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法学院医事法研究方向

合集下载

医事法律

医事法律

医事法学总论1·医事法从字义上讲是关于医事的法,即关于医药卫生的法。

医事法学这是以医事法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医事法的产生和发展,医事法的性质、任务和本质;医事法的范畴、要素、内容;医事法的渊源于效力;医事法的实施和诉讼;医事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作用以及与其他部门法的相互关系等。

概言之,医事法学是研究医事法这一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法律学科。

2·医学(卫生)和法律的关系:1)、医学(卫生)与法之间,具有相连相通的密切关系:首先,法律的社会性(社会职能)与医学(卫生)直接相连相通;其次,实现生命健康权利是医学与法律共同的价值追求。

2)、医学(卫生)发展对法的影响:①、对法律意识的影响:医药卫生的发展,常常影响或启迪着人们的法律意识,导致人们法律思想观念的改变。

②、对立法的影响:首先从法的内容看,翻开当今世界各国的法律汇编,无论是国内法还是国际法,无论是传统法律部门还是新兴的法律部门,随处可见医药卫生对法的影响;医药卫生对立法的作用,更主要的表现在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了一系列需要以法来解决的新问题的产生,也导致了需要通过立法来调整新的社会关系的出现,从而引出大量新的立法问题;医药卫生的发展,还把大量的原来属于纯技术规范的各种标准引入到法律当中,形成了新的法律规范形式——法律技术规范(技术法规)。

③、对执法和司法的影响:执法和司法是保证法律实现最重要的环节,“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是基本原则,在认定事实方面,现代医学的发展,使法医鉴定、司法精神鉴定、亲子鉴定、毒理鉴定等专门手段,在调查取证方面被广泛采用,大大增强了认定案情的能力。

④、对法学研究的影响:对法学研究的影响突出的表现为现代医学带来的伦理和法律问题;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法学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导致法律体系中新的部门法的产生,也促进了法和法制的进步。

3)、法对医学(卫生)的影响和作用:首先,法为医药卫生事业的组织管理和运行提供了重要保障;其次,法对医学科技成果合理使用有保证和促进作用;第三,法对医药卫生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消极后果有控制和防范作用;第四,法对医药卫生国际合作交流的推动和协调作用。

公共事业管理医事法学方向

公共事业管理医事法学方向

公共事业管理医事法学方向在现代社会中,公共事业管理医事法学方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

公共事业管理是指政府或其他公共机构对社会各个方面进行管理和监督的一种行为,而医事法学则是研究医疗事务中的法律问题。

将两者结合起来,就是研究公共事业管理领域中与医疗相关的法律问题。

公共事业管理医事法学方向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到医疗机构的管理、医疗人员的行为规范、患者权益的保护等方面。

首先,对于医疗机构的管理来说,公共事业管理医事法学方向的研究可以关注医院的组织结构、管理流程、质量控制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研究和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可以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保障患者的就医权益。

公共事业管理医事法学方向的研究还可以关注医疗人员的行为规范。

医生、护士等医疗人员在工作中需要遵守一系列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以保证医疗质量和患者的安全。

通过研究和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可以规范医疗人员的行为,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公共事业管理医事法学方向的研究还可以关注患者权益的保护。

患者在就医过程中享有一系列的权益,如知情权、选择权、隐私权等。

通过研究和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可以保护患者的权益,防止医疗机构和医疗人员滥用权力,损害患者的利益。

公共事业管理医事法学方向的研究对于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保障患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医疗机构管理、医疗人员行为规范和患者权益保护的研究,可以构建健全的医疗法律体系,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在实际应用中,公共事业管理医事法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立法者提供参考,为政府部门制定政策和规范提供依据,为医疗机构和医疗人员提供指导。

同时,公共事业管理医事法学的研究也可以为患者提供保障,让他们享受到更加安全、合法、公正的医疗服务。

公共事业管理医事法学方向的研究对于推动医疗领域的发展和保障患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医疗机构管理、医疗人员行为规范和患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法律问题,可以为构建健康、公正、法治的医疗环境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

北京大学法学研究生方向

北京大学法学研究生方向

北京大学法学研究生方向一、北大法学院硕士研究生有哪些方向,哪些方向比较热门,哪些方向难度较低?(一)方向(大三上学期务必决定好,因为那是已经学了许多部门法了)1.法学理论01 法理学02 法律社会学03 比较法学04 立法学2.法律史01 中国法律思想史02.中国传统法律文化03.西方法律思想史04.中国法制史05.外国法制史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考研大军,研究生就业问题近年来也成为热点话题。

