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试题精编

合集下载

江苏省宿迁市名校2024届中考语文模拟精编试卷含解析

江苏省宿迁市名校2024届中考语文模拟精编试卷含解析

江苏省宿迁市名校2024届中考语文模拟精编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1.在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用黑色的墨水在白色的纸、绢上作画,这是中国画家所钟情的“黑白世界”。

黑白世界,对中国人来说,它没有绚烂富丽的颜色,它的水墨颜色最能表现自然的朴素本性,能够体现出画家追求自然妙趣的思想。

水墨山水在中国绘画中占有很高的地位。

A.由于所以而且B.虽然但是所以C.不仅而且因此D.因为所以而且2.下列句子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片绿叶里有春天的影子,一个微笑里有鼓励的影子,一朵白云里有天空的影子,一次抚摸里有信任的影子。

”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B.“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

C.“花下清朝留学生速成班的学生,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土山。

”运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聒.噪(guō)冠.冕(guān)游弋.(yì)矫.揉造作(jiǎo)B.惭赧.(nǎn)亵.渎(xiè)伛偻.(lǚ)日星隐曜.(yào)C.豢.养(huàn)瞥.见(biē)恣睢.(suī)浩浩汤汤..(dàng)D.恪.守(kè)宽宥.(yòu)阴翳.(yì)雾凇沆砀.(dàng)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已有大概200多年历史的莱芜梆子,唱腔刚劲豪爽、高亢激昂,没有大幅度的旋律变化和音符跳跃,似乎特别有利于正剧的表达。

中考语文试题

中考语文试题

选择题:
下列哪部作品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
A. 《狂人日记》(正确答案)
B. 《骆驼祥子》
C. 《家》
D. 《春》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诗出自哪位诗人?
A. 杜甫
B. 陆游(正确答案)
C. 李白
D. 王维
下列哪个成语与古代科举考试有关?
A. 悬梁刺股
B. 金榜题名(正确答案)
C. 破釜沉舟
D. 指鹿为马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与哪位女性人物有着深厚的感情纠葛?
A. 薛宝钗(正确答案)
B. 林黛玉(也是正确答案)
C. 王熙凤
D. 史湘云
下列哪部作品不属于“四大名著”?
A. 《红楼梦》
B. 《西游记》
C. 《聊斋志异》(正确答案)
D. 《水浒传》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句诗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A. 战乱后的凄凉
B. 考生中榜后的喜悦(正确答案)
C. 游子归乡的急切
D. 春日游园的闲适
下列哪个词语与“月亮”无关?
A. 嫦娥奔月
B. 月明星稀
C. 吴刚伐桂
D. 沧海桑田(正确答案)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句诗的作者是谁?
A. 王之涣(正确答案)
B. 王维
C. 李白
D. 杜甫
下列哪个成语典故与战国时期的苏秦有关?
A. 卧薪尝胆
B. 悬梁刺股(正确答案)
C. 破釜沉舟
D. 纸上谈兵。

初三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

初三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

初三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倔强(jué)迸发(bèng)应接不暇(xiá)B. 恣意(zì)蹒跚(pán)瞠目结舌(chēng)C. 锲而不舍(qiè)踌躇(chóu)叱咤风云(zhà)D. 徜徉(cháng)踽踽独行(jǔ)栩栩如生(xǔ)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学校开展了“绿色校园”活动。

B.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环保意识得到了提高。

C.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格高尚,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D. 由于天气原因,这次运动会不得不延期举行。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猎豹,迅速地冲向终点。

B. 她的笑容如春天般温暖。

C. 他的话语像一把锋利的刀子,直刺人心。

D. 这些星星就像无数颗珍珠,点缀在夜空中。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的花开了,夏天的果实成熟了,秋天的落叶飘零了,冬天的雪花飘落了。

B. 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优异,品德高尚。

C. 他不仅聪明,而且勤奋,不仅善良,而且正直。

D. 她的歌声清脆悦耳,她的舞姿优美动人,她的表演生动传神。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嗓门大得像喇叭一样。

B. 他跑得飞快,仿佛一阵风。

C.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D. 他的笑声震耳欲聋。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保护环境吗?B. 他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件事?C. 难道这不是事实吗?D. 他怎么能做出这样的事情?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我们为什么要保护环境?因为环境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B. 他为什么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因为他勤奋努力。

