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小升初语文素材-第6讲:环境描写的作用及方法(学生版)全国通用
小升初语文环境描写知识梳理

知识梳理定义:环境描写,是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风景、物体的描写。
分类: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作用:1、文代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及场景2、为下文做铺垫,推动故事情节发展3、渲染气氛烘托心情4、反映人物性格和品质5、承上启下社会环境描写作用: 1、交代时代背景2、社会习俗、思想观念3、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无论是社会环境描写还是自然环境描写,最终都是为表达中心服务。
答题策略:先从环境描写的直接作用上答题,然后再从对人物性格的衬托或烘托作用以及对文章中心的作用等方面解答。
具体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作用一:交代背景,为下文做铺垫,或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例1:叶圣陶的《夜》开头写道一条不很整洁的里里,一幢一楼一底的屋内,桌上的煤油灯发出黄晕的光,照得所有的器物模糊,惨淡,好像反而加浓了阴暗。
这段环境描写用了“黄晕”、“模糊”、“惨淡”、“阴暗”四个形容词,来渲染小说的典型氛用。
说明故事是发生在一个夜里,一个令人恐怖的夜,一个心头笼罩着阴暗的夜。
通过环境描写反映了黑暗的社会现实。
基本答题格式:交代了故事背景,(渲染了XX氛围),为下文x x做铺垫《孔乙己》中开头对鲁镇酒店的格局的描写“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
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么阔绰。
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环境描写交代了当时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社会背景,展示了孔乙己生活的社会环境,为文孔乙己悲剧的发生做铺垫。
例3:鲁迅《孔乙已》中结尾段的描写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动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许穿上棉袄了。
交代了孔乙己最后出场时的季节、天气,渲染了一种悲凉气氛,为孔乙己的最后一次出场做铺垫,暗示孔乙己的悲惨命运。
小结一: 1.交代了故事背景,为下文XX做铺垫,或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小升初之环境描写的作用学习资料共21页文档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
小四语文第6讲:环境描写的作用及方法(学生版)

第6讲环境描写的作用及方法环境描写的作用及方法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
其中,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
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
自然环境描写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对表现人物身份、地位、行动,表达人物心情,渲染气氛都具有重要作用。
社会环境描写,指的是对特定的时代背景及人物生活环境的描写。
它所描写的范围可大可小,大至整个社会、整个时代,小至一个家庭、一处住所。
描写的内容可以是室内陈设、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时代气氛等。
社会环境的描写应具有浓郁的地域风土特色。
环境描写的作用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作用:1.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3.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4.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5.推动情节的发展6.深化作品主题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并限制其活动的特定场所,它决定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同时,人物性格有时也反作用于环境。
写故事性较强的记叙文,除情节外,也要写好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写好这两种环境,可较好地烘托人物,进而充分、明确地表达中心。
运用环境描写要做到:目的明确——为表达中心思想服务;具体生动——给人身临其境之感;抓住特征——写出独具特色的景物。
无论是自然环境描写还是社会环境描写都主要有两种写法:客观描写:是比较真切地再现景物原形的描写,通过写景来写情,即我们所说的“借景抒情”。
主观描写:是指作者带着主观情感去写客观景物,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主观感情融入景物之中,这在写作中称做“寄情于景”。
重点:1.在文中准确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
2.就指定的环境描写说出具体作用。
难点: 1.依据文章内容发挥想象续写一段环境描写。
一、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习题。
绿孔雀寨古时候,橄榄坝人的祖先一直过着流浪的生活。
一天,突然从天上传来一阵阵叫声:“到橄榄坝去,那里会让你们过上幸福的好日子!”大家抬头一看,原来是一只绿孔雀,绿孔雀说完,就展翅向远处飞去。
六年级上册语文环境描写的句子及作用

