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朋友教案

合集下载

《童年的朋友》优秀教案

《童年的朋友》优秀教案

《童年的朋友》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语文》四年级下册,具体章节为《童年的朋友》。

内容详细讲述了作者对自己童年时的一位朋友的回忆,描述了他们之间的友谊以及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友谊的美好,培养关爱他人、珍惜友情的情感。

2. 掌握课文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达人物情感,提高写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友谊的美好,掌握生字词。

难点: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表达人物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童年照片,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时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友谊的美好。

3. 生字词学习:学生自学生字词,教师进行讲解,巩固记忆。

4.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表达人物情感。

5. 随堂练习:学生仿写一段话,描述自己与朋友之间的友谊。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童年的朋友》2. 生字词:略3. 课文主要内容:友谊、美好时光、细节描写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以《我的朋友》为题,写一篇作文,描述你的朋友以及你们之间的友谊。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课文学习,学生对友谊的理解有所加深,但在细节描写方面还需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多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学会从细节中发现美好,提高写作水平。

同时,可以组织一次“我的朋友”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与朋友之间的故事,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通过细节描写来表达人物情感二、随堂练习的设计与实施一、通过细节描写来表达人物情感细节描写是表达人物情感的重要手段,它能生动地展现人物内心世界,使读者产生共鸣。

在《童年的朋友》这篇课文中,作者运用了许多细腻的细节描写来表现与童年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

《童年的朋友》优质教学设计【6篇】

《童年的朋友》优质教学设计【6篇】

《童年的朋友》优质教学设计【优秀6篇】童年的朋友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拳、调、羹、邦、献、憋、制”,会写6个生字“粒、睡、拳、调、献、制”,积累6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体会“我”与童年的朋友小熊之间真挚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1、认识7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积累6个词语。

2、体会联想句的作用。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让学生说说自己在美好的童年时代有哪些好朋友。

引导学生不仅说出陪伴自己玩耍的伙伴,还要说说无生命的玩具朋友。

2、出示学生喜爱的玩具的图片,激发学生对玩具朋友的回忆。

3、过渡:很多玩具朋友陪伴我们度过了美好的童年时代,今天,我们跟着一位外国作家走进他的童年,看一看他童年的朋友是谁,他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二、检查预习学习生字。

认读字学习字音,理解字义;会写的生字让学生从音、形、义几方面讲一讲。

音的重点:“拳”:三拼音节;“调”:多音字;“制”:整体认读音节。

形的重点:“拳、制、睡”。

第一个字是上下结构的字,后两个是左右结构的字,指导书写。

2、学习词语:拳击家、代替、形影不离、硬邦邦、沉默、克制。

学生开火车领读词语。

三、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文中“我”童年的朋友是谁?我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2、指名回答:我童年的朋友是谁?板书:玩具小熊3、学生默读课文,思考我和小熊之间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完成下面填空。

(出示幻灯片):“我”一开始要当(拳击家),拿童年的朋友——小熊来(练拳),但是“我”后来想到(小熊曾经带给我的快乐),于是“我”改变主意,永远不想当(拳击家)了。

板书:要当不想当四、品读感悟,理解课文。

(一)学习第1自然段。

指名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边听边思考,这一段写了什么内容?指名回答,概括本段内容。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这段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小熊的?(颜色、眼睛、双手)2、具体说一说它的颜色、眼睛、双手分别是什么样的。

《童年的朋友》教案

《童年的朋友》教案

《童年的朋友》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童年的朋友》一课。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阅读理解、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和主题探讨。

具体章节为第七单元第二课。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童年朋友的怀念之情。

2. 学会本课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并体会作者对童年朋友的深厚感情。

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练习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关于童年朋友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童年回忆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同时找出自己认为重要的词语和句子。

3. 生字词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本课生字词,通过组词、造句等形式巩固记忆。

4.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进行解析,帮助学生理解句子含义,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5.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探讨课文主题,分享自己对童年朋友的感悟。

6. 随堂练习:设计关于课文内容的练习题,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六、板书设计1. 课文《童年的朋友》2. 生字词:怀念、时光、纯真、友谊等。

