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经理学第八章

合集下载

森林经理学大纲

森林经理学大纲

《林业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森林经理学[课程编号]:[学分]:6[学时分配]:课程总学时:122学时。

其中:理论课:66学时;实验实训:56学时。

[使用专业]:林业技术、森林资源管理一、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备林业专业人才所必需的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解决森林资源管理基本问题的能力,并注意渗透学林、爱林、为林业生产建设服务,勇做绿色尖兵的思想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

(一)知识教学目标1、了解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管理理论;2、熟悉森林成熟期与轮伐期的基本概念;3、掌握天然林保护工程,森林生态工程和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等方面与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有关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二)能力培养目标1、能正确进行林班区划、小班区划和小班调查;2、能正确进行林业生产条件的调查研究和从事各种专业调查;3、能准确进行森林资源统计和图面材料的绘制;4、能合理地确定森林采伐量;5、基本掌握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方法;6、能及时合理地进行森林资源信息的反馈、修订与管理;7、能利用计算机处理森林资源调查数据,图表和森林资源信息的管理;8、熟练掌握森林采伐消耗管理业务;9、能熟悉森林资源监测管理的流程;10、熟悉森林资源评估的方法和手段。

(三)思想道德教育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林业事业、热爱自然勇于奉献的精神。

2.使学生树立保护森林资源与环境,维持国土生态安全的意识。

3.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

4.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林业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5.使学生养成严格执行生产技术规范的科学态度。

6.提高学生的林业法律观念和安全生产意识。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要求]:掌握森林经理的概念、森林经理的目的、任务;熟悉森林经理工作流程、森林经理的指导原则;了解森林经理工作的必要性。

[主要知识点]:森林经理的概念、森林经理工作的必要性、森林经理的目的、森林经理的任务、森林经理的内容、林经理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森林经理的指导原则、我国森林经理工作简介。

《森林经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森林经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森林经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文):森林经理学课程名称(英文):Forest Management 课程编码:18023016开课学期:第6学期学时数、学分数:56学时,3学分适用专业:林学先修课程:树木学、森林生态学、测量学、测树学后续课程:遥感导论等一、教学目的与任务森林经理学是高等林业院校林学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具有悠久的历史。

在我国由传统林业向以森林可持续经营为指导思想的现代林业的转变过程中,其地位和作用更显得重要。

本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

森林经理学是研究森林区划、森林调查、森林评价、森林生长、森林收获调整、经营决策和控制调整等理论和技术的一门课程,在林业中发挥协调生态、技术和经济,制定经营目标、组织经营活动的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完整的森林经理学理论、方法体系,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综合灵活运用森林经理学知识编制、实施和调整森林经营方案,科学合理地经营管理森林资源,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

二、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章绪论2学时基本要求:理解森林经理学的概念、目的、任务、性质和知识体系。

第一节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概述森林经理学的概念、目的、任务、性质。

第二节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原则森林经理学的原理、知识结构和框架体系、发展历史沿革。

第三节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学科性质对森林经理学的学科性质、相关名词作进一步阐述。

重点:森林经理学的内容、目的和任务。

难点:森林经理学的原则。

第二章森林资源 4学时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森林资源的概念、作用与功能,对世界、中国和浙江省的森林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以及各自特点有一个了解。

第一节森林资源概述森林资源的概念、作用与功能。

第二节森林的数量、种类、分布世界和我国森林的数量、种类、分布。

第三节中国森林资源的结构和特点我国林地资源、各种森林结构,我国森林资源的特点。

第四节浙江省森林资源概况浙江省森林资源的数量、种类、分布。

森林经理学复习材料

森林经理学复习材料

森林经理学复习材料第一章绪论森林经理:以林业局场为对象,组织经营单位、编制经营方案,执行检查修定方案直至实现森林永续利用的系列工作的总称。

对森林资源进行区划、调查、分析、评价、决策、信息管理等系列工作的总称。

对象:森林资源宗旨: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森林经理的目的:对现实森林进行合理经营、科学管理,使之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持续利用。