C.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学习?我们应该认真对待。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中考精品试题汇编(附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中考精品试题汇编(附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中考精品试题汇编(附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嘶哑.(yǎ)海峡.(xiá)窄.窄(zhǎi)荇.藻(xìnɡ)B.淤.滩(yū)蓬蒿.(ɡāo)干瘪.(biě)憔.悴(qiáo)C.纤.绳(qiān)胚.芽(pēi)沦.陷(lún)虔.信(qián)D.慰藉.(jí)晨曦.(xī)瞰.望(kàn)白桦.(huà)【解析】选A。

B项,“蒿”应读hāo;C项,“纤”应读qiàn;D项,“藉”应读jiè。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2014年6月2日,一场创意音乐分享会亮相湖北省博物馆,编钟古乐和西洋乐首次混搭合奏,振聋发聩....,令不少观众大呼过瘾。

B.当人们还在津津乐道....“余额宝”给传统银行业带来的冲击时,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开拓者们已经敏锐地察觉到新一轮机会的来临。

C.城市是农民工的谋生之地,也应该是他们的幸福家园。

要让他们真正在城市安居乐业....,在同一片蓝天下幸福生活,关键是破除制度藩篱,解决“身份”背后的社会管理和基本公共服务问题。

D.任何一个国家在安全面前都难以独善其身....。

只有通过对话与合作,亚洲各国才能共同应对挑战,共维稳定,共享安全。

【解析】选A。

“振聋发聩”指发出很大的声响,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的人。

用在这里不合语境。

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作为一名当代中学生,我们每一个人都担负着建设祖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B.《中国达人秀》栏目因为没有任何条件限制,所以前来报名的选手各年龄段的都有,他们带来的绝活也多种多样。

C.《爸爸去哪儿》的热播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家庭教育话题的热议。

D.索契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1 500米决赛中,中国选手周洋获得金牌,并成为冬奥会历史上成功卫冕该项目的第一人。

江苏2022-2024年三年中考语文真题教师版——专题09 议论类、说明类文本阅读

江苏2022-2024年三年中考语文真题教师版——专题09 议论类、说明类文本阅读

三年(2022-2024)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江苏专用)专题09 议论类、说明类文本阅读(教师版)【2023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真题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①你是否好奇过,千年以后,后人会如何看待我们?许多人可能会满意下面的评价:“科技革命持续进展、计算机能力逼近人脑、从分子层次重建细胞、国际贸易步调加快、饮食与健康空前改善、人类寿命延长……”②在这幅美好的21世纪图景中,关于我们自己的历史定位,我们有没有遗漏什么?我们有没有忽略什么东西,而且可能将永远失去它们?到了公元3000年,最可能的答案是:“我们失去了大部分其他的生物,以及人类之所以为人类的某些特性。

”③我猜想,有些科技拥护者不会同意这个说法。

毕竟,就遥远的将来而言,什么又是人类呢?我们已经进展到这个地步,我们还会继续下去的。

至于其他生物,科技拥护者说,我们应该有办法保存濒危生物的受精卵和组织,之后再利用它们来重建已损毁的生态系统。

甚至这些也没有必要:基因工程将会创造出更能迎合人类需求的新物种和生态系统。

④在我看来,这种观点一旦付诸行动,就是一场危险的赌局.....,这是以未来生物的存亡作为赌注的。

要让数以千万计的生物重生,或人工合成,并把它们集合到运作中的生态系统里,就现有的科学技术而言,是根本不可能达成的。

每种生物在它的栖息地里,都会特别适应特定的物理环境及化学环境。

生物已经进化出某些方式,来适应栖息地中的其他特定生物,而这些方式生物学家目前才刚刚开始了解。

想要从光秃秃的陆地,或空荡荡的水域中,以人工方式合成生态系统,其疯狂..程度并不输给让冰冻人体复活。

至于重新设计人体基因,以便让人类更能适应已经破坏的生物圈,简直就是科幻惊悚小说的材料。

⑤我们不能轻易下此赌注,任凭自然生态受到破坏。

我们姑且假设可以用人工方式重建稳定的生态系统,从而任凭原来的生物和生态系统消失。

那么,我们也可以顺便把图书馆和美术馆烧掉,把莎士比亚、贝多芬、歌德以及甲壳虫乐队的作品也都销毁。

2024年威海中考语文试卷

2024年威海中考语文试卷

威海市2024年初中语文中考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1分)1. 下列加点字字音、字形有误的一项是()A. 宽宥(yòu)私塾(shú)各得其所(dé)不修边副(fú)B. 闲暇(xiá)翩然(piān)大相径庭(jìng)心不在焉(yān)C. 契合(qì)荤菜(hūn)雕梁画栋(liáng)司空见惯(guàn)D. 云霄(xiāo)贮蓄(zhù)忍俊不禁(jīn)和颜悦色(hé)2. 根据提示,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①金沙水拍云崖暖,______。