3. 重点句子:课文中的典型句子。

4. 课文主题:珍惜友谊,感恩童年。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你对童年朋友的印象。

(2)请举例说明,你是如何珍惜和维护与朋友之间的友谊的?2. 答案:(1)答案开放,只要能描述出童年朋友的特征和印象即可。

(2)示例:我会主动和朋友联系,关心他们的生活,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遇到困难时给予帮助,等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其他关于童年回忆的文章,提高阅读兴趣,拓展知识面。

童年的朋友教学设计(精选3篇)

童年的朋友教学设计(精选3篇)

童年的朋友教学设计(精选3篇)童年的朋友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收集整理的童年的朋友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童年的朋友教学设计1教学设想:本文是一篇自传体小说的节选,教学时应根据自传体的特点,结合教学实际,应用到平时的写作指导中,同时还应学习本文生动传神的人物描写方法。

教学重点:抓住外貌描写,分析人物性格教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刚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寒假,请大家说说,你在假期里见到了童年的朋友了吗?前苏联作家高尔基,他的童年的朋友,会是谁呢?是不是跟大家一样,写的也是他童年的小伙伴?要知道答案,我们今天就一同走进高尔基的童年生活吧!二、作家简介1、你了解到高尔基的哪些情况。

2、教师补充说不到的情况。

三、课堂互动过程1、生字词语音检查先由教师出示卡片,列出下面词语,提问学生。

咕哝噗噗发绺颤动胸脯兜起来马鬃诅咒两颊镶银嗅烟草然后由课代表,教学生拼读这些词语,并当场听写出“噗噗”“发绺”“兜起来”“马鬃”“诅咒”这几个词语。

2、各学习小组根据课文,各提出一个问题考察其他各组。

3、课堂讨论:本课中的外祖母到底是怎样的一个老人家?4、教师提出以下问题作为课堂练习本文采用第几人称进行叙述?本文的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地点?本文出现的人物有哪几个?为何要简单的交代母亲?课文采用外貌描写的方法,请问作者具体写到了外祖母的方面?课文有几处写眼睛,为何要突出的写她的眼睛呢?课文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请问:有哪几句是比喻句?本体、喻体分别是什么?课文出现两个破折号,作用是什么?结尾段的“黑暗”指什么?“光明”又指什么?为什么说外祖母“成为我终身的朋友,成为最知心的人,成为我最了解、最珍贵的人”?四、课堂互动过程抽出本班的两个男生,要求学生当堂完成100字的人物外貌描写比赛,看谁写得快,描写得象。

《童年的朋友》教案设计

《童年的朋友》教案设计

《童年的朋友》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了解和感受童年的美好时光。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培养学生对朋友的认知和理解。

1.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童年的朋友》这本书,了解和感受童年的美好时光。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写作,表达自己对朋友的认知和理解。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2.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教学,播放与童年相关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使用教学道具,如玩具和朋友的照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

第三章:教学步骤与活动3.1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导学生阅读《童年的朋友》这本书,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

第二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童年的美好回忆和朋友的认识。

第三步:引导学生进行写作活动,表达自己对朋友的认知和理解。

第四步:进行课堂展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

3.2 教学活动活动一:小组讨论,分享童年美好回忆和朋友的认识。

活动二:写作活动,让学生通过写作表达对朋友的认知和理解。

活动三:课堂展示,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写作和课堂展示来评价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通过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情况来评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能力。

4.2 教学反馈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鼓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动力。

对于学生的不足之处,给予具体的改进建议和指导。

第五章:教学延伸与拓展5.1 教学延伸引导学生进行其他与童年相关的阅读材料,扩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引导学生参与社区活动,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童年故事和朋友的经验。

5.2 教学拓展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如绘画或写作,展示自己对童年的理解和感受。

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与朋友的互动和交流,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第六章:教学资源与材料6.1 教学资源使用《童年的朋友》这本书作为主要教学材料。

童年的朋友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童年的朋友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童年的朋友教学设计(精选多篇)《童年的朋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用生动的语言从不同角度描述外祖母的形象。