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可持续林业:在对人类有意义的时空尺度上,不产生空间和时间上都不经济性的林业,或者在特定区域内不危害和削弱当代人和后代人满足对森林生态系统及其产品和服务需求的林业。

森林永续利用:在一定经营范围内能不间断地生产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所需要的木材和林副产品,持续地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在提高森林生产力的基础上,扩大森林的利用量。

森林可持续经营指标体系:a生物多样性保护b森林生态系统生产能力的维护c森林生态系统健康与活动维护d水土资源的保持e森林对全球碳循环贡献的保持f满足社会需求的多种经济效益g 相关的法规、政策、体制森林永续利用的条件永续利用的内部条件:主要指森林资源条件,它包括林地条件和林木条件。

(1)林地条件:林地数量、林地质量(2)林木条件:树种结构、年龄结构、蓄积结构、生长量条件永续利用的外部条件:(1)经济条件(2)政策法规(3)社会、文化(4)经营管理水平森林永续利用与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关系单纯讲可持续发展一词,它的空间尺度是全球、大洲(或相当的区域)、国家和国家内的某种区域。

在国家内的区域尺度上,其空间不能太小,其内部经济、自然、社会等方面必须有相对的整体性、系统性和独立性。

从内容上看,区域可持续发展它所包括的范围必须是经济、社会、自然、环境、文化等各个方面,缺一不可。

1. 思想类型无论FSY还是FSM,虽然提出的历史年代不同,但它们都是人类如何经营管理森林的一种思想或理论。

《森林经理学》教学大纲

《森林经理学》教学大纲

《森林经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和基本内容森林经理学主要研究森林经营管理的理论和技术。

传统森林经理学主要内容包括森林经理的发展历程及展望、森林经理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森林的理想结构及其调整方法、森林成熟与轮伐期、森林采伐、森林区划及森林经理调查、森林经营方案和森林资源管理等。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现代森林经理学在传统森林经理学基础上增加了森林评价、森林经营管理决策、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等。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森林经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今后从事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打下必要的基础。

三、基本教学要求本课程是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学生在修本课程之前要求掌握相关的预备知识,同时实验和实习是使学生理解森林经理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森林经理基本技能的重要教学环节,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1、《森林经理学》,于政中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数量森林经理学》,于政中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五、教学进度安排方案1、教学进度安排汇总表2、各章节教学目的要求及内容要点第一章森林经理的指导原则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1、森林经理指导原则:即永续利用原则;扩大再生产原则;最有效地利用森林资源原则;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原则2、森林永续利用的概念及包括的主要内容要求一般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1、实现森林永续利用的必要性和条件2、森林资源扩大再生产:讲授扩大再生产的概念和种类;主要指标;实现扩大再生产的途径。

第二章森林调整的理想结构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1、森林调整的概念2、法正林:法正林的概念;法正林的内容要求一般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1、完全调整林:完全调整林的概念、特点及与法正林的区别。

2、异龄林的理想模型:异龄林的特点及理想异龄林结构要求;异龄林的作用。

第三章森林成熟与轮伐期,择伐周期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1、森林成熟的概念及意义。

森林经理复习资料带答案2011(081、082)

森林经理复习资料带答案2011(081、082)

一、填空1. 我国国有林森林区划系统国有林场区划系统:林场(总场)—分场(营林区、作业区、林区)—林班—小班2.森林资源信息管理:是指与森林资源管理活动有关的经过加工的能反映资源现状、动态及管理指令、效果、效益等管理活动的一切数据。

3.森林资源监测的主要内容:森林资源监测是对一定空间、一定时间内的森林资源状态进行的连续性跟踪调查。

森林资源监测体系是组织、建立、实施森林资源监测的一整套方法。

我国的森林资源监测体系是由国家森林资源监测、地方森林资源监测和资源信息通讯及管理系统组成。

4.森林经理工作的主要成果:森林经营方案5.森林经营档案:(1)调查卡片、统计报表及图面资料;(2)经营活动记载;(3)地形图、遥感资料;(4)材积表等林业数表;(5)样地资料;(6)社会经济;(7)设计文件;(8)法规(共10条,答8条可给满分。