官方发布的研究生总体就业率高达95%以上,但有的专业首次就业率甚至低至5.56%。

究竟什么才是真实的情况,也许永远也无法知道,但多几个渠道了解信息,或许能在作决定时提供帮助。

七成高校研究生就业率超95%凯程考研以"专业、负责、创新、分享"的办学理念,突出"高命中率、强时效性、全面一条龙服务"的特色,成为考研学子选择专业课辅导的首选。

10年来已有千余位考生在凯程的帮助下顺利考取全国著名高校,引发业界强烈关注。

3.宪法学与行政法学01.中国宪法学02.外国宪法学03.行政法学04.行政诉讼法学05.外国行政法学4.刑法学01.中国刑法学02.外国刑法学03.犯罪学04.监狱法学05.司法精神病学5.民商法学01.民法学(含婚姻家庭继承法)6.诉讼法学01.刑事诉讼法学02.外国刑事诉讼法学03.民事诉讼法学04.刑事侦察学7.经济法学01.经济法学02.金融法学03.税法学04.企业与公司法05.反垄断法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01.环境法学02.国际环境法学10.国际法学01.国际公法02.国际关系与中国外交03.人权法法学(知识产权法)01.知识产权02.国际知识产权法学(商法),01.商法学法学(国际经济法)01.国际经济法02.国际私法03.海商法(二)热门方向1. 经济法学2.民商法学3.刑法学4.国际经济法(三)冷门专业(难度相对较低)1.法律史2国际法学3商法4 诉讼法学关于凯程: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致力于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杨武金教授、张释然教授、索玉柱教授、方浩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

医事法学博士

医事法学博士

医事法学博士摘要:一、医事法学博士概述二、医事法学博士的学术领域1.医学伦理2.医疗卫生政策3.医疗纠纷处理4.健康法律制度三、医事法学博士的职业前景1.医疗机构管理2.卫生行政部门3.律师事务所4.医药企业法务部门四、如何成为医事法学博士1.学术背景2.考取博士学位3.学术研究与实践经验4.跨学科能力培养五、医事法学博士在我国医疗体制改革中的作用1.政策建议与立法建议2.医疗纠纷处理与调解3.医疗机构内部管理优化4.医疗服务质量与安全监管六、结论正文:医事法学博士,一个融合医学、法学和伦理学的跨学科专业,正逐渐在我国医改大潮中崭露头角。

这一专业培养的是具备医学专业知识、法学理论和伦理素养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他们肩负着解决医疗纠纷、推动医疗体制改革、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等重要任务。

医事法学博士的学术领域涉及多个方面,其中包括医学伦理、医疗卫生政策、医疗纠纷处理以及健康法律制度等。

在医学伦理方面,他们要研究医疗行为中的道德和法律问题,为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提供伦理指导。

在医疗卫生政策领域,他们要关注政策制定、实施和评估,为我国医疗体制的改革提供智力支持。

医疗纠纷处理是医事法学博士的另一个重要课题,他们要研究纠纷产生的原因、处理机制和调解策略,以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

此外,健康法律制度也是医事法学博士的研究重点,他们要分析现有法律法规的不足,提出完善建议。

具备扎实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医事法学博士在职业市场上具有广阔的前景。

他们可以在医疗机构担任管理职务,运用专业知识优化医疗服务;在卫生行政部门工作,参与政策制定和实施;在律师事务所从事医疗纠纷案件的法律服务;或在医药企业担任法务部门负责人,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

要想成为医事法学博士,首先需要具备医学或法学等相关领域的学术背景。

接下来,通过考取博士学位,进行系统的学术研究。

在学术研究过程中,积累实践经验,深入了解医疗行业和法律体系。

此外,跨学科能力的培养也是不可或缺的,这有助于在学术领域取得更高的成就。

医事法学的学科定位、研究范畴与教学改革

医事法学的学科定位、研究范畴与教学改革

医事法学的学科定位、研究范畴与教学改革峗怡;贺加【期刊名称】《中国医学伦理学》【年(卷),期】2013(026)001【摘要】Medical jurisprudence focuses on medical activities involved in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judicial practice and legislation and abolishment, have its own independent legal system. However, it has not yet been formally be included in the professional directory, it has some ambiguity concepts exist with the " science of health law" , " health and law" and to a certain extent hinder the teaching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this discipline. Through the limitation of its connotation, analysis of the foreign experience, it is suggested that medical jurisprudence teaching reform should conform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the content and method should be reformed to improve the medical jurisprudence theory system.%医事法学着重探讨医事活动涉及法律规范的理论体系以及司法实务及立法兴废等问题,应当有其独立的法律体系;但其尚未被正式列入专业目录,与医学法学、卫生法学之间定位存在的模糊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其教学改革与学科发展.通过廓清其内涵,分析国外经验,建议医事法学教学改革应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从内容和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改革,完善医事法学理论体系.【总页数】3页(P115-117)【作者】峗怡;贺加【作者单位】第三军医大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教研室,重庆40003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93.2【相关文献】1.谈苏曼殊作为世界华文文学学科研究对象的可行性--兼论该学科的研究范畴 [J], 李诠林2.一本具有探索创新特色的医事法学专著r——张新华教授的《医事法学学科体系研究》读后 [J], 石俊华3.医事法学的学科定位、专业设置与学位授予——我国医事法学学科建设的根基性问题 [J], 李海滢4.以医事法学交叉学科深层融合提升医事法学人才培养的质量 [J], 李春峰;付少杰5.新世纪自然辩证法的学科、课程、教材建设与教学改革——学科建设与课程定位[J], 于祺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谈医事法律专业方向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研究