2.感受外祖母的人格魅力,理解文章中外祖母对高尔基的深远影响。

3.掌握人物的描写方法,品味优美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悟句子丰富的内涵。

2.阅读体悟,合作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文章中外祖母对高尔基的深远影响。

【教学重点】1.用生动的语言从不同角度描述外祖母的形象。

2.感受外祖母的人格魅力,理解文章中外祖母对高尔基的深远影响。

3.掌握人物的描写方法,品味优美的语言。

【教学难点】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的写作技巧。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用周华健《朋友》的歌词导入课文。

或者:朋友是一杯酒,越能是困难的时候,越能品味到他的真诚;朋友是一盏灯,在我们最黑暗的时候,是他给我们以无穷的力量,走出困境;朋友是冬日的暖阳,在我们人生的道路上,是他们处处为我们驱散阴霾。

真的,真挚的朋友给我们鼓励,给我们力量。

在每个人的成长历程中,是朋友帮助我们登上成功的顶峰,到达理想的彼岸。

童年的高尔基从小就失去了家庭的温暖,是他的外祖母给他无微不至的关怀。

今天,我们就一齐来学习他的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童年》中的《童年的朋友》。

或者:【播放flash《外婆的澎湖湾》】,在这首歌曲的美妙旋律中,我们可以真切的感受到演唱者对于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

每个人都有一个金色的童年时代,在人生的长河里,这是一段最美的时光。

童年时代留给我们许多难忘的爱的故事。

父母之爱,朋友之爱,爱伴着我们成长,爱让我们感动,让我们拥有太多的回忆和幸福。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童年的朋友》这一课,认识一下高尔基心目中最敬佩、热爱的童年朋友——外祖母二、作者简介高尔基(1868-1936),苏联著名作家。

他出身贫苦,5岁丧父。

外祖母成了他最亲近的人,饱尝底层生活艰辛的外祖母以他独特的方式给予了高尔基最大的关爱,对高尔基的一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童年的朋友》教案(精选

《童年的朋友》教案(精选

《童年的朋友》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教科书第五册第七单元,详细内容为《童年的朋友》一文。

该文通过对童年时与朋友之间的互动描述,展现了友谊的美好与珍贵。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学会生字词,并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型进行表达。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友谊的珍贵,学会关爱他人,珍惜与同学之间的友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情感表达,学会运用课文中的句型进行表达。

2.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友谊的珍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练习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自己童年时期与朋友之间的趣事,引发学生对友谊的思考,从而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了解课文大意。

3. 讲解生字词:教师针对课文中的生字词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

4.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课文中的典型句型,进行讲解,指导学生进行仿写。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实践情景,运用课文中的句型进行表达。

6.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与朋友之间的美好时光,进一步体会友谊的珍贵。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童年的朋友》2. 生字词:珍惜、友谊、互动、关爱……3. 句型:课文中的典型句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朋友”为题,写一篇短文,描述你与朋友之间的美好时光。

2.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进行创作,注意运用课文中的句型和生字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与朋友分享所学内容,将友谊的美好传递给更多的人。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珍惜每一段友谊。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设计;3. 合作交流环节的组织;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童年的朋友》教学设计【优秀15篇】

《童年的朋友》教学设计【优秀15篇】

《童年的朋友》教学设计【优秀15篇】《童年的朋友》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掌握本文生动传神的人物描写,品味优美的语言。

2、理解文章中外祖母对高尔基的深远影响。

3、学会人物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1、生动传神的语言描写,品味优美的语言。

2、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的写法。

教学时数2教时。

教学安排第一教时侧重对文本内容的感知和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第二教时侧重对能力的培养和迁移,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教学过程一、引读导语设计:朋友是一杯酒,越能是困难的时候,越能品味到他的真诚;朋友是一盏灯,在我们最黑暗的时候,是他给我们以无穷的力量,走出困境;朋友是冬日的暖阳,在我们人生的道路上,是他们处处为我们驱散阴霾。