六年级上册语文环境描写的句子及作用以下是一些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环境描写句子及其作用的例子:1. 水波粼粼,阳光洒在碧绿的湖面上,湖水清澈见底。
作用:通过描绘湖水的状态和阳光的照射,展现出一个清澈美丽的自然环境,给人以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2. 大街上人来人往,车辆穿梭,灯火辉煌。
作用:通过描写繁忙的大街和灯火辉煌的景象,展示出城市的繁荣和热闹,给人一种活力四溢的感觉。
3. 雨滴落在青青的草地上,草叶沾湿了,散发出阵阵清新的气息。
作用:通过描写雨水滋润草地和草叶的湿润,表达出清新的自然氛围,给人一种清凉和舒适的感觉。
4.山峰巍峨耸立,云雾缭绕其中,宛如仙境一般。
作用:通过描绘高耸的山峰和缭绕的云雾,传达出壮丽的山景和神秘的氛围,给人以震撼和惊叹的感觉。
5.“清晨,阳光透过云层,洒在校园的操场上,一片金黄。
”这个句子通过描述清晨阳光洒在操场上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清新、明亮的氛围,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充满活力的校园环境。
6.“夜幕降临,月光如水,静静地洒在村庄的屋顶上。
”这个句子通过描绘夜晚月光洒在村庄屋顶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使读者感受到乡村的宁静与美丽。
7.“雨后的山林,空气清新,树叶翠绿欲滴,小溪潺潺流淌。
”这个句子通过描述雨后山林的清新空气、翠绿的树叶和小溪的潺潺声,营造出一种宁静、清新的氛围,使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
8. 夕阳西下,天边的云彩被映成了金黄色,宛如一幅壮丽的油画。
作用:通过描绘夕阳西下时天空的景色,展现出美丽的天空景色,带给人宁静和温馨的感受。
9. 林间花草丛生,微风拂过带来阵阵芬芳,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作用:通过描绘林间的花草和微风的情景,表达出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使人感受到轻松惬意的氛围。
10. 冬日寒风呼啸,白雪皑皑,覆盖着大地,一片银装素裹的美景。
作用:通过描绘冬日的寒风和覆盖大地的白雪,展现出冬日清冷的景象,增加作品的节奏感和氛围感。
11. 茶园中茶树苍翠欲滴,茶香扑鼻,仿佛置身于一片清幽的世外桃源。
六年级下册语文讲义-小升初阅读与作文:环境描写刻画人(解析版)全国通用

第6讲:环境描写刻画人一个人的雨天 一个人的晴天一、定义:环境描写,是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风景、物体的描写。
二、分类: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三、作用:自然环境描写作用:1. 交代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及场景2. 为下文做铺垫,推动故事情节发展3. 渲染气氛 烘托心情趣味引入知识梳理4. 反映人物性格和品质5. 承上启下社会环境描写作用:1. 交代时代背景2. 社会习俗、思想观念3.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四、环境描写与人物的关系:无论是社会环境描写还是自然环境描写,在文章当中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服务于文章的主题和人物刻画的。
主要作用是①烘托心情;②表现身份、地位、性格等;③暗示命运一、心情暗示法国短篇小说大王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中有两处景物描写。
A. 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
B.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而赛岛了。
第一处环境描写是在菲利普一家怀着发财梦去旅游时,那时他们收到于勒发财的信,菲利普的二女儿也因此结了婚,一家人高兴出游,那时的海面在他们眼中美的如“绿色大理石桌面”。
可见一家人的心情多么愉快。
但出乎预料的是,他们在旅游的船上却遇到了破产后沦落为水手的于勒,他们一家发财的梦想破灭了,所以,他们旅游的目的地在他们眼中却成了“紫色的阴影”,不着一字,却淋漓尽致地写出了菲利普一家失望、沮丧的心情。
二、衬托活动当代作家曹文轩的《草房子》在【红门(二)】中,有关暴风雨的描写和杜小康的成长是分不开的。
芦荡的暴风雨是极其可怕的:“雷声”“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暴风雨”“歇斯底里”“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暴风雨冲垮了鸭栏,惊散了鸭群,杜小康表现出成人般的勇气和坚强,在暴风雨中搏斗。
暴风雨给了他一个成长的机会和舞台。
可以说环境愈是恶劣,愈是能突出主人翁杜小康的勇敢和坚强,也愈加使人物形象活灵活现。
环境描写六年级知识点

环境描写六年级知识点环境描写是六年级学生在语文课上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
通过环境描写,学生可以通过生动的语言描述来描绘出人物所处的环境,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故事中的场景与氛围。
下面将分别从景物描写、气候描写和环境描写的作用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1. 景物描写在环境描写中,景物描写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通过描写人物所处的环境中的各种景物,可以让读者更加真实地感受到故事所发生的地点。
例如,当我们描写一个花园时,可以描述其中的花草树木、草坪、小桥、流水等,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
同时,通过细致入微的景物描写,还可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可读性。
2. 气候描写气候描写是环境描写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通过描写天气的晴雨、温暖或寒冷、湿润或干燥等,可以为读者创造出一种特定的气氛和心理感受。
例如,我们可以描写夏天中阳光明媚的天空、微风拂面的感觉,或者描写冬天中寒风凛冽、白雪皑皑的情景,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故事中的季节变化。
3. 环境描写的作用环境描写在文学作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可以为故事增添色彩和细节,使之更加丰富有趣。
首先,环境描写可以增强作品的真实感。
通过具体而生动的描写,读者可以更加清晰地想象出故事中的场景,使得作品更加接近现实生活。
其次,环境描写还可以为读者创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通过描写细节,读者可以感受到作品中的景物和气候,从而更加深入地体验故事情节,增加情感投入。
最后,环境描写还能够为作品增添美感。
通过精心描绘的景物和气候,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想象力,提升作品的艺术效果与观赏性。
综上所述,环境描写是六年级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
通过景物描写和气候描写,可以让读者更加真实地感受到作品中的场景和氛围。
而环境描写的作用也体现在增强作品的真实感、引发读者的情感投入以及提升作品的艺术美感上。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学生们可以掌握好环境描写的技巧,将其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传递出更多的情感与意义。
小升初阅读考点之环境描写的作用