谈医事法律专业方向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研究

谈医事法律专业方向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研究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疗事务和健康状况的法律问题的关注日益增加。

医事法律专业作为一门相对新兴的学科,涉及医疗法律、卫生法律、药事法律等方面的内容,为医护人员、律师以及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了必要的法律知识与法律培训。

本文就医事法律专业的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展开研究。

一. 医事法律专业培养方案1.1 专业背景医事法律专业是为了满足社会对医护人员、律师以及相关从业人员法律知识需求而设立的专业。

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扎实的法律基础知识和医疗法律专业知识,具备相关法律实践能力和医疗领域法律咨询能力的专业人才。

1.2 课程设置1.2.1 法律基础课程•法学导论:介绍法学的基本概念、法律的本质和法律的基本原理,为学生打下法学基础。

•宪法学与行政法:介绍宪法与行政法的基本原理,帮助学生理解政府权力、公民权利以及行政机关的组织与职能。

•民法与商法:介绍民法与商法的基本原则,帮助学生了解合同法、侵权法、公司法等民商法律知识。

•刑法与诉讼法:介绍刑法的基本原理和刑事诉讼法的相关知识,为学生提供刑事法律方面的知识基础。

1.2.2 医疗法律课程•医学伦理学:介绍医学伦理与伦理概念,培养学生在医事法律事务中的伦理道德素养。

•医疗法学:介绍医疗法律的基本原则、医疗纠纷处理等内容,培养学生在医疗法律领域的专业知识。

•药事法学:介绍药事法律的基本原理、药事管理等内容,培养学生在药品管理和药事法律方面的专业能力。

•卫生法学:介绍卫生法的相关知识,包括卫生管理法规、公共卫生法等,培养学生在卫生行业中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能力。

1.2.3 法律实务课程•法律文书写作:培养学生学习和运用法律文书写作技巧,如法律意见书、诉讼文书等。

•法律研究方法:教授学生法律研究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法律研究能力。

•法律实务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培养学生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和实践经验。

二. 培养方案的实施医事法律专业方向的培养方案不仅要注重理论教学,还要加强实践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医事法学就业前景

医事法学就业前景

医事法学就业前景医事法学(Medical Jurisprudence)是研究医事法律这一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法律学科。

医事法学是医学等自然科学与法学的结合,并随着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而进一步发展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兼具医学、法学等两个以上学科的特点,并受到多个学科发展的影响。

如今越来越多的医疗纠纷案件发生,但大多数的医疗事故受害者,无法得到法律的支持,他们孤立无援,生活艰难。

另外呢很多从事法律专业的人士对于医疗事故案件并不是很专业。

最近几年的一个新兴的专业医事法学专业应运而生。

今天笔者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这个最近几年不管是报考统招研还是在职研都是香饽饽的专业,医事法学专业。

那么医事法学在职研的就业方向以及就业前景如何,也就是各位在报读医事法学专业的时候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

多年来从事中国政法大学医事法学在职研招生工作,给大家总结一下其就业前景及方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可以去司法机关,法律服务部门,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医疗单位,还有其他的一些企业。

2. 保险公司,现在保险公司理赔部,涉及到医疗责任保险,涉及到人生以外损坏保险,涉及到人寿保险,涉及到医学和法学的知识,这样保险公司也对我们的学生油需求。

3. 各级各类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服务机构,还是在医疗投资公司和律师事务所等。

4. 药监局、医疗器械、医药公司等随着我们国家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人们的权利意识不断提高,医疗纠纷,那么呈上升趋势,医疗纠纷也成为医患关系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

那么解决医患关系,解决医疗纠纷的人,那么绝大多数是懂医不懂法,或者是懂法不懂医,那么为了社会和谐,为了医患关系和谐,我们针对社会需要,我们开办了这样一个法学(医事法律方向)。