真的,真挚的朋友给我们鼓励,给我们力量。

在每个人的成长历程中,是朋友帮助我们登上成功的顶峰,到达理想的彼岸。

童年的高尔基从小就失去了家庭的温暖,是他的外祖母给他无微不至的关怀。

今天,我们就一齐来学习他的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童年》中的《童年的朋友》。

(板书课题)字词检查:发绺马鬃诅咒颤动敏捷两颊文学常识:高尔基苏联作家。

代表作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长篇小说《母亲》,剧本《小市民》。

二、初读我们平常所交的朋友,一般都指在学习上、生活上帮助我们的同学、同事、伙伴,但作者为什么把自己的长辈称为“童年的朋友”?1、教师范读课文2、思考:⑴我为什么把外祖母称为“童年的朋友”?她给我的影响有哪些方面?⑴作者是通过哪些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的?⑴说说你对文中外祖母的印像,并请你为“外祖母”画一幅肖像。

(通过解决三个问题来整体感知课文,结合学生所画的肖像初步感受外祖母的形象)3、学生交流发言,教师总结,形成板书。

外貌描写朋友——外祖母:语言描写三、品读1、教师:读过课文,我们感觉到本文中的人物描写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下面请同学们大声朗读⑴⑴学生朗读,作批注;⑴并小组合作学习,小组间交流,小组各成员轮流问,其它同学汇报学习的成果;⑴小组选出精彩的批注,上讲台作汇报;其它小组作评价;⑴教师总结,重点强调比喻句在文章中的作用和侧面烘托在文章中的运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1、掌握本文生动传神的人物描写,品味优美的语言。

2、理解文章中外祖母对高尔基的深远影响。

3、学会人物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生动传神的语言描写,品味优美的语言。

2、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引读
朋友是一杯酒,越能是困难的时候,越能品味到他的真诚;朋友是一盏灯,在我们最黑暗的时候,是他给我们以无穷的力量,走出困境;朋友是冬日的暖阳,在我们人生的道路上,是他们处处为我们驱散阴霾。

真的,真挚的朋友给我们鼓励,给我们力量。

在每个人的成长历程中,是朋友帮助我们登上成功的顶峰,到达理想的彼岸。

童年的高尔基从小就失去了家庭的温暖,是他的外祖母给他无微不至的关怀。

今天,我们就一齐来学习他的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童年》中的《童年的朋友》。

字词检查:
发绺马鬃诅咒颤动敏捷两颊
文学常识:
高尔基苏联作家。

代表作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长篇小说《母亲》,剧本《小市民》。

二、初读
我们平常所交的朋友,一般都指在学习上、生活上帮助我们的同学、同事、伙伴,但作者为什么把自己的长辈称为“童年的朋友”?
1、教师范读课文
2、思考:
⑴我为什么把外祖母称为“童年的朋友”?她给我的影响有哪些方面?
⑵作者是通过哪些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的?
⑶说说你对文中外祖母的印像,并请你为“外祖母”画一幅肖像。

(通过解决三个问题来整体感知课文,结合学生所画的肖像初步感受外祖母的形象)
3、学生交流发言,教师总结,形成板书。

三、品读
1、教师:读过课文,我们感觉到本文中的人物描写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下面请同学们大声朗读你认为描写得最精彩的部分,并选择一至两句并批注。

⑴学生朗读,作批注;
⑵并小组合作学习,小组间交流,小组各成员轮流问,其它同学汇报学习的成果;
⑶小组选出精彩的批注,上讲台作汇报;其它小组作评价
⑷教师总结,重点强调比喻句在文章中的作用和侧面烘托在文章中的运用。

2、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外祖母的形象,给作者哪些深远的影响。

(通过外祖母的语言描写外貌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尤其是三次写了外祖母的眼神,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板书:充满爱心,慈爱和蔼,了解孩子,尊重孩子,坚强、乐观。


四、迁移
1、我们学习了高尔基的《童年的朋友》,了解到他的外祖母给他深刻的影响,你童年时代的最难忘的朋友是谁?你能学习课文的某些写法,用简洁的文字描绘出你心目中的好朋友的形象?
2、学习了本文,我们掌握了人物描写的手法,尤其是通过描写眼睛来表现人物性格,请你们学习这样的写法为你的同桌描绘出他的形象,表现他的性格。

3、你学过本文后,你学到了什么?
(主要从人物描写手法,侧面烘托,语音、修辞等方面谈谈自己的收获。


五、巩固
1.有感情朗读课文,整理字词
2.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