(毛泽东《七律·长征》)②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

(李白《峨眉山月歌》)③最爱湖东行不足,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④______,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其一)》)⑤______,零丁洋里叹零丁。

(文天祥《过零丁洋》)⑥______,风烟望五津。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⑦何处望神州?______(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⑧大漠沙如雪,______。

(李贺《马诗》)3.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班级开展以汉字文化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你可以用选择性阅读的方法,去读朱自清《经典常谈》中的《〈说文解字〉第一》。

B. 阅读科普作品,可以质疑问难。

如读《昆虫记》,要思考法布尔对动物习性的观察和分析是否全部正确。

C. 阅读外国小说,要理解小说的文化内涵。

如要读懂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不但要了解小说的创作背景,更要了解欧洲的历史、文学等内容。

D. 阅读讽刺作品,要体会其批判精神。

如《儒林外史》,吴敬梓通过塑造范进、杜少卿等反面人物,揭露了科举制度背后的荒谬本质。

4. 请将下列短语填写到横线上,使语意连贯。

(填写序号即可)①赓续红色血脉②听红色故事③传承红色基因学校开展“我的韶山行”研学活动,一路上有“游”有“学”有“研”。

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130套)专题PDF.pdf

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130套)专题PDF.pdf

书山有路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130套)专题一•书写1.(2019·重庆市綦江县,1,10分)书法这颗闪耀着传统文化光辉的明珠,在素质教育的天宇中更加璀璨夺目。

书法对于培养人的心理品质和审美能力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信你有一手漂亮的书法,那就尽情地展示吧!请把下面这段歌词正确、规范地写在方格里。

綦江是个好地方,青山绿水好风光,山连山来厂连厂,风吹稻花起波浪。

綦江越来越兴旺,城乡旧貌换新2.(2019·山东省临沂市,1,2分)临沂是书画名城,既为沂蒙学子,书写当自求高格。

请从下面的对联中任选一联,抄写在田字格内,相信你一定能写得正确、规范、美观。

(2分)蒙山巍巍,万壑松涛连海气。

沂水泱泱,千倾碧水映天光。

3.(2019·湖北省黄冈市,7, 3分)请把下面语句工整规范地书写在其下的田字格中。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答案】语句书写美观得3分,规范整洁得2分,不整洁得1分,汉字书写有误不得分4. (2019·湖北省荆州市,1,2分)将下面文字抄写在田字格中,要求书写正确、工整美观。

【答案】要求结构安排合理,书写正确美观5. (2019·河北省,1,2分)根据拼音将相应语句规范、工整地写在下面的田字格内。

Méi yǒu bǐrén ɡènɡɡāo de shān,1书 山 有 路2m éi y ǒu b ǐ ji ǎo ɡèn ɡ c h án ɡ de l ù。

【答案】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6. (2019·山西省,1,2分)元代赵孟頫(f ǔ)潜心王羲之、王献之书法,心摹手追,达到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境地。

有人用“上下五百年,纵横一万里,举无此书”来评价赵孟頫书法。

请把他写的两个字临摹在田字格内(注重间架结构)。

/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D5%D4%C3%CF%EE%5C+%CB%AA&in=16675&cl=2&cm=1&sc=0&lm=-1&pn=23&rn=1&di=198********&ln=1390&fr=&ic=0&s=0&se=17. (2019·湖北省襄樊市,1,2分)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田字格中。

初三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初三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初三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一、语文知识运用(共20分)1. 根据题目所给的成语,选择使用正确的一项。

(4分)A. 画蛇添足B. 画龙点睛C. 画饼充饥D. 画地为牢答案:B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4分)A. 经过老师的帮助,我的学习成绩得到了提高。

