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访谈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概念及病因

胰腺炎形成的假性囊肿,可压迫胃肠壁形成糜 烂、溃疡或瘘引起出血。
急性和慢性胰腺炎可形成假性动脉瘤及破裂出 血,有12-57%致死率,血管造影是诊断的金 标准,而增强扫描和彩色超声检查是辅助的检 查手段,
肠外疾病所致的
病因与其他病史
(一)上消化道来源: 1.食管/胃:反流性食管炎,糜烂性胃炎/溃疡
/吻合口溃疡/食管贲门粘膜撕裂症,卓-艾综 合症,输入袢残端溃疡/糜烂,食管/胃/十二 指肠静脉曲张,糜烂伴食管裂孔疝,病变,胃 窦血管扩张(西瓜样胃),门脉高压性胃病, 2.小肠:十二指肠炎,口炎性腹泻,憩室,病,
除非有活动性出血,某些病变的表现并不明显 在内镜检查时可能发现不止一处的出血;
导致常规检查不能明确出血病灶的因素
医师本人将不熟悉的病变误认为是由于 内镜检查操作引起的创伤
缺乏内镜的重复检查,如内镜检查时, 病灶已停止出血,难以发现或易被忽略
临床表现为呕血或黑便,但并非源于消化 道出血,而是由于咽下鼻、口咽部或肺部 疾患的出血所致
关于的概念,我Leabharlann 认为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包 括两层含义:
①对于一开始诊断为,经后来多种诊断方法的 应用,成为病因明确的出血性疾病,即不再是 了;
②不同时期、不同技术水平对的诊断及概念会 有不同,的定义、发生率、疾病谱等也会变化。 另外,随着时间的推移、经验的积累、环境的 变化等,中也会出现我们今天还不认识的一些 新的疾病。
主动脉肠瘘是一种罕见和凶险的疾病, 起病很隐匿。一般发生在曾行腹内血管 手术患者。临床症状主要有腹痛、反复 出现的消化道出血,腹部可触及搏动性 肿块。其好发部位主要在十二指肠的第3、 4段,因该部位肠段位置相对固定,且腹 主动脉紧靠其后方。该病出血一般比较 凶险,死亡率高,有时来不及诊断和抢 救。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进展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进展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临床并不少见,占消化道出血的3%~5%,明确诊断比较困难,目前仍然是消化系统疾病中研究的热点及难点。
但近年来,随着内镜及放射学科的发展,使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诊治水平得以提高。
本文对该病目前的认识、诊断、治疗以及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综述和讨论。
[Abstract] The obscure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is a clinical frequent disease, accounting for 3%-5% of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 it is difficult to diagnose definitely and also it is a difficulty and hot spot of digestive disease study. In recent years,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obscure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is developing rapidly because of the endoscopy and radiological technology. In the review, the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other facing problems of obscure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were summarized and discussed.[Key words] Gastrointestinal; Diagnosis; Procedures; Progress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bscure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OGIB)在临床医学上一般分为隐形出血及显性出血两类,是指通过结肠镜、胃镜等常规内镜检查未能检出出血原因,而又持续、反复发作的消化道出血症状。
1例消化道出血疑难病例讨论

1.肿瘤
2.炎症性肠病
无原因可寻? 其他
不明原 因消化
中消化 3.Meckel憩室 道来源 4.NSAID性肠病
5.血管扩张症
道出血
1.胰性出血
肠外
2.胆道出血 来源
3.主动脉肠瘘
下消化 道来源
1.血管扩张性病变 2.肿瘤 3.缺血性肠病 4.憩室等
诊断方法
二.内镜检查: 1.常规内镜 2.胶囊内镜 3.小肠镜
行业PPT模板:/hangye/ PPT素材下载:/sucai/ PPT图表下载:/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Excel教程:/excel/ PPT课件下载:/kejian/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辅助检查:2018.8.5 我院血常规:,白细胞计数 6.7x10^9/L,中性粒细胞50.1%↓,红细胞计数 3.83x10^12/L ↓,血红蛋白131g/L,急诊生化:BUN 5.6mmol/L,粪便OB ++++;全腹CT平扫:1.右下腹局 部小肠及结肠肠腔密度增高,部分肠管内容物淤积 2. 肝硬化;胃底周围、脾区血管影迂曲、紊乱 3.脾脏缺 如。
急予补液、输血等抗休克治疗,后患者血压逐渐回升至94/58mmHg,遂行急诊胃 镜。
食管上段
食管中段
食管下段
胃体大弯
胃底
未见明显曲张静脉及明显活动性出血灶,此次出血原因:十二指肠溃疡?恒 径动脉出血?继续进显病灶,难 道病变部位位于十二指肠降部或者水平段甚至是 空回肠?