主持人:那像除了我们天津医科大学呢,像您了解现在还有哪些院校在开设这样一个专业呢?古津贤:那么随着我们天津医科大学在2000年设立这个专业以后呢,其他的高等医学院校也像雨后春笋,出现了很多,主要包括三类,一类就是授予法学学士学位的,现在一共有16所高等院校主持人:比如说有什么学校呢?古津贤:你比如说天津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大连医学院,温州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等等,那么还有一种是在卫生职业管理里面,设一个医事法律方向,第三种情况,就是在临床医学里头设一个医事法律方向,主要是三种情况。

北大法医考研

北大法医考研

北大法医考研
北大法医考研介绍
北大法医考研是指北大法医学专业的研究生考试。

北大法医学专业是国内研究法医学领域最为重要的学科之一,培养了大量具有高水平研究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

北大法医考研的报考要求包括:具有相应的学历背景,如法医学或相关医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通过国家统一考试,如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或综合素质评价等考试形式。

报考者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学术研究能力和科学素养,对法医学领域有浓厚的兴趣和热情。

北大法医考研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深厚的法医学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能够在法医学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和实践工作。

课程设置涵盖了法医学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技术,如法医学概论、法医学鉴定学、法医学实验室技术等。

考研期间,学生需要完成一定的课程学习和实践培训,并参与科研项目和实验室工作。

毕业要求包括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和完成学术成果的发表。

北大法医研究生毕业后,可在法院、公安机关、检察院、司法鉴定机构等单位从事法医学相关职业,也可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

同时,拥有北大法医学研究生学位也为进一步深造和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总的来说,北大法医考研是一个具有相当难度的学术考试,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学术基础和科研能力。

但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毕业生将具备成为优秀法医学专业人才的潜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大学法学院医事法研究方向
法律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
根据《北京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课程设置)改革方案》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方向注重于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能够熟练运用医学和法学的理论和方法,针对医疗卫生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医事法律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和处理,胜任医事法各领域工作的高级法律专业人才。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要求参与本计划的法律硕士研究生在完成法律硕士学习计划的基础上,修完本方向所要求的专业必选课和高级专业课程,参加本方向要求的社会实践任务,并能够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之下完成毕业论文。

二、课程设计
(一)法学基础理论和研究生公共课程(共32学分)
注:以上课程应该在第一学年完成
(二)本专业培养方向的必选课程(共13学分)
注:以上课程应该在第二学年完成。

(三)本专业培养方向的高级专业课程(共9学分)
关于专业高级课程的有关说明:
1、卫生法学总学时48,3学分
本课程为面向北京大学法学院医事法学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开设的专业高级课程。

学生在学习掌握了法学基础理论课程之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卫生法学的基本理论、卫生立法与执法、卫生行政诉讼与复议以及各种卫生法律制度有深入地了解,基本掌握卫生法学的理论和方法,具备一定的科研和实践能力。

师资来源:本院教师。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讨论以及必要的教学实践。

考核方式:期末论文为主,但是期中需要上交一个案例分析方面的论文,而且必须是实践中实际发生的案例。

2.侵权法 48学时,3学分
本课程为面向北京大学法学院医事法学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开设的专业高级课程。

学生在学习掌握了法学基础理论课程之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侵权法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最新发展有深入了解,在此基础上,能够进一步对侵权法加以研究,并能够利用课程所学分析和解决一般侵权行为、尤其是医疗事故等实际问题。

师资来源:本院教师。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讨论以及必要的教学实践。

考核方式:期末论文为主,但是期中需要上交一个案例分析方面的论文,而且必须是实践中实际发生的案例。

3.社会保障法:48学时,3分学
本课程为面向北京大学法学院医事法学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开设的专业高级课程。

学生在学习掌握了法学基础理论课程之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社会保障法学的基本理论,社会保障立法与执法,以及各种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特别是与医疗卫生事业相关的医疗保险制度、工伤保险制度、生育保险制度和公共卫生福利制度等有深入地了解,基本掌握社会保障法学的理论和方法,具备一定的科研和实践能力。

师资来源:本院教师。

教学方式:专题讲座和课堂讨论相结合。

专题讲座由主讲教师和外请专家分别承担;课堂讨论以同学们选择有关专题或典型案例,在分组讨论和事先准备的基础上进行,主讲教师或专家点评。

考核方式:期末论文为主,结合讨论情况综合评定成绩。

四、其他培训方式
(一)研究课题与项目:鼓励部分有能力的学生参与国家卫生立法、政策研讨活动、参与有关的课题研究。

(二)组织研讨会
(三)提供实习机会
六、授予证书
完成学习计划的所有学生都将获得北京大学颁发的法律硕士毕业证书证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