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八年级语文下册 课内外文言文趣读精细精炼 专题11 哀溺文(课外篇)
课外文言文阅读(有答案)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一)哀溺文永①之氓②咸善游。
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
中济,船破,皆游。
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③。
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
”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
有顷,益怠。
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
遂溺死。
吾哀之。
且若是,得不有大货③之溺大氓者乎?[注释]①永:唐代地名,今永州。
②氓:民,百姓。
③大货:非常多的财物。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4分)①永之氓咸善游()②中济,船破,皆游()③有顷,益怠()④又摇其首。
遂溺死()2..翻译下列句子。
(6分)①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
②何不去之!③汝愚之甚,蔽之甚!3..文中所写落水之人为何被溺死?他告诉我们什么道理?(4分)(二)郑人买履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译文:郑国有个人想去买双鞋,他先比量了一下自己的脚,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於在座位上。
他匆忙去到集市上,忘了带那尺码。
他已经拿到鞋子,却说:我忘记带尺码来了。
又转回家去取。
等到他赶回来,集市已散,他终於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他说:你为什麼不用自己的脚试一试鞋子的大小呢?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一、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郑人有欲买履者欲:___________2.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度:___________ 坐:___________3.反归取之反:___________ 之:_______4.及反,市罢反:___________ 罢:___________5.宁信度,无自信也宁:___________ 度:___________二、翻译句子。
1.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至之市,而忘操之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郑人买履》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三)圯上敬履(甲)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1下邳圯上:下邳,地名。
部编八下专题复习--课外文言文

部编八下专题复习--课外文言文罗一峰先生,名伦,以孝廉①赴会试。
仆于途中拾一金镯。
行已五日,先生忧旅费不给②,仆曰:"无虑也,向于山东某处拾一金镯,可质为费。
"先生怒,欲亲赍③付还。
仆叩首,且屈指曰:“往返必误场期,不可。
"先生曰:"此必婢仆遗失,万一主人拷讯,因而致死,是谁之咎?吾宁不会试,不忍令人死于非命也。
”竟寻至其家,果系妇遗面盆,而婢误投于地者。
主妇疑婢窃取,鞭笞流血,几次寻死。
夫复疑妻有私,辱骂不休,妻亦愤怒投缳④,赖人解救。
先生至,出镯与之,举家感激。
急行至京,试期已届⑤矣,仓皇投卷,竟得中试,状元及第。
【注释】①孝廉:"举人"的别称。
②给:充足。
③赍(j 1):以物送人。
④投缳:上吊自杀。
⑤届(ji e):至0。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以孝廉赴会试向于山东某处拾一金镯(3)夫复疑妻有私急行至京以:_________________ ( 2) 向: ___________________复:(4) 至: ____________________[、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行已五日,先生忧旅费不给(2)吾宁不会试,不忍令人死于非命也。
(3)急行至京,试期已届矣,仓皇投卷,竟得中试, 状元及第。
三、结合罗伦的言行,简要分析他具有怎样的品质(用自己的话概括)霍丘①知县阳湖左君,治霍丘既一载,其冬有年。
父老数十人,来自下乡,盛米于筐,有稻有稉,豚蹄鸭鸡,伛偻提携,造于县门。
君呼之入,曰:“父老良苦,曷为来哉?”顿首曰:“边界之乡,尤扰益偷。
自耶②之至,吾民无事,得耕种吾田。
吾田幸熟,有此新谷,皆耶之赐,以为耶尝。
”君曰:“天降吾民丰年,乐与父老食之;且彼家畜,胡以来?”则又顿首曰:“往耶未来,吾民之猪鸡鹅鸭,率用供吏,余者盗又取之。
今视吾圈栅,数吾所育,终岁不一失,是耶为吾民畜也,是耶物非民物也。
”君笑而受之,劳以酒食。
哀溺文阅读练习及答案(精选12篇)