治疗
内科护理常规,特级护理,禁食,心电监护, 予PPI抑酸护胃,醋酸奥曲肽、蛇毒血凝酶止血, 补液,肠外营养等对症治疗
2018.8.5 相关检查回报 血常规:白细胞 14.2x10^9/L↑,中性粒细胞 84.9%↑,红细胞计数 3.29x10^12/L↓,血红蛋白112g/L ↓,红细胞压积33.8 ↓;血气分析:PH 7.358,乳酸6.8mmol/L↑;凝血功能:部分凝血活酶时间25.8S↓,纤维蛋白原 127.2mg/L↓; 2018.8.6 相关检查回报 血常规:白细胞 9.4x10^9/L,中性粒细胞 72.2%,红细胞计数3.07x10^12/L↓, 血红蛋白105g/L ↓,红细胞压积31.8 ↓;血小板179x10^9/L, 生化检查:ALT 57IU/L↑,AST 105IU/L↑,白蛋白33.8g/L↓,GGT 309IU/L↑, BUN 7.5mmoml/L;乙肝类检测:e抗体0.01S/CO↓,核心抗体 13.15S/CO↑ HIV、丙肝等传染病阴性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综述医学

沙利度胺
该药物有抗炎、免疫调节、抗血管生成等作用。近几
年,随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不断深入研究,人们发现沙利 度胺能抑制血管内皮生长途径而抑制内皮血管生成,目前临 床上将其用于多发性骨髓瘤、麻风病等治疗中。现在,又有 研究表明沙利度胺对治疗血管不良引起的消化道出血疗效显 著,其主要作用机制包括:抑制血管生成;抑制机体免疫应 答、抑制炎症反应等。研究者发现血管发育不良引起消化道 出血的患者在应用沙利度胺4个月后临床中症状明显好转、 出血次数及量也明显减少。
血管造影是一项有创性检查,一般不作为OGIB检查的首选,
但当有活动性大出血时,血管造影可作为首选诊治方案。活动性 出血,尤其是出血>0.5mL/min时,诊断阳性率为40%。血管造 影优点为发现病灶可直接行栓塞止血,止血率较高。
核素扫描仅对活动性出血(出血速率>0.1~0.5 mL/min)
有诊断价值,通过核素扫描可发现活动性出血,但有一定的假阳 性率,需鉴别血池区积血是否为原发出血灶。目前已不常用。外 科手术主要应用于无法行小肠镜和大出血的患者,术中小肠镜的 检出率为50%~100%。
所以,OGIB患者完成必要的胃镜和结肠镜复查后,首选胶囊内 镜还是小肠镜检查需结合患者自身情况及当地医院技术开展 情况而定。
此外,当胶囊内镜发现阳性病变,又有小肠镜检查禁忌,或者大 出血需急诊外科手术时,可行术中小肠镜帮助定位。小肠 镜 缺点为有创性操作,费时较长,有一定的并发症如穿孔等。
小肠影像学检查 OGIB定义里面包含了小肠钡餐造影, 由于目前胶囊内镜和小肠镜的发展,几乎不会再次行 小肠钡餐造影。小肠CT造影和小肠MRI造影对显性出 血的诊断率为33%~68%,一旦有阳性结果可以帮助 明确出血部位,但对于如黏膜糜烂、血管畸形的诊断 率却不高。目前有报道称小肠影像学在OGIB诊断中有 令人鼓舞的结果,但相关研究仍不多。
最新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概念及病因

肠外疾病所致的OGIB
主动脉肠瘘是一种罕见和凶险的疾病, 起病很隐匿。一般发生在曾行腹内血管 手术患者。临床症状主要有腹痛、反复 出现的消化道出血,腹部可触及搏动性 肿块。其好发部位主要在十二指肠的第3、 4段,因该部位肠段位置相对固定,且腹 主动脉紧靠其后方。该病出血一般比较 凶险,死亡率高,有时来不及诊断和抢 救。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概念 及病因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概念
➢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GIB):是指常规 的消化内镜(包括检查食管至十二指肠 降段的上消化道内镜与肛直肠至回盲部 的结肠镜检查)和常规钡餐检查不能明 确病因的持续或反复发作的出血。
(四)肠道外来源
胆道出血,胰腺出血,长跑后,人为因 素
OGIB与病变的部位