知识梳理
在这种情况下,小明将失足落水的儿童救上岸,并给他穿上棉 衣,无疑是一种英勇救人的壮举。
5
知识梳理
在这种情况下,小明急忙跳入水中,将孩子拉了上来。虽说是出于 好心,但他在不了解事情真相的情况下冒然采取行动,就显得很鲁莽。
6
知识梳理
这种环境下,小明顾不上多想,急忙跳入水中,将孩子拉了上来, 并不容分说给他穿上棉衣。大家评评,小明这种举动是不是可笑之极、 荒谬之极?
18
重难点
作用二:渲染××氛围,烘托人物××心情,衬托人物××性格。
19
15
重难点
作用二:渲染××氛围,烘托人物××心情,衬托人物××性格
16
பைடு நூலகம்
重难点
作用二:渲染××氛围,烘托人物××心情,衬托人物××性格。
生活环境描写很好地渲染了爸爸去世时的悲凉气氛,有力地烘托了“我”沉重、 悲哀的心情。
17
重难点
作用二:渲染××氛围,烘托人物××心情,衬托人物××性格。
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了我对百草园的喜爱之情。
13
重难点
作用一:交代背景,为下文做铺垫,或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环境描写交代了当时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社会背景,展示了孔乙己生活 的社会环境,为下文孔乙己悲剧的发生做铺垫。
14
重难点
作用一:交代背景,为下文做铺垫,或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交代了孔乙己最后出场时的季节、天气,渲染了一种悲凉气氛, 为孔乙己的最后一次出场做铺垫,暗示孔乙己的悲惨命运。
自然环境描写是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万物的描写,如山川河流、花草树木、 鸟兽虫鱼、风雨雷电等自然景观的描写。
社会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所处的时代、社会和生活环境等的描写,包括城镇、农 村、工厂、军营、机关、学校、商店等人物活动场所和地域风情、风俗习惯等社会 风情的描写。
环境描写六年级知识点梳理