哀溺文阅读练习及答案〔精选12篇〕篇1:哀溺文阅读练习及答案哀溺文阅读练习及答案永之氓①咸善游。
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②湘水。
中济③,船破,皆游。
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
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④千钱,重,是以后。
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
有顷,益怠⑤。
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吾哀之。
且假设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⑥?于是作《哀溺》。
【注】①氓〔méng〕:百姓。
②绝:渡过。
③济:渡河。
④腰:动词,腰缠。
⑤怠:疲惫。
⑥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难道不会有大利淹死大人物的事情吗?【小题1】解释以下句中划线的词〔4分〕①永之氓咸善游〔〕②一日,水暴甚〔〕③有顷,益怠〔〕④且假设是〔〕【小题2】与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中而用法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跪而拾之以归〔《赵普》〕B.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两小儿辩日》〕C.人不知而不愠〔《八那么》〕D.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幼时记趣》〕【小题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2分〕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小题4】将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⑴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小题5】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赵普》〕【小题6】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想?〔3分〕答案【小题1】①擅长,擅长②突然③更加④这样【小题1】C〔2分〕【小题1】其一氓 / 尽力 / 而不能寻常〔每处1分,共2分〕【小题1】⑴你游得最好,今天为什么反而落后了呢?〔2分〕⑵虽然对人忌妒刻薄,但可以把天下事当做自己的责任。
〔2分〕【小题1】《哀溺文》挖苦了世上那些利令智昏的人,并进而警告一些贪财好利的人,假如不猛醒回头,必然身葬身名利场中。
或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个人盲目崇拜或迷恋某件东西已到了成为痼疾的时候,就会完全丧失理智,在生死关头分不清主次利弊,连性命也不顾了。
〔意思对即可,3分〕篇2:哀溺文阅读答案哀溺文阅读答案多做一些阅读练习,不仅能熟能生巧,轻松应对考试,最重要的,对于语文学习才能的进步非常有帮助,看看下面的哀溺文阅读答案吧!哀溺文阅读答案【阅读问题】1.解释以下方括号中的词。
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文言文趣读专题09指喻(课外篇)

9 指喻一、趣文导读被贼穿窬①入一贫家,其家止蓄米一瓮,置卧床前。
偷儿解裙布地,方取瓮倾米。
床上人窃窥之,潜抽其裙去,急呼有贼。
贼应声曰:“真个有贼,刚才一条裙在此,转眼就被贼养的偷去了。
”【注释】①穿窬(yú):指小偷。
【译文】窃贼进入一贫穷人家,其家只有蓄米一瓮,放在睡床跟前。
小偷脱掉裙子铺在地上,刚要搬瓮倒米,被床上主人暗暗看到,主人悄悄抽走裙子,便急呼有贼。
小偷应声说道:“真的有贼,刚才一条裙子在这里,转眼就被贼养的偷去了。
”二、美文精读【作品卡片】方孝孺(1357年—1402年),明代大臣、著名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蜀献王替他改为“正学”,因此世称“正学先生”。
福王时追谥文正。
浙江宁海人,师从“开国文臣之首”的翰林学士宋濂。
在“靖难之役”期间,拒绝为篡位的燕王朱棣(即成祖)草拟即位诏书,刚直不屈,孤忠赴难,被株10族。
【文言原文】浦阳郑君仲辨,左手之拇指有疹焉,隆起而粟。
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为不足患。
既三日,聚而如钱。
忧之滋甚,又以示人,笑者如初。
又三日,拇指大盈握,近拇之指皆为之痛,肢体心膂无不病者。
惧而谋诸医,医视之,惊曰:“此疾之奇者,虽病在指,其实一身病也,不速治,且能伤身。
然始发之时,终日可愈;三日,越旬可愈;今疾且成,已非三月不能瘳。
终日而愈,艾可治也;越旬而愈,药可治也;至于既成,甚将延乎肝膈,否亦将为一臂之忧。
非有以御其内,其势不止;非有以治其外,疾未易为之。
”君从其言,日服汤剂,而傅以善药,果至二月而后瘳,三月而神色始复。
余因是思之:天下之事,常发于至微,而终为大患;始以为不足治,而终至于不可为。
当其易也,惜旦夕之力,忽之而不顾;及其既成也,积岁月,疲思虑,而仅克之,如此指者多矣。
(明·方孝儒《指喻》)【古今对碰】【作品赏析】本文说明天下的事“常发于至微”,若不防微杜渐,将成大患而不可收拾。
八年级语文下册 课内外文言文趣读精细精炼 专题19 刘备敕刘禅遗诏(课外篇)