有文献报道,最常见引起OGIB的小肠出 血是肿瘤和血管病变,它们的发生率与 年龄相关,在30-50岁的患者中肿瘤是最 常见,小于30岁患者Meckel憩室最常见, 老年人血管病变是主要的出血原因。血 管病变国外报道占5-10%,可见于慢性 肾功能不全或肾功能衰竭、瓣膜性心脏 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等
胆道梗阻伴胆道内高压、胆道严重感染以及肝 胆外伤或医源性损伤(逆行胰胆管造影、腹腔 镜 胆囊切除术、经皮肝穿剌胆道造影、活检、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等)后出现上消化道 出血者,均应考虑胆道出血的可能性。
罕见的OGIB出血病因,如蓝色橡皮疱痣综合征 或 Bean综合征、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 症(Osler病)、多发性局限性血管瘤、葡萄酒 色血管瘤(Klippel-Weber综合征)、肠道淀 粉样变性、Cronkhite-Canada综合征等。
肠外疾病所致的OGIB
一些较少见的OGIB病因可来源于胃肠道外,使 诊断非常困难。
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

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是消化内镜在常见临床情况下应用的系列讨论之一。
由美国消化内镜学会提供。
在撰写这一指南的过程中,除MEDLINE检索到的文章外,还参考一些专家推荐的文章。
内镜的合理应用指南基于目前的一些重要的综述和专家共识。
还需要大量的临床对照研究加以确定和必要的修订。
临床实际情况和指南有所差异时应适当调整。
0引言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OGIB)是指消化内镜(包括结肠镜和/或上消化道内镜)检查阴性的不明来源的持续或反复发作的出血[1]。
关于OGIB的资料(包括其预后和临床结果)很少,因此,对这类患者的治疗无有效方法。
据估计大约5%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发生于Treitz韧带和回盲瓣之间[2]。
30-40%发生于小肠血管异常[3]。
主要发生于老年人[4]。
30-50岁之间患者,肿瘤为主要原因,例如平滑肌瘤、类癌、淋巴瘤和腺癌,年轻患者主要是与Meckel憩室相关的溃疡[5]。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已证实与直肠的糜烂、溃疡和狭窄有关,因此,可能也是OGIB的潜在因素之一[6,7]。
OGIB的其他少见诱因包括胰出血性疾病[8]、类圆线虫感染[9]、盆腔的放射性治疗[10]、弹性纤维性假黄瘤[11]、Dieulafory损伤[12]。
OGIB分为隐匿性和显性两大类,前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缺铁性贫血和大便隐血阳性。
后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肉眼可见的出血,如黑便、血便。
在评价小肠出血前,上消化道和下消化道内镜检查应重复做,因为首次内镜检查有较高的漏诊率。
上消化道内镜容易漏诊的有Cameron糜烂、消化性溃疡、血管病变。
应行结直肠镜以排除易漏诊的结肠病变和发展中隐匿的回肠病变,包括血管扩张和异常新生物。
1诊断学检查1.1上消化道内镜即食管胃十二指肠镜(esophagogastroduodenoscopy,EGD),作为怀疑上消化道出血的初步检查手段。
初次行EGD为阴性时可重复检查以提高阳性率[13-16]。
研究表明推进式小肠镜检出的病变中,64%是常规内镜可检查出的[13]。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常见原因文字版看着不过瘾,图像版来了!来源:医学界消化频道作者:一叶飘零不明原因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1.Cameron糜烂膈肌裂孔附近会出现沿胃皱襞的线样糜烂2.血管扩张性病变图A. 中箭头处即为空肠近端血管扩张病灶;图B.C. 为病灶出血时场景。