)6.样地:在林分内,按照随机抽样原则设计的实测调查地块。

7. 森林资源管理决策:是人们为了实现既定目标,按一定的方法和准则,对多个方案进行理性选择的过程。

8. 标准地是在林分内按照什么要求确定的什么地块:在林分内,按照平均状态的要求所确定的能充分代表林分总体特征平均水平的地块。

也称典型样地。

9.森林评价:是以森林的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作为资产进行货币价值计算的一项活动。

10.森林成熟:森林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最符合经营目的的状态。

11. 组织森林经营类型的主要依据:12.森林区划的目的:便于调查、统计和分析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便于组织经营单位,便于长期的森林资源经营利用活动,便于经济核算工作13. 间伐:主伐前进行的抚育性质的采伐利用,包括抚育采伐和卫生伐。

14. 更新:15. 林相图:是以基本图为底图编绘而成的、反应林业经营单位内小班的林种、树种、年龄等分布情况的服务于经营活动的图面材料。

二、是非判断题(1-13柯坪姐姐,14-27 唯丹姐姐 1-15 )1.经济林是指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工业原料、和药材等为主要目的的林木。

(职业经理培训)森林经理学教学实习指导书

(职业经理培训)森林经理学教学实习指导书

《森林经理学》教学实习指导书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二0一一年八月目录实习要求与安排1第一章森林区划21.1经营区划系统和要求21.1.1经营单位区划系统21.2经营区划要求21.2小班区划21.2.1小班区划条件21.2.2小班区划方法和要求31.3森林分类区划4第二章小班外业调查42.1小班调查与记载42.1.1小班调查方法42.1.2小班调查因子记载62.1.3小班调查要求102.2四旁树木调查112.2.1调查方法112.2.2调查样本组织112.2.3四旁树木调查112.2.4内业计算与统计112.2.5四旁树木折算和占地面积12 2.3调查总体蓄积量控制12第三章统计与成图133.1面积计算133.1.1面积计算程序133.1.2县、乡(镇、林场)总面积确定13 3.1.3行政村(林班)面积计算143.1.4小班面积计算143.2小班蓄积量计算143.2.1纯林143.2.2混交林143.3统计表编制143.3.1内业统计143.3.2成果表格143.4林相图编制153.4.1基本图编制153.4.2林相图绘制153.5县级森林资源分布图编绘173.5.1缩小、拼接173.5.2编绘173.5.3复印173.5.4清绘173.6林种布局图绘制173.6.1林种范围勾绘173.6.2着色173.7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报告编写提纲18 附件技术标准19参考文献33实习要求与安排一、实习目的以金寨县马鬃岭林场为实习基地,通过实际的森林区划和森林资源调查(小班调查),使学生掌握森林区划、森林资源调查(小班调查)、数据统计与制定图、数据分析与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报告编制等方法。