19 刘备敕刘禅遗诏一、趣文导读教象棋两人对弈象棋,旁观者教不置口。
其一大怒,挥拳击之,痛极却步。
右手摸脸,左手遥指曰:“还不上士!”【译文】有两人下象棋,一个旁观的人教导不停,其中一个下棋的十分恼怒,便挥舞拳头揍那个旁观教导的人。
那人被打得十分疼痛,连连后退,右手捂着脸,左手比划说:“还不快上士!”二、美文精读【作品卡片】《三国志》是西晋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六十年的历史,受到后人推崇。
与《史记》(司马迁)、《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并称前四史。
陈寿(233年—297年),字承祚,西晋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北)人。
他少好学,就有志于史学事业,对于《尚书》《春秋》《史记》《汉书》等史书进行过深入的研究。
刘备(161年—223年),字玄德,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谥号昭烈帝,后人尊称其先主。
公元221年称帝,次年伐东吴兵败,损失惨重,退回白帝城。
公元223年因病崩逝。
刘禅(shàn)(207年—271年),字公嗣,小名阿斗(通常以扶不起的阿斗形容一个人没有用)。
即蜀汉后主,刘备的长子。
三国时期蜀汉第二任皇帝,公元223年—263年在位。
后蜀汉被曹魏所灭,刘禅投降曹魏,被封为安乐公。
【文言原文】朕初疾,但下痢耳,后转染他病,殆不自济。
人五十不称夭,年已六十有余,何所复恨,不复自伤,但以卿兄弟为念。
射君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
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汝父德薄,勿效之。
可读《汉书》、《礼记》,闲暇历观诸之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
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一通已毕,未送,道亡,可自更求闻达。
(选自《三国志》)【古今对碰】【作品赏析】先主刘备在弥留之际,希望阿斗能够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哀溺文序文言文翻译

哀溺文序作者:柳宗元原文永之氓咸善游。
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
中济,船破,皆游。
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
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
”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
有顷益怠。
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
遂溺死。
吾哀之。
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于是作《哀溺》。
(选自唐柳宗元《柳河东集》)注释咸:都绝:横渡中济:渡到河中间。
济,渡河寻常:八尺为寻,二寻为常,这里指平时腰:挂在腰间益怠:更加疲倦,疲惫蔽:蒙蔽,这里是糊涂的意思何以货:还要钱干什么?货:财物,这里指钱溺:淹没吾:我汝:你遂:于是,就翻译永州的百姓都善于游泳。
一天,河水突然上涨,有五、六个人乘着小船渡湘江。
渡到江中时,船破了,都游水逃生。
其中一个人尽力游泳不能像平常那样游得远。
他的同伴们说:“你平时最会游泳,现在为什么落在后面?”他回答说:“我腰上缠着千钱,太重了,所以落后了。
”同伴又说:“为什么不丢掉它呢?”他没有回答,只是摇了摇头。
过了一会儿,他更加疲惫了。
已经游到岸上的同伴大声的向他喊叫道:“你太愚蠢了!被金钱蒙蔽了!性命都保不住了,还要钱干什么呢?”这个人又摇了摇头,结果淹死了。
我很可怜他。
如果都像这样,难道不会因为巨额钱财而淹死更多的人吗?于是写下了《哀溺》这篇文章。
作者介绍: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祖籍河东人(今山西记济),后迁长安(今陕西西安),世称柳河东。
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与韩愈共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初识柳宗元是在他写的《捕蛇者说》,那时读初三,只记得蒋氏会捕蛇,三代专其利,祖父死于是,父亲死于是,蒋氏从事捕蛇十二年,几死者数矣。
那蛇很毒,触草木,尽死。
以啮人,无御之者。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治许多疑难杂症。
正因为如此,太医以王命聚之,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
永之人争奔走焉。
2022-2023学年度八下期中专项复习十一 课内文言文阅读专题及答案解析

八年级下册期中专项复习十一课内文言文阅读专题(原卷)【2022春·安徽安庆·八年级校联考期中】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桃花源记(节选)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交通:(2)具:(3)要:(4)乃:(5)足:2.翻译下面句子。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3.本文以为线索,是按照桃花源,桃花源,离开桃花源的顺序来叙述。
4.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笔下的桃花源让人向往的原因是?【2022春·河南周口·八年级统考期中】阅读《桃花源记》,完成下面小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髦,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文言文趣读精细精炼景公闻命(课外篇)

