。

此段文字生动描绘了扬子云的一生,从少年时期的好学不倦,到历经乱世,最终归附曹操,共谋蜀汉大业。

其忠诚、谦虚、博学多才的形象跃然纸上,令人敬佩。

扬子云的文学作品,如《扬子云别传》等,均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魏书·杨播传】原文翻译,杨播,字延庆,自云恒农
华阴人也
本文导读:(节选自《魏书·杨播传》)
杨播,字延庆,自称是恒农华陰人。

高祖杨结,在慕容氏政权中任职,卒于中山相任上。

曾祖杨珍,太祖时到了皇魏,卒于上谷太守。

祖杨真,河内、清河二郡太守。

父亲杨懿,延兴末年任广平太守,有政绩。

高祖南巡,吏人称赞他的治绩,朝廷加授他为宁远将军,赐给帛三百匹。

后又被朝廷征为选部给事中,有公平之誉。

除任安南将军、洛州刺史,没有到任便死了。

朝廷赠他本官,加授弘农公,谥称简。

杨播本字元休,太和年间,高祖赐改字延庆。

母亲王氏,文明太后的外婆。

杨播少年时代即仪表不凡,奉养双亲竭尽礼度。

朝廷擢任他为中散,累迁给事,领中起部曹。

因是皇帝外戚,朝廷累加优赐,前后达万计。

后进官北部给事中。

皇帝下诏让杨播巡视北部边疆,高祖亲自送他到家,告诉他军略大计。

不久,除任龙骧将军、员外常侍,转任卫尉少卿,常侍官职仍旧。

杨播与陽平王元颐等人领兵到漠北出击柔然,大胜而归。

高祖嘉许他的功劳,赐给他奴婢十人。

又迁任武卫将军,又领兵打击柔然,到居然山兵还。

朝廷除任他为左将军,不久又加前将军。

跟随皇帝车驾向南讨伐,到钟离。

大军回撤,皇帝下诏让杨播统领步兵三
千、骑兵五百为大军殿后。

当时春水初涨,敌人蜂涌而至,撤还的船只塞住江川。

杨播考虑大军仍未全部渡过淮河,自己统兵严守南岸,亲身处后。

大军渡完,敌人也到了,于是围住了杨播兵马。

杨播把士兵摆成圆阵以抵御敌人,亲身冲入敌阵,斩敌很多。

两军相持了两个昼夜,杨播部下粮草已尽,敌人围攻更加凶猛。

魏高祖在北岸观望,自己又没有船只,无法救援。

淮河水势稍减,杨播自领三百名精锐骑兵登上船只,大叫说:“现在我要渡河,能战的就上前来。

”敌人不敢行动,于是杨播带领军马渡过淮河。

高祖十分称赞他的壮举,赐爵华陰子,不久又除任右卫将军。

后来,杨播又跟随皇驾讨伐崔慧景、萧衍于邓城,破了敌人,朝廷进其号为平东将军。

当时皇帝车驾在沔水上显威,皇上已摆下宴席,魏高祖与中军、彭城王元勰赌射箭,左卫元遥在元勰一边,而杨播在皇帝一边。

元遥射中靶心,筹限已满。

高祖说:“左卫筹限已满,右卫也只好作罢了。

”杨播回答说:‘仰凭圣恩,必须一争。

’于是弯弓发射,也正中靶心。

高祖笑着说:“过去养由基神射妙处,大概也不过如此吧。

”于是拿着酒杯赐酒杨播说:“古人以酒养病,朕今天犒赏卿的才能,可以说是古今不同了。

”从车驾到悬瓠,除授他为太府卿,晋爵为伯。

景明初年,兼任侍中,出使恒州,赈寒济饥。

转任左卫将军。

后朝廷除授他外任为安北将军、并州刺史,他坚决推
辞,于是授他为安西将军、华州刺史。

到州之后,借占老百姓的田地,被御史王基所弹劾,削除了官爵。

延昌二年(513),在家中去世。

儿子杨侃等人停柩不下葬,连年上诉,到熙平年间(516~518),朝廷才赠其为镇西将军、雍州刺史,并复其爵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