二、实习内容(一)森林区划森林区划的目的、意义;我国森林区划系统、营林区、林班、小班的划分方法;小班地形图勾绘。

(二)森林资源调查(小班调查)森林资源调查的目的、意义;我国森林资源调查体系;小班调查内容、调查方法。

(三)数据统计与制图方法。

森林经理学课件

森林经理学课件
碳汇林建设
积极发展碳汇林建设,提高森林的碳汇能力,减缓全球气候变暖趋势。
国际合作与政策研究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开展气候变化与森林应对策略的研究,推动相关 政策制定和实施。
THANKS
感谢观看
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生产力
总结词
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生产力是衡量生 态系统管理效果的重要指标,需要关注 生态系统的整体状况和生产力水平。
VS
详细描述
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可以通过多种指 标来评价,如物种多样性、群落结构、土 壤健康等。同时,生产力水平也是衡量生 态系统健康的重要指标,包括植物生长速 度、生物量等。为了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 健康与生产力,需要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 施,如施肥、灌溉、修剪等。
案。
森林资源保护与恢复
01
02
03
04
总结词
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现有森林资 源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促进
受损森林的恢复和重建。
生态系统保护
加强森林生态系统保护,防止 外来物种入侵和生态破坏。
受损林恢复
采取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等措 施,促进受损森林的恢复和重
建。
生物多样性保护
保护森林生物多样性,维护生 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森林防火与病虫害防治
• 总结词:森林防火与病虫害防治是森林经理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涉及到如 何预防和控制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的危害,以保证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详细描述:森林防火与病虫害防治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火灾和病虫害对森林资源 的损失和破坏。在防火方面需要加强火源管理和火险预警等工作;在病虫害防 治方面需要加强监测和防治工作。
森林采伐与更新
• 总结词:森林采伐与更新是森林经理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涉及到如何合理 地采伐和更新森林资源,以保证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