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文言文趣读精美精华景公闻命( 课外篇)一、趣文导读留茶有留客吃茶者,苦无茶叶,往邻家借之。
久而不至,汤滚则溢,以冷水加之。
既久,釜且满矣,而茶叶终不得。
妻谓夫曰:“茶是吃不可了,不如留他洗个浴罢。
”【译文】有个人留客人品茶,由于没有茶叶而忧愁,便到街坊家去借。
很长时间街坊也没有送来。
水开后往外溢,就不停往锅里增添凉水,过了半天,锅里的水已经满了,而茶叶最后也没有送来。
老婆对丈夫说:“茶是吃不可了,不如留他洗个澡算了。
”二、美文精读【作品卡片】本文选自《晏(yàn)子春秋》。
《晏子春秋》是记述春秋时代有名政治家、思想家晏婴言行的一部书,大概成书于战国末期。
全书经过一个个生动开朗的故事,塑造了主人公晏婴和众多衬托者的形象。
晏子。
名婴,字平仲,汉族,春秋时齐国夷维(今山东高密)人。
晏婴历任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朝的卿相,辅政长达50 余年。
司马迁特别尊崇晏婴,将其比为管仲。
【文言原文】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
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
晏子入见,立有间。
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
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今君不知也。
”公曰:“善。
寡人闻命矣。
”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令所睹于涂者,无问其乡;所睹于里者,无问其家;循国计数,无言其名。
士既事者兼月,疾者兼岁。
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选自《晏子春秋》)【古今对碰】原文说明译文【景公】之时,【雨雪三【景公】名杵臼,庄公的异母弟。
景公在位时,连下三天雪还日而不霁】。
(春秋期间齐国的国君齐景公)【雨不雪三日而不霁】多天下雪但是不转转晴。
晴。
雨( yù):名词作动词,下,落,降。
三:此为虚词,表多次。
而:表转折,但是、但是。
霁:雨后或雪后转晴。
【公被狐白之裘】,坐【公被狐白之裘(qi ú)】齐景公穿景公披着用狐狸腋下白毛【堂】【侧】【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哀溺文
一、趣文导读
被屑挂须
贫家盖稿,幼儿不知讳,父挞而戒之曰:“后有问者,但云盖被.”一日父见客.而须上带草.儿从后呼曰:“爹爹,且除去面上被屑着.”
【译文】
有户贫寒人家睡觉盖草帘子,小儿不晓得隐讳,父亲打他之后告诫说:“以后如有人问,只能说盖被.”有一天,父亲拜见客人,胡须上面粘着草屑,儿子从后面喊道:“爹爹,快除掉你脸上粘着的被屑吧.”
二、美文精读
【作品卡片】
本文选自《柳河东集》.《柳河东集》是唐代柳宗元作品集,刘禹锡编.因作者为河东人而得名.这个集子收录了柳宗元的全部诗文.他的寓言,将先秦诸子散文中的寓言片断发展成完整的篇章,同时赋予丰富的社会内容,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强烈的现实性.
【文言原文】
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
(选自《柳河东集》)【古今对碰】
【作品赏析】
《哀溺文》讽刺了世上那些利令智昏的人,并进而警告一些贪财好利的人,如果不猛醒回头,必然身葬于名利场中.
“哀溺”是哀叹溺水者的意思.“哀”的原因是作者哀叹那个至死还不能醒悟的溺水者,他对钱财的贪婪使他丧失了对生命的顾及,从而引起了作者“大利淹死大人物”的感想,表达了其对官场贪图名利者的担忧与讽刺.《哀溺文序》的特色是用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主要刻画了溺死者要钱不要命的心态,使全文叙述相当精炼,人物形象十分生动传神.
【知识梳理】
三、强化训练(共30分)
1.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8分)
①永之氓咸.善游()②中济.,船破,皆游()
③有顷,益怠.()④又摇其首.遂.溺死()
⑤乘小船绝.湘水()⑥吾腰.千钱()
⑦何不去.之()⑧益.怠()
2.翻译下列句子.(8分)
①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
②何不去之!
③汝愚之甚,蔽之甚!
④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
3. “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这句话的正确翻译是()(3分)
A.其中有个流氓比平常更用力地划水.
B.其中一个人虽然拼命划水,速度却不如普通人.
C.其中一个人尽力游泳但仍然不能像平常一样.
D.其中一个人虽然拼命划水,却前进不了多少.
4. 下列文句中,最能说明《哀溺文序》所言永之氓溺死原因的是()(3分)
A.尽力而不能寻常 B.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
C.身且死,何以货为 D.吾腰千钱,重
5. 文中所写落水之人为何被溺死?他告诉我们什么道理?(4分)
【参考答案】
四、真题链接(2016年)
阅读《哀溺文》,完成1—4题.(共13分)
1.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永之氓咸.善游()②乘小船绝.湘水()
③何不去.之()④吾腰.千钱()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汝愚之甚,蔽之甚!
②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
3. 下列文句中,最能说明《哀溺文序》所言永之氓溺死原因的是()(2分)
A.尽力而不能寻常 B.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
C.身且死,何以货为 D.吾腰千钱,重
4. 文中告诉我们什么道理?(3分)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