B. 我们要不断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C. 他虽然年纪大了,但是仍然坚持学习。

D.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我们一读再读。

答案:B3.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填入合适的词语。

(6分)(1)他_________地走进了教室,没有发出一点声音。

答案:蹑手蹑脚(2)这篇文章的结尾部分_________,令人回味无穷。

答案:余音绕梁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6分)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答案:A. 拟人B. 比喻C. 对比二、阅读理解(共30分)(一)现代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文章内容】(略)5. 作者通过这篇文章想要传达什么主题?(3分)答案:(根据文章内容给出答案)6. 文章中提到的“他”具有哪些特点?(4分)答案:(根据文章内容给出答案)7. 作者在文中使用了哪些描写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4分)答案:(根据文章内容给出答案)8. 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是什么?(4分)答案:(根据文章内容给出答案)(二)古诗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古诗文内容】(略)9.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属于哪个朝代?(2分)答案:(根据古诗文内容给出答案)10. 诗中“_________”一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答案:(根据古诗文内容给出答案)11. 请分析这首诗的意境。

(5分)答案:(根据古诗文内容给出答案)12. 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有哪些特点?(5分)答案:(根据古诗文内容给出答案)三、作文(共50分)13. 根据题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试题精编:记叙文类
一、(2012年浙江衢州)
远行(李森祥)
一走进大溪滩,就能望见我家的屋,望见那扇开启着的门。

门像掉光了牙齿的老人之口,像是要说什么,又像是什么也不想说。

有时,我觉得门总是在等。

我去县城参加征兵体检,合格了。

该怎么向父亲母亲说呢?他们愿意儿子离开那么长久吗? 母亲坐在门槛上,两手抵在下巴上,目光恍惚。

听我叫她一声,眼睛就有些红了,扯起围裙揩眼角,叹了一口气说:你一定验上了。

母亲说完就离开门槛去烧夜饭。

我就坐在母亲坐过的地方,屁股下面热烘烘的。

父亲声音很低地说:你娘等你半天了。

第二天起,我就发觉,芋艿、薯丝炒辣椒、大白菜,这些平日里最爱吃的菜,几乎每顿都有。

我对母亲说:你不用搞这搞那了,我又不是可认识,我是你儿子。

母亲说:儿子出门就是客。

娘对不住你。

人家儿子上大学出远门,都要办一桌酒肉饭的。

娘办不起,你别怪。

母亲杀了一只鸡,这是我们家唯一的鸡。

这鸡过年要派大用,母亲却将它杀了。

她像是早有准备,把弟弟妹妹都支开,才端出鸡让我吃。

我怎么咽得下?我坚持全家人一起吃,不然,我一口也不吃。

母亲只好让步。

吃的时候,弟弟妹妹们却都不肯往鸡肉里动筷子。

后来我发现母亲的眼睛都在往弟弟们妹的脸上瞟。

我离家的日子快到了,母亲愈发忙,门槛上跨进跨出的,忙得她平日里最喜欢坐的门槛也不坐了。

终于到了这天。

早晨,我睁开眼时,看到我脑袋旁摆着一套崭新的蓝咔叽布中山装。

这是母亲的习惯。

每年过年时,母亲总是在年夜里悄悄放上一套新衣在我枕头旁,让我能穿着新衣去和村里的小伙伴们比谁的衣服做得好。

比过了,就疯玩。

常常是,新衣服穿一天就弄得很脏或把扣子绷掉了。

晚上,母亲一边给我钉扣子,一边埋怨我:你这孩子,娘给你做套衣服不容易,你怎么一点都不爱惜??今天,我又穿上新衣服了。

我知道该怎么爱惜,却要走了。

村子里的人知道我要走,都来看。

屋子里,屋门口,有不少人。

房里只有母亲。

母亲坐在一只旧的箱柜前,箱柜上翻开一只梳妆盒。

梳妆盒是母亲的陪嫁,这几年不大见到她用,梳妆盒很旧了,镜子已经氧化得斑斑点点。

母亲的脸映在镜子里,我看到母亲的脸也斑斑点点。

母亲很耐心很仔细地梳着头,头发滋滋的。

母亲将扑了水的头发梳得很光鲜。

母亲见我很仔细地看她,就不好意思地一笑说:娘老了。

我连忙说:娘不老。

娘就笑笑。

结果一笑笑出满脸皱纹。

我见了,心里怦然一动,眼眶里热热的,便连忙退出房门。

该上路看,门外有很多人送我。

当我一脚跨出门槛的时候,无意之中碰了一下我家的木门,木门吱——嘎叫了一长声。

回来,这一声也很深地刻进我心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