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

2023/12/13
3
1. 森林经营方案定义:
森林经营主体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要 求及国家林业方针政策编制旳森林资源哺育、保 护和利用旳中长久规划,以及对生产顺序和经营 利用措施旳规划设计。
简言之,森林经营方案是森林经营单位以森 林可连续利用为目旳,科学地组织森林经营旳规 划设计。
2023/12/13
2023/12/13
22
二类编案单位应编制简要旳森林经营方案,其 内容一般涉及:
森林资源与经营评价,森林经营目旳与布 局,森林经营,森林保护,森林经营基础设施 维护,效益分析等。
2023/12/13
23
三类编案单位应编制规划性质森林经营方案, 其主要内容一般涉及:
森林资源与经营评价,森林经营方针、目 旳与布局,森林功能区划与森林林经营旳生态与社会评估等。
2023/12/13
7
8.1.2 编制森林经营方案根据和周期 一、编制森林经营方案旳根据
(3)国家和地方旳法规、政策、行业规范和原则。
(4)合用旳森林经理调查(二类调查)成果、 森林资源档案材料和专业调查成果。
2023/12/13
8
8.1.2 编制森林经营方案根据和周期 一、编制森林经营方案旳根据
一、编制森林经营方案主体
(2)组织形式与编制主体旳资质
一类编案单位应单独编制森林经营方案;二 类编案单位可在本地林业主管部门指导下组织编 制简要森林经营方案;三类编案单位由县级林业 主管部门编制规划性质旳森林经营方案。
一类和三类编案单位应由具有乙级以上林业 调查规划设计单位承担;二类编案单位应由具有 丙级以上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质旳单位承担。
4
2. 森林经营方案旳作用:
(1)森林经营方案是将森林经营单位逐渐 导入森林可连续经营轨道旳文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森林保护与游憩专业必修课程
森林经理学
专业核心课程
2.3 林龄结构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学
• 指各种林分或树木的年龄状况,以及不 同年龄林木林分的面积,株数在时间和 空间的分布 • 同龄林:林分内林木的年龄差在一个龄 级以内的林分 • 异龄林:林分内林木的年龄差超过一个 龄级的林分 • 上述两种林分由于(年龄)结构的不同, 采取的经营措施也不同
2007年 秋 18
森林保护与游憩专业必修课程
森林经理学
专业核心课程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学
二、材积控制法
(一)法正蓄积法 1.Von mantel公式
法正年伐量: En Vu
u Vu 2 2 Vu Vn u 2 故 : En Vn u Vn
用现实采伐量代替法正采伐量,又用现实蓄积量代替法正蓄积 量,则有: 2
式采伐的林木蓄积量。
2007年 秋 10
森林保护与游憩专业必修课程
森林经理学
专业核心课程
(二)种类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学
按采伐性质分:主伐、间伐和补充主伐
森林采伐量种类:森林主伐量、间伐量、补充 主伐量。
森林的主伐方式:皆伐、渐伐、择伐
2007年 秋 11
森林保护与游憩专业必修课程
森林经理学
专业核心课程
a为龄级期限。
2007年 秋 15
森林保护与游憩专业必修课程
森林经理学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学
专业核心课程 (三)按林龄公式计算
⒈按第一林龄式计算
LA(林龄Ⅰ)=(f近+f成+f过)/2a
Lv(林龄Ⅰ)=LA×Vm3/hm2 ⒉按第二林龄式计算
/3a
LA(林龄Ⅱ)=(f中1+f近+f成+f过)
Lv(林龄Ⅱ)=LA×Vm3/hm2 公式将龄级期限延长到靠近近熟林的一个中龄林。
2007年 秋 12
森林保护与游憩专业必修课程
森林经理学
专业核心课程
计算和确定合理采伐量的工作步骤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学
第一步:在进行主伐量和间伐量计算时,计算单 位是经营类型; 第二步:在各公式计算基础上进行分析论证, 统筹考虑经营单位的龄级结构、林况和市场需材情
况,论证和确定各经营类型在经理期的年伐量;
成过熟林占优势的天然林中,计算出的
年伐量肯定偏大。
2007年 秋 20
森林保护与游憩专业必修课程
森林经理学
专业核心课程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学
⒉改正式
此为 Landoridt 提出,所以又称 Landoridt 公 式。 当成、过熟林占优势时,为了避免按蓄积公 式计算结果偏大的缺陷,兰多利特提出一个改正 式。 Ew=2Vw/u=Vw/0.5u 由于改正系数 0.6 比 0.5 计算的年伐量减少 17 %,所以常采用0.6作为改正系数。 Ew=Vw/0.6u
f21--次于f11的龄级面积;
... fn1--最小龄级的面积。
2007年 秋 17
森林保护与游憩专业必修课程
森林经理学
专业核心课程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学
(五)按林况计算
LA(林况)=ΣA/a Lv(林况)=ΣV/a 式中:ΣA--采伐小班的总面积 ΣV--采伐小班的总蓄积
a---采伐期限
采伐期限定为多少年,要看经营水平高低。
森林保护与游憩专业必修课程
森林经理学
专业核心课程
第6章
森林收获调整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学
学习提要:理解森林收获调整的概 念、内容与意义,掌握森林收获调 整的方法。
2007年 秋 1
森林保护与游憩专业必修课程
森林经理学
专业核心课程
6.1 森林收获调整的概述
森林经理学=森林收获调整学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学
一、森林收获调整的概念
生长量是用的现实平均生长量,既然用法正
蓄积比较,那就不标准了。
2007年 秋 29
森林保护与游憩专业必修课程
森林经理学
专业核心课程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学
(2)盖尔哈特(Gehrhardt)公式
Ew=(Zw+Zn)/2+(Vw-Vn)/a