3.静脉曲张4.Dieulafoy病变胃体见Dieulafoy病变,可见一破裂血管伴喷射性出血,于出血出进行钛夹夹闭,出血停止。
5.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图A. 胃底粘膜典型马赛克征,在充血水肿粘膜出现黄白网状间隔图B.C. 胃黏膜樱桃红点及红斑中消化道出血常见病因1.美克尔憩室2.克罗恩病黏膜下层炎症、水肿及纤维组织增生可呈现铺路卵石样改变。
3.乳糜泻小肠镜下可见十二指肠水平部、空肠上段肠绒毛萎缩。
少见部位出血常见原因1.胆道出血图①. 十二指肠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见十二指肠乳头血凝块堵塞;图②. X线造影见胆总管总长11.2cm,宽13mm,胆总管下段多个低密度影。
2.胰性出血急性出血性胰腺炎内镜表现3.主动脉肠瘘图A. 箭头处为十二指肠远端附着的血块(病变处)。
图B.C. 为病变近端安放的金属夹,作为射线标志物,在X线下判断病变位置。
参考文献[1] 戈之铮,胡运彪,萧树东等。
胶囊内镜与推进式小肠镜诊断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评价[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3,20(4):223-226.DOI:10.3760/cma.j.issn.1007-5232.2003.04.002.[2] 柏健鹰,王沂芹,郭红等。
354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诊断及病因分析[J].重庆医学,2009,38(15):1921-1922,1925.DOI:10.3969/j.issn.1671-8348.2009.15.032.[3] 于春凤,陈学良。
AcAG方案诱导分化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8例疗效观察[J].白血病·淋巴瘤,2004,13(5):302-303.DOI:10.3760/cma.j.issn.1009-9921.2004.05.021.[4]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协作组。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思路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思路一、病史采集1.详细了解患者的主诉,例如血便、呕血、黑便等。
2.询问出血时的颜色、量、时间以及频率等详细情况,有无伴随症状,例如恶心、呕吐、腹痛等。
3.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包括贫血、溃疡病、炎症性肠病等相关疾病。
4.询问患者的饮食、服药史及曾用过的抗凝药物等情况。
5.了解家族史,包括消化道出血及相关病史。
二、体格检查1.全面检查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面色、呼吸、心率、体温等,判断是否存在失血性休克的迹象。
2.腹部检查,观察腹部是否有明显疼痛、压痛、包块等。
检查肝脾是否肿大。
3.肛门指诊,检查肛门及直肠,了解出血的性质及位置。
三、辅助检查1.胃镜检查是首选,可直接观察消化道出血部位及病变情况。
2.查血常规,观察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等指标,判断是否存在贫血情况。
3.便检,观察粪便颜色、隐血试验是否阳性。
4.肝功能、凝血功能检查,以了解患者的凝血状态。
5.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等肿瘤标志物检查,排除恶性肿瘤引起的消化道出血。
6.放射学检查,如胃肠道钡剂检查、CT扫描、血管造影等,可以发现隐藏性病变。
7.其他特殊检查,如经皮肝穿刺、腹腔镜检查等,根据需要进行。