环境描写六年级知识点梳理环境描写是写人、事、物所处的具体环境和场景的一种写作方式,它可以使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作品中的情景和氛围。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了解环境描写的基本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环境描写的六年级知识点梳理。
一、描写环境的基本要素在环境描写中,要注重以下要素的描写:1.天空:如晴朗的蓝天、多云的天空、阴沉的天气等。
2.地面:如平坦的田野、绿茵茵的草地、湿滑的泥土等。
3.建筑物:如高大的摩天大楼、古老的庙宇、简陋的小屋等。
4.植物:如葱翠的树林、开满鲜花的花园、茂盛的草丛等。
5.水体:如湖泊的湛蓝、河水的清澈、海浪的汹涌等。
6.动物:如飞翔的鸟群、游弋的鱼群、奔跑的野兽等。
7.气味:如花香、草木的清新味、大海的咸味等。
8.声音:如鸟儿的啁啾、昆虫的鸣叫、波浪的拍打声等。
二、环境描写的形容词和副词形容词和副词可以用来描写环境,增强场景的氛围和细节的表达。
下面列举了一些常用的形容词和副词:1.形容词:明亮的、阴暗的、宽敞的、狭窄的、平坦的、崎岖的、杂乱的、整洁的、脏乱的、芬芳的、臭气熏天的等。
2.副词:悄悄地、嘈杂地、快速地、慢慢地、轻轻地、猛烈地、温柔地、疯狂地、静静地等。
三、环境描写的写作技巧和方法为了使环境描写更加生动、具体和吸引人,可以运用以下写作技巧和方法:1.使用比喻和拟人比喻和拟人可以使环境更加形象地描写出来,给读者以直观的感受。
例如可以描述太阳像一轮火球,用拟人手法描写花草在微风中摇曳生姿。
2.运用对比和排比对比和排比可以凸显环境中的差异和变化,使描写更加鲜明。
可以通过对比描述白天和夜晚的不同,或者使用排比句子描述连绵的山峦和草原的壮丽景色。
3.注重细节描写细节描写可以使环境更加具体和真实,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可以描述细小物体的形状、颜色、纹理等细节,如描写花瓣的柔软和细腻。
4.运用动词和动作描写动词和动作描写可以使环境中的物体和人物更加活泼生动。
可以用动词描述水流的湍急和激荡,用动作描写鸟儿飞翔的轨迹和动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讲环境描写的作用及方法
环境描写的作用及方法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
....和自然环境
....的描写。
其中,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
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
自然环境描写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对表现人物身份、地位、行动,表达人物心情,渲染气氛都具有重要作用。
社会环境描写,指的是对特定的时代背景及人物生活环境的描写。
它所描写的范围可大可小,大至整个社会、整个时代,小至一个家庭、一处住所。
描写的内容可以是室内陈设、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时代气氛等。
社会环境的描写应具有浓郁的地域风土特色。
环境描写的作用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作用:
1.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
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
3.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
4.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
5.推动情节的发展
6.深化作品主题
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并限制其活动的特定场所,它决定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同时,人物性格有时也反作用于环境。
写故事性较强的记叙文,除情节外,也要写好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写好这两种环境,可较好地烘托人物,进而充分、明确地表达中心。
运用环境描写要做到:目的明确——为表达中心思想服务;具体生动——给人身临其境之感;抓住特征——写出独具特色的景物。
无论是自然环境描写还是社会环境描写都主要有两种写法:
客观描写:是比较真切地再现景物原形的描写,通过写景来写情,即我们所说的“借景抒情”。
主观描写:是指作者带着主观情感去写客观景物,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主观感情融入景物之中,这在写作中称做“寄情于景”。
重点:1.在文中准确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
2.就指定的环境描写说出具体作用。
难点: 1.依据文章内容发挥想象续写一段环境描写。
一、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习题。
绿孔雀寨
古时候,橄榄坝人的祖先一直过着流浪的生活。
一天,突然从天上传来一阵阵叫声:“到橄榄坝去,那里会让你们过上幸福的好日子!”大家抬头一看,原来是一只绿孔雀,绿孔雀说完,就展翅向远处飞去。
人们跟着绿孔雀向前跑。
跑啊,跑啊,人们历尽了艰难困苦,终于到了大坝子。
但是,那里到处是沼泽,成群的蚊子黑压压地飞来飞去。
有的人看了,说:“绿孔雀不是骗大家吗?”好多人受不了这里的环境,都纷纷离开了,继续过他们的流浪生活去了。
但是,一些坚强的人留了下来,决心用自己的双手建设橄榄坝。
一年年过去了,橄榄坝慢慢变了样。
一片片整齐的竹楼,竹楼周围是数不清的竹丛和果树,有芒果、木瓜、荔枝、柚子、芭蕉……一树树、一枝枝挂满累累果实,远处是郁郁葱葱的树林,成群的牲畜,金黄的稻田……
绿孔雀没有骗人。
后来人们为纪念绿孔雀,就把这个建好的寨子重新起名为“绿孔雀寨”。
1.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作用是什么?
2.文中划曲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作用是什么?
二、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习题。
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
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
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
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1.文段属于什么描写,作用是什么?
一、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习题。
秋天的香山总是那么美丽,令人陶醉。
早晨,我们乘车到香山游览。
远远望见香山上深红一片,分不清哪里是坡,哪里是路。
一下车,我立即奔向山脚下,仰望香山,山上一片红色,好像熊熊的烈火在燃烧,又像天边飘落下来的一片红霞罩住整个山林。
1.请写出文段中描写环境的句子,并写出所起作用。
二、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习题。
午后的天灰蒙蒙的,没有一丝风。
乌云压得很低,似乎要下雨。
就像一个人想打喷嚏,可是又打不出来,憋得很难受。
多尔先生情绪很低落,他最烦在这样的天气出差。
由于生计的关系,他要转车到休斯敦。
开车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他随便在站前广场上漫步,借以打发时间。
1.请写出文段中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并写出所起作用。
一、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习题。
树上的鸣蝉在聒噪,空气又闷又热,像庞大的蒸笼。
多尔先生不愿意过早去候车室,就信步走进一家鲜花店。
他有几次在这里买过礼物送给朋友。
卖花姑娘认出了他,忙打招呼。
“你要看点什么?”小姐训练有素,礼貌而又有分寸。
她不说“买什么”,以免强加于人。
这时,从外面又走进一人,多尔先生瞥见那人正是刚才的小乞丐。
小乞丐很是认真地逐个端详柜台里的鲜花。
“你要看点什么?”小姐这么问,因为她从来没有想小乞丐会买。
1.请写出文段中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并写出所起作用。
二、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习题。
一九四七年春天,我们延安小学转移到一个小山村里。
在那炮火连天的战争环境中,我们仍然顽强地坚持学习。
当时,我们的学习条件非常艰苦。
没有桌椅,就坐在地上,把小板凳当桌子;没有黑板,就用锅烟灰在墙上刷一块;没有粉笔,就用黄土块代替。
最困难的是一直没有书,抄一课学一课。
我们多么渴望有一本印好的教科书啊!
1.请写出文段中描写社会环境的句子,并写出所起作用。
课程顾问签字: 教学主管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