式中: Zw --从收获表上查得,现实林连年生长量;
Zn--法正生长量,从收获表上查得; a--调整期,从10~1/2u范围内确定; Vw--现实林蓄积量,老龄林实测,其他龄 级用收获表上测定。
2007年 秋 3
森林保护与游憩专业必修课程
森林经理学
专业核心课程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学
二、森林调整的主要内容
林种结构调整 树种结构调整 林龄结构调整 空间结构调整
2007年 秋 4
森林保护与游憩专业必修课程
森林经理学
专业核心课程
2.1 林种结构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学
林种体现了经营森林的主导功能(目的) • 林种结构主要体现在:各林种的数量,时空分布 • 林种结构的调整重要考虑的有: 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经营水平
2007年 秋 28
森林保护与游憩专业必修课程
森林经理学
专业核心课程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学
优点:公式简单、合理,它反映了经营单位内采 伐量和蓄积量以及生长量之间相互关系;不仅适 用于皆伐作业的同龄林,而且适用于择伐作业的 异龄林计算年伐量。 缺点:公式仍没包括枯损量、间伐量,计算出的 年伐量偏小; 调整期需要多少年,是估计数字;
合理(理想)的森林结构
调查 区划 评价 规划 设计 组织 实施 监测 调整
能够持续满足人类对森林需求 (现在与未来)的时空结构
基础工作——调查、区划 关键工作——规划、组织 核心工作——监测、调整 支撑性工作——信息管理 研究目标森林结构及其实现途径 的科学——森林经理学 全过程的文本表达形式——森林 经营方案 2007年 秋
专业核心课程 (三)按蓄积量结合生长量计算年伐量
森林经理学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学
⒈ 较差法(Different method)
(1)海耶尔(Carl Heyer)公式
Ew= Zw+(Vw-Vn)/a
将数值为 Vw-Vn这部分蓄积于调整期 a 年间均分
采伐,以便导向法正状态。 式中:Zw---现实平均生长量 Vn---法正蓄积量 a---调整期
2007年 秋 25
森林保护与游憩专业必修课程
森林经理学
专业核心课程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学
2.检查法 Z=M2—M1+C
式中:Z:林分蓄积定期生长量;
M2:期末调查林分蓄积;
M1:期初调查林分蓄积;
C:期间林分采伐量。
检查法是高度集约经营方式,森林资源连续 清查和其他项目的定期调查都是在此基础上 发展起来的。
五、合理确定采伐量应考虑的原则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学
⒊采伐的对象一定要是成熟林,达到主伐年龄的 ⒈有利于改善同龄林经营单位内各林分的龄级结 林分或达到工艺成熟的林分才能采伐; 构或异龄林的林分树木径级结构; ⒋有利于改善林况和环境条件,要充分利用更新 ⒉在成熟林占优势的原始林区,确定的采伐量既 择伐、卫生采伐的木材产量,同时要积极扩大间伐 要及时利用现有成过熟林资源,又要求在较长时间 利用。 内保持相对稳定的采伐量,避免较大的变动;
2007年 秋 22
森林保护与游憩专业必修课程
森林经理学
专业核心课程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学
优点:⑴适用于龄级均匀的经营单位; ⑵收获预定方法简单。 缺点:龄级结构不均匀,产生偏差; 无明显的调整期。
2007年 秋 23
森林保护与游憩专业必修课程
森林经理学
专业核心课程
(二)按平均生长量法计算年伐量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学
森林保护与游憩专业必修课程
森林经理学
专业核心课程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学
优点:适用于龄级结构均匀的林分;
用生长量控制采伐量,可作为全国、大区控制年
伐量理论依据。
缺点:不适用于龄级结构不均匀的林分;如果中幼林 多,生长量大,计算出的年伐量就偏大,必然采到未 熟林;当成过熟林多,如按平均生长量来确定采伐量, 就会引起成过熟林资源积压、枯损、病腐率增加。 没有包括自然稀疏的枯损量、间伐量的平均生长 量,计算出的年伐量偏小。
第三步:利用材种出材量表或经验数据,计算
经济材出材量;
第三步:安排伐区和确定采伐顺序。
2007年 秋 13
森林保护与游憩专业必修课程
森林经理学
专业核心课程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学
6.2 同龄林年伐量计算方法
一、面积控制法
(一) 区划轮伐法
LA(轮伐)=Σf/U Lv(轮伐)=LA(轮伐)×V m3/hm2
式中:
LA(轮伐)---年伐面积
Σf---经营单位的总面积 Lv(轮伐)---年伐蓄积 U---轮伐期 V---成过熟林平均每公顷的蓄积量
2007年 秋 14
森林保护与游憩专业必修课程
森林经理学
专业核心课程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学
(二)按成熟度计算的年伐量 LA(成熟度)=(f成+f过)/a Lv(成熟度)=(v成+v过)/a 式中:f成、f过分别为成、过熟林面积; v成、v过分别为成、过熟林蓄积;
2007年 秋 7
森林保护与游憩专业必修课程
森林经理学
专业核心课程
2.4 空间结构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学
包括两个层次 (1)经营单位内各林种和树种的空间(水平和垂 直)分布 (2)林分内各株林木的直径,树高,蓄积,在林 分中的位置等,即林分的结构
2007年 秋 8
森林保护与游憩专业必修课程
森林经理学
专业核心课程
三、森林调整的基本手段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学
3.1 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和林业规划
规定了林业的经营空间,在地域的位置和所贡献的 整体效益(决定林种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