四、鉴别诊断1.上消化道出血的鉴别,包括食管静脉曲张破裂、消化性溃疡出血、胃肠道出血性出血等。
2.下消化道出血的鉴别,包括肠道功能障碍、憩室破裂出血、炎症性肠病等。
五、进一步检查如果上述检查结果均未找到明确病因,可以进一步进行以下检查:1.诊断性治疗,如应用补液、输血等措施观察病情反应。
2.小肠胶囊内镜检查,可以观察小肠上中下段黏膜病变。
3.内镜粘膜下层剥离组织检查,可提高病变检出率。
4.术前、术中或术后病理活检,可以明确病变性质。
综上所述,对于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需要全面收集病史,进行详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以及鉴别诊断,以明确病因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对于难以明确的病例,可以考虑进一步进行特殊检查,如小肠胶囊内镜检查或内镜粘膜下层剥离组织检查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问:袁教授,您好!我们都知道有些消化道出血病人经胃肠镜、小肠镜甚至胶囊内镜检查后均未发现出血灶,如果出血量不是很大,外科探查指征不强,通常还是采取保守内科治疗。
但是在内科治疗当中,除了必要的输血、制酸及补液等治疗外,我们似乎只能所有止血药物一通用上,这样合理吗?
答:没有必要。
但是想尽方法及时发现出血原因并予以及时治疗更为重要。
2、问:请问袁教授,您认为坚持临床一线对医生的成长重要么?您现在身兼多个学术职位,你待在临床的时间有多少?您认为坚持临床对提高你的医学水平的作用是越来越大还是越来越不重要呢?
答:非常感谢您提的问题。
我作为一位临床医生,至今每天7:30在病房交班,并每周两次进行大查房,每周两次专家门诊,每周三次内镜检查及治疗。
我始终认为,临床医生应该在一线工作,这对提高我们的学术水平是极其重要的。
希望您也能够继续重视临床一线工作。
3、问:查房碰见一老年女性病人,黑便,考虑胃部出血,已禁食,但是胃镜检查没有看见出血点,医生给予生长抑素静滴,后换用善宁0.3mg+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滴,主任说善宁效果更好,请问这样的具体该怎样处理?
答: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如:奥曲肽、善宁)主要用于门脉高压引起的出血,两者虽在结构和药代动力上有所不同,但对门脉高压引起的出血疗效并无显著差异。
当然,对部分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也可应用此类药物治疗出血,但在上海属于非医保范围。
4、问: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一定要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吗?
答:如上消化道出血是由肝硬化门脉高压所致,应用抗生素3-5天。
如是年轻患者,由消化性溃疡所致,则不必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当然年老体弱久病的患者,同时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应根据情况综合考虑。
5、问:袁老师您好!临床上总有这样的病例,呕血少量入院,但次日胃镜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
感觉不是急性胃粘膜病变,入院制酸治疗后未再出血。
这种情况如何诊断?有一例胃镜后,又出血(呕血)再查胃镜发现胃体上部小弯侧一点状新鲜血痂。
答:需要询问该患者本次出血前的饮食、服药等相关病史,有可能是很轻微的急性胃粘膜病变所致,故次日内镜检查未发现异常。
后面一部分问题问得不清楚,暂不作回答。
6、问:请问目前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发病率占消化道出血的比例是多少?目前除内镜及影像学外,有哪些进一步诊断出血位置及原因的医学新手段?按一般消化道出血的对症治疗措施效果如何?
答: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发病率占消化道出血的比例约3-5%,其他问题请参见《中华消化杂志》近期即将发表的“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诊治推荐流程”。
7、问:袁教授您好,请问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是否可等同小肠出血?谢谢。
答:不是。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很多,基于目前的临床的诊疗现状,相当一部分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是小肠疾病所致。
8、问:一个病人,既往体健,有饮酒史,出现黑便数次,遂来院,HB70g/l,遂于输血补液后,周围循环症状改善,约出血后72小时,行胃镜及结肠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这种情况的话我们诊断为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还是根据其饮酒史诊断为急性出血性胃炎呢?
答:根据您提供的病史及内镜等检查结果,目前还是考虑“急性胃粘膜病变”可能性最大。
9、问:我觉得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很重要的临床鉴别重点之一就是排除消化道肿瘤,特别是中老年人!
答:你讲得很对!因此,临床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尤其是高水平的内镜检查对排除消化道肿瘤极其重要。
当然,近年来,小肠GIST也并不少见。
诊断小肠GIST需依赖于小肠CT、小肠镜及胶囊内镜。
10、问:我科室一老年女性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呕血、黑便,抑酸护胃治疗机止血治疗后消失。
胃镜未见异常,肝胆脾B超未见异常,肝肾功能正常。
不知什么原因
答:根据您提供的病史及检查资料,该病人首先要考虑肠道毛细血管发育不良引起的出血。
此类患者多见于老年人,出血前无任何诱因,且病情易反复,但全身症状一般良好。
如果有条件,适时应进行小肠CT检查或胶囊内镜检查,以排除小肠肿瘤。
11、问:袁教授您好,请问一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有哪些可能的原因,包括少见病?我应该怎么去一个个排查?谢谢。
答:应该首先从常见病考虑,内镜检查最好由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生进行。
如确实没有发现出血原因,那再行小肠CT等特殊检查,同时考虑少见病。
当然,详细的病史及体格检查极其重要。
12、问:袁教授,如果血管造影检查发现了活动性出血点,您是否主张立即施行栓塞处理?答:如果该患者有指征进行血管造影,并发现了活动性出血点,那就应该及时给他进行血管栓塞治疗。
13、问:少量的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有什么早期发现的办法?发现后如何预防?
答:您的问题难以用简短的语言回答,具体请参见近期《中华消化杂志》即将发表的“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诊治推荐流程”。
14、问:心脑血管患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或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物的患者导致的长期慢性少量出血发病率在临床经常遇到,是否可以预防性给予抑酸或胃粘膜膜保护剂?
答:众多的临床试验已经证实服用PPI可以有效减少服用阿司匹林和NSAIDS所引起的消化道出血。
胃粘膜保护剂对减少NSAIDS所引起的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研究较少见。
15、问:袁教授好!再问一个:目前下消化道出血大多做大肠镜和小肠镜检查,但是临床上病人都比较抵制,特别是小肠镜,除了一些血生化检查,你们一般还能通过什么来进一步明确诊断??谢谢。
答:对不愿意进行小肠镜检查的患者,我们可以采取胶囊内镜和小肠CT检查。
我院小肠CT对常见的小肠肿瘤、克罗恩病等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16、问:您好!袁主任,单位一同事男性,52岁,不明原因出现大量便血,并进行了输血治疗,好转。
后来检查胃镜、肠道钡餐造影,为发现异常,因其父有直肠癌同样做了这些方面的检查仍未发现异常,至今3年余没有再次出血。
请问袁主任,对于这样的病人如何进一步的诊治以明确病因?
答:由于患者三年多来未再出血,如目前无贫血等不适,暂不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及治疗。
如再次出血,可行肠镜检查,如再无异常发现,必要时可行DSA或小肠CT检查。
17、问:有些患者因痛风等关节痛等长期服用止痛剂造成的慢性贫血,内镜下胃肠表现并不能解释贫血程度,造血功能无明显异常,原料补充足够情况下,恢复过程比较慢,应如何解释,后续治疗如何选择。
答:长期服用NSAIDS不仅可以引起胃粘膜病变及消化性溃疡,部分患者还可能有小肠或者结肠的粘膜损害,并可引起持续的少量出血,最终出现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